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90|回复: 52

[小说故事] 烂煮东周之烽火戏诸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4 11: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知北游 于 2011-10-24 11:10 编辑

目录
1,童谣降天意
2,妖女生人间
3,宣王遇刺崩
4,襃姒入王宫
5,祸乱生宫掖
6,烽火戏诸侯
7,犬戎杀幽王
8,平王东迁洛

周朝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国家,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结果,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是公元前1046年,那么周朝应该存在了791年,不到800年),后来的朝代都难以企及,所以古代识字课本《三字经》里说“周文武,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朝代出了两个明王(就是明君)、两个暴王(就是昏君),《墨子》里就经常说“昔者三代明王禹汤文武”,“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禹是夏代明王,桀是夏代的暴王;汤是商代的明王,纣是商代的暴王,都各占一位,周就不同,明王有文、武两位,即周文王和周武王,暴王有幽、厉两位,即周幽王和周厉王,这也难怪,谁叫人国祚那么长久呢。
周朝分为两段,从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公元前1046年)到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为“西周”;次年为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直至公元前256年秦灭周为“东周”。公元前770年,也是春秋时期的开始。
东周列国时期的故事非常纷乱复杂,不大好弄明白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以烽火戏诸侯开篇;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作了订正,润色了文字,演绎了不少故事,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间,秣陵(今江苏南京)蔡元放(名界,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这本书把东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搜罗得比较详备,又进行了演绎再创作,如果想了解东周列国时期的主要事情,这本书算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读本。但这本书里有不少历史方面的错误,再加上演绎的故事太玄,容易误导人。到了现在,这种当时的白话小说的语言又不大好懂了,好多人不爱看,所以这里就把它改造一番,一边讲述故事一边评说史实,所谓“烂煮”是也,但不是完全改造《列国志》演绎的故事,里面有些故事和《列国志》讲的不一样,有一些小说里面压根儿没有,是我根据史料改写和新加的,您想看历史也好,读故事也罢,只要您喜欢,各取所需好了,我写这个也是图个乐子。

一,童谣降天意
写东周的故事一般都喜欢从西周之亡说起,因为可以让大家明白东周之所以会有这种混乱局面,实际上是从西周之亡开始的。西周之亡大家都会想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周幽王之灭在周宣王时期已经被高人们看出来了。讲故事要从头娓娓道来,所以要讲西周之亡还得从周宣王说起,反正《东周列国志》就是这么搞的。
周宣王名静,就是上面说到的昏君周厉王之子,经过周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国人知道他藏在召公家里,围了召公的家要召公交出他来斩草除根。多亏了召公的保护,用自己的儿子替换了他,侥幸活下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来即位,是为宣王。
周宣王算是励精图治,把周朝又重新振兴了一下子,使已经恹恹将毙的周朝又恢复了一些活气,本来都不来朝了诸侯又开始来朝,史书上叫做“宣王中兴”。
周宣王有点象清代的乾隆,虽然说“康乾盛世”,可实际上清朝被好大喜功、喜欢铺张浪费的乾隆一折腾,就开始顺着下坡路一路出溜到底了,所以记得有人评价说清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好皇帝,只有乾隆是个大昏君(这个可能有人会骂),周宣王就是这么个国家领导人。
宣王暴力倾向严重,即位以后,不断地兴兵征伐四方,开始还好,伐淮夷、伐徐方、伐楚、伐犬戎都算获胜,可后来就事情不妙了,伐条戎、奔戎、姜氏之戎,都打输了,特别是和姜氏之戎在千亩一战,几乎全军覆没,多亏了他的司机(御手)是著名的周穆王的司机造父的六世孙奄父,开车技术高强,也会看势头,一看姜氏之戎厉害,掩杀过来,王师兵败山倒,奄父开车往回就跑,宝马车也不赖,时速超过160,周宣王算是逃得了一条性命。
周宣王对付姜氏之戎大大地不如晋国,晋穆公七年(周宣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805年)的时候讨伐条戎,获胜,生了个儿子,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取名叫“仇”(就是下面要说到的晋文侯);十年(周宣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802年)的时候就在千亩和姜戎打了一仗,大获全胜,在这期间又生了个儿子,为了纪念这事儿,取名叫“成师”,可谓屡战屡胜——堂堂的王师的作战能力还不如一个诸侯国,这事儿还真就不好启齿。
周宣王屡败屡战,后来楚又叛了,再次兴兵伐楚,结果又大败亏输,把他在南方的主力军队全部丧失,《国语·周语上》说他“丧南国之师”,具体是怎么回事史书上都没仔细说,估计是史官为王者讳,君王的糗事儿一般不大好详细记载,浮皮潦草地记上一句已经不容易了。
军队不足了就开始想辙,想什么辄呢?《周语上》里说“乃料民于太原”,“料”的意思就是计算的意思,“料民”就相当于今天的人口普查,把人口数查清楚了,再征兵打仗就按普查的人口数征调人员、粮草、马匹等等。
宣王的太宰仲山甫比较有脑子,有战略眼光,一看老大急吼吼地搞人口普查,知道要坏事,急忙来劝:“这人口普查搞不得!(原话是“民不可料也!”)看看人家古代的那些圣哲明王,不用搞人口普查就能知道人口的多少了,咋弄的?都是各部门官员各司其职,国王亲自审查政事,就可以大约知道人口的数量了,又怎么能靠普查去调查人口数字呢?您不顾及人口少而举行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普查,是在告诉世人:咱人手不够用了,国家财政赤字了,中央银行要倒闭了,您也不愿意管事儿了,诸侯都得躲着您了。而且无故搞人口普查,老天爷都讨厌这事儿,对政事有害而且对子孙不利呢。”
宣王正火急,根本听不进去,心想:“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不这么搞怎么再征集足够的兵员粮草?怎么再打仗?”照样搞了这次人口普查,请注意了,《周语上》里说“(宣王)卒料之,及幽王乃废灭”,认为这次“料民”是导致幽王废灭的重要原因,因为他的“中兴之路”从此开始下坡。
【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7名望 +125 銀子 +340 功勛 +85 收起 理由
落霞秋水 + 30 + 100 + 20
风语之誓 + 30 = =行云流水,天马行空,望尘莫及啊。。。
青花无尘 + 30 + 100 + 20
渔如是 + 20 + 50 + 20
浪花 + 20
青竹大哥 + 5 + 20 + 5 善哉
雪狼 + 20 + 40 + 20 先加分,慢慢看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宣王办完这件事后,国中就开始闹别扭了。这天他在众臣的簇拥下进入镐京,就听见一群小女孩在唱歌,那歌词是:
“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几亡周国。”
——这几句是从《东周列国志》上抄来的,《国语•郑语》和《史记•周本纪》的原词只有后两句,作“檿弧箕箙,实亡周国”。
古代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国家一旦要发生什么大事,往往会提前在首都出现一些歌谣,许多都是儿童歌谣,这些歌谣据说都是预言,叫做“谶”。古书上记载这种事情很多,“谣言”、“造谣”、“谣传”之类的词汇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历代的当权者对国中此类的歌谣都很重视,怕蛊惑人心,往往不许唱。对那些原创的作者一旦查明会严惩不贷,罪名当然是“造谣”。
宣王一听这儿歌里“几亡周国”四个字,大吃一惊,立刻下令把那群小女孩拿了来审问。那些女孩一见警察叔叔过来拿人,都吓得一哄逃散了,只拿得一个领头的。
宣王阴沉着脸问:“你们唱的什么?是你们自己编的?还是谁教你们的?”
小女孩哆嗦着说:“不是俺们编的,是三天前一个红衣小儿教给我们的,不光我们会,现在满镐京的小孩都会念这四句了。”
宣王问:“那么,那红衣小儿现在在哪里?”
“不知道,教了我们这首歌之后就不见踪影了。”——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可能是造谣的人先找个孩子来教,教会了再给他十块钱让他到处去教别的孩子,于是便“谣言”四起了。
“臭丫头,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不唱,唱这种黄色小调,要是再唱就打烂你们的屁股。滚蛋!”
