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老夫子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七)高老夫子·《诗经》里的典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0: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9、三单与彻田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

  这一段说的是公刘时代,周族的社会组织和田亩制度。

  三单,毛传。三單,相襲也。鄭云。丁夫適滿三軍之數。無羨卒也。

  單字,甲骨文中罗振宇认为从獸,而獸字为狩字本字。征戰之“戰”从單。这样单字其字义本源来源先民的集体狩猎。有军事战斗集团的意义。古代社会兵民合一,所以说“单”是一种按氏族血缘关系而组成的一种生产和征战的社会组织。“三”字在古代为大数,泛指其多,未必如郑玄所说就是三军。所以毛传所说相袭,是指不同的组织成员轮流耕作隰原之田,是有其道理的。

  彻田,周人管理田亩的制度。朱熹《诗集传》:“彻,通也。一井之田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亩而分也。周之彻法自此始。” 井田之法,始见于《孟子》一书,朱熹语自孟子言,此诗又是宗周追溯,公刘时是否已实行井田法,未可定论。甚至连井田之法有无,尚在争论。总之,公刘以至宗周,总有彻田之法,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这一点很重要,说明原始氏族社会在消亡,阶层分化已经深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0: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砥砺锻金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

   渭,渭水。乱,横流而渡。加起来就是横渡渭水。公刘都于豳地,活动范围大概是在泾渭之间。周人*大概是在古公时代才由泾河流域进发到渭水流域。按照《绵》里的记载古公迁岐的路线为:

   豳——杜水——漆水——沮水——梁山——岐山

   均在渭水北岸,至文王才渡渭水作丰邑。所以这里说横渡渭水,去取石材,不知何故。

   厉,通“砺”,磨刀石。粗者为砺,精者为砥。

   锻,石段物为锻(马端辰)。

   这里是说度过渭水去取磨制和锻造用的石材,以供生产使用。总之,公刘自不窋故地进至豳地,都于京师,建立宗庙,发展农业,扩大养殖,砺锻工具,使得周族发展壮大,所以周人美其德而歌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2: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林网,七琴梦获 于 2011-2-15 20:20 回复



三代起源传承之说,历来纷繁,至今学界无有定论,皆因其太过古远。不同的假设,不同的认定,决定了对其后续发展研究的思路。比如高老师在《一、〈大雅 崧高〉引》中所言:“夏、周同源同族,姬姜合力伐商,复国报仇,周初徙封,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大有寻根念祖之意。”其中“夏、周同源同族”就是后面推论的最大前提。

夏、周同源,或者说周人是夏人的一支,现在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这似乎脱胎于夏商周同源的旧说,但是根据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是有很大合理性的。由此前提,所说“姬姜合力伐商,复国报仇”,就是为被商灭掉的夏报仇了,这可不可以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夏、周并非同源,不过如果高老师所说“姜姓故地”是指姜姓的发源地,那么我认为姜姓之发源,并不是在嵩山南北,《嵩高》一诗及“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并不足以说明这里是发源地。

姜,《说文》:“神农居姜水以为姓。”《玉篇》:“炎帝居姜水以为姓”神农姓姜,炎帝姓姜,神农炎帝到底是谁,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其实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神农炎帝因为居于姜水才姓姜。
姜水,就是渭水,也就是渭河。前辈学者,如翦伯赞先生等,早已有姜羌相同的论证,这里不再多言,我觉得还是很可信的,因此,姜水(羌水),也即渭河,在今陕甘之地,是在西北。而那里正是古羌族的发源地(当然更古的羌族据说是来自于中亚的牧羊民族西羌)。姜水(渭河)自西向东流经今陕西中部宝鸡、咸阳、西安至潼关注入黄河,于是活动于渭河上游流域的古羌人得以顺流而下,经过晋南、河南,直抵山东。当然,这一路向东的迁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势必会有所停留,成为一个个“姜姓的故地”,如高老师所引《国语.周语中》说:“齐、许、申、吕,由大姜。”齐吕在山东,许即河南许昌,申亦在河南,都应是羌人东迁中的遗迹,自然都是姜姓。

至于周初徙封,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政*治需要,因为周人(此处暂且不论其源起何方)伐商之前,是在西边建国的,而东方中原之地,是殷商的疆域,武王灭商之后,仍旧定都镐京,在东边留下了他最信任的姬姜二姓,姜太公封于齐,周公封于鲁,齐鲁之地是殷商及其主要党羽东夷的重地,而从当时的版图来看,这里距离西周都城也最远。

