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04|回复: 1

[中国古代史] 明末清初葡萄牙人傳華的幾種植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6 20: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末清初葡萄牙人傳華的幾種植物
吳玉嫻
载《澳门历史研究》
明清之際,正是葡萄牙人的航海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大量的西方商人、傳教士在利益和宣教願望的驅使下湧入中國,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帶來了中國人從未見過的新鮮玩意,洋炮、西洋鐘錶、還有就是外來的植物。當時傳入國內的植物不僅有玉米、番薯、馬鈴薯這樣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類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芭蕉、番荔枝等蔬菜水果,也有煙草、陸地棉這樣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總數接近二、三十種。葡萄牙人在這場中西文化交流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就考證了幾種有史料記載的,傳播過程與葡萄牙人直接相關的植物。7 F2 Y, A& ]3 p$ l2 M' U$ ^
2 S$ K( }6 u# H' z& i  S5 |8 P
一、“神秘的舶來品”——番茄
/ f4 K) T5 W- ?( u& q* b
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俗稱番茄、洋柿子。原產自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與智利。“在西元1500年發現美洲之前,在秘魯、厄瓜多爾和玻利維亞當地土著人就已有種植。”[1]因為它枝葉上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加之顏色鮮豔,一度時間內被認為是有毒的植物。在南美洲的原住民把它稱之為“狼桃”,認為只有狼才能吃它,也警告他人不可以食用。“1554年義大利曾有人報導說,番茄是從墨西哥移植歐洲。”[2]16世紀,英國俄羅拉裏公爵漫遊南美,看到這種鮮紅美觀的果實立即愛上了它,於是帶回英國先給他的情人伊莉莎白女王。所以歐洲人稱它為“愛情的蘋果”或“金蘋果”,但當時還只是把它作為一種種在花園裏的觀賞植物。

3 E1 N  D7 a2 d: b$ d- `1 Y* I  R! m" S
至於為什麼後來開始被人類食用,至今流傳著好多種說法。據說有一個法國畫家事先寫下遺囑,然後冒死吃下一隻“狼桃”,發現美味可口,但是想到種種可怕的傳說,仍躺在床上心驚肉跳等待死神的降臨,可是過了大半天他仍然好好活著,於是他起床燒了遺囑,廣泛宣傳。“1752年,英國始將番茄作為制果子露的原料。到了18世紀,在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才有番茄栽培。1812年番茄作為商品初見於羅馬市場,1853年建於波士頓市場。”[3]

& j4 y; P6 H  a5 B% ^+ _. s) y* C9 ]7 v7 z/ Q
我國最早的書面記載番茄的應該是明代趙山函撰《植品》[4],書中記載了“萬曆(1573—1617)年間西方傳教士傳入了向日菊、西番柿(即番茄、番茄),[5]。另外在一些文人文集、筆記、方志也有一定的記載。在明代人朱國楨的《湧幢小品》中有這樣的記載:
+ [3 [# Y* G! o! T1 @
: S: C3 P: M- H: y! J" P% V2 X( J
“黔中,……又有六月柿,莖高四五尺。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樹不下二三十實,火傘、火球,未足為喻。條似蒿,葉似艾,花似榴。種來自西番,故又名番柿。”[6]

% E3 H6 K$ k  n)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o" u2 E, n4 j作者簡介:吳玉嫻,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碩士研究生。4 K! N8 V/ a1 r8 Y! e

/ l* _( Y7 O7 C. Z+ t) \在明代,一尺等於現在的30釐米略多,那麼此柿莖高約在一米二至一米五之間,葉似艾草狀,這些與現在番茄的生態特點基本相符:“番茄全株有短毛。莖長1—2m或者更高,如果任其生長,則成匍匐性。葉長15—45cm……”,並且提到了番茄最突出的特點——紅色:“火球”,這樣大概可以斷定此“六月柿”、“番柿”就是番茄。《湧幢小品》中朱國楨自跋:“是編起己酉之春,至辛酉冬月。”己酉,萬曆三十七年(1609),辛酉,天啟元年(1621),這條材料可以證明至少在1621年之前,在雲南地區已經有了番茄的種植。
4 m, x: x. y6 n. d& |7 `) C4 o
- O. y8 e% W9 _明代王象晉所著《二如亭群芳譜》卷5了《果譜》中有這樣一條:

