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59|回复: 0

[版本学堂] 书籍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2 23: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共出过多少书

据1946年出版的《新中华》杂志载:我国西汉及西汉前,共出了1033部书,计13029卷;到了清朝末年,共出了181755部书,计2368146卷。但能流传至今的,估计只有七八万部。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9月,全国出版书籍大约十万种。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的出版数量,据《中国出版年鉴》(1980)记载,共555781种,印数为6242726亿册。

中国书的三期变化是什么

第一期:书是刻出来的。甲骨和竹简是刻字的;钟鼎文是铸出来的,模子上的字和花纹是刻出来的,也有把文字刻在石头上的。
第二期:书是抄写的。从秦汉时起书写代替雕刻,从汉代的古籍整理到唐代的“定稿”(石刻),书都是传抄的。
第三期:书是印刷的。到晚唐五代时期,刻板印书兴起。刻一次板就可以印刷许多次,此后书多以木刻印刷,直到清朝末年的石印和铅印。

书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封面:又称封一书皮、封皮。封面是书的脸面,起保护书页和装饰作用。
封里:也叫封二,即封面的里面。
封底:书的后表层,也叫封四。
封底里:也叫封三,即封底的里面。
书脊:就是书背。
衬页:又叫补页,在封面后边,有双衬和单衬,有衬页的书显得庄重、气派。
扉页:指封面或衬页后的第一页。
版面:指书刊一页的整个幅面,包括印有文字画图的部分和四周的白边。
版心:正文印有文字、画图的部分。
书顶:书的最上端切口部分。
书根:书的最下端切口部分,也叫书底。
翻口:又叫外切口,指与书脊相对的外端。
天头:版心至书顶的空白。
地脚:版心至书根的空白。

线装本各部名称

线装本是古籍中最普遍的装订形式,约兴于明朝中叶,到了清朝更是风行,一直沿用到现在。其各部名称分为:书口、天头、书脑、书背、书根、包角、书签、书套等。
书口:书叶的正中折缝入;
天头:指书叶上端(上栏以外的部分)的空白处;
地脚:指书叶下端(下栏以外的部分)的空白处;
书脑:指一本书册穿孔订线右侧的空白处;
书背:指订线处右端顶头(即书脊);
书根:指书册最下端顶头部分;
包角:书册的右侧,上下两隅,称为“书角”。比较珍贵的书,在装时常以湖色或蓝色的绫子将书角包起,叫做“包角”。
书签:是书衣上所粘贴的纸签,也有用丝织品的,用以题写书名。
书套:用草板纸(俗称马粪纸)为里,外敷以布(多用蓝布),围裹全书的前后左右四面而露其上下两端者,谓之“书套”。另有围裹四面折叠四边的,名“四合套”。还有在开函处挖做云形环式的,叫“云字套”。

● 古籍常识

1、古书的种类

一般把“五四”以前的著作称为古书。我国的古书浩如烟海,据不精确统计,约有八万种。
查找古书应按照古书的独特分类体系。从西汉末刘向父子所辑图书目录七略,到唐朝房玄龄修《隋书·经籍志》,逐渐形成了以下这样的四部分类法,直到今天,我们仍基本沿用它来进行古书的整理和检索。

经部十类: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图纬、小学
史部十三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子部十四类: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集部三类:楚辞、别集、总集
附:道经、佛经

2、古书的发展

甲骨:我国最早的书籍。古人求神问卜时烧灼龟甲兽骨,根据烧出的裂纹以定吉凶,并把问的事、兆象、验证的结果刻在上面,加以保存。甲骨的发现是在清末,共约二十万片。
简策:我国正式的书籍。南方用竹,北方用木,制成竹简、木牍,用牛皮绳编起来,卷在一起。
帛书:向卷轴过渡的书籍。简策很笨生,阅读、携带都不方便,帛质轻薄柔软,可以卷舒,还可随文字长短截断,汉晋之际最为通用。
卷轴:写在纸上的书籍。按文章长短,将纸粘成长幅,由右向左一行一行地写,由左向右卷在一根稍长于纸的棍子上,再用布帛包起来。
石经:刻在石头上的书籍。很早就有刻石记事的,但把整部书刻在石头上作为读物,以东汉末年刻的“熹平石经”为最早。
雕版线装书:现存最普通形式的古书。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卷轴书变成了册叶书。纸的正面印字,对折起来成一张书叶,再加单叶书衣前后封面,打孔用线装订起来。

3、古书的体例

作者:早期的古书一般不标出作者姓名,如《易经》。汉代后才渐渐有作者署名,但经常连字号、籍贯、官职、封号、爵名和著作方式等一并标出。如《史记》卷端标:“汉太史令司马迁撰”,表明这本书是汉代的太史令官司马迁著作的。
书名:先秦时古书一般无总名、定名,如《诗》、《书》、《易》等都是后人整理时加的。再如《史记》原有《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公书》等数名,后世才沿用《史记》这个通名。
序录:古书的序有自作,有他作,有总序,还有篇序。位置一般都在书的最后,但到汉代,就开始提到正文前面了。
目录:远古著述多系单篇,无目录可言,后来序录介绍书之要旨,代替目录。为翻检方便,渐渐才单列目录,但也放在正文最后,到南朝才放到正文前面。
篇第:篇、卷、册都是古书的计量单位。古因内容不同,常分为内外篇、上下篇等。

