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江南达者

[文学艺术] 达人谈艺(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读画家小传,观其为人行事,思之颇觉有趣。如白石老人,为人“木”而本份,画

艺则“狐猖野道”,敢为天下先。再如西之塞尚,看似“无才”,然“毛驴尾巴,慢

摇慢扫,经年累月,终磨出坚实永恒的形体。”(《西方画品录》)此二例皆发人深

思矣。人常言艺人之品格每与其艺相关,且必凌之于其上而左右之。此固不无道理。

然事本身终又有常有异,尤其那“人格”“艺品”之结合点,究竟置诸何处,决非一

加一得二那般简单。生活中亦每见反例:人有生性野暴或看似富才学者,究及彼等立

身行事之本,则每常恪守俗规而敬畏一切权势。既见于此,不觉亦默然自思。吾人于

社会生活中亦基本堪称循规蹈矩,至今不识究里者,仍以寻常意义之本份老实人目之

,甚至同事间尚有戏称曰“乖娃儿”者。然客观自评,实当属“外文内野”——或曰

“貌文心野”,才是。吾甘守常者,其“常”必吾不屑反之或自度无力反之者。凡值

得“出轨”之事且自身亦具“反力”者,吾皆必“大反”,且是又因一己心思有异常

人而天然当具引发争议之特性,故岂似那小顽皮者,只于生活小圈儿内作个“逗猫惹

狗”之人,或充只“硬嘴壳草鸡”焉?——既如此,诚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吾已然溺于艺道,又真不甘随于人后而必欲另开己途,是以其心理准备,亦真当如

十五六年前吾于《鸣蛙山记》中所言:“或享千秋万岁名,或惨然灭迹若腐草,悉然

听之。”一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谓:此态傲极。果有斯评,吾称其是。为艺者不抱忠于一己艺术理想之坚定信念,

人云亦云,巧赶风潮,固易见容于世,实则难容于己心(若其果有心)。“狂傲自大

”为世所訾久矣!其实彼倒真有一好处,便是自尊,自律,不屑流于鄙俗。自然,此

傲也,何尝又为单纯盲目者。若吾辈,便每每将苦苦弄出之画长置伟阵,反复痛寻差

距……偶亦对此自嘲:君入魔欤?幸而旷达一笑,复又平步于个中走出。由此观之,

艺真为魔道矣,而真达者虽至诚待之,却也当如俗语所谓:“拿得起,放得下”,呵

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凡画者,多惜己画。然有一阶段 余自撕己画可谓“成性”。每将此前二三十年之作左观右看,虽知其皆为一己心血凝结,终识其并无保存价值,因之咬牙之下,尽行撕毁。记得当时曾有言志此感受:“看点点墨痕,不是雨,似云,更乃丹青血泪,落纸无声。”而后毕竟坦然笑对其事,于是千幅画作,俱荡然无存焉。当时小女亦会说:听外间唰唰唰的,就知又是爹爹在撕他的画了。今回想起来,那所撕之画,当日还排上了个最实在的用场,便是给家养猫咪垫尿盆儿。此固然乃是闲话了,不过实则还真应了一句俗语:“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然画界又何以有“废画三千”之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艺者,又岂是每事皆真“拿得起,放得下”。斯艺也,如身体、意识及整个性命难

以分割之一部,寻常间何用特意去想它,亦自然而然便时时浮上心头。画传中见那守

着寂寞生涯的秋园山翁每每对己画沉吟,心亦颇感。是仅为斟酌画技否?吾料必不尽

然。此当是肉身面对本我,或面对那出窍而物化于彼之精魄,甚或径直便是面对一己

生命本身。吾亦不知有几多画人观己作时有此感受,唯自家则切切如此。吾画也,是

吾对天地人寰之基本印象,是吾生命岁月流逝之斑斑痕迹,是吾感悟历史文化之心得

笔记,是吾与一切吾心认可之艺术家于形色层面之上的娓娓交谈,亦是吾心之“白日

梦”——或曰吾身于那幽明两界间之另类生存体验——总而言之,吾画便是吾人,其

包蕴吾人生命本体中一切对内对外之意态感思与潜能释放。既如此,又何有甚“拿起

放下”之谓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绘画中所谓“平涂”,亦堪探究。画既为空间艺术,此已具高度假想成份(画中即使

塑造立体固然亦为假设),毋论矣。而此既于长宽二度空间内设形构象、并将一切技

艺思蕴引入其中,故尔纵于外形以观似平,却决非平庸单调。吾观民间匠作之“平”

与大师所为之“平”,除内蕴之天差地别外,便以外貌言之,亦深识前者是为被动之

惯性行为,所以成形多偏单调呆板,而后者乃以高度自觉率意为之,以此行进间自然

有意无意遗留高贵痕迹以为画面细节,令其呈丰富且是浑厚华美之状。——此为吾闲

观凡高画作偶尔思得,而无论中西,凡大家为此形式,俱类于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以久为写意山水之故,虽称已颇善“背写”,然那“写生”之冲动,犹时时出现于胸中。此是造化对人心
之普遍召唤,抑或是画人对为师者无法割舍之依恋情怀?——皆似之。而休论其究竟了,只这“师法自然”
本身于画者来说,却是无论如何亦少不得的。人或富于想象,则终次于造物者;故尔必当于虔敬皈依心态下
言一己之创造力。若此,则其艺茫茫乎涵浑于宇宙,其人本身亦于与天道合辙状态下欣欣然得乎养颐矣。


