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qc4124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三)趙秋成---------重述先師之言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1: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1-10-14 06:53 编辑


接上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定州竹簡“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恢復碑“子曰學而不思則罔”。《集解》曰:學不尋思其義,則罔然無所得。《釋文》:“罔,本又作冈。”吉田篁墩言:“則《卷子》、《舊版》、《宣》、《賢》 《注》同。案: 古體。案:唐石經應永十七年鈔本、明應五年鈔本、永祿鈔本、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註疏》本作“唐卷子本、伯2604、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大永本、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作“ 羅振玉藏敦煌本作“學而不思則 ”無前“子曰”二字。



      “思而不學則殆”,定州竹簡“思而不學則殆  20,恢復碑“思而不學則殆”。《集解》:“不學而思,終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釋文》:“殆,音待,依義當作怠。”





        皇侃《義疏》:“子曰子曰至則殆。此章教學法也。學而不思,則罔;夫學問之法。既得其文。又宜精思其義。若唯學舊文而不思義。則臨用行之時。罔罔然無所知也。又一通云:罔誣罔也。言既不精思。至於行用乖僻。是誣罔聖人之道也。思而不學,則殆。又若不廣學舊文。而唯專意獨思。則精神疲殆也。於所業無功也。

        說明:貼不出之“罔”字從冂從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06: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定州竹簡“子曰功乎異端斯害也已  21”,恢復碑“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集解》:“攻,治也。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歸。異端不同歸也。”案:唐石經、羅振玉藏敦煌本、伯2604、伯2618、伯2677、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永祿鈔本、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註疏》本作“斯害也已”;唐卷子本、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應永十七年鈔本、明應五年鈔本、正平本《集解》、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天文二年刊本作“斯害也已矣”。


        皇侃《義疏》:“‘子曰’此章禁人雜學諸子百家之書也。‘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攻治也。古人謂學為治。故書史載人專經學問者。皆云治其書治其經也。異端謂雜書也。言人若不學六籍正典。而雜學於諸子百家。此則為害之深。故云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矣。斯害也已矣者為害之深也。云善道有統故殊途而同歸者。善道即五《經》正典也。有統。統,本也。謂皆以善道為本也。殊途謂《詩》、《書》、《禮》、《樂》為教之途不同也。同歸謂雖所明各異而同歸於善道也。諸子百家竝是虛妄。其理不善。無益教化。故是不同歸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06: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1-10-14 06:58 编辑

接上文: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定州竹簡“子曰由誨女 乎”,恢復碑“子曰由誨女 之乎”。《集解》孔安國曰:“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釋文》:“女,音汝,後可以意求之。”吉田篁墩言:“誨女,諸舊本並《皇》、《邢》作‘汝’;《國訓》、《陸》、《朱》同此本。”案:唐石經、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作“女”;唐卷子本、羅振玉藏敦煌本、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大永本、文明九年鈔本《義疏》、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山井鼎簽識《註疏》本作“汝”。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定州竹簡“ 之為 之弗 為弗 是 也  22”,恢復碑“ 之為 之不 為不 是 也●”《釋文》:“知也,如字,又音智。”案:唐石經、唐卷子本、伯2604、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大永本、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註疏》本作“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羅振玉藏敦煌本、伯2618、伯2677作“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應永十七年鈔本、永祿鈔本、文明九年鈔本《義疏》作“知之為知之不知之為不知是知也”,叢書集成本、四庫全書本同。《荀子•儒效》“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逢衣淺帶,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繆學雜舉,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詩書;其衣冠行偽已同於世俗矣,然而不知惡;其言議談說已無異於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別;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積足以揜其口,則揚揚如也;隨其長子,事其便辟,舉其上客,億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法后王,一制度,隆禮義而殺《詩》、《書》;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齊法教之所不及,聞見之所未至,則知不能類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法先王,統禮義,一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苟仁義之類也,雖在鳥獸之中,若別白黑;倚物怪變,所未嘗聞也,所未嘗見也,卒然起一方,則舉統類而應之,無所儗作;張法而度之,則晻然若合符節:是大儒者也。”《子道篇》:“子路盛服而見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於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風,則不可涉也。非維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子路趨而出,改服而入,蓋猶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奮於言者華,奮於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仁且知,夫惡有不足矣哉!’”《韓詩外傳》卷第三第卅一章:“《傳》曰:子路盛服以見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昔者江出於濆,其始出也,不足以濫觴。及其至乎江之澤也,不方舟,不避風,不可渡也。非其下流衆川之多歟?今汝衣服甚盛,顔色充滿,天下有誰加汝哉?’子路趨出,改服而入,蓋揖如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夫慎於言者不譁,慎於行者不伐,色知而有長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言之要也,能之爲能之,不能爲不能,行之要也。言要則知,行要則仁。旣知且仁,又何加哉?’《詩》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龖案:孝昭帝(劉弗陵)高帝五世孫B.C.86-- B.C.74在位,荀悅曰:“諱弗之字曰不。”由定州竹簡不避諱“弗”字並竹簡中“智、 ”並存,相關“ ”年代詳上圖版!由是可知定州竹簡《論語》的抄寫年代在漢昭帝即位的B.C.86年前。



