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3|回复: 0

回到埃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4 0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球上的一切都是来自宇宙的,原本都是一些如埃尘一般的元素,在“原始汤”中第一个单细胞诞生了,它成为了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依此众生诞生了。
第一个细胞是不是有识呢?小磬不确定,但它有了生命,就有生死的方向和活的运动了,因此就会有感、觉了吧,这就是识的由来么?小磬不确定,但痛苦给生命留下的激励显然是比幸福要多的,这便是从不自觉的埃尘到有自觉的生命的巨变契机吧。
埃尘没有识么?我想有没有识放在其次,但它们一定都是有性的,因而才能排列组合成千姿百态的世界的。
我们原本是埃尘,我们也必将成为埃尘,原本是埃尘的我们能安于回到埃尘么?
有了生命的某一天,生命有了识,从此有了知识、经验、感觉,在茫茫众生中有了一种确定知道“我”的生命,那就是人。小磬不能断言其他生命没有“我”,小磬也不能断言它们有“我”,因为我的“我”不是它的“我”——子非鱼安知鱼非乐也。
人自从有了“我”就开始了“我”的感受之旅,因而有了喜怒哀乐感受到了生老病死,感到了烦恼、痛苦、欲求等,希望“我”能摆脱烦恼、痛苦得到幸福、快乐、安然、甚至是永生。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去达成目的,于是各种支持人类生存的知识诞生了,同时信仰也诞生了。我们在求索,在探索,在实践,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活得安,死得安——求一心安。信仰往往成了安心丸,但是人们真的安心了吗?最大的不安是什么呢?
小磬近来在想,我们还是埃尘的时候,我们没有不安,也没有安,是不是没有安心和探求安心,因此就大安了呢?
我们总说一些事应该是怎样的,因此我们总结了很多道理,然后在传承中学了很多道理,然而,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个世界本质是荒诞,并没有真正的“应该”的事情,常常是对“我”而言的“不应该”和“应该”在不期而遇中交错突击着人的心,小磬想这就是无常吧。《道德经》也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这也是对“诸行无常”的说明吧。
我们总是说“我”——“我以为”“我觉得”“我相信”“我确定”等等。我们说的“我”就是“我”么?我们也常说“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我那时候怎么那么做了?”“我当初是怎么想的?”“我要是你我就……”等等,我们恐怕对自己诸多做法的疑问并不比我们对世界的疑问更少,甚至更多。那么每次我们说“我”的时候就都是一个“我”么?显然不是的,而是某时某刻某种心境下的“我”,所展现出的爱恨情仇聪明愚蠢都是千差万别的。可见,在世间各种事中“我”既在作用于万事万物,同时也被万事万物作用着,因而“我”就是一个稍纵即逝的当下。我想这就是“诸法无我”吧。
苦·集·灭·道,小磬之前对“苦·集”是有些知的,对于“灭·道”近来小磬似乎有些进一步的明白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动无息,那是在形容什么呢?在形容众生的来处——宇宙——万亿埃尘的来处。我们是来自那里的,那里没有电视、金钱、爱恨、烦恼、痛苦、快乐、幸福……只有大动中之大安,无我,即无一切烦恼,若说最脱离一切有情以及有情给人带来的种种,那就是我们的最终归处——宇宙——回到埃尘。
安心地活,好好地活,坦然地活,并完全安心回到埃尘,最大的寂静就将必成了——成的瞬间就是入灭,乃至道灭,因而永生于生灭之中,如此即是入涅盘大寂静了——回到埃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