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孔子

发布者: 浪花 | 发布时间: 2014-1-13 14:35| 查看数: 18858| 评论数: 14|帖子模式

孔子

孔子
' q( U2 Y9 w/ A# F# M+ H+ H
     孔丘,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3]。于鲁襄(xiang)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申时(儒略历西元前551年10月4日,以今格里历则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辰八字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时)在山东曲阜降生,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原籍河南商丘[1],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后来宋国人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孔子七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存疑),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从此以后木金父以其父亲的字为孔我氏。相传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0 F+ y4 ?: I* p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3],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9 {& D' p8 w- N5 }: o2 N( b" i2 ]" X

最新评论

浪花 发表于 2014-1-13 14:36:48
生平年表9 `, ?6 F7 R* r8 h& I/ [7 T& v
5 C+ F+ Z# f0 ]
1岁: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廿七)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依《史记 孔子世家》说。! J4 E7 @* M2 k3 v5 h6 K
2岁:公元前550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1 L; n6 }! x! I1 h  A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徵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8 k: k8 B: n* h4岁: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 H& L9 Z# g: C1 d' f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 D2 z7 s/ l! d+ s9 W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z" y7 k0 H5 {0 A8 G. W: D) p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5 z# t: L" w4 n  i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0 E& a4 R  T* W7 q/ E  U/ r
9岁:公元前543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I4 _( w9 z0 k& O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 c8 z7 F+ s1 N# j2 f% |3 ?  q11岁:公元前541年(鲁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7 i. v* @2 T5 [( ], X; w8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2 Q$ ~3 v: a0 Q0 |  q% k6 ?: m
13岁:公元前539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8 z# g* A2 c0 g) ?/ C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3 S) y0 O+ p) Y" G0 c; ^3 y: d% V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郑铸刑鼎。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 l/ Q' X/ u+ _- M9 k% x* g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s5 `$ ]' t0 |% i' Z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 I* {8 L  f0 f+ r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3 S1 N! K/ U6 J% y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5 U" ^' m4 h2 [+ D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8 R+ T& ~+ p8 y) K1 ]& E; d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 为政》)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7 G: h% H. e' r$ w/ E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 Z4 G7 Z, E7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I( v9 E# B$ q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 O+ X- r8 O% t: f& g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0 l! o  Z0 _, X, [( E% D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 D9 A. F  E; \; G5 Z9 W" o0 r1 x% k7 K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弟子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人;宪字子思,宋国人。% D! |5 V% L2 }$ k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5 U. t- A: R" J/ M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 Y! z' M8 x1 O" L- H9 |% D$ l/ F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9 Q) `1 H( M' R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 L5 ~8 C; L- ?3 a1 W' ~  Z! C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V( d  J9 N+ t2 {% V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弟子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 o7 `, g# u4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8 G" O+ K9 g' u. ~( L/ I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 ~" U# c9 d7 j" i6 i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G! ]( }1 Y' c/ _. \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 y, U7 @3 x1 L' ?(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9 n4 K; y: p; m) c9 ~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 s7 @5 O  G+ u+ }8 V8 s5 E: V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 T* @! M3 i4 |3 I+ `9 Z- w1 B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 I# {7 O. T2 B0 c2 |% d- g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6 a; B0 U& d# a: v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 \9 q" @1 x7 E$ M8 T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K% x' v& W! G. e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 X. w- P, p0 ^% u" `! x- U% A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 X- a9 Z/ f4 d5 p5 }, \) q0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 {+ T) u; h6 L* A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W6 U9 r/ c5 \( K3 E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H- h! a; o$ a/ s3 r% j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 p2 u7 H2 u: C9 ^9 B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 \4 C: O) F8 N4 |( T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S: M; j$ J# _. l3 I! }1 [- r$ ^* E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6 R: c4 `& z% y9 b8 ]: z' m) f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9 H6 P" R* s6 D. F4 |! U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 U6 l% {9 h1 l7 L) u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9 S& V$ b0 d, `5 l8 {+ e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 t/ J6 w# x% N+ p) f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2 J" P) S& j2 b2 U9 c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1 V3 T7 e  @# u' L3 F/ I9 [+ H" P8 l3 e$ r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 v* Y0 h- s( A5 }% w" e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6 ]6 Y: g# D. O1 Z4 C73岁: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野史记载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韦伯入,舞乎韦伯。夫诸子皆瞎!子识礼乐,俟君子。莫之能御也,曰:“汝何由可止也?”韦伯曰:“汝行窗,吾由此可止也!”子为之,韦伯触使坠之,子殁。
浪花 发表于 2014-1-13 14:40:10
主要成就:
5 d1 O( ^* V! I/ S- ?3 i
, Z0 M7 u& f) A; \创办私学/ t: ]9 f* L: B) |8 J

: }: G) [/ k# ?教学特点
* @1 ?. q0 Z1 I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N5 {8 |- X, T7 @  W3 Q
②“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 w: T# Y# s! o6 }) X
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 H2 k, S, w) K  ~& r5 D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u$ R- B) w0 H
⑤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8 @- ^; i9 ]+ E8 T9 h; r* P" E! k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 r/ |9 m- s/ d' r9 @/ d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o1 e& q+ ?- S+ G4 p
安贫乐道( S+ o- ]8 n% H) j0 N; r0 x( a$ Z+ x2 p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0 h; T7 [  G4 T