             皇侃《義疏》:“‘子曰至知也’。此章抑子路兼人也。‘子曰:由,’由子路名也。子路有兼人之性。好以不知為知也。孔子將欲教之。故先呼其名也。‘誨女知之乎。’誨教也。孔子呼子路名云:我欲教汝知之文章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汝若心有所不知則當云不知。不可妄云知之也。‘是知也。’若不知云知。此則是無知之人耳。若實知而云知。此則是有知之人也。又一通云:孔子呼子路名云。由我從來教化於汝。汝知我教汝以不乎。汝若知我教則云知。若不知則云不知。能如此者是有知之人也。”邢昺《疏》引《史記•弟子傳》云:“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好勇力,志抗直,冠雄雞,佩貑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12圖十二“智”字 高明、塗白奎編著,《古文字類編(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15行“子(張學干祿)”,定州竹簡“子張學干祿”,恢復碑“子(張學干祿)”。《集解》鄭玄曰:“弟子,姓顓孫,名師,字子張。干,求也。祿,祿位也。”吉田篁墩言:“干祿,《卷子》、《皇》二鈔本‘干’作‘于’《注》同,恐是誤筆,姑存疑。”案:唐石經、羅振玉藏敦煌本、伯2604、、伯2618、伯2677、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大永本、應永十七年鈔本、永祿鈔本、叢書集成本《義疏》、四庫全書本《義疏》作“學干祿”;明應五年鈔本與唐卷子本、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同作“學于祿”。


         第15行“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 尤”,定州竹簡“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 尤”,恢復碑“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 尤”。《集解》包氏曰:“尤,過也。疑則闕之,其餘不疑,猶慎言之,則少過。”
“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 悔”,定州竹簡“多  23見闕殆慎行其餘則 悔”,恢復碑“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 悔”。《集解》包氏曰:“殆,危也。所見危者,闕而不行,則少悔。”


         “言 尤行 悔祿在其中矣●”,定州竹簡“言 尤行 悔祿在其中  24”,恢復碑“言 尤行 悔祿在其中矣●”。《集解》鄭玄曰:“言行如此,雖不得祿,亦同得祿之道。”案:太史公書《仲尼弟子列傳》:“子張問干祿,《集解》鄭玄曰:“干,求也。祿,祿位也。”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集解》包氏曰:“尤,過也。疑則闕之;其餘不疑,猶慎言之,則少過。”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集解》包氏曰:“殆,危也。所見危者,闕而不行,則少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集解》鄭玄曰:“言行如此,雖不得祿,得祿之道。””



