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词牌韵律大全-按律填词

发布者: 奇迹 | 发布时间: 2011-10-29 15:22| 查看数: 36912| 评论数: 255|帖子模式

最新评论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7:24
二百一十一、阳关引 按律填词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韵)。
⊙仄⊙、
平⊙仄仄仄平仄(韵)。

⊙⊙⊙平仄(韵),
平仄仄(韵)。
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
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韵)。
宋-晁补之
暮草蛩吟噎。
暗柳萤飞灭。
空庭雨过,西风紧,
飘黄叶。
卷书帷寂静,
对此伤离别。
重感叹、
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杆上,
淮水阔。
有飞凫客,
词珠玉,
气冰雪。
且莫教皓月,
照影惊华发。
问几时、
清尊夜景共佳节。
阳关引:又名《古阳关》 ━━双调 仄韵 必押入声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7:39
二百一十二、杨柳枝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换仄韵),
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换原平韵),
仄平平(韵)。
宋-晁补之
素色清薰出俗华。
腊前花。
轩前爱日扫云遮。
几枝斜。

月淡纱窗香暗透,
白於纱。
幽人独酌对芳葩。
兴无涯。
杨柳枝:又名《柳枝》 ━━双调 四十字 四平韵换二仄韵复换二平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7:51
二百一十三、夜半乐 按律填词
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
⊙平平仄(韵)。
仄平⊙仄,
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韵)。
仄⊙仄,
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韵)。
仄平⊙仄,
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韵)。
仄⊙仄,
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韵)。

仄⊙仄,
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仄(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宋-柳 永
冻云黯淡天气,
扁舟一叶,
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
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
樵风乍起,
更闻商旅相呼。
片帆高举。
泛画鷁、
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
一簇烟村,
数行霜树。

残日下,
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
衰杨掩映,
岸边两两三三,
浣沙游女。
避行客、
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
绣阁轻抛,
浪萍难驻。

叹後约,
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
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
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夜半乐━━三叠 佰四十四字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8:07
二百一十四、夜游宫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仄(韵),
⊙⊙仄,
⊙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
仄平⊙,
⊙⊙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
⊙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
仄⊙⊙,
⊙⊙仄(韵)。
宋-秦 观
何事东君又去。
空满院、
落花飞絮。
巧燕昵喃向谁语。
何曾解、
说伊家、
些子苦。

况是伤心绪。
念个人、
又成睽阻。
一觉相思梦回处。
连宵雨、
更那堪、
闻杜宇。
夜游宫:又名《念彩云》、《新念别》 ━━双调 五十七字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8:21
二百一十五、谒金门 按律填词
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花似匝,
雨点翠娥愁压。
人又不来春且恰,
谁留春一霎。

消尽水沈金鸭,
写尽杏笺红蜡。
可奈薄情如此黠,
寄书浑不答。
--宋 李从周
(1)本调四十五字,八句,前后片各四仄韵。(2)例一冯词写一贵族女子整天盼着远人归来的那种百无聊赖的情态,内容一般,无足称道。唯首起两句恰似清水芙蓉,不事雕琢,自然天成。仿佛在沉闷的空气中突然吹来一阵凉风,浑身感到舒畅。据马令《南唐书》记载,南唐中主李璟曾笑问冯延巳:“‘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回答道:“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这样,“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便传开了。按此调词家每喜用入声韵,首二句不但有韵,且长短相接,读之铿锵有力。如“空想忆,无计得传消息。”(韦庄)“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南宋陈克)“山衔日,泪洒西风独立。”(南宋曾揆)“水天碧,染就一江秋色。”(南宋周密)节奏感均较强,同格律配制不无关系,填此词者宜加注意。例二是一首抱怨对方薄情的词,基本上押的是险韵,却押得非常自然,这在押韵方面值得参考。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8:33
二百一十六、一丛花 按律填词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
⊙仄平平(韵)。
⊙⊙⊙⊙,
⊙平⊙⊙,
⊙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
⊙仄平平(韵)。
⊙⊙⊙⊙,
⊙平⊙仄,
⊙仄仄平平(韵)。
宋-张 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东陌、
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
征尘不断,
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
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後,
又还是、
斜月帘栊。
沈恨细思,
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
一丛花:又名《一丝花令》 ━━双调 七十八字 平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8:46
二百一十七、一斛珠 按律填词
⊙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韵)。
宋-张 先
云轻柳弱。
内家髻要新梳掠。
生香真色人难学。
横管孤吹,
月淡天垂暮。

