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7|回复: 0

入聲是漢藏語系的一些語言所具有的一類聲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7 06: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aaiwaan 于 2011-10-27 06:04 编辑

入聲是漢藏語系的一些語言所具有的一類聲調。一般入聲是短而急促的,但亦都有例外。
入聲在中國各地的發展情況及表現形式各不相同。粵語、桂柳官話、壯語、越南語、客家話、閩南語、贛語以及漢藏語系的其他一些語言中,入聲字音節以輔音[p]、[t]、[k]作結,發出明顯的短而急促的子音,使音節聽起來有一種急促閉塞的頓挫感。
湘語、吳語、福州話、江淮官話、部分西南官話(岷江話)以及晉語也保留入聲,但只帶一個弱喉塞韻尾[ʔ],或依靠緊元音韻母來保持音節的頓挫感(如四川宜賓話),甚至只具有特定調值(如吳語溫州話)。大部分的漢語官話方言中入聲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它是從什麼時候消失的,歷來都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從元朝開始消失的,但是也有人認為直到17世紀入聲還沒有消失。
以現代北方漢語為基礎的的現代標準漢語(即普通話、台灣國語)沒有入聲。以失去入聲的官話方言為母語的人,包括以基於官話方言的普通話為母語者,不經過訓練不能分辨入聲字。
漢字大概於隋、唐時代傳入日本,當時的漢語具有入聲,因而日語將入聲的痕跡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獨立成另一個音節(通常為ka行、ta行、wa行([p] → [ɸ] → [w] → 0)的音節)。相較之下,韓語、越南語漢字的入聲發音,則較為接近現代南方漢語的發音。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滿江紅用短促的入聲字(-t韻尾)作韻,以抒發其極度憤恨的情感: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
靖康恥,猶未
臣子恨,何時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

還有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
萬徑人蹤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