- O: u. O4 `. s% v3 f, H9 \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 p8 N7 d( I1 z6 u. L诲人不倦
2 h1 h  G" `  ~' M1 \1.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 X( S7 [& _6 F; D+ v" Y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u6 x- ~8 q& ^# n3 [# d2 ~2.直道而行$ ?8 ^, S. {) e2 F0 z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 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浪花 发表于 2014-1-13 14:41:23
思想体系
' @+ N2 V) C: P1 @5 h. A$ \) r' J, Z
特点
4 A& v! ]$ `! v3 f; O①他提出“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 Q8 H: j! v: S: B% ^' l# G7 \
②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 U0 T( i7 x) u" ~$ r( p③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 `4 C0 k. R1 D7 P④提出儒家学派的核心思维方法,行中庸之道。
) }% Q: I7 j1 k& W$ [: a  `4 @% b政治思想
4 S. c2 p& i8 u9 I. z3 R) w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 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M6 k1 T) [. L' U1 M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 H- `/ Q$ B2 h7 ~* @" F9 v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愿望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D5 S8 E# l
经济思想  e# q5 M- @! }9 p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 C* b. }2 m0 l! O& H" @- @  X教育思想& \  U0 p; u' A5 H$ _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5 j8 d4 u4 K' O% X# G
美学思想
4 W2 E3 ~+ i9 H. B; n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 K  w$ h9 e# L四科十哲
' _, P8 E8 S: N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 b9 k* }' u% c4 T言语:宰我、子贡
+ P/ K5 n7 @) r政事:冉有、季路(子路)4 r1 m+ j3 V( E4 m
文学:子游、子夏8 X7 i( ~4 P" q
(见《论语·先进》)
浪花 发表于 2014-1-13 14:42:16
主要著作
- R; f9 Q' }9 O& u: w' K3 i
2 d+ u- N  q2 E# u  N& W8 K6 ~' M- x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 }- h! J2 w0 e他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回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以及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
4 a. E5 ]2 w+ d现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书已收录《论语十二章》。现苏教版小学第12册语文书已将孔子的名言收录到练习7。现长春版第10册语文书已收录《论语四则》。现语文版初一上册语文书已收录《论语六则》。现语文版初三上册语文书已收录《论语十则》。) [  r) Z$ |: f: ?' g. Y
去鲁歌
8 Y# X9 k5 A( _4 V9 k7 F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 {0 v  _, c) d' F( _
蟪蛄歌
. i$ G. }( C( t0 J. j" N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在耳。
. G+ W  I1 k) j5 f龟山操
4 h9 I$ Y% N& a3 N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9 p5 N! x7 |5 J3 C
注:《琴操》:“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歌,喻季之蔽鲁也。”《琴操》,古琴曲集,传为东汉蔡邕辑。7 Z# }/ U' @+ ~- g! c; W* X( R  S
盘操
. f  L/ M! I8 P/ d8 Z) E干泽而渔,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凤不翔留。惨予心悲,还原息陬。
2 ]0 J9 W. \' U& _, [注:见《琴操》。* O  A' F/ R, f$ |2 T  g9 ]# E, B( I
总著作$ \* E- Y& `, @6 w0 D. l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 A) D2 \# V9 R' i$ y(《论语》为孔子弟子收集整理出来的。)
浪花 发表于 2014-1-13 14:43:09
家世渊源
  \  G% w7 u: o% c1 i" h+ G- p# m- c* [8 C$ s' x
  孔子的先世出自王家,为子姓殷商遗民。在商朝,孔氏长支被封为宋公负责商朝历代君王的祭祀。商朝灭亡后,孔氏远祖微子启(商纣王的哥哥、殷末“三仁”之一)受封于宋,都商丘,奉殷商祀。* e4 A: r. l# U+ Z5 a7 G

' \! x( T0 B* f; a( P0 P' Q  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即宋厉公),自为宋国上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之家转为公卿之家。+ }3 `; N" [' B# ^7 g. n& e

5 e- j; Y* L9 ?. C2 F( w: W& ?* s  弗父何生宋父周(名周,字宋父),周生世父胜(名胜,字世父),胜生正考父(名正,字考父)。正考父接连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他熟悉商代文献,曾校“商之名颂”。他受君委命,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不争于人。
$ h% h2 O. m$ e8 H8 U1 N  I  _8 O3 k# }4 E- I; K- e
  正考父生孔父嘉(名嘉,字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嘉子木金父(名木,字金父)避难奔鲁,定居陬邑(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世为鲁大夫。根据古代宗法制度“五世亲尽,别为公族”,自弗父何让位至孔父嘉已有五代,子孙以嘉字为氏,遂为孔氏。4 P: \( g5 E% Q  \$ ]' J. u  u* U) [

2 A" j, F; o1 \1 S  木金父生夷父睪(名睪,字夷父又作祈父),睪生防叔(名失考,为防邑大夫,因号防叔),防叔生伯夏(其字,名失考),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叔梁纥为鲁国陬邑大夫,颇以勇武闻名于时。《左传·襄公十年》载:公元前563年,叔梁纥随诸侯军讨伐伯阳。伯阳虽是个附庸小国,却长于诡计。当诸侯军兵临城下四面楚歌之时,伯阳人*大开城门,妄称受降。诸侯军不知其诈而争入,军人方半,伯阳人猛然放下高悬的城门,诸侯军有被拦腰截断、各个歼灭的危险。叔梁纥见势不妙,双手托住千斤城门,呼令诸侯军迅速撤出,避免了一场重大灾难。七年后,叔梁纥与大夫臧孙纪同守防邑,被齐军团团围困,众寡悬殊,动弹不得。一天夜里,叔梁纥侦察好敌情,挑选精壮三百,披坚执锐,乘间突围。将臧孙纪送出重围,然后重返防邑坚守。一往一来,如入无人之境(《左传·襄公十七年》)。由于他有谋有勇,遂以武功知名诸侯。
+ c- _2 o3 G3 A. `; N8 s
8 V) y; L( r, ^4 h; H; x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病足,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复娶颜徵在,时叔梁纥已六十六岁,而颜徵在还不到二十岁,遂生孔子。* {3 A/ `0 B& X' }( u' `
; u, k5 i* b- A; ^1 {7 C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十七岁时,孔母颜徵在卒。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享年五十岁。孔鲤生子孔及,字子思,享年六十二岁,著有《中庸》,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 S! F; L0 b2 F5 B$ X  Q% a
# p  T8 M9 N& A流离一生
( ^9 w) X! k! |! ]" x) v, L( v% m8 C) J- c: v( L% R9 I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其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穀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 i& y, ^# O' w0 d6 I
1 g$ I+ Z7 q/ b, l/ o$ k) x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 |) }- ?5 w) J/ F9 m' c1 g+ t% C) C1 I! Y! ?& j. T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 D9 L- {1 U4 i! [3 u, c
+ j! G5 p* N3 k, T  G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 d5 H' M5 x0 `3 `3 b8 y4 |) f6 T8 X2 w! {4 H# m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6 R% z9 Z" J1 J
8 }% ^0 Y; ~, F- y& x) x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u# r8 g. t* D& w, A0 L, @
" t  h9 @# \# }; C' d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7 U/ W8 Q1 ?0 V6 Q! k* F( S% X  n7 O- X# r* q- V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 @& w2 Z2 e; H7 s$ p1 O0 a
5 k1 T0 r: t$ C  g) P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 J- N8 S% k, ?: z- P% ]4 k
: T* b8 m) E; `) b" n9 y! M. o政治生涯
! x( u* ]) @" O- H) ^5 j0 [8 d/ J1 F; _- A9 `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五十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十四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9 a. z7 t1 P* T  _" H- f" j) j
1 o* b) K& o$ A3 X8 h  孔子自二十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三十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 I& b, A# L3 n* O) p( y( q8 q4 E6 }1 L4 ~9 {3 w. c. p) \, Z5 \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九年(前501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五十一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 W4 Q; s8 y9 o, \( B; [* x7 I, W$ M. C: F4 T  o& X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六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十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五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P0 s4 _2 p! `, Y0 P6 d- u! ~# Q) h
  鲁哀公二年(前493),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六十四岁时又回到卫国,六十八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七十三岁,患病,不愈而卒。
8 u1 R! [- L( Q  q7 K
& G% W( x: g6 S. T- g教育生涯
6 @; p# D3 }9 z& H; A3 p; t! s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6 B  f0 W, p6 k' e1 U

