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回复: 4

[小说故事] 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7 17: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一) 
         在我儿时及少年时代的记忆中,我的出生地豫东杞县城內外,座落的大型建筑有:城隍庙、关帝庙、文庙、文昌庙、大佛寺、天主堂、福音堂、山西会舘及状元庙。上面每一个地方有的是我上小学的地方,有的是玩耍的场所,都给我留下深刻地印象和故事,今天笔者在这里单单先说说"状元庙"的由来。 
话说明朝末年,杞县一位文弱书生经过"头悬梁,锥刺骨"般地十年寒窗苦读,县府考中秀才,省考中举人,到了崇祯年间赴京城大会考,一举夺取甲等一名,摘下状元及第的桂冠,此人就是天下闻名的杞县人刘理顺。人们为纪念这一重大事件,在县城西关外二里,通向省城开封大官道傍,修建了一座状元庙,楼台殿阁、东西廊庑,十分壮观。大殿中塑立刘状元座像,香火十分兴旺,来上香者多为祈求状元爷保佑自己的子弟,也像状元当年那样得到上天的格外佑助,连连得中,一举成名。 
                有一次是在清明时节,父亲帶领我去上坟祭祖,路过刘状元庙。在庙前正南方的大官道上,父亲用脚踏着一座小桥对我说:"这座桥叫蚂蚁桥,天阴下雨,蚂蚁可从上面爬过,免遭水淹。"父亲接着说:"传说刘状元在京城参加大考时,正在抚案提笔答卷,看到有一只又黑又大的蚂蚁爬在了卷子上,他轻轻地用手将蚂蚁拂去,又继续专心地写文章了。考试时间快要结束之前,刘状元从头至尾复查一遍,察看到文章的一个地方,又见到一只又黑又大的蚂蚁一动不动地爬在那里,便觉得好生奇怪,引起了刘状元的特別注意。当他又一次轻轻用手将蚂蚁拂去时,不免大吃一惊,混身出了一阵冷汗,发现原来蚂蚁爬过的字上少写一点,这一点若不及时添上,后果不堪设想。这时刘状元稳下心来一方面用笔补上那决定自己命运的"一点",一面暗自感谢上蒼的保佑与蚂蚁之神的救助!果然金榜放出,高中状元第一名。这段佳话流传至今!"我听了父亲细述的故事,雖然情节生动,印象深刻,但却将信将疑,认为人世间那有这样蹊跷的好事让人遇上? 
                 时隔十多年的1955年,我在省城高中三年级读书,距毕业还有数月时间,我校的应屆毕业生共九个班400余位同学。有一天校方通知大家一齐去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身体,在现场还看到外地来的高三学生也来体检,全省应屆高中毕业生大约有数千人之多,这是一次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的规定体检。事后班主任老师告诉同班同学们说:"凡经体检合格、平时学业成绩优秀、操行评为甲等,又被政审通过者,全省挑选50名,作为留苏预备生候选人,然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若每门功课考分结果均在90分以上者,方才被国家录取为留苏预备生,到北京集中学习。"        我和同学们听了以后,认为对我们来说,这简直是新的"黄梁美梦"!把老师讲的话当作耳旁风,大家又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试前的"备战"热潮中。
临近考试前两天,班主任悄悄地单独通知我,我已被初选为上述的50名候选人之一了!並专门安排了考试的地点,是在省城东北角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学院)大礼堂西侧教室里。奇跡不仅果然发生了,而且还有更意想不到奇跡连续出现呢!(未完待续)/(一)(易先-李履谦)附图:四幅🌷笔者的高中毕业照片1955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档案用🌷河南省杞县刘状元庙🌷河南大学大礼堂🌷河南省开封市位于东司门的开封中学(后改名为河南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我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均在此就读,第4幅为学校大门照片
IMG_4541(1).PNG
IMG_4542.PNG
IMG_4543(1).PNG
IMG_4531.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8 18: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二) 上



诗云:

蚂蚁殿试助状元,

状元修桥救蚂蚁,

人蚁相护情似海,

传说寓意谁能识?



话说从上面文中所讲的录取"留苏预备生"候选人的四个条件来看,当时的我是在完全不知情、或不竟意中连连"闯关"成功的?!现笔者根据对事件的了解与推测的情况分述如下:



第一关:体格检查关。 在这次全国高招体检的半年前,曾在高三应屆毕业生中进行招收解放军飞行员的工作,我也参加了体检。经军医们检查结果,我不但血压高(140/90),而且还发现心脏扩大,惑疑有先天性心肌炎。因此,不夠参军体检合格条件,更与飞行员无缘了。然而这次在省级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教授、主任级医生严格检查,上述不合格现象均化为乌有,体检顺利过关。令人奇怪的是,我的同班同学里平时学习成绩与我不相上下的两位同学(一位是班长,一位是校学生会学习委员)反而因高血压造成体检不过关。



诗云:

无病被当有病看,

原本有病作无病,

有忧无喜命中定,

箇中滋味令人思!



