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93|回复: 14

[易学研究] 通行本周易卦序与基础易图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 12: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5-4 12:42 编辑

通行本周易卦序与基础易图的关系
J.M.九宫格

在《周易》的深邃体系中,通行本周易卦序与纵横八宫图之间,构建起一种精妙且稳定的行列组合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松散无序,而是依托于一个固定且通用的充分演绎闭环机制,得以实现二者之间严谨、有序的演绎转换。就如同精密仪器中的齿轮咬合,各部分相互配合、环环相扣,共同推动着易学思维的运转。

进一步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四幅基础易图的同款完美幻方,各自都有与之精准匹配的序码完美幻方。这两类幻方之间的演绎转换,同样借助上述通用充分演绎闭环得以实现。这一闭环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不同类型的易幻方紧密相连,使它们在易学的宏大框架下相互关联、彼此映照。

值得关注的是,四幅基础易图的同款完美幻方均具备独特的“六合共爻、一同五异”卦立方特性。这一特性犹如易卦集合的灵魂印记,彰显着其内在的和谐统一与丰富变化。“六合共爻”体现了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交融、彼此呼应,如同宇宙中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一同五异”则突出了在统一整体下各部分所展现出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恰似多彩世界中各具特色的个体,共同构成丰富多元的画卷。

在众多易图关系中,易平方图与通行本周易卦序之间的关联尤为引人注目,二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捭阖相应关系。捭阖之道,本为纵横捭阖的智慧,在此处象征着阴阳开合、动静相宜的哲学意蕴。易平方图与卦序之间的这种呼应,仿佛是阴阳两极的相互吸引与相互作用,蕴含着深邃的易理。而易平方相应的卦码最完美幻方与序码最完美幻方之间,则展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犄角对称关系。这种对称关系犹如建筑中的精妙结构,体现出一种平衡、稳定的美感,同时也暗示着易学体系中隐藏的数理逻辑与和谐秩序。

研究表明,通行本卦序本质上是基于易平方数理框架所构筑的体系架构中,一条融合内在逻辑自洽性与外在条件制约性的序列演进路径,亦是易平方图式所蕴含的空间几何对称规律的自然映现。该序列路径由序理自然模型及其认定机制唯一确定。


名词解释
通行本周易卦序:方图形式展现的通行本周易六十四卦顺序。
基础易图:位爻系数下按卦爻值大小顺序排列的纵横八宫图。

完美幻方:泛对角线幻方叠加2×2游动块等和。
(八阶)最完美幻方:八阶完美幻方居中复合四阶幻方。
六合共爻:将原卦六个爻位固定映射到单元立方体的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相邻卦与原卦共享一个面、共享一个爻。
一同五异:一卦六爻,两卦之间,仅有一个对应爻位的阴阳属性相同,其余五个爻位全然相异。

附图
lss046.png
lss047.png
lss043.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 16: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朋友,我希望你能明白
对于《周易》的基本理解
应该是,“尊卑、贵贱;权威、霸权”,“私有制”思想的基础



2025050101(j0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17: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5-4 11:40 编辑

三维易卦幻立方模型阐述
一、爻位分配与立方体几何的固有对应
  • 六合面与爻位的绑定
    将六爻卦的六个爻位(初爻至上爻)固定映射到单元立方体的六个面:

    • x轴方向:左面→初爻(爻位1),右面→二爻(爻位2);
    • y轴方向:前面→三爻(爻位3),后面→四爻(爻位4);
    • z轴方向:上面→五爻(爻位5),下面→上爻(爻位6)。

    几何决定性:此映射一旦确定,立方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方向(x/y/z轴)天然绑定对应的爻对,无需额外规则。例如,沿x轴移动必然涉及初爻(左)与二爻(右)的交替共享。
二、共享爻对的几何导出机制
  • 三维方向与爻对的严格对应

    • x轴:沿x轴移动时,立方体在正方向(+x)与负方向(-x)分别共享右面(二爻)左面(初爻)
    • y轴:沿y轴移动时,正方向(+y)共享后面(四爻),负方向(-y)共享前面(三爻)
    • z轴:沿z轴移动时,正方向(+z)共享下面(六爻),负方向(-z)共享上面(五爻)

