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9|回复: 0

[中国古代史] 论先秦货币的两种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7 20: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先秦货币的两种体系
——从货币文化的视角考察楚国与黄河流域各国货币的异同
赵德馨
江汉论坛200409
【作者简介】赵德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武汉 430064
8 W( ^/ d4 g/ ~, ?8 Q$ V& f【内容提要】货币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具体表现在货币的材料、形状、文字、价值等方面,从而反映货币的全貌与本质。货币文化是货币分类的全面标准。按此标准考察,先秦时期各国货币存在黄河流域的和长江流域的两种体系。楚国的货币是长江流域货币文化的代表。/ @4 `( l& R, p0 Q
【 正 文】9 c4 h3 h8 \5 s
7 \7 z3 S2 i# e7 n
在有关先秦的论著中,往往将货币分为刀、布(镈)、圜、贝四系。如果仅仅按铜(青铜。下同)币的形状而言,这种分类是有依据的。但铜币只是货币体系中的一种,形状又只是铜币的特征之一。这就决定了此种分类的标准不全面,结果不合理。货币分类的全面标准应是货币文化,因为它包括货币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反映货币的全貌与本质。如果按货币文化区分,将视线从铜币扩大到货币的整体,从外形深入到本质的层次,就会发现这个时期有两个货币体系:黄河流域(北方)的和长江流域(南方)的。楚国的货币是长江流域货币文化的代表(注:在长江流域活动的有吴、越、楚等国,至今未见可以肯定是楚之外的吴、越等国的货币。)。本文从币材、币形、币文、币值四个方面简析楚国与同时代黄河流域诸国货币文化的异同及其相互影响。
7 x- G; y* i/ P, ], x7 ^

! }' U% Q6 h. m" S( s
一、币材:贵金属型与贱金属型
9 w; |  j& E7 j( a( h2 D
币材是货币文化的物质载体,属于货币文化的物质层面。就币材而言,楚国与黄河流域诸国相同之处,在于都用布帛与金属。楚国的特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 i. i( H% Y4 _* L6 E& B
- I& F3 V3 X+ S; J2 ?0 B$ `7 z
(一)用银铸币,“金三品”齐全

, R9 [0 C. v* u- C+ C0 ]- R# f  S' Q, ^5 e+ h9 o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楚有“三钱之府”。“三钱”,即金、银、铜三种金属货币。出土文物证明楚国确有金币、银币和铜币。据先秦、秦汉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黄河流域各国用金为币,铸有铜币。不同的在于,楚国用银为币已可肯定;黄河流域诸国是否用银,有待新的出土文物证实(注:见拙撰《楚国的货币》,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210页。)。迄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用银为币材,可能唯楚一国。这使楚国金币、银币和铜币齐全,即“金三品”俱全(注:《书·禹贡》:荆、扬二州“劂贡惟金三品”。《史记·平准书》:“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以往对金三品有两种解释。一是释“金”为“五金”之金,泛指金属,“黄”金为黄金,“白”金为银,“赤”金为铜。一是释“金”为铜,“黄”金为黄铜,“白”金为白铜,“赤”金为红铜。从出土物看,楚国的金属货币种类有金币、银币、铜币。据此,第一种解释可能符合历史实际。)。

( q' F. K8 b, ~0 H- y4 q: F9 |
7 ?+ e! h; [: z% P5 ^* D在币材的严格意义上,“金三品”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因为若就这些金属货币的材料元素来分析,铜币的材料为铜、铅、锡。加上制造金币的黄金,制造银币的白银,则是铜、锡、铅、金、银五种金属。说楚国金属货币的币材是“金五品”俱全,则更为准确。
. X  ^( z" @8 ~
9 a5 q$ Z0 I- ?1 N- ]3 Z9 k+ m1 f0 y
(二)黄金在币材中占重要地位
0 d% h! Z7 ]# ~9 G  C- v