0 }: L) I/ k3 \( G& y% z0 a( K# m“番柿,一名六月柿,莖似蒿,高四、五尺,花似榴,一枝結四、五貴或三、四實,一樹二、三十實,堪作觀,大傘火珠,未足喻,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7]
+ C/ x( b& p0 f( L
6 z( Q% n- L! S, q1 h8 V3 k
/ g4 s7 ]7 @1 ~7 g王象晉,山東新城(今山東桓台)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宮至浙江左布政使。優遊林下二十年,天啟元年(1621)著《群芳譜》[8]。此處與《湧幢小品》的描寫頗為相似且兩書成書時間相近,只是在朱國楨的書中指出了“黔中” ,似乎更為可信。與此同時成書的一部重要著作徐光啟《農政全書》(光啟1621年着手此書,歷時四年完成)卻沒有隻字未提番柿。據此,只可以推測在萬曆末年,我國部分地區已經有了番茄的種植。

& c9 G2 R+ a9 G& V
" O0 c) C2 S/ F. J9 B' l康熙年間的《保德州誌》卷三中有“西番柿”[9]條,但屬於花屬類。由此條認為在康熙年問山西出現了一種野生番茄,或者是僅供觀賞,沒有大面積種植成為食品。雍正《澤州府誌》載:

% B+ j3 L* I: a“西番柿似柿而小,草本,蔓生,味澀”、[10]。
: ]8 k7 w0 O  Z9 B: H: o; P$ e' [9 d
  W+ H8 S- O9 J% P( g
% H$ f- ^: y' z9 N8 J/ Z3 `這條材料從側面說明此時的番茄可能因為水土的原因,“味澀”,而並沒有成為一種大眾接受的食品。
  b8 u. W! p' N2 \
另外還有下列一類史料也提到了“番茄”。《王氏農書》:
. t+ L" W4 w5 G7 ]1 N, G“又一種白花青色稍匾、一種白而匾者,皆謂之番茄”、[11];
8 E% O  ^& w/ [) }* }1 o
1 c. l% H1 F; o+ I! i% q7 w《欽定授時通考》:: n$ U8 e. |. G3 v" H. H; ~) D
“一種白而扁,謂之番茄。此物宜水,勤澆多糞則味鮮嫩,自小至人生熟皆可食,又可曬乾冬月用,如地瘠少水者生食之,刺人喉”[12];
, W+ _  q. x, \) [: m8 q ! @# z7 h3 f2 h6 {2 J

8 Z' ?6 {! r& B6 p8 z, k5 `《禦定佩文齋群芳譜》:

" F+ l, v3 S! }  Q# E“一種白而扁,謂之番茄。此物宜水,勤澆多糞則味鮮嫩,自小至人生熟皆可食,又可曬乾冬月用,如地瘠少水者生食之,刺人喉”[13]:% U; P3 S* |# U
2 v5 W9 o: l/ t" F

0 T; @. w7 s  R# ]  b5 J8 b  J2 v2 \; m1 |3 g
定韻府拾遺》:
, }% b* y7 q! f- f% U
“《群芳譜》一種白而扁,謂之番茄,此物宜水”[14]:
/ \- v, X7 x  r, G+ u4 ^: ?: _( o
" A3 T) J, j# d: G. |
) c% j5 j6 K( e7 T; Q$ O《格致鏡緣》:
% r, J  b1 n6 T- e3 l
“又一種白而扁,謂之番茄”[15]7 u8 ^6 z' X; a  g2 g1 m) ?$ \" C

  [: ]6 c' Z( u3 A2 \5 P3 l4 E! l% B
這幾條材料中的“番茄”具有“白而扁”、“勤澆多糞”、“宜水”、“曬乾冬日用”、“刺人喉”的特點。這與番茄的生態特性完全不符:“兩性花,黃色合辦花冠,先端五裂;……果實為漿果,呈球形或稍扁平,直徑5—8cm,果色呈紅、橙紅或黃色:……番茄雖與其他茄科作物相同,是喜溫性的,但卻表現出適應高原產地赤道附近高低乾燥寒冷的氣候特點,所以不耐高溫多濕,下適於熱帶地方平地;……番茄對土壤要求不嚴,各種土質都能很好生育……”[16]。因此可以斷定,此“番茄”絕非彼“番茄”也,應該是指另外一種外來的茄子。

