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86|回复: 48

《2008年考研政治互联提纲与考点提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3 03: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考研政治互联提纲与考点提示》
作 者:常红利 出 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伥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决战当前,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从复习的角度讲,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等待某些神汉巫婆能够为你压中几道题吗?不是!国际歌里早就说过:“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是继续没完没了地去做题吗?也不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可以做的题却是无限的,是千变万化的,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无限的试题,这无异于蒙着双眼围着石磨在奋勇前行。对待考研政治的模拟试题,正确的复习方向应该经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手中有题,心中无题,这是几乎所有的考生刚开始复习时都具备的一种状态……

评分

参与人数 1功勛 +2 收起 理由
浪花 + 2 谢谢整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复习提示:⒈抓住六个基本观点:(1)实践观;(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3)矛盾观;(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政治理论大纲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老毛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

  (三)评价目标

  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⒈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⒉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⒊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辩明理论是非。

  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⒌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⒍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⒈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⒉答题时间

  180分钟。

  ⒊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必答题为90分,考查范围和内容比例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约22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20分

  老毛思想概论 约18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约20分

  形势与政策 约10分

  选做题为10分,考生应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第Ⅰ道试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内容,第Ⅱ道试题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老毛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的一门或多门的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若考生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⒋题型比例

  ⑴选择题Ⅰ 约16%

  (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2)选择题Ⅱ 约34%

  (在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3)分析题 约5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3: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提示】 这是从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考点提示】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及有无同一性。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也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考点提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要把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主义与它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就是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常见的实物,来说明世界上万物的起源和构成,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常常还具有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一切皆变、有生有灭。例如: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燃烧永不熄灭的火,上升为气,下沉为水和土。中国古代思想家与“五行说”相联系,用阴阳二气来解释世界上各种事物发生、发展、变动的原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没有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这种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认证比起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但缺少古代哲学那种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念。它们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原子是世界的本质。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第一,机械性。他们力图用机械运动的力学定律来解释一切,甚至把动物和人都比作是一部机器。第二,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客观事物。第三,不彻底性。近代唯物主义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也由于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在对社会历史的解释上仍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束缚,表现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裂,因而是一种不彻底的唯物主义。(3)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种历史形态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是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标准:“意识”是否在人类之外)(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例如,中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明代王阳明宣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把一切都看成是由人心所派生的。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道、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例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客观上存在一种称为“理念”的精神本体,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近代德国的黑格尔把这种客观精神叫做“绝对精神”,他认为物质世界是被动的,是绝对精神通过自己的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派生出来的。中国宋代的朱熹主张“理”一元论,认为理在事先,理在气先,认为精神性的“理”产生了物质性的“气”。 唯心主义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过程,它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事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反动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一般说来,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3: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表现在研究对象上,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表现在理论内容上,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社会功能上,它把改造世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是把实践引人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现这一变革的集中体现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伟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而把唯物主义提升到现代形态,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它的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二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提示】 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我们既要反对那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提供一个万能公式的“哲学万能论”,也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失去价值的“哲学无用论”。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社会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更要求人们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决定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创造性科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现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既是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机遇,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认真研究和概括当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革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有两大思潮,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思潮推崇科学知识,主张哲学仿效自然科学,放弃或排斥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研究,致力于对科学知识的综合或逻辑语言分析,把哲学变成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本主义思潮则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学不能回答人的价值问题,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回到自我,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的非理性的发掘,重建“现代性”崩溃后人类的精神价值.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反对极端的科学主义也反对抽象的人本主义;既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又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和要求;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老毛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老毛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化了对共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小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战略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Ⅰ互联结构





  Ⅱ考试范围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2)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3)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5)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6)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7)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8)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2、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考点提示】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的理解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 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3、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是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考点提示】实践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所构成。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它的能力结构包括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和情感意志力.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人主体活动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有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种形式。连结主体和客体的中介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5、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6、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考点提示】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正是在实践的这种运行过程中,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际把握,既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又创造出一个属人世界即人类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要“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7、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首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但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又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三个决定性环节:由无机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为人的意识。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社会性的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器官― 人脑的形成,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壳― 语言。

  其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最后,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8、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点提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上,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辨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的决定性,但否认意识的能动性是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的决定性,但认为意识也是物质的是庸俗唯物主义;否认物质的决定性,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承认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是可知论,否认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是不可知论。 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以及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科学证明,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质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发展着的人类实践不断地建构着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和统一性的多样。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世界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Ⅰ互联结构





