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7-29 12:09 编辑
: ?$ ]7 ^) a' L! T6 h
; ?! e, Z4 S% G! }) V! M* J: o影片《小兵张嘎》8 | a$ P- i/ K# d: Z3 q
来源:儿童电影8 q" E& [" n, g0 G
/ E- n+ E- R @8 H% P- @ 《小兵张嘎》是由崔嵬(1912-1979)执导,安吉斯(1950年生,蒙古族)、张莹(1924-1969)、张平(1917-1986)、李健(1917-2008)、葛存壮(1929年生)、吴克勤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影片,拍摄于1963年。7 w5 |- ?+ ?6 V: d5 B; o; T
8 y, X/ ^# r9 w+ F! J
9 n. x# Z+ ~+ J* S. G4 s
. n+ h: b: x. V3 C/ ~
小说《小兵张嘎》取材于抗战小英雄赵波(约1928年生)、燕秀峰(1925年生)等人的事迹。0 N& Y$ s6 f6 [0 t- c) f5 h [' b
+ s8 i8 W" t1 E7 \, L
& T+ b& k. M$ M5 V
赵波的英勇事迹,在白洋淀流传极广,最著名的是他单身诱敌。一次,雁翎队准备打掉鬼子汽船,需要将其引入河汊子内,赵波主动请缨驾着小船进了河道。遇上汽船,赵波先举枪撂倒一个鬼子,然后钻进河汊,敌人追来时,被雁翎队事先准备好的鱼网缠住了螺旋桨,一颗颗手榴弹炸沉了敌船。有了这次作战经验后,雁翎队经常在主河道上伏击敌人的船只,切断了敌人从天津到保定的水上运输线。
, s6 W/ d+ `. e 燕秀峰,1924年12月生于冀中平原(任丘市后王约)白洋淀地区一个名叫后王约村,1937年日本鬼子侵占冀中平原,对冀中平原实行‘三光’政策年仅13岁的嘎子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战功卓著,仅1943年到1944年两年间单说那被人民痛恨的特务,被他亲手处决的就有100多个。他曾参与突击攻克的炮楼就有8座,缴获步枪59支,**40支,机枪1挺,挣弹筒2具,1944年,嘎子出席了晋察冀边区第二届英模大会,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当年著名战地作家魏巍(1920-2008)特意写了中篇纪实散文——《燕嘎子》,作家徐光耀写了小说《小兵张嘎》后改编成电影。
; _- \) ^% m; N4 Q8 M( V
, X6 _6 ?. A2 M+ S6 @( o0 d" h 《小兵张嘎》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主演:安吉斯)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支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6 ~% C3 e4 r8 t; u' q 当敌人拷问时,他勇猛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u9 L2 s& Q0 V+ D. G, n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它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气”,倔头强脑却又聪慧勇敢。编导紧紧把握住分寸,不让他超出时代及儿童的特点,使之令人信服。具有含蓄和抒情意味的白洋淀风光,烘托出小主人公成长的环境与氛围。张嘎及片中其他几个纯朴儿童的形象,影响整整了一代小观众。本片导演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有韵味,在同类题材的电影创作中具有典范意义。- h( F& ~. v T1 q" Z" e* ]
6 q, D( f: R" {3 { P! [0 @) _" c
! r( j0 b: Q" T1 v4 }& r
' U3 _8 v; |; r) f: n
8 A$ J* H. H9 ]! S- j
1 X3 j1 K3 F5 |# w
3 `/ `8 h2 A- O& x% z" n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