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6|回复: 0

答艺菲飞扬之佛門八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4 0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艺菲飞扬問:能帮我解答个问题吗?你是如何看待佛家中的"八戒"的?

李欣磬答:
佛家八戒是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

    說到八戒,大家可能比較多的是想起了《西游記》里的豬八戒——《西遊記》中豬剛鬣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別號,叫做“八戒”。
     五葷三厭五葷——即五辛,指五種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蔥、韭與渠(形似蘿蔔味如蒜)。三厭——道教把雁、狗、烏龜作為不能吃的三種動物。認為“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龜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湧幢小品》)。厭,在此是不忍食之意。這五葷三厭是佛道——三寶三清相結合的產物,也是佛教傳到某一地區與當地文化相融合的一種標志。
    佛教的“八戒”實際另有所指,且在很多地區(主要是東南亞和藏地的佛教)對五葷三厭就不完全是同樣的解釋、看法和實施方式了。
     唐僧給八戒取得名字是有一定含義的。五戒是一些居士——信佛的不出家的人所受的戒可以按照自己的執行能力受一個乃至五個
出家人是受《戒律》之戒,最開始受沙彌戒一共十條具足戒是出家人在符合條件之後可以受持的戒律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非常嚴格八戒是在家人可以受持的最嚴格的戒律和沙彌戒比起來只有很小的差別最短可以只受一天最長也可以終生持守作為嚴格的談戒律來說在家人的五戒之中沒有不食肉的戒律,出家人也不是不可以食肉的(藏地和南傳,以及一部分顯宗派別都有不必不食肉的習慣),當然漢地佛教徒有食素的傳統,藏傳密宗也有部分派別認為可以食素盡量還是食素——食素的目的一方面是減低了人的生理欲望,一方面是彰顯了慈悲之心。不過,那是一種修心的自律和實行,畢竟萬事萬物緣起性空,一豬一魚不是為食者死,食者也不是為食肉而生,食者遲早也要為螻蟻所食,食者不是為螻蟻而死,螻蟻也不是為了來食尸而生,生死是眾生自己的緣法,吃與不吃,也是緣分啊,關鍵還是發心。
什么是發心,是什么發自于心呢——一個人的心中是懷著怎樣的思考,在該思考的基礎上產生了怎樣的愿望,該愿望從心中發生,指揮了人的實踐行為和進一步的思考。就是發心,因此我們經常說你發的是什么心的問題,而戒律銘言,就是協助學佛之人扶正發心的一種具體實施的方法,這方法是從行動到思考上的扶正,不是僅僅一個吃什么,什么時候可以吃,什么時候不可以吃,什么時候可以睡,什么時候不可以睡的問題。
為什么從佛陀到很多高僧大德都推薦世人食素呢?其實,其根源在于悲憫眾生——當一個對于生命有著極深思考的人面對常人看覺得令人垂涎的肉食時,他會看到生命被屠殺時的悲號與憤怒,會心生憐憫,因此不食,誦經超度之。也有一種情況是,看到那些生命慘遭殺害心生以己身為墓葬為之超度之愿望——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也是為世人不易解之行,我就不便多說了。所以,忌口的目的是發慈悲心,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忌口問題,在這一點上對于學佛、信佛和對佛學有好奇心的人們是需要了解,否則從飲食表象上就會因為吃什么而對佛學產生極大的誤讀。

所謂八戒,僅僅是佛家諸多戒律中比較普及的一種形式,也最容易被眾生接納的一種佛門戒律。它能彰顯佛門的慈悲之心,克制信佛、學佛人心中的貪嗔癡。
對于佛門八戒應該如何理解呢?
一戒殺生:不生嗔恨,明辨因果;
二戒偷盜:不因饑寒折品茍活,不起竊法盜經之心;
三戒淫:為人品正,不沉迷、不偏私、有節、有度、有禮;
四戒妄語:為人有信,治學嚴謹;
五戒飲酒:保持理智,不浪費糧食;
六戒著香華:不虛榮浮夸,不生以形色迷惑眾生之心;
七戒坐臥高廣大床:不放縱,時刻提醒自己精進;
八戒非時食:按時飲食,健康身體,疏導和克制肉身的欲念,保持頭腦清晰。