  II考试范围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2)联系与系统。(3)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4)发展的实质。(5)发展的过程性。(6)规律及其客观性。(7)现象和本质。(8)必然性和偶然性。(9)原因和结果。(10)可能性和现实性。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3)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1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3、对立统一规律

  (1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6)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9)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20)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1)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2、联系与系统

  【考点提示】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绝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人诡辩论。联系又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主要特征:一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二是它的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此外.系统还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联系,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必备观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墓础之一。

  3、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4、发展的实质。5、发展的过程性

  【考点提示】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也是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之一。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科学既是揭示联系,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没有科学。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6、规律及其客观性。7、现象和本质。8、必然性和偶然性。9、原因和结果。10、可能性和现实性

  【考点提示】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它在人们的辩证思维中,作为联系和发展之网的网上纽结,同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一起,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综合地发挥作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本质和现象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表明: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又要求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以及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提高实践活动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要区分两种(好或坏)可能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要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从而获得实践的成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1、事物存在的质、量 、度。1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考点提示】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掌握适度原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 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其联系是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鱼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质变关系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遵循的重要思想原则。

  13、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1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考点提示】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是我们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的方法论原则,也是我们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对立统一规律

  1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考点提示】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16、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考点提示】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任何科学的认识,一方面要排除逻辑矛盾,另一方面要研究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也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17、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考点提示】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同一性和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各有其作用。同一性的作用是: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斗争性的作用是: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实行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哲学基础。

  1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考点提示】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也就是构成每一事物(过程)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的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区别。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1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考点提示】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非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是:它要求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首先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抓住重点、抓住中心;同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在抓重点时要照顾一般,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时,要及时地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就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才能加以解决,其他工作都要围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互相转化。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重点论要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要以重点论为补充。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要倾向时,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

  20、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考点提示】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有丰富的系统整体观念,而且还有丰富的辩证矛盾观念。中国传统哲学中常用“有两”、“有对”、“有祸”等来说明事物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用“相反相成”、“相依相济”、“相形相生”、“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处理矛盾。《 易经》 以阴阳的变化解释世界.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中国哲学家历来认为“万物莫不有对”,史墨提出“物生有两”,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藕”、“祸之中又有祸”,程颇说“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程颐说“天地之间皆有对”,朱熹提出“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自有对”。老子的《 道德经)提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概念,(孙子兵法》 对于战争中一系列矛盾关系进行了分析,它们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杰出篇章。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朱熹将其概括为“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方以智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二而一”: “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 “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 “交也者,合二而一也”。王夫之则将两者结合起来:“故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中国哲学家还提出了“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解决矛盾的辩证方式。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主张“尚和去同”,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礼之用,和为贵”。《 中庸》 提出“致中和”、“执其两端,庸其中于民”即“执两用中”的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一的矛盾观和“中和”、“中庸”之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对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21、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考点提示】辩证法是一种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和矛盾的观点说明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包括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和现代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从对象上讲,是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从内容上讲,是与唯物论高度统一的辩证法体系;从特征上讲,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其总特征;从实质和核心上讲,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矛盾的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形而上学是一种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和否认矛盾的观点说明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对立主要表现在: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两者对立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将人们的认识停留在某一局部或某一阶段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是就是、否是否”.虽然在日常经验的范围内和科学研究的搜集材料阶段有其存在的历史理由,但这种思维方式一旦踏人广阔的研究领域,便暴露出它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栓桔。由于形而上学所执著的那个“片面”确实是客观事物具有的,使得这种片面认识似乎是合理的、有效的.这就使得形而上学还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辩证法,必须注意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22、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考点提示】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照辩证法办事”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在认识论上,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和反映论,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其中,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般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他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看成是如同照相和镜子照东西一样的消极被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观察认识问题,认为人不需要通过实践,只要靠感觉器官的直观就能获得知识;二是离开辩证法观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一成不变的,否认主体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唯心主义有的是可知论,有的是不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先验论,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Ⅰ互联结构





  II考试范围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3)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4)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2、认识的发展过程

  (7)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8)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9)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0)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2)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真理与价值

  (14)真理及其客观性。 (1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6)真理的具体性。(17)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8)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19)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20)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2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22)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23)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4)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25)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26)辨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2、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劳动实践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所以人的认识能力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首先,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次,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第三,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其基本结构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所构成的,都是主体借助中介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认识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人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认识中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