               皇侃《義疏》:“子張學至中矣。‘子張學干祿。’干,求也。祿祿位也。弟子子張就孔子學求祿位之術也。‘子曰:多聞闕疑,’答求祿術也。疑疑惑之事也。言人居世間必多有所聞。所聞之事必有疑者有解者。解者則心錄之。若疑者則廢闕而莫存錄。故云: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其餘謂所心解不疑者也。已闕廢可疑者。而所餘不疑者。雖存錄在心。亦何必中理。故又宜口愼言之也。‘則寡尤;’寡少也。尤過也。既闕可疑。又愼言所不疑。能如此者則生平之言少有過失也。‘多見闕殆,’殆危也。言人若眼多所見。闕廢其危殆者。不存錄之也。‘慎行其餘,’其餘謂自所錄非危殆之事也。雖已廢危殆者。而所餘不殆者。亦何必竝中其理。故又宜愼行之也。‘則寡悔;’悔恨也。既闕於危殆者。又愼行所不殆。能如此者則平生所行少悔恨也。‘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其餘若能言少過失。行少悔恨。則祿位自至。故云祿在其中也。故范寧云:發言少過。履行少悔。雖不以要祿。乃致祿之道也。仲尼何以不使都無尤悔。而言寡尤乎。有顏回。猶不二過。蘧伯玉亦未能寡其過。自非聖人何能無之。子張若能寡尤悔。便爲得祿者也。言當無道之世。德行如此。雖不得祿。若忽値有道之君。則必見用。故云得祿之道也。”邢昺《疏》引《史記•弟子傳》云:“顓孫師,陳人,字子張。少孔子四十八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9: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定州竹簡“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恢復碑“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集解》:包氏曰:“哀公,魯君謚。”案:唐石經、唐卷子本、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大永本、明應五年鈔本、叢書集成本《義疏》、四庫全書本《義疏》作“何為則民服”;應永十七年鈔本、永祿鈔本、文明九年鈔本《義疏》作“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定州竹簡“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  25服”,恢復碑“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集解》包氏曰:“錯,置也。舉正直之人用之,廢置邪枉之人,則民服其上。”《釋文》:“錯,七路反,《注》同,置也,鄭本作措,投也。”

        “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定州竹簡“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6”,恢復碑“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案:太史公書《孔子世家》:“魯哀公問政,對曰:“政在選臣。”季康子問政,曰:“舉直錯諸枉,《集解》包氏曰:“錯,置也。舉正直之人用之,廢置邪枉之人。”《索隱》《論語》“季康子問政,子曰‘政者,正也’”。又“哀公問曰‘何為則人服’?子曰‘舉直錯諸枉則人服’”。今此初論康子問政,未合以孔子答哀公使人服,蓋太史公撮略《論語》為文而失事實。則枉者直。”康子患盜,孔子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集解》孔安國曰:“欲,情欲也。言民化於上,不從其所令,從其所好也。”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案:羅振玉藏敦煌本《集解》、伯2604、伯2618、伯2677、卜天壽寫鄭本“錯”作“措”。


                皇侃《義疏》:“哀公問至不服。‘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哀公失德。民不服從。而公患之。故問孔子求民服之法也。‘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答哀公民服之法也。凡稱子曰。則是弟子所記。若稱孔子則當時人。非弟子所記。後為弟子所撰。仍舊不復改易。故依先呼孔子也。直謂正直之人也。錯置也。枉委曲邪佞之人也。言若舉正直之人為官位。為廢置邪佞之人。則民服君德也。亦由哀公廢直用枉故也。故范寧云:哀公捨賢任佞。故仲尼發乎此言。欲使舉賢以服民也。‘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此舉哀公之政如此故民不服也。江熙云:哀公當千載之運。而聖賢滿國。舉而用之。魯其王矣。而唯好耳目之悦。羣邪秉政。民心厭棄。既而苦之。乃有此問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9: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5、16行“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定州竹簡“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恢復碑“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集解》孔安國曰:“魯卿季孫肥。康,謚。”

           第16行“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定州竹簡“子曰臨之以狀則  27敬”,恢復碑“子曰臨之以狀則敬”。《集解》包氏曰:“莊,嚴也。君臨民以嚴,則民敬其上。”案:唐石經、唐卷子本、羅振玉藏敦煌本、卜天壽寫鄭本、伯2604、伯2618、伯2677、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大永本、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註疏》本作“臨之以莊則敬”;應永十七年鈔本、永祿鈔本、明應五年鈔本、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叢書集成本《義疏》、四庫全書本《義疏》作“臨民之以莊則民敬”。


         “孝慈則忠”,定州竹簡“孝慈則忠”,恢復碑:“孝慈則忠”。《集解》包氏曰:“君能上孝於親,下慈於民,則民忠矣。”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定州竹簡“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8”,恢復碑:“舉善而教不能則民勸●”《集解》包氏曰:“舉用善人而教不能者,則民勸勉。”案:唐石經、伯2604、伯2618、伯2677、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註疏》本作“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羅振玉藏敦煌本作“善而教不則歡”;唐卷子本、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大永本、應永十七年鈔本、永祿鈔本、明應五年鈔本、正平本《集解》、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天文二年刊本作“舉善而教不能則民勸”。龖案:恢復碑時由上下文殘字知本行恰缺一字,恢復漢石經從此!


