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达人谈艺(更新中……)

发布者: 江南达者 | 发布时间: 2011-10-30 18:19| 查看数: 122413| 评论数: 308|帖子模式

最新评论

江南达者 发表于 2012-12-14 15:38:42
徐悲鸿先生青壮时,痛感当日中国画之衰颓,因有「

凡世界文明无退化,独中国之画在今日,比二十年前

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五百年前退四百步,

七百年前千,千年前八百步」之浩叹,且径将有明以

降之文人画视作文化毒瘤必欲彻底割除之。此固「爱

之深而恨之愈切」语。今冷静客观审视,清代以来文

人画之失,与其曰因其基本审美观念使然,莫若曰已

由其根本为人行事理念所决定。试想:骨中已藏「画

乃文人余事、智者不深求」之定见,夫何来「境既高

远、技亦精纯」之绘画力作?是以三百年来人间类同

「程咬金三板斧」之程式化「墨戏」比比皆是也。吾

今固然反感处处雕凿之「『全展派』制作画」,亦不

得不深戒自家,千万休要重蹈前代文人为艺之覆辙。

……一己之得,奉于天下,唯愿有识之士共思。
江南达者 发表于 2012-12-24 15:00:46
又,悲鸿论「惟妙惟肖」关系,以为「妙属于美,肖属于艺」。此或因是公从艺坚持写实观念使然?吾意以为:按汉字字义,「肖」既为「相似」,则此公所谓『艺』,实当应为状物之『技』为是。而『艺』本身,则理当与『美』、『妙』等概念同归一类。不明辨此,其流弊显而易见:人间「艺者」与「手艺人」面目是真难区分矣!唯此公亦兼有「肖或不妙,未有妙而不肖者」与「妙之不肖者,乃至肖者」之论。──显然,先生对个中关系毕竟相当明白,不然,彼何以极端推崇「似与不似之间」的齐白石画艺也。
江南达者 发表于 2013-1-11 18:37:18
又,悲鸿除以为习画者「宜屏弃抄袭古人之恶习(非