7 K$ M7 s' D5 P$ {+ O2 ?/ v# N# I: G从文献上看,秦、周、韩、魏、赵、燕、齐、宋、越、吴、楚诸国都有使用黄金为币的记载。下述事实说明,相对而言,黄金在币材中的地位,以楚国最为突出。
' \. a+ X! ?0 b; G
/ G2 O& Z% }% Q9 j* l9 k, |
1.从出土的货币实物看,黄河流域各国的均为铜币,可以确认是这些国家的金币至今竟无一见(注:除楚国外,其他各国是否铸造过金币,至今尚难肯定。浙江绍兴战国初期墓葬中出土过金饼,其国属未见论证。对河南扶沟等几处出土的无印文的金币和银币,部分学者认为是韩国或郑国铸造的。另一部分学者却断定为楚币。从币文、出土地点等多个方面确凿证明铸有金币和银币的,唯有楚国。参见拙撰《楚国的货币》第135、201页。);楚国则不然。已发现楚国金币的地方,遍及当时楚境。在黄河流域的秦、齐等国境内出土的、可以确定铸造国别的金币,也是楚国的。
$ _  F% K* i0 N
3 B& S2 [- J3 n* Z/ r. Z9 X
2.从金币的职能看,黄河流域各国的黄金,当作为货币使用时,或用于朝贡、礼聘、赏赐、馈赠,作为支付手段;或用于作价值尺度;或用于作储藏手段;用作商品交换中流通手段的仅见于《管子·轻重篇》,而此篇的著作年代,或谓春秋战国之际,或谓战国,或谓秦末汉初,或谓西汉前期,也有认为是西汉后期的,尚无定论。楚国的情况大不相同。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且大量用于商品交易。包山楚简文书类194简中,涉及用金的29简,占总简数的15%;仅用于翟穜(糴种)的有11简,占总简数的5.7%,占用金简数的37.9%。
. y7 O& W, F' A

4 g: |( L8 y+ T/ y% Q; h5 ]4 `(三)锡的作用突出

3 D2 I* q* M. l- P2 I" L& J4 N/ g
0 f9 u. m+ p8 B, _/ c在楚国的币材中,锡的作用突出。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Y3 E6 n2 V+ E, j7 l

) o) c$ V# s; ?8 A6 W1.锡作为独立的币材。出土的楚国文物中有锡饼、铅饼。其性质,或谓冥币,或称金属块。从《史记·平准书》记载秦统一币制时宣布“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来看,先秦时期锡是币材之一。这些锡饼很可能是货币。
% U1 ?% e! l. C, }6 p; N
3 R' v( g( B3 b6 G; m
2.锡在铜币中占的比重大。锡在铜币中占的比重,以楚国龟贝(即蚁鼻钱。下同)为最高(其次是齐国的刀币)。铜币的含锡量如达6%以上,铸造时体积收缩小,易形成(α+δ)共析体,可提高钱币的强度,且适于浇铸,使钱币轮廓字迹清晰,品相优美,经久耐用(注:楚国龟贝含锡量高,含铜量也高(达70%左右),这使它的金相组织均匀,机械质地较好。龟贝钱的体形特征是轻小,它所以能采取如此之轻的实体,如此之小的形式,能取象于货贝(Cypraea monete),主要是由于币材中铜、锡比重大。在先秦铜币中,楚国高锡龟贝的质量居第一位。)。
) S- _( c! Y* [7 u0 l
& s  G7 ~8 D' S# p3 n/ d( z& Y
楚国的币材在种类上多一种白银,在结构上金和锡的地位突出。这两个方面使楚国的币材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种类多一点,因而更加丰富,色彩更加斑斓,更加耀眼。第二,价值含量高一些。金与银是贵金属,价值含量高固不待言。在贱金属币材锡、铜、铜中,铜的价值高于铅,锡的价值又高于铜。因此,楚国币材价值结构高于黄河流域各国。
: d8 E' L* n6 i, g
楚国币材的这些特点,是由它的自然资源、金属采炼业技术水平与地理环境、贸易状况决定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楚地有金、银、铜、锡、铅矿藏,且采炼技术甚高,故以出产这些金属著称。《书·禹贡》:荆、扬二州“劂贡惟金三品”;“九江纳锡、大龟”。李斯上秦王书叙述秦国所用国外之材中有“江南金锡”(注:《史记》卷87《李斯传》。)。币材反映一国的自然蕴藏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 N# T1 u9 \/ X* i
0 K- e0 R3 i; b& C0 t
二、币形:取象自然物与取象生产物