4 c/ x5 [* M0 t: ?; X
% S/ N. d5 g6 b另外《臺灣府誌》[17]、《福建臺灣府誌》[18]、《番社采風圖考》[19]、《噶瑪蘭誌略》[20]、《鳳山縣誌》[21]、《諸羅縣誌》[22]均提及“番柿”,除《番社采風圖考》僅留條目其餘無一例外採用了“形似柿,皮有毛,俗稱毛柿,西域種”的說法。此物應該為臺灣特產“毛柿”,“此種產於臺灣省山區。果實大,扁球形,果面密被茸毛,深紫紅色,直徑達5釐米,可食用”[23],與這裏所說的番茄無關。

% w  u) f" Q3 Q) s5 F+ c: D% Y& H% _5 n- H' j; N/ K7 ~: d. Y  S/ @
關於“番茄”的記載,各種古籍、方志中尤少,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大部分的編纂者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士大夫,忽視農業生產,只是互相抄襲,不注重調查;另外可能也因為番茄由於本身的一些生長特性(發出臭味)等原因,一直都沒有的重視。不過從“番茄”沒有在整個臺灣文獻中留下一點蛛絲馬跡,我們可以由此斷定,番茄的傳入與荷蘭人無關。那最大的可能就是由葡萄牙人從歐洲帶來,並且在雲南這個“植物王國”留下了痕跡。對此《臺灣農家要覽》也寫得很確切:“約在1621年葡萄牙人將番茄傳到中國”[24]。

. D: D, @: u" {- Y關於番茄,近年來還發生了這樣的一件趣事,使番茄的身份更加撲朔迷離:1982年8月,在成都被門外鳳凰山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古墓中,發現了番茄的種子,經過精心培育,發芽,開花,結實。其果味,抗寒性都優於現代番茄。[25]這件事顯然不值得相信。對此,楊寶霖先生也作了精闢的分析,令人信服。如果真的是番茄且味更優,那為什麼眾多筆記、方誌、文集、詩歌中從未提及類似的植物,甚至沒有一點點蹤影?
5 {" T, f3 P' t9 S  y1 J因此“番茄”這個舶來品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了。

7 C& R+ F9 j) F4 O' l 4 [0 `) y( u" N9 `' ~9 N& {
二、“反客為主的舶來品”——鳳梨

& ], u6 z3 @' s3 O鳳梨(Anana comosus Merr),屬鳳梨科,俗稱鳳梨、黃梨、露兜子、番菠蘿蜜、王梨,打鑼槌等。廣東、廣西稱鳳梨,雲南稱露兜子、打鑼槌。原產于南美洲巴西亞馬遜河流域,當地印第安人稱為Nanas,意思是‘香’,至今印尼,馬來西亞等國仍沿用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1493年才在爪都羅島看到鳳梨。在此之前印第安人早就在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國交界的地方栽植野生鳳梨。並且自此之後,通過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的傳教士與歐洲殖民者的宣傳和引進,鳳梨栽培區域迅速擴大;加上鳳梨的芽苗耐於貯運,很快地在150—120年的時間裏,就傳播到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6]羅佛(Loufer,1929)記載了鳳梨傳播的時間:1505年,葡萄牙人由巴西引進聖赫勒那島;1548年,生長於馬達加斯加,可能為葡萄牙人所引進,1550年,葡萄牙人將鳳梨引進印度南部;1558年,鳳梨自中國引進菲律賓;……1650年鳳梨生長在中國臺灣省。[27]“16世紀初,熱帶各國相繼引種,亞洲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引入印度(1550),後又傳入菲律賓和印尼。中國在17世紀初(1605)由葡萄牙人將鳳梨苗帶入澳門,後經廣東人傳入福建和臺灣。”[28]
1 O3 b; g" x7 Z0 g
) W; R8 @; @' Q. ?: p
在《中國的使臣—卜彌格》這本書中寫到了卜彌格去東非沿岸的經過。當船停泊在贊比西河的出海口後,他寫道:

0 V. `6 P. o8 ?! h“鳳梨,這大概是非洲最好的果子,香氣和味道都很好……第一眼看上去,它象歐洲的蘋果。”[29]4 B8 I/ P0 ^  ~# W  b8 R5 s( D
- Z8 s; B; }# k3 F$ {
卜彌格於1643年從葡萄牙里斯本乘船出發,離開歐洲,……1645年到達澳門,1648年來到中國內地。這份手稿寫於1044年。從這個材料可以看到在十七世紀中期鳳梨在歐洲的種植並不普遍,但是在東非已是非常普遍的了。另外,“當地印第安人稱鳳梨為Nanas,來源於瓜拉尼語(guarani)naná,16世紀上半葉出現在葡語中。”[30]這是鳳梨16世紀上半葉傳入歐洲最好的證據。
* V( j* S9 M1 n0 f7 Z7 J“十二年後,他才瞭解到這種水果也生長在東印度和中國的南方。”[31]
; S. u/ ^: r( `1 Q/ O# V# ~+ a8 z 3 n  b6 T9 g6 }9 Q2 g. ^
7 `- Y1 q" y6 c  y
蔔彌格1646年左右來到中國內地後,遊歷了廣東、廣西、與雲南等地。[32]由此看來,“十二年後”也就是1656年,鳳梨已經生長在中國的南方。

