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郭志成

杂谈我的传统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郭志成 于 2012-5-24 00:41 编辑

道长说得对。哪个国家不是大一统?只是大的程度范围不同而已。可见中国独特的政*治传统是什么,还得研究。
可见传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说就成了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04: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崇拜传统文化这个词。
不要滥用传统文化这个词。
传统文化有好坏之分。
不入传统的文化也有精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5 07: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变,有量变,有质变,有不变。
什么不变,什么变,怎么变,是一个大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18: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麼不繼續啊?敝人正學習著呢!郭先生似乎已經談到什麽是“傳統”。請教先生,什麽事“文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 16: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文化,以文教化。

文化,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意识上文化有好有坏。
能给人民带来和谐,带来幸福的,是“好文化”。
制造冲突,带来灾难的,是“坏文化”。

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可能清晰地分辨文化的好坏。
不同的层次里,有为和平而发生的战争,有为战争而苟且的和平。
所以理论上是没有正奇的,正亦为奇,奇复为正。
所以关键还是“人*权”的表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 18: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人行 于 2012-10-2 18:27 编辑

那“文教”又是什么?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概念,一般来说,我们在论坛所说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所形成的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并且一定程度上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潜移默化的执行

和他相对应的应该是文明

而“人*权”是什么东西?两者可比吗?

即使可以相比,有好文化与坏文化,难道就没有好人*权与坏人*权?

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不要为了辩论而辩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昼耕夜读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0-2 19: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文教化,是中国文化或者准确的说儒家对文化作用的认识。
文化之意,使用面广,解释众多。较为大家接受的概念应该是人类社会精神产物的总和。
精神产物是文化一特征。文化的传承性也是文化的一大特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现行文化还已是很大的差别的。
现行文化与传统文化最大差别在于文化的价值观念的不同。
现行的文化价值观念,是建立在接受MKS主义为形式的西方价值观念。
这些观念以民*主、人*权、法制和科学观念为代表的价值观念。
而这种价值观念运行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如何协调两者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将文化价值理念和相矛盾的文化基础相结合是中国文化面临的一大难题。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SHZY道路,是解决这种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很好方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昼耕夜读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0-2 19: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看到那些字头代表的字时,会感到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
是呀!中国积弱2-3百年,自然形成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产生了一种自信。
才积弱2、3百年,文化的自信心就没了。
哎~~~~静静的等待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麼不繼續啊?敝人正學習著呢!郭先生似乎已經談到什麽是“傳統”。請教先生,什麽事“文化”?

感谢清源先生关注。
文化问题,我在此坛中说过一些了。请先生查看,并批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6 14: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文教”又是什么?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概念,一般来说,我们在论坛所说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所形成的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 ...
三人行 发表于 2012-10-2 18:25


“人*权”乃是文明的结晶,这是全世界大部分学者所公认的共识,非您我可以辩论其对错的问题。

“联合国”有“人*权宣言”,不是一国所造,乃是多国投选的结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9 15: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一点浅见。
传和统应该相辅相成。优秀不优秀,是有时代烙印的。对不能统的,能否有心胸去传呢?
在本人琢磨系辞的时候,发现儒家好像在传上功不可没。最怕的就是对不能统的一概删除,那后人就没得玩了。如秦嬴政一把火,断了传的路。
传需要包容,统需要强权。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还在研究古籍,还能刨出点当前可用的东西,的确是传的典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8: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一点浅见。
传和统应该相辅相成。优秀不优秀,是有时代烙印的。对不能统的,能否有心胸去传呢?
在本人琢磨系辞的时候,发现儒家好像在传上功不可没。最怕的就是对不能统的一概删除,那后人就没得玩了。如秦嬴 ...
爻不是易 发表于 2012-10-19 15:03


感谢爻不是易先生关注!

文化的特性之一是传承性。第二是工具性。
这两点适用于古今中外的全部文化。
统性,与民族性则是不能适用于古今中外全部文化的,是受地域性影响下的“性”。
基于这个认识,先生所说的传与统应该相辅相成说意义就不大了。传文化与统文化不相辅就是不应该吗?我看也可以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9 18: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爻不是易先生关注!