8 A1 T8 d6 M; l( I- v# W$ B, V8 d每一种货币必有其特定的形式。币形是货币文化的外在表现。它涉及货币文化内含的三个层面,形象地体现出一国货币文化的特征。

5 E3 O! A* M0 N- E, P
5 E" f6 G9 x  ?- m# B  \7 `楚国金属货币形式的特点是:

9 {, E3 J8 G( E9 k5 U7 g! y- o1 `0 {7 t  p# _7 ?( y4 @
(一)形状多
9 a( S& O/ @7 i9 E3 P' T# p

; P% A% P) e4 C7 @1.铸造多种金属货币。黄河流域各国使用黄金为币,但至今未见它们铸造的金币。由此推测,它们很可能是使用生金块或楚国铸的金币(秦、齐境内出土楚国金币,以及上引李斯说秦国使用“江南金锡”,说明了这种可能性)。黄河流域各国只铸造铜币,楚国既铸造铜币,也铸造金币和银币。

0 l% X( U7 R7 f4 D& w( F9 ~" z. K, r+ @. y; j/ P% r' u' N
2.每一种金属货币铸造形式多样。楚国的金币、银币、铜币都有几种形状。金币的形状有版形与饼形两大类。银币有铲形、饼形、版形三大类。铜币有贝形、镈形、长方形、方形、圆形五大类。这些大类中又有若干式样。
! W4 x7 o5 y& R5 S7 |! V6 C; I- _

6 @+ q% I/ X+ n( W* a! G# y6 V从现有的实物看,货币的种类与形状之多,以楚为最。
1 C/ ^5 ~4 D* ]4 T! j$ V
, R7 A9 g/ }4 I& S$ [- u: N
货币种类和形状的多样性,是商品交换关系发育程度低情况下的产物,它带来使用上的某些不便。随着商品交换与货币交往的增多,必然会产生普遍使用的、占主要地位的货币。战国时期,在楚国的金币、银币与铜币中,使用最多的是金币和铜币。在金币中,大多数是龟版形。在铜币中,贝形的占绝大多数。版形金币与贝形铜币是楚国金属货币中的两种主要货币,它们是楚国货币形状的代表。
  r) j4 X: y* l/ v2 t, _! P" @
# R' S6 ^1 t. |% P( G) }' G- i
(二)取象于外来交换品中的自然物
# H  q3 H# t% P+ [! n
: }5 v5 V  ^- p! s. ?$ z* i
楚国主要金币的形式取象于龟,主要铜币的形式取象于贝。这不仅有出土的实物及它们演变的轨迹为据,还可以从其名称上得到佐证。

- c: D  j: z: @; `+ v
5 O1 g. ~# Z: E: j楚之铜币,最初形态与货贝壳一样,空心,有齿。后演变为实心,无齿。腹部似贝腹,背部似贝背,亦似龟背。“龟贝”之名可能由此而来。从秦在统一六国后关于建立统一货币制度的命令中,可以知道战国末年各国铜货币的通称是:“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注:《史记》卷30《平准书》。)。其中,“钱”指流行秦、周、韩、赵、魏、燕、齐等地的圜形铜币。“刀”指流行于齐、燕、赵、中山等地的刀形铜币。“布”指流行于周、郑、卫、韩、赵、魏、燕、楚等地的镈(钱、铲)形铜币。“龟贝”指流行于楚国的铜币。古代文献与出土文物都证明,战国末年中国境内的铜币就是这四种。
+ j- m5 T# O; u6 i# i0 C
; W! f9 Q% q4 k* ?* ^9 d7 M! h
楚之金币,初期的并始终占多数的是龟版(龟的腹甲)形的。龟版简称版(注:韩愈:《月蚀诗效川子作》:“乌龟怯奸怕寒,缩颈以壳自遮,终令夸娥抉女出,卜师烧锥灼,满板如星罗。”此处之板即龟腹甲。),版亦作板。故其名称为黄金,简称金;又称金版,简称版(板)。
  }! V8 @5 x% \. x5 u" a