第二关:平时学业成绩关。1)我的父亲先后任县、市级初高中语文、历史、地理教师,由于我从小时受的家教与平时文学爱好,高中时期的文科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十分优秀。

2)高中三年,我先后被数学老师们指定为代数、三角、几何课代表,又是学校立体几何数学模型制作实验小组组长,全校师生教学使用的立体几何数学模型,都是我们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亲手用铁(铅)丝焊接成的。作为数学课代表不仅个人数学考试成绩好,而且平时还要帮助老师收、发班上同学们的数学作业,有时还会帮助老师初审(改)同学们小考的卷子。总之,我的数学、物理、化学学业成绩也格外受到老师们的重视。

3)上面提到的两位同学和我三个人,被老师们培养教育成为班上的学习成绩尖子,而且在同屆数百名的同学中,学习成绩也是靠前的。我们三人又十分要好,共同订立口头协议,谁的"学期通知书"里四分(当时学习成绩是五分制度)最多,就罚谁做东在校门外小吃店请客,由于我每个学期通知书的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全部是"五分",只好由他俩人轮流做东了!令人十分遗憾地是,这次因体检不合格,他们失去了"候选人"资格。又令人欣慰的事情,他们分別考上了名牌大学,一位成为名教授、系主任,一位成为大学的机关党组书记兼校教务长。数十年后,在給高中时期的班主任老师祝七十岁生日寿宴上,我们三人和其他十多位同学得以相聚,大家相互握手拥抱,激动地热淚满面!这是后话,在此略述。显然,经班主任、各科老师及学校领导们大家共同磋商,参照我各个学期的学业成绩,这第二个"关口"--平时学业成绩关,也就自然地"闯过"来了。



诗云:

求学难似上青天,

全靠立志勇登攀,

平时磨砺三尺剑,

斩关落锁走泥丸。

(二)上





附图:

🌷笔者的高中毕业照片

1955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档案用

🌷河南省杞县刘状元庙

🌷河南大学大礼堂

🌷河南省开封市位于东司门的开封中学(后改名为河南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我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均在此就读,第四幅为大门照片

(易先-李履谦)





🌺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二) 上



诗云:

蚂蚁殿试助状元,

状元修桥救蚂蚁,

人蚁相护情似海,

传说寓意谁能识?



话说从上面文中所讲的录取"留苏预备生"候选人的四个条件来看,当时的我是在完全不知情、或不竟意中连连"闯关"成功的?!现笔者根据对事件的了解与推测的情况分述如下:



第一关:体格检查关。 在这次全国高招体检的半年前,曾在高三应屆毕业生中进行招收解放军飞行员的工作,我也参加了体检。经军医们检查结果,我不但血压高(140/90),而且还发现心脏扩大,惑疑有先天性心肌炎。因此,不夠参军体检合格条件,更与飞行员无缘了。然而这次在省级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教授、主任级医生严格检查,上述不合格现象均化为乌有,体检顺利过关。令人奇怪的是,我的同班同学里平时学习成绩与我不相上下的两位同学(一位是班长,一位是校学生会学习委员)反而因高血压造成体检不过关。



诗云:

无病被当有病看,

原本有病作无病,

有忧无喜命中定,

箇中滋味令人思!



第二关:平时学业成绩关。1)我的父亲先后任县、市级初高中语文、历史、地理教师,由于我从小时受的家教与平时文学爱好,高中时期的文科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十分优秀。

2)高中三年,我先后被数学老师们指定为代数、三角、几何课代表,又是学校立体几何数学模型制作实验小组组长,全校师生教学使用的立体几何数学模型,都是我们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亲手用铁(铅)丝焊接成的。作为数学课代表不仅个人数学考试成绩好,而且平时还要帮助老师收、发班上同学们的数学作业,有时还会帮助老师初审(改)同学们小考的卷子。总之,我的数学、物理、化学学业成绩也格外受到老师们的重视。