7 ~- a) o- ^9 V: v# ]6 Y5 O8 j  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M4 {! I' F" w# b4 _4 b: i' o3 A
( e( _/ s6 h7 e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七、八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的门徒还不大多,但是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名声。在这一时期,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六岁的颜路(颜回之父),有比他只小九岁的子路。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 孔子。! R( \) G; `6 z8 X4 [7 J, c
, ^7 o6 G" ?; G
  第二阶段:自三十七岁(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五十五岁(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这一阶段共计十八年的时间。这十八年中,孔子虽然有四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止授徒。这一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的弟子越来越多。除了鲁国的学生之外,他的学生中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他的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这些弟子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跟随他周游了列国,一部分从了政。
! i& s2 W( y+ x: [) v
3 q; H- }/ ?) B8 ?, P3 y4 U* G* g8 q  第三阶段:自六十八岁(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五年时间。这时,他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没有任用他。他虽然有大夫的身份,有时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了。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了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U  J7 b. n+ V: n; @1 i
" c3 Q( t2 d7 P( T9 Y0 f/ z+ y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在卫国、陈国先后住了数年的时间并没有从政,弟子就在身边,师生之间不可能不进行学术研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这些学生的眼界,他们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练。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5 O( [" [, p! H3 b0 u

; q- L9 r# D/ H; }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 t/ p9 `9 n4 I$ U$ [6 G4 o
- ]4 l7 m5 q8 N+ z" ]+ M! E. v$ j0 o  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 f1 l$ {& U/ b

. _2 |, j( Y5 C3 e" Y; Q5 F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三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六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Y8 o# _9 F5 `9 ]/ _
4 s; ]7 i) ~! q! @9 P$ t0 c
学琴师襄2 \& l/ v% q* m1 A8 G
$ C* g) j) o3 R+ `) T2 ?

2 y' v* j9 U$ y4 j! a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音乐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仁义理智信”为人生原则,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育人,并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提倡以雅乐完善人格。孔夫子有弟子三千,门下多出贤人。后世文人公尊他为“至圣先师”。
; ^: p3 @/ @9 r8 N9 ~. Y7 a! {; q1 U- [# z) O
  孔子本人亦为琴家,他曾向师襄学琴,由音声而知曲意,由曲意而知作曲之人,最后指出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令师襄佩服不已。
# h. \) y  o. @8 {: ~: Y0 i6 ^; \- {3 S+ g
  孔子有多首琴曲作品,包括:《幽兰》、《猗兰》、《获麟操》、《将归操》。
- c$ v* `* c" U# I/ b9 X1 [: L9 Y6 k; S
  《幽兰》是孔子在周游列国后,回国的路上所作。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国家肯重用他。在回国的路上,他见到幽谷中的兰花,发出慨叹:兰花本是香花之王,如今却藏于幽谷,正如贤德之人不得重视一样。于是,孔子便作《幽兰》,以表达幽兰人不知,品格足高己的气节风范。, e  J& ]. L9 C' P! `+ g

/ \* x  {! v$ ~$ w6 ?: l  {  《猗兰》所写之意与《幽兰》相同。' H2 _3 f& L% v( f5 j6 r4 ?* U2 N

0 H) u3 ]8 @7 n# E; l6 L$ h1 |  《获麟操》是孔子伤感祥兽“麒麟”为人所捕获又被弃之城外所作。此曲慨叹祥兽乃为明主而出,却为人所害。借此比喻有德之士生不逢时,而不为人所用的遗憾。
3 {5 p$ A1 r, s) Z0 y1 d9 a. P" [
0 Y. j% L+ p$ l  R6 i& ~! g  《将归操》的典故是:赵简子循,执玉帛以聘孔子,孔子前往,走到狄水时,听说赵杀了手下的贤大夫窦鸣犊,喟然而叹:“夫赵之所以治者鸣犊之力也。杀鸣犊而聘余,何丘之往也。夫燔林而田,则麒麟不至;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鸟兽尚恶伤类,而况君子哉。”于是作此曲,歌曰:“翱翔于卫,复我旧居;从吾所好;其乐只且。”于是返回了故乡。
* k7 [2 ~, B4 Z  F! g/ \, R: p3 c; q' N
  在唐代以后定型的古琴形制中,也有孔子定型的“仲尼式”琴。这种琴形在宋代以后特别流行,成为古琴的主流琴形之一。
1 A, J1 g! `2 \8 m) O  Q; v2 W5 B9 G1 k) z
性格其人( s& ]- a+ A+ G" U) V5 a. f5 B  a' O) k
7 f4 G" f1 g5 i3 X9 y1 H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V+ j* A  [+ w; \3 X; m1 s8 D

% c( s/ ~4 U5 \# u4 T  愈挫愈愤
! C, y# n8 P9 u! T
( k) t( d: c, \) f: K5 h  孔子六十三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 f4 W7 r1 y
1 z* m; Z2 C6 t7 W5 _  V9 }
  安贫乐道$ q5 L; [& \- M' T

& x0 q. q* p# C; u; `+ l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 z' T1 W" V: ?; f) n8 I& }$ U( A0 q7 I
  学而不厌8 ~* V9 m7 O0 t' h/ u: q* c

0 C' s' P/ X  N, g& U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m1 j5 |: q3 L5 f% V2 n/ k2 y! j0 e; `2 i  @
  直道而行
# s* P1 i2 N9 L5 s, y8 r2 a. r8 _6 ?# ^( H- z" X8 J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7 P' B6 w# a! j$ s3 J

9 Y7 T" E& L& P$ S  与人为善! n& b# N. d2 b/ E' n, L. j

. E$ y7 _/ [, e( Y! F9 x  i- q' y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浪花 发表于 2014-1-13 14:43:41
孔子哲言
3 N- U1 U/ L! J( K
. l; E1 U+ p% c; j, w$ I3 @; p# m) w论修身! p! p: r# j% R. G. t" W+ M
* i* P& V7 J) e. j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_# o5 F3 \% b! T

( x* w$ R( J- k$ x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1 i, r) O% p) Z1 s9 A) U
5 P/ I; [; Y; `: s& j% n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 r9 i# c7 r( M( E: A7 ~" u+ x9 s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7 l' D. G9 q2 Q

  |" p4 e! x1 r( W) \' w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 `6 i) {& [7 u( L2 ^8 f- A9 {
1 `! D. w. k: N: H8 C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6 K  E: J- K8 k
) [- U2 m3 {( P! Q5 u4 B, ?& I+ O& w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 U; L* m: N: T* a( T' M; ?. b,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M$ a1 B& T" s
$ a- w# T# Y  R# n& S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G0 z, y( |8 R9 Z8 ?4 H
* @9 R- Z2 x& c7 w4 O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
3 r7 O3 J9 e. v, G; U
' ~2 Y9 K/ E8 @0 m! U) G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w. U, L0 K( e# L
! n% ~/ Z! M& K! `8 S- ~: @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F+ d( [( i+ G  z' Y
7 A7 H5 f; X6 N5 f( Z, R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论语·颜渊》)5 W9 O, D7 d+ H/ }

7 e  O) y* d/ K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L7 U- R5 k- L! M! _