为艺,圈内行家恳语于己之作用,固毋庸言。然则即使“外行”对画作之观感,亦休要小视,盖其偶尔或于
当局者亦有重要启示也。如达某自家,便于此获益焉。记得吾画蜕生之际(1995年前后),荆妻尝言:先生
从前之画,观之笔墨皆在纸面,目下倒象是从纸深处渐渐浮起来的。试想此言是否可令吾人进一步明确求此
效果罢。——其观感及语言之启迪作用如此,其行又何尝非是。又如:尝教小女习画陶冶其性情,其画稚则
稚矣,墨色却简淡莹洁,画面整体感觉亦似是而非,此却正乃吾画徘徊于极深黑繁复具体中时所欲而不得者
。既见之,每每反复沉吟揣摩,终亦有得。今举此二例,非为它,但欲说明画者必于闲常处用心感悟事理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观中外大师原作,更是感慨良多,至少亦识其“好坏之迹”,知其与印刷物之异同。印刷物于传播文艺之

功自当称巨,且复于着手把玩画儿言之,其视觉效果甚或每常竟优于原作,此皆有目共睹者。盖其实乃原作

于人工调配最佳观赏状态下之映象也。而原作本身,除每受制于具体观赏环境中诸如光线视角等因素之外,

亦因出自人手,则既有其生动精彩一面,同时不可避免当带有其“失误”之迹。然此所谓失误,于有心人观

之,或又反觉其更加贴近真实人生,如就近接触特出之士,已觉其呼吸甚至脉搏体臭,而断无于屏幕或坛台

上观名角儿那般总觉其可望而不可及也。要言之,原作之优“劣”感皆明显于印刷物,而后者堪称为精装矫

饰下之展示品,所有圭角皆浑圆之,有如T台上之时装模特儿,固然或称风华绝代,终无生活中偶见之佳人

那般血肉丰盈、巧笑委婉,——虽此亦断然不少为人者俱难以逃脱之缺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于人而言或无标准,于我言之,其若圣诫长置于彼。固然,此亦为数十年间逐渐
形成且定型者。既成且定,已无违悖之理,——虽非全然“固步自封”、断不吸取外
部些须营养。思之,艺者似必须有此坚定信念或“执拗德性”罢;若无有,甚或仅是
少欠,皆必于此“花花世界”间迷失自我,最终亦只落得个随波逐流、沉沦艺海。举
凡艺史上成大器者,为人莫不具此固执德性。昔法兰西有史论家评及安格尔曰:“彼
具僧侣般坚强意志”,即指此。今以此事为例,自然不一定便是以安翁之艺为至高无
上之独尊者,不过敬重其忠于自家艺术理想的那份赤诚。或笑谓达某:先生,汝言之
再三,汝之标准究竟为何?答曰:《20世纪中国画画品录》自序中实已明言之,并
于《颓楼品画》等文中逐处或隐或显可见,此倒不必多占篇幅了,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体察之,当今之出版机制,不过便是欲强令为艺文者向世俗妥协。其一切表面冠冕

堂皇之辞理,均不可改变此铁定无疑本质。因之,文艺家若非既成气候,当无法以己

念左右——或干脆曰震慑——出版者及阅读者。此或便为人类屈顺于权威之普遍劣根

性使然罢。而在此严峻现实面前,一默默无闻且无任何背景之“寒士”,要想至达一

心触动甚或引导乃至号令天下之强有力境界,真真谈何容易。由此亦可得结论:当今

社会,非怀为纯正艺术苦守清操之志、不惜为之落得一无所有之“殉道者”,幸勿从

此艺文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尔自省却也觉得好笑:生为华人,且本为北方人血统,因后天缘故,却说不好普通

话。间或遇着那不得已的场合,说便说了,只是那份生涩别扭的劲头,叫自家听了都

感觉难受。而且还不止于此。一经说它,心思便割掉好大一块专去应付,致使原本还

算连贯的思路与雄辩的口才一准儿大打折扣。既至此,倒还真个是引起自家的重视了

。人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我想自家这“川普”与纯粹的“川话”使用起来,后者至

多也只使人家感觉有点儿不习惯,但自家却可裕如地以之叙事论理言志抒情,而那前

者哩,则铁定无疑是已在根本上使得彼此双方尽皆不悦。又说了,人之语言文字,究

其实亦只是以能晓畅达意为上。故尔以此自省,幸而排开笔头勿论了,即使口齿,亦

称清晰准确,绝不致含岐义。——尝闻人言:川话虽土,却是能叫凡懂普通话或所谓

“北方方言”者皆听得懂的。思及此,乃自嘲笑曰:或此正为“个性特色”也,汝不

见影视中某些角色,不亦正是在一大群“操普通话者”中坦坦然操其未见得便明晰如

我之“方言”?呵呵。转而更联想及艺。一己之艺,岂非正千方百计欲求此“个性化

表达体系”夫?我之艺,亦非甜美宜人且更非是合他人辙之物也,操此“不标准”之

艺者同时亦操此“不规范”言语,却倒堪称两相匹配之。呵呵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从艺者,无论其具备何等崇高精神追求,亦不免作为常人存此俗世。同受俗务羁