2 C# F: o' Y; t$ n* M' _0 u8 ^( Y因为至今尚不能肯定黄河流域各国是否用过银币以及金币是何种形状,因而无法就金币、银币形式进行比较。至于铜币,楚国的龟贝取象于货贝。它是从货贝演变出来的。货贝本自然物,产于南海,传入中国境内先是作为装饰品。它属外来交换物品。黄河流域各国铸造的铜币,或刀形,或镈(钱、铲)形,或圜(纺轮,或玉璧)形。刀、镈(钱、铲)、纺轮(或玉璧)均生产物。黄河流域各国铜币是从生产物蜕变出来的,其形状取法于本地生产的器具。
: Z9 G' @7 q( `2 T2 t
世界各国货币的起源有两大类:或是外来的交换物品,或是本地生产的、可用于交换的使用物品。楚国与黄河流域各国的货币各属一类。这是楚国与黄河流域各国货币文化的一大区别。! Y  e6 k- q( Q$ y" F6 M" u1 H/ k

! u( w, ]1 e4 y( u
三、币文:阴文、流丽与阳文、整齐
( p$ G! h/ k7 u9 y* B5 P7 V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元素符号与重要表征。币文既是货币文化精神层面的体现,又是制度层面的体现。
, E4 z; z1 G3 @1 _9 m+ m

/ W1 D0 O! S1 H& r楚国与黄河流域诸国金属币上的文字,在字体结构与制作方法两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
9 p6 D* z0 j; d- L" X2 b- o

  f; e+ X, Y" b  i(一)阴文与阳文

. N4 J, ~, Y+ s/ m0 J! G0 i# O) K9 d+ E3 }
楚国龟贝上有

6 y/ b* G# j" \9 p* k + \, x/ Y4 u( k* u5 B

- T2 L! ^* {6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多。金币上的文字是用印钤打上去的,阴文。龟贝上的文字是与币身一起范铸成的,也是阴文。黄河流域各国铜币上的文字皆作阳文(注:楚国特种铜币,如镈(铲、钱)形“当釿”币,币文是阳文,显然受黄河流域币制的影响。)。世界各国金属货币上的文字,不是阴文,就是阳文,仅此两类。楚国与黄河流域诸国各属一类。
( f% T2 h$ N7 d3 c) U* n4 @: d* p. V$ c) r8 D
(二)流丽奇诡与整齐精严
. h# `8 p" p- g6 z
出土的楚国铜器、漆器、陶器、货币、帛书及竹简上面所载的文字,总字数已近4万。王国维从字形结构上,判断楚国文字属战国时期东土一系,即六国文字(注:有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的篆文分为虫篆与鸟篆。楚国文字属鸟篆,黄河流域各国文字属虫篆。(荆璞:《神将化合,变出无方——楚国的书法艺术》;李倩:《楚国的语言与文字》,《理论月刊》1992年第5期)若如此,则楚国货币文字与黄河流域各国货币文字分别属于战国时期汉字的两个体系。有学者认为,- ~  I1 o5 F6 r# J8 e" J, ^  s
; R6 ]" u3 s. ~/ ^& W