文化的特性之一是传承性。第二是工具性。
这两点适用于古今中外的全部文化。
统性,与民族性则是不能适用于古今中外全部文化的,是受地域性影响下的“性”。
基于这个认识,先生所 ...
郭志成 发表于 2012-10-19 18:21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长辈多为文盲,但是他们信奉一个理念:“带字的纸片都要好好珍惜”。正是他们持有这样的观念,我们才能看到非常多的古籍。在现看这个观念,算是愚昧了,但是正是在这种愚昧下,才为古籍保存下来提供了最好的温床。所以对传,包容是必须的。
举个例子,如果《金瓶梅》当初真的被彻底毁弃,那么今人还能看到这样的古籍吗?古籍中还有不少房中术的东西,对大多人来说好象不该传承,但是站在治疗性功能障碍这事情上来说,能传承下来就是一种财富。对当今性医学来说,这些就是优秀的东西了。
这就是本人说的优秀不优秀,有时代烙印和传需要包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9 18: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举个例子,《西游记》中怪异连篇,神魔当道,也许是文化中的垃圾。但是现在看来,它对启发人的思维,跳出约定常规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每到假期,各大电台都反复播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拓宽思维。
一个统者,如果对"非优秀"的连传都不许可,那么后人只怕什么都看不到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启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0-20 15: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格拉底悖论之解读4·夷狄猪们的徒劳》

有人说:“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余答曰:“且慢,按照‘薛定谔原理’,宏观模糊地这样陈述可以,但是如果这个陈述概括了微观具体的认识,则显然是一种瞒天过海地欺诈!
必须清楚,只讲‘文化传统’而不一分为二明确定语的提法,要么是讲话者自己理念不明,要么就是他故意含混其词、愚弄听众。”
谅想阅者理能分清:

秦汉之前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毛润之思想(1)是尊崇“天之道(2)”正常国家的灵魂!
秦汉之后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权钱第一厚黑理论则是“人之道(3)”落后国家天命君权、奴化人民非正常、画皮邪*恶、弱国贫民、祸国殃民的灵魂!
(关于国学的汉经分野,当代学者杨润根先生亦有专论。)

【注 1、譬如传统的黨字——“尚黑”; 润之思想的党字——“尚兄”。 王气者,循天理重民情之谓也。王气当朝,君子不党。王气荡失的时候,譬如屈原不党,则终然斗不过黨人。屈原之败——实国家之败、民族之灾……
2、《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3、《道德经·七十七章》:“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在苏格拉底话语体系里面,缺乏真知的统治者们全部都是些快乐的猪;在快乐的猪们统治下的被统治者们,全部都是些痛苦的人。
或问:“什么是真知?”
答曰:“请看卷首——老子、如来、孔子、庄子之语录,理应当下明白,无‘我’即为真知。”
全世界喻于义的君子们几千年至今所犯的最大错误,用毛润之的话来讲,就是始终不肯“一分为二”; 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讲,就是始终不肯在一切社会学名词前面加“定语”。
全世界喻于利的小人们几千年至今最为辉煌的成就是:非常高妙地利用了君子们的这个错误,淘空人们上半身的高级思维,填充满下半身低级动物之欲念,从而能够不间断地忽悠、腐蚀、蒙蔽、愚弄成功了屈原般君子们无比忧心的群众。
诡辩家们最为高深的技巧:“就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合二而一地混淆概念;然后将A说成B,将B说成C,将C说成A(或再如《庄子·齐物论》“朝三暮四”般地多绕几个弯);并且美其名曰为——逻辑推理。”
苏格拉底建立“定义”以对付诡辩派混淆的修辞,从而勘落了百家的杂说。但是他的真知道统、华夏意识形态观念不为夷狄希腊人所容,竟在七十岁的时候反被当作诡辩杂说的代表。在普洛特哥拉斯被驱逐、书被焚十二年以后,苏格拉底更被处以死刑。
看到了吧?自古以来,西方圣人就没有东方圣人独善其身的聪敏。呵呵呵呵!
很多人不理解:老子当年既然那么看得透、有学问,为什么不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反而要骑着青牛淡出函谷关?
在下的回答是:“老子绝不会干徒劳无益的历史傻事儿。”
或问:“无知愚昧、丛林嗜血的夷狄厚黑酱缸、太监天命、自作聪明文化旧恶习惯势力——究竟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啊?”
答曰:“看看现在吧,尽管时光又已经过去了二千多年,社会又已经开化了二千多年,润之先生运用真正华夏道统也已经夺取过政权,建立过国家,但是刚一辞世,夫人江q就替他尝到了苏格拉底最后的人生滋味儿,就像耶稣蒙难代时人祭了天(关于此点,润之先生心里其实早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详情见《草民一芥闲读润之遗嘱》和《思想八阵图》)……
说《毛著》是秘书们写的那些快乐的猪媒体、那些快乐的猪权人、庸人们,甚至还螳臂挡车地想要剿灭润之先生引起世界深刻变化,被西方1%快乐的夷狄猪们视为道德高地、顺流而下、势不可挡、洪水猛兽,被全世界99%痛苦的人尊为太阳北斗、润心甘露、从而为之斗志昂扬、欢欣鼓舞,为民立极、拯救人类的华夏道统光明思想。
可是‘反者道之动(《道德经·四十章》)’,‘虚而不竭,动而愈出(《道德经·五章》)’。想要熄灭润之思想谈何容易?只见彼等徒劳心机,枉费魔功。费力不讨好,越扇火越旺……夷狄蠢猪们终于又一次尝到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历史美味儿——呵呵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3: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金瓶梅不是现在人赞同,时人同样赞同,以物言志和信口胡说是两个层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2: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文化的第一性质是传承性,意思是说,如果不能传承,则不在我们讨论的文化范畴之内。这是区别人类的生活成果与文化的分水岭。不是所有的生活成果都是文化。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中产生的东西无可计数。有些当时认为是优秀的东西,由于没有传承下来,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如孔子生前肯定说过好多优秀的话,但传下来的就是记录在案的那么一点点。只有被记录下来的那么一点点,成了儒家文化的代表。其他好些没有被记录下来的话语,再优秀,也不是文化。记录在书上的东西也是如此。秦焚,战火烧了多少书?那些被烧掉了的书中记录的人类生活成果,如果没有被未被烧掉的书保存下来,那里的文化就不再是文化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文化,都是传下来的文化(或是现在生成的文化),而统文化只是传下来的文化中的一部分,一个很小的部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2: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是人为选择的部分传文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2: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讨论传统文化的人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从全部传文化中选择出部分能够统的文化。既然是在选择统文化,就不是包容的,而必然是封闭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23: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道“传统”,刨去一切的外衣,剩下来的就只是“价值观”。
而“价值观”随着经验的更替与见阅的延伸而改变。
这是指整个民族而言,形成了所为的“民族性格”。

