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漫谈学问研究

发布者: 质文刚柔 | 发布时间: 2021-5-5 05:05| 查看数: 23923| 评论数: 785|帖子模式

最新评论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4-7-14 15:59:21
程朱理学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物,犹事也”;陆王心学“千百年不变”的心即理,同样如是:“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将格物穷物理,致知人事与心性的两大事则,看成同一码事。不同的是:程朱理学纳入天命之谓理的“性即理”范畴,尊卑定理的定位定性。陆王则纳入“心即理”范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即知至善,即知格物”。道德实践的知行合一。所以:“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程朱理学的性即理,与陆王心学的心即理,都是“物犹事也”,格物之功,一个流向天命之谓理的尊卑定理,一个流向诚意的止至善,都是“合乎天而不因乎物”,纯粹道德实践的论理学,形上教条的道德固化。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4-7-19 12:47:50
如何防止腐败行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理道的文化大环境,造就“小人喻于利”普罗大众的立心立命。其实,理道的文化大环境,更需要造就“君子喻于义”的官员立心立命。为官员立心,“积文学,正身行”的乾健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于“性性为能存神”,“为天地立心”的性之灵。“克己复礼为仁”,为官员立心的社会效应,就是复礼的“为官员立命”,孔儒民本政制的致力有为,君本政制必然日落西山走向衰落与衰亡。根源是君主世袭专制的大一统,伴君如伴虎的君主独权,导致治理结构弊政的势尊必蔽独权,独权为势尊必蔽的专制大一统,引发官员阶层的私蔽大患,官场贪腐与无为懒政的官官相护模式,彻底丧失“君子喻于义”的管理阶层。这就是君主世袭专制大一统的万劫不复!共和国承前的文化大环境,就是势尊必蔽引发天下私蔽大患的官官相护模式。《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说到第一把手的隐患问题,若重蹈势尊必蔽的覆辙,引发官员私蔽大患的问题,是非常值得深究。如何为官员立命?首要问题,君子喻于义阶层与小人喻于利阶层,不能混淆不分!无论是道德人品,还是学识才能,混淆意味是乱套!为官员立命的神参明钦,明钦效应是“物物为能过化”,“为生民立命”于天之则,“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以乾易知对应坤简能的人事职能,以乾刚健对应坤柔顺的心性职责,“柔得尊位动也刚”的“地势坤”,“大中而上下应之”,“君子以厚德载物”,社会财富最大的创造者,为官员立命的最显著功勋,也是官员升迁之路的政绩效应佐证。
文理礼治的益质载道为官员立心,政制法治的制度治理,为官员立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君主世袭专制的大一统,制造势尊必蔽的积患,造成官员阶层私蔽大患的官官相护模式,注定要走向衰落与衰亡。只有民本政制礼法合治的治理模式,方是防避官场贪腐行为的理想治理模式。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4-7-19 12:51:06
传统文化是否还留存于现代社会?留存于现实社会的传统文化太多了,无知觉而已。现代人常说换位思考,说起来,就是孔子仁礼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人事定名的换位思考,乾易知与坤简能;“己欲达而达人”,与利益分配的心性能动,气质定性的换位思考,乾刚健与坤柔顺。关乎人生名利的仁礼忠恕,存有两个极端的人生名利,心性质野的争名夺利,心性文史的淡泊名利。无论在思维的逻辑广度,还是义理的完善深度,人生名利的仁礼忠恕,全胜于现代人的换位思考。为什么现代人言尚属义理肤浅的换位思考,不云义理深刻的仁礼忠恕?更不用说船山的天下仁恕。
天下仁恕是值得深刻反思的社会潜在。应该是社会存在,却不见其存在。“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发展物物经济,满足人们物欲日益需求増长的心性唯物,应该是社会存在吧!用于反思文革时期的心性文史,兴无灭资,斗私批修的缝缝补补又三年,叫你干啥就干啥的螺丝钉精神。反思就要接受教训,返回“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为社会存在。“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须有安排的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路,应该是社会存在吧!用于反思改革开放后,出现“上溢而下漏”的贫富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与信任危机的社会存在。反思就要接受教训,返回“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走共同富裕路的公平正义。天下仁恕,从理成势者的理势必然,应该成为社会存在;因势成理者的理势自然,走上曲折波澜的不归路。极重而必改的相抑以相生,返回理势必然适全理势自然而成为社会存在。难道不会认为,天下仁恕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由社会潜在的理势必然,返回社会存在的理势自然。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4-7-19 12:52:34
