盠驹尊
9 S/ R( J8 }1 o" g/ h来源:中华国宝
1 z6 l$ D& M' X+ L! I( A% e$ a- j1 x* i
盠驹尊,盛酒器,西周中期,1955年陕西眉县李村出土,高32.4厘米,长34厘米,有盖,腹侧饰圆涡纹,胸部有94字,盖内有铭文11字。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d+ R J* ?) I! q+ z b
; M9 I% x9 D- v! [
中文名:盠驹尊1 @6 ~! r) i& U2 o
出土时间:1955年陕西眉县李村出土9 n3 }7 g9 P& k; }1 z7 w3 i
( A ~0 L2 o* ^ 铭文大意是:周王某年十月甲申日,周王在[厈攵](地名)初行执驹之礼。周王亲赐盠两匹马驹,盠拜赐后,称颂周王不忘旧宗小子,使自己享受到如此大的荣誉。称赞周先王奠定了伟大基业,万年永保万代宗族。盠为颂扬周王之美德,因作其文考大中(太仲)[阝尊]彝,以纪念这一宠赐。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盠驹尊,与盠方彝等器同时出土,都是同属于盠的器物,时间也十分接近。
- k' ~( R2 ^) O# D 器铭中的“执驹”,当是一种典礼。古时候王者有考牧简畜的制度,驹尊铭文言周王亲自参加执驹之礼,可见古代重视马政。古时马的价格十分高昂,舀鼎铭文中记载,奴隶五人始抵“匹马束丝”,即使到了汉初,据《史记·货殖列传》,马的价格亦高于人的价格。马在当时如此珍贵,无怪乎周王如此重视。《周礼·校人》记载:“春祭马祖执驹”。据此是行执驹之礼在春天,但驹尊铭文执驹之礼却在秋末冬初,证明周人春秋均行执驹之礼。盠驹尊无疑是研究西周马政及我国古代畜牧史的一篇重要文献。
9 W- B/ R- C$ K' V4 [ 盠驹尊除腹部一侧饰以圆涡纹外,全器完全用写实的手法,刻划了一匹马驹生动逼真的形象。它的稚气的双眼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世界,竖起的双耳似乎正用心谛听着什么。由驹尊盖内的铭文及在驹尊腹内发现的另一件驹尊盖可知,原来盠所作驹尊共有两件,这和驹尊铭文中所述周王赐与盠的马数正合,因赐驹而铸驹尊,盖取名器相应之义,驹尊的形象应该就是按照周王所赐的马驹的真实形象。其用意和唐太宗在昭陵前刻“昭陵六骏”的用意是相同的。象盠驹尊如此写实和生动的作品,在商周青铜器中是十分罕见的,因此弥足珍贵。
7 H5 c& o5 R! Q9 w @% X0 X1 N/ `6 `* ~) x9 b&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