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0|回复: 13

[原创] 高估《庄子》的几个常见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1 1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15 编辑

《庄子》之所以难于理解,可能只是基于一个简单的原因,如同正常人很难理解一个白痴的行为一样。我们一直在将《庄子》向高深了理解,而没有意识到《庄子》其实是肤浅、荒谬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方向性的错误造成了很难破解的迷惑。因此成了“皇帝的新衣”,也就没有人敢去指出基本事实了。
比如,几个常见的高估《庄子》的问题:
1:《逍遥游》篇章中的“鲲鹏”寓言,说的并不是“逍遥游”而是“大小之辩”的问题,只是由大小的相对性推论出是非的不定性,再推论出无所谓成败的系列观点所做的铺垫。

能说鲲鹏是“无为”而蜩与学鸠就是“有为”吗?这个寓言只是说明,由于各自生存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不同,会造成相互理解的障碍,不能因此就否定对方而已。因此推导出儒墨两家也是因为各自生活欲求的差异而辩论是一样的性质。“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鲲鹏寓言“大小”与“大知、小知”的层次,在庄子理论中相对于“真知、不知、无为”来讲是属于底层的见解,和“境界”联系起来都牵强,何况是“逍遥游”呢?
而且,鲲化鹏也不是什么修炼境界的飞跃,而只是“不同形相禅”而已。

《外篇·至乐》种有几,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鼃?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干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内篇·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很多学者将“野马也”作为“气”来讲解,其实庄子只是说野马在高空看来,和尘埃一样渺小,万物也一样。以此来说明同一个事实不同的角度距离来看,言论的结果也不一样,用来论证言论不同而实质上是一回事,没有必要争论的问题。也就是“朝三暮四”的结论。




《内篇·逍遥游》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这个说法很绕口,理解起来似乎也很复杂,其实就是俗话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指出不同言论之间实际上是一回事,很难令人信服的话,就例举出真正不同的事实,就可迎刃而解了,比如“小知”和“真知”的区别,儒墨和老子的区别等。
而许多学者却和佛学的“以指为月”联系起来,佛学是讲“名实”的层次问题,也是“拈花微笑”要指出的文字障碍的问题,和“货比货”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庄周梦蝶的故事,也只是如何看待生死的问题,并不是化蝶有多少意境美感,其实化蝶和化蛇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化蛇的话误导会少些而已。见《内篇·大宗师》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蓋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
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2:再比如《内篇·人间世》中被佛道修炼者最常发挥的“心斋”“坐驰”的问题,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看文章要看前提,也就是大框架。《内篇·人间世》的内容是颜回和孔子谈论怎样向暴王进谏的问题,重点在于以什么方式进谏,是“端而虚,勉而一”还是“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呢?而孔子这时讲的“心斋”,是进谏的一种心态。“心斋”是感悟问题关键的方法,只是“心斋”的好处是创造了一个“见微知巨、各抒己见”的氛围,目的还是在于取得怎样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很多学着用佛学的“境風吹識浪”谈“心斋”, 而佛学讲的是“心,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在探讨“空色不二”之后的“八识”之间的关系问题,属于大乘佛学的探讨范围,具体在《楞伽经》有综合性的讲解。而《庄子》和佛学的关系,简单说庄子没有涉及到佛学的基本问题的根据如下:一是庄子的 “齐物”属于“色色不二”,而佛学首先是“色空”问题;二是庄子无是非,而佛学的基础是“善恶”问题;三是庄子所谓的 破生死是“不同形相禅”,而佛学是“出轮回”。这几个基础说明了庄子的 层次,所以请有以禅学、佛学来研究庄子的 学者三思。

仅举两例来说明一下,其它的如孝心的层次问题,我们会在孝敬父母时作区分么?还有一般人都会从小受到不能以貌取人的教育,可说是人之常情,《内篇·德充符》有什么可辩论的呢?等等,等等。可见《庄子》已经不只是“皇帝的新衣”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1: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16 编辑

这个问题,《列子》已经对《庄子》进行了系统的批驳,只是学界没有看清实质,反而将二者并列为道学之一了。
《列子·仲尼第四》龙叔曰:“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得而不喜, 失而弗忧;视生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家,如逆旅之舍; 观吾之乡,如戎蛮之国。凡此众疾,爵赏不能劝,刑罚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 易,哀乐不能移。固不可事国君,交亲友,御妻子,制仆隶。此奚疾哉?奚方能 已之乎?”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 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为疾 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
这里,文挚的话很容易误解为是夸奖龙叔的,其实是讽刺龙叔的。圣人虽然看起来有些缺心眼,但是实际上是明白道理、通达世情的,属于“大智若愚”;而龙叔却是有圣人的症状却没有圣人的实质,徒有其表是真缺心眼而已,也不是说自己真是医术浅,而是无药可救的意思。来讽刺庄子之流被障碍住了的实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1: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16 编辑