宣王知道没法查到原创者,这些东西的作者一般都不在乎版权,所以只好喝退女童,回宫了。
当然这个成了宣王的大心事,第二天早朝,诸臣都来了,朝贺已毕,宣王就把昨天听到的儿歌念了念,又说了说来龙去脉,问:“谁知道那个红衣小儿是什么人?”
“那个红衣小儿,臣认为应该是荧惑星下凡。”花白胡子的太史伯阳父说:“四天前臣夜观天象,荧惑不明,恐怕就是下凡了。凡是街市上没有根据的滥语,谓之谣言。上天要警告人君,往往会命令荧惑星下凡化作小儿,造作谣言,让儿童们传唱,这就是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惑星就是火星,其色红赤,故小儿红衣。这事儿不妙,是上天在警告大王呢。”
这个伯阳父可不是个一般的主儿,司马迁在《史记》里称他为“周太史伯阳”,《史记集解》引韦昭的说法认为“伯阳父,周大夫也”,又引唐固说:“伯阳父,周柱下史老子也”,这老家伙有可能就是老子啊,能是一般的人物吗?
上面说了,宣王是个好大喜功的主儿,听了这话,心里很不痛快,想训斥两句,可也知道这个伯阳父是他老爸厉王时期的老臣,精通阴阳五行天文历算,是个预言大师,预言事物几乎是百发百中,就是不给自己当臣子去摆卦摊、开算命馆也能发财,所以就忍住了。
又问:“诸位爱卿都是流行歌曲的爱好者,总该明白这首当下最流行的歌谣是咋回事儿吧?”
召伯虎(即召穆公)说:“‘日月’那两句猜不出来啥意思。但后面这两句嘛,檿是一种树木,就是山桑木,其性坚韧,可以做弓,做出来的弓就是檿弧,也叫桑弧。箕也是一种树木,可以用来做箭袋,做的箭袋就叫箕箙。臣以为这两句是说周会因为这两种东西而灭亡。”
仲山甫也顺着毛儿往下捋,进谏说:“弧箙都是兵器,象征着战争。王师这次败给了姜氏之戎,大王一直想着报仇,料民太原,就是想再次兴兵。这样兵戎不断,的确恐有亡国之祸。”
“那好办,”宣王说:“本王下令把国中的檿弧箕箙统统放火烧了,其他人一概不许再做这东西,谁敢违命就咔嚓了他。”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1: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妖女生人间
    “恐怕不管用。”伯阳父说:“童谣既出,则祸兆已成,是很难避免的。童谣先言‘月将升,日将没’,月者阴精之宗,女象也;日者阳精之主,君象也。谣言月升日没,阴进阳衰,女主干政之兆,所谓‘女祸’者。故亡国之祸恐非先由檿弧箕箙,而是先兴于王宫之内也。”——总之古人认为女人主政干政绝对是灾祸,比如周武王数落商纣王的罪行之一就是“惟妇言是用”,因此弄得国家乱套,必定要灭亡,周武王的解释是“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母鸡不会打鸣报晓,一旦母鸡打鸣报晓了,家就要破败了,相当于民间说的“女人当家,房倒屋塌”,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实际上自古至今“气管炎”的君主、臣、民多不胜数,好多还是家道兴旺,没“索”到哪里去。
    宣王疑惑地说:“不会吧?本王的王后姜氏为人贤德明淑,主持后宫,条理井然,从无干政议政之举,‘女祸’之语从何说起?”
宣王说王后姜氏贤德丝毫没有自夸的意思,据《列女传》里记载,宣王娶了姜氏之后,有一次因为春宵苦短,起晚了,耽误了早朝,姜氏立刻拔掉发簪,披头散发跪在宣王面前请罪:“都是我的罪过,使君王好色晚起,耽误国家政事,有失君王之德。”从侧面劝谏宣王不要因为女色耽误国家大事。
宣王也算能自我悔悟,立刻说:“都是本王的过错,不是爱卿的问题。”从此勤于理政,成为中兴之君。可见姜氏颇有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的王后长孙氏之风,的确是一位贤德的王后。
伯阳父说:“大王明鉴!童谣里说‘将’,则是尚未发生的未来之事,未必应在大王和王后身上啊。何况‘将’的意思,是且然而未必之词。大王从现在修德以禊之,自然化凶为吉。桑弧箕箙,不须焚弃。”
宣王想想也是,默然不语。诸臣奏事完毕,就下令退朝,起驾还宫。
回到宫中,发现气氛不对,就问王后姜氏出了什么事情?
姜氏说:“宫中出了件怪异的事情。”
“什么怪异的事情?”宣王有点惊异。
“是一名50多岁的老宫女生了个女孩。”
“老妇生子,世间多有,有什么可怪异的?”
“大王有所不知。”姜氏说:“这名宫女本来是先王(厉王)时宫内的,当时只有十二三岁,还没成年,不知道怎么就怀了孕,而且一怀就是四十多年。大家平常都看惯了,以为她不过就是天生的肚子大而已,可没想到今天早晨突然腹痛,竟然产下一个女婴。”
“啊!真有这等怪事?”宣王也有点惊诧了:“女婴呢?”
“臣妾以为这必是不祥之物,所以就命令寝宰(相当于后来的太监)用草席包裹了,拿出去扔到王宫二十里之外的河沟里了。”
宣王立刻命人唤来那个老宫女问情况。
老宫女哭哭啼啼地奏禀:“大王,贱妾也实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据说当时王宫册府(国家图书馆)里突然红光闪烁,先王很惊讶,让人去查看册府,结果找到一个密封的木匣子,上面加着封条。先王就命令打开看看是什么。有大臣说这个匣子是从夏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开不得,一开就要有亡国之祸。先王不听,就让人打开来看,原来里面是一个金盘里装着些粘糊糊的东西,有大臣认出来是龙漦(龙的精液)。先王受惊,手一哆嗦,金盘掉了,龙漦撒在地上,吱吱怪叫,众人震恐。先王听了巫师的话,找来一群女人脱光了衣服对着龙漦又喊又叫,结果那龙漦就变成了一条黑色的大蜥蜴(原文是“玄鼋”,有人说是大鳖,其实那个字本来是做“玄蚖”,蚖就是蜥蜴),直爬到王宫里来。当时贱妾只有十二三岁,看到那黑蜥蜴冲过来,吓傻了,站在那里动弹不得。蜥蜴从贱妾身边爬过,碰了贱妾一下就不见了,结果贱妾就觉得身体震动,坏了孕,可是一直孕而不育。谁知道这一孕就是四十余年,今日一早忽觉腹痛,方产下一个女婴。贱妾不敢隐瞒,只得奏知王后。王后认为这必定是怪物,不可容留,随命寝宰领去,弃之沟渎。贱妾罪该万死!”
宣王呆了半天,总算还是个仁慈之君,说:“罢了罢了,这是先朝之事,也不是你刻意为之,何罪之有,下去吧。但此事要严格保密,不要让外人知道。”
然后命人去那抛弃女婴的河沟里查看,结果回报是不见了踪影,估计是被水流漂走或淹死沉底了,宣王略略放心。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1: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不知道怎么的让伯阳父那老儿知道了,吃了一惊,急忙回家去搬出《历史大辞典》来查(伯阳父本身就是周太史,掌管国家图书),查来查去还真查到这龙漦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夏代末年,也就是夏桀之时,突然有两条龙飞来盘在王宫的院子里交尾,龙漦溢流满地。
众人正不知所措,龙口吐人言,说:“我们是襃国的两位君王。”
夏桀非常惊异,就找来巫史一起占卜,是杀了它们?赶走它们?留下它们?结果都不吉利。后来卜把它们的龙漦收藏起来,结果很吉利。
于是夏桀就命令摆下祭品念了祭文告诉二龙,让人用个金盘收集了龙漦放在一个木匣子里封好收藏起来,那两条龙突然就不见了。
夏亡,这匣子传到了商;商亡,又传到了周。传了三代都没人敢开它。直到厉王之末才开了来看,龙漦撒了,流在王宫里。厉王让妇人裸形而噪,龙漦化成了玄蚖,进入后宫,碰到一个未成年的小宫女之后就不见了,而这个小宫女因此怀了孕,一直孕而不育。
看完了,伯阳父顿足捶胸:“完了完了,周要亡国了!”
