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15|回复: 12

青田石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4: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艺术中国
〖特产简介〗
  所谓“青田石雕”,是指以青田石为材料雕制而成的中国传统工艺品。青田石产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的青田县,这里历来被人们称为“中国石雕之乡”。
  青田石雕以其秀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广为人们所喜爱,享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
  青田石雕是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所谓历史,当然不能将“女娲补天遗石下凡变成青田石”的民间传说算在内,现在可以查证的最早作品是1989年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吴越文化的文物——殷商时期的“玉羽人”。该文物系青田石雕刻,枣红色,通高115厘米,造型奇巧,刻工精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青田石是我国名石,不仅是雕件的艺术载体,而且是印材首选佳料。据《青田县志》记载,元时“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从明代中叶开始大彰于世,并登上文人雅士之室。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为印材替代金属、牙骨,从此,石材刻印应运而生。青田石为我国篆刻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划时代贡献。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工序分相石,开坯,粗雕、细雕、封蜡、润色等。石雕艺人们根据石材的特点展开构思,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化“腐朽为神奇”,使青田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山口和方山是青田石雕的摇篮。青田石分布很广,而以山口为中心;青田石种类上百,而以山口灯光冻、封门青、封门三彩、黄金耀最名贵。当代着名篆刻家韩天衡在一篇序文中写道: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艺术品。无论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和抒发刻家灵性,是古来一流印人最中意、最信赖的首选印材。
  青田石雕受世人青睐,不仅因为雕艺精湛,更因为它的载体青田石的名贵。一位诗人题诗赞青田封门冻石道: 阅尽封门亿万春,修成正果赛黄金。女娲遗石今犹在,玉洁冰清似佳人
  青田石雕发展迅速,截止2009年从事石雕创作、生产、经营的已有2万多人,产值达数亿元。作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
  青田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其魅力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丰富的文化积淀使青田这座滨江古城更具神采。干百年来,它让人向往,令人喜爱,给人启迪,把美丽和幸福赐给热爱它的知音。
  青田石雕是青田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
〖历史溯源〗
  相传古时,青田山口村住着一位青年农民,靠卖柴度日。一天,他在山上砍柴时不小心将柴刀砍在石头上,石头被 "啪"地劈落一块,捡起一看,那石头晶莹透亮,彩色斑斓, 美丽极了。他将那块石头带回家,琢磨成一颗石珠,挂在女儿的脖子上。乡亲们争相观看,后来都纷纷仿效,上山寻找那奇妙的石头,做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品。
  这传说是哪朝哪代的事已无从考证的。但青田石雕是中国传统石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在浙江博物馆就藏有六朝时青田石雕小猪四只,那是当时的墓葬用品。小石猪虽造型简练粗犷,却记录着1500多年前青田石雕的历史踪影。作品线条简练、造型古朴、形神兼备,艺术上可见汉、魏风貌。
  据史料记载,青田石雕工艺发端于六朝时期,讲究因材施艺,因色取巧,有相石、开坯、雕琢、封蜡、润色等工序,尤以镂雕技艺见长,且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交替使用。青田石雕题材广泛,鱼虫花鸟、山水人物皆有,均精雕细刻,神形兼备,写实尚意诸法齐备,大气之中不失精妙,工艺规范,自成一格。
  唐、宋时期,青田石雕有较大的发展。从龙泉双塔内发现的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青田石雕佛像造型说明,唐代青田石雕创作题材和技艺有突破性的进展。至宋代,青田石雕吸收了"巧玉石"制作工艺,运用“因势造型”、“依色取巧”的技巧,并发挥青田石自身石色、石质、可雕性的优势,开创了“多层次镂雕”技艺的先河。多层次镂雕是青田石雕一大特色。精致入微的刻划和复杂层次的处理是任何玉石雕刻都难以做到的。
  清代和民*国初,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作贡品。乾隆八旬万寿节,大臣们用青田石雕制作一套(60枚)“宝典福书"印章作寿礼(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随着远洋商贸开通,青田石雕远销英、美、法,多次参加国际性赛会,并在1899年巴黎赛会、1905年比利时赛会、1915年美国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奖。宣统二年,青田石雕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
  光绪《青田县志》就有“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至明代石印盛行”的记载。只因赵子昂的书画名声太大,而使他创用积压青田石刻印的功绩被漫漫岁月忘却了。明代的文彭是幸运者,他在南京西虹桥畔偶然遇上了挑运青田石的老汉,购买了四筐青田冻石,使他得以施展自篆自刻印章的艺术才华,成为一代篆刻宗师,从而开创了中国印坛的石章新时代。在明代已天下尽崇温润可爱的青田石,对推进中国古老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划时代贡献。到清代,青田石雕作品“大者仙佛多威仪,小者杯杓几案施,精者篆刻蟠蛟螭,顽者虎豹熊罴狮”,已从实用品扩展到观赏品。
  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石雕从业人员逾万人,年产值数亿元,作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国内外。青田石雕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新意的佳作。特别是着名石雕艺术家张仕宽的《葡萄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对当代青田石雕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张仕宽的雕刀下,一块五彩冻石变成了一座玲珑剔透的葡萄山,山岩中老藤盘曲,新蔓缠绕,叶片翻卷,葡萄低垂。那一串串圆润晶莹的葡萄,令人馋涎欲滴;几只活蹦乱跳的小松鼠,在藤上,在叶间,在岩下,或昂首翘尾,或追逐嬉戏,真是妙趣横生。石雕艺术家们还选取高粱、谷子、竹笋、辣椒、杨梅等谷物、果蔬为题材,巧用石色精心雕琢,创作出一件件富有乡土气息的艺术珍品。有的在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审中获奖,有的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工艺特色〗