朱唇浅破桃花萼。
倚楼谁在阑干角。
夜寒手冷罗衣薄。
声入霜林,
簌簌惊梅落。
一斛珠:又名《醉落魄》、《怨春风》、《章台月》 ━━双调 五十七字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8:58
二百一十八、一剪梅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
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宇笙调,
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宋 蒋 捷(舟过吴江)
(1)本调六十字,十二句,前后片各三平韵,亦有句句叶韵者。(2)句子由七言与四言相间而成,前后片之结尾两句,有在后片用叠句叠韵者(例一),有前后片皆用叠句者(例二)。(3)例一为李清照名作之一。据伊士珍《琅嬛记》载:“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常常想念,便在锦帕上写《一剪梅》词送给他。词的开头三句摄取了在荷花凋谢的水边,她的爱人独自上船离去的一个镜头,形象生动。接下来写词人多么盼望爱人来信!“月满西楼”,暗示自己对月怀人,景中含情。后片用花的飘零和水的奔流来借喻人的分离,与开头照应,并引出下面一层意思:闲愁纵分两处,“相思”却是一种。这种相思怎样缠绕着人呢?作者巧妙地写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才”和“却”本来是两个能起关联作用的副词,用在这里,前后贯穿,把心头的相思写活了。过去有人称赞开头“红藕”句为“精秀特绝”,这一句诚然是好,但同这两句相比,还是要逊一筹的。例二从整首词的意境来看,属于一般,结尾“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两句,却是神来之笔,发前人之未发。“红”和“绿”,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一样,给人以形象鲜明之感。清刘熙载评蒋捷(竹山)词“语多创获”,当指这类新鲜词句。创作一首词,最完美的是从思想、意境到语言都很出色,构成和谐的统一,但要达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象例一例二则是篇以句名,结尾这两句反复咀嚼,其味隽永。这两首词的结尾两句,看似容易,其实非一日之功,欲语说:“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古人千锤百炼的成果。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9:09
二百一十九、一落索 按律填词
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韵)。
宋-贺 铸
别酒更添红粉泪。
促成愁醉。
相逢浅笑合微吟,
撩惹到、缠绵地。

花下解携重附耳。
佳期深记。
青翰舟稳绣衾香,
谁禁断、东流水。
一落索:又名《玉连环》、《上林春令》 ━━双调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9:23
二百二十、忆帝京 按律填词
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
仄平平仄,
仄平仄,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柳 永
薄衾小枕天气。
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
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
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
却回征辔。
又争奈、
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
多方开解,
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
负你千行泪。
忆帝京━━双调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9:36
二百二十一、忆汉月 按律填词
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宋-李遵勗
**一丛临砌。
颗颗露珠装缀。
独教冷落向秋天,
恨东君不曾留意。
雕阑新雨霁。
绿藓上,乱铺金蕊。
此花开後更无花,
愿爱惜、莫同桃李。
忆汉月:又名《望汉月》 ━━单调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19:58
二百二十二、忆江南 按律填词
平⊙仄(句)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春去也!
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沾巾,
独做亦含嚬。
(1)据唐段安节《乐南杂录》云,此词乃唐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而作,本名《谢秋娘》。后白居易有《忆江南》三首,其有一首末句云:“能不忆江南”,故名。又名《梦江南》、《望江南》。五句,二十七字,三平韵。(2)首句为三字句,第二字虽平仄不拘,词家多喜用仄声,如李煜作“多少恨”,皇甫松作“兰烬落”,温庭筠作“梳洗罢”,吴文英作“三月暮”等,可为参考。三、四两句句法,与平起七律诗中的颔联相似。作者常用对偶。(3)例一为作者在洛阳回忆江南之作。三、四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春天景色的特征来写,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的情怀。例二题下有作者原注云:“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三、四两句把随风摆动的柔柳条喻作飘起的衣袖;又把一丛丛兰草沾着露水,比作泪水浸湿了衣巾。结句写一女子因春天已去而发愁的样子,可能也有所寄托。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0:09
二百二十三、忆旧游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韵)。
仄平平平平,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平平(韵),
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韵)。
宋-周邦彦
记愁横浅黛,
泪洗红铅,
门掩秋宵。
坠叶惊离思,
听寒蜇夜泣,
乱雨潇潇。
凤钗半脱云鬓,
窗影烛光摇。
渐暗竹敲凉,
疏荧照晚,
两地魂销。