另外,从西周封国的地域来看,虞夏商之后大多会封在其原来所在地(大多也是曾经建国之地,而非发源地),而姬姜作为王室亲眷,并不都遵循这一原则。

所以,我觉得姜姓还是起源于西北,而非嵩山的中原腹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林网,高老夫子2011-2-16 10:33 回复:

七琴所论也是当今学界的一种观点。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研究夏商周的问题,三代传承,但三代的始祖应该共同存在,也是说他们都是大小不一的方国罢了,谁的势力大,谁来做天下共主。此其一。

       夏人起源和活动于嵩山附近的阳城范围,看来没有疑义,后来发展到伊洛地区,遂有五子之歌。商人为东夷,最早大概活动于汤阴、内黄一带,至于再往前就不知道了。此其二。

        周人和姜姓是在大禹时期,一起活动于中原地区的,这在先秦文献中屡屡提及,只是到商人西犯,夏人北逃西窜,姬姜也随之融于西戎,才逐渐离开了中原地区,等到有周立国,追远溯祖,夏商周三族,包括姜姓,不约而同将祖先追溯到大禹,说“处禹之堵”等,这在《诗》比比皆是。这个现象不是偶然的。说明他们自中原来,现在又回到中原,充满了自豪之情。此其三。

         至于说的齐、许、申、吕的地望,那是西周以后的事情,距离大禹九州已经一千多年了。我帖子所说的,是在大禹时,这些人的祖先在那里的问题。所以不能把前后混淆。

       至于姜戎与姜姓的关系问题,南申和北申、西申的问题,文献和考古尚无明据,有待慢慢来考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2: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来,七琴梦获的观点还是站得住脚的,论述也很严谨。我当时想法漏洞颇多,交流中态度也很孟浪,姜姓在渭水流域,姬姓在晋南一带,到了商灭夏,周与夏开始迁移,向西,向北跑开去,到古公亶父时才“爰及姜女”,而姜原传说恐怕也是这时的附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自己当时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所以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谦虚谨慎,念及往事,顿觉汗颜,立此存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0: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先周和周族的迁徙问题实有可商,后代学者多沿袭《周本纪》和《毛传》之说。
       谭戒甫在《先周族和周族的迁徙及其社会发展》一文中,又认为有八迁,一迁为杜地迁往漆地,是由西南向东北迁徙,二迁是古公沿着漆水至岐山,又从东北转向西南。

     总之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17: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婉晴十二神签 发表于 2013-11-13 19:21
高老夫子在大作中中云:“三”字在古代为大数,,窃以为,若五字,九字,千字,万字,兆字,却又不知如何DF ...

关于这个问题,对没有很深文化底蕴的人确实难以理解,比如楼上这位。

       中国古代人们习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思而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可见“三”确实是一个特别的数,而意义往往是“多”的意思。

      人类文化学专家考察许多原始部落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部落的人对于事物的数量只有一、二和多的概念,比如在澳洲和南美的土人就是这样。这并不是说人们就不计算三以上的数,只是他们还不具备对三以上数的抽象概括能力。汉语中往往用“三”来泛指多数的用法,可以看作是这种上古习惯的残留。但在甲骨文中四被写成“ 亖”,说明商人的文明早已超越了原始阶段,十进制的天干和十二进制的地支的存在,就是明证,换句话说,殷人不但会数数,而且还抽象的概括出表示“ 数”的符号。《系辞传》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看看金文里“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30 12:36 上传
下载附件 (164.94 KB)

        《说文》中说:四,陰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从四。。段注:囗,象四方也。

        
           周人的文明远不及商人,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所以我们才金文中常常见到“四”原始形态。“四”字发明之初,并不具备数字“4”的涵义,它只是原始初民表达方位的一种神秘符号,或者说是对四方的一种形象化的表示。可以说 “四”的产生来源于平面的四方空间的基本认识,而随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逐渐从空间之象“四”中,抽象概括出纯数字意义的“四”,所以说数字“四”天生就具有象的基本因素,而表现的结果却是一个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2: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我还没有说清楚吗?

在习惯中人们用“三”这个数表示“多”的意思,是有其文化渊源的,而这个渊源是来自于人们从简单的数数到对“数”的抽象概括和表达的发展过程,这就是我说三为大数的含义。

而楼上一直纠缠于到底是三大还是四大,是百大还是万大,看来这么深的问题不是你所能理解的,所以讨论到此为止,恕不再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