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秦长耕

[百家论战] 从无欲、知足、足欲六个字看文化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7 2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4-9-7 21:57 编辑



20240907(秦05).jpg


20240907(秦0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9 2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长耕 于 2024-9-10 06:42 编辑

这里是讲讲古今文化对比,讲讲语言逻辑。人生的路自己选。我不记得曾经在课本中见过碑文内容,所以说碑文可以不属于文化精华。如果a君觉的自己有能力讨论这个问题,政治精华或文化精华的关系,去找别人讨论。我自知不懂安邦定国,没想过做国家主人,也就不想讨论国家大政。
----------------
引:人与人之间,能形成是一种平等和平和谐并且努力进取,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思想,才是文化之精华。
议:不说打破大锅饭之后,文化背景在变化了。

只说古人是追求美德的,现代是追求幸福的。通过,,,,,达到生活越来越好,不属于传统文化。
什么是平等,如何实现平等;什么是和谐,如何实现和谐。什么叫生活越来越好。对这些概念的解释是文化范畴。
平等、和谐,努力+好生活=追求。。。道德极大提高+物质极大丰富=目标。这是思想取向,而人生的路自己选。追求美德还是追求幸福不受法律限制,但其逻辑问题算文化范畴。 那些悖论思维呀,换了马甲也还是悖论思维。(做为碑文在这里贴图,应该不算理论研究范畴了。政治上要求进步与逻辑水平没有必然联系)。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下面是网摘数据。
我想,a君说的那个“越来越好”,也不会是指让这个民族都变成病人吧。看看那些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而产生的精华带来了什么。要不要打印一张到大碑前焚之以告。
网摘:2020年儿童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且女生抑郁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抑郁高于独生子女。 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1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网摘: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2022 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中,对近 8 万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抑郁和焦虑风险的检出率分别大约是 21.48% 和 45.2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9 23: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长耕 于 2024-9-9 23:49 编辑

万物负阴而抱阳。
说有利有弊。
逐其利必担其弊,而弊端的积累会不会成为这个民族无法承受之痛呢。
这是基于传统思维方式的表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21: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0910(秦01).jpg


20240910(秦0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3: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长耕 于 2024-9-11 14:19 编辑

曾在订阅号里遇到过一位大侠。
我讲事实,对方讲道理,我跟着讲道理了,对方又讲出处了,我讲出处了,对方消失了。有一种満山跑的感觉。如果每一个问题都不能说完,应该已经不能简单的认为是需要在共识基础上才能有共同讨论切入点的问题了,或可以简单的认为就是“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是语境错位。
曾有和我谈到“优秀”的人做了追求美好的选择。既然说到“优秀”就要说什么是“优秀”,却说不清什么是优秀。说到“好”就要说什么是“好”,却说不清。说到“平等”,就要说什么是“平等”,还是说不清。如果说优秀是指超常,但超常并不等于正确。
既然说不清什么是平等,当然更说清如何能达到平等,却还要说通过平等获得美好生活。逻辑基础是什么呢。原本就基于“空想”而来的,百年后还在空想,只好用实践认识再认识来补这个理论漏洞。事实是经过百年之后,有人说空想是逻辑悖论,那么还要空想,或是不理性,或是感情用事。
以史为鉴。有说哲学姓吕,两个口。或是批三自一包时很有的写,到了推广联产承包时也很有的说。
这里说,哪个口不优秀呢。
砸烂孔家店时有激*情的人很多,到了复兴传统文化时热情高涨的人也不少,哪些人不优秀呢。
有没有人愿意用那个哲学“三大规律”解释一下,怎么会这样呢。 如果是不中用“规律”,就别叫规律了。
从战天斗地到尊重客观规律,是认识的变化,那什么是客观规律呢。说到客观规律,就要说什么是客观规律,说不清可以等知道了再说。如果说清还要说,也许可以去和那些把认识字叫有文化的人群去讲。
实践认识再,,,,,。相比“以小知大”“以近知远”而言,实践论就是盲目的。
不知善恶,何谈优劣。
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不谈人性善的来源,只谈身体感官欲望,就是半个认识。一知半解尔,基于一知半解谈世界观方法*论的哲学,当然要淡出啦。
人的感官欲望是人性自私甚至是人性恶的来源,追求欲望满足,欲望膨涨牵扯奢靡腐败。
一味的追求感官欲望满足,就是a君说的好,越来越好。是吗。
有说抑郁症会遗传。怎么办呢。
如果家庭是平等和谐的,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离婚率。都知道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的说法。是这个道理吧。
如果说平等和谐不会推动抑郁症,那么反过来说抑郁症增加就是不平等不和谐推动出来的。那么君所说的平等和谐是不是有点渺茫呀。
我个人相信a君是反对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做法的,可是a君现在能不能说说,那个“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是在说谁呢。是不是在说老马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1 15: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长耕 发表于 2024-9-11 13:56
曾在订阅号里遇到过一位大侠。
我讲事实,对方讲道理,我跟着讲道理了,对方又讲出处了,我讲出处了,对方 ...