谓尽弃其法)」之外,亦认为中国画常用之生宣纸「

最难尽色」,并认为「此为画术进步之大障碍」。彼

「宜弃古恶习」与承认生宣「难尽色」二说,吾皆由

衷认同,唯「障碍」之说,吾觉其饶有意味焉。古今

识者,俱一致认定吾国生宣最宜本土特色之翰墨书画

,且今之论者,尤以为唯此方与西画「笔刷颜料于画

布」真正判别,此尽人皆知矣。而何独徐先生身为绘

画大家,反持斯论?──细思之,此似也不难理解。

凡钟爱生宣之人,多为注重其所呈示笔墨本身之趣味

者,甚至认为生宣唯其「难用」,方益显其独特与可

贵;而徐先生,则首重所绘物象之体量感连同真实感

,换言之,是注重通常意义之「绘画」而非独「国画

」之「造型性」也,故尔为其「改造中国画」计,有

此忿激观念,实是不足为奇。
江南达者 发表于 2013-1-21 19:08:50
论及画者与所绘物象连同画境之关联,悲鸿尝谓:「

性高古者,则慕雄关峻岭长河大海。性淡逸者,则写

幽岩曲径平树远山。性怪僻者,则好作鬼神奇鸟异兽

丑石癞丐。既习写则必有独到。」此精准之论也,参

照先生本人之作,事益了然。思之,斯确当为画者人

本性情与其精神追求两相契合,所赋所学,亦即自然

服从其神魄引导,是以心骋手随,指向之处,独特美

妙画境乃遥遥呈现焉。转又思及今之斯事,不觉颔首

微叹。今之画者各怀心灵追求,宁非亦如徐公所言乎

?而往往独到之美画则不常见。客观论之,此并非今

人心智与技艺低下,其诚多属禀性欠真朴,措事欠实

笃,神意欠深沉,操守欠执着,或过于剑发偏锋,至

另入矫情一途矣。属意艺事者,不可不以兹为鉴。
江南达者 发表于 2013-2-16 15:53:53
近来一时心血来潮,在网络上自搜吾文《20世纪中国画画品录》,其久已为众人广为转载于海内,固勿论矣。而甚是有趣者,在好些地方,不少人,对此所表现出的心态,却颇有意思。一言以蔽之罢:那便是想方设法,都欲要将己之名,或明或暗地附诸吾名之后,甚而至于干脆将吾名去掉或淡化之,以使不知情者,误认为此文即出自彼等之原创。更有甚者,个中人乃有这国朝艺术体制内之士、且其说来大小还算是个内中的“官官儿”,居然也都要如此这般地做。今儿话既说到这份上,达某不妨藉此平台向天下申明:迄今为止,吾任何诗文,尽皆出于独自一人原创,从未有过什么合作者;尤其是吾辈这三个“画品录”(另二者即《西方画品录》与《古中国画画品录》)及《颓楼品画》,实乃吾人于孤寂中,经多年苦苦打磨,方才得来。其究竟有无价值,想来何须吾人自吹自擂,一切通过正常渠道接触过这几篇文字之人,心中自有评判。而这径自将己名附之于吾文之人,——甚至还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将吾文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据之己有,吾真不知,彼等心内倒是还知不知世间有这“耻”字。为文从艺之事必须诚实,这道理,已简单得吾辈在此都不知还该作何论述了。而偏偏人性就是要给吾出上这等样一个可笑几至于可怜的议题!咳,世风至此,何须多言。不过却另有一个例子,亦端是发人深思。此例同样为吾人近日偶尔得知,兹与示,聊作此文之结且供读者诸君参照。那便是:米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凡入学者,皆须以自身人格保证其学术之诚信,并将其作为一项“荣誉规章”……
江南达者 发表于 2013-2-26 17:30:42
作家莫言之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海内众说纷纭,固勿论矣。一显而易见之事实则是,其事客观之上,确予以濒临衰微之中国文学界(此特指所谓“严肃文学”界),有着强心针般之作用。君不见,久已不接触此“正统文学”之人,纷纷又已然成了内中读者,——至少已是莫言之热心读者。自然,此等现象合情合理,无可非议。盖此信息时代,可供世人选择之读物原已浩如烟海,令人应接不暇;而其奖事,当可聚焦世人之视线也。吾亦因此格外关注其人之作,而研读之下,也称小有其感。综而言之,莫言文字,写人状物,激*情飞扬,别出心裁且特觉于粗犷中之独有细腻,并由此屡见神来之笔。但凡事俱存其双面性,于此亦可见得一斑:其作也,不少亦颇为考验吾人之阅读耐性,坦言之,曰其冗屑,似也未尝不可。此姑有一“量化”之比:吾辈个人感觉,较之同代一般作家,其文字显然长出了三分之一甚至一倍;而较之本国古典小说,就譬如说《红楼梦》罢,那即使就说是长上了个五七倍,好象也绝不为过。偶尔也在想:或许,那西方人士,就正是只接受这种写法?另,吾于其《丰乳肥臀》中颇见不乏如《静静的顿河》般相对客观地对待历史之处,因喟然有思:彼等若是这般,而见容于当时之文学体制,怕莫也正是其湮埋于大量冗繁文字中,方不过于触人眼目罢?呵呵,这倒象是说笑之语了。打住。
江南达者 发表于 2013-3-8 15:14:32
国画技法重线条勾勒,此固有书法甚或金石之美感趣味,且是天然已得形象分明之妙,然则与生俱来,实已亦存易将物象「限定界死」之弊端。为表达大千世界之丰富多彩性计,吾青年时代以来,即于国画中尝试淡化单纯之线条勾勒,而以其余画技,兼之仍力求融入翰墨之沉郁苍润意趣,乃付丹青之事。今偶于悲鸿先生论述间见此言:「天之美,至诙奇者也。当夏秋之际,奇峰陡起乎云中。此刹那间奇美之景象,中国画不能尽其状。此为最逊欧画处。云贵缥渺,而中国画反加以勾勒,去古不远,此真无谓,应必作染。」是真有心心相印之感矣。唯斯事一经付诸实践,必当合度,方不根本背离吾道之初衷,依然一派稚拙朴美之匠心文意也。
江南达者 发表于 2013-3-21 17:47:18
又,悲鸿对传统国画山水之树石丘壑及天光雪意等现

象,均持批判态度。其言以「表现力」角度审视,多

确属合理,尤其对唐宋以来诸大家山水格局之固定模

式,其讥评,愈见其力。吾意以为,画中自然景物理

当丰富多姿,画图本身亦应随之变化,方得其真实、

生动与精彩,此固毋须辩言。且此实为今之大家与古

人之明显区别也。然则事亦归之于此:画之「真」,

即画之「美」乎?国画形式,天然自带远离真实视象

因素,若于此中「强注」表层真实感觉,恐似亦不宜

。盖此之「真实」,乃又为今之一切「小家」与古「

大家」之区别矣。个中所蕴微妙,今之画者,不可不

静心思辨于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