传统儒学的形下器道是本体论,形上導是道体论,两者不能混淆的。
形下器道的本体论,人效天地德的道建阴阳,主持事物运行的人事心性本体,即《易传》的三道三才,“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仁心大用,融入礼本体的仁义人道,即仁礼本体。人事级能定位为易简理得的阴阳天道,乾易知与坤简能,仁礼本体的客体基础。心性能动气质定性为礼义规范的乾刚健与坤柔顺,实践实证是“易简之善配至德”的乾坤气化太和。这就是仁礼本体的主体能动。“极其大然后中可求”,实函斯活的体用中庸:“中可得然后大可有”,“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人事刚柔,心性质文,这就是“事物,人也”,主持着事物运行的人事心性本体,“体用以德业异迹”。至于客观基础的阴阳天道,“理化,天也”,所探究的是人、天(社会)、物总体的自然之化,天道元亨利贞与贞元亨利的“始终以循环异时”。至于仁义人道融入,心统性情的性情相需,“性情以动静异几”。这就是形下器道的仁礼本体论,《易传》三道三才的三大系统:阴阳天道的始终相成;刚柔地道的体用相函;仁义人道融入的性情相需。
形上導是道体论:“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矣”。中奏以天的社会限定,限定着始奏人的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终奏物,应对发展不充分的事物矛盾。中奏以天的社会限定,限定着人、天、物道体之间均一的自然之化,应对发展不平衡的事物矛盾。应对事物发展的两大矛盾,需要研究道体论的精微四义:“人事尊卑,义奠于位(人事级能易简理得的乾易知与坤简能);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立纲陈常,义辨于事(心性能动气质定性的乾刚健与坤柔顺),存亡进退,义殊乎时”。
儒学道器层次的道体论和本体论,充分体证儒学两大学问道的尊德性与道问学。其中深层的义理逻辑,还需上下求索而努力!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4-7-19 12:53:39
谁是中华历史上最崇高的人物?当我提出,百世皆行秦王制的二千余年君主世袭专制史,也是儒学民本与君本法家专制长期较量的历史。一方面是孔儒民本在人世间消失,另一方面表现为较量的长期存在。君主世袭专制条件下,出现盛唐贞观之治,君舟民水独尊儒学的政治实践,搁浅在世袭专制的治不及三代。续后出现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唐宋变革正道,开拓出“为往圣继绝学”,儒学民本的理论理性,掀动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终因唐宋变革逆道的宋后忠君报国,走到汉夷王朝再度陵替,满清法家独裁的文化专制主义以理杀人,明亡以后无中华,在民族文化生死攸关时代,谁能坚执儒学民本经典学问的研究。将儒学民本的文化大旗扛下去,奋斗到生命不息,这就是我认为是中华历史的最崇高人物;王船山。避开满清文化专制主义的迫*害与干扰,躲进深山,以一人之财力与精力,从事孔儒民本经典通经正经接着讲的理论研究,著作等身,传颂后世。时世造就出中华历史的最崇尚人物,非船山莫属!当儒学民本与君本法家专制长期较量史成盖棺定论时,船山成为中华历史的最崇高人物丰碑,顺理成章落成!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24-7-19 12:54:40
“天之所齐,不待齐也;天之所弗齐,不可齐也”。仁心统同为易简理得的各正性命,“天之所齐”;何时见过各正性命的仁心齐同?“不待齐也”!症结在那里?“天之所弗齐”,礼义明分的性命分殊,有人事的级能定位,权力与权威成然上下协同理则的分工关系;也有心性能动气质定性为“易简之善配至德”,心性能动的经济效益,关涉到利益分配问题。分工与分配的客观事实,性命分殊的礼义明分“不可齐也”,影响着各正性命仁心统同的“不待齐也”。这就是仁内礼外的心性矛盾。以西方心理学取代传统的心性学,谁会研究仁礼心性的本质矛盾?谁会注重级能等差的客观实在,研究机会平等的人事(礼易常变)机制?谁会研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关乎人生名利立心立命的仁礼忠恕?“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心忠恕,复礼是礼义忠恕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学的文理礼治,治理仁心自觉的礼义规范;儒学政制法治的目的是:实现精于物物的社会效应,建立社会礼义规范秩序的环境造人。礼法合治的目标一致:“克己复礼为仁”的礼义规范与秩序。礼义言行规范成为实践实证的基础理论,质正仁心辨真假,以礼义实践的行之效,质实仁义的知之效。这就是《易传》的三道三才,“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能应用真假难辨的仁(心性内)学本体?理性实学是应用仁心大用的礼本体,直言是仁礼本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