  青田石雕是以青田石为雕刻材料。其青田石,在地质学上称为“叶蜡石”,是一种耐高温的矿物。青田石色彩丰富、光泽秀润,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可雕性极强。用青田石雕制的作品五彩缤纷、玲珑剔透、晶莹如玉,别具艺术效果。青田石英钟分子结构均匀细密,雕镂的线条可细微到头发丝而不断裂,做成印章,篆刻时走刀利落顺畅,印章久用不损边锋,印油不易渗入印体。当代着名篆刻家韩天衡在一篇序文中写道: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艺术品。无论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和抒发刻家灵性,是古来一流印人最中意、最信赖的首选印材。
  青田石它温润如玉,却有比玉更丰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纹。自然界几乎把所有的颜色都印染在青田石里面,使它呈现出青、白、黄、红、棕、紫、绿、蓝、黑、花等绚丽的色彩。自然界还用细腻的笔触,在青田石中描绘出山川、花草、云霞、禽 兽、鱼虫等奇妙的花纹,使青田石的品类多达100余种,其中有世称“印石三宝”之一,价逾黄金的灯光冻;有色如芳兰,适于奏刀的兰花青田;有质地细腻,行刀脆爽,能尽得笔意韵味的封门青;有黄*色艳丽,质地纯净的黄金耀;有包裹棕色外壳,内含青黄冻石的龙蛋奇石。青田石不仅色彩美、花纹奇、质地佳而成为难得的工艺雕刻材料,更以其特有的脆爽而备受文人的青睐,成为历代篆刻家首选的石材。
  青田石储量丰富,分布在山口、方山、石门头、塘古、山炮、白岩、岭头、季山、周村、下堡、山等十几个乡镇。主要产地在山口镇至方山乡带,总称山口叶蜡石矿,质量乘,多出产名石。作业矿区有尧土、旦洪、封门、白洋、老鼠坪等。
〖青田石品种〗
  青田石品种繁多,有名可称的典型的品种有100多种。命名方式有冠以产地名之,有以石色名之,有以石的肌理构成名之,有以花纹名之,其中最名贵的:
  青白色的有封门出产的灯光冻、封门青、兰花青田,周村出产的竹叶青;
  黄*色的有封门出产的白果、羊脂白,白岩出产的北山晶;
  红色的有封门出产的朱砂冻、石榴红、美人红、猪肝红;
  蓝色的有封门出产的蓝带、蓝星、蓝青田;
  绿色的有白洋出产的芥菜绿,山炮出产的绿青田;
  棕色的有季山出产的红木冻、紫檀冻、封门出产的酱油青田;
  黑色的有封门出产的黑青田;
  花色的有封门出产的三彩,五彩,旦洪出产的五彩冻等。
  青田石位优劣相差甚远,以油脂状的冻石为上品,细腻亮泽不冻为中品,粗糙无光为下品。单色的应以纯净无杂质、无裂痕的冻石为上品,石质基本纯正,细腻光泽,无裂痕为中品,石质粗而光水不足为下品。单色中杂有冻路、冻点或有近似的色相,只要是和谐协调的也属上品。彩色的,应以色形美观,色泽光润、质地细腻无裂痕为中品,色泽灰暗、色形杂乱,质地粗糙或有明显裂痕为下品。有的顽石夹冻石者,若能构成作品的亦属上品。
  品评青田石雕作品,一般来讲,首先入眼的是造型,继而是石质、石色,再是题材内容及技巧。一件好的石雕作品,应该是立意新颖、造型美观、石色利用巧妙、石质上乘、刻划周到、技艺精湛等因素的融会综合。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工序分相石、,开坯、粗雕、细雕、封蜡、润色等。青田石雕艺人善于利用石料的天然色彩、质地、纹理、形态进行精心设计,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化腐朽为神奇,使青田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青田石雕作为传统的工艺精品,其雕刻技巧、风格塑造和情趣意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程度。石雕艺人在创作过程中遵循石材的自然特点,发挥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因材施艺,依色取巧。将石材原有的异色斑痕加以巧妙利用,使石材的缺点转化为艺术上的点睛之笔。同时令塑造的动物、植物和人物的形体构成也具有不同色彩的变化,从而增强了造型与自然物的相似感,堪称巧夺天工。在创作手法上,将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等技法交替运用,加之精雕细刻,创造出具有“精、细、美、奇、真”特点的工艺精品。
8aad4ae7.jpg
qtsd2790.jpg
qtsd6610.jpg
qtsd5899.jpg
qtsd9191.jpg
qtsd949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5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50 翔实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4: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1-12-2 14:35 编辑

青田石概况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在中国一并与巴林石、寿山石和鸡血石被成为中国“四大名石”。色彩丰富,花纹奇特。以“叶蜡石”为主,显蜡状,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坚密细致,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之石种。据青田石研究专家夏法起先生科学地统计共分有10大类108种。青田石以“封门”为上品,微透明而谈青略带黄者称封门青。另外,晶莹如玉,照之璨如灯辉,半透明者称灯光冻。色如幽兰,明润纯净,通灵微透者称兰花青。这三“青”与田黄,鸡血石并称为三大佳石,其价值也越来越高。由于封门青的矿脉细,且扭盘曲折,游延于岩石之中,量之奇少,色之高雅,质之温润,性之“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大为篆刻家所青睐。其色彩天然,绝无人工或他石能仿造,容易辨认。鸡血、田青以色浓质艳见长,象征富贵;封门青则以清新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因此,前者可说是“物”(物质)的,而后者则是“灵”(精神)的,专家称封门青为“石中之君子”,十分贴切。
  青田石除灯光冻、兰花青、封门青外,还有黄金耀、竹叶青、金玉冻、白果青田、红青田(美人红)、紫檀、蓝花钉、封门三彩(三色)、水藻花、煨冰纹、皮蛋冻、酱油冻等,均于实物名称相类,易辨。近出龙蛋石,系暗红杂石包裹体,内往往有圆或椭圆上品封门青独石,极为珍稀;形成类似田黄,价值亦愈益昂贵。

青田石玉在中国印文化
  北京奥运会会徽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2003年8月3日的发布仪式上,随着一枚用和田玉制成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奥运徽宝的出现,会徽图案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主体图案为红色背景下运动员冲过终点线的形象,又可以理解为一位舞者,可谓传统与创新的成功结合,体育与文化的完美交融。此外,会徽图案是汉字“京”(在汉语里有“首都”的意思),这代表了这座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北京城,这代表了决心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的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以故宫珍藏的“清朝二十五宝”中的乾隆“奉天之宝”为设计制作原型,充分体现了中国印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的印章艺术,兼具独特而古老之特性,在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以书法雕刻两相结合,具有实用、欣赏、收藏之价值,是贡献给人类艺术宝库的艺术珍品,是东方民族的瑰宝。从战国至秦汉,官印、私印取材以铜、玉为主,到元明文人以石刻印始,风气盛极一时,石章与书法、绘画相结合,流传至今,即谓石印时代。流光溢彩的诸多名石为中国的石印艺术开辟了一片广阔天地,而其中“青田石”启开了中国印章艺术新的一页。印章古称玺,是一种凭信工具,同时也是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一门艺术。青田石在中国印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最早被引入篆刻艺术殿堂,最受刻家推崇、应用最广泛的印材。