转换一下,你自己的思维方式吧!
应从,自然界变化规律方面起步

20240911(秦01).jpg


西方那套,所谓的“文化”
就算是日历,都是偷中国
冬至之后十天,是阳历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1 15: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文化精华”,你说“悖论”
我说理论出处,你给我说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出现的偏差


从头开始,好好学习吧!
从认识“阴阳五行(自然界变化规律)”开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7 13: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长耕 于 2024-9-17 13:28 编辑

引:人与人之间,能形成是一种平等和平和谐并且努力进取,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思想,才是文化之精华。
议: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曾有个说法叫“改善生活”,就是吃点好吃的。由此说“使生活越来越好”侧重指物质丰富,前半句在说要改善人际关系,当然是希望通过阶级斗争方式达到。前面贴子说过追求大公无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止于贫困,文革期间是没有工资调整的。,可见“使生活越来越好”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或说是对实践不满意。
追求“平等”的实践是在通过消灭剥削阶级来达到,称之不破不立,大乱大治,那么结果呢,就是“交学费了”。打破“大锅饭”说明体制内认为公有制的平等和谐并不理想。文革动荡,工资收入没有增加。不同造反派团体之间的武斗不提也罢。
这是前半段追求大公无私割资本主义尾巴止于贫困,后半段是追求物质财富极大积累必将败于奢靡贪婪,,,。不说基尼系数了,从离婚率和校生抑郁症比例看到的是不和谐。收入增加了,可穷的就剩钱了算不算生活有滋味呢。
空想之所以称为空想,一是不能逻辑论证,二是没有实践先例。
成功可以总结经验,失败可以总结教训。
现在有人推动读老马的原著,可见对实践思路要希望另议。可是什么路径能达到悖论目标呢。说不清什么是平等地、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好,既不能论证,也不能实证,即使继续祈盼也不违法,但不能叫精华。把逻辑上的为命题叫精华算怎么回事呢。

所言和客观存在不能对应就是假大空,而追求悖论空想,把教训叫精华,是不是有点淘气呀。


如果讨论问题不能基于对事实的逻辑思维,而是基于什么潜规则面儿规则的习惯性假大空思维。这是要把麻木当有趣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7 18: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4-9-17 21:08 编辑



20249017(秦01).jpg



这位朋友,我佩服你
佩服你的执著!

很可惜,你的执著是用错了地方
你首要明白“什么是客观事实”、“什么是事实”

我劝你还是好好学习一下“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


22030001数学模型03A.jpg



22030002中华文化起源02.jpg


从认识“阴阳五行”开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09: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长耕 于 2024-10-27 09:52 编辑

再说:坚持辩证法(普遍联系发展的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的看问题)。
照片、零件加工图、细胞图都是片面、孤立、静止的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为什么要反对呢。
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标准答案存在很多年了,可见现代哲学中的逻辑思维水平。
那么怎么能使这个问题表达通顺呢,这要看现代教育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3 2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碎片思维不能理顺碎片与碎片之间的辩证关系。《》传入德国,催生了一批哲学名人,也没有学会东方的辩证思维。
用西方思维理顺这个麻烦,可以把两部分分为两个碎片,就不矛盾了。
辩证法——普遍联系发展的看问题。
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的看问题。
不论对这两个词定义的水平如何或是否有用,但这样的表达已经没有逻辑错误了。
至于两者的关系是什么,现代教育还不能解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3 21: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产生了四五十种主义,匹配以言论自由。
随便扯,也扯不清楚。
岳麓书院名气太大,平日里游客云集,都十一月下旬了,两公里之内找不到停车位。看到院子里有“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招贴,好,只是碎片思维讨论古籍,应该是扯不清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14: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长耕 于 2024-12-7 14:39 编辑