第二天早朝,还不等宣王说话,伯阳父就把这事儿说了,并断言:“女祸必定和那个女婴有关!”
宣王也有点惊恐,说:“没有那么严重吧?那个女婴王后已经让人扔到河里被水冲走,十九是淹死了,祸患应该祛除了吧?请爱卿占卜一下,看看妖气是不是被消灭了。”
伯阳父急忙布卜,算了一卦,献上繇词,繇词说:“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檿弧箕箙!”
“啥意思?”
“哭笑者,悲喜之象;羊为未,马为午,其应当在午未之年。据臣推断,妖气虽然出宫,未曾除也。还应该防备檿弧箕箙之孽。”这里要说明一下,“羊为未,马为午,其应当在午未之年”是《列国志》里的话,中国十二支配十二生肖有确切资料可查的是秦代,比如睡虎地秦简《日书》里就有,有学者认为是战国中后期的产物,再往上就查不到了,宣王那个时候有没有还真难说哩。
宣王闻奏,心里老大不痛快,立刻传下王命:“城内城外,挨户查问女婴,不管死活,有人捞取来献者,赏布帛各三百匹;有收养不报者,邻里举报了,也给举报之人这个数目的赏赐。窝藏犯全家砍头。”
他命上大夫杜伯常(杜国的国君,名常)专门督办这件事。因童谣和繇词里又有“檿弧箕箙”之语,又命大夫左儒监督司市官(工商部门领导)巡行王城内外的街市,不许造卖山桑木弓、箕木箭袋,违者处死。
司市官不敢怠慢,带着一大班子胥吏(巡警),一面晓谕,一面巡查。
城中百姓很快都知道了,当然无不遵依,王城里再没人敢造卖檿弧箕箙的了,连提都不敢提;可是地处郊野的乡民就惨,那时候通讯行业不发达,广播电视、手机电话一概没有,消息传递缓慢,一时还不知道。
两天之后,王城里来了一对野人夫妇,这个“野人”不是“大脚怪”,是三代时称居住在城池之外乡野的黎民,用现在的话说说就是“乡下人”、“乡巴佬”。这对夫妇的生意就是制造檿弧箕箙出售,家住得离王城挺远,不知道王命,一心想赶着中午时分到王城里做买卖(古代是“日中为市”),恰好在正午时分进了王城。男人背着檿弧前面走,妇人背着箕箙后面跟,看到满街的生意里都没有卖檿弧箕箙的,夫妻二人心里高兴,觉得今天有生意做了。
男人就扯开嗓子大嚎:“卖檿弧箕箙咧——!”
就这一嗓子,就象一个晴天霹雳,轰然一下震动了整个镐京王城,比客机撞上双子大楼的震撼力都大,这就是《楚辞•天问》里说的“妖夫曳衔,何号于市?”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1: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市面在经过了五六秒短暂的寂静之后,司市官对手下的巡警们大叫:“拿下!”
巡警们发一声喊,一齐冲上来捉拿这两名国家级恐怖分子。
夫妇二人一见警察来拿人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也明白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惊叫一声,丢了木弓箭袋掉头就跑,巡警们在后面一边吹警笛一边穷追不舍。
看看快跑出城门了,妇人却力气不济,再加上惊恐害怕,双腿一软,扑通跌倒,被巡警们扑上去按住。
丈夫一见,回头要回来解救,妇人用尽力气喊出了一句影视剧中惯用的台词:“他爹!别管我,你快跑!”
丈夫一看阵势,自己就是郭靖的前身也打不过这么一堆武警,只好含泪掉头跑出了城门,回头看时,妻子已经被巡警们绑了扔到两头牛拉的警车上带走了。
司市官押着妇人,拎着檿弧箕箙来向左儒汇报。
左儒一看,心里暗想:“真邪门啊!檿弧箕箙这两样东西正好是童谣和繇词里说到的,而且抓到的是个女人,这不正应了‘女祸’之说?差不多,就这样去回复王命得了。”
左儒就带了妇人和两样东西去见宣王复命,不敢说还有个男的。
宣王见了,龙颜大怒,立刻下令把妇人斩首,把两样商品拿到街市上当众销毁,警示他人。可怜那妇人,稀里糊涂地就被砍了头。
却说那位丈夫,逃走之后一直担心妻子,第二天又偷偷潜进王城来打探消息,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同时也知道妻子被杀,在一番“嚎啕痛”之后,知道这里不能混了,自己就是靠造卖檿弧箕箙过日子的,现在造卖了就杀头,还丫的咋过?思忖再三,下了决心去襃国混混——襃国是个很古老的小方国,夏禹之后,姒姓,位置在今天的陕西省勉县东南。
他一路走一路哭,泪奔到一条河边,突然隐隐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吃一惊,急忙擦干眼泪四顾,远远望见一群鸟在水面上飞鸣,再仔细观看,是一个草席包儿浮在水面上,群鸟用喙叼着,慢慢拖近岸来。
汉子上前捞起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个粉嫩姣白的女婴,正在手脚乱动地大声啼哭。汉子大喜,他们夫妇一直没有孩子,现在好,天上掉下来一个,狂喜万分。丢了妻子捡了孩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心中暗想:“这女孩不知何人抛弃,有众鸟衔出水来,定是大贵之人。现在妻子没了,也不能再想生儿育女的事儿了,我不如把她抱回去养着,倘得成人,也算有个指望依靠。”
汉子抱着女孩跑到了襃国,在那里仍旧做点小生意度日,只是经常被城管追得乱窜,日子并不好过——这个女孩,就是宣王后宫那个老宫女生的那个“妖女”,被扔在水沟里,但是上天已经注定要让她来灭亡西周,所以无论如何是不会让她死滴!
《史记•周本纪》的记载没这么复杂,原文是“有夫妇卖是器(指檿弧箕箙)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于道,而见乡(向)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于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奔於襃。”则是夫妇二人一同捡了女婴奔襃,没有女人被杀的事情。
过了一段日子,那汉子的运气来了。襃国在招聘工匠,他去报名应聘,被聘用了,他制作弓矢箭袋的手艺过硬,受到了襃君伯珦的赏识,还给了个官做。可是不幸,只过了五六年好日子,这汉子就突然得了传染病,貌似SARS或H1N1之类,竟然恹恹不起,眼看要完,襃伯珦知道了,急忙来慰问,问有何临终要求。
汉子说:“蒙大王照顾,在襃国过了五六年好日子。现在臣不行了,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求您把臣的小女儿抚养成人,为妾为奴任由大王,只要不饿死街头,臣在黄泉之下也闭眼了。”
伯珦看看床头那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洁白粉嫩,俊秀伶俐,特别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中透着一股撼人心魄的光彩,十分喜爱,就立刻表示:“爱卿放心!我把她收为女儿,好生抚养,你就放心吧。”
汉子死了,襃伯珦说话算数,把那女孩收为义女,接进自己的王宫抚养。那本来是弃婴的小女孩在差点又成了孤儿的情况下,却因祸得福,一下成了襃国的公主。这事儿先放下不说。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5 0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看,搬张板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5 08: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沉稳利落,似无赘言。欣赏一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8: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宣王遇刺崩
宣王自从杀了卖檿弧箕箙的妇人之后,国中就再没了动静,他觉得妖氛祛除,就不大在意这事儿了。
到了宣王四十三年的时候,大祭于镐京太庙,要在宫中斋戒三日。这天夜里,宣王正在睡觉,突然看见一个美貌无比的少女冉冉走进了王宫。宣王以为是宫女私闯斋宫,干犯斋戒,就大声呵斥。那少女一点也不害怕,转身往外走,宣王大怒,跟着追出来,一直追到太庙,看见少女走进太庙,对着诸先公先王的尸主(又叫木主,相当于后世的牌位)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然后不慌不忙地把所有尸主一划拉捆成一捆往身上一背,扬长往东而去。
宣王大惊失色,急忙追赶,却追之不及,心中着急,大叫一声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出了一身大汗,心惊肉跳的。
第二天他仍然心神恍惚,大祭开始,勉强进入宗庙行礼祭祀,九献已毕,回到宫中,秘密把伯阳父找来,把梦境说了一遍,问是何征兆。
伯阳父叹口气说:“三年前的童谣之语,大王难道忘记了?臣也占卜过,繇词里有哭笑之言,大王的这个梦可正好符合了。”
宣王说:“可是本王已经把那卖檿弧箕箙的妇人给杀了,东西也都销毁了,难道这个还不能消除这个预言吗?”
