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1-7-2 09:41 编辑 ![]() 这一版中,有十二月癸巳,有十三月癸巳。十二月或十三月必有一个四癸月。如在十三月,则与上楼中可能同时。不过,这其间的文例有点乱。BC1211年倒是合适,但是它在武丁年份,贞人兄似乎是祖庚或祖甲世人。也放到BC1195年较合适。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1-7-2 09:53 编辑 从BC1213年正月庚辰到BC1195年十三月最后一天癸巳,共234个月。这其中按33个月一个闰日平均算,可设7个闰日。然而必须值10个闰日,才合实际。因为BC1195年12月月首为癸巳,说明这之前,已经设了9个闰日。大衍法正合在此前可以设9个闰日,可是。为什么会在13月又多值1个闰日呢?这是俺目前想不通的地方。因为不过234个月,按大衍法,可能产生两个单独月份加1闰日的情况,但产生3个想不通。 大衍法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呢?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1-7-2 10:37 编辑 合22404正月是二癸月小月,只能在BC1205年,由此,知此前多加过1个闰日。即1205年正月到1195年12月前也多加过1个闰日。在13月又多加了1个闰日。因为12月13月共61日,此处有连闰。说明在此前33个月以前曾有过连加闰日。BC1207年5月到1205年2月间不过22个月,却有过连加闰日的情况。实际上,从BC1213年正月到BC1205年2月,恰好100个月,按99个月3闰日的话,至少也设了4个闰日。 http://www.gxfxwh.com/forum.php? ... 2541&extra=page%3D1此处介绍过BC1217年曾发生过连闰。 |
中历藏1525=合16777
![]() ![]() |
![]() 这事与何共处一版。 |
![]() ![]() 这都是事贞卜辞,说明:16763十二月曾有过癸未,16779十三月有过癸卯。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1-7-20 09:49 编辑 为什么 要特别关注《合集补》4843缀合正误的问题呢? 这个16770加入缀合如果正确,而且在BC1211年,就能说明笔者的大小月理论是错误。缀合正确,而且在BC1195年,说明大小月理论是正确的,那就必须查明这一年的十三月和来年正月误差达四天这么大的原因。 缀合如果错误,但一定有十三月的癸酉、癸未、癸巳,误差在两天以内,那么,这一个年份只能在BC1211年。 ![]() 1、16770加入缀合如果错误,但十三月有癸酉、癸未、癸巳,则BC1211年十三月定朔癸亥可以改为误差1日的甲子,月晦为癸巳,是29日的小月加1个闰日变成的30日大月,不会是31日。此时,合26681必在BC1211年,且十二月为从癸巳到癸亥的31日。十三月为30日,因为两至三个月内可以连加 闰日。 2、缀合正确,这个BC1211年原本29天的小月十三月加一个闰日,也不会成为31天的四癸月。表明笔者“大小月理论”错误。 3、缀合正确,BC1195年原本30天的大月十三月加一个闰日,成为31日的闰日所在四癸月。定朔辛酉可以改为误差2日的癸亥,晦日癸巳。即缀合无误,笔者大小月理论也正确。但是,BC1194年正月定朔为庚寅,就要改为甲午,从庚寅到甲午,误差达4天。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但为什么误差这么大,需要研究。也许与月首有关,即如果以朏日为月首,误差则在2日以内。 笔者倾向于第1种意见。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1-7-18 06:35 编辑 平朔历法与定朔历法相较,误差在两日内,属于正常。但殷历不同,他有个特殊的月法,即闰日连用法,即可以在某相邻三个月内,连续各加一个闰日,这就导致他的月首(无论以朔为首,还是以朏为首)误差最大可达4日。那么,这种月法是观象所定,还是推步所定,现在还无法定论。笔者是先以推步做假设,来验证,找规律。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1-7-20 07:52 编辑 合16770的实物在哪个博物馆呢? ![]() 缀合图片: 缀汇461,合補4843(缺燕438) 出处: 《甲骨綴合彙編》461 缀合人: 白玉峥 重片: 合補4843(缺燕438)【合集16645+合集16659+合集16770+合集16777+合集16864】 |
哪一个大虾能从天津博物馆找到合16770的照片呢? |
![]() ![]() |
终于找到了照片,可以试一试了。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3-9-22 08:00 编辑 看下面的两图,可以看出,碴口似乎并不密合,在PS中做不到严丝全缝。 ![]() ![]()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3-9-20 21:54 编辑 ![]() 这是中历藏1525的原图。 ![]() 这是西泠3的原图 |
在PS中如果我不调整其大小,直接导入原图。是这样的。长度不一致。因没见过实物,不知道大小合不合适。![]() |
复旦大学师生团队开发“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助力古文字研究——缀合甲骨“碎片” 拼出文明图景 中国教育报 2023-05-05 10:19 北京 “我们现在是使用PS软件来进行缀合工作的,会遇到很多看起来很像,但其实并不是同一组的情况。如果检查出来有一个要素是不符合的,那么大概率就是错误的。”2022级博士生程名卉坦言。 能够将两片散落不同之处的甲骨形成关联,让它们准确拼合,需要研究者拥有深厚的古汉语和历史文化功底。“研究者对甲骨的信息很熟悉之后,就可以在缀合工作中灵活调用。”杨熠说。 “有些碎片看似可能缀合,以前觉得非常合适,但是现在看来又发现存有疑问。”杨熠向记者介绍了一组他发现的错误缀合。在原先的缀合中,甲骨正反面的形态、颜色、光泽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有一处小小的残缺让他心生疑问。经过仔细研究琢磨,他发现甲骨上有一个残字,放在整个卜辞中似乎并不妥当。经过反复推敲,他又在同一批材料中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另一片能够严丝合缝拼合的甲骨,原来的错误缀合也就不攻自破了。 |
合集16777=中历藏1525合集16770=西泠3 二者的PS缀合过程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6884815690131619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