绊,此休论了。即使于人本言之,其虽因从艺耗时而每每失却常人之闲暇精力,本身

亦终具常人基本欲求连同兴味。以此论,人皆可通。然毕竟又因其生命流程之大部已

指向俗世凡生外之另一境界,故尔其人于其生存圈内言之,则不可避免会被视作另类

乃至“不近人情”之怪物。实则彼何怪也,不过情势使然耳。此亦为两难事,凡明达

之艺人,皆应持以中平意态。唯相当一部份艺人,或因被人异视而一己反刻意标榜以

示特出之故,便夸大表层间艺人不同于常人之处,致使二者相异之处本身异化。得以

观清此事,吾谅一切于莫关紧要处刻意求异者,反思自家形同“人身展示”之怪异言

行,或皆自觉无趣矣。说到底,尽人皆知:艺者当是以其作品发言,并以其艺品定己

身品位,而断非是由其本人作哗众取宠之表演(表演类艺术除外)。——偶感于斯,

乃作此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艺人既混迹于常人间,从艺之外,或照样可得俗乐矣。得斯乐也,悦于感官而平情满

足或皮壳舒爽,亦非是人生所不需。唯所谓“灵魂不得安顿”,心歉歉然焉。幸“算

唯有艺道可容我驰骋……是诚为可居可游可托终身之净土也”(敝文《鸣蛙山记》中

语)。于是何妨便“物质了于物质,精神了于精神”,一方面坦坦然然做个俗世的平

民百姓,另一方面却于梵界艺境中踌蹰满志地做它个南面至尊。二者皆做得实心实意

,这万事便算是摆平了。凡面对现世心存块垒之文艺人士,不妨细细咀嚼达某此言。

再者,还应于俗世中尽可能藏深些,藏之越深,则精神越加自由。当然,若汝最终定

要因艺成名,如世人玩笑所言“挡都挡不住”,那倒是另一回事了。汝只需记住:世

不识我,周边之人便皆不识我,此为上境。——顺带说一句:依世俗常情,一个成伟

业者,也总是他身边的人最后才承认他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人才”,其概念本身,亦堪推究。旧时人才,习四书五经,明人伦礼教,先立基本之生存及处世态度,然后研诗文,学琴、棋、书、画及随身诸技如驾车、骑射、剑击等,实则倒是于时代自身条件下(科技尚不够发达),已高度重视了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今则乃科技大张之时代,一切从实用出发,凡不能直接创造物质效益者,一概打入冷宫或令附从于“实效行业”之尾。此等大势之下,人之才,连同此才之培养,纵亦是多方面的,甚至因世界本身的丰富多采而愈见其众彩纷呈,但其基本之指向,却无一非是尽倾于身外之物。总而言之,借用昔时之“体用论”喻今之事,则旧人才乃长于“体”而相对短于“用”,新人才锐于“用”而其“体”本身或至苍白羞窘。前者之短,亦是相对现今所需用者而言;后者之短,则短在本质之健全人性。此非危言耸听,可信意点一当今高学位者,即如所谓“博士”罢,倒看其在本专业相关知识之外,究竟“博”也“不博”。固然,因人之生命、精力皆有限,刻意打造严格意义上的“通才”,确是可行性极小。既然如此,根据实情有所择重地塑造自身,于主业外兼及其余当知且又能知之技识,便为现今凡属读书人范畴者不能回避之事。言之至此,艺者当于此等情形下作何选择,似毋需还用达某再饶舌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写实途径绘画中,所谓“美丑”之标准认定,亦值得探究。国画山水、花鸟中大量

以表面符合自然美以邀宠于世俗之作可谓不胜枚举,此暂不论。单看其人物画,所展

示之妍媸感,亦发人深思。如仕女,无论古装也好,现代穿扮也好,如若定以硬循自

然轮廓之法为之,兼以匀烘细染,纵得其神工,熠其美艳,亦终觉少了一份文化感,

纳入月份牌挂历尚显精雅,置诸大家册页,顿觉不伦不类。由此可见,审美于斯,当

是另有标准。对此思之再三,吾终得一简单公式:“文丑”——异美。此实为细细观

玩抱石翁画作得之。所谓“文丑”者,呵呵,自非是为关公所斩河北名将,是饱蕴文

意、暗示沧桑、于俗眼观之有悖于寻常帅哥美女形象之怪男丑女,而却恰又还以其怪

丑形神承载着精彩笔墨,遂终至升华为逼人眼目之异常美感……此论到底是也不是,

或究竟有无普遍性,请仔细玩味古今中外一切倾于表现内在精神及外化形式之大师作

品,便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本质为写意艺术,此吾昔已论之。作为一种特定之传承形式,其“古式”尚在明清季,便渐已衰微。有识之士见于此,锐意创新,因以是有二石、八大、八怪及昌硕辈横空出世。至20世纪前期,诸多现代大师更将其拔至前所未有之高度。既至难以逾越之高度,今画者遂谋二途:一返于工细或趋于制作效果;一则仍于坚守笔情墨趣前提下另辟蹊径。此二者,前者手法繁复,却易给人以新鲜感,故尔作为创新途径言之,相对反较易。而后者,因不尚表层花样技巧,还以基本笔意墨法取胜,手法相对简单,乃极易为人所诟曰“守旧”,且事实上所造成的视觉冲击亦相对缓和,故尔于创新途径言之,反而极难。今既析其概要,想来翰墨场上众多人士见之,必可度之一己当择之艺途。另有一论此亦须发:作为艺术面目本身,又确当是“百卉竞妍”、多多益善。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每每有此体会:游历山水,实游之际,无论如何,亦不敌事后忆游时回味当日感受

