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组征人方卜辞,都是商王带有巡视性质的战事。目前主要有四次征人方史事。
最早的是武乙世献侯征危方美,这一次当与征阴美方同时发生,殷德昭、孙亚冰基本上打下了排谱基础。
第二次当是帝辛十祀征人方,门艺等学者排过谱,这个谱已经定型。
第三次当是帝辛十三祀至十五祀征人方,韦心滢排过谱,这个谱可商榷处甚多,主要是混入了武乙世献侯征人方及帝辛世上虞卜辞征人方的一些卜辞,但指出了合36493等“在齐”卜辞和合36429、36434等“在夹”师“震”卜辞属十五祀征人方史实,这是正确的,但韦心滢没有发现岩间德也大龟即合36639也属于十四祀至十五祀征人方史事。
第四次征人方是王在上虞卜辞,这是帝辛三十五至三十七祀征人方史事,门艺所做排谱可以信从。
《合集》35576属征阴美方卜辞,孙亚冰已指出这一点: 癸巳王【卜】,貞,旬亡【憂】,在四月。甲【午】祭小甲、【大甲】。 癸卯王卜,貞,旬亡憂,在四月。甲辰 小甲、协大甲。 癸丑王卜,貞,旬亡憂。王占曰:“引吉。”甲寅祭戔甲、协小甲。【癸亥王卜】,貞:【旬亡憂】…【甲子祭羌甲、戔甲】。
另有《合集》35886:癸酉【王卜在】惠师,貞,旬亡憂。王【占曰:吉】。在五【月。甲戌】, 陽甲,【协羌甲】。癸未王卜,在惠师,貞,旬亡憂。王占曰:“吉。”在五月。甲申祭祖甲、【协】日陽甲。
《合集》35886与《合集》35576从周祭上论,不能相融于同年,征阴美方排谱不能系联,又非其他征人方史事,但从地名论,确在东土。如勉强放在《合集》35576下年,则征阴美方事件至少要四年至五年,可能性不大。经排谱发现,这则卜辞能与武乙征盂方排谱系联。
征盂方谱,因为年份和月份的不清,目前难于合历。武乙世有一次征盂方是可以判定的。
难于合历的原因,主要由三个卜辞所导致,即《补编》10976:[八或六]祀七月甲辰彡笺甲?《补编》10958(《英藏》2503+《甲》297):八祀(二或三)月癸酉,甲戌祭小甲食大甲。八祀三月癸未,甲申食小甲协大甲。八祀三月癸巳,甲午祭笺甲协小甲。八祀(三或四)月癸卯,甲辰祭羌甲食笺甲。八祀(三或四)月癸丑,甲寅祭阳甲食羌甲协笺甲。八祀四月癸亥,甲子食阳甲协羌甲。八祀(癸酉〕,甲戌〔祭〕祖甲协阳甲?张宇卫《缀兴集》77则: 辛卯王 [卜], 贞: 其征盂方, 叀今秋, 余受有佑, 不 (缓) 捷, 亡[害] 在忧。 王占曰: “吉”。 在十月, 王 [六或九或十祀]?
如果《补编》10976是”六祀“,则《补编》10958当非二月癸酉祭小甲,而是三月癸酉祭小甲。殷历事实上是没有年中闰的,因此,《补编》10956中癸卯 、癸丑均当为四月,拓片可能少拓了横笔。即或这样,按历法规律,同王中也不会有《缀兴》九祀十月辛卯日的存在。
如果《补编》10976是”八祀“,则《补编》10958当为二月癸酉祭小甲。《补编》10956中癸卯可以在三月 、癸丑当为四月。即或这样,按历法规律,同王中同样也不会有《缀兴》77则”九祀十月辛卯日“的存在。《缀兴》77则,或当为”十祀“,可以在武乙世。如为”九祀“当在帝乙九祀。即征盂方要放到武乙和帝乙两个王世。
《缀兴》77则征盂方是一种战略贞问,是春天十月问秋天是否征孟方,这不是征盂方的必然事件。
从合历谱中发现,《今本纪年》所记文丁在位13祀、帝乙9祀、帝辛52祀,可信。如果《缀兴》77发生在帝乙9祀十月,那么,帝乙亡于此年的哪一个月份?或许帝辛在帝乙9祀十月份前已经继位,是帝辛在贞问是否于来年秋天征盂方?