6 N5 S; v3 A8 \4 |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论语·子路》)
% o+ E# x& E) O, {# n9 x$ @8 y" S/ y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
1 L$ D7 Q6 ?+ E$ ~# H
4 o% F3 _8 q8 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里仁》)7 J. o# |2 I( t' h& b0 r
. _. o6 ~& b* K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3 c# t* k8 R$ I- t8 t
, v, {" m' L7 `" p" m$ N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x! ]# s4 D, F; t9 n! c) N: m8 g3 j; ?  z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 Y- t! G+ K7 C/ F8 }" \- v& K/ p5 g% B5 @2 k/ K! G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7 t, ?8 u% J0 e5 I. }
$ i4 V( g) j, \, [7 R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c. W7 |6 R, Y1 x) Y
0 B+ Z3 s, D5 W& u
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 }9 m7 A9 l  P) s" p5 @0 k! G" L% n' H/ `% G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 E% n1 f* S2 ^

8 _3 C7 E0 l1 [2 H  T. R( o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9 ~, z, v  A8 G5 V  ^

  r: u' _8 w' z0 t  _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 ~4 H5 p2 f- i% B4 u7 k& X2 J9 f% |5 k9 P1 B+ j( M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子罕》)
: W+ x, c; Y: s, t% \- t# v8 c$ G( @6 E/ S5 q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n% s0 ?- }5 [
3 t0 h5 k' @* ~, F1 B( j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
/ l! \6 e/ I3 }7 D# ~5 q
0 Q3 v" N6 \; [  H5 e# X( N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 _8 ~8 j  j- W" ^
( O/ T4 y* Y/ Q3 f7 G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 y, `5 p' L' n: E1 E' I% l, u( }6 A  `8 Q7 k/ R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6 M" Z# _: z9 ?9 ?
7 Y+ D- ^0 N4 C7 a- B$ l0 Z  Y8 o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h, `8 L5 z/ e

4 \! l8 X* ~; H9 Y) j% l3 d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l8 A: P5 K7 q8 `" _( ~/ ]

* ^3 u4 j( P8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R$ u& I/ N' s$ X, S- B2 Y

0 U/ e! [! d2 r7 s; C' N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F1 o5 Y6 C0 [" N/ s, Z2 I9 d
# g; ^! I8 s) L# j3 q8 h! P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 s$ b# P, q' ?1 \: m4 h# ]5 k
5 Z( Z% D$ g- ~- t  w' [  W8 d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 u, J; n& ^( l  O5 A9 U2 a
! n' _4 P: |3 G7 v" ]2 R' I! p* T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5 D* ?/ l/ i% O6 g! E* O6 i
0 c& a: G  T9 P0 h# H, f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 a) x& u6 n' D# Z+ F, y) m$ U% Q% ?. d& Y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2 J7 P. Z- h2 U

, z  `9 w, g' E/ D/ G7 N7 R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 d. [2 F2 U' a! I$ B
6 s! B4 \( ^0 m' N7 ?( o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Q: M0 [; ^' d6 [; ?  f  `
9 V- X" D' n' q* @% @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R4 [) L5 Z) g
- B7 Q/ x6 R: `( k0 l4 M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 v3 s3 F3 T2 J
/ M- q' a" p" O1 G( Q" K4 R)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 w% ]) _: x. b# J( s& Q* i7 m( @7 U4 T$ h1 N; s9 g3 ~' n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4 q4 z+ b- r. K* v9 C; ?" ]1 \+ B4 ]  U9 _$ q% s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0 \$ m5 t5 n! f. ~, v

! d" y* Z5 U0 n9 b% k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 x/ `9 k% Q6 N. z. @
0 h3 v, E- F: R! s; s6 W' g) R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6 @( m( W' V0 [3 F' R( n; b: H

8 v# N2 F& L% g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1 C: G1 n: v6 w0 o0 W0 n9 F
% C) x) K* r, \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 e- d! Q! o* @6 y5 q; y/ ]" M+ M2 ?4 K- |8 Z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1 }% \1 W/ d. q$ o4 @
0 R# r/ R/ Z' \1 u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6 J3 c( `( N0 z& I
, W; n- j2 x7 `: X
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g7 ^- G2 I  `* R/ g% E. @8 g" D' k: G" ^* w( L7 |% p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 N1 Z7 W5 T- Z% j+ @$ z

- I- k7 w9 x+ d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L, j6 S$ J7 W( M, h
( o: ~% U, b3 n7 B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z8 P# a" Q& e3 Q8 ~; L* n
* g7 r- N% d8 w$ t2 a3 o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I/ k7 y& W1 I8 v
# l1 Q7 c; y" E" ~( V5 t4 ^8 n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1 ?4 b5 U0 v' e. A; d- }  W4 z; |4 e& {4 v3 m9 N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 E0 o3 W5 C9 k2 N1 {
5 Q4 U/ U$ C7 w; V/ B4 i3 Q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6 J9 Y( K9 ~) e( l5 z- U
- F! i; p0 ?; q" h( v, a  W$ S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7 h( ^4 o6 c) ^8 Q8 O7 ?+ N
, G( Q; \; x( j6 i论治学* T6 |" L( \; _: M3 @( `
) ~: ?5 s, d7 X' U$ B- J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8 E/ D+ |* r2 E; K
% l' A* ?) P0 b- f# j# V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孟子·公孙丑上》)
! o# y$ w* E+ N1 P4 G6 A, ]* H( g8 o! T7 H2 M: U5 i% b1 R# m: y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 _7 G1 @" |* O( g! D0 z" ~; H# g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 O: w- J# z9 ]: ?7 `7 ?7 w0 g9 ?6 ]" K/ x% f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9 n* g1 S0 ~% Q% q( @  V  i( T' _7 P& A4 _8 ^7 R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 _* x9 u8 ~" }: g8 m& H6 Q" L; M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8 p/ X4 w4 p+ ]4 X* D4 [1 ~
! P1 M$ r0 f1 [) P  w# L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5 K- X8 o: m3 @! Z9 `& R
& P1 s4 ]4 J1 z  `1 U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 F3 F  T# u% H: o7 H- [; |  X* h$ L( a; b2 H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 m4 O+ j1 Q* O% {; f, p! ?3 y5 ^  L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 o+ s3 c* R7 }6 g
+ O/ z5 |0 h5 \, F, n& 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8 R' I. e/ `2 f% a9 j& R9 A8 G9 y&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V3 u) E% U6 ?. f4 I

" L" {, y7 `% Q7 W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 ^+ a) K* [1 y" |* S0 t5 N
1 S  O; p5 K- Y: c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2 c2 n/ i3 i0 o9 c
0 x; ?* Q3 n" X" C! b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_: p4 \) t, r/ ]! q* F3 O( |

, I4 U6 X, P0 b+ D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 B  j! e6 S9 L. r7 b. R
5 D& C  V% s; S8 g; O4 v: ^论为政/ g$ b/ H* ?. n' n5 Y- b2 ]

! D4 b; ]) I1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 \. U/ w  \4 n3 ?
) |# H/ g/ S, g% l! B; p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1 l6 G5 E7 o- W3 M