  青田石被选用于主流治印,是青田石的石性所决定的。因其石质细腻,脆硬合适,随刀刻划能尽得笔意韵味,使用青田石能集篆刻于一体,两个过程均完成于印家一人之手,篆与刻都成了文人学者顺心遂意、乐而为之的常事,因此导致了篆刻在实施过程的革*命,篆刻艺术逐上新高峰。明代篆刻家吴日章认为:“石宜青田、质泽理疏、能以书法引乎其间,不受饰、不碍力,而见笔者,石之从志也,所以可贵也。使治印文人雅士,视青田石治印既有治印之美,又有书法之意。”从钤印讲,青田石既耐温,又致密,有调和柔熨之优点,吃油附色性能无与伦比,既不吸油过量又能使印油印色均匀,印之特别清晰且久不褪色。
  元初著名文人赵孟頫,最早用青田灯光冻石治印。明代文彭偶得青田灯光石数筐,得以施展自篆自刻印章的艺术才华,被后世推崇为印学鼻祖,“于是冻石之名,始见于世,艳传四方”。篆刻家皆“贱金不如贵石。”
  青田石在当地被称为“图书石”,石雕称为雕“图书”,石矿称作“图书洞”,由此可见青田石用于治印,作为印材之首在印篆史中的地位。近代,青田石以其卓越的天然品质,渐渐托起了一个国际级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在《西泠后四家印谱》中见印344方,青田石 216方,占70%。国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十分钟爱青田石,多用青田石治印。当代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对青田石极为推崇,在《我所认识的青田石》一文中作了如此描述:“以印材论,上品青田石本身即为艺术品……毋论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听命,最宜于宣泄刻家灵性,因此青田石是印人中最中意、最信赖的首选印石。”
  流传至今的青田石印章珍品除文彭、何震、吴昌硕等篆刻大家的作品外,还有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乾隆皇帝八旬大寿贡品,全套 60枚的“宝典福书”和现藏于南京博物馆的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三方青田石印章。历代藏品展示了青田石不但为皇宫御用之珍品,文人雅士之至爱,而且博得历代朝臣、将领的青睐。青田石流传之广,对篆刻艺术贡献之大,实非其他石材可与相比。
948bcfc8.jpg
948b4fc8.jpg
948bcfc9.jpg
qts05919.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4: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1-12-2 14:41 编辑

〖精品鉴赏〗
  灯光冻,又名灯明石。微黄纯净细腻,温润柔和,色泽鲜明,半透明,光照下灿若灯辉,故名。灯光冻质雅易刻,明初已用于刻印,名扬四海,为青田石之极品,“高出寿山诸石之上”(《书谱》1979年第4期),价胜黄金。产山口封门,旦洪和方山白垟。近年时有产出,数量极少,难得大方。
  封门青,色淡青,如春天萌发的嫩叶,有的偏黄、白。质如灯光冻,微透。缘刻印章,最宜走刀,尽得笔意,为难得之珍品。产山口封门。此石极纯,了无杂质,故曰“清”,以产地加特征为名。 封门矿石材甚丰,封门清为数不多。一般质纯,细腻,不冻、色泽鲜明的石材,统称为封门石,是制作印章和精雕品的上等石材。
  蓝青田,又名封门蓝,宝蓝色,质细腻,有些石内常隐现白色冻点,比重大,硬度小于4.5,宜制印章。罕见价高,产山口。蓝青田如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于浅色石料中,则称蓝星青田、蓝带青田。
  蓝钉青田,俗名蓝花钉。蓝钉主要由刚玉组成,呈球状或拉长的球泡状,蓝色或灰蓝色,硬度大,难以奏刀。但蓝钉周围多为优质冻石,艺人喻其为“骨边肉”,将其巧妙利用,能雕成精美的艺术品。产山口。
  白果:乳白或灰白色,如白果。质细、结实、不透,有柔嫩感,刀感好,是上等印材。
  塘古黄白冻,质纯洁无暇,黄似田黄,白如封门,黄、白冻石常伴生,色间过渡自然,难得大块。产塘古。
  黑青田,色为正黑,色泽明亮,质纯而细润,常夹生其他颜色冻石,界线分明,是制印、雕件的优质石料。艺人常巧用俏色,作品别具情趣。产山口、塘古。 麦青,青灰、绿灰或黑灰色,质稍粗,近似黑青田,两者极易区别。
  红木冻,红木色,质细润,光泽好,常夹生青白、淡黄*色冻石,甚为珍贵。产季山。
  蜜蜡黄,色似蜂蜡,深浅不一,质细腻。通体明净、无杂色者为上品。产山口。
  冰花灯光冻,浅豆青色,半透明状,内多含片状、絮状纹,石质细腻柔和,石性与巴林石相近,纯净无瑕者为珍品。此石呈层状夹生于其他雕刻石中,难得大的块体。产方山白垟,近年发现。
  绿青田,色为绿和墨绿,质细,晶莹,性脆。石中常隐黄、遏色似云状、梅桩状斑和黄、白色点。产山炮村,俗称山炮绿。露天开采,料多方大。质纯净、色泽鲜明、无杂质斑点者为佳品。
  金玉冻,颜色多为中黄、淡青两色相间,色间过度自然。质细腻、柔和、少裂,是青田佳石之一。产山口。
  夹板冻,简称夹板。冻石呈层状夹生于普通青田石或熔结凝灰岩中,层次分明,似夹心饼干,故名。冻石和夹板因产地不同,颜色各异。冻石厚度不等,多者数层。夹板越硬,冻石越佳,是青田石雕优质原料。产山口、方山、季山、塘古等地。
  千层纹,深浅不同的颜色层状相间,色层厚薄不等,界线分明,对比强烈。石质细腻,结实少裂,适于奏刀。产山口。
  龙蛋,俗称岩卵,酷似蛋,大小不一。紫棕色薄“蛋壳”,裹生着不同颜色的冻石“蛋黄”。外壳有硬有软,软的受刀。冻石以浅黄、淡青色居多,纯净温润,为青田石之珍品。龙蛋产周村,多堆积于高山坡积层或蕴于地表孤岩中。采石者无“气头”可循,从山脚上逐层搜掘,或劈石取“蛋”,十分难得。
  五彩青田,又名五色青田、五彩冻。此石一般由数色组成,同一颜色又有层次变化,两色间往往有过渡色相隔,绚丽多彩。质地细润,极易受刀,刻成作品视觉主题突出,能 充分表达意境,是青田石珍品之一。产山口。
  青田雅石,花纹绚丽,变幻无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故名。有的开料后能显出抽象奇异的画面,引人遐想;有的随形稍做琢磨,即成精妙的艺术品,令人神往。石质一般, 有的难以奏刀,因富有特色,其价值不逊于冻石。青田各矿均有出产。
  小顺冻,为青田县近郊——云和县产出,至少有 100多年开采史,石料历来运销青田加工。石质一般,其色丰富,绚丽,质细性韧,半透明状,近似寿山荔枝冻,为珍贵品种 之一。按颜色分为白冻、黄冻、红冻、花冻数种。此石常含絮状色斑,多砂,纯洁块大者难得。

〖传承意义〗
  青田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其魅力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丰富的文化积淀使青田这座滨江古城更具神采。干百年来,它让人向往,令人喜爱,给人启迪,把美丽和幸福赐给热爱它的知音。
  优质叶腊石历经千余年的开采,资源已近枯竭,同时青田石雕手工作坊规模逐渐缩小,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辉煌荣誉〗
  清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八旬万寿节,天臣将一套60枚青田石雕的《宝典 福书》印章进贡皇帝。同治年间,青田石雕在美国芝加哥“圣路易 博览会”展销。宣通年间,青田石雕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展出, 并荣获银牌奖。
  1915年,青田石雕在世界“巴那马太平洋博览会”(美国)上伙最高荣誉奖——银牌奖章。
  1934年,青田“冻石图章”参加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1956年,青田石雕作品被为国礼,赠送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和印尼总统苏加诺。
  1957年,青田石雕名艺人张仕宽、林如奎、朱正普、吴如乾四人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会议期间, 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仔细观看了青田石雕《葡萄山》(张仕宽作) ,笑着赞扬说“雕得真精细”。
  1964年,文化巨匠郭沫若到青田参观石雕厂,并题词。
  1965年,周恩来总理参观全国工艺品新题材展览,对青田石雕《咏梅》(林如奎作)给予高度评价。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特约青田赶制石雕“小象” 500只,携回美国。