迢迢。
问音信,
道径底花阴,
时认鸣镳。
也拟临朱户,
叹因郎憔悴,
羞见郎招。
旧巢更有新燕,
杨柳拂河桥。
但满目京尘,
东风竟日吹露桃。
忆旧游━━双调 平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0:23
二百二十四、忆秦娥 按律填词
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唐-李 白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烧灯节,
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
江山如旧,
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
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
照人烛泪,
照人梅发。
--宋 刘辰翁
(1)本调又名《秦楼月》。四十六字,十句,前后片各三仄韵,一叠韵,各用入声韵。也有变格叶平韵者,韵味顿失,不可从。(2)例一想传也是李白所作,其主要内容是写一个女子对爱人的怀念。前征说秦娥被呜咽的箫声唤醒,只见秦楼外面一片月光,不胜凄凉寂寞。在月光的映照下,看到那一年一度的青青柳色,不禁想起了和爱人在灞陵(在长安东,唐朝人多在这里折柳赠别)分别时的情景。用景色来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非常成功。换头两句,时间上由夜里移至白天,一指长安重阳节(清秋节即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登乐游原(地势较高,长安名胜区)的势闹场面,一写主人公远望咸阳古道(在长安西北,是去西北经商或从军的必经之地),亲人杳无音信。这是用对比手法进而突出女子的寂寞心睛。由“音尘绝”过渡到结尾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萧瑟的西风里,夕阳的余辉下照着汉家帝王的陵墓,在和亲人音讯断绝时,再看到这些,说明在寂寞的心情中又增加了悲凉的气氛,同时,这两句还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吊古伤时的场景,汉代盛世已成过去,留下的不过是“西风残照”中的汉家陵阙,供后人凭吊而已。这样,词的主题实际上已突破了原先的离情别绪了。王国维认为太白这两句词“纯以气象胜”(《人间词话》)。在悲凉之中显示出雄浑,笔法的老练,境界的开阔,的确是不寻常的。例二写于南宋灭亡之际,作者系爱国词人,枨触尤多。词中用对比方法来写亡国之恨,如“江出如旧,朝京人绝”,“当时月,照人烛泪(把泪水比作蜡烛流下的烛膏),照人梅发(花白头发)”,创痛极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0:44
二百二十五、忆少年 按律填词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韵)。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
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韵)。
宋-曹 组
年时酒伴,
年时去处,
年时春色。
清明又近也,
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
想前欢、
尽成陈迹。
登临恨无语,
把阑干暗拍。
忆少年:又名《十二时》、《忆少年令》 ━━双调 四十七字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0:59
二百二十六、忆王孙 按律填词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宋-张元干
冰溪疏影竹边春。
翠袖天寒炯暮云。
雪里精神澹伫人。
隔重门。
宝粟生香玉半温。
忆王孙一:又名《阑干万里心》、《画娥眉》、《怨王孙》、《豆叶黄》、《独脚令》 ━━单调 三十一字 平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1:26
二百二十七、忆王孙二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
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
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
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
平平仄(韵)。
宋-周紫芝
梅子生时春渐老。
红满地、
落花谁扫。
旧年池馆不归来,
又绿尽、
今年草。

思量千里乡关道。
山共水、
几时得到。
杜鹃只解怨残春,
也不管、
人烦恼。
忆王孙二:又名《阑干万里心》、《画娥眉》、《怨王孙》、《豆叶黄》、《独脚令》 ━双调 五十四字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1:45
二百二十八、应天长 按律填词
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韵),
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仄仄仄(韵),
平平仄仄仄(韵)。
宋-毛 并
曲栏十二闲亭沼。
履迹双沈人悄悄。
被池寒,
香炉小。
梦短女墙莺唤晓。

柳风轻袅袅。
门外落花多少。
日日离愁萦绕。
不知春过了。
应天长:又名《应天长令》 ━━双调 四十九字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2:03
二百二十九、莺啼序 按律填词
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韵)。
⊙⊙仄,
⊙仄平平,
仄⊙⊙仄平仄(韵)。
⊙⊙仄,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
⊙平⊙⊙平仄(韵)。

⊙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韵)。
⊙⊙仄,
⊙仄平平,
⊙平仄仄⊙仄(韵)。
仄平平,
⊙平仄仄,
⊙⊙仄,
⊙平平仄(韵)。
仄⊙平,
⊙仄⊙平,
⊙平平仄(韵)。

⊙平⊙仄,
⊙仄⊙平,
⊙⊙⊙⊙仄(韵)。
⊙仄仄,
⊙⊙⊙仄,
⊙仄⊙⊙,
仄仄平平,
仄⊙⊙仄(韵)。
⊙平⊙仄,
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
⊙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
⊙⊙⊙仄平平,
⊙⊙⊙⊙平仄(韵)。

⊙平⊙仄,
⊙仄平平,
仄仄平⊙仄(韵)。
仄⊙仄,
⊙仄⊙仄(韵),
仄仄平平,
⊙仄平⊙,
⊙⊙⊙仄(韵)。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平⊙仄⊙⊙平,
仄平平,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
⊙仄平平,
仄平⊙仄(韵)。
宋-吴文英(春晚感怀)
残寒正欺病酒,
掩沉香绣户。
燕来晚、
飞入西城,
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
清明过却,
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
游荡随风,
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
傍柳系马,
趁娇尘软雾。
溯江渐.
招入仙溪,
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
春宽梦窄,
断红湿、
歌纨金缕。
暝堤空,
轻把斜阳,
总还鸥鹭。

幽兰旋(去声)老,
杜若还生,
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
六桥无信,
事往花委,
瘗玉埋香,
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
遥山羞黛,
渔灯分影春江宿,
记当时、
短楫桃根渡。
青楼仿佛,
临分败壁题诗,
泪墨(作平)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
草色天涯,
汉鬓侵半。
暗检点.
离痕欢唾,
尚染鲛绡,
凤迷归,
破鸾舞。
殷勤待写,
书中长恨,
蓝霞辽海沉过雁,
漫相思、
弹入哀筝柱。
伤心千里江南,
怨曲重招,
断魂在否?
金陵故都最好,
有朱楼迢递。
嗟倦客、
又此凭高,
槛外已少佳致。
更落尽梨花,
飞尽杨花,
春也成憔悴。
问青山,
三国英雄,
六朝奇伟?