那般,愉悦得明澄剔透,纯乎以类于诗。思之何以如此,大约当时总是或多或少受着

俗务、天时及自家一时之身心状况,如疲倦、饥渴之类的干扰,因而不得用最纯粹的

所谓“诗情画意”去静观体味山川精魄罢。转又思及连昔日的痛苦随着岁月的消逝俱

会变得饶有韵味,一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所言“成为亲切的回忆”,那么,由此似更可

以说:真正由凡生步入艺术化的境界,想来确乎应如造酒般有个蒸、馏、酿、醅的时

间过程,在此过程中,充分滤去原物之粗渣,挥发去多余之水份,然后方得一精纯美

液。而此人心于静蕴中所泌得之美液反转于人精神生活言之,或即使仅重就游历而言

,亦同样有如某种发酵物,极有利于新一轮的采撷体验与酿造升华……言至此,料想

凡心田内有一丝灵泉根苗者,皆可由此感悟相关事理,也毋庸达某再赘述什么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中西绘画“光感”之异,亦堪究之。或谓:国画有光乎?吾笑曰:咋不有。无光,

岂非一团漆黑、暗无天日欤?——说笑归说笑,这所谓有光,实亦大不同于西法,有

若透视之“散点”“焦点”者谓。西画之光,定光源,立视角,阴面阳面,反光投影

,中间调子,均一若客观所见。而国画之光,意会阴阳虚实,以明视象基本所需耳。

此自古及今传统形式中尽皆沿袭,人亦易见,不多言。所辨析者却乃相对实在之光感

。固然,径以西法光影入彩墨,若其“铅笔淡彩”与“钢笔淡彩”直接转为“毛笔淡

彩”,画中光感自是明显强烈,然则此似并无必要议之。贵应贵在不以彼之素描法转

接而另辟表现途径。吾尝细究融于光照中之物象,参以黑白虚实锐柔显隐等视觉感知

之理,终明即使以“凸染”方式(着色墨凸实凹虚,与西法原理凸明凹暗相反)为之

,亦可表达画中色光灿烂之感。此先辈大师实则已偶为之,却似尚未明确提出此等理

念并刻意追求此等效果。吾今力倡之,虽非是要求画必致此,作为一种观念性认识与

表现性尝试,想来似不至于毫无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雪狼 + 20 原来如此,难怪看您的画作能隐隐感到太阳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操国画艺,终归难免涉及诗词文赋。此四者中,又以“词”之形式要求最为严格。吾

生为炎赤时代之画人,可叹几乎全无机会真正接触词学常识,所会吟诵者,零星得来

之一批千古绝唱与《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及后来所发三二首)耳。尤堪笑叹者,

彼时试填词,怎就不知揣摩古词格式,寻其规律,偏偏唯知于“主席诗词”中去仿那

几个熟识词牌,且仅依字数硬凑,又不知平仄韵脚,致使所作今日观之,哂之不已。

至于今日所作,虽离自家预定目标尚远,却有一点颇堪自慰,此不妨言之,看是否可

小启于人:凡观词牌名,细玩其意境,随即便可以一时之感念获题材。或换言之:许

多时候,非是先有了想写什么的意思再去找合适的词牌,而是首先于词牌内蕴引发牵

动人生诸多感悟,而后依律选炼字句充塞之,同时置古人名篇于旁,既学且避,务欲

真成自家之言。——细细思之,或此方称契合所谓“填词”本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偶将自家小说内情景填作若干词章,且欲结集于网络间示人。念及冠何类目,倒

颇费了些心思。终拟定为“幻恻词”三字。原以为将有人诘其杜撰,孰料各论坛虽对

具体篇章有所褒贬,对类目本身,却皆平静接受了,似乎这“业界”自来便有此一说

一般。此事实令吾窃笑不已。所笑非他,唯觉一己草创竟于无形间得众心默认,此事

特有趣耳。看来无论为诗为文为画,凡行创造事,只要真正动了番心思,将其击在了

点子上,便非是说不过去的。且将话说回来:“幻恻”二字,“幻”为虚而多变,“

恻”为悲恳却又不便明言,二者合之,其意自显。比类于画,曰“抽象”,曰“表现

”,曰“浪漫”,皆似是而非;即使类比小说中“魔幻”手法,亦称殊途。而确又属

深心潜默情意之曲回变异外化者。——为艺,非称必,实则或当如是。盖艺术表现本

身,岂又皆是俱可直来直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言及诗画异同,话题却广。余今仅以自家闲常间为诗为画点滴体会论之。凡余心有

