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4-4-13 07:30 编辑 是的,没有必要否定11:7,通行本序多处体现11:7是事实,必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值得追究。至于圆周率,没有确凿证据前不提为好,目前的论证是不充分的,甚至有些幼稚(缺乏数学模型和几何象征)。事实上,不把它视为圆周率,不会妨碍卦序研究。 关于30:34问题,依照现有可以普遍认可的规则,使用简单的逻辑就能推理出来,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大序也没有悬念。目前看,通行本序重点是郭老说的“明暗卦”问题。解决了明暗卦,通行本序就彻底解决了。实际上24对散卦,已经解决95%,还有5%理由不是很充分,继续推敲之中。 对待这类重大课题的研究必须理性,否则禁不住时间考验。 |
乾坤客,江先生,书僮好! 我过去曾经说过,希望国内的某个学会,研究机构能出头组织一下,共同攻克这个卦序的问题。几年过去了,没有人做这个组织工作。现在,我们几位,已经形成了一个草根的团队了。我很高兴。如果顺红,红酒等易友们能够参加进来,就更好了。 |
上经三十下经三十四的问题,我现在考虑的是: 如果定,上下经各两系十一比七,则上下经卦数体数完全相等。即,三十二卦,十八体,我验证了,上经乾坤系坎离系都是十一比七,下经必然是震艮系巽兑系两系十一比七。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经卦数体数是相等的。 如果定,上经乾坤系十一比七,下经巽兑系十一比七,坎离,震艮系不做十一比七的设定,则必然是通行本卦序这样的卦数不等,体数相等的结果。 这个现象,江先生能否拿出一个数学公式出来。这个问题就结案了。我们继续研究其他的问题,如明暗卦的问题。卦序中的十四比二十二的问题等。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4-4-13 07:27 编辑 老先生稍安勿躁,我正拟文中,不日就会帖上来。 我没走11:7这一线路 。 这里打个比方,朋友们解答出下列逻辑题目的“正解”估计就能与30:34握手。题目是这样的: 有十二个鸡蛋,其中十一个真实的鸡蛋重量和外观完全一样,其余一个假鸡蛋外观与真鸡蛋完全一样只是重量稍有差异。要你解决的是,利用一架无砝码天平,称三次(三次平衡判断)找出这个假鸡蛋。 朋友们完成了这道题,我的帖子也就上来啦。 网上有解,但不是“正解”,从网上直接取得答案不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建议自己解得正解启发更大。 |
这样一找问题,我想各位的认识就深刻一些了。诚望各位进一步深入。 大家去做,我来学习并找问题,希望直到让我找不到问题可提。 对江先生提一个不太合理的希望:开始的图,主题要集中一些,可分而论之,使大家能看懂;有了分图,再逐步深入进行合图。如果一上来就是合图,同好们往往不知就里,会发生一些误解从而忽略之。 |
我是新人,各位老师好,平时多关注此版,此贴看各位老师的言辩论理,深受启发,收获良多,感谢各位老师的付出,深表敬意。 |
鸡蛋的问题与30与34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不懂逻辑,求教于旁人,从第一步的或轻或重到最后一步,我依然迷糊。 |
郭老將上下經卦數不等的原因,鎖定在十一比七,並以圓周率作比附依據,但這樣的假說是否成立,要進行各方面的探索論述。 我則以為,上經三十下經三十四,本來就是作者的自覺選擇,為什麼作者不選擇上下經均三十二?因為作者要體現陰陽觀。 很多年前我就發文探索過,沒引起注意,摘要如下-- <乾鑿度>曰:“孔子曰陽三陰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而為上下象陰陽也。夫陽道純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陽也,陰道不純,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陰也。” (30-18)/3=(34-18)/4 上下經以陽三陰四之數而達於均衡。 上下經卦數不對等的原因是作者的”陰陽觀”,這兩個卦數的選擇,其理據是”陽三陰四”。比之苦苦將卦數選擇推究至難以探知的圓周率,不是更簡單明了,切近易理嗎? |
