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记住
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邮箱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国学投稿
投稿中心
网站学者
学者频道
国学阅读
读书频道
国学导航
導航頻道
国学复兴
学刊
电子期刊频道
学馆
Group
公众号
微博
签到红包
Plugin
每日签到
领取红包
搜索
搜索
热搜:
新唐书
伤寒论校注
易经最新章节
芈这字咋念
史前易学
昆曲
加我数年
周易
道光朝
论语
易经
太平御览
本版
用户
国学复兴网
›
门户
›
查看主题
跳幡神
发布者:
好蛋
|
发布时间: 2025-11-14 16:54
|
查看数: 31
|
评论数: 0
|
帖子模式
跳幡神
来源:溧阳在线
跳幡神是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嵩里村的传统傩文化祭祀舞蹈,起源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由当地汤姓族人发起,以驱邪祈福、祈求丰收为主题,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祠真君诞辰期间表演。表演者佩戴五色面具(东方神蓝、南方神赤、西方神银、北方神黑、中方神黄)对应五行属性,表演包含“十番令”鼓乐、“跳三圣”刀舞及五方神轮舞等环节,动作粗犷古朴,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舞蹈的活化石”。
该舞蹈于1982年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2006年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江苏省傩文化研究基地。清代咸丰年间发现古面具后恢复传承,2013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5年建成傩文化博物馆,社渚镇同年获批江苏省傩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嵩里村“跳幡神”被认定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 。表演分为起傩、行傩、演傩、圆傩四个程序,含竹马追逐、大刀舞等段落。
社渚嵩里跳幡神是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县级市目前唯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古老的傩文化在江南地区的活态遗存。跳幡神在我市有悠久的历史,唐朝溧阳县尉孟郊的《弦歌行》中,就有对傩舞的生动描述。嵩里跳幡神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它是一种民间祭祀舞蹈,以纳福祛灾、祈求丰收、祝福安康为主要内容,以头戴面具、身穿戏袍、手持道具、且舞且乐为表演形式,以“小马”、“三圣”、“大刀舞”、“幡神舞”为表演程序,以200多人的表演阵容游走于乡间农家,代代传承,延续至今。
最新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古藝國粹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