' L. H0 m5 D, I% c- Z4 g6 Y1 }6 s! m( d
在我國的史籍中,最早記錄鳳梨的是記載最早的是康熙三年(1664)的《臺灣府誌》:
1 \$ H& [$ ]9 y
“鳳梨,葉似蒲而闊,兩旁有刺,果生於叢心中,皮似菠蘿蜜,皮黃,味酸甘,果木有葉一簇,可樁成鳳,故名之。”
& h- b0 t3 T8 N8 U3 j1 W2 {' w
  I' n+ ~: d& ~7 P& _& E) f. `* `- q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文人文集、筆記也記錄下了鳳梨的足跡。(清)張英《文端集》:3 X  a, x" {) w7 h- _9 M+ C4 U
“鳳梨,鳳梨珍果出南荒,昔未標名紀職方班,剝錦苞含脆質,繽紛翠羽□香,提封遠在波臣外修貢,遙知驛路長,總是……皇仁同絕域海邦風味入梯航。”
0 l" h4 O- z, T! Q
# \' h8 ?5 M' e1 p
5 o5 L( T4 I( G6 v- j; d8 i; X此書原序說:“康熙甲申年三月望曰雙溪英自序。”張文端,安徽桐城人,字敦複,號樂圃,謐文端。康熙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在康熙甲申年(1704),鳳梨已經出現在文人的集子中。(清)李調元著《南越筆記》:
8 P% \' ~. A5 L, Z! A* @1 V
“粤中凡村居路旁多植山波羅,橫梗如拳,葉多刺足衛衡宇”。[33]
1 |8 v; q6 O: Q* W2 k 6 p7 a/ b9 m$ B8 |
. O4 J. ?7 ^) l7 d* Y( x
《南越筆記》,乾隆卅二年(1777)刊行,記錄了南越地方風土人情。“多植山波羅”說明此時波羅的種植已經十分普遍了。
% K7 k  b5 f# d; i: I- h0 f

2 ^0 x* i( _; p$ X" V& s3 A' J在這裏要提到的是,我國史料很早就出現了“黃梨”:“蒲桃、宛柰,齊柿、燕栗,恒陽黃梨,巫山朱桔,南中茶子,西極石蜜。”[34]、“有黃梨、消梨、麋梨,品俱下”[35],從上下文看。此黃梨應是梨的一個品種,而並不是鳳梨的俗稱。

) F" I9 V! V& Q9 G$ g/ L9 H0 Q  p. d( ~( L2 E8 f
關於鳳梨的記載在臺灣文獻中十分普遍,幾乎康熙朝刊行的方志、風俗史料都提及了“鳳梨”,“鳳梨”。寫得較為詳細的就是《台海使槎錄》:

9 y. ~3 M7 V# m5 _4 y3 @7 m7 t% P- B2 [" p6 M1 A$ {
“臺地夏無他果,惟番檨、蕉子、黃梨視為珍品;春夏有菩提果,一名香果,芳馨極似玫瑰果,當以此為第一。”

& [" O$ V1 S9 H- R$ S
# p) i6 n' Q8 b“粤西以菠蘿蜜為天波羅,黄梨為地波羅。《居易錄》謂黃梨,曰:黃來八月熟,長可尺許。味尤甘。其樹類蕉實生節間,按黃梨長五六寸草生叢生,根下葉似萱,兩邊如鋸齒,頂上葉小攒簇,如雞帚。謂其樹類,蕉非也。”(卷3)

2 n" v! X( Q3 v" z: Q' b6 I“大烏萬社離瑯嶠地界六七十裏,亦鮮人跡。貨則鹿脯、鹿筋、鹿皮、糜皮、麂皮、苧藤:果則蕉實、鳳梨、柑油……。”(卷了)[36]
% r2 m  {8 i; R! _7 ?6 G7 l : L' ]" C# S4 P% A4 l- d