+ F5 h1 F% `( N!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 S4 c7 z( R3 q/ {9 \1 K2 [# f3 L/ d后之研究者认为,战国文字在形体上“分为二派,北方以齐为中心,南方以楚为中心”。“齐书整齐而楚书流丽,整齐者流为精严,而流丽者则至于奇诡而不可复识”(注:《胡小石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这种整齐精严与流丽奇诡,正是齐、韩等黄河流域国家货币文字与楚国货币文字字形结构的不同风格。奇诡则使楚国货币文字难识(注:在先秦时期的金属货币文字中,楚币上的字最难辨识,未能隶定的字最多,争论最多,且时间最长。以3 y3 n; N  e$ u( m2 }0 o1 n
% o, I4 C6 [) S! l3 k
8 d" Y) n) I9 K6 O; l3 r& m& D
6 E; S/ r$ V$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7 Z* c% g+ u! x9 B& ]! H
很长时间,当代或作“贝”,或作“一贝”,或作“贝货”,或作“货”,或作“半两”,或作“襄”,或作“君”,或作“巽”,或作“咢”,或作“铢”(参见拙撰《楚国的货币》,第72-76、81-82、221-222页;上引刘志一文),莫衷一是。出现这种情况,与楚国文字字体的“奇诡”有关。)。
4 f* J! L2 Y; z% `! B
, C* y, m( w6 g! k7 o3 n! [
四、币值:多级梯形结构与三级直线结构

6 m% j0 _+ p+ K' t: t; L4 I% A- d币值是货币的内含价值量,因而是货币的本质与核心内容。它属于货币文化的制度层面。从制度经济学看来,货币本身是一种经济制度。货币制度包括除上文叙述的币材、币形、币文外,还包括币值、铸造权等等。本节只分析其中的币值及其体系。
( U/ e# ?6 m7 O% p6 S: c

4 m! |3 y4 p8 A) P! ?(一)价值含量最大的货币和最小的货币

( u0 e3 h/ ^  F' l' C0 l( p6 }
. |7 h" ~9 H/ \8 A/ {* E5 q- O8 @完整的楚国金币,最重的一块重610克,最轻者124.8克,多数在250-260克左右。至今尚不知道有哪一个黄河流域国家铸造过这样重的金币。楚国的金币是战国时期价值含量最大的货币。
+ C. T( S3 a5 W
龟贝最重的7克(注:洪遵《泉志》说有“重十二铢”的。出土物中有重190克的(朱活:《古钱新探》,第200、207页)。它们可能是纪念币性质的。),小的0.5-0.6克,多数在3—4克之间。从出土的楚国铜环权推算,楚制1两为15.6克,1铢为0.69克。则龟贝轻者不及1铢,最重者10铢有余,多数在5—6铢之间。战国早期三晋一带流行的镈(钱,铲)形铜(布)币有一釿、二釿、半釿3种。“二釿”者每枚重22-30克,“一釿”者重17-22克,“半釿”者重6-9克。燕国“匽”(注:“匽”字或释“明刀”。)字刀币每枚重12-19克。齐国“齐法化”刀币每枚重43-53.5克间,多为50克左右。赵、魏晚期刀币,形体小的,重7克左右。圜钱,齐之“賹化”、“賹四化”、“賹六化”(注:“化”字或释“

/ _  k% J5 D(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分别重1.41克、5.79克、8.79克。秦国的圜钱每枚重6克至20余克,平均约重10克左右。相形之下,楚国龟贝是先秦时期重量最轻、价值含量最小的铜币。货币价值含量小即币轻,“币轻而万物重”(注:《管子·山至数》。)。楚国市场上零售日常消费品用的是龟贝,故苏秦到了楚国十三天,便对楚宣王抱怨楚国物价高:“楚之食贵如玉,薪贵于桔。”(注:《战国策·楚策三》。)* H7 P. S1 |) Z$ p/ y4 H9 R