           皇侃《義疏》:“季康子問至民勸。‘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季康子魯臣也。其既無道僭濫。故民不敬不忠不相勸奬。所以問孔子求學使民行敬及忠及勸三事也。故云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答使為三事之術也。民從上化如草從風也。臨謂以高視下也。莊猶嚴也。言君居上臨下。若自能嚴整。則下民皆為敬其上也。‘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民勸。’又言:君若上孝父母。下慈民人。則民皆盡竭忠心以奉其上也。故江熙云:言民法上而行也。上孝慈則民亦孝慈。孝於其親。乃能忠於君。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也。‘云:舉善而教不能則民勸者。’又言:若民中有善者。則舉而祿位之。若民中未能善者。則教令使能。若能如此。則民競為勸慕之行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9: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定州竹簡“或謂孔子曰子何不為正也”,恢復碑:“或謂孔子曰子何不為正也”《集解》包氏曰:“或人以為,居位乃是為政。”龖案:由上下文殘石固定後知“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間較漢石經少一字!而定州竹簡本“爲政”後恰多一“也”字,而定州竹簡本爲漢石經張矦《魯論》祖本,從之可也!


            “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定州竹簡“子曰書云孝乎維孝友  29于兄弟施於有正是亦為正奚其為為正也  30”,恢復碑:“子曰書云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正是亦為正也奚其為為正也●”《集解》包氏曰:“孝于惟孝,美大孝之辭。友于兄弟,善於兄弟。施,行也。所行有政道,與為政同。”《釋文》:“孝于,如字,一本作孝乎。奚其為為政也,一本無一爲字。”案:唐石經、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註疏》本作“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唐卷子本作“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也”;羅振玉藏敦煌本作“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矣其為政”;伯2604、伯2618、伯2677、卜天壽寫鄭本作“乎”;伯2618作“維”;伯2604作“惟”;伯2618“兄弟”作“弟兄”;伯2604、伯2618、伯2677作“是亦為政”;卜天壽寫鄭本作“奚其為為政”;伯2604、伯2618作“奚其為政”;伯2677作“奚其為為政也”;正和四年鈔教隆本作“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也奚其為為政也”;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應永十七年鈔本作“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也奚其為為政”;大永本、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作“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也奚其為為政也”;文明九年鈔本《義疏》作“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為政也奚其為為政”;明應五年鈔本作“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為政奚其為為政也”;永祿鈔本作“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為政奚其為爲政”。龖案:參考《釋文》本恢復碑後本行並下行“子曰殷因”前恰還少一字,是以知漢熹平石經當與正和四年鈔教隆本相同而有“為政”二字後的“也”字。《白虎通•五經篇》:“孔子所以定《五經》者何?以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遲,禮樂廢壞,強陵弱,眾暴寡,天子不敢誅,方伯不敢伐。閔道德之不行,故周流應聘,冀行其聖德。自衛反魯,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經》以行其道。故孔子曰:‘《書》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以為政也。」’”《後漢書•郅惲傳》:“鄭敬素與惲厚,見其言忤歙,乃相招去,曰:‘子廷爭繇延,君猶不納。延今雖去,其埶必還。直心無諱,誠三代之道。然道不同者不相為謀,吾不能忍見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之乎!’惲曰:‘孟軻以彊其君之所不能為忠,量其君之所不能為賊。惲業已彊之矣。障君於朝,既有其直,而不死職,罪也。延退而惲又去,不可。’敬乃獨隱於弋陽山中。居數月,歙果復召延,惲於是乃去,從敬止,漁釣自娛,留數十日。惲志在從政,既乃喟然而歎,謂敬曰:‘天生俊士,以為人也。烏獸不可與同羣,子從我為伊、呂乎?將為巢、許,而父老堯、舜乎?’敬曰:‘吾足矣。初從生步重華於南野,謂來歸為松子,今幸得全軀樹類,還奉墳墓,盡學問道,雖不從政,施之有政,是亦為政也。吾年耄矣,安得從子?子勉正性命,勿勞神以害生。’惲於是告別而去。敬字次都,清志高世,光武連徵不到。”


