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6|回复: 5

[宗教学] 不真空论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26 02: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
3 k" B; {1 j  \/ A! a, Z* Z$ T, v" ~1 f" v
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精于老庄及佛经,年将20即为关中名僧,后拜鸠摩罗什为师,协助译经,成为罗什的高足,他的文章得到罗什和慧远的称赞,是年青的佛学哲学家。他的佛教哲学论文《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四篇总编为《肇论》。现存《肇论》注疏有晋惠达《肇论疏》、唐元康《肇论疏》、元文才《肇论新疏》等。《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收集在当代学者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书附录中,井有今译可参阅。
7 a6 d/ c, |( a; w1 Q0 M% r$ D. Z% o
《不真空论》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谓“不真空”即是说世界不真实故空。但事物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假有而已。《物不迁论》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以上两篇是对当时佛学理论讨论的总结。. X* G4 m3 H) p  h; f8 @
8 p; D( O8 b; G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约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范缜经历齐梁两代,在南齐时曾与竟陵王萧子良辩论因果问题,并退而写出《神灭论》。该论是在梁武帝时正式发表全文载《弘明集》,梁武帝指使曹思文等64人围攻范缤而不能屈。《神灭论》针对当时佛教神不灭而发,讨论形神关系,认为人的精神离不开形体,“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与神不是两个东西;合在一起,“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两者是质用一体的,精神依于形体,好比刀的锋利离不开刀刃一样;所以人死之后灵魂是不存在的。范缜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元论,成为形神关系学说史上的一座理论高峰。可参看任继愈《关于《神灭论》》附今译,载《汉唐佛教思想论集。附录》和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02: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淳;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x4 }' Y: j! L) C) q
7 c. v# r" I$ I
然则物我同根,是非一气,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故顷尔谈论,至于虚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何则?
5 @5 ]4 T9 m& {9 a* Z0 H) O4 D/ W4 f" H$ u$ w( }" j7 Q
“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8 x1 e3 \/ s# ^! e1 t3 P+ t
' S$ q5 ]& A* V) P“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 b: O) V$ d% c. R5 q/ |2 j4 F, Z9 y" b( k+ y# ~) q8 V! @
“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夫以物物于物,则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履真。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岂曰文言之能辩哉?* Q8 l. }1 i5 @! E0 W& P2 w

6 R8 a; K8 J3 W5 X然不能杜默,聊复厝言以拟之。试论之曰:《摩诃衍论》云:诸法亦非相,亦非无相。《中论》云,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寻夫不有不无者,岂谓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寂廖虚豁,然后为真谛者乎?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 p4 l0 y4 h3 f- [( [: {: A0 t. Y0 I% K2 q
是以寝疾有不真之谈,《超日》有即虚之称。然则三藏殊文,统之者一也。故《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经云,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日,无异也。此经直辩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0 v" l2 u. x" h) E- {. C# N6 g5 ]" Z& i. E8 w1 [
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然则有无称异,其致一也。3 z% B7 V$ U7 n- f

9 p; T; I9 U' B故童子叹曰:“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璎珞经》云:“转法*轮者,亦非有转,亦非无转,是谓转无所转。”此乃众经之微言也。9 w7 Z# F4 t, ?0 _9 @1 r9 r
% t- B+ [( X* [" i
何者?谓物无耶,则邪见非惑;谓物有耶,则常见为得。以物非无,故邪见为惑;以物非有,故常见不得。然则非有非无者,信真谛之谈也。故《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无。”《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寻理,即其然矣。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8 d( p  j/ G' e2 e
8 a+ L* a, M3 _; ?+ m
故《摩诃衍论》云,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寻此有无之言,岂直反论而已哉?- {% n, H" A" w: \3 b- t
9 F+ o6 H* X( p$ B
若应有即是有,不应言无;若应无即是无,不应言有。言有是为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辩非有。此事一称二,其文有似不同。苟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然则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何则?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形象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 S# w5 o; U: l0 a+ J* P

! W. V! J- D/ e5 p故《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故《中观》云: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是以《成具》立强名之文,园林托指马之况。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 R8 R; ?/ C: w5 o# {, a% h
* f% F2 D' L7 \8 _3 T8 S, z1 T
故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 收起 理由
居士 + 3 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0 04: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慨万千。
2 W8 u, M. G# x6 @$ `- N; ]# _4 u' H* T* V9 x# g7 ^9 U
乃知寻常论有无者,自多如两小儿辩日。有之为有,知有而能知无;无之为无,知无而能知有。奈何寻常所谓知有、知无者,实不知有无。& w$ \2 f! }# _9 X/ B- I1 q
知空而能知不空,知色而能知非色。如此但得其一,即“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也。
7 F0 d, u) j4 |9 J唯其无一处得实者也。
. F% ?6 c! F: J0 k/ q得实乃得虚,得虚乃知实。若得一处立于实者,自当立于虚矣。如此,自可“不动真际”,诸法无去来、自性真清净矣。如此,乃可知生死矣,知生死乃知不生不死,乃知了脱,入得寂静。
) A  l( |+ H& V: T' D: r; C
3 T- B0 O# `: v0 M6 {* N4 [, c3 C7 {9 B/ C( p# H' j
夫子辛苦啦{: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8: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5: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0-6 23:14 编辑 5 g# P: n: [' X* I% B8 G
) [! P2 \% s5 H! ]
浅见:
. o& r" @( a* n) J% U- j先生对《不真空论》的前言阐述确不完整!(如“事物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假有而已”实为支遁的即色宗理论,为迎合当时处于主流的玄学,本为佛教生存需要)
3 k4 E3 U( D* \  G3 f* S7 I) m, d: _* x) Z  I
——“色不自色”“色复异空”为支道林(亦称支遁)的宗旨,因其关于“因缘而成”的“假有”,空得不彻底(他保存了假有,没有进一步论证这种假有也是空的),导致其理论体系存缺陷!最终被僧肇理论取代!
  L6 [' t  k: B( o. k: \8 N& I& p
$ D% w) G- k- j' b- H——“色不自色”“色之非色”才是僧肇的主旨!也是《不真空论》的中心!  r$ d+ G5 [) K. k* @' e+ e% s

' T+ f" X* Y# _; J' q此论也如实反映了般若学与玄学互鉴的历史演变过程!在大乘空宗传入之前,支遁的局限性不可避免!
* c- L- R- V$ X- ~僧肇得益于般若学!
* h1 x+ `$ L8 [8 ]  k* j$ s; W8 x1 {' v4 @- ?& S$ H

/ n, M* m# g; n6 d1 n! z$ D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23:5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天地 于 2016-11-3 23:58 编辑 2 g  `) K, T& H6 n" V

+ U. f+ k: l0 m; z 巴利长部梵网经
: _2 r# _& ]" J- R" h+ D! N邪见:1,恒常论之邪见,世界恒常。我恒常。一切皆恒常。或此处恒常,彼处非恒常。。。7 g0 M' z1 \0 b: g
2,断灭论,空论之邪见。世界断灭。我断灭,一切皆断灭。或此处断灭,彼处非断灭。。。1 Z, S# T" H0 @0 b, n' z
3,主宰论之邪见。。。。。
2 e# D9 x; E( i& P+ `4,有无论之邪见,世界是有,世界是无,世界是非有非无。。。。。, A: ^! X' c, N# o  G  H9 P2 o3 {; O* f
识无边处,空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 V$ G! q  h9 `# V, ]% b# G1 [% R* f& U7 `9 O5 w' p# W
断除此一切邪见,则心入三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