% u3 X3 F0 y. Q2 S(二)由价值含量最大、最小与若干中间货币构成的梯形货币价值体系
% R; X! T5 F9 L. [: d# `

; q2 b" Y, P' V: i9 Z6 j5 i3 ?( s楚国既有先秦时期价值量最大的金币,也有价值量最小的龟贝。龟贝与金币价值含量差距大,既不便于中等数额交易,也不便于它们彼此间的兑换。这就需要中间货币。楚国在金币与龟贝之间设置多种“中间货币”,包括布(布匹)币,银币,“良金二朱”、“良金四朱”等版形良金币,“旆钱当釿·十货”、“四钱当旆”等镈(钱、铲)形当釿币。后二类都是重铜币。有了这些中间货币,既便于中等价值商品的买卖,也解决了金币与龟贝的兑换问题和楚国货币与邻国货币的兑换问题。这多种中间货币之间也有兑换问题。有的中间货币(如“良金”币,“旆钱”币)又分几级。这样,就由多种币材货币、多种币形、多种币值构成一个在价值上能互换的、多级阶梯形的复杂的货币体系。同时代黄河流域各国的货币,是由铜币、布匹币和金币三种不同币材构成的三级直线的、比较简单的价值结构形式。
2 p! U$ _/ ^, T. ]/ a& V& E
7 e, x! ?& e3 ~9 d( y8 n& Z
(三)便于使用
( X7 X1 i- I# `( ]' o
- }9 U0 a$ O; n

* u$ O9 c& G! O! t+ }* ~' \8 C% a1.在价值结构上,龟贝价值含量小,便于小额交易。这样,在小额交易中,不会产生币重难用问题。金币价值含量大,便于大额交易。这样,在大额交易中,不会产生币轻难数难带问题。在金币、龟贝二者之间又有多种价值含量的中间货币,它们可以满足中等数额交易及金币、龟贝兑换的需要,就这些方面言,使用方便。

9 Z* ?( z7 C8 B7 ^/ L
" k6 V) W* y$ f$ N' p: M+ y2.在使用方法上,楚国货币种类多,形式多,然而使用方法无非称量与计数两种。以布匹为币材的货币,其使用单位为匹,即计数使用。金属货币中,龟贝从产生之日起就继承了货贝为币时计数使用的传统。龟贝大概是世界货币史上少有的未经过称量货币阶段,从一产生就按枚计数使用,从而也不以重量命名的金属铸币。它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种计算单位货币。使用单位为枚(个),最为方便。金币和银币形制不一(无定形),轻重不一(无定量),不能计数使用,因而使用时必须称重量,必要时还免不了要临时切割。其他各国用金为币时,亦莫不如此。楚国金币的特点在于不仅有某种固定形态,且钤印记明载铸地以昭信用。这比黄河流域各国使用生金块要方便些。

8 M: x6 P. K& Q
/ g; z8 B3 [! J/ y3.对于携带来说,楚国龟贝本是从装饰品演化过来的,它通长0.9-1.9厘米,多数重3-4克,厚实轻小,光滑,形体美观。与黄河流域各国的刀形币、镈(铲、钱)形币相比,龟贝无刀形币、镈形币那种容易刺破、磨破口袋的棱角。携带多个刀形币、镈形币时,或用袋装,或用绳捆。龟贝窄的一端有孔,可用绳索穿成一串,便于携带。
. P- l3 c# Q6 C1 e) k
在战国晚期圜钱出现之前,龟贝是铜币中最便于使用的。这大概是龟贝能在楚国新占领区(如原鲁国地带)迅速推广的原因之一。5 G; a3 o5 ^% a/ h* ^2 R

7 }# T9 i2 }0 O+ r( N/ }
五、结论:联系与区别
6 l8 n5 l8 Z- e
从币材、币形、币文、币值等四个方面考察,可以看出楚国货币文化与黄河流域各国货币文化的联系与异同。

; v. @7 p8 @5 p- T4 s5 ?! v  V3 q% |) }& h
(一)同多于异,共同组成中国货币文化
' G9 _# P7 [7 A5 c7 c* m5 s( F

& D  |+ S) H' ^/ _1.在币材方面,楚国与黄河流域各国皆用布匹、黄金和铜、锡、铅合金(青铜),故基本币材相同。楚国的特点是:用银、用锡较多;金的地位突出。
. H$ I; P4 @/ C7 s! v