# T, ?5 O5 ^8 i+ K- {! i* q: ]&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 ^( U; y- n3 w7 g1 Y; n1 {+ e: m; U: J9 p  {8 F- o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左传·定公十年》)
6 l7 O) h) s! \( T. }/ A( T; d  \+ ?! P/ Y) w, Y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q* }( d: E; U* H! G7 ?0 Z

# I& _1 E. _' _1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6 Q. T: A0 ^5 s, q0 C3 r* W. C5 i/ [* D5 m: ]( A: [" V; n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4 C5 Z2 d/ A- `' R$ J( L9 I; x

2 T& \# }4 t2 s6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 z0 y8 Y! \7 Q7 T5 H' C
. @+ a6 n9 N# @* ~7 H2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 o, y9 S+ h+ F3 z4 E( Z( j% M: F4 ?2 a% Z( H  ])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T, |7 Z* T6 V" v
. D+ Y% h+ [: f6 I% _# I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
( f2 O- m6 `/ \( N% `4 _+ o- k
  c; K. V( ^1 m# J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 |1 E/ a0 T$ `6 M

" @+ G" C4 [. @, I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 s9 ~/ O! Y1 A% p- T
2 @; ~- X& _9 a: ?% x4 E6 i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
, c6 j4 ?- _, i1 E  f  U! ~
0 r3 M  }9 F, f1 A4 h1 N" b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 I2 W$ }- b/ s- `: _; w& Y
9 R, O7 X; I& U- b' ~5 [: @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礼记·中庸》)4 z. R% F7 r) e( u0 d+ p, Q
9 a* g) u4 Y3 T4 |' v* B% @. a8 H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3 s( O- N3 s8 N* v, u* j% W* @$ }  [, d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 [1 A/ U1 R  d6 j1 C4 I2 `* M/ a
& d1 j. ]) ~1 ^) E4 D8 b) ], m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
7 N8 Y# q+ e5 D/ \7 f. W
% F" j/ @( b. N. X5 I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 N7 H) p% f4 ?, A- o1 b  {9 a0 Z7 y5 q# T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9 B/ J* S6 U" v
5 `+ v, ^2 @# d/ x2 h; _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g5 p5 t# V' b5 {
浪花 发表于 2014-1-13 14:46:11

孔子门人

  【孔门十哲】孔子门下最杰出的十位弟子,依次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合称“孔门十哲”,语出《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七十二贤】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学有所成、才德出众者七十二人,史著其名,得以配享于孔庙,合称“七十二贤”。七十二实为约数,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者七十七人,加上见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等书中人数,近八十人。

  孔子(前551~前479),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是他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授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求、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

  由于孔子在讲学中,所下的功夫已达到无以揽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发自内心的崇敬于老师。他们追随、侍奉、保卫他,他们跟着他一起奔波行道,周游列国,备受艰辛与饥饿而毫无怨言。当有人诋毁孔子时,则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当遇到危难时,则舍身护卫。夫子逝世,弟子们如丧考妣,皆在坟周服丧三年。子贡独守六年。其尊师重道精神,至今仍传为佳话。後人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是当之无愧的。

  孔门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这三千弟子各自姓甚名谁,固然早已不可考。即便是配享于孔庙的七十二高徒,隔着几千年历史遥遥望去,也仿佛仙霭里头看神仙,只能影影绰绰看个大概,没法子毕见纤毫。更兼上古文献辗转流传之中,又难免以讹传讹,将错就错,遂致连这孔门七十二贤的尊姓大名也模糊难辨。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权威资料,可是竟也出入颇大,比如子声在《史记》上叫乐咳,在《家语》上却叫乐欣;子徒在《史记》中叫郑国,在《家语》中却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举,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子容,在《论语》叫南宫适,在《史记》叫南宫括,在《家语》里,又叫南宫韬了。等等等等,参差处极多。这些一人多名现象,差不多都是拜传刻错误所赐。而且《史记》与《家语》所开列的,都并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记列了七十七个,还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开头。《家语》更是荒唐,题目明明写着《七十二弟子解》,里头开列的,却足足七十六人,最后还又总结说:“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司马迁说“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可这孔门弟子花名册,却不知该折中于谁。今较其两者,以《史记》去孔丘时代相对较近,且以实史闻名;而《孔子家语》虽以“孔子家语”名书,却历来被视为伪书,当作三国时王肃因袭前人书简加以修补编定,相对之下,似不如《史记》足凭。两者相权,遂以《史记》为基础,与《家语》相杂较。司马迁所列这七十七人中,说不得有五个是编外人员,至于是哪五个,就不得而知了。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名,家贫不忧,好学不倦。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大智若愚,“闻一能知十”,在众多弟子中最能理解孔子,一生追随,不离左右,视师若父。他评价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深。”颜回二十九岁头发白尽,四十一岁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极恸,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矣!天丧我矣!”

  闵损(前536~前487),字子骞,鲁国人,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深得孔子赞赏。幼时遭后母虐*待,其父怒而欲将后妻赶走,闵损反为后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他因后母生了两个孩子,后母若被赶走了,两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时人咸称其孝,后世二十四孝故事中亦彰其孝行。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之禄”,品格很高。季代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他却要来人替他婉言推辞,并说,如果你们再来强邀,我就离开鲁国到汶上去。

  冉耕(前544~?),字伯牛,鲁国人,小孔子七岁。以德行著名,与颜回、闵损并称,为人端正,善于待人接物。因恶疾早逝,患病之时,孔子前去探望,自牖执其手而叹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悲痛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冉雍(前522~前466),字仲弓,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同宗,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其父冉离不肖,“贱而恶”。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虽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即说冉雍有帝王之才,这是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极高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后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一百二十篇。又独著六篇,谓之《敬简集》。自经秦火,书已不存。