麦甸葵丘,
荒台败垒,
鹿豕衔枯荠。
正潮打孤城,
寂寞斜阳影里。
听楼头、
哀笳怨角,
未把酒愁心先醉。
渐夜深,
月满秦淮,
烟笼寒水。

凄凄惨惨,
冷冷清清,
灯火渡头市。
慨商女.
不知兴废,
隔江犹唱庭花,
余音
伤心千古,
泪痕如洗。
乌衣巷口青芜路,
认依稀、
王谢旧邻里。
临春结绮,
可怜红粉成灰,
萧索白杨风起。

因思畴昔,
铁索千寻,
谩沈江底。
挥羽扇障西尘,
便好角巾私第。
清谈到底成何事?
回首新亭,
风景今如此。
楚囚对泣何时已,
叹人间、
今古真儿戏。
东风岁岁还来,
吹入钟山,
几重苍翠。
——宋汪元量(重过金陵)
(1)本调始见于吴文英《梦窗词集》,是词调最长者。各家句式互有出入,兹引吴文英、汪元量二格。吴词二百四十字,四十七句,四段,每段四仄韵。汪词二百三十六字,四十五句,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五仄韵,第四段七仄韵。(2)吴词第一段次句句法为上一下四。"念"、"趁"、"记"、"叹"、"漫"等字为领格,例用去声。第二段九、十两句,第三段开头两句,第四段六、七两句均用对仗。在字句上,吴词第二段四、五两句,汪词改为|-|--(句)||--||(韵);吴词第三段五--七句,汪词改为|--|--(句)--||(韵);吴词第四段第三句,汪词改为|--|,第四--七句,改为-|||--(句)||||-|(韵)--||--|(韵),第九句改为-|--|(韵)。其他诸家,又有出入,说明此调平仄相当灵活,现对照诸家所作,归纳平仄如上。 (3)例一作者题为"春晚感怀",其实是一首悼亡之作。但词在写法上不同于东坡悼亡词《江城子》的开门见山,而是到第三段才点明。作者在第一段从有感于西湖晚春写起,"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叹自己年来游踪不定,这是后面写悼亡的伏笔。第二段回忆"十载西湖"的艳遇,"溯江"句暗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刘义庆《幽明录》)。锦儿是钱塘名妓杨爱爱的婢女(据洪遂《侍儿小名录》)。用这个词是暗示所爱者为一名妓女。可是"春宽梦窄",好景不长,匆匆分开了。第三段写"别后重访西湖无信",原来"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已经人去楼空了。她的死去,知道她经历了"几番风雨"!当时分别的情景记忆犹新。第四段写自己的感伤、悼亡之情,那"离痕欢睡",至今还沾在旧的手帕上呢,可怜破镜不能重圆,海天茫茫,何处传书?!江南千里之遥,又上哪儿去招你的魂呢?词把重点放在同意中人的分别上,有一定深度,但总比不上东坡《江城子》的感人至深。原因是坡翁取材广泛(十年间生离死别的伤感、孤坟、自己容貌的变化、入梦、相见、肠断处等等),落笔成章,富有立体感,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真情。梦窗词取材不广,开头绕了弯子,有堆砌辞藻,篇幅冗长之感,不但及不上苏词,也及不上他自己的某些篇幅较短的佳作(如《风入松》、《八声甘州》等)。例二作者汪元量,系南宋末年宫廷琴师。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道,强敌压境,作者盱衡时局,不胜忧虑,重过金陵(今南京)时,写了这首吊古伤今的长词。说的是六朝,指的是南宋。第一段写朱楼夹道的金陵本为帝王之州,但如今王气已衰。第二段具体写金陵已显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景是含忧国忧时之情。第三段由景物的凄凉进而写人们思想的麻痹。商女事原于杜牧《夜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王安石《桂枝香》化用杜句为:"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作者参用两家说法,暗指南宋朝廷继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第四段由自然和人事的叙写再引出兴亡的教训,"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成儿戏。"批评南宋统治者好说空话,把政局当儿戏,必将重踏当年陈后主等亡国的覆撤。这也是一种画龙点睛之笔,亦即《阿房宫赋》中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之说,立意是高的。结处三句,宕开一笔,故作平静,打破沉闷的气氛,引人思索,这种写法能收情景相生之效,值得注意。但毕竟力量太弱,以致使人感到通篇写法都属于同一类型的伤今,缺少波澜,有平铺直叙之病,要注意避免。词的名篇中长调不多,大抵不超过一百二十字左右,再长便难于掌握,象这类长调非特殊需要不宜填写,以免劳而无功。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3:03
二百三十、永遇乐 按律填词
⊙仄平平(句)
⊙平⊙仄(句)
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句)
⊙平仄仄(句)
⊙仄平⊙仄(韵)
⊙平⊙仄(句)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平(豆)
平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句)
⊙平平仄(句)
⊙仄⊙平⊙仄(韵)
⊙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句)
⊙平⊙仄(句)
⊙仄⊙平⊙仄(韵)
⊙平仄(豆)
平平仄仄(句)
仄平仄仄(韵)
宋-李清照
落日镕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撚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话。
璧月初晴,
黛云远澹,
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
湖堤倦暖,
前度遽如许!
香尘暗陌,
华灯明昼,
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
断烟禁夜,
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
临安南渡,
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
风鬟三五,
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
鄜州今夜,
此苦又谁知否?
空相对、
残缸无寐,
满村社鼓。
——宋 刘辰翁
