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13|回复: 29

[追憶緬懷]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逝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30 12: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人行 于 2012-9-30 12:48 编辑 ) T" t8 O5 g: R  @% j
0 `4 b# o& W# u
re_505c1b879395e.jpg
& f+ R' ], K8 V  m
南怀瑾(1918.3.18----2012.9.29)
6 T; A( z2 T0 ]! h2 T% |& _! V( O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2: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在苏州逝世 享年95岁

! P+ x! \2 f! y' ^" e7 H0 s
( w" N6 h' E# X4 J* S- {% a/ a 4 `& B3 x  V9 D  p

5 Q! x5 d' W* X+ o- t
* s) \# E: w  ]8 h
4 w  z* W* Y9 n4 L*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P6 f+ L. h9 Z  O' r% [4 n, B
南怀瑾
2 p8 w2 ]6 q( u/ J

* h& I0 n" T/ B" E& {. u! f
/ [: d, J5 |% ^- W! U( u: N
! `% J6 I0 t& g9 @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张国庆实名认证微博透露,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先生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苏州逝世,享年95岁。另据《钱江晚报》官方微博透露,南怀瑾先生已于29日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遗嘱和善后事宜将随后发布。
2 i$ M/ n4 z- }. z: C8 H 6 ?5 B  u. Q/ K$ d" k
张国庆微博: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南怀瑾大师,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于苏州与世长辞,享年95岁!夜半闻讯,不禁想起读过的他的诸多著作,尤其是《论语别裁》,获益匪浅。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 ^  e4 [4 _4 j( M  z! n钱江晚报微博:【南怀瑾去世】本报记者@王小湛 从温州乐清人*大主任赵乐强处获悉,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已于昨天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本报记者随后将发布关于南怀瑾先生的遗嘱及其善后事宜。
: s: u" M6 p  c2 H. E4 N, [
9 m4 J7 P; O( V; X8 j+ a$ p南怀瑾生平简介 :
# J; I- N+ j6 R$ S& N. k" I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柳市;
1 s! A7 K" X7 R* A- [$ [国立艺术院第二期毕业;
7 L( R- b2 ]: @% y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 W" W0 h. U& Y
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
! P5 X* l* h, U( @1943年春,虚云老和尚赴重庆弘法,南怀瑾得见虚云老和尚。
9 j! |3 B, R0 P7 _9 A6 Q/ E1945年,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期间在峨眉山中锋大坪闭关三年。(为了修学)
: ]  v6 T9 W6 j' I; F离藏后赴昆明,讲学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 m) h2 G8 H  K6 ^, C+ H
1949年春前往台*湾,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讲学。+ M3 p0 w; I$ u3 o/ r# R
1971年创办《人文世界》杂*志。
* L: U+ J/ a# Y* t1976年到1979年闭关于闹市三年。/ ?/ X7 Y+ P0 u. ]3 g/ f3 ]: x' O# r8 B
1985年旅居美国,成立弗吉尼亚“东西学院”。4 v9 M5 X: q2 x  {( c0 @
1988年到香港居住。0 r% s& m- G# M$ O2 @4 S7 H. Y
1993年应妙湛长老之邀到厦门南普陀寺主持“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
% I- o  }5 @$ W) }) m2000年由南先生任理事长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儿童中华文化导读”活动向祖国大*陆及华人世界全面推广。" l* i9 z" G- r9 T