' A- k! }- W0 s康熙六十一年(1722)臺灣設巡察,黃叔璥任首任巡察禦史,在台兩年,寫下了《台海使槎錄》。另《皇清職貢圖》:

  R& B$ e% c7 G“臺灣……各縣社番多有之嚼米為酒,恒攜黃梨以佐食。”[37]
9 o. e! P5 `% h, q4 A& @0 \4 ? + {. P/ ]' E% g$ d3 e7 b

8 q1 o- g( |8 t7 \2 b乾隆十六年(1751年)董浩等人奉敕編撰了《皇清職貢圖》,這是一部官修地理書。另《海東剳記》:
, u) S8 K& l0 A  z& @0 Q
“鳳梨,一名黃梨,亦曰黃來,葉如蒲而短闊,兩側如鋸齒,貴抱幹生,通體鱗皺,葉從頂出,森張若鳳尾。色淡黃,味甘玻,切之,津瀝芳香襲人。”[38]1 M3 g; c& D( A0 m; w

) U. N+ `" c; f4 b2 D! l# }4 B; X- P9 r2 h
此書乃湖南武陵人朱景英所撰,他1772年10月於海防同知任內完成《海東剳記》。另《鳳山縣採訪册》詩詞《鳳山竹枝詞》:
; b, ~& `5 |& w3 P0 u2 `" _
“鳳梨山下足農家,郎若閒時來吃茶。采葉為絲成幾兩,寄郎城內換棉花。”[39]2 U2 G* P, l. k4 B
. I; c  y& K/ x! l
從這幾條材料可以說明,在臺灣,鳳梨、黃梨都是鳳梨的別稱,並且種植和食用都非常普遍,甚至還出現了“鳳梨山”、“攜黃梨以佐食”。清朝前期,在臺灣,鳳梨就已經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 G4 l( p5 e, R4 s3 s16世紀葡萄牙人地理大發現後,將鳳梨帶到他們所寄居的地方——澳門,然後由澳門傳入了廣東,這條傳播路線毋庸置疑。但是為何鳳梨在臺灣散播得更快更廣呢?如果是從福建傳入臺灣似乎說不通,因此,更有一種可能就是荷蘭人將鳳梨的種子帶回了臺灣,由於臺灣的氣候濕熱,適宜鳳梨的生長,加上鳳梨甜美可口,所以很快被大家所接受,這樣才會出現了“攜黃梨以佐食”的情況。; f3 p9 M, r2 R. o

7 N  ~4 k' V; D+ b
三、“值得懷疑的舶來品”——洋蔥
洋蔥(Allium cepa),俗稱洋蔥頭、圓蔥。起源於中亞,伊朗、阿富汗北部及前蘇聯中亞地區有野生種分佈,近東和地中海沿岸為第2起源地。古埃及在西元前3200年已經開始食用洋蔥;西元前430年古希臘及羅馬學者先後描述了不同形狀、顏色、品味的栽培種。據說,中世紀的歐洲騎士在披掛出征時,還要在胸前掛個洋蔥,認為這樣可以免受兵器的傷害。洋蔥在傳播過程中產生了對曰照長短、高溫、低溫的適應和變異。16世紀傳入美國並演化出多種生態型,日本於1627—631年開始引進。( k: k! G: Y: B& N: \1 Z; l0 h3 C
關於我國的洋蔥,平托在他的1576年的手稿中就有了記載:! m) R8 Z* [, p4 W

  I' U6 D5 H$ D+ R! W, n4 {“我們抵達南京灣後,……我們總算在那裏找到了許多大米和豆子,整罐整罐的蜂蜜,殺好的鴨子,洋蔥,蒜及甘蔗。”[40]

+ O" }, v) S. ^  J“在南京灣,他們施捨給了我們二兩銀錢,半袋大米,一點麵粉,豆和洋蔥。”[41]
! h7 i! s9 ?& [: W0 v“緬甸……從這些善男信女的倉庫中補充了很多大米、豆、洋蔥以及一些肉。”[42]
/ V- ^2 P+ p9 V5 o; H3 ?/ L; @
“緬甸,那可憐的受刑者衣衫襤褸。為了侮辱他,給他頭上也載上了一同夜壺狀的草環……在他的頸索外面還套了許多洋蔥頭。”1 S2 m" q! f3 t% \. S" G/ Z

