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9|回复: 0

[小说故事] 石头真言(二十三)“黛玉葬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7 10: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三回至第三十六回为《石头记》第二大部分,从天启六年(天命十一年1626)皇太极即后金汗位,一直写到清朝入关。
本回“贾芹当差”即指皇太极即后金汗位,“贾芸谋差事”则指朱由检即将即皇帝位。
一、“贾芹”即皇太极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代指南明之建立和清朝之入关。本回回头再写清朝入关前之历史,必须将已入关之清朝历史人物先请出关外。本回将大观园“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送到“铁槛寺”,即是此意。第七回脂批道:“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所谓“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即代指入关之清朝人物;“铁槛寺”代指清朝(后金)。
“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周氏”想让贾芹管办“小和尚一事”,凤姐依允。凤姐先说服王夫人,再让贾琏向贾政举荐贾芹,又作情央贾琏先支三个月的供给。贾芹上“银库”领了“白花花二三百两”银子,“雇了大叫驴,自己骑上,又雇了几辆车,至荣国府角门,唤出二十四个人来,坐上车,一径往城外铁槛寺去了”。
“贾芹当差”即指天启六年(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一日皇太极在沈阳即后金汗位。所谓“二三百两”,代指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崇祯十七年(1644)顺治帝入主北京之间的二三十年。
第二十四回卜世仁称贾芹为“三房里的老四”。
努尔哈赤一生共有四位大妃,第一位为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第二位为富察·衮代,第三位为叶赫那拉·孟古,第四位为乌拉纳喇·阿巴亥。其中第三位叶赫那拉·孟古即皇太极之母。
努尔哈赤曾封子侄四人为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四大贝勒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所以“贾芹”即皇太极,所谓“三房”即指皇太极为努尔哈赤第三位大妃之子,所谓“老四”则指皇太极为“四贝勒”。
贾琏本想将“小和尚一事”交给“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芸儿”,凤姐道:“园子东北角子上,娘娘说了,还叫多多的种松柏树,楼底下还叫种些花草。等这件事出来,我管保叫芸儿管这件工程。”
贾芸即崇祯帝,“贾芸谋差事”则指崇祯帝即将登基。(详见第二十四回“贾芸谋差事”)。
凤姐即孝庄,这里代指与后金结盟之漠南蒙古科尔沁部和内喀尔喀部。因为在“贾芹当差”(皇太极即后金汗位)之前科尔沁部和内喀尔喀部尚未完全臣附后金,故贾琏道:“只是昨儿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儿,你就扭手扭脚的。”脂批道:“后将有大观园中一段奇情韵,不得不先为此等丑语一造(?),以作未火先烟之象。

二、宝玉即事诗四首
本回“贾元春”下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脂批道:“大观园原系十二钗栖止之所,然工程浩大,故借元春之名而起,再用元春之命以安诸艳,不见一丝扭捻。己卯冬夜。”
在《石头记》中,只有三处在“元春”前加上“贾”姓。第一处为第十六回回目“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另外两处都在本回。本回开篇即云“话说贾元春自那日幸大观园回宫去后”,另一处即此处之“贾元春下谕”。
“贾家”代指北京朱明。第十六回之所谓“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代指北京朱明之“南迁”;本回两次为元春冠上“贾”姓,等于两次点出本回之时代背景在北京朱明。
宝玉去见贾政时,金钏一把拉住宝玉,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此处仍点宝玉之“爱红”,即点出本回之时代背景在朱明末世。金钏代指漠南蒙古察哈尔部(详见第三十二回“情烈死金钏”)。彩云一把推开金钏,道:“人家正心里不自在,你还奚落他。趁这会子喜欢,快进去罢。”彩云则代指明军。
贾母回贾母道:“二月二十二曰子好,哥儿姐儿们好搬进去的。”所谓“二月二十二”,即指《石头记》第二大部分从第二十二回(实为第二十三回)开始。
“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
薛宝钗及其蘅芜苑代表清朝(后金);林黛玉及其潇湘馆代表朱明;宝玉及其怡红院代表末世朱明;李纨及其稻香村代表率部降清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和吴三桂等。