    核心逻辑:立方体的几何结构(正交轴与面方向)决定了每个维度移动时必然交替涉及一对固定爻位。例如,沿x轴扩展时,向右移动共享二爻,向左移动共享初爻,形成交替依赖。
  • 四卦循环的自然生成
    以x轴为例,从初始卦(如乾卦)沿+x方向延伸,生成四卦循环:
    [td]
    步骤
    移动方向
    共享爻位
    卦象转换(二进制)
    卦名
    1+x二爻(右)乾:111111 → 师:000010乾→师
    2+x初爻(左)师:000010 → 遯:111100师→遯
    3-x初爻(左)乾:111111 → 复:000001乾→复
    4-x二爻(右)复:000001 → 遯:111100复→遯

    验证
           遯:111100←复:000001←乾:111111 → 师:000010→ 遯:111100
    • 沿+x方向移动时,交替共享右面(二爻、初爻),其余五爻按全异规则变化;
    • 沿-x方向移动时,交替共享左面(初爻、二爻),同样遵循全异规则,最终双向合成四卦循环。

三、64卦全息立方体的数学特性
  • 完备性

    • 三维组合:每个维度生成4卦(正负方向各2步),组合为 4×4×4=64,覆盖全部卦象;
    • 层级嵌套:立方体可分解为8个2×2×2子结构,对应八经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 阴阳均衡性

    • 全局平衡:64卦共384爻,阳爻与阴爻各192,严格均分;
    • 局部平衡:每层(如x轴层)的共享爻位阴阳数相等(例如,二爻为阳的层中,其余五爻阴阳各半)。

  • 对称性与路径优化

    • 镜像对称:立方体沿中轴翻转对应覆卦(如乾与坤);
    • 哈密顿路径:通行本卦序可映射为立方体中的最短路径,相邻卦仅一爻变化(非覆即變),总步长63。

四、哲学与数理的同构性
  • 几何与爻位的自然映射

    • 立方体的正交轴与六合面天然对应六爻的方位属性,体现《周易》“六位时成”的空间观;
    • 共享爻对的交替性由立方体方向性决定,象征“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的变易思想。

  • 自组织性与闭环性

    • 无需人为干预,立方体扩展时自动遵循爻位共享规则,体现“道法自然”;
    • 四卦循环与全局复位呼应“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周期性宇宙观。

结论
通过将六爻卦的爻位固定映射到立方体的六合面,三维易卦幻立方模型实现了:
  • 几何导出的共享规则:三维方向的共享爻对由立方体结构自然决定,无需人为设定;
  • 数学严谨性:64卦无遗漏覆盖,阴阳全局与局部均衡;
  • 哲学-数理同构:爻位交替与空间方向深刻诠释《周易》的宇宙生成逻辑。

此模型为《周易》提供了基于空间几何的严格数学框架,并为跨学科研究(如高维拓扑学、密码学)提供了创新范式,堪称“易学体系的全息重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5-5 22:53 编辑