深切、庞杂、隐恻且复形态本身趋于流动变幻之感悟,必令其凝炼为诗;心处浩渺、

静澄、闲适境地且复所觉又为形色朗然者,则必诉诸笔墨令其为画。二者若有交叉之

处,或诗画兼为,少则亦以诗句点画题,以令人悦目之外,心思有径。论及二者高下

,却于余心皆臻至美,竟莫由言之。不过就其形式本身而言,论操作难易,于此点却

似以画为甚:好诗可由涂改誊写(输录)得之,好画却必得综合感觉到位一气呵成而

致天衣无缝,——此又尤以中国画为极至。尝闻人言“电影乃遗憾之艺”,实则国画

又何尝不是。故尔凡我丹青道友,俱应明智视待手中之艺,休将既得八九分好之画反

弄糟了。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亦思之,这翰墨丹青一事,除去寻常所易见者,即使某些潜在观念内,亦莫不体现
特有之中国文化性。如古之人物画,往往并不以画中位置远近,而却以身份卑尊确定
人物大小,一如石窟艺术中神佛罗汉及侍者焉。复又忆及青少年时间或觅得古代山水
画诀,其何亦言“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云云,可见于彼之观念上,天地万物,
均一体符合人世等级制度。再联想至“红光亮”时代之“三突出原则”,当愈可知历
史之一脉相承矣。论及此,必释一惑:除却可憎可哂之贵贱观(不妨称作艺中“官本
位”思想)或非此即彼之“反正观”,纯以艺术构成需要而言,此传统方式又确非是
不可继承与发扬光大的。基于此,十年前吾对手中翰墨事作破坏性实验时,心中有条
重要原则,便是以画面色墨之显隐鲜灰示其主次关系。今作此言,当有众多己画可供
参阅;再者,料必亦可小启业界俊彦之深广智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8: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目中古之谪仙、老杜、摩诘、乐天,近今之八大、昌硕、白石、宾虹,等等一切诗

画界精英泰斗,仰其空前绝后之伟艺,继而目及尾随其后之历代骚人墨客,不禁默然

有思。凡巨擘开宗创派,自宗师本身以降,其宗派必是次第衰减,终至末流,而从未

见更有“出蓝”或“中兴”之士也。——其示步人后尘必绝途欤?唯望当今文艺人士

慎思。更有甚者:发不着边际大言而称袭谪仙遗风,出索然无味涩语而曰具老杜沉郁

,空以隐者陈词罗列林壑景象而云既得摩诘禅意,滥作市井白话描写庸俗琐屑便道已

承乐天平实;荒墨败笔自谓暗含八大神髓,古怪刁钻径称内有老缶风骨,潦草挥写冒

充白石天趣,滥点乱涂曲解宾虹本心,——凡此种种,皆列以为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8: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承昔文未竟意。吾固赞同“画贵有误笔”论,然此“误笔”究竟可误至何步,方不称

“败”,且其画整体亦不称“废”,却须审慎把握。又如填词作诗,吾同样不赞成死

抠格律,故凡依约定俗成之见稍可从权者,亦必乐而为之。昔王力先生尝言,宋诗不

及唐诗,一重要方面,便是其过于精巧。吾亦每见全无误笔之画作,如中外“学院派

”之画,或西之“沙龙”与国朝“全展派”之画,汝能指其有几多败误之笔?然以吾

心本能直觉论之,——姑借一句“儿话”形容:“它就不好。”——此便仍是涉及另

一层面之标准:“近标准”或“准标准”之标准,方为艺术真标准。机器所产之物为

何再精美也不成其为艺术品,便是因为其“工差”太小,确当是称之为“标件”,由

此也便泯灭了个性。英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言:“不完美乃人间之味”,吾殊

心仪于此语。既若此,有微憾,亦方为人间之艺。自然,这些微之“憾”,本身必亦

须牵动人心;吾今姑且将其名曰“美丽之缺憾”罢。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雪狼 + 20 确实,不完美才说明跳脱了束缚,过于完美只 ...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8: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吟咏之际,尤其作长篇古风时,“诗心”堪称纵横捭阖。其汹涌“意潮”,必猛泛于“神河”两岸;或曰如一莫可名状之异物,频频“闪跳”于那“实景挚情”左右。而无论作何譬喻,其始终当不离“主脉”,一如河之必束于谷。此河不泛,流必嫌枯直单调;无束,则如野马脱缰,又必滥而成灾矣。为画亦复如是。笔墨状物,不可拘泥于实却又不能不顾及于实。心骋天荒,情极海隅,精神理念至玄绝妙,终归非是全然流于空茫。寸心拘于实象,其艺无以升华;“宏构”过于抽象,乃自毁神殿致使内容甚或形式本身无依。然则果当若何?——呵呵,先辈已有一言可供参悟:“意象”耳。


艺者性每犟,此吾尝言,人或亦每常有感。而如此说来,吾辈岂非尽皆油盐不进之怪物欤?呵呵,问题哪有那等严重。若吾本人,于生活中便执这等态度:非原则事,如此这般皆可;至若事涉基本处世及为人方式,则是另一回事了。以此面世多年,自觉颇与周遭相安无事。目下思之,此亦实为全心投入艺境保障之一。生活中每见少年怀伟志者不乏其人,唯惜其“狂”多不能坚持到底。此改弦易辙,除常见情形是向物欲低头外,未能协调好人生各方面关系,不能说亦不是一重要原因。由此当也引向另一话题:艺事进程中,凡事亦如他事,皆须大胆谨慎。胆不大事不可能成,行不慎则事每易败。今特以此言奉我艺界君子,唯望细思而后择其适己者行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8: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艺妙在能将一己调配至最佳境态。早年尝闻人言,操翰墨事之人,即寻常所谓书画

家罢,入艺境后人本身亦类同进入运练气功状态。闻言当时心即然之,且是每每默会

其意。今除依旧有此境态,更有一“Windows先生”日日与吾为伴。日久,面对这W

先生,观其行止,不觉亦悟其“虚拟养生”之术而仿习之。一己意念略有不适之际,

即暗暗“清理内存”;自觉受外物困扰侵蚀,或便“杀毒”并不断“自动升级杀毒程

序”;五脏六腑及肢体似皆有不爽,乃运行“磁盘纠错”程序或者“整理磁盘碎片”

;实在感觉整个人都不对劲了,则干脆来它个“恢复BIOS默认设置”……如此这般

运作,自感颇有心得且具实效,呵呵。今将此“秘诀”布于天下,望我艺者,从艺过

程中,亦不妨高度重视这“系统状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8: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某论坛有网友回帖云:见先生诗文,向来以为先生乃七老八十岁之人,孰料却正