4、古书的注释

训:用通俗的词语去解释难懂的词语。
传:传述的意思,一般是解释经的。
说:解释的意思。
注:解释古书中难懂的语词。
章句:古人解经,往往在训释词义外,再串进一次经文大意。
集解:总汇各家解释。
义疏:略同于集解。
正义:纠正前人的义疏。

● 书籍之源流

书者述也,以文字记述事物者也。书之含义甚多,今人称述书为书籍,为别于书法言也。书籍之肇始甚早,文字发明之后即有书籍,不过各代所用书写之质料及其装订之形式多有不同耳。从古至清,所有之书籍以其形式可分为三时期:由古至周末为简牍时期,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由宋至清为线装时期。兹分别述之如下:
三代以前所用以载文者竹木而已。载于竹者曰简,载于木者曰牍,连编简牍则谓之笨。古者大事书之于策,小事则书之于简牍而已。初以刀刻,继以漆书。周宣王时始有墨书。三代以上,社会之文化完全赖此以推进,国家之文明亦完全赖此以保存,与后世之书籍功用正同。是简牍者实即当时之书也,创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以韦编,其为简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时之所谓书籍者仍为简牍也。由古至周,所有书籍完全为简为牍,故谓之为简牍时期。嗣以简牍之书写烦难。而所载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简易之时,尚足应用。及秦灭六国,事务增繁,官私文书日益增多,以前书写之方式在事实上已感运用不能圆滑,不适于应用,而首感棘手者厥为狱隶。因狱隶之文字,时间有限,不能任意积压,遂由狱隶之首倡而自动发生改革。篆书之耗时也,而改篆为隶,竹木之难治也,而代以缣素,以帛作书从此肇始。但缣素价昂,一般平民无力购用,故缣素虽兴,只于官方通行,社会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遗传之典籍文书仍以简策保存者为多,抄隶于缣素者尚少也。迨至汉时发明造纸,从此书写上又发生一极大之转变。盖纸为书写之惟一合适质材,有缣素之长而无竹木之短,价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后遂以纸张为书写之独用品,缣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无人使用矣。惟无论缣素或纸张,其文字均系手写,所谓书籍者亦不过手写之纸卷并非如今日之书也。及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从此始有刻板印刷之书籍。以常理言之,刻印与抄写,其难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发明,社会景从,各种书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经典外,其余文书仍均手抄,且以抄本为贵。此固由于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于刻印之不佳使然。盖刻印初创,前无取法,办理者既非有经验之人,而从事者又系毫别无训练之辈,刻印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错误,其不受社会欢迎,固其宜也。且当时之土子尚有一种特殊之成见,以为手抄一次足抵自读数次,故多数上层社会之家庭,仍多为其子弟聘请名师专为指示抄写一切经史,印刷之书概不购读。故刊印之术虽发明于隋,然终隋之世未有特殊之进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末畅行,社会心理仍贵抄录,不尚雕?。迨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写矣,雕刻刷印至此方为成功。然一般每易误会,以为五代所刻之经书,即与现在之经书同,其实则相去悬殊,极为不同。盖自以缣素作书以来,直至五代,所有之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抄或刻印,均系成卷成轴,所谓邺侯架插三万轴者是也,并非如今日装辑成本、成册、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书。《史记》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干本者。盖系记实,非如今日以卷为虚设之符号,有名无实也。其后,以卷本之舒卷不便,检阅烦难,乃变而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断,乃分为薄帙。及至有唐中叶,又创用叶子,即将长卷折叠成为若干叶,其形式宛如今日之手折,或前清朝之大卷,其实相同,不过变舒卷为折叠耳。由秦以迄五代,所有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写或刻印,其形式完全为卷轴,故谓之为卷轴时期。 至宋,因长卷之种种不便,遂依据叶子之格式而改进为今日之线装式。即将一叶分割使不连续,以一叶为一板,一叶为一篇,分刻分印,印就再行装订成本,其内容与卷轴叶子毫无变易,但在检阅上、诵读上以及收藏,其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计也。故吾人所读之线装书,其实际肇始于宋,为时仅千年,宋以前绝未有线装书也。文字多为刻印,抄写者甚少。至宋仁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为活板,用胶泥刻字,从此又有活字印板之发明。元王桢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光后创行铜活字板。清高宗时,朝鲜人金简以枣木制活字,高宗赐名曰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较经济,但在书籍上固与刻印无殊也。总之,自宋至清其书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为线装。故此时期谓之为线装时期。清末,则渐有洋装,民国后且有取线装而代之势,其形式与装订尽人所悉,毋庸赘述矣。