  @$ h6 p2 Y( l* I4 R4 ^6 [  b& O
/ t4 p3 k2 b/ ?; i在這裏,平托多次提到了洋蔥,在南京還有緬甸。平托於1527—1558年(嘉靖十七年一嘉靖三十七年)漫遊東方。在他的書中洋蔥的種植似乎很量多也很普遍,這樣的記載是令人懷疑的,因為直到現在中國人把洋蔥也只是一種調味品,怎可能在一個偶爾到達的地方準備着洋蔥呢?國內外很多學者對於他的這本書的內容態度下一,有表示懷疑,也有直接拿來使用的。[43]但是至少可以說明洋蔥在這個時間已經在東方出現了,這一點毋庸置疑。

: ?8 C) ?( u4 l  s. j/ k6 S* j- {) |  `
# B( r1 T' F- e3 }" a- v我國史料最早記錄洋蔥的是吳震方《嶺南雜記》:
/ d; W3 E7 Y8 h4 \
“洋蔥,形似獨顆蒜而無肉,剝之如蔥,澳門白鬼餉客,縷切為絲,瓏蚣滿盤,味極甘辛。餘攜歸二顆種之,發生如常蔥,至冬而萎。”[44]4 v/ \8 l/ b6 c' p+ q( |" q5 c
  H2 A7 G; i7 E# |5 @. b
9 F, c( B5 z$ A$ |$ D, q
吳震方,湖南石門縣人,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遊歷廣東,寫下了《嶺南雜記》。他在澳門見到洋蔥,由此可以說明當時中國內地還沒有引種。“餘攜二顆種之”,由此可以說吳震方是引種洋蔥的第一人。

# C0 H4 i+ h" ?8 T' O乾隆九年(1744年)首任澳門同知的印光任在所著《澳門紀略》卷下《澳蕃篇》:1 B6 f9 ?+ d6 f3 A8 y% f
“如獨蒜而無肉,縷切為絲,玲瓏滿盤,以之餉客,味極甘辛。”[45]
$ G0 M, Z3 o! ]  L! H6 g
+ _  u4 o1 a: |  ~- r) ~- R4 V7 R- G* N4 W  `
此描寫與《嶺南雜記》相近,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洋蔥仍然是不當見的植物。
8 W/ N" Q, W0 q9 S+ o

3 q& J$ F6 X; z, H到這裏,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歐洲西元前就已經有了洋蔥的種植,為什麼中原卻一直都沒有,直到18世紀初?會不會洋蔥還有另一個名字,並且早已經在中國種植?
" j1 @9 x2 u; j, ~  j  s  Y
蔥,是我國西漢以前就已經有的植物,《山海經》卷三:* u7 t5 g4 B* G, t3 H2 z8 N. l# y- J- [, @
“邊春之山,多蔥、葵、韭、桃、李。”[46]2 X( U4 J& z. P3 ^% _- `, V+ R6 e

$ N& B# o" {0 x" L6 T2 u
! b! U+ W! c& O《爾雅》:

7 `* c# P: t4 z5 H“如人家所種者茖蔥,細莖。”[47]) W6 D% f, O: Y2 n7 @& Y3 ]' {' v* [

; T7 e. v/ @+ [' a但是這裏的蔥還是中國土生的細莖蔥。0 P5 I" [1 k* _$ `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云:" D) F/ S) }0 a: L
“蔥有胡蔥、木蔥、山蔥、紫蔥。”[48]0 [/ T' p( A0 i
9 b0 S6 B6 d$ f% Q- I. e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云:% T- G  [. b8 X4 n+ c3 O
“蒜蔥,按孫真人食忌作胡蔥,因其根似胡蒜故也。欲稱蒜蔥,正合此義。……元人《飲膳正要》作回回蔥,似言自胡地,故曰胡蔥耳。”[49]
" q3 n5 T2 t6 j) l; D + ?; q: l, z! Z$ W: {# D4 R1 ]

4 ~5 q# H( B8 a* a這裏蒜蔥應該就是說根的形狀象蒜一樣的蔥。而“孫真人食忌”是指唐代名醫孫思邈唐所撰的《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的“食治”篇。勞費爾在《中國伊朗編》中說:
" s3 Y) D6 Q( w+ V2 w# m
“還有一種西方培植的蔥。最早見於孫思邈《千金食治》,稱為‘葫蔥’,因為這植物的根和葫蒜的根很相像。……1131年元朝出版的《飲膳正要》裏稱為‘回回蔥’。這並不意味著他定回教徒移植來的,這只是人們喜歡改變古名的一個例子,因為在元朝用變名是很風行的……。”[50]3 D: Y( D/ i3 C" F* ]: v" U7 A' u

