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6|回复: 0

[地理类] 《天台风俗志》(清)阙名 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5 20: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 [$ Q; _# \; h3 U- k7 n
《天台风俗志》(清)阙名 撰
4 B' K$ |# t' W5 K5 n* |1 h  `
+ t; }1 y/ P+ E8 Q
- G% `& R  E8 ^. b# H2 {

) t" K: A) |' d. V) f3 t/ n4 B* E2 v4 i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B. J' {6 q+ @0 ?: G+ Z8 s
  阙名撰
; n' ?& G9 k4 O2 w6 C* ^6 y  台僻处海峤。汉时在荒服。唐犹以为处逐臣。御魑魅之地。观于宋令郑至道谕民书。当时风俗可见。
0 p& z: m3 m5 ]9 N  m8 z  H+ L  邑以山水擅名域内。隋梁间。多为仙释所栖。故有洞天福地之说。及晋唐来。俗尚诗书。人敦孝悌。而人文渐渐起矣。
: j/ K$ @9 S+ f1 R  邑界万山中。羣峦耸峙。溪涧环流。人生其间。虽斌雅不足。而骨鲠性成。故其登科第。历显仕者。多以气节表见于时。; I: o# \# }, a; c3 o
  宋高宗时。江北士大夫扈跸南迁。后皆占籍浙中。而台以山水标胜。侨寓者尤多。故邑中望族。俱始自南宋。其裔自隋唐间者。相传为东丁西徐南胡北顾。然寖以衰微。所存子孙。落落若晨星而已。
0 P- u; f6 X, p* y5 E0 `& Y  邑土瘠田硗。人无甚富。男务稼穑。女勤织纴。虽缙绅家。服食俭约。不尚华靡。近者。风气渐侈。少年子弟。亦有纨绔而闲游者。
7 p( u' Z5 G) _9 Y1 l# V  台俗素称淳朴。乡野之人。有终身不见官府者。妇女亦以贞节自守。有时邑驻兵马。宁罄橐以资供应。而内外截然不相混杂。大家之妇。嫠居永不再醮。往往以节烈为当道所奖。
  C, G4 |& i; o1 q/ E/ W! d0 G' ]  古三加之礼。宋明间士族多有行者。女临嫁前数日行笄礼。拜天地祖宗及尊长。母为训戒。犹有古风。
4 W. e" l4 m# r/ L! d, c! s  服饰之制。万历以前。男女皆布衣。鲜有曳罗绮者。惟新婚及节序喜庆。稍加饰。今则红紫缤纷。日新月异。朴素之意。存者几希。
5 A6 S2 [* V7 v! b& T/ s, @; f  凡议婚。必凭媒氏。纳采请期奠鴈诸礼。悉如古制。惟亲迎未行。嫁娶日各择其族之贤者。相与迎送。以成姻礼云。
: E! q3 q) _: B& x% [  初丧含敛毕。即成服开丧。姻戚赴吊。贫富称家有无。不用鼓乐。颇为近礼。鼎革初。以邑遭兵燹。或有择吉开吊者。今相习成风。寖不知非。殊为簿俗。安厝多用石椁。丰家必请显者题主。亲友执绋哀送。若火化水葬。虽编户亦耻而不为也。但有拘忌风水之说。停柩不葬。识者讥之。. r# K  k% u( q/ I- _7 q0 t4 \
  祭祀。缙绅大家有家庙。细民从寝堂设龛。四时之祭。元旦清明端午中元重九冬至除夕。各以时物为荐。祭毕。子姓享馂余。墓祭。或用羊豕。或用牲醴。各随其祭田之厚薄。而颁胙亦以是为差。
- s8 ?' P+ C  X' M8 w( j8 W  服食室庐。俱从俭素。人不习工巧。匠作器用。多取给于他处。鱼盐山海之利。皆他郡专之。惟坐肆售货。觅十一之利而已。朝贵还乡。多以谨厚相尚。城市中不乘舆马。不繁仆从。否则为众所訾。士民守分者多。抗法者少。2 _# Q7 }; }! ^2 ~* |( Q9 G
  元旦。夙兴焚香拜天。次五祀祖先。少者各拜尊长。然长寿灯。啜五味粥。以祈五福。旋诣戚党拜贺。
' E0 q5 d+ V- U' S0 Z- ~  立春。先一日。有司迎春东郊。$ H& Y5 j5 O% Q  C. B  d. O
  元旦。张灯起十三终十八。官府弛禁。俗重十四夜。祖先五祀皆设祭。有向卜及召紫姑者。于是夜占休咎。; {" @3 y& ^$ z/ ]5 B% _  L, C
  清明。墓祭悬纸钱于冢。采菣作饼。以备寒食。
: e" `( d! H! h# Q  端午。以角黍相馈遗。儿女系五色长命缕。采榴花艾叶。簪之以避恶。用菖蒲雄黄泛酒速客。谓之泛菖蒲。
+ S' U6 x, l/ a! {: `* I% U% p/ d  中元。各祀先荐新。僧家作盂兰会。夜放水陆灯。8 y0 n. g/ o9 i7 J2 E
  中秋。俗重十六夜。召宾以观月华。
: j; g9 {+ ?, u( G. @$ z0 @  九日登高。饮菊酒。插茱萸。蒸米为糍。各相馈送。
' K9 ?# O# w6 z8 M& W  腊月终旬。用馒首赛神。谓之谢年。
9 X' T& o2 I% N) J/ m  除夕。悬祖宗遗像于中堂。少长欢集。共相守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