(1)本调又名《消息》。一百四字,二十二句,前后片各四仄韵。(2)首起两句,第四、五、七、八句均为四字对(例二与此不尽相同)。第十句七字,上三字豆。后片结句四字,可作上一下三。(3)例一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借元宵(正月十五)佳节的今昔比较来抒发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的优秀作品。开头两句,一定落日的光华如熔化的黄金一般地灿烂,一写暮云聚拢来象白璧一般地晶莹。这是用自然景色来渲染节日的气氛,对仗也很工整。下文“人在何处”,气氛陡转,看似突然,实际上,作者正寡居异乡,过着颠沛流离、落落寡欢的生活。这种灾难性的变化,连他自己也难以置信,所以有“人在何处”的感叹。其中正包含着无穷的辛酸呢。“染柳”三句,回头再通过写景抒发感慨。浓浓的烟雾笼罩着柳树,《梅花落》的笛声散发着幽怨,知道这中间有多少春意呢?“元宵”三句,承接上文,再把意思推进一层,遇上佳节,加上那暖和宜人的天气,本应及时行乐,作者却反问一句“次第岂无风雨?”就是说,转眼之间难道没有风雨相催?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亡国破家这个惨痛教训作为先例的。当时的作者已不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的天真少女,也不是“夜来沉醉卸妆迟”(《诉衷情》)的少妇,而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的饱经忧患的人了,所以她总耽心好景不长,风云突变。这种感叹纵然悲观,却能代表南渡爱国士人的共同心理,因而具有典型意义。作者既然兴味索然,所以即使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她赏节,她也婉言谢绝了。后片用回忆对比手法,一写汴京(河南开封,北宋京城)盛时闺门对庆赏元宵佳节的重视。“三五”,即正月十五日夜。二写妇女们头上插戴各种首饰,争着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相约看灯,好不热闹!可是如今呢?自己颜色憔悴,头发蓬松,夜间再也懒得出去了。倒不如独个儿在窗帘底下,听听别人的笑声话语吧!末两句用热闹场面来反衬自甘寂寞的心情,比用冷落场面作正面衬托更为强烈,更能令人同情。南宋末年辛派爱国词人刘辰翁读了这首词深受感动,“为之涕下”,曾依声填了一首和词,可见其感染力之强。从全词风格来看,它把家国之痛与个人遭遇熔为一体,感情真率,寄意深沉,兼有婉约豪放两种长处;再从全词的语言来看,作者用的多是“寻常语”,没有典故,却表现得深入浅出,婉和注流畅,说它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例二为刘辰翁的和词,作者有小序云:“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阅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由于作者很讲民族气节,宋亡隐居不仕,面对此情此景,空怀故国之思,内心的哀痛是一言难尽的。词的开头两句写景,发出慨叹,写法仿李易安。接下来用对比手法,写原来的临安是“香尘暗陌,华灯明昼”,可是现在却“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就是说,临安原来是个车马络绎、灯火辉煌的都市,现在却成了人口稀少,实行“宵禁”的恐怖城市了;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比较来表达自己的故国之思的。后片再从自然风景看,“犹自如故”,但山河易主,人民流离,能赋词反成苦事。自己走投无路(因为不仕元朝),妻离子散,有苦向谁诉?夜深了,辗转难眠,对着残灯,只听得满村响起一片祭社的鼓声。从作者的心情来看,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悲切动人,不愧爱国名篇。但从用典来看,间或有不足之处,如“前度遽如许”,虽说是暗用刘禹锡《重游玄都观绝句》中“前度刘郎今又来”句意,毕竟语意欠明确。把它同李词相比,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悲苦过之”而“辞情”是“不及”的。后人之填词者,可注意这种对照以便学习他们的长处,避免他们的短处。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3:16
二百三十一、渔父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句)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单调,五句,二十七字,四平韵,与双调、五十字、叶仄韵的《渔歌子》无关,万树《词律》和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等书把两者混为一谈,应予纠正。(2)例词为作者《渔父》五首之一,写于中唐时期,故七言诗的痕迹依稀可见。此词写法上的特点是淡中见浓,诗中有画。它摄取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渔父捕鱼的一个镜头:斜风细雨,茫茫苍苍,湖边坐着一个头带箬笠,身穿蓑衣的渔翁,悠闲自得地在垂钓(作者号烟波钓徒,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这幅“水墨画”本来是够美的了,但作者还要来个棉上添花,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用“白”“青”“绿”等色彩,象画家点苔似地加以点染,而“桃花”“鳜鱼”虽未言明,那种“粉红”“青黄”(鳜鱼青黄色,背部呈现不规则的黑斑纹)等色彩也是不讲自明的。这样,就把人物形象同景色配搭得更好,一幅淡中见浓,形象鲜明的烟波垂钓图就突现在读者眼前了。无怪这首小词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3:29
二百三十二、渔家傲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记梦)
(1)本调六十二字,八句,前后片各五韵。流行于北宋。(2)本调由两首七言仄韵的绝句构成。唯前后两片第三句下须添一三字句。(3)例一为此调之代表作。作者是仁宗时期富有理想的政治家,写过著名的散言《岳阳楼记》,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县),西夏不敢来犯,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词是他在西北军中所作。词的前片写景,后片言情。在一片凄凉景色中寓乡思之情,乡思之情又与征守边关的现实相联系,“燕然未勒”,壮志未酬,故有“归无计”之叹。风格沉郁顿挫,在悲凉气氛中显示出将军和征夫共同守卫边疆的崇高责任感。这首边塞词,无论在风格上和题材上都突破了当时词限于记男女、吟风月的陈规,把乡愁同保卫边疆的重任联系起来,从而开拓了词的领域,使之具有较广阔的社会内容。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比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山猎》要早三十多年,应该说,它对尔后苏轼的豪放派词风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的。对它的历史意义应该有充分的估计。例二为李清照的作品。开头两句想象奇特、场面雄伟。天空中的云海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象要流转,千帆正在飞舞。“仿佛”三句说自己的梦魂飞上了天帝的住所,天帝热情地问我,要去哪里?自从北宋沦亡之后,作者逃难南方,丈夫病死,颠沛流离,又有什么地方可去呢?所以后片开头两句紧接前片的问题作了回答,“道路漫长,只可惜日薄西山了,我徒然能写出一些惊人的诗句!”当年屈原怀才不为楚王所用,曾经在《离骚》中写过这样的句子:“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共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词人的回答,化用了这个意思,是含着一把辛酸泪的,同时也显示出词人那种倔强的性格,对自己才华的自负。