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8-30 15:05 编辑 # \- P1 M" g- q* w: S* E" [
# X$ T1 c2 p/ j! e l! V9 j大清和硕智亲王金印金册
3 U+ q4 {. h5 z: j0 e( z来源:文物介绍! v' D% T* { w: z5 o, s
2 v1 x2 f5 ]1 H' [
俗话说,私凭文书官凭印。帝王玺印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代表不可侵犯的权力,是皇权和地位的最高象征。清代规定,皇帝的印信称为玺或宝,其材质多样,有金、木、玉、石等。皇太后、皇后、皇贵妃、亲王、世子之印均为金质,称为金宝,皇太后、皇后金宝均为三等赤金,皇贵妃金宝用六成金,妃金印用五成金,亲王、世子金宝用四成金。
! Q D/ R( ~ v3 E 紫禁城中现存最大的金印是“皇后之宝”。据《大清会典》载:“皇后金宝,清、汉文玉筯篆,交龙纽,平台,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二分,用三等赤金铸造。宝盝高七寸八分,方八寸;宝色池,高二寸,方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椟绘凤文。”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证据,只有在举行相应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以证皇后身份和地位。
1 [: }% l6 u7 ~, A% L C7 p
J& F4 z, V1 U: ]( w
8 C0 N6 {" v. z% d/ E; m0 p2 y 嘉庆十八年(1813),31岁的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被父亲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封为和硕智亲王(即后来的道光皇帝),并颁给他一枚精美华贵的和硕智亲王金印,该印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院。
" Q# r" U* d, Z# o6 U9 G
) J Q1 i1 q9 z0 L/ l9 A/ v
; z9 i( B3 e' p
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这枚和硕智亲王金印是嘉庆皇帝册封儿子旻宁时亲自颁发给他的。金印整体近似正方形,印面纵11.3厘米,横11.5厘米,高12.3厘米,台高3.6厘米,纽长17.5厘米。印钮龙首龟身,半卧立姿态,抬头卷舌、张嘴露齿、双目圆睁,动感十足。金印印面,为阴刻篆书阳文,“和硕智亲王宝”以满文和汉文两种格式镌刻于印面左右,刻工细腻工整,6个汉文和6个满文,12字排列四行,字体首尾开叉,别具一格。金质铸造,成色60%,重量9925克。形象为龙首、龟身(尾爪均为龙)的赑屃(音同必系)为钮。赑屃是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故遣之负碑。龟背边饰连续雷纹,中六棱形,抬头,张嘴露齿,卷舌,双目圆睁,独角,龙须伸曲,龙尾上翘,微曲,颈、腿、尾上凿满小三角印,四足四爪。 专家通过称量,发现这枚体积不大的和硕智亲王金印竟然将近10公斤重,如此贵重的金印极为罕见。5 d/ J* d2 j# r z2 v6 i. b1 ?
" x/ W! @+ U x) {7 ^6 Y5 R3 C c) z
9 ~- s3 k! n' ~' |
' e5 {1 \9 i# u# R
嘉庆赐给旻宁这枚金光璀璨的和硕智亲王金印,见证了嘉庆十八年(1813)宫廷发生的故事。因为九月十五日一大早,天理教首领林清率200多教众,在宫中太监内应下,率众由东、西华门攻打紫禁城,其中30教众进入西华门,攻到乾清门前横街的西门隆宗门,有一些人试图越墙攻打进皇帝住的养心殿。这时,正在上书房读书的旻宁得知此事,她闻听前面发生变故,立即命令侍从投入战斗。当他赶到养心殿下,发现屋顶有两个人影,立即开枪射击,将他们击毙。激战进行到中午,攻进宫中的教众因寡不敌众,全部捕获或击毙。林清逃走被抓后凌迟处死。反叛被平定时,嘉庆皇帝正在从承德避暑山庄返回北京的路上,闻讯极为震惊,当得知儿子平息了暴动,深为感动,当即封旻宁为“和硕智亲王”,和硕智亲王中的智字,就表现出了嘉庆对机警勇敢的旻宁的赞赏。并下定决心,确定旻宁为皇位继承人,还颁发了金印和金册。
+ q1 D, l, K, m+ n( _* u6 ?1 L. V
+ n9 Q% X: J3 k. @) V) ?8 J 与金印同时赏赐给旻宁的还有和硕智亲王金册。御赐和硕智亲王金册上,用满汉两种文字,记录了嘉庆十八年宫廷发生的故事。
. R. `! ^( e/ | n& Z$ Y# G
" M' v; ? t9 Q& ~& c/ g
“御赐和硕智亲王金册”,呈长方形薄片,4页,汉、满文各半,上下各有3个椭圆形榫卯相连,阴刻楷书12行计184字。金册是指清代称记载国史的史册或金箔制的册封诏书,金册源于我国清朝册封DL、班禅时的用语。 皇帝授藩属、诸侯、宗族、妃嫔与功臣等以封爵,皆举行一定仪式,对受封者宣读授给封爵名号的诏书。这种诏书叫“册文”,简称“册”。宣读后,将册文连同印玺授给被封人,称册封。清立皇后之礼称册立,余称册封,立皇后与封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皆金册、金宝(印玺),封郡王及郡王福晋册、印皆银制饰金,封嫔有金册而无印,封郡王长子、贝勒、贝子及郡主、郡君、县主、县君则皆用纸册。
) d/ `' D7 }1 D3 N3 V
5 j# \+ \6 T7 d2 @, _% r+ m “和硕”一词来自满语,意思为“一方”。在清代初期,有八个和硕贝勒,是指八方的部落领导。在清朝封爵等级中,和硕亲王是第一等爵位,唯有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因此,当初陪伴在道光皇帝身边的和硕智亲王金印与金册既是道光英勇无畏的证明,同时也是清王朝开始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见证。( [. h7 [2 q* x% z l2 P7 c% t8 Q+ k
' f) ]9 }2 G' p0 u8 S) _! T6 W2 A'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