3)上面提到的两位同学和我三个人,被老师们培养教育成为班上的学习成绩尖子,而且在同屆数百名的同学中,学习成绩也是靠前的。我们三人又十分要好,共同订立口头协议,谁的"学期通知书"里四分(当时学习成绩是五分制度)最多,就罚谁做东在校门外小吃店请客,由于我每个学期通知书的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全部是"五分",只好由他俩人轮流做东了!令人十分遗憾地是,这次因体检不合格,他们失去了"候选人"资格。又令人欣慰的事情,他们分別考上了名牌大学,一位成为名教授、系主任,一位成为大学的机关党组书记兼校教务长。数十年后,在給高中时期的班主任老师祝七十岁生日寿宴上,我们三人和其他十多位同学得以相聚,大家相互握手拥抱,激动地热淚满面!这是后话,在此略述。显然,经班主任、各科老师及学校领导们大家共同磋商,参照我各个学期的学业成绩,这第二个"关口"--平时学业成绩关,也就自然地"闯过"来了。



诗云:

求学难似上青天,

全靠立志勇登攀,

平时磨砺三尺剑,

斩关落锁走泥丸。

(二)上





附图:

🌷笔者的高中毕业照片

1955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档案用

🌷河南省杞县刘状元庙

🌷河南大学大礼堂

🌷河南省开封市位于东司门的开封中学(后改名为河南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我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均在此就读,第四幅为大门照片



(易先-李履谦)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二) 下



第三关:操行甲等关。 当年我11岁时远离家鄉考上省城的中学初中班。到1951年6月刚满14岁,响应政府"参干"的号召报了名,並经学校与政府审查批准,提前领到了初中毕业证书,在送行会上由校领导将一朵大红花掛在我的胸前。会后,在鼓乐鞭炮声中,和其他也戴着光荣花的十多位同学,一齐被政府派来的汽车接走,这是我与母校的第一次告別。 在参干的两年内,因工作需要踏遍了省内西部各地的山山水水,飽受风雪雨露,察识人情世故,嘗到了做人的艰辛,深感社会、政府、人民及新中国革命事业对知识学问人才的急需与渴求。同时又经历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运动:镇压反革命份子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初识"革命不是请客吃飯的"含意,身临強似疾风暴雨的政治运动现场,所见所闻,对以后的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在此时,政府又号召年青可培养的干部,继续上学深造,时隔两年我又被保送回到初中时期的母校读书,这时学校已改成全日制全高中部省级中学,我被分到了高一三班就读,又一次坐到了课桌后边,聆听老师讲课了,这是多么地幸运啊! 正是这一段不同寻常的“干部”经历,不但使我自觉地、如飢似渴地求教学问,从而取得了连年的优异成绩;而且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待人接物的礼数,与老师、同学们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加之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的歌咏隊、军乐隊以及对社会的文娱宣传活动,每学期的学业通知书里的[操行]栏内,班主任老师写上的都是一个[甲]字。由此可知,这第三个关口又被顺利地通过了!

诗云:

顽心少年不识天,

井中之蛙日夜喧,

一朝跃入新境地,

方知天大井水浅。



第四个关口:政审关。 对于一个年仅十八岁的青年,又有上述经历,对其个人的政治审查想必是会顺利通过的。所谓对我的政审就转移为对我的父亲政审了! 简略地讲起来,我的父亲是高(中)级师范学校毕业,在大学读过一年书,因战乱而黜学。历任县、市中学文科教师,耕耘数十年,可谓"桃李满天下。但由于身处时代的快速变迁,经历军阀混战,两党合作革命军北阀,两党分裂国民党统治,日寇侵华家鄉沦陷,抗战八年胜利大好山河收复,三年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当然要与很多人接触往来,参予过不同大小事件,在这个职业性教师身上自然打上不同时代的"烙印"。对于参加过工作,当过干部又经过两次大型政治运动的我来说,为我父亲能否在如此严格政审条件下,陪同我一齐"过关",心中实在无数。当我拿着学校发给我的报考"高招"志愿申请表回到家中,指着家庭主要成员一栏问父亲的情况如何填写时,父亲神情十分凝重的脸看着我说:"历任县、市中学教员。现任市×中学教员。证明人×××、×××、×××。(三位证明人全是当年现任省部级领导干部,他们和我父亲都是1925年毛主席派肖楚女同志来河南开展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时被发展的首批七名共青团中的成员)"我低头疾速记下,隨着他的话音落下,我也将这十分简洁的数十个字填写完毕。我抬起头来似问非问地看着父亲的脸,他似乎知道我此时此刻心中想的是什么!便轻声地说:"你放心吧!只要负责政审的人员看到你刚才填的内容,经过调查落实经过深入了解以后,你的高招政审一定会过关的!"天下无奇不有,原本看来十分复杂的事情,实际却又意想不到地简单。我的[政审关]果然被"五人专案审查小组"经过深入调查后也顺利通过了!