  1973年,青田县工艺美术公司成立。青田石雕《骏马奔腾》、《长征》、《赤道椰林》等作品,参加喀麦隆等国的浙江省工艺美术作 品展。
  1978年,青田石雕20多件新作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邓*小*平同志称赞《谷子》(倪东方作)“俏色用得好”,《骏马》(林耀光 作)被选作国礼,赠送给朝鲜主*席金日成。
  1980年,首部电视纪录片《青田石雕》由浙江省电视台拍摄播映。 青田县工艺美术公司在广州举办“青田石雕展销会”。
  1982年,青田石雕获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大奖。《高粱》(林如奎作)、《春》(周百琦作)、《秋》(倪东方作)3 件作 品获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4年,《千里雄风》(林如奎作)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5年,《葡萄山》(留秀山作)获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青田石雕》明 信片。耿飚、陈慕华、王任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北京举办的 青田石雕展销会。国防部长张爱萍为青田石雕题词“神工艺精”。
  1986年,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着名美学家王朝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先后视察青田,为青田石雕。香港集古斋书廊首次举办“青 田石油化工雕石章展览”,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等出席,并作高度 评价。
  1987年,60多件青田石雕作品参加“浙江省工艺美术精英作品展览会”展览。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拍摄《青田石雕》影片。
  1988年,周百琦荣获轻工业部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林如奎原获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亦同时改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89年,《杨梅》、《舞狮》、《人物印雕》等 9件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
  1990年,《葡萄山》(张梅同作)被赠送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 协会总部陈列室永久陈列。《印章雕刻》(夏法起作)获第九届中 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1992年,邮电部发行《春》(周百琦作)、《高粱》(林如奎作) 、《丰收》(张爱廷作)、《花好月圆》(倪东方作)石雕特种邮 票一套 4枚。青田县委、县政府举办首届石雕文化节,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青田石雕邮票纪念册 》出版发行。
  1994年,《松鹤同春》(林如奎作)、《梅花香自苦寒来》(倪东方作)、《钟馗》(林福照作)、《知秋》(留秀山作)、《迎春 》(林伯正作)等 5件石雕精品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建国45周年中 国社会发展成就展,江ZM、李P、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展出,并对青田石雕精湛的技艺作了很高的评价。
  1995年,林福照、林耀光、留秀山、叶棣荣等 4位艺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周悟青、周南康 等26位艺人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青田石雕研究院 成立,林福照任院长。
  1996年4月,国务院文化部授予青田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6月,国务院农业部授予青田县“中国石雕之乡”称号。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期间,《野珍》(倪东方作)、《争艳 》(林福照作)、《天长地久》(留秀山作)3 件石雕精品被选送 到北京,参加党的十四大以来两个文明精神成就展,受到江ZM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民*主赞赏。
  1998年1月,《喜悦》(张爱廷作)、《时熟捻丰》(林伯正作) 、《高粱》(周金甫作)、《年年有余》(叶品然作)等 4件石雕 精品被选送参加浙江省十四大以来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8 月,青 田县人民政府牵头组织成立了青田县石雕行业协会。
  1999年1月,经青田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青田县石雕行业管理办 公室。 3月在上海举办青田石雕展。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和市长徐匡 迪等领导人参观了展出,对青田石雕给予充分的肯定。
  2000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青田石雕作品《钟馗嫁妹》、《万里河山》获得金奖。
  青田石雕之最:青田石雕在同类玉石中开发最早,色彩最丰富,种 类最多;最早被引作印材;最早被选入皇宫;最早被销往海外,最早在 国际上得奖;最早被选作国礼赠与外国元首;最早被推上国家名片--特 种邮票在国内外发行。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数十件作品分获中国第二、四、五、六、九届“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定,青田石雕成功注册了原产地“证明商标”,青田县也因此而被文化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4: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田石极品——灯光冻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而灯光冻为青田石中的极品,从古至今是镌刻家梦寐以求的稀世珍宝,据传仅产于明代中期且产量极少,其价居诸石之首贵比黄金,流传至今也只能知其名而不见其容了。
  《中国印章传奇》第七页如是说:“灯光冻又名‘灯明石’、‘灯光石’,为封门石的一种。”明郎瑛《士修类稿》云:“今天下尽崇州处灯明石,温润可爱。”明屠隆《考簄余事》云:“青田石中有莹洁如玉,照之若灯辉,谓之灯光石,今顿踊贵,价重于玉,盖取其雅,易刻而笔意尽也。今也难得。”明甘旸《印章集说》云:“石有数种,灯光冻为最。”邓散木《篆刻学》云:“灯光石微黄,纯洁,半透明,坚致细密,价等黄金。”据山口《林氏宗谱》记载“自官洪洞至此,皆连头岩壁中,凿出上者映灯透亮,统称灯光冻”。可见灯光冻并非产于封门洞一处,但比较少见。又有“鱼冻”青色微黄,半透明。明沈野《印谈》载:“灯光之有瑕者即鱼冻,鱼冻之无暇者即灯光,最易辩。”又“余刻印章,每得鱼冻石有筋瑕人所不能刻者,殊以为喜,随其险易深浅刻之,锈涩糜烂,大有古色”。故鱼冻与灯光冻的区别也在于此,也是青田石的珍品,极难求得。又“封门清”即“封门冻”,淡青色不若灯光冻之青中偏黄,也是极品。如著文综述灯光冻即灯明石,则应是微黄、纯洁、半透明、坚致细密、温润易刻、映烛透亮、略觉微青的才是“灯光冻”,用手电映照,立觉透亮,在微弱的烛光下,也觉透亮若辉。因青色是青田石的基色。

  印章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在古代社会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它是随早期的奴隶制社会发展,从陶、铜、玉质器皿及文字演进中产生的。周代印章便已有玉、金、陶等材质,周代末期,玺用于封检,因此合称周人印章为“印玺”。至秦代,用印制度规定唯有天子印方可称“玺”,汉承秦制,皇帝称玺,一般臣下称印或章。此后,印玺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确立稳定下来。另外,印章还有一些别称,如宋代的“记”、“朱记”、“合同”,元代盛行的“押”,明代有“关防”、“符”、“契”、“信”等。清代之后逐渐淘汰,唯印、章延续至今。在中国古代印章史上,还曾于秦汉和明清时期兴起过两次高*潮,印章的材质,造型篆刻渐渐成为系统章法,流传于世,为今日的印章鉴赏提供依据。