传统需要改变,传统也正在改变。
不变的,我们可以名之为“书呆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7: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与否,不是文化的标准。是传统文化者的选择可否传的标准。是因人,因时,因地,特别是因自己的需要而定的。就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以不危害这个国家统治者的根本(核心)利益为标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0: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致道长:
道长谈到价值观的问题,我先声明一点,我从来都不赞成在哲学中引入价值观。将来我要对此做一点述说,欢迎批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9 15: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讨论传统文化的人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从全部传文化中选择出部分能够统的文化。既然是在选择统文化,就不是包容的,而必然是封闭的。
郭志成 发表于 2012-11-2 22:10


我一直认为,没有传统的外部环境,很难有传统的文化发展。我们现在总是用什么去找什么,或者希望找到的那些东西能改变什么,这就是问题了。所以关键还是外部环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0 18: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致道长:
道长谈到价值观的问题,我先声明一点,我从来都不赞成在哲学中引入价值观。将来我要对此做一点述说,欢迎批评。
郭志成 发表于 2012-11-19 10:55

这不是我对哲学的观点。

我认为哲学如果没有价值观,则无法成为指引思想的学问。
事实上,哲学正是为了寻找价值观而设立的学问。
所谓“唯心”抑或“唯物”乃至“心物二元”,不过是哲学的工具,其最终的目的,是确立“价值”的所在。

在传统的角度,不为大众所承认的文化,先是不能“统”,继而不可“传”。
能承传下来的文化,首先就要有时代的价值。

这里存在一个疑问,是生活为了文化,还是文化为了生活?
这就是“价值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2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传统的角度,不为大众所承认的文化,先是不能“统”,继而不可“传”。
能承传下来的文化,首先就要有时代的价值。
道长把问题弄颠倒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0 21: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传统的角度,不为大众所承认的文化,先是不能“统”,继而不可“传”。
能承传下来的文化,首先就要有时代的价值。道长把问题弄颠倒了。
郭志成 发表于 2012-11-20 20:58

不明如何颠倒,请指教。。。。。。。{: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22: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是个文化的论坛。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文化。
国家在倡导文化建设,首先也是要清楚什么是文化。
恰恰是在什么是文化的问题上,文化人各有各的理解,没有统一。
没有统一的认识,所以才有我们这些人上这个坛子来论文化。(世间论文化的人多多)
不过也有一条现在看来是统一的:文化是和人相联系的。没有人的参与,就没有文化。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文化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然界本来没有的,由人造出来的,二是自然界本来就有但是由人记录,描述下来的。

我想先说一说什么东西不是文化。
人的第一生活,是衣食住行性。有人概括说是物质生活。人要活,要繁衍,首先需要造衣,造食,造房,造路,造下一代人。动物与人*大体一致,只是不用在身体之外造衣。其他四项造字改成找字就可以了(也有少数动物会造些什么东西)。
这是人的第一本性生活。显然这些本性生活自身并不是文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22: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除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外,还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包括全部满足人体感官的快感的活动,喜怒哀乐忧思情。这类的生活本身也不是文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22: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两点可证,李*长*春所做报告中的文化定义是不正确的。
(李的第一定义是“文化是……成果的总和”记忆缺失,有兴趣者请查李报告原件)
举个例子说明:
女人生了孩子。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成果,但那个孩子不是文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22: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记录这个孩子出生时或出生后的照片,录像,父母为之写的日记之类,有可能成为文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