請注意!“戒淫之“淫”不是奸婬之“婬”。這里首先存在了一個“簡化字=錯別字”的問題,簡化字將“婬”和“淫”變成了一個字,其實,它們是截然不同的意思:淫——指沁(浸)淫,是沉迷的意思,比如說,某人沉迷某一事物或人(書籍學問、某一技能、網絡游戲、美女靚男、制幻劑也就是毒品等等)導致自己走進了死胡同不能自拔且樂在其中,都可以稱之為沁(浸)淫其中。沁(浸)淫是中性的詞,無褒貶,是形容沉浸癡迷的狀態。佛家講戒淫,就是說不可以沉迷在思考之中,要注意實修,更要關注他人、他學、他法——做到無分別心,無差別嫌惡,視萬物皆是吾師,最終達到融會貫通,海納百川。
還有,就是很多人對這個“淫”理解產生了很大的錯誤理解,認為不僅僅是不奸婬,更是不可行正常夫妻生活——那豈不是信佛之人(不出家的)都要斷了人類的繁衍之道了嗎?曾經就有人問我說:“那要是全世界的人都信佛了,都出家了,這個世界上人不就絕種了”。參透之人不見得都無后啊~呵呵~一切絕對的試問在這個問題上是不成立的,何況,在出家即不可結婚的寺院中的出家人,還了俗,依舊可以結婚生子,還俗出家都是緣分,沒有懲罰或榮耀之分,該出家時自然出家,該回家時自然回家,都是各有各的緣法,且不少佛門法派是允許僧人成家生子的,他們以廟為學院,以家為生,孝悌有嘉,夫妻和諧,而且他們的孩子會從小就深受佛理,這對于佛法的延續和忠于人道是非常好的。不過,各個法門因其所研究的方向不同,對于僧人結婚的問題必須因地制宜的看待,即沒必要宣揚,也沒要忌諱。
有人可能要說,難道佛家弟子都能結婚生子了,就不可能不奸婬了嗎?我覺得,首先,正常的夫妻生活乃是天地自然之道,佛祖未參透時尚有妻兒,情投意合繁衍生息的夫妻生活不算婬邪。因為,婬邪的關鍵問題是一個人自覺的問題,不是出家不出家的形式能解決的,說到這里,一個非常令人頭痛的問題也就產生了——佛祖當年出家是因為已經看透了紅塵世情,怹出家后,妻子、兒子、舅舅、侄子也跟隨其學佛法,后,因也參透了紅塵世情,便出家清修去了。所以,從佛陀時代伊始,所謂出家人必須是看破紅塵世情者方可出家,但是,后來很多沒有到達這個層面的人也因逃避現實或家庭貧困而出家了,導致了大量未斷俗情的出家人出現,因此,僧眾的平均水平嚴重下降,雖然這是眾生的緣法,但也是后來佛學兩極分化的問題——高僧大德鳳毛翎角,肥頭大耳、貪嗔癡慢淫、坑蒙拐騙偷一樣不少的僧袍禿子滿街都是。
其次,真正信佛學佛之人皆品行正潔,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一個人已經在品行上至少要達到自覺不婬亂的程度了,還需要用一個小小的戒律去束縛嗎?婬邪之人是不可能正信的,所以他/她也不會——不敢、不愿在真佛門里自己抽自己嘴巴,如果能,那他/她就覺悟了,就不是婬邪之人了。戒律是針對真正的信佛、學佛的人的——俗話說“好孩兒不用管,用管非好孩兒”就是這個道理,戒律是對自覺者的更高要求,不是社會一般道德、法律的規范。
那有人會問,你說戒律不是社會一般道德、法律的規范,可是在戒淫之前不是還有戒殺生戒偷盜嗎?那不是和不要殺人放火和偷雞摸狗是一樣的嗎?這樣理解也很有問題。佛門所說的不殺生是不起殺心,所謂不殺生,在戒律中很重要的一句話就是“不殺因、不殺果”,萬物的生死各有各自的緣法,能救則救,得救了也是他/她/它有得救的緣法,救不了也是他/她/它有不得救的緣法。對不得救者我們只能心存悲憫祈望他/她/它能擺脫橫死剎那的憤怒、悲傷、恐懼、妄想——這些感受會引發一個靈魂中的貪嗔癡慢淫,會令他/她/它輪回后依然帶有這些情緒,導致惡性循環。有人會說,那不是佛家人可以殺人放火了嗎?呵呵,這里還是有一個自覺性的問題,一個對眾生心存慈悲的人,已經明白橫死剎那的憤怒、悲傷、恐懼、妄想等感受會引發一個靈魂中的貪嗔癡,會令他/她/它輪回后依然帶著這些情緒去惡性循環的人,怎么還會因憎惡眾生或一己之私而要沖動得去殺人放火呢?因為,他/她的心中已經沒有嗔恨了啊~
說到戒偷盜,這也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雞鳴狗盜,這里說的戒偷盜,是戒偷盜之心。對于真正信佛學佛的人而言,在沒有供養和不能辟谷的情況下,金錢都是維系生存的基本需要,能依賴自己的生產來換取就夠了。在印度,佛弟子是不可以從事生產的,只能靠供養——化緣來生活。佛教傳到中原后,尤其是經過了百丈禪師的改革后,寺院開始從事生產自給自足,這無疑是去除了信眾供養大量僧人的壓力,更令僧人們的實證多了一個途徑——耕種。既然真正信佛學佛的人沒有那么大的物欲了,我之前也說過關于自覺性的問題了,為什么還要說不偷盜呢?關于偷盜有兩個層面的問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個是當信佛或學佛者在生命處于極度貧困以至于無法生存的時候寧愿貧寒饑餓而死也不可偷盜茍活。另一個層面上講,就是對于信佛和學佛的人來說,除了物欲以外還有一個大誘惑——對獲得佛法的欲望。不少信佛學佛的人都難免會經歷因為渴望精進而導致揠苗助長。為了不真實的精進而起了偷盜智慧之欲望——見他人有大法高慧便想以有形或擬形的方式巧取豪奪據為己有,以圖捷徑或稱虛榮。這種行為是很可笑的,佛法乃法不外求,他人今日之成就就是自己他日之成就,高低不過是遠近的問題,只要自己做好每一個實證——一步一個腳印的去走自然就會到達的,因此要戒偷盜。
戒律,就是針對真正的信佛、學佛的人的要求,它就是一張紙幾句話,既不是會令人鋃鐺入獄的法律,也不是天打雷劈的詛咒,學習它的基礎和前提就是學習者自己首先是有自覺的人,無自覺者給了他戒律也是對牛彈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