“九万里”三句就完全表达了她的强烈愿望:要象大鹏鸟似地振翅飞上九万里高空(庄子《逍遥游》里有“鹏之徒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的话)。风也莫停,把我的轻舟吹送到神山(相传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上去。作者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但她的理想已经在地上一再遭挫,难以实现,所以借助梦境,运用《离骚》里那种浪漫主义手法,幻想一个虚无缥涉的神仙境界来寄托自己的精神苦闷。学这首词,我们还可以得到一定启发,就是尽管作者一生的遭遇很不幸,她自己也为理想不能实现而抱憾终生,但她毕竟成了有宋一代的杰出词人,驰名中外。这固然由于她的天才和勤奋,同时也同她的远大抱负和顽强毅力分不开的,从这首意境开阔,风格豪放的词里也可得到证明。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3:42
二百三十三、虞美人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南唐-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 蒋 捷
(1)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2)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3)例一为李煜名作。从作品的内容来说,李煜思念的故国无非是过去那种供他个人享乐的封建小朝廷,他的哀愁是亡国之君的哀愁,没有什么社会意义。问题是作者在这首词里表现的感情是真切的,运用的对比手法也很成功,特别是词的结句,把抽象的“愁”比作可以摸得着、看得见、滔滔滚滚、永远流不完的春江之水,既贴切,又形象,不愧为千古名句。例二的格局系从稼轩《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脱胎而来,用今昔对比手法来表现一生的经历。开头两句写少年时的浪漫生活,三四两句记壮年的流浪生活,以上写过去。后片“而今”两句转入现在,两鬓斑白,寄身僧庐,听着外面的雨声,已经无动无衷,言外之意,是自己因经受了亡国的创痛,感情变得麻木了,词中的“雨”,隐寓着国家的变故,温庭筠《更漏子》:“桐梧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结句反用其意,化个人离愁为亡国之痛,大大加深了题意。这是由作者在宋亡后不愿仕元的高尚人品决定的。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3:59
二百三十四、雨霖铃 按律填词
平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句)
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句)
平平仄仄(句)
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句)
仄平仄平仄(韵)
仄仄仄(豆)
平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豆)
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句)
平仄仄(豆)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平仄(豆)
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豆)
平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仄(韵)
宋-柳 永(秋别)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方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
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
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1)《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这是本调的由来。一百三字,十八句,前后片各五仄韵,皆叶入声韵。(2)次句四字,句法为上一下三。第九句七字,上三字豆,均用仄声。结句七字,用拗句。后片次句八字,上三下五。第四句七字,上三下四。第六句八字,上二下六,句法与“都门帐饮无绪”同,但加两字豆。第七句上三下四,与前“念去去”同。按本调以柳耆卿词最负盛名,篇中拗句至多,自来作者 ,平仄均依此调,《词律》单收黄裳一首,意境、字句均差之远甚,句法亦小有出入,殊不妥。从时间顺序来看,柳前黄后,也应以柳词为准。(3)例词是作者在汴京同爱人话别的名作。词从写景入手,先用“寒蝉凄切”点出时令已到冷落的清秋时节,薄暮长亭送别,骤雨方过,倍感清凄,所以当兰舟催发时,更加激动,连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手握着手,彼此看着对方的泪眼了。用“相看”、“无语”这种字眼,更揭示了这对情侣复杂的内心活动,“此时无声胜有声”,虽不言明,却是借别的高潮。“念去去”两句中的“去去”,是越去越远之意。他俩都在想:此一去经过千里烟波,遥望南天,暮霭沉沉,空阔无边,越发舍不得分开了。后片开头抒发感慨,“多情自古伤难别”,何况又碰上“冷落清秋节”呢?内容层层递进,意思越写越深。不管作者是否有意,客观上这种写法是把特殊上升到一般,也就是扩大了这首词的典型意义。但作者不在多发议论,所以笔锋一转,借景抒情,浮想联翩,写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优美句子来。兰舟停泊在杨柳岸边,晓风乍起,残月在天,一幅清凄的秋晨景色,此中不正意味着作者旅途的孤寂吗?两句意境优美,声韵和谐,已成千古名句。这一去总得一年以上,良晨美景对作者来说应是“虚设”了,即使有说不尽的深情密意,又向谁去倾诉呢?这首词运用辅叙的手法,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足见作者功力之深。在情景交融方面,可作为突出的范例之一。前片把黯然离别的心情溶入沉沉暮霭之中,绵绵离恨,犹如空阔无际的楚天,这是第一个情景交融处。后片把酒醒后清冷之感溶入杨柳岸上的晓风残月之中。秋水伊人,天各一方,情中带景,景中寓情,这是第二个情景交融处。而后者尤较前者为妙。因而这首词不但是柳永而且可说是整个北宋婉约派词人写别情的一首代表作。后来秦少游也写了一首同样主题和题材的词《满庭芳》(山抹微云),尽管不乏佳句,但在情景交融中稍逊一筹。不过柳词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情调偏于低沉,如果结尾几句稍作转折或振起一笔,可能感人更深,但这对作者来说,是不可能的。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4:13
二百三十五、玉蝴蝶 按律填词
⊙仄⊙平⊙仄,
⊙⊙⊙仄,
⊙仄平平(韵)。
⊙仄平平,
⊙仄⊙仄平平(韵)。
⊙平⊙,
⊙平⊙仄。
⊙⊙仄,
⊙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平⊙仄,
⊙仄平平(韵)。