这些都需要再考,其中可能解决关键性争议的,是等待《北图》5059(《合补》10976局部)的照片发布。
笔者倾向于《合补》10976在八祀七月甲辰,《合补》10958癸酉在八祀二月,癸卯在四月,《缀兴集》77在帝乙九祀的十月辛卯,帝辛于帝乙去世当年即位,只是贞问了一下来年秋天征盂方是否合适。事实上,帝辛元祀和二祀的确到了东土,在宫、召等地活动过。
这样安排,是完全合乎历法规律的。其他方法的安排则无法合历。
帝辛于二祀活动于东土的卜辞见于《合》36734.
永邑是卜辭中攸侯喜的邊境小邑,其地距叀邑不足一日路程,由叀邑我們可以系聯出梌、喪、宮、召、向、盂等一系列相距不遠的地名。
壬寅王卜,在叀師貞,今日步於永,無災。
癸卯王卜,在永師貞,今日步於☐,[無災]。(《合集》36957)
丁未王卜,貞,田叀往來無災。王占曰:“吉”。
戊申王卜,貞,田梌往來無災。王占曰:“吉”。
辛亥王卜,貞,田叀往來無災。王占曰:“吉”。
壬子王卜,貞,田梌往來無災。王占曰:“吉”。《合集》37619
辛卯卜,貞,王田梌,往來無災。
壬辰卜,貞,王田宮,往來無災。(《合集》37620)
辛丑王卜,貞,田梌,往來無災。王占曰:“吉”。
壬寅王卜,貞,田喪,往來無災。王占曰:“吉”。(《合集》37574)
庚子卜,王必於宮,往來無災。
辛丑卜,王必於召,往來無災。(《合集》36646)
丁[巳]王卜,貞,其田於喪,往來無災?
戊午王卜,貞,其田於宮,往來無災?(《合集》37595)
辛卯卜,貞,王其田喪,無災?
壬辰卜,貞,王其田向,無災? (《合集》33542)
辛亥卜,貞,王其田盂,無災?
壬子卜,貞,王其田向,無災? (《合集》33532)
戊午王卜,貞,田疐,往來亡災。王占曰:“吉。”
辛酉王卜,貞,田叀,往來亡災。王占曰:“吉。”
壬戌王卜,貞,田敦,往來亡災。王占曰:“吉。”
丁亥王卜,貞,田盂,往來亡災。王占曰:“吉。“
戊子王卜,貞,田喪,往來亡災。王占曰:“吉。”
辛卯王卜,貞,田喪,往來亡災。王占曰:“吉。” (《合集》37746)
戊午〔卜〕,〔在〕喪貞,〔王田〕,〔卒〕逐〔亡災〕。
己未〔卜〕,〔在〕雞貞[王]田,卒〔逐〕亡〔災〕。(《合集》37537)
由上述卜辭可以發現,永邑距叀邑不超一日路程,叀邑距梌邑、敦邑不超一日路程,梌邑距宮邑、喪邑不超一日路程,喪邑距宮邑、向邑、盂邑不超一日路程,宮邑距召邑不超一日路程,向邑距盂邑不超一日路程。按先秦日行30裏算,永、叀、疐、敦、梌、喪、宮、召、向、盂、雞之間,均不會超出150裏的範圍,基本上都在“攸”即鄒平的附近。
邲其二祀及四祀卣,长文实不可信从,不如《合》36734可靠。六祀卣可靠,但非帝辛世器物,而是帝乙世器物。
征盂方谱,如果不是《缀兴》77的话,排在武乙九祀、十祀和十一祀是相当合适的。但是《缀兴》77不会在这三年当中。
(《合集》36509=《后上》18.6=《通》580):[癸未王卜],在 貞,旬亡。[王占曰]:“引吉。”才三月。甲申祭小甲、[ 大甲]。唯王來征盂方伯炎。
这一则,只易排在武乙九祀或十一祀,考虑到是“来征盂方”,以武乙十一祀为当。
如果再将征阴美方排入,据微细断代法或合历谱断代法,这一战事将长达六七年,可能性几无。恐怕没有哪一任商王可以六七年不在朝的。
孙亚冰将《合集》35576与天津甲骨放到了同年,这样,《合集》35576的四月(或五月)癸巳,即《合集》35798+36612,36613中的癸巳日,王所在地点当是“叀”。这个地点在东土。
实际上,按微细断代法或周祭合历谱断代法,《合集》35576不会与天津甲骨同年,而应在其来年。
我们舍去系联《合补》12682的“十二月癸卯”后,将《合集》35576合理地置入征阴美方谱的第三年,这一年的四月癸巳就不一定在东土,说不定商王早在第二年就班师回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