2006年在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创建太湖大学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2: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简介0 z1 V+ k5 Y" Q+ e8 v

! s4 W* g) F% q( S+ u- D/ B5 L南怀瑾:一九一八年出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跃马西南,筹边屯垦。返蜀后,执教於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旋即潜心佛典,遁迹峨嵋大坪寺,阅藏三年。后讲学於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校。赴台*湾后,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等教授。数年前旅美,现尚寓香港,未定所居。在港、台及居美时期,曾创办东西方文化精华协会总会、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方文化学院、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并关心家乡建设,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等。又将乐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为老幼文康中心,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倡建金温铁路,作出巨大贡献,众所皆知。生平致力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大学微言、老子他说,及佛庄严照(9张)、道两家三十多种著作,又经英、法、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罗马尼亚等八种语言翻译流通。其门生博士,自出巨资,用其名义在国内创立光华奖学基金会,资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学,嘉惠研究师生等举。要之:其人一生行迹奇特,常情莫测,有禅学大师、国学大师种种称誉,今人犹不尽识其详者。近年为重续中华断层文化心愿,致力提倡幼少儿童智力开发,推动读经及中、英、算并重之工作。又因国内学者之促,为黄河断流、南北调水事,倡立“参天水利资源工程研考会”,作科研工作之先声,不辞劳瘁,不避讥嫌云云。

, r( D; G/ t7 [' [1 e5 Y- y7 m ; I8 T: j+ t; C1 w% b( b& j
* b* Z0 d, W8 Z6 F

0 ]$ P4 ]( ?5 a. B) M4 j& I主要著作:% H0 |- J9 y  N
( W* g0 b, R+ N- a: B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5 C+ |8 i  O& }/ I2 M9 F

# S  W+ G$ |! R《老子他说》是南怀瑾为《老子》作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书末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0 12: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骨佛心儒表
4 R5 `# V8 g6 S! X! L- r0 N, M" g* J6 F' o3 C$ N
云游入定,身去,心骨不去
0 ?% l. U% Q# o1 P: B
$ C$ e# U0 o; U& P+ ^/ u缅怀。。。。。。。。。  ~! |3 s7 U2 L* e0 N
( U* A1 \: g, M# w: E
阿弥陀佛{:soso_e16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2: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访国学大师南怀瑾:世间须大道 何只羡车行
0 S4 Q" `$ X) d+ O1 `3 { * I: Z6 B8 s: e  ^: [2 k" X' p

7 W& n. L4 e) f9 X0 p; k'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 K6 n1 D6 w  P4 M: `' k
南怀瑾题词

( C; p2 D) ]9 s0 K, W
) E9 a+ ?5 @. c' ^: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 Y* O) p- |" p
合影
! S3 G$ |: b9 e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这是学界对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一种敬仰。去拜访这位学富五车的乡贤,当面聆听大师的教诲,则是我多年的梦想。
+ I4 F; A$ O# u0 J. a. v壬辰夏日,我从北京回到江南,肩负使命般踏上追梦之路。# ^% R" J/ t; F* W) L0 n
拜见南师 需要缘分6 g' ^6 a3 R+ f  ?! y' j! ]% Q
位于江苏吴江市庙港镇的太湖大学堂,是国学大师南怀瑾目前暂时居住与传道的地方。占地约300亩的太湖大学堂临湖而建,宁静而肃穆。七八幢中国风格的建筑错落相生,由一条小道和远处几幢西式的小木屋相连,具有独特的田园风情。
. N  Y% i3 A, w! q# e7 ~: y  _+ J. S太湖的庙港,也就是“太庙”。这是南怀瑾回答许多人问他为什么选择这里的一个答案。4 `# P3 g  g7 V) j% K5 t9 K