⊙平(韵),
⊙平⊙仄,
⊙平⊙仄,
⊙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
⊙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平⊙仄,
⊙仄平平(韵)。
宋-王安中
御水毂纹风皱,
画桥横处,
沙路晴时。
曲坞藏春,
朱户翠竹参差。
过墙花、
娇无限思,
笼槛柳、
低不胜垂。
海棠枝。
为东君爱,
未敢离披。

迟迟。
日华融丽,
悠扬丝管,
掩冉旌旗。
喜入繁红,
坐来开尽不须吹。
听莺迁、
还思上苑,
约凤浴、
应展新池。
促归期。
燕飞蝶舞,
特地熙熙。
玉蝴蝶:又名《玉胡蝶》 ━━双调 九十九字 平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4:26
二百三十六、玉楼春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仄(韵)
宋-张 先(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
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抬翠暮忘归,
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
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
无数杨花过无影。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 宋 祁
(1)又名《木兰花》,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三仄韵。(2)本调实则由两首七言仄韵之绝句合成,唯首句要平起,前后片词。(3)例一是一首记寒食节春游的作品。作者写此词时已经八十六岁,笔力仍很旺健。前片通过吴儿赛龙舟、游女荡秋千、妇女们拾翠忘归和踏青的人来往不定等四方面的题材组成一幅热闹的游春图,后片通过“遥山暝”、“池院静”和“月色正清明”、“杨花过无影”等句子描绘出一种夜晚游人散后的幽静景色,同前片的气氛相比,又是一番风味,两者都是富有生活情趣的作者所欣赏的,所以写得都很出色,同时也说明作者写作小词的技巧很高,能用不同的图景,使之和谐地统一起来,这类小词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模仿,要做到工稳,自然需要一段时间。例二内容很多地方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惟有“红杏”句,脍炙人口。一句之中又妙在一个“闹”字。诚如王国维所云,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不但使人想象出杏花满枝,而且看到了蜂围蝶舞、万紫千红的春意场面,好不热闹。由于这个“闹”字用得活,当年人们曾把作者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见《苕溪渔隐丛话》)。填好一首词,要从全篇着眼,又必须从字句入手,每一个字都得仔细斟酌,精益求精,不可随便放过。从句到篇,都要精采,谈何容易!若做不到,则一篇中尽可能有些警句,这方面古人已作出范例了。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4:37
二百三十七、玉漏迟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
⊙平平仄(韵)。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
平平平仄(韵)。
平仄仄(韵),
⊙平仄仄,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韵)。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
仄⊙仄,
平平平仄(韵)。
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宋-韩嘉彦
杏香消散尽,
须知自昔,
都门春早。
燕子来时,
绣陌乱铺芳草。
蕙圃妖桃过雨,
弄笑脸、红筛碧沼。
深院悄。
绿杨巷陌,
莺声争巧。

