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先民在远古时期,何时形成后世史家所谓的“万国诸侯”?就目前已知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史记 五帝本纪》。这些所谓诸侯,是不是就是周代分封意义上形成的地方诸侯国?实在是很有疑问,证据不足。尽管《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常年不休征战各地,但是这些记载很大程度上是后世儒家学者理想化的历史记载。
实际的历史真实,通过人类产生进化的分析,猜测,就是人类进入平原地区,获取食物增多,人口数量增加,在一地获取食物就会不足以养活增加的人口,如此情况下,就自然产生群体分离,一部分人口就会迁徙寻找新的容易获得食物的地方,形成新的人群聚落。这一点,在人类产生的初期,和动物的分群方式,是一样的。这样形成的新的人群,数量都不会太大。从一个地区能够获得食物的数量,能够养活人口的多少,决定了人群数量规模的大小,和群居动物近似,大概可能差不多,数量大约数十人到百余人。(猜测而已)此时大概可能就是母系社会的形成。由母系血缘关系组成人群。这个时期,人类获取食物来源,应该是狩猎和采集并行,而且采集的作用随着人类对植物的认识逐步增加。
这个时期,人群之间的矛盾还不是很多。因为地域广大,人口稀少,新的人群距离都比较远,在新迁徙的地方都基本可以获得食物,互相之间接触有限,矛盾不会很多。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智力增加,人口增多,活动范围增大,工具进步,获取需求加大,人群之间必然会增加接触,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发生斗争。这个过程,是人类文明史的必然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血腥残酷的。这一点,在还保留原始社会痕迹的部落民族中,还有出现。即使是现代社会的某些地区(不好明说)还是这样。只是中华民族早已经经过了这个历史阶段,进入了更高的文明时期,形成了统一的文化思想伦理制度,凝聚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样才保证中华民族在每一次分裂,衰落之后,仍然能够重新完成统一复兴。天佑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