1 ^2 N/ K0 c2 ?. s+ X從上面的這些材料看,我國本上有蔥,並且大約在唐朝時候傳入了從中亞傳人了“葫蔥”,(唐宋時期從中亞地區傳人的多種植物,如胡荽、胡桃、胡瓜等等)[51],這是那個時期從中亞這個途徑傳入的蔥,有可能就是現在的洋蔥,也有可能使現在洋蔥的一個變種。因為留下史籍有限,沒有作更多的性狀的描寫。並且洋蔥品種很多,約有2、3百種,當時因為其口味獨特,不符合當時人的飲食習慣,一直沒能得到很好的栽培,只作藥用。後來平托看見的洋蔥和吳震方帶回來栽培的洋蔥,應是16世紀年葡萄牙人開拓海外貿易市場的時候把種于撒在了亞洲的大地上,然後傳入我國,故此叫作“洋蔥”。
( \% l2 v* f0 f# {; Q以上的這三種植物只是當時葡萄牙人帶進來的植物中的少數,由於史料的缺乏和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疑問。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發展,很多外來植物已經走進了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走進了千家萬戶,大多數人已經忘記了它們“舶來品”的身份,但是歷史不會忘記。不會忘記在這場中西文化交流中,因為這些東西的“搬遷”給這個社會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會忘記它們的故鄉在哪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翻開塵封的古籍,還給它們一段過去。* V8 f& G" T9 q' [2 h/ Y! Z" S

/ C: G. i5 }' r) N7 \[註釋]) w# X2 m  W# V7 E' i
[1]王海廷主編《中國番茄》第1頁,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版。7 G1 h  ?0 z1 Z; U! ?& B& Z
[2]前揭王海廷主編《中國番茄》第1頁。* V" H/ D1 Q/ w. T6 M; I
+ v4 k" i4 x- P
[3]前揭王海廷主編《中國番茄》第1頁。
/ S7 k1 ]: `) {  d) L
[4]《植品》現在僅有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刻本,存於北京圖書館。: y$ n) I5 x1 H
[5]《中國植物學史》第114頁,(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 Y2 D2 i2 V; ]$ w' f[6](明)朱國楨著《明清筆記叢刊湧幢小品》頁635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中華書局。
) I2 S8 L' K& B6 M7 ?+ N[7](明)王彖晉《二如亭群芳譜》卷57《果譜》中華書局。( k/ [5 E  m$ a# r: P. {8 n

& c/ |2 \+ M9 _: S" M# [/ B5 {3 A[8]李保光主編《牡丹人物誌》第195頁,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2000年版。

0 I) N: ~+ l6 o. O# B' r[9](清)殷夢高著《保德州誌》卷三《土產》,第202頁,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6年版。: l% J  `7 M" `  R. v5 R
[10]《澤州府誌》第十六冊,卷十二《物產》第22頁。
  Y: ?; n: t( S- ?[11](元)王禎《王氏農書》卷八《瓜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P7 U3 E( @' d6 r. Y
[12]《欽定授時通考》卷61《農余》,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N  X. w( P1 h9 r
[13](清)汪灏、張逸少著《禦定佩文齋群芳譜》卷17《蔬譜》,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g1 u# N3 s$ f& p2 [& }[14]《御定韻府拾遺》卷20《下平聲》,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k6 [- a) V/ X2 B5 b[15](清)陳元龍《格致鏡緣》卷62《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k% V/ t" @  \1 J[16]前揭《中國番茄》第18頁。
' i" G* ^$ w$ |- _[17]《臺灣文獻叢刊》65《臺灣府誌·風土誌》卷七《土產》:“番柿(形似柿,皮有毛,俗呼為毛柿、西域種)。”! f: \# ~7 }3 ~+ p! F8 ]% t& b, w
[18]《臺灣文獻叢刊》84《福建通誌臺灣府·物產》卷60:“番柿,形似柿,皮有毛,俗呼為毛柿、西域種。”
, j1 s& v7 e" ^4 L2 A- X: t) v1 n) s( o) S# h9 d1 `+ R1 T
[19]《臺灣文獻叢刊》90《番社采風圖考·弁言》僅“番柿”條。