(30-18)/3=(34-18)/4 上經三十,其所相配者陽三之數,”陽道純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陽也。” 下經三四,其所相配者陰四之數,”陰道不純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陰也。” |
本帖最后由 康樂書僮 于 2014-4-14 09:46 编辑 ~~~~~~~~~~~~~~~~~~~~~ |
书童对阳三阴四的解说解读: 上经18体,下经18体,“体”反映均衡。“卦”反映阴阳。上经18体下经18体,先各按排一卦对应,共36卦,64卦余下的28卦,按3:4的比例再按排到上下经中。 |
後半段解讀很奇怪。其實,為何選擇綜卦體例,為何要選擇三十六宮,為何要分上下經,為何上下經各十八宮,為何上經三十下經三四,一系列問題,答案很簡單--陽三陰四。其經典依據,即參天兩地。 |
阳三阴四的问题,我一直没有弄明白。 我不太相信易纬中的孔子说。为什么三十数能像阳,而三十四数却像阴?上经的三是怎样体现的?下经的四又是怎样体现的?我没有找到,请易友论证吧。 书僮所说的三十减十八除以三,三十四减十八除以四法,我也没有看懂,我不知道十八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这个十八?两个除数三与四又是从哪里来的?依据是什么?请书僮能解说一下。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4-4-15 14:42 编辑 “阳三阴四论”要点:(参考) 1、一卦六爻,三四爻象征人道,阳三阴四谓正位(135阳、246阴)。 2、日月为天(上经),山泽为地(下经),天阳地阴;圆为天,方为地, “径一周三”谓圆,“径一匝四”谓方,故阳三阴四。 3、将蓍草法 “揲之以四”发挥于上下经30:34,30/4七余二,34/4八余二,一七一八,阳七阴八。五行之数生与成,生数三四应成数七八,故阳三阴四。 以上2、3共同的指向:上经阳、下经阴。 把阳三阴四作为六十四卦分篇分段的依据,可靠吗? |
本帖最后由 红酒 于 2014-4-15 13:52 编辑 刚发了个图表,惨不忍睹。删了。 |
新装的W7不好用,烦死了 |
我們如果了解古人運用易數的方法,對於陽三陰四就不會有疑惑了。 舉例言之,系辭: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陽爻為九,以四時乘之,復以六爻乘之,得乾策之數。陰爻為六,以四時乘之,復以六爻乘之,得坤策之數。郭老,請問,為何用四用六,為何乘之,為何不用除法加法減法?這題和你問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不解或不認同古人的易數運用方法,那就很難討論下去了。 |
乾坤客,參天兩地,我的理解,三為天數兩為地數。 另,江先生陽三陰四之解說可供參考。 |
18=3的4次方-4的3次方+(4-3) 36=3的平方x2的平方 (30-18)/3=(34-18)/4 十八宮,三十六宮,三十卦,三十四卦,這幾組數字,都以陽三陰四及參天兩地為基數,是偶合,或作者有意為之? |
18=3的4次方-4的3次方+(4-3) 36=3的平方x2的平方 (30-18)/3=(34-18)/4 十八宮,三十六宮,三十卦,三十四卦,這幾組數字,都以陽三陰四及參天兩地為基數,是偶合,或作者有意為之? |
想到一個很簡單的方式來表達我的算式,上下經同為十八宮,但上經有六宮為單卦,下經有兩宮為單卦,上經6=3+3,基數三,參天之數,故象陽,下經2,兩地之數,故象陰。 |
由此可以明白,頤大過中孚小過分屬上下經,則乾坤坎離必定要在上經,否則,單卦卦宮上下經之比,不可能做到3:2,卦數比不可能具備陽三陰四參天兩地之基數。 |
由此也決定了乾坤坎離系在上經十一比七之位置,參合我的方陣圖,可以再確立巽兌系在下經十一比七的位置,震艮系在上經十一比七的位置也就水到渠成了。 |
陽三陰四,三以象圓而四以象方,十一比七以像圓周,兩者共同合作,就完成了上下經分區的重要工作,以圓三方四作為旁證,十一比七為圓周率,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