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5|回复: 0

古代宝玺符节探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0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lip_image001.jpg
      宝玺,是皇权的象征,既神圣又神秘。历史上对宝玺的记载大多十分简略,语焉不详,且不同时期的记载常有互相矛盾之处。加上现存宝玺只有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二十五宝,清以前的宝玺全无踪影,只有一些印拓流传至今,使现代人对历代宝玺知之甚少。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可以从点点滴滴的历史记载中探究历代宝玺的真*相,知道它们大概的面貌,并从中了解到围绕宝玺而发生的一连串历史事件。
    一、秦以前印章均称玺,秦以后玺成皇帝专利。
宝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信物,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如同现在国家的公章,从某种意义上说,宝玺甚至比皇帝本人更重要,因为失去了宝玺,皇帝就失去了所有的权力。自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宝玺制度后,这套制度被历代王朝沿用,一直到清末。
    春秋战国时,所有印章均称为“玺”,并有官玺和私玺之别。官玺又称官印,是诸侯王颁发给下属各级官吏的凭证,即《说文解字》所说的“执政所持信也”。在秦以前,“民皆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官印的形制、大小也没有严格的规定。秦始皇即秦王位后,与太后长期私通的文信侯吕不韦怕奸情被已长大成*人的秦始皇发觉,派舍人嫪毐诈称宦者混入宫中,得幸于太后,还生了两个儿子,被封为长信侯。始皇九年,有人告发嫪毐实非宦者,秦始皇下令审查。嫪毐害怕真*相暴露,便伪造秦王御玺发兵,欲攻蕲年宫作乱。结果被秦始皇发现其阴谋,他命令相国和昌平君、昌文君发兵包围叛兵,斩首数百,生擒嫪毐。秦始皇车裂嫪毐及其同党,灭其宗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吸取嫪毐伪造玉玺谋反的教训,决定制作一套国玺,并由自己亲自执掌佩带,亲自铃盖,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他规定天子之印独称“玺”,群臣官印及百姓印章只能称“印”。又规定以玉作为“玺”的专用材料,官印和百姓印不得以玉为材。这样,玉玺便成为皇帝的专利。
   “宝”字最早用于皇帝印始于武则天。据史籍记载,武则天晚年忌讳“死”字,因“玺”字和“死”字谐音,她厌恶“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的称谓,认为很不吉利,就下令改“玺”为“宝”。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继位,他不满武则天20年前废了自己的太子身份,又将“宝”改为“玺”。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觉得还是“宝”字好听一点,再次改“玺”为“宝”。从此以后,“玺”称“宝”成为定制,历朝历代相沿不改。
    二、最初只有七方宝玺,宝玺数量逐渐增加
    秦始皇在制定玉玺制度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治国的需要,确立了七玺制,一大六小。大者用于安邦镇国封禅礼神,小者用于处理内外事务。
“一大”指“传国玺”,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用和氏璧雕刻,也有人认为是用蓝田玉雕刻,由李斯用鸟虫篆书写玺文,由当时最著名的玉工孙寿雕刻。珍贵的宝玉,高超的书法艺术和出神入化的雕刻工艺使这方玉玺成为旷世奇珍,历朝历代为争夺它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很显然,秦始皇雕刻这方玉玺的目的是强调自己统一天下当皇帝是上天注定的,而且上天还会保祐自己长寿吉祥,后代子孙世代相传,从二世三世百世传至万世,无穷无尽。但事实正好相反,秦代只传了两代就灭亡了。
    “六小”是指“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皇帝三玺”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和“皇帝信玺”。“天子三玺”是“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和“天子信玺”。这“六玺”据说用和氏璧的边角料制作,仍由李斯设计,孙寿雕刻。“皇帝之玺”专用于赐给诸侯王书信;“皇帝行玺”专用于封置诸侯国;“皇帝信玺”专用于调兵遣将;“天子之玺”专用于册封外国首领;“天子行玺”专用于传召诸大臣;“天子信玺”专用于祭祀天地鬼神。