诗云:

福中藏祸祸隱福,

人生难以有定数,

时势造人人顺时,

逢凶化吉福满屋。



          至此,我这个留苏预备生"候选人"只剩下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了,那就是竭尽全力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取得"高考"的最佳成绩!我虽身在省城准备考试,隐约中业已感觉到当年刘状元由家鄉杞县经长途跋涉,赴京赶考的紧张心情了!上蒼啊!难道我也会遇到蚂蚁神助般的故事吗?(未完待续)

(二)下



附图:

🌷笔者的高中毕业照片

1955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档案用

🌷河南省杞县刘状元庙

🌷河南大学大礼堂

🌷河南省开封市位于东司门的开封中学(后改名为河南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我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均在此就读,第四幅为大门照片



(易先-李履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06: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三)



诗云:

寒窗三载又苦读,

热身今朝更劳碌,

世人皆说读书好,

黄金屋里幻美图。



         话说当年高考不分文科理科,考生均得通过语文、外语、政治、数学、物理、化学、史地等七科考试,分为两天半考完。然后根据各门考分及总分的多少,结合填报的三个志愿、九个学校,由招生委员会择优录取。虽然我已被定为留苏预备生"候选人",为防止考分一旦达不到要求,而又不影响统一分配,填报志愿仍由本人先行选择。说起填报志愿,可谓一波三折,这时作为年轻人的我,在家长、老师、社会的影响下,已处于沒有了自己的主见状态。



初始,因为我父亲是中国地理教师,熟记天下城市、商埠、名山、大川、古跡、胜景不计其数,可是皆为紙上谈兵。平时薪金微薄,仅够全家人等糊口,哪里有钱像历史上的徐霞客那样出门旅游,实地参观考察,写出洋洋洒洒十多万言的<游记>传流后世。在课堂上每当他对一个地方绘形绘色地进行描述讲解时,就觉得讲台下有学生在切切私语:"这么好的地方老师去过么?"他似乎听到了很多,声音越来越大,他突然停止"讲演",两眼注示台下,学生们一个个都在瞪大眼睛专注着他激动地一举一动,聆听着他生动地一言一语,哪里还再敢有什么私下议论!父亲劳顿一天回到家中面对墙上掛的地图,望图兴叹,隨后只好半坐半躺在竹椅子上"卧游"了!我放学回家,父亲有时偶然向我唠叨几句,我也对此记在心间!此次填报征求高考志愿草稿时,我就一口气将三个志愿、九个学校全部与火车、铁路交通有关,其中有著名的北京、唐山铁道学院,若考上这些高校,毕业后一定会分配到铁道部门工作,到那时我是铁路职工,父亲也能夠享有乘火车的免票,这样不是让他可以走遍天下了么!谁知当我将填写志愿的上述想法在学校召开的填报志愿指导交流座谈会向与会的师生讲出后,受到大家的一致"非议",並告戒我学习的目的应是报效祖国,为党为人民服务!怎么能一心一意为了自己的父亲享有"火车免票"的一己私利呢?座谈会上发生的意外情况,会后又通过学校的有线广播播出,一时传遍全校。我在学校闯下如此"大祸",赶快向父亲汇报求救,父亲连忙来到学校,找到校领导(多半是他的好友或学生)进行活动,班主任又向我谈了话进行专门指导,于是我在大家的启发下,忽然脑海里浮现出我在"参干"时间工作单位的老主任(原部隊老团长)对我曾经讲过的一席话!当我按照他的嘱托、老师的教导的思路又重新填写志愿草稿,汇报自己的思想如何产生变化后,不仅一场突如起来风波很快平息,反而又忽然变成了好的典型进行宣传。



正是:

填报志愿起风波,

好事面前磨难多

阴雨自有傘来送,

祸福当靠人运作。



原来三年前我离开工作单位求学深造,老主任在办公室将上级批准的[108号]文件交给我后,语重心长地说:"我从东北领着部队打到中原,一路看到城市农村经过连年战争,房倒屋塌,断壁残垣,百废待兴。今天送你上高中,高中三年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上啥大学呢?我认为国家和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中最难解决的将是建工厂、盖房子的问题,所以搞建筑是大事。你要上建筑类的大学,立志当一位人民的建筑工程师,到全国各地建厂房,盖高楼大厦,一定要记住我的这些话!"我听后会意地点头称是。今天我又记起了老主任的这番嘱咐,並立即将志愿填报表草稿里三个志愿、九个学校全部改写成建筑类的院校,其中有著名的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建筑学系六年制的专业。志愿草稿及我的思想变化汇报又一次由班主任上报学校领导后,很快校广播站传出了有关我的新情况。我和同学们通过这个"典型"事例,受到了"学习为了报效祖国"的深刻教育。