上个世纪80年代,南怀瑾先生怀着爱乡报国之心牵头修建金温铁路时,让我对这位远在他乡的乡贤开始有所了解并产生敬意。90年代我在温州乐清市政府工作时,曾参与修建乐清翁垟南怀瑾故居的一些工作。遗憾的是,这个故居至今也看不到多少有关南师的踪迹旧影。新千年之始,也就是南怀瑾选择吴江庙港兴建太湖大学堂之际,我曾随家乡父母官来过庙港,在工地上听过许多有关南师的故事传说。二十多年来,陆陆续续读过南师的一些著文,带着南师门生侯承业编著的《南怀瑾与金温铁路》一书,从乐清到温州,转调至杭州工作,最后来到北京,始终没有放弃谒见南师的梦想。因为我现在工作的单位正在建设国学中心,人生路上的一些问题也想求教大师,终于让我下定决心,在五月花开的日子,踏上寻访南师的道路。1 `8 t6 {# U: B# ]# N9 j9 g/ B( J  z
“拜见南师,需要缘分。”这是吴江市文艺界一位领导在我让他帮助联系拜见南怀瑾时说的一句感言。他说自己虽然生活在吴江,却没见过南师,有两次跟随市主要领导去太湖大学堂,也没缘见到南师。
9 M4 M; I' Z4 {; y/ M! s果然如此。我通过江苏上海许多自认为可以联系上南师的关系,现在都无法接上头,即便到了太湖大学堂门口,也因为没人接待而无法入内。最后,我把希望寄托在家乡乐清。当我打通乐清市人*大主任赵乐强的电话时,这位近年在力推地方文化复兴的父母官说:你的电话来得真及时,我正在前往杭州的路上,已约好明天去拜见南师。: F0 l4 L& O/ i
这或许就是缘分。古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事后设想,如果我提前三五天联系,他或许还没定下时间行程,前途也就无法感知;要是推后三两天联系,他已见过大师,就不便再去打扰,我也就无缘了。而赵乐强主任这些年为家乡文化人做了不少好事,是我多次回乐清想拜访而多年未谋面的人。也因为缘分,我们不仅相聚在五月花开的日子,而且还一起去拜访一位需要有缘才能拜见的大师。
" ^9 d8 E3 ?8 x/ d  g
. I: E/ P6 M' }5 W3 B研究国学 要学温州话$ `( N( h+ M: k3 r/ v
第二天(5月29日),我们如约来到太湖大学堂,并入住学堂专门招待来宾的客房。晚6点,南师在大学堂被称之为“人民公社”的食堂陪我们吃饭。据说,陪客人吃饭是南师给客人一种特殊待遇。
+ Y7 T/ Z1 P7 m/ p“我们都是温州乐清人,我们乐清的“乐”字,至少有4种读音。你们知道吗?”年逾九五的南怀瑾精神矍铄,健步行走,谈吐清晰,见到家乡来人,话题自然从与家乡有关的事说起。) p5 j9 W& N9 w/ Q- }8 U; t
坦白的说,我们都知道乐清的“乐”是个多音字,却很少知道有这么多种读音。南师说,除了都读lè和yuè,还有读yào,如在《论语》雍也篇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外,河北有一个县名叫乐( lào )亭。如果加上溫州土话读e,就不止4种了。
) |8 ^+ B8 p# s; `9 b. t南师还清晰地给我们诵读温州江心屿宋代乐清籍状元王十朋那对奇妙名联:云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散;潮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消。他告诉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和古音有很大差别。广东话是唐代国语,闽南话是宋代国语,我们温州话至今还保留许多古音读法,是唐宋之间的国语,用温州话作诗填词,押韵要比普通话更接近古音。他说,现代人研究国学,要学习温州话。
2 X; F9 N& s5 \% \* K7 |' O, W乐清旧时分县东和县西,县东近现代主要名人有辛亥志士、著名报人朱镜宙,国民党立法院长倪文亚等;县西有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发挥重要作用的国民党组织部代理副部长张冲、南师和陈诚等同门恩师朱味渊等。南师谈起故里乡绅名士,十分清楚。因为要写回忆录,他还详细地询问家乡一些地名交通和居民住户的变化,说自己准备请人航拍一张今日乐清的地图作参考。当赵乐强主任告诉他,乐清现在已有现成的航拍地图,回去就可以寄给他时,老人不顾90多岁的高龄站起来鞠躬致谢。
+ v; s+ Z0 Z' k/ Q' K南师回忆说,自己刚到台*湾时,带去一部清代编撰的《乐清县志》。他发现当时在台*湾的倪文亚、朱镜宙等同乡名士都没有家乡方志,曾面责他们不关心家乡,自费出版印刷了上千册赠送给在台*湾的同乡。
8 c8 q: k& J: \3 n9 y( S南师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可谓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近年来,南师已很少为外界题词,当赵乐强主任和我诚邀大师为家乡的三禾读书社,以及拟举办的“八百里瓯江图卷”创作活动题词时,南师欣然应允,给我们以极大的鼓励。
% }+ f: L; ]3 I/ S( t' X别裁论语 国强为尊
) n2 [1 `( }) V( n南怀瑾大师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和蔼可亲的,具有仙风道骨之气。他说,我个子不高,但有时候架子也不少,那大多是在外国人面前。: z0 }. [1 ~& o/ i1 Z$ p% H. F) O6 p
南师曾愉快地和我们谈起他在美国生活的一些片段。上个世纪80年代,南师曾在美国生活了3年。他在美国居所门口摆了一对很大的慈禧手里流失到国外的石狮子,架势也很大,让许多进进出出的美国人都弄不清楚他是个什么大人物。有人请他讲课吃饭,见状也不敢怠慢,让跟随他的中国人见了都很过瘾。) d+ d, `- z7 v  N: [