早是赋得多情,
更遇酒临花,
镇辜欢笑。
数曲阑干,
故国谩劳凝眺。
汉外微云尽处,
乱峰锁、一杆修竹。
间琅玕,
东风泪零多少。
玉漏迟━━双调 九十四字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4:50
二百三十八、御街行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韵)。
⊙平⊙仄,
⊙平平仄,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韵)。
⊙平仄仄,
⊙平⊙仄,
⊙仄平平仄(韵)。
宋-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
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
月华如练,
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又名《孤雁儿》 ━━双调 七十八字 仄韵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5:03
二百三十九、御街行 按律填词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豆)
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句)
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句)
⊙平⊙仄(句)
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豆)
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平平(句)
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句)
⊙平平仄(句)
⊙⊙平平仄(韵)
宋-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
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
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
月华如练,
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
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
諳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霜风渐紧寒侵被。
听孤雁,
声嘹唳。
一声声送一声悲,
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起告:
雁儿略住,
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
第三小、
桥儿外,
濒河西岸小红楼,
门外梧桐雕砌。
请教且与,
低声飞过,
那里有人人无寐。
--《花草粹编》卷八所载无名氏
(1)本调又名《孤雁儿》。十四句,七十八字,前后片各四仄韵。(2)例一范仲淹此词与他的姊妹篇《苏幕遮》相似,都是由描绘秋色到抒发乡愁,都是用丽语来记柔情,带有“花间词”的痕迹,但与“花间词”又大不相同,“花间词”的多数作品好堆砌华艳的词藻,“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欧阳炯《花间集序》),风格柔靡,精神空虚的篇目占相当比例。范词则一变这种风气,直抒胸臆,不扭捏作态。如例一虽用丽词,全无堆砌之病;纵记相思,却与色情无缘,而含有刚劲之气。 例二在题材选择和写法上同传统的文人词有很大的差别。词写客居远方,怀念亲人,不是截取一个侧面或片段,而是“以长句作具体详细的描写,有小说、散文意味”(俞平伯《唐宋词选释》)语言也相当朴实。这种独特的风格,应予重视。结句本五字,“那里”是衬字。
奇迹 发表于 2011-10-29 16:25:17
二百四十、昭君怨 按律填词
⊙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转平韵)
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转平韵)
仄平平(叶平)
宋-苏 轼
谁作桓伊三弄,
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
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
水东流。
午梦扁舟花底,
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
梦初醒。

却是池荷跳雨,
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
泻清波。
--宋  杨万里(荷雨)
(1)本调八句,四十字,押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2)一、二两句中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句为仄起的五言平韵句,第四句句式上一下二或下二上一,均可。(3)所填内容比较广泛,抒情、写景、状物均可。例一系作者送别之作。作者词风不同于柳永、秦观,不作儿女态,但不等于说词中无借别之意,不过说法不同而已。前片桓伊三弄指笛声,它把客人的幽梦惊破了。急忙起看外面,但见天上挂着新月,江上烟雾弥漫,暗示着客人行将远去。后片开头来一个转折,想去却又不去,表示留恋之意,但毕竟还得去啊!不是吗?在落花飞絮的季节(暮春)里送客人乘船东去了。用落花飞絮作映衬是用的比兴手法。例二为杨万里之荷雨。作者善于捕捉形象,把雨中跳动在荷叶上的水珠描写得栩栩如生,极富生活情趣。填此调者不妨选取眼前题材写点小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