  冉求(前522~?),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冉雍同宗,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又称“三冉”。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冉求精通六艺,长于政事,深沉谦退,志在民足,孔子称赞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其后,季康子继持国柄,招冉求辅政,孔子欣然曰:“鲁人招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冉求遂回国为季氏宰。鲁哀公十一年,齐师伐鲁,兵临城下。冉求慷慨赴敌,率军击退齐师,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季氏问曰:“学之乎?性之乎?”冉求答曰:“学之于孔子”。季氏遂招孔子。孔子返鲁,冉求侍师殷切,朝政之余,必登门受教。然于季氏旅泰山、伐颛臾、用田赋,皆不能救,或反助之。孔子斥之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求亦尝婉言以“力不足”告罪于夫子。孔子面折之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虽然,未闻冉求有愠色,师事孔子恭谨如初。孔子晚年,序《易》,删《诗》、《书》,作《春秋》,传道授业,亦不可谓无冉求之力也。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小孔子九岁。出身寒微,幼至孝,百里负米养亲,是历史上二十四孝子之一。好勇力,性伉直,讲信义,重然诺,深具豪侠之气。曾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乃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之。自从子路追随左右,无人再敢欺慢孔子,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路贴身护卫,屡次救孔子于危难。孔子由衷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长于政事,孔子曾赞其“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后子路为卫国蒲邑宰,治蒲三年,勤政爱民,孔子过蒲,三称其善。卫国政*变,诸人皆弃主而逃,子路独仗义而返,终因寡不敌众,被乱刀剁成肉酱。死前犹慷慨而言:“君子死,冠不免。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闻讯大恸,为之不食肉糜。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长于辞令,以言语著名,乃孔门十哲之一。因昼寝而不为孔子所喜,骂其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甚至不无懊悔地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实则宰予深思好问,有独见,敢犯颜,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孔子提出居丧要以三年为期,宰予反驳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难以辩解,唯有痛心指责:“予之不仁也。”孔子曾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宰予便向孔子提出了一个两难假设:“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意即明知下井必死无疑,到底该舍命救人,还是保全自身。孔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言下之意,此问是在愚弄人。虽然孔子对宰予这个刁钻的学生颇多不满,但仍毫不迟疑地将其列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位居言语科之首席,犹在大名鼎鼎的子贡之上。宰予亦对老师敬佩无已:“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端木赐(前520~?),字子贡,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据说子贡出生之时,其母梦神赐以宝玉,因取名曰赐。子贡生就异相,山庭斗口,仪表不凡,天性至孝,资禀颖慧,三岁既知人善恶。十八岁时,游于鲁,闻孔子在阙里授徒,心窃景仰,遂执贽往见而受业。他谦逊好学,通达敏辩,深得孔子赞赏,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以言语著名,利口巧辞,长于外交。齐相田常伐鲁,他奉命出使,游说诸侯,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举而动五国之政。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子贡毅然使楚,引来救兵,终解陈蔡之围。子贡还精于理财,经商有道,“货殖焉,臆则屡中”,家累千金。每出使则结驷连骑,车仆之盛,拟于王侯,所到之处,直可与国君分庭抗礼。时鲁国大夫孙武赞曰:“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谦道:“譬诸宫墙,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视孔子有如日月,自谓不能超过。孔子逝世,子贡独守墓六年,哀丧至极。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是孔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言偃以文学著名。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赞,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又被誉“南方夫子”。

  卜商(前507~?),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以文学著名,与孔子论《诗》,独阐精微,孔子赞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之辈恪守孔子之道,而是颇具独创精神和异端倾向。孔子教诲他道:“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夏任莒父宰,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从孔子的遵遵告诫中,已约略可见出子夏对正统儒学的偏离。子夏对“君子”的理解与孔子所说的“温文尔雅”颇有不同,他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不似坦荡醇厚的儒者,倒似心机深沉的法家了。孔子没后,子夏去鲁至魏,行教于西河,治学严谨,敢于质疑经史之谬误。曾听人言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为‘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从学者众,门下人才辈出,如田子方、段干木、李悝、吴起、禽滑厘、商鞅之属,皆受业于子夏,而荀子、李斯、韩非等也俱是其隔代再传弟子。西河学派既传授儒家经典“六艺”,也是法家政术思想的先驱。子夏操守高迈,言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魏文侯以师礼事之,乃许咨以国政。晚年,因哭子丧明,为曾参所责。孔门弟子之有著作传世者,以子夏为最多。相传《论语》即为子夏与仲弓合撰,《毛诗》亦传自子夏,《诗序》即为子夏作,《仪礼·丧服篇》亦传自子夏,《易传》一卷,亦子夏所撰。汉人徐防又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更可见他在孔门诸子中地位之重要。

  颛孙师(前503~?),字子张,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小孔子四十八岁。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虽学干禄,未尝从政,以教授终。颛孙师好学深思,在忠信思想上受孔子影响极深,把孔子关于忠信的教诲写在大带上,以示永远不忘。他卑视道德修养低下者,认为缺乏道德、信仰不坚的人有了不为多,没有不为少。他提出,士应该看见危险便肯豁出生命,看见所得便考虑是否该得,祭祀时考虑是否严肃认真,居丧时则应悲痛哀伤。他与人交往宽冲豁达,喜交贤于己者,主张“尊贤容众”。颛孙师为人宽冲豁达,不拘小节,不计私怨,被誉为“古之善交者”,更兼其勇武忠信,后人称有“亚圣之德”。孔子死后,颛孙师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大戴礼记·千乘》即子张之儒的文献。

  曾参(前505~前435),字子舆,鲁国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人极孝,幼时去田间除草,不慎弄断了一根瓜秧,其父曾点大怒,举棍将他打得昏死过去。曾参醒转后,为免父亲内疚,强自撑持,弹琴唱歌,以示无碍。孔子闻之不悦,骂他不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道理,让父亲陷于不义不慈之地,实乃大不孝。继母待他极劣,父亲去世后,他孝行越谨,其妻因给继母蒸梨不熟而被其所休。孔子得知后责他不顾结发之情,曾参后悔莫及,遂终生不复续娶。曾参自小随父曾点听孔子讲学,十六岁正式拜孔子为师,并随孔子周游列国。他勤奋刻苦,长于内省,重视仁德,提倡忠恕,深得孔子儒学精髓。他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还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过曾参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孝道思想,他所著《孝经》列入“十三经”,流传至今。孔子死前曾将其孙子思托付于曾参,子思后传孟子,成为影响甚大的思孟学派,对继承及弘扬孔子思想起到了主干作用。

  澹台灭明(前512~?),字子羽,鲁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岁。为人敢与去就,轻财重义,据《括地志》记载:一次,澹台灭明身带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从波涛中跃出,对渡船成夹击之势,欲夺宝玉。澹台灭明气愤地说:“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力劫。”遂挥剑斩二蛟于河内,并将宝玉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无吝啬之意。言偃为武城宰时,孔子问他这里可有什么贤人,言偃回答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经言偃引荐,澹台灭明得以就学于孔子。但因他相貌丑陋,孔子颇为嫌弃。澹台灭明受冷遇后,毅然辞别,发奋自强,严谨修行。他南行江淮,结庐讲学,仍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专释春秋大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教导学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兼习“六艺”。因其德行高尚,学识渊博,从游弟子达三百之众,享誉大江南北,贤名扬于诸侯。孔子闻之叹曰:“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深为惋惜。

  宓不齐(前521~?),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仁爱孝悌,才智不凡,孔子赞他为“君子”。宓不齐曾做过单父宰,举贤能,退不肖,轻徭赋,赈困穷,用“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结果是“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孔子称赞说:“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

  原宪(前515~?),字子思,宋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一生清静守节,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孔子死后,隐居卫国,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子贡为卫相,高车驷马,往拜原宪,见其衣冠褴褛,耻之,问曰:“夫子岂病乎?”原宪答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大惭,终生悔之。唐代吴筠有《咏原宪子》诗:“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公冶长(前519~前470),字子长,齐国人,小孔子三十二岁。自幼家贫,勤俭好学,博通书礼宽容大度,他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曰:“长可妻也。”相传公冶长能通鸟语,并以此无辜获罪,身陷囹圄。孔子痛惜道:“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仍将女儿许他为妻。鲁君闻其贤,多次请为大夫,公冶长皆不应,终生治学不仕。