         今天回想起来,当年老主任的眼光看的真远啊!时过数十年后,我们国家、社会业已进步如此神速,宇航人上天,嫦娥一、二号相继奔月,又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老百姓的住房大事,却成了全国上下最关心、最利益攸关、又爱又愁又议论纷争的大问题。而我经过这次高考上了大学,由于阴差阳錯,最终却成为了一名无线电与电子技术高级工程师,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数年后曾收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教授簽名的入学通知信件)擦肩而过,这是后话暂不详述。

一场骤然而起的"填写志愿"风波,就此被老师和同学们很快忘却了!值得庆幸地是,它並未对我的"候选人"资格造成不利的后果,也沒有影响我对高考进行更加紧张地"备战"情绪。



诗云:

高考志愿应慎填,

老师家长费心煎,

究竟如何正确选,

还在先天生命盘。



🌷除忙着上述填报志愿外,每天准备大考的勁头毫不放松,像时钟的发条一样一天拧紧一天;因为“刘状元与蚂蚁桥”的奇迹始终在我的大脑里随时浮现,我暗自发笑“奇迹”究竟会如何降临到我的身边呀?



(未完待续)/(三)



附图:

🌷笔者的高中毕业照片

1955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档案用

🌷河南省杞县刘状元庙

🌷河南大学大礼堂

🌷河南省开封市位于东司门的开封中学(后改名为河南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我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均在此就读,第四幅为大门照片

(易先-李履谦)

地板 2025-9-16 22:25 回复
管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0 06: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四)

诗云:
少年无知多幻想,
青春报国志四方,
沤心沥血求学业,
幸遇天乙贵人帮。

        话说在我为大考紧张地"备战"中的一天,班上团支部书记专门找我谈话,他说:"最近团支部三位支委开了会,对你长期以来提出的入团申请又进行了一次研究,认为已经符合条件。"听到书记的这句话,一股暖流湧向心田,脑海里浮现出我在争取参加团组织走过地漫长路程,这要从1949年开始说起。
          这一年的夏天已是我初中一年级快要读完的时候,省城被解放大军第二次解放,新政权建立,社会发生了翻天复地地变化。学校连续停课三个月后,经过接受组建重新开学,我被编入初二、九班学习。因为我是校军乐队的小鼓手,和大家一齐成为第一批少先隊员,戴上了红领巾。紧接着敲锣打鼓迎接十月建国大庆、中苏友好协会建立,我被发展为协会会员,胸前别上了闪闪发光的会章。作为思想单纯的少年学生,经过短期集中的政治教育,明白了一些革命道理,坚决拥护新政权,一心跟着共产党走,我就在这样的浓厚政治氣氛中,第一次写了加入共青团的申请书。从此,不论在学校上学,或初中毕后参干期间,以及后来三年的高中学习时期,換一个地方就重新向团组织写一次入团申请书,但是迟至今天团支部书记向我谈话之前,有关我的入团事情渺无任何信息!对此心中十分納闷,不时为此产生许多不愉快(入团沒被批准)的或又十分愉快的(成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了)梦幻。我还记得在我初中毕业时参干临离开母校时,专门去校团委办理<少先隊员转移关系的手续>,参加工作的两年里从省城开封市调到陕州专区(今三门峡市),后又调到洛阳专区(市),辗转三地,我始终保管着我的这一"少先隊员組织关系手续"。当我接到被批准去高中上学的通知后,离开单位前一天,我帶着<少先隊员手续>来到位于洛阳专区(市)民主街中段的团市委,进了大门后向右拐入西屋,和一位上班的瘦高个、白净面孔的同志说明转"关系"的来意,他听后变得十分认真、态度和蔼地回答说:"你的手续就放在这里存档,将来若有组织上需要了解,你就告诉他,放在洛阳专区团委即可!另外,你已到了入团年令,到学校后要积极靠拢团组织,早日写入团申请书。"他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与我握手道别。长大后每每回想起这一"场景"实在让人好笑!
         这时我耳边又响起了团支部书记的声音:"自从你将入团申请书交给组织后,支部专门找了两位团员作为你的入团介绍人,加強教育与培养,根据您的积极表现本应早该解决组织问题,但是因涉及到对你父亲的政治面貌外调,学校团委一直抽调不出人力,被拖了下来。这次省、市上級党组织抽调专人对你政审,按你父亲经历中的三个证明人(笔者注:事后才知道,三人当时的职务,一位是某省级领导、一位是石油部的总工、一位是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外调后,一切全部弄清。你不但政审通过,而且顺此也把你入团外调问题解决了,真是应该向你祝贺!"我听着听着眼淚夺眶而出,团支部书记热情地拉着我的手继续交待说:"你这几天挤时间填好我帶来的入团表格,再附上一份近期思想汇报,交给入团介绍人,由他们填写评语后交给团支部,支部计划大考一过,就召开支部全体团员大会进行讨论、表决!"我会意地点头称是。
         果然,在高考过后的7月15日上午,团支部全体团员大会召开,共有十五位共青团员到会,我也被邀列席参加,首先由我宣读入团志愿书,接着两位介绍人发言以及团员们的讨论,最后进行表决。结果同意发展我为团员的有十四位,不同意的有一位。这位团员不是别人,正是与我同桌三年之久的同学!(笔者注:以后他提及此事,深表遗憾,他考入大学后不久还专门来我在的学校找到我,向我表示道歉,我们反而成了一生最要好的朋友。后来他成为国防、军事院校的名教授,为国争光立了大功,载入校史和军史。)这时团支部组织委员宣布"表决通过"。团支部书记最后勉励大家,不久要进入大学学习,希望大家积极靠拢党组织,成为模范共青团员,並能早日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这一天成为了我的入团日期,后来我的两位入团介绍人,一位是朱培昌同学任职农学院数学教授,一位是徐崇华同学成为化工部的化工专家。
         此后我每到一个单位(学校或部门)虽然按照团支部书记嘱咐,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但是由于社会各种政治运动激烈变迁、家庭成员分别先后多舛、个人事业遇到沉浮,入党的过程更是曲折连连、悲喜忽至,一直推迟到数十年后的1984年12月18日方才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每当我回忆起成长为少先隊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的漫长历程,都会令我激动不已,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这些全是后话,暂不细表。

