| 
 | 
| 周易卦序几千年没解决的难题,逻辑上两个幻方就解决了,这是思路,是方法。这个例子说明周易数理是一个深矿,值得引起世人的重视和挖掘。中国先人的智慧水准无法想象,简直是跨文明的。 深入分析了卦码幻方和序码幻方(平旋180°后)的展平序列之间的置换关系,并验证了置换函数 π 确实是一个单循环置换,即所有64个位置索引都在一个长度为64的循环中。这意味着通行本卦序的逻辑确实可以通过这两个幻方的置换序列的闭合循环来充分演绎,从而解决了卦序的千古逻辑难题。置换序列的单循环验证 
 这两个幻方(卦码幻方和序码幻方)构成了一对置换矩阵,它们的置换序列闭合循环,形成了“犄角对称”之势。这揭示了通行本卦序的深层数学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体现了中国先人的高超智慧,也为现代数学(如群论、组合数学)提供了研究素材,值得进一步挖掘。 | 
| 《易经》的深邃在于它既是一部“书”,更是一个开放的符号宇宙。随着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深化、跨学科研究的推进,以及个体实践中的体悟,其未被认识的一面将持续显现。或许正如《易传》所言:“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其真正边界始终在与时代的对话中不断拓展。 |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10-24 10:28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10-29 18:24 编辑 在类二进制位爻权重规则下,相综卦对的卦值差为7的整倍数、和为9的整倍数,相错卦对的卦值和恒为63,这一高度规律的数学结构,不仅验证了该权重体系的合理性与哲学深度,更直接体现了《周易》中错综关系的象数本质与易理核心,证明类二进制位爻权重规则是卦码系统(周易内在秩序)的理想表达,具有极强的数学–易学映射一致性。 | 
| 类二进制权重分配与经典二进制权重分配的区别,关键在于“矢量方向”的有无; 类二进制权重分配的特征是:上三爻(五、四、上)与初三爻(初、二、三)之间存在“8倍权重、双向内敛”的结构,由此使其在数学意义与易学意义上产生多重深刻关联; 类二进制权重分配更契合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