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4-10-1 06:40 编辑 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犄角对称”的作用范围及其例外情况,以便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概念。 作用范围 定义与前提: 犄角对称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对称关系,它主要作用于以卦码幻方(一种特殊的矩阵排列方式,其中每个元素代表一个卦象)的左上角卦象为基础,通过其“初爻同”(即第一爻相同的卦象)和“二爻同”(即第二爻相同的卦象)作为顶角,来构建一系列并列的对应区块。在这些区块内,犄角对称的规律得以体现。 具体说明 顶角选择:选取卦码幻方左上角的卦象作为基准,找出其“初爻同”和“二爻同”的卦象。 区块构建:以这两个卦象(即“初爻同”和“二爻同”的卦象)为顶角,在幻方中构建出一系列并列的对应区块。 对称规律:在这些构建的区块内,犄角对称的规律生效,即区块内的元素或结构呈现出犄角对称性质。 以坤卦为例:假设坤卦位于卦码幻方的左上角。坤卦的“初爻同”卦象是姤卦(因为两者第一爻相同),“二爻同”卦象是同人卦(因为两者第二爻相同)。因此,在由姤卦和同人卦为顶角构成的、并列的对应区块内,犄角对称的规律有效。 例外情况 同行同列的特殊情形:当某个卦象的“初爻同”和“二爻同”卦象在卦码幻方中处于同一行或同一列时,犄角对称的规律不再适用。这是因为在此种情况下,无法根据这两个卦象构建出有效的并列对应区块,从而无法体现犄角对称的性质。 解释: 犄角对称依赖于两个顶角卦象(即“初爻同”和“二爻同”的卦象)来定义对称区块。 如果这两个顶角卦象位置过于接近(如同行同列),则无法形成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对称区块内的元素,从而破坏了犄角对称的成立条件。 综上所述,犄角对称在特定条件下(即顶角卦象非同行同列)的卦码幻方区块内有效,而当顶角卦象处于同行同列时,则不存在犄角对称的规律。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4-9-29 15:40 编辑 “就《易》而言,义理、象数不可或缺,空讲义理,就像没底的坛子,盛不住酒。孔子也不忽略象数。象数是我们的弱项,一定要补上,不过,不搞占卜的底线万万不可破!”——金景芳先生语 义理与象数的关系:“义理、象数不可或缺”:这里指出在《易经》的学习过程中,义理(即哲学思想、道德伦理等深层次含义)和象数(即卦象、爻数、变化等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义理是《易经》思想的精髓,而象数则是这些思想得以体现和运用的具体工具。 空讲义理的局限:“空讲义理,就像没底的坛子,盛不住酒”: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如果在学习《易经》时只注重义理的讲解,而忽略了象数的理解和应用,就如同一个没有底的坛子,无法真正承载和保留住《易经》的深刻内涵和实用价值。即,单纯的理论探讨无法使《易经》的智慧得以充分展现和传承。 孔子的态度:“孔子也不忽略象数”:这里提到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易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义理的探讨上,而是同样重视象数的学习和应用,体现了孔子在学术上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象数学习的必要性:“象数是我们的弱项,一定要补上”:这句话指出了当前在学习《易经》时可能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对象数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因此,强调了对象数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这是我们需要努力加强的方面。 底线原则:“不过,不搞占卜的底线万万不可破!”:在强调象数学习的重要性的同时,这句话也明确提出了一个底线原则,即虽然要学习象数,但绝不能将其用于占卜等迷信活动。这是对学习《易经》的正当性和纯洁性的维护,也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尊重和传承 |
其实,就周易而言真正的思想体现在其卦序的制作过程和成果的结构之中,即存在于卦序的形成机制当中。 |
周易的思想存在于卦序的三种形态之中,即:易平方图、周易格局和周易卦序之中,在于它们之间的联系、转化和契合之中。 |
六十四卦充分演绎独环的圆满性 在周易卦序解析中,“六十四卦充分演绎独环”是一种特殊的演绎方式,它强调64卦全部归入一个单独的循环组中,形成一个完整且闭合的演绎体系。这种演绎方式的核心在于“充分”二字,意味着在演绎过程中64卦的每一卦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没有任何一卦被遗漏或忽视。这种全面性的参与不仅体现了演绎的彻底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凸显了易经哲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从圆满的角度来看,“六十四卦充分演绎独环”正是一种追求圆满的体现。它通过将64卦纳入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中,实现了对易经哲学的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讨。这种探讨不仅涵盖了易经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而且保持了整体的和谐与平衡,体现了圆满的精神。 |
“中”的体现 周易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它强调在各种极端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避免过度或不足。在“六十四卦充分演绎独环”中,这种“中”的思想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首先,从卦序的排列来看,64卦被巧妙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这个体系既包含了各种卦象的多样性,又保持了整体的和谐与平衡。这种排列方式本身就体现了“中”的思想,即在多样性中寻找平衡,在变化中保持稳定。 其次,从演绎的角度来看,“六十四卦充分演绎独环”强调每一卦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没有任何一卦被遗漏或忽视。这种全面性的参与不仅体现了演绎的彻底性和完整性,也体现了对每一个卦象的尊重和重视。这种尊重和重视正是“中”的思想所要求的,即在各种极端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卦象。 |
卦序机制与易的核心思想的紧密联系 “六十四卦充分演绎独环”不仅体现了圆满和“中”的思想,而且与周易的核心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 周易作为一部古老的哲学著作,其核心思想包括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天人合一等。这些思想在“六十四卦充分演绎独环”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例如,阴阳平衡的思想体现在卦象的阴阳属性和相互关系中;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则体现在卦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则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相互影响中。 通过这些思想的体现和演绎,“六十四卦充分演绎独环”不仅揭示了易经哲学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层次,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世界。这种视角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易经哲学,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
“六十四卦充分演绎独环”所追求的是一种圆满,这也是“中”的一种体现。它将卦序的机制与易的核心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世界。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4-10-1 09:24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4-10-3 09:11 编辑 “周绎”的定义 “周绎”是指在周易逻辑推理的背景下,通过充分演绎和循环演绎的方式,对周易中的卦象、卦辞、爻辞等元素进行全面、深入、连贯的解析和推导,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新方法或新视角。 “周绎”的解读
|
一幅图凝聚的一般是成型的思想,而图与图之间的演绎则是活的思想。这句话通过对比单个图像和图像之间的演绎,揭示了图像在表达思想中的不同作用。单个图像能够直观地表达成型的思想,而图像之间的演绎则能够激发和展现出更加生动、灵活和具有生命力的思想。这种对图像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刻洞察,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图像在信息传递和思想表达中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来探索和挖掘图像背后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
周易的卦序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智慧宝典,它以独特的符号语言和逻辑体系,展现了古人对世界深刻的认知与理解,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在现代社会,深入挖掘周易卦序中的哲理与智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还能为解决当代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4-11-3 08:13 编辑 |
在自说自话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对人性的理解、对生活的态度等。 这些价值观可能体现在他们的言语内容、语气、情感色彩等方面。 自说自话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与自己对话,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潜在的问题或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