                  皇侃《義疏》:“或謂至為政。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或者或有一人不記其姓名也。奚何也。政謂居官南面也。或人見孔子栖遑。故問孔子曰。何不為政處官位乎。‘子曰:書云,「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為政也,’此以上竝《尚書》言也。引書以答或人也。然此語亦與《尚書》微異而義可一也。善父母曰孝。善兄弟為友。于,於也。惟孝謂惟令盡於孝也。施,行也。言人子在閨門。當極孝於父母而極友於兄弟。若行此二事有政。即亦是為政也。‘奚其為為政?’此是孔子正答於或人也。言施行孝友有政家。家皆正。則邦國自然得正。亦又何用為官位乃是為政乎。故范寧云:夫所謂政者以孝友為政耳。行孝友則是為政。復何者為政乎。引《尚書》所以明政也。或人貴官位而不存孝道。故孔子言于此也。惟令極行於孝。故云美孝之辭也。然友于兄弟是善於兄弟。則孝于惟孝是善於父母也。父母既云孝于惟孝。則兄弟亦宜云友于惟友也。所以互見之也。行孝友有政道。即與為政同。更何所別復為政乎。”邢昺《疏》:“子曰:《書》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者,此《周書•君陳》篇文,引之以答或人為政之事。彼云:‘王若曰:「君陳,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9: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6、17行“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定州竹簡“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恢復碑“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集解》孔安國曰:“言人而無信,其餘終無可。”


         第17行“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定州竹簡“大輿無輗小輿無軏  31其何以行之哉  32”,恢復碑“大輿無輗小輿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集解》:包氏曰:“大車,牛車。輗者,轅端橫木,以縛軛小車,駟馬車。軏者,轅端上曲鉤衡。”《釋文》:“車,音居。無輗,五兮反轅端橫木以縛軛,《字林》五支反。無軏,五忽反,又音月,轅端上曲勾衡。”《五經文字》言:“ 、軏,音月,轅端。上《說文》,下見《論語》及《釋文》相承隸省。”《新序•節世篇》“齊攻魯,求岑鼎,魯公載他鼎往,齊侯不信而反之,以為非也,使人告魯君,柳下惠以為是,因請受之,魯君請于柳下惠,柳下惠對曰:‘君子欲以為岑鼎也,以免國也,臣亦有國于此,破臣之國,以免君之國,此臣所難也。’魯君乃以真鼎往。柳下惠可謂守信矣,非獨存己之國也,又存魯君之國。信之于人,重矣,猶輿之輗軏也。故孔子曰:‘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此之謂也。”


            皇侃《義疏》:“‘子曰’此章明人不可失信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人若無信。雖有他才終爲不可。故云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此為無信設譬也。言人以信得立。如大小之車由於輗軏以得行也。若車無輗軏。則車何以得行哉。如人而無信。則何以得立哉。故江熙稱彦升曰:車待輗軏而行。猶人須信以立也。其餘謂他才伎也。云大車牛車者。牛能引重。故曰大車也。端頭也。古作牛車二轅。不異即時車。但轅頭安枙與今異也。即時車枙。用曲木駕於牛。仍縛枙兩頭著兩轅。古時則先取一横木縛著兩轅頭。又別取曲木爲枙。縛著横木以駕牛脰也。即時一馬牽車。枙猶如此也。馬所載輕。故曰小車也。四馬共牽一車。即今龍旂車是也。衡横也。四馬之車。唯中央有一轅。轅頭曲向上。此拘駐於横。名此曲者為軏也。所以頭拘此横者。轅駕四馬。故先横一木於轅頭而縛枙著此横。此横既爲四馬所載恐其不堅。故特置曲枙軏裏使牽之不脱也。猶即時龍旂車轅端爲龍置横。在龍頭上曲處也。鄭玄曰:輗穿轅端著之。軏因轅端著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9: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1-10-14 19:59 编辑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定州竹簡“子張問十世可智與”,恢復碑“子張問十世可智與”。《集解》孔安國曰:“文質禮變。”《釋文》:“十世可知也,一本作可知乎,鄭本作可知。於夏,戶雅反,餘以意求之。”


            “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定州竹簡“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33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智也”,恢復碑“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所損益,謂文質三統。”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定州竹簡“其或繼周者雖百  34世可智也  35”,恢復碑“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智也●”。《集解》:“物類相召,世數相生,其變有常,故可預知。”案:唐石經、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註疏》本作“雖百世可知也”;唐卷子本、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大永本、明應五年鈔本、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作“雖百世亦可知”;羅振玉藏敦煌本、伯3573《義疏》作“雖百世可知”;伯2618“雖百世”作“雖有百代”;伯2618“世”作“代”;卜天壽寫鄭本“可知”作“亦可知”;伯2604“可知”作“可之”;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應永十七年鈔本、永祿鈔本、文明九年鈔本《義疏》作“雖百世亦可知也”。