  南宫适,字子容。他言语谨慎,崇尚道德,每日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的诗句,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赞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公皙哀,字季次,齐国人。出身贫寒,师从孔子后,有“独行君子之德”之誉。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孔子特叹赏之。

  曾蒧,字子皙,曾参之父,鲁国武城人。高蹈洒脱,豪放不羁,有“鲁之狂士”之称。鲁国大夫季武子死后,曾蒧前去吊丧,“倚门而歌”,以悼死者。《论语·先进篇》载:仲由、曾蒧、冉求、公西华侍坐,孔子使诸弟子各言其志,曾蒧所答与众不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蒧也!”赞赏无已。

  颜无繇,字路,也称季路,颜回之父,鲁国人。孔子第一代弟子。颜回死,颜无繇想请孔子变卖其车以置棺椁,孔子道:“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言下之意,人应守本分,终于没有答允。

  商瞿(前522~?),字子木,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喜《易》,得孔子真传,师成后又传给楚人子弘。在孔门之中,商瞿的悟性与造诣甚至胜过子夏,是孔门传道者之一。

  高柴(前521~?),字子羔,齐国人,小孔子三十岁。身长不满五尺,相貌丑陋,孔子以为愚。高柴性格憨厚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在季氏那里任职,便举荐高柴去做费邑宰。孔子怕他不能胜任说:“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啊!”鲁哀公十五年,卫国政*变,高柴急忙逃离卫国,并劝子路不要回宫里去,子路拒绝他的劝阻,结果回宫遇害。高柴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礼。任卫国狱吏时,为官清廉,执法公平,不徇私舞弊,有仁爱之心,受到孔子的称赞和民众的爱戴。

  漆雕开(前540~?),字子开,鲁国人,小孔子十一岁。他无罪受刑而致身残,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以是悦之。他具有“勇者不惧”的美德,为人刚正不阿,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著有《漆雕子》十三篇,乃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提出了“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了人性论。《韩非子·显学》将其列为儒家八派之一。

  公伯僚,字子周,鲁国人。为人谗佞,曾向季孙氏毁谤子路,子服景伯以告孔子,说:“季孙氏听信公伯僚的谗言,已对子路起了疑心。我有法子令季孙氏明白真*相,让公伯僚罪有应得,陈尸市上。”孔子认为无须此举,曰:“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公伯缭其如命何!”

  司马耕,字子牛,宋国人。善言谈,性急躁。拜孔子为师后,坚信儒家学说,反对犯上做乱。其兄司马桓作乱于宋,他遂奔齐;桓败逃于齐,他又奔吴;赵简子和陈成子俱迎,他皆未往。司马耕向孔子问仁,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教导他说话要慎重,不能轻率。司马耕又问君子,孔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司马耕问:“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原来当年孔子周游过宋,讲礼树下,却不知为何得罪了其兄司马桓,连树也给拔了。司马耕每觉不安,孔子便借机开导,言只要无愧于心,何惧之有。家族败落后,司马耕颇有孤独之感,子夏遂以“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之语来安慰他。

  樊须(前505~?),字子迟,亦称樊迟,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自小勇武过人,善于谋略,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鲁哀公十一年,齐军伐鲁,樊迟被选为车右助同门师兄冉求率季氏左军迎敌。季氏谓樊迟体弱,恐难胜任,冉求以樊迟敢死答之。两军相遇,鲁军畏敌,不敢越党氏之沟。时三家权臣把持鲁军,军令不从。樊迟谓冉求,“非不能也,不信子也”。冉求乃奋长矛,樊迟驾战车,直冲敌阵。鲁军从之。战中,孟孙氏右军败逃。独左军所向披靡。齐军溃不成列,宵遁。樊迟师从孔子,求知心切,上进心强,《论语》中载他四次问“仁”,两次问“知”,一次问“孝”,一次问“崇德,修慝,辨惑”,一次问“稼、圃”,涉猎甚广。犹以问“稼、圃”一段最堪回味:樊迟本农家出身,便向孔子请教种田种菜的事,孔子却答以“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樊迟离去后,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以是薄之。樊迟问“稼、圃”无疑是对礼制等级的一种冲击,难怪孔子会避而不答了。

  有若(前508~?),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三岁。长相肖于孔子,孔子死后,门人思之不已,便把他当作孔子,以师礼事之。众人有问,他答不出,众人怫然,又把他请下师座。有若博学强识,雅好古道,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又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在政事上,他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寓富于民。宓子贱为单父宰,日夜操劳,事必躬亲。他对宓子贱说,“舜鼓王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论语》中有若论孝悌的一段话极为著名:“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其孝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公西赤(前509~?),字子华,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孔子认为他很谦虚。

  巫马施(前518 ~?),字子期,陈国人,小孔子三十三岁。曾为单父宰,勤于政务,不稍懈怠。他师从孔子期间,有一次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回答:“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问巫马施:“我听说君子无偏私,君子也会偏私吗?鲁君娶了吴国的同姓之女,人们叫她吴孟子,如果鲁君这样做都算知礼,那谁不知礼呀?”巫马施就把陈司败的话转告给孔子,孔子对巫马施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梁鳣(前522~?),字叔鱼,齐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梁鳣年届三十,尚未得子,其母想为其另娶,后梁鳣听从商矍之劝作罢,两年后乃得子。

  颜幸(前505~?),字子柳,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

  冉孺(前501~?),字子鲁,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曹卹(前501~?),字子循,小孔子五十岁。

  伯虔(前501~?),字子析,小孔子五十岁。

  公孙龙(前498~?),字子石,卫国人,小孔子五十三岁。

  冉季,字子产

  公祖句兹,字子之。

  秦祖,字子南。

  漆雕哆,字子敛。

  颜高,字子骄。

  漆雕从父,字子文。

  壤驷赤,字子徒。

  商泽,字子秀。

  石作蜀,字子明,冀县人(今甘谷县)。自幼好学,跋涉万里,就学孔子门下。学成返乡,淳教化,移风俗,自此三陇一带儒教大兴,人文蔚起。

  任不齐,字子选,楚国人。

  公良孺,字子正,陈国人。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助之五牛车以从游。

  后处,字子里。

  秦冉,字子开,蔡国人。

  公夏首,字子乘。

  奚容箴,字子皙。

  公肩定,字子中(《家语》作子仲)。

  颜祖,字襄。(《家语》无此人)

  鄡单,字子家。(《家语》无此人)

  句井疆,字子疆。

  罕父黑,字子索。(《家语》作宰父黑,字子黑)

  秦商,字子丕,鲁国人。其父名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

  申党,字周。(《家语》作申续,字子周)