在华夏文明悠长的思想长河中,书、言、象、意犹如四颗璀璨星辰,彼此交织、相互映照,构建起一套独特而深邃的认知与表达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哲学思辨的精妙命题,更是指导人们理解世界、把握人生的重要法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作为文字的集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言汇聚而成。从古老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汉字,书以有形的文字记录着人类的思想、情感与经验。然而,书虽承载着言,却无法穷尽言的全部内容。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具有瞬时性与流动性,在特定情境下,言辞间蕴含的微妙情感、弦外之音,往往难以被书完全定格。例如,在日常对话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语气的轻重缓急,都能为言赋予独特的含义,而这些非语言的元素在转化为文字记录于书中时,难免会有所缺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进一步,“圣人之意”常常超越语言所能表达的范畴。圣人,作为智慧的化身,其思想深邃而宏大,蕴含着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他们试图通过言来传达内心的感悟与智慧,但言毕竟有其局限性,难以将那超越言语的意境与真谛完整呈现。就像老子在《道德经》开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之意所指向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与规律,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境界。言只能作为一种指引,引领人们去探寻那隐藏在言语背后的“意”,而真正的“意”需要读者在言外去体悟、去领悟,在心灵的静谧之处与圣人的智慧产生共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周易》的智慧体系中,象与言、意的关系同样精妙绝伦。卦象,作为《周易》的核心符号系统,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表达着深刻的哲理与意义。每一个卦象都像是一把钥匙,开启着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理解之门。例如,乾卦以六阳爻组成,象征着天、刚健、进取;坤卦以六阴爻构成,代表着地、柔顺、包容。这些卦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的基本特征,更蕴含着对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洞察。同时,卦象还承担着描述对象状况(真伪)的重要功能。通过对卦象的分析解读,人们可以判断事物的吉凶祸福、真假虚实,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做出明智的抉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辞,作为对卦象的文字说明,以语言的形式进一步阐释卦象所蕴含的意义。它就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人们理解卦象背后的深意。然而,辞的解释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联系现实的衍化。世间万物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卦象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向。所谓“变而通之以尽利”,强调的正是要根据现实的变化灵活运用卦象与辞的智慧,以实现最大的利益与价值。在古代,军事家运用《周易》的智慧来制定战略战术,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策略;政治家则借助卦象与辞的启示来治理国家,顺应民心、把握时势。这充分体现了“变而通之”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强大生命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言、象、意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哲学、占卜领域,更贯穿于华夏文明的各个方面。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言辞(言)构建起文字的篇章(书),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意),而作品中的人物、场景、情感等元素又往往以象征性的意象(象)呈现出来,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在艺术领域,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同样遵循着这一逻辑。画家以笔墨为言,创作出画卷(书),画面中的山水、人物、花鸟等意象(象)传达出画家内心的情感与思想(意);书法家通过笔画的组合与布局,以书法的形式表达书写的韵律与美感,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意象,蕴含着书写者的精神境界;音乐家则用音符编织成旋律(言),创作出动人的乐章(书),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如同神秘的意象,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今时代,在面对海量的信息与复杂多变的世界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书),而要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言、意),培养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思考能力。同时,我们要学会从各种现象中提炼出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象),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与规律,以灵活变通的思维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正如古人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只有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书、言、象、意的关系,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把握方向,汲取华夏文明的智慧养分,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彩篇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3: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易》者,互相推移以摩荡之谓。《周易》之书,乾、坤并建以为首,《易》之体也;六十二卦错综乎三十四象而交列焉,《易》之用也。纯乾纯坤,未有《易》也,而相峙以并立,则易之《道》在,而立乎至足者为《易》之资。屯、蒙以下,或错而幽明易其位,或综而往复易其几,互相易于六位之中,则天道之变化、人事之通塞尽焉。而人之所以酬酢万事、进退行藏、质文刑赏之道,即于是而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3: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短短十字,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长久以来被视作对进取精神的至高礼赞。诚然,这一解读精准捕捉到了其激励人们奋勇向前、永不停歇的核心要义,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在历史长河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然而,若我们深入《易传》的浩瀚天地,便会发现这短短话语所蕴含的深邃智慧,远不止于对进取精神的单一崇尚,它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引领我们探寻天道与人道之间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3: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行健”,此句以凝练之笔勾勒出天道运行的磅礴画卷。在浩渺宇宙中,日月星辰各循其轨,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皆以一种坚定不移、永不停歇的态势运转。这种运转并非盲目无序,而是遵循着一种内在的、恒定的规律,展现出一种刚健、强大且生生不息的力量。它象征着一种至高无上的秩序与力量,是大自然最为本真的存在品格,是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无声却有力地彰显着天道那不可撼动的威严与活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3: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之相呼应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则是将天道的刚健精神引入人道领域,为人类的行为方式树立了光辉典范。君子,作为社会中的楷模与引领者,当效法天道的刚健,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不惧风雨坎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与奋发有为的精神。他们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困境中崛起,于挫折中奋进,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并非盲目冲动或一味蛮干,而是在深刻理解天道规律的基础上,将天道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动力,以理性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将目光从《乾·象》转向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更能深刻领悟到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和谐统一。大地,以其广袤无垠、沉稳厚重的姿态,默默承载着世间万物。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是潺潺流淌的溪流;无论是生机勃勃的草木,还是形形色色的生灵,皆在大地的怀抱中繁衍生息。这种包容与承载,体现了一种柔和、宽厚且坚韧的力量,是大地最为独特的存在品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