南师去美国时,带了10多个随从。当时许多中国人在美国因为没钱看不起病,南师就随身带去了两大袋中草药。过旧金山海关时,美方检查人员不清楚南师带的是什么,让警犬上蹿下跳地嗅查。南师身着长衫,手拄拐杖,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美方人员问,这个人是谁?南师的学生告诉对方:他可是中国当代的孔子,是你们总统请来的客人,不是他自己要来的。他带的可是能治百病的中国神草,要是不能过关,你们就得好好给保管,等先生回国时再带回去,要不现在就带走。美海关检查人员看南师的架势不好欺,只得乖乖放行,让南怀瑾一行带着中草药出关。# X. P5 F3 j( Z% O  B- J6 I8 V
席间,南师还给我们透露了这么一件事。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时,他曾主张出资把前苏联的整个黑海舰队买下来,捐给国家,可惜的是未被重视。当时,他还出资50万元帮助哈工大开展对苏技术交流和人才引进,也因为种种原因,哈工大两年后才收下这笔当时学校急需的资助。
( o2 n: S  o9 E" Z; t. I4 R南师幽默地说:“我这个人身份比较复杂。共*产党说我在国民党那边当过官,要抓我;国民党则说我帮助过共*产党,也要杀我。其实我是无党无派,就是爱国。什么有利于国家,我就做什么。国家强大了,我们做国民的才会有尊严。”. V5 C0 ~. V/ t$ L3 S
近年来,海峡两岸陆续有权威人士撰文披露南怀瑾先生作为国共密使,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所作努力的史实,让我们对大师的爱国情怀增添许多敬意。
+ i8 ~& q0 {! N& j0 [* \ ; g! U$ [5 i% Q  E- |  C. F" c
历史经验 文化中国
5 Y2 ]4 N, g& q, ~, ~“共*产主义的理想,SHZY的福利,资本主义的经营,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是南师20多年前在美国讲学时,教导回国投资建设的侨胞必须具备的四项基本理念和认识。他把中国文化的精神设定为一个终极目标。
+ f; T! U/ w, i1993年4月16日,南师曾给修建金温铁路的同仁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只要你们有这个心,真肯为国家、为老百姓尽心尽力,我愿意拿出两三千万美金,由你们去自由发挥。什么名,什么利,我都不要。所有的功劳归你们,所有的好处也归你们。我真正愿意做的是:为文化事业作出贡献。那比起这条铁路的价值,不知高出多少倍。这是无形的,但却是我真正的目标。”言辞间让人感受到南师一生对文化事业非同一般的追求和热爱。
- p. s& `# U" q3 N& h; [南师一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他总结千年历史,把文化建设放在国富民强的首要位置上,并孜孜不倦地为之努力。金温铁路建成后,他信守诺言,功成身退,把所持的股份全部归还给国家,专心从事文化事业,在吴江庙港兴建太湖大学堂,传道授业。
8 V# b, |, n4 [6 _让人感到新奇的是,南师对传统文化的教授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他让学生创办了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探索办学经验给社会国家参考。这所小学的教育理念是,将中华传统教育融合西方体验式教育之中,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实践人文的精神。大学堂现招收小学一到六年级各一个班学生,课程以兼顾儿童身、心、灵为主要特色,希望结合田园教学、文化课程、心灵教育,培育出术德兼修、知书达礼、心胸宽阔、体魄健全的国民。: E9 ?+ C1 J/ d5 U
南师还有一个教育理念,那就是“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和其国民的身体强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他十分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在太湖大学堂,学生每天都要上体育武术课,以健身体。据他的长孙南品峰介绍,他前些日子来太湖大学堂看爷爷,南师还教他扎马步。
# x* f  E+ T( M0 w) s6 s+ y“铁路已铺成,心忧意未平。世间须大道,何只羡车行。”这是1997年8月南师在金温铁路建成通车时作的一首诗。诗的后两句就表明了大师的心境,那就是世间须有大道,这大道不只是可以行车,而是一条可以通往人心的大道,是一条用文化、用道德发现修筑的大道。% `$ N: ~4 h8 t4 v; L
这就是国学大师南怀瑾真正要做的事,一个大贤的文化纪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2: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人行 于 2012-9-30 12:58 编辑
9 M2 |: F& w" ?( w8 b. I$ s8 G; T! P0 g- @! u1 {# m
南怀瑾:儒家是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是药店
" a3 ]! Z" i, M7 s: x1 W$ b9 A% m. @0 @) P& v1 g! d7 W! w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南怀瑾先生十年前就已经提到,“今日的世界,由于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如交通的便利,建筑的富丽,生活的舒适,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这在精神上来看,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 ?$ ]% l5 T* }* ~/ p·人物简介·7 k7 u7 ^4 b$ M% f! x  f) u* H