当年。闻言吾暗然笑之。——吾人古董欤?殊不知于生活中恰是或西装革履,或休闲

服,甚或“商务男装”及至前几年还常穿牛仔衫裤,以致每常被旁人认为时尚者……

又如先前,吾身尚非此中年形象,未稔吾生之人,竟总以“养尊处优”辈或“嫩崽儿

”目之,意思是怕亦该吃些苦头,则又何料所面者自小即尝为人艰辛,长而益发饱经

尘世沧桑也,呵呵。自然当日没必要去纠正人家的话了。今言及此,非为它,却是想

到这点:这人间名与实,外表与内在,或吾辈“行话”所言“形与神”,诸如此类之

矛盾差别,究竟当是作何把握?仅凭想当然或浅表层之直观印象,肯定不行了;刻意

于各类作品中塑造内外尖锐对立之人物形象如雨果《巴黎圣母院》,目下看来亦似稍

嫌简单。果当若何,此只提出,权为抛砖引玉。

吾每尝谓:起名刻意用冷僻字,是为“无文化”之表现。或曰:众人皆不识之字彼独

识而用之,是有文化也,何反为无?殊不知症结恰在于此。盖查翻字典之事,人尽可

为,欲在字典内选取一个把“考人”之字一己事先稔习,其真正堪称是再易不过,故

尔吾委实不知此事何难之有、而此类举动复又何“文化”之有?——顺此理推之,为

诗刻意求古涩,为画刻意求玄秘,亦复如是。吾今每每偶然于论坛中见人作诗故用极

生僻字词连同怪异之句式搭配,又还将字设为繁体,似乎此便高古至极。因之,吾不

觉总将其与古人之作两相对照,然则却总是一叹之下,顿觉古诗词反而“浅显”得多

。至若绘事,更其如此。自从上世纪“85思潮”以来,种种玄妙高深之作层出不穷,

即使原本反映现实生活者,亦故意将画中人面目神态弄得跟个木乃伊似的。甚而至于

,弄一大篇类似“西夏文字”的东西出来高悬于造型艺术殿堂上,竟还博得跟风者们

一个满堂彩……诸如此类“比拼观念”之行为,客观言之,非是无创造性。问题在于

,凡事必得设一阈限。绘画就只能是在立足于形色美感之基础上表现可于常心之间沟

通的意蕴,而非是硬要布下一个个“斯芬克斯之谜”或留下另一类“哥德巴赫猜想”