“唉,大王要知道,所谓‘天道玄远,候至方验’,仅仅杀掉一个卖木弓箭袋的妇人,与国家的气数有什么相干呢?”
宣王默然不语,突然想起来,当时自己命令上大夫杜伯负责追查那个被丢弃的妖女弃婴,直到现在都没有下落,难道是杜伯渎职,把那女婴给放过了?不由得心中怒起。
第二天上朝,诸臣称贺毕,宣王劈头就问杜伯常:“本王让你追查那个女婴的事情,怎么样了?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回话?”
杜伯常说:“大王,臣全力查访此女,一点消息都没有。以为妖妇已经处死,童谣也算应验了,臣恐搜索不休,必然惊动国人,引起骚乱,故此中止了查访。”
宣王一听,知道那女婴的确没找到,祸患并没根除,登时大怒:“咄!既然如此,何不及早来汇报!这件事关系到国家命运,你竟然如此草草儿戏,分明是怠弃王命,渎职误国。如此不忠之臣,要你何用!来呀,推出去斩了!”
殿前卫士冲上来拉了杜伯往外就拖,杜伯大叫:“无罪!”
众臣都吓得不敢言语,只有杜伯的好友左儒冲出班来高喊:“刀下留人!”
宣王怀怒问道:“为啥要刀下留人?”
“大王啊,您听我说,”左儒说:“臣闻古代尧有九年之水,不失为帝;汤有七年之旱,不害为王。天灾都不能妨害他们成为明君,人间妖祥怎么能相信?大王如果杀了杜伯,恐怕国人把妖言四处传播,那些外国佬知道了,也要看不起咱们了啊,这可对国家大大的不利,大王好好考虑考虑!”
宣王说:“哈!你为朋友而逆君命,是重友而轻君啊。”
“大王可不能这么说啊,”左儒说:“如果君王是对的朋友是错的,就当逆友而顺君;如果朋友是对的君王是错的,就该违君而顺友,这是正理儿。现在杜伯没有该判死刑的罪过,大王如果把他毙了,天下一定会认为大王不能明察。臣如果不能谏止,天下必定认为臣不忠。总之您不能杀杜伯,杀了一个忠臣会吓跑两个忠臣,吓跑两个忠臣会吓坏四个忠臣,吓坏四个忠臣就会……”
“倒塌!你他妈的唧唧歪歪的有完没完?”宣王被左儒弄得快要崩溃了:“你在说本王有错吗?杜伯渎职误国,不杀之焉能警诫群臣?何用你在此饶舌!来人呀,把这个碎嘴子给我赶了出去!”
武士上来一边拖走了杜伯,一边把左儒赶出了朝堂。
左儒一边走一边喊:“大王如果非要杀杜伯,臣请与杜伯同死!”
“那就先买好骨灰盒预备着!”
杜伯就这么被砍了头,左儒回到家中,越想越恼,觉得老大太混蛋,也忒不给面子,人活一口气,可这口气没地方发,一时想不开,拔出剑来自刎而死。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08: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北游 于 2011-10-26 08:20 编辑

以上是《列国志》写宣王杀杜伯的过程,关于杜伯的死还有一种说法,见于《墨子•明鬼下》和《法苑珠林》卷九十一,是这么说的:
宣王的一个妃子叫女鸠,见杜伯常相貌英俊,顿起淫心,打算与伯私通,去勾引他,杜伯断然拒绝。
女鸠恼羞成怒,怀恨在心,便在宣王面前进谗言:“杜伯想强奸我。”
宣王一听这话,大怒:“TMD!老子的女人你也敢搞!”下令把杜伯囚禁在焦地,之后又派臣子薛甫和司工锜去杀杜伯。
杜伯的好友左儒九次劝谏宣王(够絮叨的),反复说一定要查明真相,不要枉杀好人。
宣王生气的说:“你这是薄君而厚友也。”
左儒回答:“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顺友以违君。”
宣王大怒道:“你这是大逆之言,赶快收回你的话就放了你,否则就让你消失!(原话是:“易而言则生,不易则死。”)”
左儒说:“士不枉义以畏死,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主之过,以正杜伯之无罪。”
宣王不听,一定要杀杜伯,左儒为此自杀而死,死谏,照旧无用。
杜伯惨遭枉死前,对天喊冤:“我的国君杀我而没有罪名,如果死者地下无知,也就算了;如果死者地下有知,不出三年,必定让国君知道枉杀好人的报应!(原话是:“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
杜伯被杀之后,果真阴魂不散,复为人形来见宣王,问:“你告诉我,我到底有什么罪?”
宣王白日撞鬼,慌了,招来巫祝把杜伯的话告诉了他,问是怎么回事,巫祝说:“开始要杀杜伯的时候是谁先和您商量的?”
宣王说:“司工锜呗!”
巫祝说:“为什么不杀了司工锜向杜伯谢罪?”
宣王就杀掉了司工锜,让巫祝代替自己向杜伯谢罪,可是不管用,杜伯的鬼魂还是来,喊自己无罪。
同时司工锜的鬼魂又变成人形来质问宣王:“臣何罪之有?”
宣王急忙告诉皇甫说:“那个巫祝和我商量着杀人,杀了不管用,我所杀的人又都被人看见了,怎么办呢?”
皇甫说:“那就杀了巫祝来谢罪!”
宣王就杀了巫祝谢罪,还是没有用处,照样闹鬼,更要命的是那个巫祝的鬼魂也化作人形来质问:“我怎么知道杀了人不管用?怎么能因为这个就杀了我呢?”
不管想什么办法,几个死鬼照样变成人形来闹,闹得宣王惶惶不可终日,精神恍惚,失眠多梦,还得了健忘症,有时候连上朝都忘了,这样一直闹了年把才平息。
总之,杜伯是被宣王无辜杀害了,阴魂不散。他的儿子隰叔逃到了晋国,因为有才能,被封为士师(掌管狱讼之官,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其后人以官为氏,就是士氏,成为晋国著名的卿族。
为什么这里花了这么大篇幅来说“宣王杀杜伯而不辜”这件事,因为这位中兴之君的周宣王的死和这件事有很大关系。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6: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周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秋七月,宣王照旧要到圃田去举行秋蒐,就是秋天打猎。注意了:古代帝王每年都要举行大蒐,不单单是为了打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练兵,有点象军事演习,一般都要出动国家军队来举行,各国诸侯都要参加,是国家举行的重大活动。
宣王左右传命:“司空整备王驾,司马戒饬车徒,太史卜择吉日,准备举行大蒐。”
到了日子,王乘玉辂,驾六驺,诸侯合从,右有尹吉甫,左有召虎,旌旗对对,甲仗森森,车数百乘,从者数千,车盈道,人满野,一齐往镐京东郊的圃田进发。那圃田一带,平原旷野,原是周王历来的游猎之地。宣王好久也没来了,到此自觉精神开爽,传命扎住营寨。
王命传下,吩咐军士:“一不许践踏禾稼;二不许焚毁树木;三不许侵扰民居。获禽多少,尽数献纳,照次给赏;如有私匿,逍出重罪!”