         入团、备考两件人生大事交织在一齐,日子过地飞快,大考的第一天终于到来了! 果然,新的奇跡(类似于当年状元与蚂蚁的故事)接踵而至,鸿福天降。敬请读者亲友们详见后续故事内容。

诗云:
矢志迈向革命路,
满腔热血画宏图,
今朝奇遇贵人助,
喜上加喜笑颜舒。
(未完待续)/(四)

(易先-李履谦)

附图:
🌷笔者的高中毕业照片
🌷河南省杞县刘状元庙
🌷河南大学大礼堂
🌷河南省开封中学大门

附录:[合十][合十][合十][玫瑰][玫瑰][玫瑰]
人间遇事多悲喜,
事过境迁无忧愁。

         🌺以上故事内容里说道在高中时时期班上共青团支部全体成员表决我入团的大会上,有一位共青团员投了不赞成票。一年以后方知他竟然是我高中三年同窗同桌的康鹏同学,这真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啊!然而当我们二人分别考入国内著名大学读书一年之后的假期之间,他突然从东北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来到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来看望我,他当面讲出在讨论我的入团问题时是他投的不赞成票,並真诚的向我致以无比的歉意,希望我能给予他原谅!我听后放声大笑起来二人热烈拥抱淚水从各自的脸上流了下来。随后我们一同前往天安门广场,在万人丛中好不容易排队请广场摄影师给我们拍下了合影照片(附图),终于等到了完成我们同桌三年苦读(圣贤)书时许下的共同心愿———“有朝一日要相聚北京天安门”,看到天安门城楼上挂的红灯,看到毛主席他老人家挂在城楼前面上的大画像。之后我们又畅游首都北京城的著名景区景点,拜会在京城读书的同窗同学並一同聚歺,大家讲述分别一年来的经历故事,欢声笑语充满大爱无边好不热闹!从此以后,我和康鹏同学成为一生的好友,数十年如一日。关于他作为一位光荣的军人为党为国为民争光做出“丰功伟绩”记事,我写有数万字的长篇专论,並发表于【人民网】社区文化专栏上,传遍祖国大地、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合十][合十][合十](易先)
IMG_452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2 08: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五)上
诗云:
人间奇跡绕身边,
立意捕捉似等闲,
他日得展凌云志,
庙堂山林任往还。

