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回复: 0

[传统工艺品] 枫溪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6 14: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枫溪瓷
来源:非遗之美

  枫溪瓷烧制技艺,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枫溪瓷烧制技艺,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的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枫溪瓷烧制技艺工序繁杂,一般经过选料、塑制、翻模、成型、施釉、装烧、彩绘、烤花8道工序,最终形成一件枫溪瓷。
  据有关考古资料,古潮州地域发现的最早陶器,是南澳的象山遗址和东坑仔遗址下层,年代大约在距今8000年以上,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进入商周时期,这里有一个被考古界命名为“浮滨文化类型”的发现。浮滨类型处于铜石共存的时代,也是一个印纹陶和釉陶共存的时期。汉代,现潮州城的西郊北郊出现厂陶窑,在其高岗和山地中,曾出土了各种器物。这可以说是本地除日用器皿之外,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物、动物陶瓷雕塑的开始。
  到了晋代,陶瓷窑仍存在于北郊一带(惜其地下埋藏直到1992年建花园开发区时被摧毁),从器物看,几乎岭南出土的同一时期的器物,在潮地都可以找到表证。事实证明,两晋南北朝时期,潮州的陶瓷已大大超过了前面的朝代。它为潮州唐宋时代陶瓷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唐代,潮州陶瓷迎来大发展时期。当时潮州窑的瓷器主要有碗、碟、杯、缸、盂、盆、罐、豆、枕、钵、瓶、坛等类,还有瓦当等物。
  宋代,迎来了潮州陶瓷一个辉煌的高峰期。潮州已成为岭南瓷都。宋代潮州窑的瓷器的胎质细密,瓷器主要有日用瓷和美术瓷两大类 日用器有碗、碟、盘、盂、盆、瓶、壶、军持、杯、盅、罐、炉、盏、灯、盒、茶托、钵、缸、坛、枕、文具类的砚、笔架、水注等。明代时期,由于潮州枫溪原有的陶瓷生产基础,水陆交通便利,原料材料来源和原先凤山等地窑户的西迁至此等条件,使枫溪于明代迅速崛起为新的瓷都,继续了宋代笔架山窑为中心的环城区域陶瓷生产的繁荣局面。
  明清时期的“潮州窑红绿彩”,曾经对越南、日本的陶瓷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这表明明清时期的枫溪陶瓷非但承继了唐宋潮州窑的风格,也继续了外向型的海洋文化特色。该时代枫溪的瓷塑艺术品,已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和仿生类等。清末民初,镂空类(即后来所称的通花瓷)陈设瓷也开始批量出现。新中国以来,枫溪区成为中国瓷都的龙头,已有有陶瓷生产企业4000多家,生产工人7万多人,年陶瓷产值70多亿元,年出口创汇3亿多美元,产品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潮州陶瓷以“白如玉、细如丝、薄如纸、明如镜”的特色而闻名,2004年,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潮州市“中国瓷都”荣誉称号。
  枫溪瓷烧制技艺在瓷器文物出土方面提供着许多数据参考价值;从各个历史朝代来看枫溪瓷器都扮演者一个重要角色,宫廷摆设的瓷器既可以装饰又给人庄重感,是朝代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方式;枫溪陶瓷制品品种齐全,款式多样,既可以提供艺美术陈设观赏价值,还可以提供人们生活中实用器具,同时还给枫溪区带来经济收入。
9540cf00f.jpeg
2889be855e.jpeg
96943.jpeg
1498c2ffc.webp
0bce1808905.jpeg
0cb1b9f256f34.jpe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