第十八回之稻香村代指南明永历朝廷,永历朝廷的主要辖区为福建、两广、云贵一带,而这些地方正是后来吴三桂等的驻镇之地;吴三桂驻云贵,尚可喜驻广东,耿继茂(耿精忠)驻福建,孔有德之婿孙延龄驻广西。所以稻香村就成了李纨之住处。
贾迎春及其缀锦楼、探春及其秋爽斋、惜春及其蓼风轩都代表南明政权,故在第二十三回至第三十六回中,“三春”之笔墨极少。
“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他曾有几首即事诗,虽不算好,却倒是真情真景,略记几首云:”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霞绡云幄”,彩色丝衾,轻纱幄帐;“幄()”,帐幕。“蟆更”,即虾蟆更,巡夜击柝 tuò梆子)报时,声似虾蟆叫,故称。“嗔(chēn)”,生气。“不耐”,不能忍受。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麝月”,明月。“霭(ǎi)”,云气;烟雾。“檀云”,香云。“荷露”,指酒。“齐纨”,齐地出产的白细绢;后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桂魄”,月亮,传说月中有桂。“金凤”,绣有金凤图案的衾被。“翠花”,饰有翡翠珠玉的簪花。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锦罽()”,指有纹彩的毡毯。“鹴”即“鹔鹴(sùshuāng)”,《正字通》:“长颈绿色似雁,皮可为裘。”“梨花”,喻雪。“金貂”,黄*色貂皮。
脂批道:“四诗作尽安福尊荣之贵介公子也。壬午孟夏。”此处之“安福尊荣之贵介公子”,代指天启帝朱由校。
天启年间,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农民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天启帝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天启帝不仅贪玩,而且还玩得很有“水平”,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份,他不仅经常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中,而且技巧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望尘莫及。《先拨志》:“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文献载其“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天启帝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备具,动作亦很惟妙惟肖。天启帝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天启帝更加高兴,往往不到半夜不休息,常令身边太监做助手。天启帝的漆工活也很在行,从配料到上漆都自己动手,并喜欢创造新花样,让身旁太监们欣赏评论。天启帝还喜欢在木制器物上发挥自己的雕镂技艺。在他制作的十座护灯小屏上,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形象逼真。《明宫杂咏》:“御制十灯屏,司农不患贫。沈香刻寒雀,论价十万缗mín。”天启帝雕琢玉石,也颇精工,常用玉石雕刻各种印章,赐给身边的大臣、宫监。天启帝喜欢看傀儡戏,当时的梨园弟*子用轻木雕镂成海外四夷、蛮山仙圣及将军士卒等形象。天启帝情绪高时,也施展自己的手艺。除木工活外,天启帝还醉心于建筑。天启帝常常在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设计制作,从不感到厌倦,把治国平天下之事抛诸脑后,无暇过问。面对这样的主子,魏忠贤当然不会错过良机,他常趁天启帝引绳削墨,兴趣最浓之时,拿上公文请天启帝批示,天启帝觉得影响了自己的兴致,便随口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尽心照章办理就是了。”正如《酌中志余》所述:“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乾辈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明史》评价天启帝道:“在位七年,妇寺窃权,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明史•天启帝本纪》)
“因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再有一等轻浮子弟,爱上那风*骚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因此竟有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题的。宝玉亦发得了意,镇日家作这些外务。”
所谓宝玉“十二三岁”,点出本回正处于明末天启末年或崇祯初年。宝玉“镇日家”所做之“外务”,即指天启帝之“木工活”。宝玉之诗被“一等势利人”“抄录出来各处称颂”,意指内监将天启帝所做之“小木人”拿去市面卖高价。所谓“有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题”,意指天启帝将自己所雕刻之玉石印章,赐给身边的大臣、宫监。等等。