,以引发人心中的“考据之癖”。言至此,吾辈之意想来当是再明白不过:所有于文

学艺术创作中故弄玄虚之行为,实不过类同于起名好用冷僻字而已。

老实说,吾辈亦曾有过一个“创意”,殊可于“现代派画展”上去“忽悠”一

下人。——弄它个精美的空外框,实际上做成一面镜子,拿去挂在展厅,标题却为《

肖像。一人像或多人像……》,而且简介其为“超级写实主义作品兼行为艺术”。呵

呵,你能说它全不靠谱么?大不了,就让那画中人感觉受了愚弄,盛怒之下,不觉便

以行为艺术家方式,将画本身砸毁罢咧……此“灵感”之得来当然也非是没有来由。

吾曾见某商场门前设一“适时摄像显示屏”,过往行人通通被摄入其中而且当场播放

出来。当日那还是个新奇玩意儿,引得人们纷纷好奇围观。吾看了当即便想:此与镜

何异?却绕了它恁大个弯子。再仔细观察其设施,果非真镜,于是顿时有了以上所言

之“创作灵感”。咳,这花花世界,忽悠起人来,确也可令人哭笑不得。又曾闻某杂

志社有偿传授“杀鼠秘诀”,待汝老实将钱汇去,彼却煞有介事回信,劝汝养一只猫

。——汝能否认此“绝妙创意”么?而且汝遭此耍弄,还真如俗语所言,“打不出喷

嚏”来!吾今一再举例论此,用意显然:如若所谓“艺术创意”都成玩花头了,谁不

会玩?问题是其有何意义。前贤有言道得甚好,吾却仅识记其大意,此姑转述以为训

:君子知术,唯不用。

言及展事,俄“巡回展览画派”之意义,不可忽视。其于俄罗斯社会经济巨变时宣扬

新思想以唤醒民众意识,反映本国现实与历史以成“生活之镜”兼而丰富其文化宝藏

,同时亦灌输新雅艺术观于国人以提高整体民族素质,皆起到实实在在作用。时过境

迁,一代繁荣再难见矣!由官方主办之全国艺术大展,传之国朝,逐渐终至蜕变为“

假、大、空”泛滥成灾之可怕渊薮。其后逆反心理大张,具一定深度之作品,往往又

与生活本身严重脱节,且是有意无意将造型艺术弄成了巫术或谶符一类的玩意儿……

如此可悲现状更与金钱社会两相结合,兼参以世俗中各类恶劣交易乃至黑幕,纯正明

朗之艺,其处境可想而知。一己不幸为此时之人而复又嗜纯粹之艺为命,固无力量与

颓废腐败世风抗衡矣。尤其可叹者,因社会历史阴差阳错,前些年,甚至连发发微弱

呼声之机会,也全然丧失。今幸科技终发展至可容人相对自由地发表各种作品或意见

。于是自家之“网络巡回展”,当称应运而生。斯展也,自我表现之外,弘扬艺术本

身,亦为重要目的。吾即令可怜可笑至若螳臂挡车,亦必欲令今世知,纵使山崩地陷

,欲海横流,苍穹下仍有诚笃执着微生,犹为自身不变信念,竭尽其区区之力……

张扬自我,今之普遍观念。坦言之,吾辈于此,却“醒”得较早。如文革中,以一少

儿,便暗暗自号“嘉陵丹青子”;当知青蛰居乡间,身受尘俗千般折磨,心则驰骋天

荒,竟自号“游仙童子”。其后更陆续共有十来个字号。而今有些便恰好用来作了网

名。偶思之,此“贵自我”习性,如其特显,于常人言,或易涉“自恋”嫌疑;然于

艺与艺人言之,则属必需。夫艺人若不细细参悟一己生命之存世形态,更何从参悟大

千世界本身!

名实二字,古来争议多多。以余意,实固为其存在根本,然今信息社会,名须首重。

试想,人不知尔名,尔无论为物为人为事,则与不在此世何异?旧言“酒好不怕巷子

深”,前提却必须是人家知道深巷中有此好酒。不然,此深巷间不过存一酒窖而已。

又如网事,这网站名,版栏名,连同个人网名,实在都是引人眼球至关重要因素。且

休言在全然不知网站名情形下无由登陆了,即使知而登陆,凡大网站皆栏目版块众多

,名号花花麻麻,安知孰优孰劣?若一一都进去试试,时间却于此无谓地耗去了。以

故,余凡知新网,必首审其名;凡入网,必择其或具内蕴可能性版名掂量一下方入之

。见人名文名,亦复如是。若此虽非是百试不爽,但确也避免了许多周折。至于抱此

宗旨对待艺文事本身,情形则稍有不同。造型艺术类,即使受其名之惑,一经观之,

亦一目了然,绝不至在伧俗浅薄者间浪耗自家生命。唯诗文之属,尤其是较长者,却

不大易于把握,盖为其凡基本理义通顺,必得认真品读之,方可判断其价值也。此已

反复言及“名”者为要之先决处。自然,话说回来,凡物如若其“实”果为虚壳败絮

,其名再佳,至多不过令人品尝后或引发几声笑叹而已。

为见吾各类作品颇丰之故,网络中有人于吾《乡间杂诗》(全本)帖中谑道:“达人

畅快火山堆,四五年来情不非。早有论坛焉致此,狂轰乱炸一头灰。”谑归谑,却道

出了基本实情。以吾意,其一,这世间让人渲泻的口子,无论如何亦是少不得的。有

,即便仅一小口,毋论其清流浊流,总会自然舒缓地排出,而断不至决堤涌泻,致使

乱了习惯上的正常秩序。其二,人有倾情尽意之事,和谐社会,理当使人各得其所。

如吾辈,对这世间即使万千人垂涎之种种肥润职事,仅是想想那必得与之相伴的生活

方式或生存状态,心中都油然生发厌畏之感。而唯独偏偏对己身所操之清寒行当,则

恋之同命,日日拾弄,乐此不疲。何称“天生该是这命”?此之谓也。而吾以为,从

艺文事,首当有此热情,方可谈及下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8: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各文化联系之广,至今日,既有“地球村”之谓,画道之间互有浸淫、交叉、卤

化、变异乃至于涵盖,似已为莫可回避之事。此间固有“优胜劣汰”因素,然“唯民

族的方尤为世界的”更不容忽略。科技可不论国别,文艺则非论不可。即使如西之油

画艺术罢,粗观其时代之别强而国别相对较弱,细研之,几个大国,若法、西、荷、

俄、英、德、意、美等,其总体之“个性特征”,仍不难辨识。东方民族自守意识向

来强烈,此于科技与社会制度而言,或趋保守落后理当摒弃;于文化艺术及民俗生活

方式言之,则似应自觉坚守且是大力提倡。昔有“中体西用”之说(日本亦有相应之

“和魂洋才”说法,意即保留大和民魂前提下取用西洋才具),吾意,仅就此意义言

之,无可厚非。自然,此间又必涉及“度”之把握,——不复赘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8: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见“文艺复兴由博客开始”之语,心然之。何为文艺复兴?观当日西方之例,其首要者,便为摆脱近世渐成之精神桎梏,光复先人堂堂派派做人气魄,以期与历史潮流同步,开创蔚然可观之思想文化全盛局面也。而今日之势,因传统文化媒介久已屈服于商业社会及其他因素,实已不堪当此重任。唯博客,自然亦包括论坛,方可领之。盖相对而言,二者皆可直截了当申言一己文化艺术观念,且是先天已摒除利益驱动成份,庶可称之为为思想而思想,为文化而文化,为艺术而艺术,客观上已具备较为纯粹之创作动机。固然,万千博客及论坛写手,因思想文化及专业技术水准参差不齐,驾驭文字本身的工力也不同,其“发力程度”确也大不一致;然既具此大势,活跃于此中之众生,其佼佼者,终必领一代风骚,类同当日佛罗伦莎诸杰所为。顺谈一句:前两年见传统媒介称网络写手文化素质怎样,所写的东西又怎样怎样,今审视之,彼自身妄自尊大之可笑嘴脸,真真堪描堪画。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9 收起 理由
雪狼 + 19 文字本身的“工”力也 -1 “光复先人堂堂派 ...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8: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承上。人人均可为之事,其所为有差异,又何可异之。——终不成便硬将其下者作为

