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5|回复: 18

[易学杂谈] 作器说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18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前面的话

     《易经》系辞里提出了观象制器的说法,关于“观象制器”,前辈学者有过争论,比如顾颉刚和胡适先生就有一场辩论,顾先生在《答适之先生论观象制器书》和在《燕京学报》第六期发表于1930年的《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两文中,提出了《系辞下傳》中“觀象制器”的一段文字,全属易師凭空偽撰,復又疑為京房所為,而胡适以为“观象制器,不过是泛指帝王”而已。关于这个问题,现在讨论的人也很多,本文谈谈我的看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跑题 + 10 易用者四,制器其一,今不复见。思之未得, ...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7: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呢?
等待二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7: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觀象制器”的一段文字,全属易師凭空偽撰,復又疑為京房所為,
================
赞同一下这个看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9: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9: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智者创物.巧者述之

        《周礼.考工记》有这样一段话: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

         国家有六类职业,百工是其中之一。有的人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有的人起来执行治国之道;有的人审视五材的曲直、方圆,以加工整治五材,而具备民众所需的器物;有的人使四方珍异的物品流通以供人们购取;有的人勤力耕耘土地而使之生长财富;有的人纺绩丝麻而制成衣服。

         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的,是王公;起来执行治国之道的,是士大夫;审视五材的曲直、方圆,以加工整治五材,而具备民众所需器物的,是百工;使四方珍异物品流通以供人们购取的,是商旅;耕耘土地而使之生长财富的,是农夫;纺绩丝麻而制成衣服的,是妇功。  

        智慧的人创造器物,心灵手巧的人循其法式,守此职业世代相传,叫做工。百工制作的器物,都是圣人创造的。熔化金属而制作带利刃的器具,使土坚凝而制作陶器,制作车而在陆地上行进,制作船而在水上行驶:这些都是圣人的创造。

        按照《考工记》的说法,国家的六类职业就是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六种职别。而在这六种职业当中,百工就是作器之人,而且是世代相传,有的甚至是以职业为姓氏。比如:筑(建筑)、韦(皮匠)、冶氏(冶炼)、钟(铸钟)、陶(制陶)、屠(屠宰)、庖(厨师)、梓(木工)、甄(陶器)、车(制车)、蒲(编织)、等姓氏,也源自家族世袭的职业或技艺。

        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所共有的一般规律,社会组织形式和国家机器的建立就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但它同时也是阶级划分和社会不公的根源所在。在中国古代,作器之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20: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工具简陋,制作出灵巧器具需要更为艰辛的工作,所以生产技术上大部分依赖工作经验。

工科天然缺乏权术,巧匠如墨子,不过是为人卖命之徒。
社会结构缺乏合理性,理性思维不过是感性思维的随从,所以工科的人社会地位甚是低微。
从古籍里考证,只有铸钟的和铸剑的师傅有所提及,其它功劳一概归于善于权术的“圣人”。
“技术人”作为随从者,很意味着科技发展的缓慢和发明后的失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2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前面的话

     《易经》系辞里提出了观象制器的说法,关于“观象制器”,前辈学者有过争论,比如顾颉刚和胡适先生就有一场辩论,顾先生在《答适之先生论观象制器书》和在《燕京学报》第六期发表于1930年的《论 ...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2-9-18 17:11

这些人不懂观象制器,高老夫子可别步后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20: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韩愈在《师说》里有一段话: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这段话是说: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难道这很奇怪吗!

       可见在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百工的社会地位是很低贱的,和巫医、乐师、倡优差不多,其地位低于平民。那么在三代时期呢?《礼记·王制篇》说“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出乡不与士凿。”也就是说,以技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例如说,祝、史、射、御、医、卜以及各种技工艺人,既不可兼作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这就是所谓“工商食官”的制度,百工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就是奴隶。

       所以说,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作器之人和商贾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这些人不能改变职业,唐代法律根本不许商人及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说,他们永远也不可能进入“士”阶层。所谓“君子”,更主要的含义,就是指士大夫,而这个制度,从夏到唐,一直延续下来。不过也有个别,比如伊尹是奴隶出身,得任阿衡,但这也仅是个例。中国古代社会,宗法、等级、世袭种种制度就是这样的冷酷无情的存在着。

       那么是谁发明了这些器物呢,《考工记》里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是智人吗?是圣人吗?是智慧的圣人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2: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6# 浑沌道长

道长所言似乎是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百工和士大夫了,其实不然,我在三帖中重点先回答了这个问题,是阶级社会使然。

至于作物之人为谁,我在后面还会详细论述,大概有三类人,一是圣王,二是智臣,三是氏族代称,要我看,是谁并不重要,总之是传说罢了,无可考证,记述而已。

至于观物制器,比较复杂,是先有八卦而参透其理成物?还是先有社会万千而以八卦之理参之?我倾向于后者。

值得一提的是上古之易,象数为尚,而卦爻词,本身就是古象的描述,这些古象中的事物自然含盖其中,大可不必把这些事物的发明者归功于易,易只不过借这些“象”来阐发数理之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3: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7# 红酒

谢谢红酒先生的关注,其实那些大家只是研究的角度不同,比如郭沫若、顾颉刚等人,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周易,闻一多等是从文字的训诂纂释的角度研究周易,张岱年、冯友兰更多是从哲学的角度看周易,这些都是研究周易的基础性工作,对我们正确理解周易很有意义。

当然更主要的是象尚秉和等这样的易学大家,对象数和筮法的研究,确实堪称大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3: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4# 郭志成

谢谢郭老的支持。

我准备写一个系列帖子,易之取象,学习经年,借这个题目写一些心得,还望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3: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8# 跑题

谢谢,欢迎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23: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浑沌道长 于 2012-9-18 23:11 编辑

我的观点与先生没有出入,不过是多加了自我的评论罢了。。。。。。

社会结构缺乏合理性,理性思维不过是感性思维的随从,
从这里看出,我是承认等级的存在的,不过是评论古代的等级建立的基础,是感性指挥理性,并认为是“不合理”罢了。

至于观物制器,我也是倾向于先有社会,然后又理论的。
但是,有了理论后,社会就更有秩序的依据,两者是相互印证的。
“易”的前身,是“扎绳记事”,自然不可以以结论事,当以相应的故事互参,却是以故事为主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10 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12: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弼扫象后,读系辞者就不知道"以制器者尚其象"做何解释。
而尚其象,断爻、卦凶吉,基本是每卦都有。
所以本人前面有问,王弼真天才否?还是有人假托王弼之名,行私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2: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爻不是易
尚先生有这样观点:应该是王莽之乱以后,汉易不存,郑玄用爻辰,虞翻则用爻变,自王弼扫象。以野文说易。兴于唐而大盛于宋。风气所播。观象系辞之义,至是遂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19: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樂記》云
   
故鐘鼓管磬,羽龠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升降上下,周還裼襲,禮之文也。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

及其知,及其識皆心也。明聖述作即盡心者也。《樂記》明心故以易簡而言禮樂之教,雖亦有言中和然未及慎獨之教,此路下去則恐流為荀子之徒矣。

顧胡二人研究方向存在著出發點有誤之問題,故二者之辯根本不對題。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20 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2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7# 鶴鳴在蔭

其实顾胡二人的研究,对于破除《易经》神秘化还是有好处的,现在神化易用,招摇撞骗的人太多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0 14: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愿意对高老夫子的文章提出指正{:soso_e113:}
奈何学识不足,只好安心学习了。

感觉文章未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