        话说高考三天里,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五十位高中应屆毕业生留苏预备生"候选人",度过了一生的特殊考验。考场设在省城东北角的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的大礼堂西侧教室里,教室西墙全为明亮的玻琍窗,北面设置讲台,前后两扇房门开在东侧,与大礼堂相通。室内布置五十张小型单人课桌,每排五张分为十排。这一天轮到数学课考试,考生各自对号入座,笔者坐在第二排的最西头一张课桌后边。考场共有监考老师四人,当预备铃声响时,四位老师从前向后开始分发考卷。预备鈴声至开始考试鈴声间隔十分钟,故卷子发到我的课桌上时,时间过去还不足一分钟,在此一瞬间奇跡竟然出现了。按考试规定考试卷子在分发时是正面向下,考生在这十分钟内不能动卷子,开始考试铃声响起,全体考生同时把扣着的卷子反转过来进行答卷。可是老师给我发的卷子却是正面朝上摊在课桌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仅有几秒钟的錯愕,马上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曾讲过的"刘状元与蚂蚁"之间的故事,于是上身坐直,紊絲不动地用眼晴扫视着卷子上的内容。读者会问卷子与眼晴之间距离大于两尺,如何能够看清楚卷子呢?笔者回答是这样的,今天我已耄耋之年,两眼视力不花不近视,视力可达0.9至1.0。当年自幼两眼如炬,天生火眼金睛,看一切过目不忘,体检测试视力均可达1.5以上的水平。对我来说这时考试卷子上印刷的文字、数字、图形完全清淅可见。我当即认为这是上天通过发考卷老师(天乙贵人)的手,恩赐我宝贵的八分多钟时间让我提前阅读卷子,我抓住这一机遇对可看到的卷子内容快速地浏览一遍。心中大喜过望,原来这些内容都是我平时演练过的熟习题目,考试的紧张心情顿时缓和、平静下来。当正式开考铃声响起时,我和大家同时开始答卷,这时的我感觉如入无人之境,駕鹤神游,在兰天白云间沉浮,祖国大好山河尽收眼底,手持神笔指点江山,洋洋洒洒,绘出精美的画图。当监考老师走到我的身边,我如梦乍醒,双手将答好的卷子递送给他,他不解其意,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我,我轻声向他说了三个字:"交卷了!"我环顾整个考场,众学子还在埋头苦思中。我手拿着考试用具躡脚躡手地从考场前门走出,又进入坐有数百人的礼堂大考场,这里一片寂静,只听到笔尖与纸面的磨擦声,这那是考场,这是新中国人才与智慧的海洋!我绕着礼堂的墙边走出了朝南开的大门,望见在大门外不远处以焦急地心情等待着我的母亲,手中提着装有她精心制作的食品的饭盒,我赶忙向她奔去! 考试结果我的数学成績达到令个人、老师、家长都人人完全满意的"最高分",其余各科成绩均在九十分以上。 笔者认为,新中国自从实行全国统一高考以来,直到今年业已数十年,像我这样能够提前八分多钟看到数学考卷内容的考生屈指可数,而又因听过"状元与蚂蚁的故事"能够自觉主动充分利用这宝贵的天赐机会的(不是近视眼)考生,更是绝无仅有,当只有我一人了!   

         正是古代的奇跡变成故事流传下来,而流传下来的故事经过将近五百年以后又使今天还活着的人变成了新的奇跡! 在这个现实的“奇跡”中给我发数学考试卷子的那位监考老师,就是上苍派到我身边的“天乙贵人”下凡!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从此以后“刘状元救蚂蚁免遭水淹的善举故事”伴随我一生,让我从内心深处扎下根,一个人无时无刻要从心灵自觉的让自己“思言行皆善”,上天也一定会时时刻刻在眷顾着自身呢!
         到了知天命之年,有机会阅读《易经》,方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大道理!原来古代的圣贤一直都在设教育人,宣讲为人要时刻践行“积徳行善”之道。
正是:
人类达共识,
构建同信仰,
心灵大自觉,
思言行皆善。

(五)上



🌺状元庙与蚂蚁桥的故事(五)下

          高考过后,我参加了团支部对我入团申请的讨论与表决会议,又先后到学校领取了高中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成績通知单和高中毕业证书。暑期开始在家安心等待高考录取通知,据班主任老师讲,我们五十位"候选人"的考卷收齐、打包、密封后,空运至北京,然后由京城组织人力批改、评分,最后再由北京直接发出录取通知书,不再经过省高招办负责了! 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父亲按预定计划让我读两部书:一部是<紅楼梦>,一部是<孙中山先生文集>。他对我说:"你已长大成人,将要进入'海濶凭魚跃,天高任鸟飞'的大千世界,利用这不可多得时间,读一下这两部书,今后会对你有很大的好处!"记得父亲从我小学四、五年級开始,每遇寒暑假期,让我进私塾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在家读<西游记>、<水滸传>、<封神榜>;以后在初中階段读各种武侠章回小说,几乎每天換一本。他从未在我的学习成绩好与坏上对我进行训斥和打駡。今天指定要读的这两部书是他最后一次对我的课外辅导了!他认为小孩子階段就是让他吃好、玩好、、睡好,长好身体,学好一般基本知识,活泼愉快地生活才是! 临近发录取通知书日子,我处在如痴如醉、似梦似幻的状态中,好像首都北京、天安门就在我眼前浮现!广场上许多似曾相识的人们在向我招手!