  印章的材质历来多样,陶泥铜铁、金银玉石都可人材。而石材当中的印石,却一直以五种石为珍贵: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吉林长白石以及蒙古巴林石。同地出产的石头,又因出产位置不同分出高下。
  这里展示的是明代绝品“灯光冻”狮钮印。青田石又称“蓝田”,是浙江一带所产的石头的通称。青田石以温润细致见长,软硬适中,适于刻印,明朝嘉庆年间,印祖“文彭”就常用青田作印,开风气之先。青田石色以青色为主,另有黄、豆青、白淡绿、黑褐、红等,另外有一种紫青杂糅的“兰花青田”,更令人喜爱有加。然而青田石中最为精彩的当属“青田灯光冻”。据《香祖笔记中》载,“印章旧尚青田石,以灯光为贵,闽寿山石出,价与相夺,近崛日久,山脉枯竭。”可见明时,灯光冻确有出产,只是由于资源耗竭,迄今无存了。这枚明代绝品灯光冻石印,雕作蹲狮形,后足盘卧,前足支立,头颈与身躯圆浑一体,首部左扭,作观望状。石材晶莹通透,有温润光泽,呈浅黄*色,有如桌案上温暖的烛光。谈及印钮,《说文》释“钮,印鼻也”。是用来串绳佩系的,形状似鼻,中间孔洞叫“穿”。因此,秦汉时期的鼻钮形式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成为印钮中最原始的一个式样。明代宫印钮式大致承袭古制,皇帝之玺仍以玉为多,用龙钮,以示地位崇高。明初钮饰,不论宫私,均以肖形为主,但凡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的瑞兽都为印钮题材,以古朴见长。

  图中的明灯光冻印,极为珍罕。如若拍卖,价格估计可高达人民币700,000~800,000元。保养时,光线、湿度都要留意,作为补养,定期打蜡,能使青田印肌肤朗润。
  制造年代: 明
  材料: 石
  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介绍:明代印玺中的珍品。
c86a7c.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田灯光冻石为印石中第一稀有之极品,可谓大名鼎鼎。因早已绝产,见过灯光冻的人很少。但真正的灯光冻也很好辨别。陈巨来先生说,灯光冻是印石中的头等好货啊!田黄不稀奇,他从前玩过好多,唯独灯光冻,仅记得在吴湖帆家中看到一块,灯下观之,灿若蜜玉,煌煌熠熠,绝美之石!青田灯光冻石为石章中至宝,珍稀程度远在田黄冻之上。当年大画家、收藏家吴湖帆也仅是得到一方小到不能刻字的小灯光冻章而大喜过望(参见吴湖帆《梅景书屋随笔》记真灯光冻)。目前已知灯光冻存世量仅三五方而已,(仅见于上海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均为明清老印章)极为珍罕。可谓稀世珍宝。此章4厘米见方,3厘米高。重126克多。方方正正更是难得。如今的灯光冻基本绝产,存世极少,十分罕见,能收藏到如此珍贵的灯光冻印章则更是一种缘份了,作为收藏品来讲,这是顶*级收藏了,一宝成家,在文物收藏上必将载入史册的藏品,升值潜力无限巨大,投资收藏首选。
  青田极品灯光冻极为稀少,且久已绝产,流传至今的屈指可数。一般人见不到,难免有不准确的描述。灯光冻正色近黑之说无从考证。明屠隆《考簄余事》云:“青田石中有莹洁如玉,照之若灯辉,谓之灯光石,今顿踊贵,价重于玉,盖取其雅,易刻而笔意尽也。今也难得。”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那方明代狮钮灯光冻印章与上博明代许荣篆刻灯光冻异型章都同样是淡黄*色,历史博物馆那方是因为光照所呈现的效果,没有照透的地方呈现了暗色而已。
5c34aa88.jpg
6a068444.jpg
373bc6a0.jpg
8141d800.jpg
d5c3e9a8.jpg
d10e8f78.jpg
e1a1886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4: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光冻石又名灯明石,是一种较为透光的印石品种,其资源现早已枯竭。灯光冻石正色近黑,深浓如琥珀,灯下照之呈红、黄*色。
  今称灯光冻者,青黄*色半透明,其质亦入上乘,市价早已数倍于田黄。
dgd01713.jpg
dgd01825.jpg
dgg0163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4: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寻宝》“走进青田”落幕,民间国宝为《花好月圆》

  由央视“寻宝”活动寻找的“青田民间国宝”被倪东方大师的石雕作品《花好月圆》所“夺”。
    持宝人介绍,《花好月圆》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在改*革开*放10周年创作的作品,作品取材于名贵的封门青,从构思到创作倪大师先后用了一年多时间,作品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和谐画卷,反映了青田人民对快乐幸福新生活的热爱。
    2010年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知名栏目《寻宝》“走进青田”总决选在青田举行,经过专家评审团和现场评审团的评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创作的青田石雕作品《花好月圆》,从2300多件藏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青田“民间国宝”。
  此次央视《寻宝》“走进青田”,是该栏目全新改版后的首演,栏目在总决选环节进行了大胆创新,去除了持宝人“斗宝”环节,并减少了候选“民间国宝”名额,书画组、陶瓷组、玉石组、杂项组分别只设一个候选“民间国宝”名额。同时,增加了专家对藏品的估价环节。
  经过前期海选、专家初选等环节,最终有4件藏品入选青田候选“民间国宝”。总决选环节中,央视名嘴李佳明与持宝人共同揭开了4件候选“民间国宝”的神秘面纱。它们分别是:杂项组的沉香笔筒,陶瓷组的西晋越窑蛙形水注(古人文房用品),书画组的陆俨少所作的《山水》立轴,玉石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代表作《花好月圆》。
  在李佳明幽默风趣的主持下,持宝人分别介绍了藏品的来历和基本情况,并对各自的“宝贝”给出了估算价格。杂项鉴定专家蔡国声,古陶瓷鉴定专家邱小君,书画鉴定专家金运昌,玉石鉴定专家王敬之分别对4件青田候选“民间国宝”进行了点评,并给出了专家估算价格,其中沉香笔筒估价40万元,西晋越窑蛙形水注估价35万元,陆俨少的《山水》立轴估价60万元,而《花好月圆》更是被专家认为是“无价之宝”。
  《花好月圆》是倪东方大师的代表作,并于1992年登上我国邮电部发行的特种邮票,成为国家名片,名扬海内外。
hhyy200q.jpg
hhyy200s.jpg
hhyy200t.jpg
xbqt8264.jpg
xbqt9982.jpg
xbqt9067.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4: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倪东方大师
   青田石雕艺术家,高级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倪东方1928年10月出生在浙江*青田一个石雕艺人之家,他10岁开始便操刀学艺,在石海艺苑中已刀耕60余个岁月,佳作累累,誉满艺坛,他能巧妙的借用石料中的固有色泽,创作出神形酷肖的艺术神品。其中他创作的青田石雕作品《花好月圆》被国家邮电部门选入邮票中的画面。惜石斋是倪东方大师作品和他收藏的珍贵奇石的陈列处,堪称是青田石艺的珍宝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客商藏家、文人墨客、工艺美术名家在这里流连忘返,留下了“镂金刻玉、艺夺天工”、“东方珍宝、世上精品”等等赞语。诸君不妨去观赏一下。