首先举行军事演习,过程比较复杂,有“表貉”、“斩牲”、“誓民”、“车驰卒奔”、“鼓戒三阕,车三发,徒三刺”等等,这里就省略。
军演之后就是狩猎,建立一个大围栏,叫做“防”,根据规定,只能猎杀防内的鸟兽,鸟兽一旦出防就不得再追逐猎杀。
号令一出,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进退周旋,御车者出尽驰驱之巧;左右前后,弯弧者夸尽纵送之能,鹰大借势而猖狂,狐兔畏威而乱窜。弓响处血肉狼藉,箭到处毛羽纷飞。这一场打围,好不热闹!宣王心中大喜,乐不思归。
这样围猎进行了好几天。说这天日已正午,宣王已经尽兴了,传令散围。众军土各将所猎获的走兽飞禽之类,束缚齐备,奏凯而回。
正往回走着,突然一辆驾白马的轻车从道左的树丛中飞驰而出,直冲到宣王面前,这种车子比较小,跑得快。
宣王定睛一看,竟然是被杀掉的杜伯,穿朱衣戴朱冠,手握红色的弓箭;司工锜为左,左儒为右,巫祝为御,也都是朱衣朱冠,都是死鬼,真如《周易》里说的:“载鬼一车”。
到了跟前,杜伯高声问:“大王别来无恙啊!”
宣王大惊,急忙问左右:“你们看见了吗?”
左右的人都说:“看见什么了啊大王?什么也没有啊!”
宣王正在惊疑。那杜伯他们的小车子靠上来,往来不离玉辇之前。
宣王大怒,喝道:“罪鬼,敢来犯驾!”拔出佩剑,对着杜伯乱砍,可是就象砍空气,毫无作用。随行的群臣将卒看到宣王举着剑在空中胡乱挥舞,举动怪怪的,都傻眼,不知所措。
只见杜伯、左儒齐声骂:“无道昏君!你不修德政,妄戮无辜,今日大数已尽,我等专来报冤。还我命来!”
杜伯一边骂,一边挽起朱弓,搭上赤矢,照定宣王心窝射来,由于距离太近,宣王躲避不及,一箭命中,宣王大叫一声,咣当一下仰面倒在玉辇之中,昏迷不醒。
群臣魂飞魄散,慌得尹公脚麻,召公眼跳,同一班左右捶胸口、掐人中、人工呼吸加“速效救心丸”,舞弄了半天,终于把宣王给救醒了,醒来就不住地喊心痛。
群臣将士不敢怠慢,保护着王辇飞驾入城,扶着宣王进宫。各路军士将卒也顾不得献功领赏了,草草而散。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8: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北游 于 2011-10-27 08:22 编辑

宣王回宫,一病不起,除了心痛之外,合眼就看见杜伯、左儒等人,明白是见鬼之症,自知这玩意儿无药可医,不肯服药。三天之后,病情越来越严重,知道自己要完,趁着脑子还清楚,得留点遗嘱啥的了。
这时候周公久已告老,离休了;樊仲山甫也死了,就召来老臣尹吉甫、召伯虎托孤,这二位也是元老级人物,宣王还算信任。
二臣奉召来至宣王榻前,稽首问安。
宣王命内侍扶起来靠在被子之上,对二臣说:“本王依靠众位的帮忙,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没想到今天倒霉,遇到这糗事儿,估计我要挂了!太子宫湦,年龄是不小了,可是平时就知道吃喝玩乐、打架斗殴,是镐京那班古惑仔的老大,糊里糊涂地混天聊日,我担心他管理国家不行啊。希望你们能竭力辅佐他,不要让周室江山就这么垮掉了!”
二臣痛哭流涕,稽首受命。退出来之后,刚走到宫门,遇到了大史伯阳父拄着拐棍儿站在那里。
召伯虎偷偷地对伯阳父说:“以前的童谣之语,我就曾说过恐有弓矢之变。今天大王亲见厉鬼操朱弓赤矢射自己,祸兆已经应验,大王一定没法治了。”
伯阳父说:“我夜观乾象,妖星隐伏于紫微之垣,国家还会有其他变故,大王那破烂肩膀未必能扛得住,十有八九要挂了。”
“两位不要再说了,事情弄成这样,已经糟透了,想点好的吧。”尹吉甫说:“‘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你们各位光在这里谈天说地,啰啰嗦嗦,不干点人事儿,咱们这些三公六卿等国家干部还有啥用处?”
议论了一阵,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群臣也都来问候,听说宣王病得厉害,怀疑是心肌梗死,随时都有挂的可能,都不敢回家,堆在王宫门口发呆。
当天夜里,宣王就驾崩了,在位共四十六年。
——这些是小说里的说法,古书的记载又与此不同,《墨子》的记载是“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弢而死”;《周春秋》里也说:“日中,杜伯起于道左,衣朱衣冠,操朱弓矢,射宣王,中心折脊而死”,也就是说,当时杜伯冲出来一句废话没有,开弓就是一箭,宣王心窝中箭,箭穿透了身体,连脊梁骨都射断了,倒在车中的弓衣上当场毙命,属于“秒杀”——这个记载倒是很干脆直接,并没有后来这些唧唧歪歪的事儿。所以现在有学者推断,这是杜伯的家人为了给杜伯报仇,专门训练了几名善射的杀手,到了宣王秋蒐的时候化妆成杜伯等人,乘坐轻车隐藏在树丛里,等宣王经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宣王的卫兵们猝不及防,让杀手一击命中,宣王就这么挂掉了。总之宣王不是善终,而是死于恐怖分子的暗杀,只是古书上没说是不是把杀手给抓住或消灭了,估计是没有,否则就不会编这一通鬼故事糊弄人了,“反恐”这工作毕竟不好做。
这件事儿对周王室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国家安全部门形同虚设,恐怖分子猖獗,连国王都给做了,所以正史里多不记载,比如《史记•周本纪》里只是写:“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就完了,宣王是被刺杀这件事儿只字不提,大约周史官就是这么记录的。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08: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襃姒入王宫
安葬了宣王之后,太子宫湦即位,这就是著名的幽王,诏以明年为元年,就是公元前781年。幽王立申伯之女为王后(也是姜氏),为了和母亲姜氏区别,就称为“申后”。立长子宜臼为太子,又把老丈人申伯的爵位提高了一级,封为侯爵。宫湦的母亲王后姜氏因为悲伤过度,没多久也去世了。
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喜怒无常,不管大事小事,全由着性子来,地道的一个古惑仔。开始还有点怕老妈姜氏,还没敢放开,自姜后去世,彻底肆无忌惮,耽于声色,不理朝政,国家有点乱象了。
老丈人申侯一看女婿这么搞法不是势头,就屡次进谏,反复劝说,可幽王只当耳旁风,申侯脾气耿直倔强,一怒之下,回申国生闷气去了。
也是西周气数将尽,尹吉甫、召伯虎一班老臣,相继去世。幽王另用虢公石父(虢国国君,名石父)、祭公易(祭国国君,名易)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这三人都是专会溜须拍马、说漂亮话的东西,贪位慕禄,只要是幽王想要的,都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满足,受到幽王的信任——一个腐败的领导身边总有这么一批人,古今惯例。
只有两位大臣还算忠心,一个是司徒郑伯友,即郑国国君,名友,是宣王的弟弟,幽王的叔叔,郑国的开创者,死后谥号“桓公”,所以史书上称之为“郑桓公”;另一个是大夫赵叔带,就是周宣王的司机奄父的儿子,赵氏,名叔带。这两个是正直忠心的人,忧国忧民,经常直言进谏,可说实话得罪人,进忠言得罪君,弄得幽王老大不高兴,不加信用。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之地三川(即泾水、渭水、洛水)流域发生了大地震,这次大地震非常厉害,《诗经•十月之交》里说“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惨莫惩?”震级绝对得在8级以上,破坏力巨大,造成了很大损失,老百姓都十分惊恐。
臣子飞报幽王,朝廷众臣一阵纷乱。
郑伯友问:“伤亡如何?”
使者说:“很多啊!惨得很……”
“怎么会……,地震局的专家们都干啥吃去了?”
“嗨!各位不知道,”使者说:“地震预报部门前天发布地震预报,说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昨天就大地震了,大家都没防备;还有就是三川之地的房子都是豆腐渣工程,一晃就倒……”
幽王听了之后,笑起来:“地震有什么?自然灾害,经常有的事儿,值得这么大惊小怪!”根本不放在心上,退朝就去酒色作乐去了。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08: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伯阳父老头儿对大夫叔带说:“唉唉,周快要灭亡了。”
叔带吃惊不小:“您老怎么这么说?”