& ?% z* j2 r. O8 C/ I! f4 H& @  d2.在币形方面,楚国的金币主要是版形,且称金版,这与黄河流域的周制相同。《周礼·秋官·职金》:“旅于上帝,则共其金版。饗诸侯亦如之。”汉郑玄注:“饼金谓之版。”(注:《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882页。)楚金币的形制与名称乃继承周制。楚国的龟贝脱胎于货贝。周用货贝为币,楚之主要铜币的形制与名称亦与周制通。周的主要活动地区在黄河流域,在货币形状上继承贝形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黄河流域各国却弃贝形而用刀形、镈(钱、铲)形、纺轮(或玉璧)形,这是一种有趣的、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包含楚早期与周关系的信息。在币形方面,楚国货币文化的特点恰恰在于继承周制,而与取象于刀、镈(钱、铲)、纺轮(或玉璧)等器具的黄河流域各国相区别。

0 P! L7 T9 W% @' d* j
! O& @* x: W0 g! r2 M. h" m3.在货币文字方面,楚国与黄河流域各国的货币文字,均与金文相承。楚国货币文字的特点在于字体结构风格与制作方法不同。
9 K6 d( x) o, l" a1 i
' @6 Z% U  a0 |# T3 s
4.在货币价值构成方面,楚国与黄河流域各国货币的价值结构体系中都有布匹、黄金、青铜。楚国的特点在于:最大值与最小值并存;中间货币种类多,级别多,构成梯形比价体系。

2 k9 Q, v" S6 l' v- f& O% c. B' _( E% X* o* t5 [
据此可见,楚国货币文化与黄河流域各国货币文化,从内涵上说,同多于异,二者共同组成中国货币文化;在纵向上说,两者处于大体相同的发展阶段。
. I+ i7 a' Y+ _6 g; s0 l% u
. X( t* b. n( m) p; P
(二)各具特色,两个体系

6 g6 X! L+ u1 }1 s2 H3 m" n7 e3 [; \# Y8 R
在币材、币形、币文、币值等方面,黄河流域各国与楚国的金属货币都有自己的特色:

  V) u6 h1 X# \/ y3 s( D! c
+ ]- D' O  z2 G2 C: a4 y6 Z1.在币材上,楚国是色彩丰富的、贵金属偏重的高价值结构型;黄河流域各国是种类较少的、贱金属偏重的低价值结构型。
+ e3 |/ l, j- Q" t- o. Z4 w
# H$ X; ^& s$ [( T3 Q
2.在币形上,楚国种类多,其中铜币脱胎于外来的交换物品,取象于自然物;黄河流域各国种类少,其中铜币脱胎于本地的重要交换物品,取象于生产物。
8 Y9 r( N- D4 T* E# s  n& Q5 c* r0 E

8 c) X; L6 c& T3.在币文上,就制作方法言,楚国为阴文,黄河流域各国是阳文;就字体结构言,楚国的流丽,黄河各国的整齐,二者风格不同。
0 ^+ b+ ?, w$ C3 O, l1 p; ^! v

: s5 i- o4 g/ t4.在币值上,由于楚国的币材比黄河流域各国种类多一些,币形种类也多一些,加上铜币轻小些,所以产生两种情况:第一,价值含量大的货币与含量最小的货币之间价值差距大于黄河流域各国。第二,价值含量不同的币种多于黄河流域各国。这就构成了黄河流域各国所没有的梯形货币价值结构体系。

1 \; K8 Z- ~  O* ^8 X, n$ R7 [- S7 P8 V' K, C& w* V
从货币的整体及其内含而言,把先秦时期的货币归纳为黄河流域体系与长江流域体系,比仅按铜币形状分为刀、布(镈)、圜、贝四种体系,更为妥当。
% L3 \! g! T* m8 v$ \$ X

* C7 g- k+ u; G/ r# F* `: l(三)互相影响,趋向融合
' P' {8 q+ B. }+ r' D3 M! \7 C
- p' r7 D' f' t4 ]
楚国与黄河流域各国货币文化上的差异,是各自的历史传统、经济状况、地理环境、民俗等等不同的反映。这两种货币文化同时并存在神州大地上,由于政治与经济的原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趋向融合。
1 a5 K/ S7 v' f' C. k