  倪大师代表作品:《秋》《秋菊傲霜》《杨梅》《俏色印雕》《野珍》《垂涎》、《奔流》、《长长瓜扁扁豆》等,其中《秋》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第二届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秋菊傲霜》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第六届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并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作为珍品收藏;《花好月圆》被邮电部选为青田石雕邮票图案。作品《俏色印雕》、《杨梅》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名作《谷子》、《瓜熟豆香》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均被评为珍品,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称赞其“俏色用得好”。
  其中他创作的青田石雕作品《花好月圆》被国家邮电部门选入邮票中的画面。 惜石斋是倪东方大师作品和他收藏的珍贵奇石的陈列处,堪称是青田石艺的珍宝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客商藏家、文人墨客、工艺美术名家在这里流连忘返,留下了“镂金刻玉、艺夺天工”、“东方珍宝、世上精品”等等赞语。诸君不妨去观赏一下。

(中国青田网)倪东方大师表示青田石雕博物馆是“花好月圆”的家
     一轮皎皎明月冉冉升起,月圆、花好、鸟鸣的境界如梦幻般氤氲。2010年10月28日,记者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的“惜石斋”再次目睹了《花好月圆》的风采。倪东方大师表示,《花好月圆》是青田的“民间国宝”,她的归宿会在青田石雕博物馆。
  在此前落下帷幕的《寻宝——走进青田》活动吸引了众多藏友前来献宝,短短的三天时间,专家共对2300多件藏品进行海选。经专家认真评审,沉香笔筒、西晋越窑蛙形水注、陆俨少的《山水》立轴、倪东方大师的石雕作品“花好月圆”四件宝物进入“决赛”。在决赛中,青田石雕“绝唱”作品以其优美的材质,悠远的艺境和优雅的“气质”,被专家评价为“无价之宝”,众望所归成为“青田民间国宝”。
  在“惜石斋”一件件心爱的作品前,倪东方大师说起了与《花好月圆》的“情缘”。他说,当初看到作品的原石时就爱不释手,那块长四十厘米,高二十厘米,宽仅二厘米的封门青不但晶莹剔透,无任何杂质,并且没有丝毫裂缝,是不可多得的原石精品。为构思一件完美的作品,他连续三日闭门不出,在创作室里独自揣摩思考,构思作品。作品构思到完成足足用了一年多时间,是倪东方大师花费较长时间创作的一件作品。
  谈起与《花好月圆》的深厚感情,倪东方大师说,1991年《花好月圆》创作成功,1992年作品上了面值2元的邮票,是自己最珍爱的一件作品。20年来,《花好月圆》几乎与自己形影不离,曾经有人以2000万元的高价购买,被他婉拒。
  “一直来,在我心里《花好月圆》是无价的。但《花好月圆》是青田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到一定的时候,我会把《花好月圆》捐献于青田石雕博物馆。”倪东方大师表示。
200ndfds.jpg
036266b0.jpg
thu4004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彭青田石印揭秘
  清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拥有印章最多的人,有500多枚印章。“光风霁月”青田石印章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一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青田石质。
  在浩如烟海的文物宝库故宫博物馆里,有青田石印章三百余方,其中最为珍贵的当推明代印石大家文彭篆刻的“光风霁月”印章。
  此印印面长3.8厘米,宽3.1厘米,高6.1厘米,青田石质。印左边刻款:“嘉靖乙卯四月,茂苑文彭。”印文分两行布红,字按笔画特征有序分布。光、月二字占空间较少,风、霁二字占空间较多。整个印文字与字之间相距较大,疏朗有致,带有“明印”特点。边款用双刀法刻成,带有墨书笔意,也很有特色。
  说它“最为珍贵”有四个原因:一是此印作者是明代著名篆刻家文彭(1498年—1573年)。文彭,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文徵明长子,精工刻印,被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他独到的艺术主张和大胆的创作实践,为后世印坛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此印曾被乾隆皇帝收藏。乾隆最早见到文彭制印,是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第六次南巡之时。这年三月,正是江南莺飞草长时节,乾隆到达杭州,下榻西湖行宫。在杭期间,他接见江浙官员,视察海防工程,游西湖,观海潮,好不尽兴。在乾隆离开杭州的头一天晚上,杭州知府将一批礼品进贡给皇上,在礼品单上,写有明代篆刻家文徵明、文彭、何震、甘阳等人的遗章共十多方。乾隆听了甚喜,叫太监速将印章呈上。乾隆在灯下一一把玩,赞不绝口,特别是对文彭“光风霁月”一方,钟爱有加。他向站在堂上的和珅连连招手,叫和珅一起欣赏。并令其亲自监管这些印章回京。和珅小心翼翼地将印章带回京城,按皇上旨意,将其放在静怡轩中。
  乾隆视若珍宝,一有空就和心腹大臣一起赏玩。还令配一精致的紫檀木印盒,在印盒四周分别刻上乾隆与大臣和珅、董浩、梁国治的诗作。乾隆诗云:“光风以为瑞,霁月以为倪。闻之山谷黄,曾称周濂溪。寿承笔于印,襟怀古与稽。欲与喻德章,宁因玩物题。”
  在《清高宗御制诗集》中,咏题文彭治印的诗作有13篇之多。乾隆赞文彭治印道:“三桥铁笔法,创古足垂今”、“祈欣饶具画图情,几会显见万斧迹”、“曾无斧凿少留痕”,小小刻刀在文彭手中挥洒自如,毫无刀削斧凿之迹,使人见之如读一首好诗,看一幅好画一样,感到心旷神怡。文彭之治印,被乾隆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说文彭“光风霁月”之印品“最为珍贵”的第三个原因是,此印石质为“青田石”。乾隆称文彭治印,“佳文”、“佳篆”、“佳石”融为一体,此“佳石”就是“青田石”,而且,当年文彭得此“青田石”还有一段佳话:
  话说当年,文彭在南京国子监任博士时,经常用硬玉,畜牙刻印,一章未完,已手臂酸痛。他常说,印材太硬,有碍于艺术的发挥。于是苦苦寻找适合雕刻的印材。
  这年四月的一天,他外出访友归来,路过南京西虹桥,见桥头一群人围着一匹驴子在争吵不休。文彭挤进去询问其故,原来是一位来自青田的商人,在这里卖石头。一位买者一边压价,一边将其石头砸碎。于是,两人互相指责,争吵起来。文彭拿起石头,问此石有何奥妙,竟然从青田运到此地销售?那青田商人道:“此叫青田石,传说为女娲补天遗石所变,远古时下凡到青田。此石五彩缤纷,硬软适度,温润如玉,可雕可刻。”青田人边说,边用雕刀在一件花鸟半成品上试刀。文彭拿过商人雕刀,在石头上试了几刀,心中暗喜,这不是治印的好材料吗?问有多少“青田石”?那青田人指指驴子背上的两筐和摆在地上的两筐,说:“不多了,只剩下四筐石头了。有三筐是上好的灯光冻石,稍差的也是老坑矿石。”当即,文彭以卖者所说的价钱将四筐青田石全部买了下来。据说,这方“光风霁月”印章所用石材便出自这批青田石。
  当时文彭反复试刀后认为:“青田石最宜篆刻”。许多篆刻家争选青田石为印材。从此,青田石独占印坛风光,宣告了铜印、牙印时代的结束。所以在乾隆80岁举办万寿节时,江浙官员采用青田石中名贵的灯光冻石料精制了《宝典福书》、《元音寿牒》等两套共120枚印章作为寿礼,深受乾隆喜欢。
  说文彭“光风霁月”印“最为珍贵”的第四个原因是,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此国宝真*相大白,历经两朝,达数十年之久,涉及两朝天子和一些重臣,有一段扑朔迷离的传奇。
  话说乾隆得到文彭遗章,很是高兴。可是,和珅却患得患失,心存不安。光阴如箭,转眼间三年过去,到了乾隆十二年(1787年)的春天。这天,太子永琰视察江浙回京,进皇宫向乾隆汇报。听太监说,皇上和纪晓岚在静怡轩赏印,太子便直接去了静怡轩。皇上招呼说:“永琰,来,看看明代三桥的印章。”当太子看到文彭的“光风霁月”时,太吃一惊,心里说:“怎么会有同样的两方?”
  太子从静怡轩出来,坐轿直去和珅府。二人见了,客套几句后,太子面带怒容,直奔主题,说:“和珅,三年前你送我文彭制印‘光风霁月’,今天,我在静怡轩中看到,皇上也有一方,而且一模一样,你怎么解释?孰真孰假?这欺君之罪,你是坐定了!”