伯阳父又开始卖弄学问了:“天地之气,不能失其序,如果过其序,是有人(暗指周幽王)给搞乱的。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才会发生地震。现在三川之地都地震了,是阳气失去了居所来补充阴气了。阳失而在阴,源泉必定要闭塞;源泉闭塞了,国家必定灭亡。”
“这个和亡国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老头儿说:“你想想,水土这东西是出产民用百物的,水土不再出产了,人民就没了财用,不亡都没天理!过去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因而灭亡了;黄河干涸,商朝因而灭亡了。一个国家必定要依赖山川,山崩川竭,是亡国的征兆。”
“啊啊,现在只是地震,并没有川竭山崩的事情啊?”
“嗨!现在周的情况就像夏商二代的末世,河川之源又闭塞,闭塞必定枯竭。川竭必山崩,这是规律。”
“那、那得多久?”
“如果国亡,不过十年的时间就会应验,这是天数的最高限度了。被天所抛弃,绝对不会超过最高限度的。”
叔带说:“现在看来,天子不恤国政,任用佞臣,这样下去的确危险。我是谏议大夫,必尽臣节以谏,要把虢公石父、祭公易、尹球等一班佞臣的罪行一一开列,到朝堂上去参他们一本,盼望大王能驱逐奸佞,挽救周室于将灭。”
伯阳父老儿见多识广,脑子灵活,比较狡猾,不那么死心眼,所以他是不肯去做犯颜直谏的傻事儿,摇头叹息:“你还看不出现在的大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是嘴上抹石灰——白说。”
二人这里路旁窃窃私语,不防草窠里有人偷听,偷听的早报知了佞臣虢公石父。
石父一听叔带也要参他,怕了,急忙到宫里去见幽王,来个恶人先告状,打小报告,把伯阳父与赵叔带私相议论的话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幽王,说他们谤毁朝廷,妖言惑众。
幽王听了毫不在乎:“愚人妄说国政,就像野田里冒水蒸气,风一吹就散了,听那些干啥!”
    赵叔带怀着一股忠义之心,一直打算进谏,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主要是地震还没造成太大影响,伯阳父说的什么川竭山崩之事也没发生,不好开口。
可是没多久,岐山真的发生了山崩,三川果然枯竭,怀疑是山崩造成山体滑坡把三川给壅堵了形成堰塞湖——总之伯阳父那老儿的预言都应验了。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08: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08: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叔带大惊失色,知道周室真的危险,立刻上表进谏:“山崩川竭,其象为脂血俱枯,高危下坠,乃国家不样之兆。况岐山王业所基,一旦崩颓,事非小可,恐有亡国之祸。”
幽王吃一惊:“有这一说?你有啥根据?”
“是伯阳父说的。”
“啊啊,那老东西……,他说的就可信吗?”
“不管您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我靠!这事儿是有点……”
叔带趁机进谏:“恳请大王能勤政恤民,求贤辅政,尚可望消弭天变。为什么不访贤才而访美女呢?”
虢石父急忙奏道:“国朝定都丰镐,千秋万岁!那岐山就像一只已被抛弃的破鞋,有何关系?叔带久有慢君之心,借端谤讪,恐吓君王,望大王详察。”
幽王听了石父的谗言,立刻放下心来,毫不在乎地说:“石父之言是也。叔带这样对本王不忠,回家抱孩子去吧。”把叔带免官,赶回家去。
叔带叹口气:“古人有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我实在是不忍坐见周有《麦秀》之歌!”于是携家带口逃到晋国去了——叔带就成为为晋国大夫赵氏之祖。赵氏后来也成为晋国卿族,春秋时期晋国政治舞台上的赵衰、赵盾等大腕明星都是他的后裔。公元前376年,赵氏与韩氏、魏氏废掉了晋静公,三分晋国,创建了赵国,并于公元前403年得到了周威烈王的认可,列为诸侯,跻身“战国七雄”行列。
赵叔带有个好友,就是襃国的国王伯珦,同时也在周室担任大夫(那时各国诸侯都有机会在王室任职),鱼找鱼虾找虾,他也是个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听说叔带被赶走了,大惊,急忙跑到朝廷来向幽王进谏:“叔带是一介忠臣,他们父子对周室对大王忠心不二,怎么要罢免了他?”
幽王哼哼着说:“他借故诽谤侮慢本王,为啥不能罢了他?他爸爸姓李吗?”
“可是臣听说他进谏的事情句句属实,并非虚言欺君!”襃伯珦说:“大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
幽王一听,又来一个腌臜自己的,差点暴跳起来:“襃伯珦,你也敢毁谤本王吗?来人,把伯珦给我关起来!”
就这么着,襃伯珦就被下了大狱——大凡国家将要衰亡之时,是忠臣的劫难时期,是佞臣的得意时期,是智臣的择主时期,是能臣的发挥时期,同时也是老百姓的倒霉时期,就这么回事儿。
襃伯被囚的消息传到襃国,这个小国立刻炸了窝,特别是襃伯的家人都慌了神,因为他们知道幽王是个喜怒无常的主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心血来潮一句话下来把襃伯给咔嚓了,就聚在一起商量怎么营救,可是想尽了办法也没救出襃伯珦,伯珦就在监狱里一关三年。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9: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北游 于 2011-10-30 09:25 编辑

周幽王四年(公元前778年),襃伯的长子洪德从齐国求学回来了,听说父亲已经在宗周大狱里关了三年,非常吃惊。他是留学生,见多识广,是个有主意的人,说:“父王被关了三年,生死难料。但可以肯定,时间越长越危险,得赶快想办法救出来。”
襃后哭啼啼地说:“这理儿谁都明白,这三年里什么法儿都想了,都用了,不好使。现在还有什么好办法?”
“有!好办法就是‘性贿赂’!”洪德说:“对于幽王这样的人,别的办法都不好使,只能用美色。想当初夏桀伐蒙山,囚禁了蒙山庄王。蒙山国只好把琬、琰二美女进献给桀,换回了庄王;周先王文王被商纣所囚,散宜生等人也是找了美女献给纣,换回了文王,可见美女是万.能钥匙,没有打不开的锁。现在父王被囚,也只能想这个办法。”
襃国的臣子们说:“襃国弱小,财力不足,哪里有能力去遍访天下美女……”
“不用访了,我去吧!”那个被襃伯收养的女孩从席上站起来,现在她已经出落成一位如花似玉的美貌少女了,可算是天姿国色,而且聪明绝顶,颇有心计,在襃伯宫中受到高等教育,知书达礼,气质高贵。只是这女孩很怪,一直不苟言笑,艳若桃李,冷若冰霜。
洪德一听,立刻站起来一揖到地:“贤妹如果能受此委屈,则父王必可逃脱牢狱之灾了。”
女孩平静地说:“我本来就是个弃婴,后来养父又身亡,多亏了父王收为义女抚养成人,恩重如山。可惜我一弱女子,一直没有什么可回报的,能舍得此身救回父王,万死也心甘,何况是入王室享受荣华富贵,算不得受委屈。兄长不必客气,请立刻准备,送我进宫吧!”
那个时候本来也把女人不当人,到农村或人口市场上花几块钱就能买好几个,还不如一头牛或一匹马值钱。就是贵族的女子也是如此,想送人就送人,想嫁给谁就嫁给谁,而且嫁一个还要陪送几个,叫做“媵”,反正女方说了不算,这女孩能自己做一回主也算是有见识了。
众人大喜,立刻把女孩装扮起来,准备金银财帛,一起送到宗周镐京。襃国本来是夏朝的同姓方国,姒姓,古代女子称姓不称氏,这个女孩因为来自襃国,故名曰“襃姒”。
洪德先用金银财帛打通了虢公石父的关节,让他代奏:“襃伯珦已经知罪,他的儿子洪德亲自带来美女金银珠宝玉帛,亲来向大王谢罪。”
幽王先命传洪德上殿,洪德跪倒启奏:“罪臣珦冒犯天颜,已知罪当万死。罪臣珦子洪德,痛父死者不可复生,特带贱妹襃姒前来入侍君王,以赎父罪。万望吾王赦宥!”