● 古籍版本小史

版本一词,起源于唐中期雕板印书之后,那时期人们常把写抄本的书称为“本”;把雕板印的书称为“版”。 在此以前,只有“本”的说法,“本”字含义,清代叶德辉《书林清活》卷一有一段话:“书”之称本必有所因,《说文解字》云:‘木下日本’。而今人称书三下边日‘书根’。 书籍称为“本”在典籍中出现是从西汉开始,汉成帝光禄大专刘向,领校宫中五经秘书。他此次整理国家藏书获得了书籍的各种传本。古籍版本主工指1911以前历朝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等,且1911年以后的影印、排印的线装古籍,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书也属古籍。唐中期后,雕版式印刷开始出现,一书刻成,相率模印。此时人们始将写本书,抄本书称“本”,将雕版印刷之书称“版”。现今所说的“版本”的概念应包括各种写本、抄本、稿本以及它以前的木简、缣帛、卷子和它以后的雕刻本,活字本,还应包括近现代的铅活字本、影印本。 由于现存的古籍书册主要是写抄本、雕刻本和活字本,因此古籍版本也就指这三种而言,而其中占绝对比重的是雕版刻印的书籍。

● 古籍的赏与辨

古籍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其间刻印出版的书籍汉牛充栋,那些古籍善本流传到今已不仅仅是书本了,同时也是文物和珍贵艺术品。这时的它们除阅览与研究功能外,还具有重要收藏价值和巨大增值潜能。 古籍是知识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可供赏鉴的历史文物。古籍的魅力,内容自不待言,从形式上看便妙趣无穷。一些法书名家写刻的本子无疑是精美的书法艺术。古籍追求印刷工整,加上纸墨精良,是字字分明、页页生辉。倘是原版初印。展卷更觉心旷神怡。古籍的古色古香随时代还有所不同,如宋刻墨色香淡,至今将宋版书打开仍有香气,而元代用墨多不如宋。明清甚至用调和之墨,当然,也有刻印皆佳者。一些古籍善本雕刻精致细腻,设色沉穆古雅,散发出浓郁艺术气息。

● 古籍的收藏

我国藏书的历史源远流第,远在三、四千年以前,古老的华夏民族已有了比较成熟的图书,于是就有了最早的藏书室和藏书家。我国最早的藏室是周代的“藏室”,属于官府。据《史记》载,老子曾做过“周守藏室外之史”,由此,老子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藏书家。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之风甚盛,收藏图书之士也就溶溶济济,“学富五车”即一词,源于此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各国图书成为秦王朝的府库藏品。秦代皇家藏书称为“金匮”、“石室”。汉王朝依着儒生协助,发展了良好的藏书事业。“兰台石室”从汉代以后成为皇家藏书楼和另一代称,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开始了我国藏书事业飞跃发展的时期,官府藏书处所主要有:弘文馆、集贤院、崇文馆和史馆。唐代藏始采用四库分类。入宋,版刻图书进一步发展,国库藏书始有经、史、子、集的分类。明人承袭宋元风尚。清朝平定天下后,大力尊孔崇儒,康、雍、乾三朝编撰了《四库全书》等大型图书。古人说:“遗子黄金满匮;不如一经”。如此以书为贵之思想方使社会人文蔚然。

● 古籍书的作伪与鉴别

古籍中的伪本,通常分为三类:第二类是商贾们为了谋利,采用一些手法伪造的古籍版本;第二类是书籍作者假托古人之名而编写的著作;第三类是以前的收藏家、著录家错定的版本。 古籍本身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而且由于流传年代久远,传世本日稀,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特别受收藏家的珍视,致使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由于暴利的刺激,使一些商贾见财忘义,运用各种作伪手法,炮制赝品,以假充真。由于各种伪本的出现,又给古籍版本的鉴定增添了许多人为的障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促进鉴定者与作伪者斗智的本领。

一、作伪的目的

鉴定伪本,首先要了解作伪的目的,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比较、辨认。古籍伪本的制作目的主要有三种。

1.商贾作伪的目的在于牟利,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对各种价值较低的古籍在版本年代、作者姓名、收藏家的姓名、题跋、印章等各方面进行伪造。
2.有些作者假借古人之名编写著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书籍的权威性、神秘性,或因某种原因不愿暴露自己的姓名。因此,这类古籍,大多只是著名的姓名是假的,并没有更多的作伪手法。
3.收藏家、著录家错定版本,大多是由于其自身的学识、眼力不济而误定的。因此,对于这类著录书只能作伪参考,而不应盲目相信。

二、作伪手法

作伪的手法有许许多多,鉴定者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主要几种。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色,或用粟子熬水,或用栗子壳熬水,或用茶水,或用赭石藤黄水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将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类是用“旧纸新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古纸上面新印内容,然后装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较少,却很难从纸张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的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牌记:保留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干支年代。
4.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全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上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兜售伪本。

总之,作伪的手法有各种各样,有时只有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结合应用。鉴定者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书籍,注意去伪取真,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