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严格传统的私塾教育。青年时代曾任教于军校,辞去教职后,游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后在峨眉山大坪寺闭关研究佛学三年。1945年曾任教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1949年春赴台,先后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并应邀至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1985年夏,离台赴美。在美国期间,成立了“东西精神学院”,旨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有著作三十多种。1988年,返港定居,参与促成金温铁路的建设开工。2000年开始至今,南怀瑾花费6年左右的时间,在太湖边修建太湖大学堂,继续传道授业解惑。
7 f, D5 c: m$ N9 m, g& A儿童读经运动% [) J4 P& ?, y8 N6 e
很多人称南怀瑾先生为大师,而他自己总是低调地说这一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事实上,这位耄耋老人阅尽人间风光。0 j/ I: B9 u" n! B: S" W
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的南怀瑾先生,从孩提时起就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到17岁时,除精研四书五经外,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极爱读书的南怀瑾先生不仅爱读书,也热爱藏书,他的收藏堪称收藏宏富的图书馆。而他自己读书也是既多且快,一目十行,过目成诵。正是因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南怀瑾先生无论是演讲、上课还是闲聊,他都可以随口引证。
5 L8 i! C7 R# ?/ e, y1 K/ I不过,无论在著作中、讲堂上,还是与学生、友人的言谈里,他一直在推崇着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儿童读经运动”。因为他认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就在于有一批历代流传的经典,这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资产。他把希望寄于儿童,寓于未来。他强调文化重建要从娃娃抓起,提倡年幼的孩子读书、背书,背诵的内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中的经典,甚至也包括一小部分佛家的书。对于南怀瑾而言,如何把文化落实于社会人群真实生活之中,是他念念不忘的大事。
" h. K8 o( s  g6 V2 C) g在南怀瑾先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下,“儿童读经运动”在全球华人社会得到广泛推广。不仅如此,南怀瑾先生以出世的修养,做入世功业,这种态度和精神,对今天的商业社会成功人士也深有启发。; ?! U: U' N. }# U7 J3 `
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学界到商界、从佛学到国学,从出世到入世,南怀瑾先生皆有涉入。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治学行径,使南先生不同于一般学者,而是出入儒、佛、道之间。
, N3 T: R4 g4 _0 i2 T9 r南怀瑾先生有很多头衔:教授、居士、宗教学家、哲学家、国学大师和禅宗大师等。然而,长期以来,流传最广的却是一个最普通的称谓——南老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这样称呼他。而南怀瑾先生所想的,就是希望随缘教化,运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与传播,挽回人们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精神危机。这一切也正是那些诚心而来的社会精英们,愿意追随他研习的原因。( J! J+ A# i& e7 ~
一生修了两条路) {. D, i, _  c2 j$ U% C
一个人一生里做一件事情,对世界人类永远有功劳,永远有利益给大家,这个才叫事业,如大禹治水。上到皇帝,下至乞丐,都不是事业,那是职业。
: c* _' s- y& F4 w南怀瑾先生的一生,最让他自许的是修了两条路。其中一条是金温铁路。南先生以6年修建金温铁路,但另外一条路,他恐怕要修一生:那是一条心路,一条以传统文化疗治精神危机的心路,而这条心路比有形的路更难修。1 z8 L6 }+ H& w3 Q
1997年4月,浙江金华到温州的铁路全线通车。金温铁路历经曲折,先后倡修了7次,均未成功。1987年南先生开始参与这件事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历经多年促成,极大地促进了浙西南乃至整个浙江的经济发展。铁路修好之后,南怀瑾先生还路于民,铁路沿线的一切利益都不染指,干净利落地写下句点。对他而言,参与此事,不过是他人生当中“义所当为”的事情而已。据说,当初金温铁路经过评估,从商业角度上说,绝对不能投资,但南先生决心要做这件事情。从开工到全线通车,他写给各方面的信函,竟然有百万字之多。他说:“我一生说出的话,一定做到。我做一件事情,只问它应不应该做,该做的,我一定去做。”$ C8 Q" ^: H* I4 G
) e- N8 D, X2 U5 [! A" R
