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易学研究] 《周易》学术交流活动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6 01: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爱好者树文 发表于 2025-7-25 08:25
先生交流的是《道德经》呀!属于世界观,有与无的精义揭示。

怕忘记了,借楼几句随笔。问好楼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6 06: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先生的交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6 15: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以自然现象的八种现象立意,进而阐释人类社会的现象,从而达到六十四种事物,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及变化规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 15: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以符号组成图象进而寓意人类社会现象,亦既事物,并由此确定事物的定义,从而给出名称、精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3 15: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六十四卦名,表达的意思为人类社会事物分类范畴,具有鲜明的科学内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3 15: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六十四卦排序又有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事物发展进步的规律性,是人类认识世界得出知识结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6 17: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六十四章(卦),乾、坤为开篇,展示了世界的原始属性,及叙事的逻辑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7 01: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手机上刷到了某主播讲解“班”字,他讲得生动且有趣。他举了“萧萧班马鸣” 这句古诗,说不是指马儿离群的意思,而是诗人寓意两匹马儿分别时情景。我想,如果“班马”引用了典句,那是道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隐衷。------关乎政治抱负与志向有所不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07: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先生的交流。
我想请问一下:《周易》屯卦中有“乘马班如”句,与先生讲的“班马”可有同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8 0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爱好者树文 发表于 2025-8-7 07:59
感谢先生的交流。
我想请问一下:《周易》屯卦中有“乘马班如”句,与先生讲的“班马”可有同意?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回树文先生的话。古诗词句中嵌典化典用典也是常见,这让诗句加深了思考维度。我们可以从字面上参考“班马”一词的解读,但非说同意却有点为难了,哪怕诗人最初化用的是“乘马班如”典句,皆因屯上六是特定位置(瑞玉多是指玉琮礼器)。再来看诗词上句有“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诗人似乎无需再用”班马”一词重复诉说离别。所以,马儿萧萧是和而不同。晚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08: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5-8-8 01:21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感谢先生交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萧萧班马鸣诗句兼用了比兴手法,马鸣声呼应环境。我再聊一下班字吧。玉字那一点应是表示珪璋上面图文的省略符号。古体王字是上干下斧型态,我还认为与继承者的天干时序有关系。后来书写成“三才”之王也说得通。晚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5-8-16 00:46
萧萧班马鸣诗句兼用了比兴手法,马鸣声呼应环境。我再聊一下班字吧。玉字那一点应是表示珪璋上面图文的省 ...

先生讲的很有见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文先生过奖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屯卦,乘马班如,我的理解是谋划,群体行动有了规矩、纪律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屯”字,一,地也。屮,象艸木从坤地发生出根芽。也可以说春天植物依时守节破土而出。《说文》从屮貫一。由此不难引申出如树文先生所讲的规矩、纪律、德操等含义。再比如“屯兵”一词就有群体训练的意思。至于“乘马班如” 一句究竟如何详解,那大家就随喜吧。晚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交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屯卦辞:利建侯,阐释了卦的大义。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众聚集成部落是人类生存须要,但自然部落群体发展并融入社会,就应该归属于朝廷统一管理。侯,喻示为“诸侯”,是地方社会的朝廷命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