         皇侃《義疏》:“子張問至知也。‘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十世謂十代也。子張見五帝三王文質變易世代不同。故問孔子從今以後方來之事。假設十代之法可得逆知以不乎。禮變則制度改易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孔子舉前三代禮法相因及所損益。以為後代可知之證也。言殷代夏立。而因用夏禮及損益夏禮。事事可得而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又周代殷立。亦有因殷禮及有所損益者。亦事事可知也。此是周所因於殷。殷所因於夏之事也。三綱謂夫婦父子君臣也。三事為人生之綱領。故云三綱也。五常謂仁義禮智信也。就五行而論。則木為仁。火為禮。金為義。水為信。土為智。人稟此五常而生。則備有仁義禮智信之性也。人有博愛之德謂之仁。有嚴斷之德為義。有明辨尊卑敬讓之德為禮。有言不虛妄之德為信。有照了之德為智。此五者是人性之恆。不可暫捨。故謂五常也。雖復時移世易事歴今古。而三綱五常之道不可變革。故世世相因。百代仍襲也。夫文質再而復。正朔三而改。質文再而復者。若一代之君以質為教者。則次代之君必以文教也。以文之後君則復質。質之後君則復文。循環無窮。有興必有廢。廢興更遷。故有損益也。正朔三而改者。三代而一周也。夫人君為政。所尚不同。必各有所統。統則有三也。案《大傳》云:王者始起。改正朔易服色。夫正朔有三本。亦有三統。明王者受命。各統一正也。朔者蘇也。革也。言萬物革更於是。故統焉。又《禮三正記》云。正朔三而改。文質再而復。《尚書大傳》云:夏以孟春為正。殷以季冬為正。周以仲冬為正。又曰。夏以十三月為正。色尚黑。以平旦為朔。殷以十二月為正。色尚白。以鷄鳴為朔。周以十一月為正。色尚赤。以夜半為朔也。《白虎通》云:王者受命。必改正朔者。明易姓示不相襲。明受之於天不受之於人。所以變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化。又云:十三月之時。萬物始達孚甲而出。皆黑。人得加功力。故夏為人正。色尚黑也。十二月之時。萬物始芽而白。白者陰氣。故殷為地正。色尚白也。十一月之時。陽氣始養根核。故黃泉之下萬物皆赤。赤者盛陽之氣也。故周為天正。色尚赤也。又云:天道左旋。改正右行者。非改天道。但改日月耳。日月右行。故改正右行。日尊於月。不言正日而言正月者。積日成月。物隨月而變。據物為正也。天質地文。周反天統何。質文再改。正朔三易。三微質文。正不相因。故正不隨質文也。三統之義如此。然舊問云:夏用建寅爲正。物初出色黑。故尚黑。今就草木初生皆青。而云黑何也。舊通云:物初出乃青。遠望則黑。人功貴廣遠故也。且一日之中。天有青時。故取其黑也。又舊問云:三正為正是三王。為上代已有。舊通有二家。一云:正在三代。三代時相統。故須變革相示也。又一家云:自從有書籍而有三正也。伏犧為人統。神農為地統。黃帝為天統。少昊猶天統。言是黃帝之子。故不改統也。顓頊爲人統。帝嚳爲地統。帝堯是爲嚳子。亦爲地統。帝舜爲天統。夏爲人統。殷爲地統。周爲天統。三正相承若連環也。今依後釋。所以必從人爲始者。三才須人乃成。是故從人爲始也。而禮家從夏爲始者。夏是三王始。故擧之也。又不用建卯建辰爲正者。于時萬物不齊。莫適所統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既因變有常。故從今以後。假令或有繼周而王者。王王相承至於百世。亦可逆知也。言或者爾時周猶在。不敢指斥百代。故云其或也。謂三綱五常各以類相招。因而不變者也。謂文質三統及五行相次各有勢數也。如太昊木德。神農火德。黃帝土德。少昊金德。顓頊水徳。周而復始。其勢運相變生也。豫逆也。有因有變各有其常。以此而推故百世可逆知也。”邢昺《疏》:“《書傳略說》云:‘天有三統,物有三變,故正色有三。天有三生三死,故士有三王,王特一生死。’又《春秋緯•元命包》及《樂緯•稽耀嘉》云:‘夏以十三月為正,息卦受泰。’《注》云:‘物之始,其色尚黑,以寅為朔。’‘殷以十二月為正,息卦受臨。’《注》云:‘物之牙,其色尚白,以雞鳴為朔。’‘周以十一月為正,息卦受復,其色尚赤,以夜半為朔。’又《三正記》云:‘正朔三而改,文質再而復。’以此推之,自夏以上,皆正朔三而改也。鄭注《尚書》‘三帛’,‘高陽氏之後用赤繒,高辛氏之後用黑繒,其餘諸侯用白繒。’如鄭此意,卻而推之,舜以十一月為正,尚赤;堯以十二月為正,尚白,故曰其餘諸侯用白繒。高辛氏以十三月為正,尚黑,故云高辛氏之後用黑繒。高陽氏以十一月為正,尚赤,故云高陽氏之後用赤繒。有少皞以十二月為正,尚白;黃帝以十三月為正,尚黑;神農以十一月為正,尚赤;女媧以十二月為正,尚白;伏羲以上未有聞焉。《易•說卦》云‘帝出乎震’,則伏羲也,建寅之月,又木之始。