幽王不表态,命将那襃姒宣上殿来,搭眼一看,那美女髻堆青云,脸比桃花;姿容曼妙,态度高雅;两片朱唇轻启之间,玉齿如贝;一双美目流盼之际,闪动生辉。端的是美丽映月,光艳照人。四方虽贡献来无数美女,都不及襃姒万分之一。
“我靠!盘儿亮,条儿顺,真正点,绝对美女啊!”幽王看得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抹了一把嘴角的哈喇子,龙颜大悦,立刻说:“襃伯珦有悔过之意,本王已知,立刻释放出狱。念及进献美人有功,复其官位爵禄,外加赏赐,下殿去吧。”
之后也不通知申后,就把襃姒留在别宫,派人好生侍奉。
天还没黑,幽王就猴急地跑来与褒姒同寝,囗囗囗囗囗囗(以下作者自己删去2万字)。
从此幽王和襃姒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被襃姒迷得天昏地暗,甚至一连十天不朝。每天群臣伺候在朝门那里干等,也见不到幽王的半点影子,只好都叹息而去。
【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2銀子 +40 收起 理由
雪狼 + 20 原来高老夫子也能看懂那2万字,同好,同好! ...
高老夫子 + 20 这一段,删去的2万字最精彩,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09: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您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以下作者自己删去2万字”
哈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0: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北游 于 2011-10-30 10:33 编辑
“不管您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以下作者自己删去2万字”
哈哈
雪狼 发表于 2011-10-30 09:27

多谢关注……{:soso_e12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08: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祸乱生宫掖
幽王自从得了襃姒,迷恋美色,大快畅意。为了表示对襃姒的宠幸,专门命工匠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琼台,和襃姒住在里面寻欢作乐,三个多月也不进申后之宫。申后见幽王许久不来,心中生疑,就派人去打听,打探的人问明白了,立刻向申后汇报情况,说幽王在外面包二奶。
申后受了冷落正气不忿,听了汇报哪里忍得住,这天带着一班子宫娥,径到琼台。正遇幽王与褒姒联膝而坐。
襃姒看见申后来了,她没见过,也不在意,只看了一眼,不起身迎接。
申后忍气不过,就骂起来:“那里来的贱婢,到此迷惑君王,混乱宫掖!”
幽王知道申后脾气不好,八婆起来也让人受不了,现在见申后醋坛子开了,酸气冲天,怕她对付襃姒,急忙把襃姒拉到身后,赔笑说:“这是本王新取的美人,名叫襃姒,还未定位次,所以未曾朝见,王后不必发怒。”
申后见幽王护着襃姒,也不好再进一步闹下去,骂了一场,恨恨而去。
褒姒就问:“来的这谁呀?这么嚣张?”
幽王说:“啊,这是本王的王后。记住了,别得罪她,你今天看见了,明天最好去拜见一下,别弄僵了,否则大家都不好混。”
襃姒撇撇嘴,没吭声。
申后因为襃姒的事情,在宫中郁闷不已,总想找个法儿对付。
太子宜臼来看母亲,见申后不高兴,就问:“母后贵为六宫之主,怎么这么不开心呢?”
申后说:“你父王宠幸褒拟,全不顾嫡妾之分。将来这个贱丫头要是得志,我母子必定无立足之处了!”就把襃姒不起身迎接、不来朝见之事都告诉了宜臼,说着说着就哭起来。
宜臼年轻气躁,说:“这有什么难的,母后想出气还不容易。明天就是朔日,父王必然要升殿临朝,不在琼台。母后可以命令一些宫人往琼台采摘花朵,找茬儿闹一场,引那贱女人出来,她只要出来,孩儿就上去把她狠揍一顿,给母后出气。就是父王怪罪下来那罪责也在我,与母后无干。”  
申后急忙说:“吾儿不可造次,还须从长计议。”
宜臼哪里肯听,怀怒出宫去了。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08: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次早,幽王果然出朝,群臣贺朔。宜臼派了几十个宫女到琼台之下,故意捣乱,把花乱摘乱采,丢弃满地。
“哪里来的采花大盗,如此放肆!”琼台中走出一群宫女拦住说:“这些花是大王专门栽种了给襃姒娘娘赏玩的,不能毁坏,否则罪名不小!”
这边宫女说:“俺们也是奉东宫娘娘的懿旨,要采花供奉正宫娘娘,谁敢拦阻!”
彼此两下争嚷起来,惊动了襃姒,亲自出外观看,怒从心起,正要发作,没想到太子宜臼突然从墙角旮旯里窜出来,赶上一步,一把揪住襃姒的发髻,大骂:“臭三八(大意)!你是什么鸟人?无名无位的,也要妄称‘娘娘’,看不起人啊?!今天让你知道老子的厉害!”抡着拳头乒乒乓乓就是几下,襃姒尖叫不止。
襃姒手下的众宫娥见主人被扁得惨,怕幽王降罪,一齐跪下磕头,高叫:“太子殿下,请您饶命吧!好歹看在大王的面上!”
太子见襃姒身体柔弱,也怕打出事情来,就住了手,把襃姒捽倒在地,骂骂咧咧地扬长而去。
襃姒含羞忍痛,回到台中,她心里明白是太子替申后出气,越想越恼,双行流泪。
宫娥们都来劝解:“娘娘不要悲伤,这事儿自有大王来给做主。”
等幽王退朝,径直回到琼台,看见襃姒蓬头散发,眼流珠泪,问道:“爱卿何故今日还不梳妆?”
襃姒扯住幽王袍袖,放声大哭,哭诉:“太子引着一班子宫女在台下摘花,贱妾又没得罪他,可他一见贱妾,上来就打,把俺花2000块做的发型都搞坏了。要不是宫娥们上来哀求,我就被他打死了。大王给我做主啊!”说罢,呜呜咽咽,痛哭不已。
幽王心下倒也明白,对襃姒说:“你不朝见他的母亲申后,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王后所遣,非出太子之意,不要错怪了人。我再给你2000去做做发型……”
褒姒说:“太子为母报怨,看那样子,不弄死我是不会罢休。妾一身死不足借,但自蒙爱幸,身怀六甲,已经两个多月了,妾现在是一身兼二命。求王放妾出宫,保全母子二人的性命。”
幽王一听襃姒怀了孕,顿时大喜,仔细想想,宜臼这个小畜生的确冲动易怒,说不定哪天又来找茬儿把襃姒胖揍,真会闹出人命来。就说:“好了好了,你先休息休息,那个小畜生老子来对付他。”
当下就传旨:“太子宜臼,好勇无礼,不听老爸的训导,践踏绿化带,破坏环境;殴打妇女,破坏和谐社会。特命发去申国,听申侯教训。东宫太傅、少傅等官,身为教育部门领导,不钻研教学方法,辅导无状,误人子弟,统统开除公职!”
宜臼听了,就要入宫申诉。到了公门口就被侍卫拦住。
“我要见父王!”
“不许上访!否则把你抓起来,关进小屋先饿三天,照旧遣返到申国去!”