  和珅似乎早有准备,他面带笑容,不慌不忙地说道:“殿下,事到如今,我同你说实话吧:那年过年前,杭州知府到京送来此印,叫我将它转送给皇上,但未曾送出,殿下光临寒舍,便发现了这方印章。我见殿下喜欢,就先送给了殿下。然后,叫人按印模复制了一方假印,将它退回给了杭州知府。殿下,我是真心为殿下好,哪有欺君之意?。”
  太子听和珅说得在理,便信以为真,还吩咐和珅从此不要提此事,不要让皇上知道。和珅唯唯诺诺,满口答应。
  第二年冬,有一次,皇太子在品玩印章时,突然发现印石有了细细裂纹。他想,在民间放了两百多年都没变,放我这里仅几年,怎么会这样?于是,他怀疑这是假印。可是,当他到静怡轩中,看到皇上收藏的印章也出现裂纹时,便听信和珅的解释,是北京的天气太干燥的缘故。于是,确定自己这一藏品是真品。
  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
  再说,三年前的春节前夕,杭州知府知道皇上喜欢收藏印石,便将在江浙搜集到的明代文彭治印“光风霁月”通过和珅转送给皇上。
  和珅是爱印之人,他捧着这印细细欣赏,越看越觉得这印“石美、文美、篆美”,认为是“天下第一印”。看着看着,便心生一计:他叫心腹家人叫来北京有名的“印石斋”篆刻高手,仿出几能乱真的“光风霁月”之印。那天,和珅刚将假印装进盒子,太子突然到访。在和珅书房里,太子发现了这只印章。
  太子永琰也是爱印之人。和珅见太子爱不释手,便说:“太子慧眼识宝,明代文彭之印很难找到了,殿下若喜欢,就送给殿下赏玩吧!”太子毫不客气,便得意地将此印章带走。
  过了几天,和珅便约见杭州知府,将文彭治印退还给他。并透露消息:明年春天,乾隆将第六次南巡,叫他自己亲自送给皇上更好。
  讲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断定:皇上藏在静怡轩那方印是真品,而太子收藏的是复制品。
  可是,历史的真*相有时往往迷雾团团,似是而非,藏得很深。1799年初,乾隆驾崩,太子嘉庆宣布和珅20条罪状,令他自杀,抄没家产时,从和珅的收藏室里又发现一方文彭“光风霁月”印。经专家鉴定,这一方才是真品,是青田石印材,文彭遗章。乾隆和太子收藏的都是膺品,非青田石料,系清人所刻。
  由于以上几点原因,青田石文彭“光风霁月”印被人视为“天下第一印”,弥足珍贵。
43d308.jpg
43d318.jpg
43d32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9: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田石雕与女娲补天
  青田石雕为什么如此珍贵、人见人爱?这还要从女娲补天说起。
  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为了补天,在大荒山炼成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每块高十二丈,平面见方二十四丈,由于她炼石中多次把自己的鲜血洒在石头上,所以块块石头炼成之后,都是五彩缤纷,光彩照人——这就是天上彩霞的由来。补天后,石头还剩下一块,而这一块却是最先入炉,最后出炉,炼的时间比别的石头长,名叫云彩石,所以,她的彩色更加艳丽,质地更加精纯,还能随心所欲,变幻成各种人物。现在,她看到同自己一起炼就的彩石都已各得其所,在天空放出奇光异彩,而自己却没有了位置,心中多羡慕她们啊!于是,她化为一个妙龄少女向娲皇说:“娘娘,女儿云彩石愿听您吩咐,到下界去听万民使唤,供万民享用。”   
  蜗皇点了点头,用手朝东南方一指,轻轻说道:“好,到那里去吧!”云彩石听了,告辞女娲就腾云踩风,朝凡间飞去。
  她在空中飞行,注意寻找人世间最穷困的地方。飞呀,飞呀,不知飞过多少座山,不知飘过多少条河,整整飞了七七四十九天,突然,看到东海之滨有一片寸草不长的荒山秃岭。这地方似乎被洪水刚刚淹过,地无生机,人烟稀少,路上偶有行人来住,也无不面带菜色;山那边,儿啼娘泣伴着巨浪滔滔,这是何等凄惨的—幅画面啊!云彩石想:我就应该为这里的穷苦苍生出点力才是。想罢,她便恢复原形,在这荒凉的地方轰然落了下来——这里就是如今的浙南青田县境。   
  当地的人见天上突然掉下一块五彩璀璨霞光闪耀的大石头,一个个都十分惊奇。人们发现那石头一面写着“大荒山”三个大字,一面还有一首诗:“不羡天堂美,只为人世穷;山民识吾日,劫后成富翁。”当即,有一个心灵手巧的人,细心地把这些字句都临摹了下来。忽然,那石头渐渐变小,最后钻入地下不见了。大家正在惊奇间,奇迹出现了:荒凉大地生出青青的草,长出参天大树,开出姹紫嫣红的花,百鸟齐鸣,溪水潺潺,好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   
  劫后余生的人们看到如此景象,个个都高兴极了,出外逃荒的人们也陆续回来了。人们用石刀、石锄开垦荒地,播种庄稼。他们在挖掘土地时,发现了一块块、一片片五彩缤纷的石头。这就是补天遗石下凡后,变化而成的,它连绵几十里,到处都可以挖到。   
  可是,这里的人一代代相沿下去,谁也没想到这些石头的用处,她在地下不知又沉睡了几千万年,终于有一天,补天遗石又在石头上化出几句诗来:“无缘可去补苍天,枉人红尘若许年;细想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取作奇传。”   
  一天,一个砍柴人无意间将柴刀砍到石头上,他以为这下完了,这柴刀是向邻居借来的,刀若被石头咬个缺,拿什么赔他?可是,拿起来一看,刀口完好无损,那石头则被劈去了一片,露出五颜六色来。于是,他便把这块石头挖起来背回家,用凿刀刻动物,刻花瓶。原来,这彩色石头质地柔软细腻,能雕可琢,可以随意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天地万物——“大者仙佛多威仪,小者杯杓几案施,精者篆刻蟠蛟螭,顽者虎豹熊罴狮。”这些精巧的工艺品,或流入皇家或远销外洋,从此青田石就闻名遐迩,成为奇珍异宝。人们纪念这块从天下掉下凡尘的“大荒山”五彩奇石,就把它落下的地方叫作“荒山”,也有写作“方山”的。将方山外面的地方叫石口,后来人们又改叫为山口。   
  这就是青田石雕石坷坎的经历,非凡的身世。
  传说当年大文豪曹雪芹游览天下,来到山口,看到这里的石头如此漂亮,才引发出创作《石头记》的灵感和欲*望。
  《石头记》又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一回描写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号惭愧.……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
  后此灵石托生到贾府,就是贾宝玉。
nw3602.jpg
nw361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9: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10-16 21:09 编辑

  最早使用青田石制作印章的是元代大画家王冕
  王冕元代诗人,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人,梅花屋主,会暨外史。诸暨人。王冕生性孤傲,用世俗眼光看他确是一个怪人。他常带着高薝帽,身着绿蓑衣,脚蹬长齿木屐,腰佩木剑,行歌于会稽市上。或骑黄牛,持《汉书》以读。但屡试不第。他便将所著文章全部焚烧。世人谓之为狂士。泰不华推其到翰林院供职,他确力辞不就,归隐九里山,卖画自给。此举何等洒脱,远非俗人所能做到。著有《梅谱》,《竹斋诗集》。