三、“黛玉葬花”
本回用《西厢记》和《牡丹亭》之时代背景点出本回之时代背景。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名《会真记》。作者王实甫,生卒年不详,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杂剧作家。唐贞元年间,西洛书生张珙赴试,路经蒲东,入居古刹普救寺,遇故相国崔珏之女崔莺莺,一见钟情。河中驻军孙飞虎兵变,围寺索崔莺莺,崔夫人许能退兵者以崔莺莺婚之。张生使僧惠明遗书友人白马将军杜确,引兵解围。崔夫人悔约,改兄妹相称。红娘乃往来传书递柬,使二人在花园相会,为崔夫人所知,责挞红娘,红娘反诘其失信,崔夫人不得已,乃约张生中试后成婚。张生高中状元,以河中府尹身份归来,与莺莺终成眷属。
《石头记》借《西厢记》之孙飞虎叛军,代指明末陕西农民军。
明末农民起义始于援辽明军之叛卒、逃卒。崇祯初年担任陕西三边总督的杨鹤说:“内地流贼起于万历、天启年间。援辽兵丁陆续逃回,不敢归伍,因而结聚抢掠,以渐蔓延。不幸边地亢旱四载,颗粒无收,京、民二运转输不继,饥军饥民强半从贼,遂难收拾。”崇祯十年(1637)兵部尚书杨嗣昌在奏疏里也说:“流贼之祸,起于万历己未(万历四十七年1619)。辽东四路进兵,三路大溃,于是杜松、王宣、赵梦麟部下之卒相率西逃。其时河南抚臣张我续、道臣王景邀击之于孟津,斩首二十余级,飞捷上闻。于是不入潼关,而走山西以至延绥,不敢归伍而落草。庙堂之上,初因辽事孔棘,精神全注东方,将谓陕西一偶(隅)不足深虑。不期调援不止,逃溃转多。饥馑荐臻,胁从弥众。星星之火,至今十九年。”崇祯二年(天聪三年1629)十月,皇太极率大军避开袁崇焕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入关,直逼京师,崇祯下令勤王。山西军队在到达北京后因欠饷哗变,五千精锐逃回山西。陕西三边军队也在勤王途中一再发生哗变,比如崇祯三年正月,甘肃军队在安定县(今甘肃定西)哗变。参加兵变的士卒往往不敢归伍,纷纷投身农民起义,成为农民军主力。(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作者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明戏曲作家,文学家。南宋初年,江西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在一日游园后,梦见自己与一书生幽会,醒来后思念不已,竟至一病而亡。后书生柳梦梅也来到园中,按丽娘阴魂吩咐掘其棺,丽娘因而复生,两人遂结为夫妇,同往临安。时杜宝升任淮安安抚史,正为金兵所困,丽娘生前教师陈最良惊悉丽娘墓被掘,赶往报知。柳生在临安应试后,也因金兵入侵,发榜延迟,乃受丽娘之托,至淮安传报还魂喜讯。杜宝以柳生是掘墓贼,吊而鞭笞。主考官苗舜宾赶到,救下柳生,告知柳生已高中状元。杜宝因退敌有功升为宰相,以丽娘柳生为鬼妖,奏请皇上灭除。皇帝裁决,柳生拜认岳父,全家人*大团圆。
《牡丹亭》的时代背景在南宋与金朝对峙时期,而在明末与明朝处于战争状态的则是后金。
二玉所看《西厢记》为茗烟所买,林黛玉所听《牡丹亭》戏文则从梨香院传来,此乃意谓北京朱明之内忧外患其实都源自清朝(后金)。梨香院代表清朝(后金),茗烟代表清(后金)军。
《石头记》借用《西厢记》和《牡丹亭》之时代背景,暗写内忧外患之北京朱明末世。宝玉读《会真记》,“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这里已把《西厢记》和《石头记》联系起来。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脂批道:“情不情。”“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脂批道:“写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警幻情榜》却评曰“黛玉情情”。所以所谓“情不情”与“情情”之差别,并非在于是否用痴情去体贴“世间之无知无识”(详见第十九回“‘情不情’与‘情情’”)
宝玉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脂批道:“看官说宝玉忘情有之,若认作有心取笑,则看不得《石头记》。”“多愁多病身”与“倾国倾城貌”合而为一便是末世朱明。宝玉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此则预示北京朱明之亡。黛玉道:“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枪头’。”此句也指末世朱明。
黛玉看《会真记》文,听《牡丹亭》曲,《会真记》之所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古人诗词之所谓“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以及《西厢记》之所谓“花落水流红”等句,都与朱明末世暗合。脂批道:“前以《会真记》文,后以《牡丹亭》曲,加以有情有景消魂落魄诗词,总是急于令颦儿种病根也。看其一路不迹不离,曲曲折折写来,令观者亦自难持,况怯怯之弱女乎!”
本回之“黛玉葬花”,为第二十七回之《葬花吟》做好铺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