         这一天将近中午时分,父亲手中拿着一个大信封急急忙忙由他教书的学校回到家中。父亲在学校为资深高級教师,任教高中地理课,同时还在附近的河南师范学院给大学生们讲解教学示范课,学校专门为其分配有备课兼休息的房间,享有那个时间中学教师的最高待遇。这天他正在房间备课,学校传达室的工友送来一封掛号信,他连忙接过一看,信封上写道:河南省开封市北道门街××中学 L.S.B先生启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 他看后一边向送信的工友道谢,一边收拾桌子上放的东西,拿好大信封,锁好房门回家。父亲走出学校大门一路快步来到家时,母亲已将午飯做好,飯、菜摆在小四方形飯桌中央,父亲、母亲、妹妹和我一家四口围坐在飯桌旁,父亲不顾擦拭脸上的汗水,一手拿着信封,一手高举着一把大剪刀,表情十分严肅地说:"今天是我儿鯉魚跳龙门的大好日子啊!"父亲双手微微抖动剪开信封,抽出来<录取通知>。上面写道:"L.L.Q同学:经审查您已被录取留苏预备生,请于九月一日前持本通知书、准考证、高中毕业证、户口迁移证等前往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报到,过期录取资格作废。"父亲大声朗读完毕,我连忙接过通知来看,上面落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並加盖着大紅印章和时任国家高等教育部杨秀峰部长的签名。(笔者注:当年高等教育部与教育部並设)此时此刻父亲和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情激动程度达到了期盼的顶点! 从这一天开始父母亲二人又投入为我"赴京"准备的忙碌中!这时的我,只能用"神与物游"来形容了! 因为大脑里不时浮现出电影里看到的首都北京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形象的图景,难道这些都会有朝一日全都变为现实吗?倾刻间好似无限锦绣前程展现在我的面前!
诗云:
金殿紫阁万千重,
胸怀乾坤自从容,
魚跃津门登玉階,
笑臥云车駕六龙。

         果然,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幸福的学习和生活在首都北京城,有机会和高中同窗好友欢聚天安广场合影留念,在京城的特殊时间特定地点特别安排下竟然有机会近距离两次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断断续续能够在北京学习、工作和生活近二十年的光景,一连串的大小“奇跡”精彩纷呈,此为后话。敬请读者亲友们详见《初入北京工业学院就读》、《中国激光用首颗“人造红宝石”秘密诞生记》、《走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畅想录》、《“人体先天生命盘”发现与京城十年传习录》等文章,--记载着我是如何走遍京城里的大街小巷、游览京城外的山山水水、走进和穿过了京城的楼台殿阁、会见了各界人士。这一切的一切当年在河南大学大礼堂西侧教室里发生奇迹的考试现场才是它们的真正起点,而时间是1955年7月7- 8-9三天的“黄道吉日”。这时的我才刚满十八岁,未来人生的路还十分漫长啊!在以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日子里时刻提醒自己“只管多行善事,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对这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深信不疑”!

正是:
《上善若水》
立身邙麓洛伊边,
遥望嵩岳白云端,
西来九曲天上水,
冲破中条王屋山。

——(五)下/全文完
(易先-李履谦)

附图:

1,高中毕业照

2,杞县刘状元庙

3,河南大学大礼堂

4,河南开封中学大门照

5,1955年9月初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教学大楼前照

6,1955年冬游览北京颐和园照

7,1955年国庆节被派到正对天安门前少先队维持秩序,广场大阅兵结束与少先队一齐拥向金水桥(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毛主席)

8,1957年毛主席迎接贵宾时我和同学们在西单广场马路边欢迎毛主席和贵宾的车队,当时毛主席和贵宾站立在敞篷车上向大家招手(第二次近距离看到了毛主席)

9,1956年冬天与康鹏同学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
IMG_4544(2).PNG
IMG_4545(2).PNG
IMG_4546(1).PNG
IMG_4547.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