其三正當從伏羲以下文質再而復者,文質法天地,文法地,質法天。周文法地而為天正,殷質法而為地正者,正朔、文質不相須,正朔以三而改,文質以二而復,各自為義,不相須也。建子之月為正者,謂之天統,以天之陽氣始生,為百物得陽氣微,稍動變,故為天統。建丑之月為統者,以其物已吐牙,不為天氣始動,物又未出,不得為人所施功,唯在地中含養萌牙,故為地統。建寅之月為統者,以其物出於地,人功當須?理,故謂之人統。統者,本也,謂天地人之本。然王者必以此三月為正者,以其此月物生細微,又是歲之始生,王者繼天理物,含養微細,又取其歲初為正朔之始。既天地人之三者所繼不同,故各改正朔,不相襲也。所尚既異,符命亦隨所尚而來,故《禮緯•稽命徵》云:‘其天命以黑,故夏有玄圭;天命以赤,故周有赤雀銜書,天命以白,故殷有白狼銜鉤。’是天之所命,亦各隨人所尚。符命雖逐所尚,不必皆然,故天命禹觀河,見白麵長人。《洛子命》云:‘湯觀於洛,沈璧而黑龜與 之書,黃魚雙躍。’《泰誓》言:‘武王伐紂,而白魚入於王舟。’是符命不皆逐正色也。鄭康成之義,自古以來皆改正朔。若孔安國,則改正朔殷、周二代,故注《尚書》:‘湯承堯、舜禪代之後,革命創制,改正易服。’是從湯始改正朔也。”
第17、18行“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定州竹簡“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恢復碑“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集解》鄭玄曰:“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諂求福。”
第18行“見義不為無勇也●凡廿三章”,定州竹簡“囗囗囗囗囗囗  36”,《集解》孔安國曰:“義所宜為而不能為,是無勇。”案:唐石經、唐卷子本、羅振玉藏敦煌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永祿鈔本、明應五年鈔本、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註疏》本作“無勇也”;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大永本、應永十七年鈔本、正平本《集解》、卜天壽寫鄭本、天文二年刊本、ДХ01460、作“無勇”,應永本後補加“也”字;伯2604作“無用也”。案:右圖版爲ДХ01460來自《俄藏敦煌文獻》第8冊。由此圖版可見唐前《論語》十卷本之舊式。“凡廿二章”,案:現行諸本《爲政》皆標“凡廿四章”,去《隸釋》所載殘字知第13行“子曰君子不器”後不分章還有廿三章。
皇侃《義疏》:“‘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諂横求也。鬼神聰明正直不歆非禮。人若非己祖考而祭之。是爲諂求福也。義謂所宜為也。見所宜為之事而不為。是無勇敢也。”邢昺《疏》:“《周禮》:‘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是人神曰鬼也。《左傳》曰:‘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故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諂求福也。若齊之田氏弑君,夫子請討之,是義所宜為也,而魯君不能為討,是無勇也。”
13圖十三俄藏敦煌本《爲政》卷尾卷苐一尾p0243-sel.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22: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恢復的漢熹平石經《論語》基本草就,叩請先生及網上師友提供更好的相關資料,並提出斧正意見!


赵先生大才早就听说了
我才疏学浅,想回复下却有不知道说什么合适,有时候的提问和回复是为了引起讨论
还请先生多多指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8: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何不可精華獎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1 13: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石考证,名山事业;厚重雅致,<论语>风范.{:soso_e17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