秦代的七玺制一直沿用到隋朝,历经800多年,直到唐代才开始改变。唐太宗时,多了一方“受命玄玺”,玺文是“皇天景命,有德者昌”。宋代宝玺数量继续增加,北宋除宋徽宗定制的九宝外,还有“御书之宝”、“天下同文之宝”、“御前之宝”等。南宋宝玺共十四方。元代宝玺八方,除“受命玺”得自前朝外,其余都是自刻。明代宝玺又开始增加,明初朱元璋刻了十七方,嘉靖年间因宫中失火被毁,后来重刻,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七方,共二十四方。清代乾隆定二十五宝供日常使用,另有十宝供奉在盛京凤凰楼。
    三、宝玺形制不断改变,宝玺规格越来越大
    秦以后各封建王朝使用的宝玺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其形制也在不断改变。宝玺形制包括材质、形状、尺寸、纽式等。
    宝玺的尺寸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秦始皇在制定宝玺时,“传国玺”的规格是黍尺方四寸,高三寸六。黍尺就是周尺,每尺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将黍尺换算成厘米,“传国玺”的规格应是9.2×9.2×8.28厘米。六方日常用的小玺都是黍尺1.2寸见方,即2.7厘米见方。汉代七玺中“传国玺”得自秦朝,其余“六玺”则重刻,规格为汉尺方一寸二。汉尺比黍尺略大一点,每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所以“六玺”就是2.88厘米见方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国的长度标准不一,有24.12厘米一尺的,有24.51厘米一尺的,还有29.51厘米一尺的。如以1.2寸见方为规格的话,该时期的“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的规格也比秦汉增大了。
    clip_image002.jpg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印拓
    隋代“传国玺”得自北周,“六玺”是自刻,规格仍是1.2寸见方。唐代宝玺开始突破二寸见方,史料记载唐太宗时期重刻的“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均为方二寸。虽然唐代“六玺”没有印拓留传下来,但从出土的唐代官印看,其规格都在5厘米见方左右,而宝玺的规格不可能小于官印,可见唐代“六玺”都应在5厘米见方以上。
     北宋宝玺的规格更大,“六玺”是4.9寸见方。元代“六玺”的规格都是12.5厘米见方。明代二十四宝中最小的一方是6.8厘米见方,最大的一方是19厘米见方。清代二十五宝现存北京故宫交秦殿,其规格大都在10厘米见方以上。
     四、龙纽为专用纽式,玺文宝文均用篆书
     纽用于把握,是宝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龙在我国古代是帝王的象征,故从秦始皇起,历代皇帝宝玺的纽式都是龙纽,只不过龙纽的提法是从唐代开始的。
     秦丞相李斯在设计秦朝七玺时,所有纽式均采用螭纽,其中“传国玺”是五螭相交纽式。螭是无角的龙,也称为龙子、雌龙。螭纽也称螭兽纽、螭龙纽、螭虎纽等,这些纽式和称谓从秦代开始一直沿用到隋代。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为避祖父讳(李渊祖父名李虎,北周时被封为唐国公),将宝玺纽改称为龙纽。龙纽也是宝玺的专用纽式,官印和私印均不得采用。龙纽的形式丰富多彩,有蟠龙纽、蹲龙纽、交龙纽、对龙纽等。
    宝玺的文字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秦朝,大篆、小篆、虫书、隶书四种字体用于符节上的“刻符”和玺印上的“摹印”。李斯所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文,用的是虫书,也就是鸟虫篆,在写“六玺”玺文时,则采用小篆体。秦以后,历代宝玺均采用篆书,都以秦篆为依据,并形成各自的风格,如宋代和金代采用的是九叠篆文,在宝玺史上独树一帜。
    元代和清代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其宝玺文字也与别的朝代不一样。元代宝玺印面有三种文字:左边是八思巴文字,右边是汉文,中间是梵文。三种文字同时出现在一方宝玺上,可谓绝无仅用。清代宝玺印面有两种文字,即满文篆书和汉文篆书。
    五、“传国玺”历尽沧桑
    在中国宝玺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是秦始皇用和氏璧雕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这方玉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见证历史之旅。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率兵破秦军入武关,进军霸上,直逼咸阳。秦王子婴无力抵抗,只好出城投降,他跪在咸阳郊外的轵道旁,毕恭毕敬地向刘邦献上秦朝七玺及一些符节。刘邦建立汉朝后,这方玉玺就变成“汉传国玺”,被珍藏在长乐宫,成为国之重宝。