# |: M: h8 q  T, N& _) ^[20]《臺灣文獻叢刊》92《噶瑪蘭誌略》卷11《物產誌》:“番柿,形似柿,皮有毛,俗呼為毛柿、西域種。”$ R* v, G( M7 K1 \' B+ M
[21]《臺灣文獻叢刊》124《鳳山縣誌》卷七《風土誌·物產》:“番柿:形似柿,有毛,俗所謂生毛柿也。”7 I+ P, H# I3 e6 g- f. x  k" w
[22]《臺灣文獻叢刊》141《諸羅縣訕》卷10《物產誌》:“番柿:種自外番,類柿而皮有毛,味酸澀,俗稱為毛柿。”+ k6 s) Q- T9 L5 A5 U5 t! H
[23]宗學普等編著《柿樹栽培技術(修訂版)》第8頁,金盾出版社,2002年01月版。0 M- K2 ], m/ A% B2 l( g0 _
[24]轉引自楊寶霖著《自立齋文史農史論文選集》第334頁,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 l7 o5 I% o9 S8 s3 l  D, Q$ E* \[25]《農業考古》1988年第一期,《西漢番茄的發現、培育和初步研究》,轉引自前揭《自立齋文史農史論文選集》第334頁。" z; Q8 X0 E4 c
[26]參考趙文振,沈雪玉編著《鳳梨栽培》第3—4頁,農業出版社1987年版。0 A; Z+ Z! t" x+ I

  V) V; _. M& A% o/ U" K[27]前揭《鳳梨栽培》第4頁。

3 H3 h! e+ R6 e- D# R[28]《美洲原產作物的引種栽培及其對中國農業生產結構的影響》,載《中國農史》2004年第2期。
" k% B: k6 c5 N  ^2 Y0 L[29][波]愛德華·卡伊丹斯基著,[中]張振輝譯《中國的使臣—卜彌格》第67頁,大象出版社。3 Y8 ~9 ~: Y+ `1 l
[30]引用金國平語。. p3 \" d. y3 j( _& ]  ]
1 m% x0 h3 ]" U, A
[31]前揭《中國的使臣—卜彌格》第67頁。

4 X" Y# b1 u7 Z1 q" v: I[32]前揭《中國的使臣—卜彌格》第7頁:“卜彌格離開西安後,又經四川、雲南,來到廣西”。
' q# }' r1 I( I: _, o. O& {[33](清)李調元《南越筆記》卷十三,第427頁,廣陵書社。9 }5 P' c3 g. g  n) X% A
4 }3 k. ?1 T& w" c
[34](晉)傅巽《七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U9 y9 S9 c! l1 ~- O[35](明)董斯張(1586—1028)《吳興備至》卷26,文淵閣四庫全書本。9 j0 ?1 s5 d3 C# l2 ?
[36](清)黃叔瑚著《台海使槎錄》卷3、卷7。+ j+ L5 g) ~. \- ?8 `2 r5 o/ y
[37]《皇清職貢圖》卷三《臺灣自古不通中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5 H; v1 @6 c9 e2 ]# z. S[38]《臺灣文獻從刊》19《海東剳記》卷三《記土物》。  Y) e0 R4 m1 j8 Z$ m* J: R0 C
[39]《臺灣文獻叢刊》73《鳳山縣採訪册》癸部《鳳山竹枝詞》。9 r: m4 U- i9 j. l* H. d7 B2 N
[40]費爾南·門德斯·平托著,金國平譯《遠遊記》,第214頁。! r: r, y+ T- i3 M5 `
[41]前揭《遠遊記》上册,第232頁。0 O+ e5 z( l3 @! N) S4 T4 b

4 G+ W5 ~  Q( p7 G1 @1 y[42]前揭《遠遊記》下册,第531頁。
6 \2 F* A/ }4 t* a& G" p
[43]各類說法參見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第27頁,中華書局。
. l8 V$ ^( h& g2 N0 ?[44]《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49冊《嶺南雜記》。
1 r( ?) E" T) y% P7 j8 o8 `[45](清)任光印、張汝霖著《澳門紀略》卷下《澳蕃篇》第69頁,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 C/ H1 f% f: L, w: i9 C[46](晉)郭璞著《山海經》卷三《北山經》,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y& W# G) {3 w7 v1 _
1 V3 t% f5 x2 H7 r[47]《爾雅注疏》卷8《釋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 L4 o9 a' h$ f2 |

3 G7 E) P- e  p2 _+ b& T4 @[48](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P- L" s) d5 S" r8 b% ?[49](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26《菜之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 t# K5 Y" Y  s, v5 }) X[50][美]勞費爾《中國伊朗編》第128頁,商務印書館。8 C, B# M; K- R/ _
[51]對此勞費爾《中國伊朗編》有詳細的論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09: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很多物种传入到了中国,密切了各地的联系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