  颜之仆,字子叔。

  荣旗,字子祈(《家语》作子祺)。

  县成,字子祺(《家语》作子横)。

  左人郢,字子行,鲁国人。

  燕伋(前541~?),字子思,秦国渔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少孔子十岁。青年时师从孔子,曾与南宫适、子路诸贤陪孔子入周问礼。后又陪孔子观鲁桓公庙,受“欹器”(提水器物)之启发感悟孔子“满招损、谦受益”之教诲。中年后隐居渔阳,设坛兴教,传播孔学,教化民风。

  郑国,字子徒。(《家语》作薛邦)

  秦非,字子之。

  施之常,字子恒。

  颜哙,字子声,鲁国人。

  叔步乘,字子车,齐国人。

  原忼,字子藉。

  乐欬,字子声。

  廉絜,字子庸。

  叔仲会(前501~?),字子期,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颜何,字冉。(《家语》无此人)

  狄黑,字皙(《家语》作皙之)。

  邦巽,字子敛。

  孔忠,字子蔑,孔子兄孟皮之子,是孔子的侄子,鲁国人。孔忠曾问孔子以行已之道。(《家语》作“孔弗,字子蔑”)。

  公西舆如,字子上。(《家语》作公西舆)

  公西葳,字子索。

  以上为《史记》版孔门七十二圣(外加五个编外人员)名单。而《家语》中又有琴牢,陈亢,悬亶三人,为《史记》所未载。附录于后:

  琴牢,字子开,一字子张,又称琴张,卫国人。

  陈亢(前511~?),字子亢,一字子禽,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岁。

  林放,字子丘,鲁国清河人,为比干二十七世孙。

  悬亶,字子象。


3 b4 H/ H/ |5 b& N
浪花 发表于 2014-1-13 14:46:19
孔子与中华文化
( [: I: j: k+ Z$ g孔子虽为诸子之一,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本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汉武帝前推行黄老之术而以“无为”治国。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恢复六经的正统地位,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邵雍指出,“孔子赞《易》自羲、轩而下,序《书》自尧、舜而下,删《诗》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轩而下,祖三皇也;自尧、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孙五伯也。”,这就是说,孔子整理“六经”,对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来文化的进行综合,所谓集大成也。国学大师柳翼谋以孔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钱穆亦认为“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宋儒朱熹曾叹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中国国父孙中山所著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1 K1 R: ?. R/ \
0 h# ?" j4 ^% \
孔子与世界
# Q  u' t9 ~/ J' J孔子学说在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东瀛、越南等地,都有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7 T7 D- f3 R  L  E9 v7 h
- L2 O- a  g1 `/ v" Z
祭孔3 x' y" r- s- R. @' [
历代帝王之祀孔子者,自汉高祖始。《汉书·高帝纪》:“过鲁,以太牢祠孔子。”而学校祀孔,自明帝始。《后汉书·礼仪志》:“永平二年,……养三老五更于辟雍;郡、县、道行乡饮酒礼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文献通考》:“贞观二年,停祭周公,升孔子为先圣”。盖自汉以来,虽已举国崇奉孔子之教,而立庙奉祀,近于宗教性质者,乃由人心渐演渐深,踵事增华之故,初非孔子欲创立一教,亦非仅一二帝王或学者,假孔子之教以愚民也。
6 p6 d* e$ o9 W" A+ d0 _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建有孔庙进行祭孔的活动。从1952年开始,在台*湾,孔子的生日被定为教师节。在大*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祭孔活动兴起。; @) b8 w9 J' B/ X0 t
& r: A0 h* Z1 k/ H( C4 X
孔子学院
' ~& W4 M; r/ d/ K: ^- C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几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已在10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所中小学孔子课堂。
浪花 发表于 2014-1-13 14:47:34
相关争议
7 ?' b9 C2 c& E$ @4 e1 q6 D2 l1 Q1 R7 ^: k7 a# h6 n
孔子提出的许多原则(或是相对真理)命题在中国社会长期实行,无可避免的产生了实质的伦理困境与悬而未决的争议,学者纷纷提出质疑,让世人实质检视这些命题可能产生的偏差或片面性:5 ]$ u7 f4 |) \) M' z. p
“孝悌为仁之本”,“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等,哲学家黎鸣认为:“与老子相反,孔子把“道德”放在“仁义”之后,也即忽视了人类的“公德””,“而且深信,在家为孝子的人,在朝廷也必为忠臣。事实上,这是一厢情愿的推论,不是真推论。”这样只有成就了家(皇族)的天下,对整体意识影响深远。
* h! X/ t6 x2 z$ w1 H  Q“忠”的定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鲍鹏山:“问题是,每个人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有相同的欲求,也有不相同的爱好,简单地以为自己想要的别人也一定想要,从而一定让别人要,就是强加于人,是好心而办的坏事。”
! x4 Q6 q3 g0 q“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分见于《论语.子罕》与《论语.卫灵公》,原解为:“人应该如好色一样好德。”惟《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见南子”事件,为孔子为挽回学生子路不悦,疾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其与卫灵公夫人南子暧昧不明,产了生“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争议性解释:“孔子在德与色的比较之中,揭示了男人好色的普遍性或一般规律。”此种解读,媚俗且沦丧道德,但却有史为证,儒学界皆感尴尬而避谈。
张无屮 发表于 2020-11-24 05:42:57
教师是一个朝阳产业。
国学爱好者树文 发表于 2020-11-24 12:46:43
《论语》为儒学经典著作,被奉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 \. r3 ^/ E5 S  U; {- ^9 r7 Q《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的“说”字,自古以来就被理解为“悦”,即“高兴”。可我经反复琢磨,觉得应该读音为(Shuo)或(Shui),而不应该读成(Yue),说(Shuo)为“学说”,(Shui)为“说服”,《论语》的产生,作用及意义足以证明。若表达“高兴”之意,第二句的“乐”则毫无疑义。
张无屮 发表于 2020-11-25 04:32:47
先生说的很在理,这应该有个前提:就是诚意静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 F1 w1 Q  |/ R/ b; \8 w$ L
这个顺序不一定是死的,也可以是学与习交替进行的。
张无屮 发表于 2020-11-25 05:06:11
一般的是小学中学大学,再参加工作。先理论后实践,也可以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0-11-26 12:53:3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Z9 p9 B) x* t
! Q6 S/ X4 t# s. ?, A' w7 m3 n0 ~- j
享有了改造社会的主动权利,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孔子不会言不对心的。$ D- q; V: D  T1 J" k0 h( a4 y, H# o! w

% L8 R* v9 O. {7 a2 U/ K5 p, q9 X: o8 d) V, I
" N- f$ }; T7 k2 K
! {) v# s3 V& _1 x+ O: p- _
( l3 C7 s& E  v4 ?
7 X. \/ u% V# _1 G0 e1 K

% I3 f9 c  a1 E- F3 h  C5 w. q0 U
$ ~9 _5 [, D5 y- I5 }- W: M& V
7 x: O# h  g$ c' |1 w/ I# D1 g

2 V2 c3 d) p6 |' V0 N) M% j( _4 h! _- M
+ ]% }7 z& ^; L

3 q& z! G1 m" j6 d! Q, Z, z2 @+ @9 [  @+ G1 b, ~& R+ g* 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