代表了?吾今姑且以旧体诗词创作为例。若有精力与兴趣于今各大旧体诗词论坛细细

筛选佳作编一当代之“全集”或“总汇”,吾断言,虽尚不能与唐诗宋词中之上者媲

美,跻身于《全唐诗》、《全宋词》内,亦必不至觉其伧陋。若较之于元、明、清三

代,或仅以“选集”概念论之,与各朝各代,堪称一脉相承。至若与当代见诸印刷物

者相较,则又不知比那报刊上(甚至就是专业诗刊上)常见的几首歪诗,好了几多。

此时回想,何以早年对旧体诗词会有“今不如昔”之感,实因在昔日“万马齐喑”大

态势下,人间好物,无由得见天日耳。而目今论坛上之“比、学、赶、帮、砸、骂、

删”氛围,无疑亦已大大推进且必会进一步推进当代诗词发展。另,断然称传统媒介

妄自尊大、闭目瞎说,亦稍欠公正。不过彼似忽略,从表面观之,彼之尤糙者相对较

少,此实因彼见诸公众之作品,已是万千稿件中挑出之一二,已相当于是网络论坛上

所出的“精选集”……言至此,想来凡有目之人,皆不会仍看不清事理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8: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类作品陈之于前,如何挑选,实关挑选人自身之素质。专业眼光只是一方面,暂休

说了。而种种或显或晦之因素极易干扰此等选择过程,亦是不容忽视之事。卢梭谓:

“自然生成物皆是好的,到人手中便弄糟了”,虽涉愤世嫉俗之嫌,却非是未道及实

情。为此类事,关键是须摒除一己私念。自然,个人好恶必不能免,即使所谓“春秋

笔法”、“史官骨气”,皆存个人立场于斯。唯不可杂势利因素于内,如是足矣。自

家既怀此心志,故尔作《20世纪中国画画品录》之际,便循此为之(非涉本国当代事

,若吾其余两个“画品录”,则情势稍缓)。如:有一至今健在之画家,吾早年曾函

致其门下求教,颇受其冷遇(事之基本情形已采用于吾之小说《孤独。虎一样的孤独

……》内),且是彼之艺一直在国画界颇具争议,而吾却不能不顺从一己良知,断然

将其奉诸画品中显赫位置。又如,面对国朝“美协主宰群落”,吾何不知事或“山不

转水转”,有朝一日吾莫不正转至彼等门下?同为循己良知之故,应将彼等置于何位

,照样亦置诸何位。呵呵,有时想来,此等讨嫌事,怕也只当由咱来做罢?一无爵无

禄、无师无派之人,了无顾忌,不敢称“替天行道”了,秉公办事,却是可行的。今

议及此,回至前文中所涉话题:若选编当代诗词“全集”或“总汇”,祈求选家务必

为“艺史”二字计。或有诘语:达人先生,莫不就你来罢。吓,吾今不如就此表个态

:吾虽念及于此,却是不宜行此事的,一则时间精力不可能顾过来,二来自觉在诗词

领域内尚不具此等学力。——算是正式向天下有心复有此能者发出倡议了!

博客与论坛,二者皆为当今文化人张扬己心之利器。排除“经济收益”概念,仅以发

布一己之观点(作品)而言,此二者甚至皆优于传统媒介,因其毕竟相对自由,起码

是少了所有“中间环节”,故尔的的确确堪称是“读写双方直接见面”,——且是读

者与读者、作家与作家之间亦俱可直接“互动交流”。二者本身之“同”如此。而若

究及其“异”,则吾辈以为:博客“博”而专属一己,优长自不待言;唯短于未成气

候之前点击者终归有限,亦即影响面不可能太宽而不能不限制其整体力度。此乃受人

类“慕名”弱点之潜在制约,谁也奈何不得的。论坛却稍有不同。各色人等自然汇萃

之地,版面上出了点新鲜玩意儿,不消说自会吸引众人之眼球。而设若此吸人眼球者

自身又每具力度,一来二往,当必会形成一股日趋衡定的势头。其优胜处如此。不利

者,似主要为版面本身毕竟更新太快,——或毋宁说帖子之“下沉”速度太快,稍懈

之,若非有大影响者,必日渐为公众所淡忘,故尔版块上方有“顶”之谓……既言至

此,凡活跃于网络之辈,当作何对待博客与论坛,相信有心者已是成竹在胸了,呵呵



偶思忖之,为人之诸“能”中,唯这“识人”本身,却当为其首。识本人休论了。识

别人,无论其“仰识”也罢,“平识”也罢,“俯识”也罢;或识友也罢,识敌也罢

,识一切与己有直接或间接干系者,均于一己意义非常。而所谓“识”者,自然非指

皮毛之事了。昔九方皋相马忘及毛色,虽涉夸张,却启人智思。顾我文艺人士,识人

自当首识其精神世界,内在本质,次则乃识其形貌特点(于造型艺术言,此尤不可忽

视),然后方为种种附加或相关之物事。而人之精神境界,终须通过言行表象识之,

——于文艺人士自身而言,其至佳表现窗口,即当作品本身。总而言之,能于人之品

貌言行著作间识其内蕴鲜活、本质实笃、形神凸显之“人”,斯能看似平凡而不可不

称之为大。而既识之,斯乐又至于极矣。吾读诗书,品字画,聆观各种艺术,所涉一

切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皆似静穆然则悉又吐纳呼吸于吾心,长与吾身为伴,此等乐事

,亦久是心知而已。今借此交流于人,不知读此文者,又有无同类感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