5 g- K" D2 E* F# Z$ g4 {  }首先是政治的原因。楚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许多制度受周的影响。楚国两种主要货币的币形:版形金币与贝形铜币与周制一脉相通。周族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此其一。其二,楚国强大起来以后,兼并了周围的一些国家,其中有的本是周王族的后裔,他们带来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其三,一些被兼并的国家,地处黄河流域,在被兼并之前,已铸造属于黄河流域货币文化体系的货币。楚灭其国,这些货币在继续流通。如“下蔡四朱”小圜钱,面文“陈”背文“四朱”小方钱,就是楚灭蔡国,陈国前后蔡地、陈地铸造的。从整个楚币(楚国疆域内流通的货币)来说,局部地包含着黄河流域货币文化的特征。

2 I* u. h% v( s9 q: @* T- v# i! M1 l0 ]( o  D0 {
其次是楚国与黄河流域各国经济贸易的交往。这种交往,有商人远距离贩运,也有边境群众的商品交换。前者多用金币,后者多用铜币。异国之间的贸易,最好有共同使用的货币为媒介。以金币言,咸阳出土的“陈爯”,既有版状的,也有饼状的。同一地方(陈)铸同一印文(陈爯)之币,为何要有两种形状?西安还出土过版状“郢爯”。临淄与日照出土的金币亦为版状“郢爯”。咸阳、西安在西,属秦地;临淄、日照在东,属齐地。齐、秦皆大国,其地均有楚国金币出土而无本国的金币出土,这说明它们以及黄河流域的其他各国使用的金币多来自楚,楚为了其金币能在黄河流域各国流通,既铸饼形,又铸版形。以银币言,楚国镈(钱、铲)形银币是两种货币文化融合的典型。银充币材,是楚国货币文化的特点。镈(钱、铲)为币形,是黄河流域货币文化的特点。镈(钱、铲)形银币体现了两种货币文化的融合。以铜币言,镈形铜币“旆钱当釿·十货”中的“旆”,通沛。战国时沛地属楚,它西北近魏,东北邻齐。此币形状是一长方形方肩方足镈(钱、铲),又似两刀币的合体,是既受魏国镈(布)币影响,又受齐国刀币影响的结果。其币文“当釿”,与魏币以釿为单位相联系;“十货”,与齐币以货为单位相联系;“钱”则是楚币的泛称。此币与三种铜币相联,可通用于楚地、魏地、齐地,方便楚、魏、齐三国之间的贸易与其他经济交往。

4 X; n' }& b* p, ]% W7 C# V- L1 F4 p; d; ~# O
楚国货币文化与黄河流域货币文化互相影响,楚国货币文化既受黄河流域货币文化的影响,也影响黄河流域货币文化。如楚国的金币在中原各国流通,必带去楚国金币的使用方法、重量单位与衡制。楚国金币称量使用,其称量单位,文献记载或为斤,或为镒;出土的金币、衡器和楚简都是“益”,即镒。实测重量,1镒250-251克。据出土的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各国的衡器、金属器上铭文实测,赵国1斤224-250克;魏国与韩国1镒315克,1斤250克;秦国1斤253克。楚国1镒的重量与韩、魏、秦1斤的重量非常接近。后来,秦统一货币制度时,规定黄金币以溢(镒)名,在重量单位名称、货币标准或价格标准名称上与楚制一致。汉的金币以斤为单位,秦1斤重253克,西汉1斤重248克。楚金币重量单位镒的量值与汉金币重量单位斤的量值非常接近。从这方面说,汉与秦、楚是一致的。此中原因在于,战国末期,楚金衡1镒的量值,与秦1镒的量值和赵、魏、韩各国1斤的量值已逐步趋向一致。
1 U1 B6 d. N. ~
/ F  p7 Z" u, z$ }1 t% z) p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 收起 理由
水西土司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