随感
去黄山、杭州、苏州、张家界,自然是要去武汉、长沙了。
在武大问路时遇到位老先生,便说想找人聊聊,就说了坚持辩证法(),反对,,,()。云云。。是啊,"不会有人跟我聊聊这些的",是啊。其实也不是我“想的深”,这只不过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在岳麓书院遇到一位历史系中人,问了个问题,对方笑而不语。想想也是,老师超纲或被学生举报,学生超纲会被老师约束。好在是人家笑了笑,应该说谢谢。
再想想,就说历史系,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小康社会天下为家都不可能是教科书式的奴隶制社会,对社会发展谁知错误的唯物史观应该是没脉了,还怎么研究历史呢,基于对历史的错误谁知又怎么设计未来呢。呜呼。
照本宣科混饭吃也对,宣的是什么可以和胃口无关。现代教育管理和冯友兰时代算是各有千秋吧。
古今语境错位,东西方语境不同。
有说封建社会是君本还是民本。君本或民本表达了权力和利益之争,透着阶级分析的痕迹,看不到和为贵的影子。儒家思想讲的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以利益视角看古仁人之心,太污浊了。
有研究自由如何重要。事有两面性,自由一词本身有两面性,在自由中找自由是扯不明白的。在人权一词中扯人权也是扯不明白的。用西方碎片思维到古文中应该也挖不出矿来。
民国大师的弟子们把孔家店砸了,或说如果东方文化传承还在,那么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会更准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06: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罗各斯是指哲学规律,那么基于哲学规律才有逻辑语境。就物理学之后而言,现代哲学中并没有哲学规律认知,也就没有逻辑语境。数理逻辑应该归入物理学,当然不能用数理公式来讨论社会发展。
现代哲学中没有哲学逻辑。若是从规律认知视角看现代哲学就是漏洞百出。
实践论不是对客观规律的认知, 并不在逻辑语境中,只是类同于始衷终一问三不知,现实中就是常有人说的一拍脑瓜子有了,,,,拍抂屁*股走了。
如果对哲学专业不信任,就让哲学成为历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15: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文网摘:
《》:天运: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 、《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 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 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夫六经,先王之陈 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 岂履哉!夫白鶂之相视 ,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 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 ,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 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 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译文:  孔子对老聃说:“我研修《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自认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旧时的各种典章制度;用违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个国君为例,论述先王(治世)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绩,可是一个国君也没有取用我的主张。实在难啊!是人难以规劝,还是大道难以彰明呢?”老子说:“幸运啊,你不曾遇到过治世的国君!六经,乃是先王留下的陈旧遗迹,哪里是先王遗迹的本原!如今你所谈论的东西,就好像是足迹;足迹是脚踩出来的,然而足迹难道就是脚吗!白鶂相互而视,眼珠子一动也不动便相诱而孕;虫,雄的在上方鸣叫,雌的在下方相应而诱发生子;同一种类而自身具备雌雄两性,不待交合而生子。本性不可改变,天命不可变更,时光不可停留,大道不可壅塞。假如真正得道,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受到阻遏;失道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是此路不通。”孔子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聃说:“我终于得道了。乌鸦喜鹊在巢里交尾孵化,鱼儿借助水里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失爱就会啼哭。很长时间了,我没有能跟万物的自然变化相识为友!不能跟自然的变化相识为友,又怎么能教化他人!”老子听了后说:“好。孔丘得道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15: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长耕 于 2025-2-3 02:46 编辑
秦长耕 发表于 2025-2-1 15:55
古诗文网摘:
《》:天运: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 、《春秋》六 ...

孔子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什么是大道呢。

黄帝之师广成子在崆峒山修道,黄帝是道家传承,留下了黄帝内经,算医术。姜子牙是修道的,留下了六韬,也叫太公兵法。周公留下了周礼,讲了社区管理。老子讲了治大国 若烹小鲜。可一说黄老之术便让人想到长生不老。哈。这怎么返本归真呢。
孔子讲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了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讲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算是关于怎么做人的学问,做好人,或可理解为人有人的活法,鸟有鸟的活法,虫有虫的活法。
在《》中却可以看到孔子不同身影,或可理解为孔子的六经并不是孔子思想的全部。同样黄帝太公周公老子所留下的文字也并不是他们思想的全部。《》俯视了一下儒生,应该可以算是提点。
《》: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 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 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以修身为本,(走出猪栏理想,走进人生),做个好人,至更高处。再谈人生意义。

谈何容易。从儒家思想说关于怎么做人的学问和怎么做事的学问,从更大范围说是心法与术类。道家不讲普度众生不同于佛家,在道家传世文字中看不到有心法传世。能知道的只是:人可以得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16: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儒家思想,或有说儒家思想是用来维护封建统制的。

儒家思想在讲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在教人做君子,或者说是在教人做好人,为做好人提供社会环境当然是大好事。对于做大好事,即使不说当仁不让,也要大力维护。
言辞间要明辨善恶分清是非才是好。反对善的就是恶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4: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思想讲了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有不信。
儒家思想讲了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或有不听。
历史上儒家思想超然于权力或资本。纵向说,道德仁义探底之后是依法治国。再横向说,也许可以通过司法独立这个词回忆起曾经的文化独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