原来幽王早就吩咐宫门阍者,也就是门卫,要是宜臼来,不许通报,老子不见。
宜臼没办法,王命难违,只得驾车自往申国去了。
申后久不见太子进宫来请安,就派宫人询问,才知道已被贬去申国,顿时觉得孤掌难鸣,终日怨夫思子,含泪过日。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8: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该周朝倒霉,褒姒怀孕十月满足,生下一个男孩——大凡在宫中有野心的女人一生下男孩,那就是祸乱产生的基础了。
幽王对这个孩子爱如珍宝,取名叫伯服——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伯服”这个名字是错的,应该叫“伯般”,过去古书里间或有写作“伯般”的,都被当成错误改成了“伯服”,晋代从汲冢里挖出了《竹书纪年》,发现这书上写的是“伯盘”,般、盘是古今字,才知道做“伯般”是正确的,因为古文中般、服字形相似,才讹作“伯服”。不过大家知道襃姒生的儿子叫伯服比较广泛了,所以这里也就将错就错,还是叫“伯服”。
襃姒生了伯服,算是得了势,就开始找机会想让幽王废嫡立庶,但是周朝的宗法制度比较严格,庶子要立为太子不容易,没有正当理由难于启齿,于是宫廷阴谋也就开始上演。不过下面说的“宫廷阴谋”都是《列国志》里的,史书里查不到,看着玩好了。
虢石父早就揣摩透了襃姒的意思,和尹球商议了一番,偷偷地来找襃姒。
石父对褒姒说:“现在太子已经被驱逐到了他外公家和泥玩去了,就应该立伯服为太子。”
尹球说:“闲言碎语不多讲,咱们把合作的事儿说端详:里面有娘娘劲吹枕边风,外面有俺们二人呈高强。一内一外齐动手,内外夹击有力量。只要我等齐心力,何愁事儿不妥当?当哩个当、当哩个当……”
“爱卿的山东快书说得真好!”褒姒大喜:“全仗二卿用心维持。如果伯服真能立为太子,等即位为王之后,天下一定与二卿共之。”
褒姒现在就想给申后找点麻烦,最好找出点毛病来,小题大做一番,让幽王能把她废掉,自己就稳坐了王后的位置了。所以就秘密地派遣了一些心腹,日夜司察申后的毛病,搞“无间道”。在后宫门内外也安插了众多耳目,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知道。
是地面,总有裂缝,吹着浮土找裂缝总能找到;是人,总有毛病,瞪着眼睛找毛病也总能找到。
申后自从襃姒进宫,备受冷落,现在太子又被赶去了申国,剩下孤零零的一人,备感寂寞,后悔自己心太软,没有早想办法把襃姒那个小妖妇提前做了,现在晚了,只能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
有一个老宫女看出来了,就给出主意:“王后,奴婢知道您思念太子殿下,您为什么不给他写封信送到申国去,劝劝太子,男人嘛,要能伸能缩,能软能硬,能粗能长,能进能退(汗!),让他服个软,给大王上书请罪,就说自己知道错了,话说得恳切一点,也许能感动大王,允许他回来,令你们母子相见,就是有事也有个人商量,岂不美哉?”
申后说:“你这主意好倒是好,就是没人给送信啊。你也知道,大王下了命令,不许和太子有书信来往,把宫廷的邮局都查封了,抓住就要严办。”
“这个不难,活人能让尿憋死!”宫女得意地说:“我的母亲温媪通晓医术,王后可以说自己有病不舒服,让她来给你看病,然后把书信带出去,再让我哥哥给送到申国去,保证特快专递,绝对不会有问题。”
申后大喜,急忙找了块绢帛,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天子无道,宠信襃姒那个妖婢,使我母子分离。现在襃姒妖婢生了儿子,其宠愈固。你可上表假装认罪,就说:‘今已悔悟自新,愿父王宽赦!’若天赐还朝,母子重逢,其它事情再仔细计议(言外之意是要想办法干掉襃姒这个臭三八)。”
信写好了,申后就躺在床上装病,把温媪招进来看病,然后把帛书交给她,老太婆就把帛书塞进衣襟的夹层里。申后又赏给她彩缯两匹,让她快走,火速把书信送往申国。
【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2銀子 +60 收起 理由
雪狼 + 20 大师级山东快书,买张门票
青花无尘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卿的山东快书说得真好!!!{:soso_e17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9: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错,希望老兄继续努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5: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媪手里捧着两匹彩缯往外走,刚到宫门口,就被巡查的寝宰(宦官)拦住,劈头就问:“干什么的?”
“巫医,被招进宫来为王后看病。”
“彩缯哪里来的?”
“王后赏赐的小费。”
“没偷什么东西吧?”
“看大爷说的,俺怎么敢做这样的事……”
寝宰看看这个老太婆也没什么可疑,就摆摆手让她走。
可是有个寝宰拿了襃姒的好处,让他对进出申后内宫的人一律严格盘问、详细搜查,就说:“等等,没有搜过怎么知道没有夹带别的?现在恐怖分子闹腾得厉害,身体里都藏杀伤性武器,不可不防,搜搜她!”说着上前扯着温媪开始搜身。
到底是没受过特殊训练,特工这行儿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心理素质差会要命,温媪慌张起来,脸色大变,冷汗直流,心里暗唱:“我祈祷……”。
寝宰看了,更加起疑,仔细搜查,一摸衣角那里有些鼓囊,撕开看时,那封帛书露了出来。
寝宰立刻拿了书信,押着温媪到琼台去见襃姒请赏,得了几块钱高兴地走了。
襃姒让人把老太婆关进空屋子里,然后打开书信看了,看到里面说自己是“妖婢”,还要“仔细计议”,怒火中烧,抄起剪子,连剪带撕,把那两匹彩缯嘁哩喀喳弄成碎片,撒了一地。
这时幽王进来,看见满地的碎布片,就问是怎么回事,襃姒就哭起来:“妾有幸身入深宫,傍上大王,都不知道是做的几奶,还招来正宫娘娘的妒忌。又生了儿子,更是让她猜忌。现在她给太子写信,骂妾是‘妖婢’,还要‘仔细计议’,这是要想法儿谋害我呀!5555,真是豪门深似海,明星嫁入豪门都不得好结果,看来是真的……”说着就把那信给幽王看。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5: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忍俊不禁。知北游兄可真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5: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娱乐娱乐……
嘿嘿…….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08: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北游 于 2011-11-2 09:10 编辑

幽王拿过信来一瞧,的确是申后的笔迹,里面果然说自己“无道”,骂襃姒“妖婢”,还要“仔细计议”,不由地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把夹带书信的温媪拉出去砍了,然后带着襃姒和一群寝宰径直闯到申后宫里问罪。
见了申后,幽王就叫:“贱人!竟然敢违抗王命私自让人给太子送信,还辱骂本王和襃妃,该当何罪?”
申后见幽王手里攥着自己写的信,知道事情泄露,吓得面如土色,战栗不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幽王气吼吼地说:“念你多年来主持后宫,多有苦劳,现在先饶你性命,如果再图不轨,别怪本王无情。”说完把帛书一扯粉碎,往地上一扔,拉着襃姒扬长而去。
襃姒心中暗暗高兴:“今天是个好日子……”
既然是好日子就要乘胜追击。当天夜里,襃姒又在幽王前撤娇撒痴说:“大王啊,贱妾母子性命,都悬于太子之手,我害怕……”
幽王说:“怕什么?有本王做主,那个畜生又能怎么样?”
“现在是不能怎么样,”褒姒说:“可是大王千秋万岁之后,少不得太子为君。现在王后日夜在宫怨毒咒诅,万一她母子当权,妾与伯服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说着就呜咽咽,又啼哭起来。
幽王说:“宝贝儿,说实话吧。本王早就想废掉王后和太子,立你为正宫,伯服为太子。可是宗法严格,只怕群臣不答应,那些东西一叽歪起来就让人头疼崩溃,怎么办?”
襃姒立刻说:“臣听君,顺也。君听臣,逆也。大王先把这个意思晓谕大臣,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幽王说:“美人说得对。明天就办!”
“oh!大王,I love you!”
“Oh!宝贝儿,me too!”
“Oh、Oh、Oh……”
“yes……”
幽王睡着以后,襃姒立刻派心腹传信给虢公石父和尹球,让他们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如此这般回答幽王的问话。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08: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子写得太好看,就怕那绝色美人从温泉中笑醒了。{:soso_e12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09: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子写得太好看,就怕那绝色美人从温泉中笑醒了。{:soso_e120:}
青花无尘 发表于 2011-11-2 08:45

我写这个的目的就是在讲故事的时候图大家一乐,算做练笔,笔头不经常用就自己掉毛秃了。
不过比较郁闷的是,一边修改一边往上发,结果回头一看,还是有错字、错句,真是汗!
可见写东西要做到不出错可真不容易啊!{:soso_e127:}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09: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有收获,我不熟悉西周典故,《孔氏门徒》里写错了俩人名,还是根据您的小说纠正的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