庄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很小心地解释了男女性别以及精卵结合的问题后,庄子说:“孔子说他是从山东来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1: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16 编辑

《列子·天瑞第一 》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 “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 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 “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 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 而不知归,失家者了。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 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 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 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这个故事是针对庄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逍遥游”的观点的批驳,认为二者都有过失,圣人可以营造二者之间的“和谐状态”,这个才是现实可实现的世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16 编辑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②;不以智治国,国之福③。知此两者,亦稽式④。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⑤,然后乃至大顺⑥。
--------------------------
⑤反,相背,与“格物”相反的思路。
参考【百度百科】: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有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端,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如果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和“纠正自己的行为,加强自己的修养”,则是要详尽明晰,可以充分发挥智慧才能,进行各种尝试,务求获得真*相;而如果是人员管理的话,则要重在包容含蓄,留有余地为好。水至清则无鱼,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底线之上,求大同存小异,难得糊涂,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格物、致知、修身”要“智”,要“明辨是非”;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愚”,要“难得糊涂”,重在风气淳朴,返璞归真,“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里需要提醒的一点,《庄子》恰恰在“稽式”的问题上,犯了完全相反的错误,《齐物论》在“格物”上不是搞清楚了问题,而是 放弃了搞清楚的努力,变成了事实上的“不可知论”。而对“仁义”问题,老子认为不能作为治国方针的原因,在于不彻底,不是根本,而不是说作为个人修养是不对的,而庄子却上升到人性的高度,要予以铲除。而“是非不定论”混淆了大是大非的标准,将圣盗同论,将有条件的包容变成了无原则的放弃。不仅违背了道学“稽式”的原则,也和千古以来的实践经验相违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1: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16 编辑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庄子不仅实质问题上错误,逻辑推理上也是荒谬的。
《外篇·天地》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这段话等于说:“有刀就会杀人,没有就不会杀人,所以我不用刀!”
而《内篇·应帝王》中“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实质是颠倒了内因、外因的问题,将迷失的原因推到了外因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16 编辑

根本原因在于,老子“无为”要消灭的是管理的痕迹,而庄子要消灭的却是管理的内容,因此造成了老庄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完全不同的取向,老子从帝王到百姓培养的都是老练的担当者,而庄子从上到下培养的是不得已的流浪汉!
我们“法道”法的是什么呢?重点不是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而是“道”是怎样形成和管理自然万物的运转的,立场不是被管理者而是管理者。我们法道的关键是,学会“道”掌控自然万物的方法,来掌控我们事业的发展。无为、有为的区别,不在于是抓全局还是抓具体,也不在于是搞人事还是搞业务,而是无论是方案的确定,还是方案的执行,都要将重心尽量向相对一线人员倾斜,满足一线人员的成就感、自豪感是对其真正的尊重,由此自然会迸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是一种觉察不到管理痕迹的管理,这个理念也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内涵。
老子“无为”要消灭的是管理的痕迹,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非乎?故至誉无誉”的最佳效果。庄子如同百姓之一,只不过他进一步认为,管理者都应该去游山玩水而已,要消灭的是管理的内容。这就是老庄之间的差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16 编辑

我深信这个世界是有真善美存在的,我们这个世界最大的伟业,就是导人向善的伟业,离开这个方向的引导,入世出世最终都会走入迷茫。《齐物论》的“两环”看似深奥复杂,其实就是不同事物的参照标准不定,而同一事物本身又变化不定,因此难有定论,不如不辩论,都一样。
比如相亲,看的人多了,这个脸蛋漂亮,那个身材好,这个大方热情,那个娴雅文静------七姑说这个好,八姨说那个行,二舅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时间长了也可能会变成东施。究竟哪个好?也就挑花眼了,拿不定主意了!最后,一拍大腿,都差不多,一样!实在不行的话,赶谁算谁得了!于是,《齐物论》诞生了。
《齐物论》实际上就是迷茫的结果,也必然会将人导向迷茫。关键是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在相亲中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有没有亲人重逢的感觉;而在为人处事中要把握以人为本和民心为本的原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16 编辑