  提起王冕,人们便会想起白天牛背做画,晚至佛寺长明灯下夜读的勤奋少年。在如今的小学课本上,他已成为勤学的典范。但尚少有人知道他对印学的贡献。
  据现有的资料记载,王冕是最先用青田花乳石刻印章的文人。过去的印章,都是用金属或者玉石雕刻,只能由专业工匠制作。在王冕以前包括赵孟頫与吾丘衍均是只注重篆法,具体刻制还得让工人去办。由于花乳石松脆,容易受刀,这使文人从写篆到亲手刻制成一件作品,变成很容易的一件事。制印章材料的改变对于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是 显而易见的。米芾早在二百年前就已自篆自刻,但因为没用花乳石,而没能刻得那么从容。
  王冕生前没有印谱,我们从他的传世的画作中可以读到他的篆刻作品。“王冕私印”便是钤盖在其梅花真迹的名章。该印取法汉印,但已有了自己的面貌。较之前人奏刀更加自如,作品多了“刀味”与“石味"。这种进步对印学产生的影响,怕是热衷于做画的王冕所未成想到的。所示"方外司马"是王冕的另一种风格的作品。凭此印,我们可以授他“中国大写意篆刻先驱”的称号。气息之酣畅,用刀之狂放,前所未有。有许多线条是单刀冲刻而成,极显爽键,具有一种豪气贯穿始终。该印取法汉印,属于急就章的那种。由此我们能看出,王冕的取法还是相当广泛的。他不仅将工稳一类的作品刻得惟妙惟肖,而且有意追求狂放一派。这亦是性情使然,被称为“狂士”的王冕。自然不会一笔一画的琢刻,况且有花乳石在手,狠冲猛刻。任意挥洒才显狂士风范。王冕早在元代,就能做到以篆刻达其性情,这是十分可贵的。其意义一点不亚于用花乳石在篆刻中的应用。因为前者属于艺术思想的范畴,而后者属于技术材料的范畴。具备了前者的条件,花乳石的应用是迟早的事。

王冕制印:会稽佳山水、王元章氏、王冕私印
wm02533x.jpg
wm02533y.jpg
wm22533y.jpg
wm32533y.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1: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10-16 21:12 编辑

《宝典福书》献乾隆

  乾隆五十年(公元一七八五年)八月十三日,是乾隆皇帝(1711-1799)的八十岁万寿节。这是皇帝逢旬的生日,庆贺特别隆重。那王公百官,早就绞尽脑汁,派人四处搜罗珍宝,准备在万寿节时敬献给皇帝,以争得乾隆皇帝的欢心,好升官发财。
  万寿节前一个月,乾隆皇帝先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庆典,接受全国各族首领、各国使臣的庆贺,后即回到了北京。到八月十二日,乾隆皇帝身穿一件黄缎绣五彩云的金龙礼服,头戴红绒结顶新服冠,脚穿明黄漳绒串珠靴,乘坐凉辇,由二三十名皇子、皇孙扶辇,后随一班内侍大臣和文武百官,前呼后拥,鼓乐喧天,从圆明园前往金銮殿 。一路上,披红挂绿,张灯结彩,那沿街临时搭起来的一座座龙棚和戏台,竞献歌舞。文武百官身穿各式鲜艳蟒袍跪拜接辇,三呼万岁。
  乾隆坐辇一路观景,先到中和殿座,接受官员门的三跪九磕礼 ,然后喝了口茶,进入太和殿,在中和韶乐声中陛上宝座。
  他举目观望,见今日的金銮殿点缀一新,显得格外灿烂。那蟠龙金柱雄伟拥立,梁楣和天花板上的沥粉贴金画鲜艳夺目。在丹陛大乐的伴奏下,他接受了文武百官三跪九磕礼,然后接受王公百官、各国使臣敬献寿礼。
  只见那些王公百官一个个头顶寿礼,上前跪献给乾隆皇帝,有“ 福寿”之意的金质无量寿佛;有稀有精美的三尺多高的红珊盘景;有精致小巧的和氏璧;有整块玉及水晶、翡翠、玛瑙等名贵材料制作的如意;还有用珍贵的翡翠制成的小巧玲珑、形象逼真、有万年长青之意的翠竹盘景......真是集天下希奇之珍宝,琳琅满目。但是乾隆皇帝对这些珍宝司空见惯,没有多大兴趣,只望了望就叫那走了。他喝了一口玉泉山水泡的茶,说:“年年万寿节献给朕的古玩珍宝几乎差不多,难道大清帝国再没有更好的珍宝了吗?”
  他的话音一落,只见一位大臣徐步上前,敬献上一只紫檀木雕龙纹图案的宝匣,说:“禀万岁,臣敬献千载难逢的稀世珍宝,宝典福书印章一套六十枚。”
  乾隆皇帝龙眉一挑,说:“开匣给朕看看。”
  “喳!”那大臣答应一声,将宝匣放到御案上,小心翼翼地打开匣盒,从中取出两层内匣,说:“请万岁爷赏观。”
  乾隆皇帝拭目观看,只见两层匣内青碧晶莹,彩光闪亮,一块块如同翡翠、玛瑙、玉石一样的奇石张,上面镌刻着苍劲挺拔,秀雅圆润的篆字,有龙凤吉祥的,也有万年常青的,还有万事如意的,等等。他看罢龙颜大悦,便取出一块形状象葫芦的篆刻印章,仔细地看了看,问:“此石哪里来的?”
  大臣说:“那年臣跟随万岁爷出游江南,来到苏州,看到道台一幅苏州园林画上印有一颗图书印章,那篆刻苍劲清秀,非铜、牙图书印章可比。后来道台说这是用处州青田石所刻。此石叫封门青冻,是 稀有难得的宝石,民谣曰:‘处州封门冻,千载也难逢,若得一窝石,万世不受穷。’”
  “唔,好,好石!”乾隆面露喜色,说:“朕是首次见此奇石,也是首次见到这篆刻。这笔意挺拔,真实铁划银钩,变化多端,耐人寻味。不知它出自何家之手?”
  这是苏州一个能写善画,擅长篆刻的才子所镌刻。’
  传旨下去,招他进京,朕赐他篆刻金刀,文房四宝。’
  但是圣旨传到苏州,才子却不敢进京领赏。原来他怕乾隆皇帝把他招进宫后,便不放他回家,孝敬不了父母,见不到妻儿,便到深山隐居了。
  乾隆皇帝曾多次降旨寻找这个才子,欲要他篆刻‘皇帝宝印’、‘皇后之宝’等印章,却始终也没寻着,后来乾隆降旨,从处州徵用一批青田冻石,镌刻‘龙鼎’、‘凤瓶’,陈列在皇宫中以供观赏。
fsbd9690.jpg
fsbd9680.jpg
缂丝宝典福书册
  1.简介
  名称:缂丝宝典福书册
  年代:清乾隆
  尺寸:纵29cm,横30cm。
  材料:缂丝
  收藏:故宫博物院
  2.主要内容
  此册16开,缂织和刺绣朱、白文印章凡120方,每方印文均配以黑色丝线缂织的楷书释文,而每印的印文中均有“福”字。其中白文印均为缂织,运用齐缂和搭梭技法,朱文印绝大部分为刺绣,均用切针技法。印章形状丰富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葫芦形、外方内圆形、外圆内方形、双钱形、不规则形等。印文字数4字至13字不等,以7字为最多。首开缂黑色“宝典福书”四字,末开缂隶书题“万寿八旬大庆乾隆庚戌元旦臣胡季堂恭进”,缂“臣胡季堂”和“敬摹”印,钤“宝蕴楼藏”印。“庚戌”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时值乾隆帝八旬万寿节,和珅、金简等大臣向乾隆帝进献了用寿山石和青田石制作的“宝典福书”印章各一套作为寿礼,分别为120枚和60枚。这套缂丝宝典福书册即摹缂120枚寿山石“宝典福书”印章,由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胡季堂恭进。朱启钤《清内府藏刻丝书画录》著录。
fsbd9691.jpg
fsbd969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1: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板桥题青田石
  郑板桥(1693-1765)先生像。
fsbd9693.jpg
  此诗原载《郑板桥全集》),郑板桥,名燮,清书画大家
  小印青田寸许长,抄书留得旧文章。
  纵然面上三分似,岂有胸中百卷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