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秦伊人

甲骨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0: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先生所谓闰月加闰日(30+1=31),而是闰月加闰旬(30+10=40)。

闰三旬还有争论,再闰四旬?怕是更复杂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5: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6-10-17 13:42
为什么我认为34991中的癸酉是九月呢?一是因为上下的“二”分割线在癸酉的“癸”边上,表明下面的部分是一次占卜。二是两个七月中间的部分干支是癸巳和乙未,乙未应属于七月。癸巳有一个明显是八月的。从七月乙未到八月癸巳有59天,因此,这个癸巳应当为八月下旬的癸巳。从八月下旬的癸巳,经癸卯一旬,癸丑当然不可能是八月的而是九月,癸酉也应是九月。但是从一般卜辞的规律来看,时间顺序是先下后上。癸酉卜下连有癸丑,上面也是癸丑。癸丑-----癸酉------九月---------癸丑中,前面的癸丑应已进入九月,经癸亥-----癸酉再到---癸丑,最后的这个癸丑不应是九月的了。只能是中间的癸酉是九月。(乾坤客)
++++++++++++++++++++++++++

1、方-癸巳方帝-贞-旬亡祸-乙未■■七月(右读)
2、癸丑贞七月(右读)
3、癸酉卜出(右读)
4、癸巳卜贞旬亡祸八月(右读)
5、癸丑卜贞旬亡祸九月(左读)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七月)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七月)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八月】(癸酉卜出)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八月)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九月)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6-10-17 16:08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16-10-17 12:07
哪来的闰四旬?

珠199上下月份干支齐全,是“中闰”例,合集26643若定为“中闰”例还缺少五月的干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6-10-18 20:24 编辑

“癸朔合”与“气朔合”

两种“合朔”的实质差异:

  “气合朔”是天文物理现象,是可以被观察到的,例如:冬至和日食在同一天被观测到,就是标准的“气合朔”,“气”、“朔”都可以被观测到;而“癸合朔”是文化现象,癸日与日食(或朔日)同一天发生,癸日只是可以被记录的,而不是可以被观测的。所以从精确度的角度来看,“气合朔”的精度高于“癸合朔”,因为前者有两个物理观测才可以确认,而后者只需一个。本文认为,“癸合朔”直接产生“四癸”和“二癸”类型的卜辞;“气合朔”卜辞必然与闰法问题有关,这个认识才是这里讨论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0: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种“合朔”

  朔日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望日是客观存在的一样,只不过望日容易被观测而朔日不易被观测到。建立朔尺模型后,就可以预测朔日的来临,方便提前做好观测准备。

  气日也是客观存在的,气日以冬至为基准,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各个气日到来的时刻。

  癸日是人为规定的,但是一旦被规定,癸日就间隔十日连续不断,这是一条基本假定,否定这一假定,就不存在研究“殷历”的基础,甚至不存在研究中国古代历法的基础。

  当一个朔日与一个癸日重合时,这种重合也是必然会在某一天出现的,如在癸日出现日食,这一天就可以被称为“合朔”(癸合朔);那么下一个朔日也必然与某个癸日离的很近,近到只有半日的差距,是30与29.5的差距!由于观测和判定的经验误差,下一个朔日也有机会被记录在癸日里,这种在31天的范围里记录两次“合朔”的现象,就是“四癸”卜辞记录产生的原因。四癸月当然是占有31天。

  当一个朔日与一个癸日发生“合朔”,由于当时的观测和判定的经验误差,这个“癸合朔”没有被记录在癸日,而是被记录在了癸日的前一天的“壬日”,又恰巧下一个朔日也没有记录在癸日,而是被记录在癸日的后一天的“甲日”,这时就会出现“二癸”月的记录。二癸月当然是只占有29天。

  在客观的立场上看,“二癸”与“四癸”的发生几率是互补且相等的,是各占一半的,也是有可能同时发生的;被记录成“二癸”还是被记录成“四癸”,只与观测者的观测经验和判定经验有关。由于“四癸”和“二癸”引起的“大小月”现象是自然发生的,当时的人有没有发现这一现象,今人还没有直接证据。【最晚在秦简(或楚简,待查)上已经有明确的大小月记录。】

  只要出现“二癸”月,其两侧的月份都有可能被记录为“四癸”月,被记与不被记录成“四癸”月,都是偶然因素所为,或只与观测者的观测经验和判定经验有关。而“二癸”月本身又是最容易被记录成“四癸”月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0: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癸合朔”观测的误差范围在两日之内

  “合朔”观测是首先是对月亮的观测,月有圆缺晦朔,对于圆月,可以判定为15或16,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那么对于看不见月亮的晦朔,也是即可以判定为晦、也可以判定为朔,这是要凭观测者的经验累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说观测历的视觉误差在一两天之内,同理,晦、朔都在视觉误差的范围之内。所以,对于一月含有几天的争论,只是个观测误差和判定误差的问题,不存在历法是属于“太阳历”的问题。一个朔望月内被记录含有29天、30天、31天,这都是可以的,这都与“太阳历”无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6-10-19 12:11 编辑

“中闰”的条件(定分、至;气合朔)

  所谓“气”,是称“十二气”,后人命名如“雨水”、“春分”等,殷人用什么名称来表示“气”?这有待考证;但是殷人确定“气”是以冬至为基准的,从冬至到冬至,平均划分十二段,就是十二气。殷人当时至少能确定“两至”,即冬至和夏至,进而中分二至,其中分点就是春、秋分;从冬至到春分、从春分到夏至、从夏至到秋分、再从秋分到冬至,这四段再都被均分为三段,则分成了三四一十二“气”。这“十二气”是先于“二十四节气”的。后来又将任意两“气”间段做“中分”,中分点称作“节”。董作宾的所谓“无节置闰”就是指此“节”。但是,董作宾应该是混淆了“气”与“节”的概念,因为从来源上看,是先有“气”,后有“节”;或说商代还没有用“节”的概念,用到“节”就会有“二十四节气”,所以对商代历日说“无节置闰”就不如说“无中置闰”合理。

  当历尺上的气点和朔点重合时,可以称为“气合朔”,当人们能够发觉有“气合朔”出现时,才有置闰的条件,但这只是必要条件,只有当我们今人能够证明殷人在哪个“气合朔”的时间点上确实置闰了,才能说殷人确实有“无中置闰”的事实,这后一条才是充分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是置闰十三月,但是每个置闰十三月的年份是否有“气合朔”?这需要考证。只有发现殷人在置闰十三月的年份确实也出现“气合朔”,才能证明殷人有逐渐将置闰十三月改进成“无中置闰”的可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20: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的分至氣朔弦望不是現在人們所想像般簡單
囬歸年長初望月長日長是從千年萬年覌測紀錄數據積累而編造1曆法
(林兄上述说法,不反对。)

卜癸是以十天一次紀彔天象,類似周公五日一候制度叫作周禮
(林兄上述说法,受教了。)

曆法甲日朔而日食在晦日癸,因此訛作四癸
(林兄上述说法,可备为一说,对于解释“四癸”记录。)

卜辭「癸未卜,三日乙酉夕,月有食,聞」。聞字本是一組交义直綫,可能是月食觀測䇃彔圖,那裡去了?(林兄上述说法,不甚明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