  3、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4、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考点提示】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 因此人的认识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攀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这就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选择、重构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具体环节,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了如何进行反映。

  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考点提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考点提示】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不少深刻的见解,主要表现在:第一,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知行相须,知行互发。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王夫之则概括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第二,知和行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知行两端,不离不一。王夫之提出“知行终始不相离”’。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三,重视“知”的作用。知然后行.“行为知功”。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礼记• 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 . “能知必能行”。第四,重视“行”的作用。行而后知,行以验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第五.重视实际行动和勤于实践。孔子强调道德修养要落实到“行”。宋代以后的思想家则提倡“习行”、“习功”。孙中山也强调行的重要,鼓励人们勇于实践和勤于实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14、真理及其客观性

  【考点提示】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某个确定的问题和对象而言,真理只能是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它们既有原则的区别,又是相互包含和转化的。

  1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16、真理的具体性

  【考点提示】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l )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 )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 )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l )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2 )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3 )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17、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考点提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并加以对照,从而检验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

  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实践也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凡经过实践检验过的认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因素。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18、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考点提示】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的。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19、价值评价及其尺度。20、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考点提示】 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当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人类主体生存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因而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价值的形成过程表明,价值是主体在实践中选择的结果。价值选择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既有功利、情感、道德、审美等主观因素,又有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所以价值选择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内在统一。价值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它要通过价值的实现才得以完成。价值实现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价值观的确立到价值实践完成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即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2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考点提示】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攀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22、认识论与思想路线。23、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考点提示】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史经验证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要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栓桔中解放出来: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4、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考点提示】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思维方法对思维操作的有序进行起着规范作用,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的成果。辩证思维是立足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的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方法,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25、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考点提示】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方法。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需要运用更为深刻的其他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出来的各个部分加以整合.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了的历史。

  26、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考点提示】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已使辩证思维方法成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前提。这是因为: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辩证思维方法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条件;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动力。现代科学方法也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自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把哲学的观点运用到思考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们是哲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化。把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方法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全面地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系统,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唯物主义只是贯彻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观上,虽然也有个别哲学家表述过某些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在总体上却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列宁指出,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1)片面夸大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没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及其客观规律的作用。(2)片面夸大个人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Ⅰ互联结构





  II考试范围

  1.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4)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5)社会的实践本质。(6)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2、社会的经济结构

  (6)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7)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8)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9)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3、社会的政治结构

  (10)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11)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4、社会的文化结构

  (12) 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13)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4)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5)文明和文明形态。 (16)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考点提示】 历史观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们都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不能理解社会的本质,不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从而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4、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考点提示】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也不能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相反,地理环境的作用还要受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制约。

  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为了充分发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对人口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提高人口的质量。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自然资源和人口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的要素。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既联系又区别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5、社会的实践本质

  【考点提示】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

  上是实践的。”这是对人类社会本质的科学揭示。这是因为:( l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2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的三种类型即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分别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结构。(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形式,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就是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在于,从生产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生产方式去理解和解剖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

  6、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社会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整个社会有机体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社会有机体 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同生物有机体相比,社会有机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实践活动是使用工具的活动,工具执行着人身体器官的功能,它属于人的身外器官,具有超个体的性质,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亡,能够不断被复制,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转换,工具因此成为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正是人的这种使用工具的活动使人们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有机体直接形成于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就是个人之间的交往。第二,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性程度极高的的机体,它具有自我意识,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自调节过程是被自身意识到的,是以某种自觉的形式进行的。第三,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社会有机体要存在下去,必须不间断地进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不间断地进行物质生产。社会还必须进行精神生产,这是社会有机体维系各种关系的控制器。社会有机体要维持自己的存在,还必须进行自身生产,即种的繁衍。正是在这三种生产过程中,社会成为“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互相依存的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一是要求我们把社会看做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二是要求我们对社会进行总体研究,从整体中理解和说明部分。就是要求从个别社会现象、领域或过程的研究上升到对社会总体的研究。只有从总体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部分,只有把个别现象、领域或过程放到社会总体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说明。党的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人类社会是一个巨大系统,包括许多要素。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类三个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形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10、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考点提示】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它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实体性要素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及规程等制度性要素。由于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墓础之上,所以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东西。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11、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考点提示】 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工具)。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表现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搜,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最新类型的国家,它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人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12、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考点提示】 意识形态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的文化结构 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含非意识形态,即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的那些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等。因此,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形成的有机系统。