道有没有是非呢?
关键在于对“道通为一”的理解,也就是道有没有是非的问题,庄子《内篇·齐物论》讲“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为什么说庄子的看法,表面看起来似乎很高明、很超越,而实质上是一种迷失呢?原因在于,“道”的“无为”是通过具备阳光、空气、水等基本资源要素所搭建的平台,然后任由万物竞争而形成拾遗补缺繁茂的大自然的。
道的管理方式也是通过对资源的调控,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沙漠、雨林的不同系统。再通过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来使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从而来维持整个自然界的动态平衡与发展。
自然万物虽然都是动态平衡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物种的竞争发展是要在不危害整体平衡的前提下的自由竞争,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而不是绝对的自由。因此,草场的供养能力决定了草食动物的总量,捕食动物和被捕食动物也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一旦破坏了动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因此,道是以是否危害自然的动态平衡,做为生杀的标准的,这个也是《阴符经》“五贼”以及《道德经》“五德”要阐述的内涵;而每个物种是以是否有利于本物种的生存发展为是非、善恶标准的。具体到我们,就是以人为本和以民心为本两个原则。每个物种的标准和道的标准,方向是一致的,这个也是老子道学、佛学等能悟道、修道的根本原因。
庄子只看到了极其粗浅的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背后大局的掌控,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因而形成了是非不定论,必然会丧失了根本的方向,实在是入世出世中的一大误区。
请参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05: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直在将《庄子》向高深了理解,而没有意识到《庄子》其实是肤浅、荒谬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方向性的错误造成了很难破解的迷惑。因此成了“皇帝的新衣”,也就没有人敢去指出基本事实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2 2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被赶下神坛,是国学复兴的第一步,现在基本实现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3 07: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入世道家,应世春秋,诸侯争霸的礼崩乐坏,杨朱私己、墨子兼爱相利的诸子显学,存在决定思维,主人心复古的道法自然,入世道家。庄子出世道教,应世战国,法家法术势流行的奸诈人心时代,厌倦世俗,梦幻成仙遨游,不食人间烟火,依然还是道法自然的出世道教。也如魏晋南北朝大动乱期,也有外来的出世佛教入世,不是很正常的历史事件?春秋入世道家,战国出世道教,都是道法自然,同一学派的两个不同时代人。也如春秋孔孟,战国后荀易,同一学派的两个不同时代人。再如有文革时代的质文刚柔,也有改革开放时代的质文刚柔,恍若两人,不同时代的同一人?不是存在决定意识?宋后的乱世道佛,道涵入世道家与出世道教。入世道家主无为人生,与世浮沉的难得糊涂。出世道教的梦仙遨游,倾倒多少文情并茂的文人骚客,想入非非作南柯一梦。庄子梦仙遨游,乃处在乱世的文人骚客,想入非非的梦幻“偶像”,何时登上神坛?道教?宗主不是依然是老子?即太上老君?有四御三清?道教的历史知识,还得请教张先生了。愚疑之,是否张先生梦境是庄子登神坛,梦醒赶下神坛?一笑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4 10: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鼓吹庄子是中国的佛,或不亚于佛。
先生不知道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3 05: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通为一”的理解,也就是道有没有是非的问题,庄子《内篇·齐物论》讲“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为什么说庄子的看法,表面看起来似乎很高明、很超越,而实质上是一种迷失呢?原因在于,“道”的“无为”是通过具备阳光、空气、水等基本资源要素所搭建的平台,然后任由万物竞争而形成拾遗补缺繁茂的大自然的。
道的管理方式也是通过对资源的调控,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沙漠、雨林的不同系统。再通过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来使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从而来维持整个自然界的动态平衡与发展。
自然万物虽然都是动态平衡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物种的竞争发展是要在不危害整体平衡的前提下的自由竞争,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而不是绝对的自由。因此,草场的供养能力决定了草食动物的总量,捕食动物和被捕食动物也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一旦破坏了动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因此,道是以是否危害自然的动态平衡,做为生杀的标准的,这个也是《阴符经》“五贼”以及《道德经》“五德”要阐述的内涵;而每个物种是以是否有利于本物种的生存发展为是非、善恶标准的。具体到我们,就是以人为本和以民心为本两个原则。每个物种的标准和道的标准,方向是一致的,这个也是老子道学、佛学等能悟道、修道的根本原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