    西汉末年,王莽用椒酒毒死十四岁的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自称“假皇帝”。当时王莽急于变成真皇帝,很想得到“传国玺”。但这方玉玺在太皇太后王政君手里掌握著,王政君是王莽的姑母,王莽不便亲自出面去逼她交出玉玺,便派堂弟王舜去劝说太后,太后知其来意后大怒,把“传国玺”掷于地上,结果玉玺被摔掉了一角。王舜忙捡起玉玺,跑回去交给王莽。王莽大喜,连夜找工匠用黄金补上去。从此,这方玉玺就变成了“金镶玉玺”。
    王莽的新朝被推*翻后,“传国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何进、袁绍欲尽诛诸常侍,结果何进被杀,何进部曲吴匡、张璋和袁术等人率兵入宫捕杀宦者,中常侍张让、段珪挟持少帝仓皇出逃,连“传国玺”和“六玺”都来不及带走,返宫后发觉“传国玺”已失踪。
    后来,长沙太守孙坚参与讨伐董卓,并第一个带兵进入洛阳,驻军城南,其部下在城南甄官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了“传国玺”,孙坚将玉玺偷偷留下。但这事被野心勃勃的袁术知道了,便向孙坚索要玉玺,孙坚坚决不给,袁术便扣押孙坚的妻子,孙坚无奈只好交出玉玺。后来袁术败死,“传国玺”又回到汉献帝手中。
    曹丕称帝后,“传国玺”在曹魏手里,三国一统后,“传国玺”归晋。西晋末年,中原大乱,“传国玺”频频易手,先后被前赵、后赵、后秦等国夺得。东晋时,太尉刘裕灭后秦国,获“传国玺”。刘裕建立宋国时,将东晋全套玉玺收入囊中。随后“传国玺”又传至齐朝和梁朝。梁武帝时侯景反叛,夺得“传国玺”,侯景把“传国玺”交给侍中赵思贤保管,赵思贤后来携玉玺投奔北齐。后来北周灭北齐,隋代北周,“传国玺”又转到隋文帝手上。
    直到唐朝,“传国玺”才有了近三百年的安宁。自朱温篡唐开始,“传国玺”又遭厄运,先从后梁转归后唐,没过多久,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他走投无路,持玉玺登楼自*焚,见证了多个王朝更叠的“传国玺”终于结束了它的千年旅程。
    六、两方巨宝精美绝伦
    在封建王朝众多宝玺中,有两方宝玺用材精良,构思巧妙,堪称宝玺之最。一方是宋徽宗时雕刻的“定命宝”,另一方是明建文帝时雕刻的“凝命神宝”。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艺术家”,他精通诗词歌赋、金石书画,独创的“瘦金书”风格奇特,堪称一绝。作为皇帝,他对治国之道研究不深,却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制作宝玺,力求完美。
    登基之初,他与前任皇帝一样,刻了“受命宝”,宝文是“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称其为“镇国受命宝”,简称“镇国宝”,而真正的“受命宝”是新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宝。同时还刻制了“皇帝三宝”和“天子三宝”。
    这“八宝”本来已经够用了,但宋徽宗仍意犹未尽,他召集几名大学士商议,决定增加一方宝玺,并从《易经》等书摘出一些句子,凑成了“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十六字宝文。当时于阗国刚入贡一块罕见羊脂白玉,方圆足有一尺多。宋徽宗大喜,便命玉工将这块羊脂白玉设计成黍尺长、宽、高各九寸的龙纽巨宝,以符合《易经》乾元用九之数。
    材料选定后,宋徽宗下诏令光禄寺选定吉日开工,并要求精心设计,精心打造。五个多月后,这方巨宝终于在政和七年(西元1117年)底大功告成。为了纪念和庆祝巨宝的完成,宋徽宗特意将政和八年改为重和元年,还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受宝仪式,接受百官朝贺。宋徽宗将此宝命名为“定命宝”,并将之列为前八宝之首。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第二位皇帝。他继位没多久,就因削藩引发了燕王朱棣兴起的“靖难之役”。当战争刚开始时,有使者从西域带回一块巨大的和阗青玉,其长、宽、高足有二尺。为了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打败燕王,建文帝决定用这块美玉雕琢一方宝玺。
    几位学识渊博的大臣经过反复斟酌,拟定了“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的十六字宝文,其选词用意,较之宋徽宗的“定命宝”有过之而无不及。建文帝随即命令马上动工。经一年多的精雕细刻,这方空前绝后的宝玺终于雕琢完成。它边长一尺六寸九分,琢磨精细,精莹润泽,五龙腾云纽栩栩如生,玺面十六个玉筋篆文字体圆润,蜿蜒秀美。建文帝对这件作品非常满意,赐名为“凝命神宝”。
    建文三年(西元1401年)正月初一,群臣同聚奉天殿,共贺“凝命神宝”的诞生。建文帝期望这方巨宝能保祐他战胜燕王,实现国泰民安。但可惜事与愿违,建文帝派出的军队还是没能挡住燕军的进攻。建文四年(西元1402年)六月,燕王率军攻入南京,建文帝纵火焚烧宫殿,连同那方“凝命神宝”不知所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