  13、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考点提示】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表现在:( l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抽象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2 )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3 )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4 )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l )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 2 )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 )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14、文化的本质和功能。15、文明和文明形态。16、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考点提示】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文化的一般特征。文化具有知识传承功能,对人的教化、培育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和提升、规范人类认识过程的认识功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和社会全面发展。

  文化与文明是不可分的,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二者又有不同点,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概念,它与经济、政治相结合构成一个具体的社会,而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尺度,是与人类的野蛮状态相区别的。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还有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全而发展的目标。,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以小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把中国特色杜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大建设有机统一、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Ⅰ互联结构





  II考试范围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2、社会发展的动力

  (6)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8)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0)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12)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历史的创造者

  (13)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14)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1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6)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考点提示】 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l )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2 )从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它要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3 )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它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尽管社会规律有其特殊性,但它仍与自然规律一样,有其客观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它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考点提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只是在不同时期,其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一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显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个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是评判一种生产关系变革状况的根本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的根本要求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日益发展着的生产力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更深厚的物质基础。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考点提示】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它们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其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是因为: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个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根据。自觉掌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6、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考点提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 1 )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 2 )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3 )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矛盾的解决;( 4 )正是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7、“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考点提示】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生产力标准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提出来的,它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坚持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8、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考点提示】 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是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它是研究阶级社会的一个基本方法。当前在我国,要用此方法看待仍然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问题,而对于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已不再适用此方法。

  9、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考点提示】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方式,它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以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10、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考点提示】 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是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证。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强烈、更加深远。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为此.应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

  11、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考点提示】人类活动可分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交往是在社会生产和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唯物史观所使用的 交往 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生产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

  交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交往能推动生产力各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发挥出最佳功能。(2)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人的交往活动是各种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变革、改善的重要动力和源泉。(3)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无不是依赖继承前人的科学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的,人类正是依赖同代人异地交往和不同代人代际交往才能把科学文化传承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4)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只有在交往中,人们才能扩大活动的范围,拓宽视野,获取更多信息,使智力、体力得到充分锻炼,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在交往中,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别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充实自己,使自身得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们的交往活动既方便快捷又范围广大,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进行广泛交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并对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历史的创造者

  12、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考点提示】 社会和人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只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因此.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列宁说:“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区分了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

  13、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提示】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依据。

  14、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考点提示】 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包括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1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考点提示】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墓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充分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力量源泉。为此,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Ⅰ互联结构





  II考试范围

  1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 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4)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

  2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6)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7)人的本质。 (8)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9)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

  3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0)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1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1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考点提示】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概念,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它要求我们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变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和阶段,为我们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提供了一条基本的线索。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考点提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各种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可能性空间又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考点提示】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从纵向看,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更替;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还表现在横向上,即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社会发展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表现出人类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4、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考点提示】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则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局部的“回复”和暂时的“倒退”。曲折前进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观察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总之,社会主义的大曲折没有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考点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改革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形式,它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荃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而在革命后,它又往往是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和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两种方法和手段.两者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6、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7、人的本质

  【考点提示】 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和生理方面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之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才是人的特殊本质所在。

  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即人的社会性。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的内涵有:( l )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2 )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起支配作用,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3 )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8、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考点提示】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有精神生活的需要.因而人所创造的满足这些需要的价值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价值,又有精神价值。人的需要是历史地变化的,人创造价值的活动也要随之发展。人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在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关系的问题上,应将后者放在首位,因为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无论是个人需要的满足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9、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

  【考点提示】 人类社会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进的过程,又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关注人生活的世界及人的生存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4: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0、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考点提示】 自由是人类世代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其一般的意义是指从受束缚下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考察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其含义有三:( l )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 2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 3 )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指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从而获得了实在的自由。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11、人的发展与杜会发展

  【考点提示】 人类追求自由和争取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人本身得到发展的过程。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人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主性和充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1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考点提示】马克思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在这里,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未来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景和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实现人类的未来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走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既是人类所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这一历史过程的重大转折点。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共产主义实践的组成部分,是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当代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3 1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辛苦整理,祝各位准备考试的朋友早做准备,金榜题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3: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资料还没有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