曾经有人问:南先生仅是一介文人学者,如何能拿出数亿的资金来修建金温铁路?南先生笑着回答:“我之所以能拿出钱来修铁路,因为我是在台*湾的温州人,温州人与生俱来的商品经济意识。”这只是个笑答,但南先生弄潮商海数载,不仅积累了财富,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商业经验。
; M. t5 `4 e- Q5 W1 H) `, [' m对于商业经济,南怀瑾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他看来,今天全世界的人类文化,最有影响的是四个方面,他们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凯恩斯的经济学、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思想。而现在的工商界人士,就是始终在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范围里转。
' Y( P3 N0 {+ Q- c  a尤其是在商海无常的今天,在实践的基础上,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领会的禅学内涵,南怀瑾关于工商业界的看法和建议,让很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们深深折服,有很多富商巨贾都曾拜他为师,将他的东方文化思想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南怀瑾曾对一批经济学博士说:“我说你们的经济学是书本上学来,没有用的,我的经济学是实践得来。我做过生意,还赚过大钱;我也亏过三次,亏到当衣服吃饭的地步。懂了这个才懂得经济学,才懂得做生意。你光有赚钱的经验,没有垮台讨饭的经验,不行的。”' C* M4 k/ H4 @3 C% C
金钱固然可以带来富裕的物质生活,以及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南怀瑾先生一直强调的是功成名就者的社会责任感。南先生曾说:“一个人一生里做一件事情,对世界人类永远有功劳,永远有利益给大家,这个才叫事业,如大禹治水。上到皇帝,下至乞丐,都不是事业,那是职业。”在他看来,现在很多人将工商业做得好,发了大财,或者官做得很大,但那也不是事业,是职业。一个人活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大众、国家民族做了贡献,真正的事业精神在这里。
  q5 n% N) B; d* d, |# A% \) s巧妙解读儒释道“三大教”# a9 Z0 v# L# E3 y+ N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 B& y% {! p* H0 }& Q) N: D3 B  {南怀瑾先生的学识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但他最鼓励并推崇的,其实一直是儒家积极入世、脚踏实地的作风,先做好一个人,把社会建立好,才是第一重要。南先生把中国文化的精髓比作:“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7 o- K" L) g" g. V$ k
而幽默的南怀瑾将自己的立世“秘诀”形象地称为“买票不进场”,他的朋友遍及世界各地,各种政党派系身份的都有,如何才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进退自如呢?他说,“就好像参加一个PARTY,我有门票我就可以进去看看。可是真进场,就被套进去了,我不去。我就是因为一辈子光买票,不进场,所以现在各方面都变成朋友。我对于各党各派都是朋友,到现在八*九十岁,原来大家怀疑我是这一派那一*党,我的头上戴的各种帽子头衔多得不得了,结果我到今天,始终公平是做一个隐士,我基本走的就是隐士路线。这是因为每一*党每一派我都是买票不进场。”5 w6 c2 X8 R1 P/ Y; I6 [6 W
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有三“士”。第一个“士”,是自己读书,自己站起来的;第二个“士”是出来做官,“学而优则仕”;第三个“士”叫“隐士”,隐士在政*治上的态度,用西方政*治哲学的观念,叫做“不同意主张”,不反对,也不赞成,不过是个人不同意。
; l' Q( D$ ]# c/ j- M8 S" H南怀瑾先生一生自律,刻意低调,从不主动去宣传自己。但在众人眼中,身材不高,总是身穿一袭青衫,脚踏一双布鞋的他,既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学界泰斗,也是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永远宁静超脱且情意醇厚的仁慈长者,但更是永远微笑、呵护备至的严师慈父。他常言,自己的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豁达大气如此,但熟悉他的人却说,南先生其实经常叹气。他结识的人可谓三教九流,但“曲高和寡”,真正能惺惺相惜的却很少,所以,这份热闹中的孤独叹息更是一份无奈。
4 ]  s- @* G- f. r, C- W3 i不过生日/ l, C* K% ?0 X6 b3 O! ^- \  c5 [
中国文化有三‘士’。第一个‘士’,是自己读书,自己站起来的;第二个‘士’”是出来做官,‘学而优则仕’;第三个‘士’叫‘隐士’,隐士在政*治上的态度,用西方政*治哲学的观念,叫做‘不同意主张’
8 L# O, {" G# g, B0 P年轻时,南怀瑾先生辞亲远游,人到中年又挈妇将雏去了台*湾。“高堂在,不远游。”深受传统文化教育熏陶的他,对于自己一直未能亲自尽孝、母亲离世时也不在身旁一事始终记于心。在他看来,生日为母难日,那天既是母亲受苦的日子,又庆祝什么呢?所以他一直反对过生日。台*湾刘雨虹女士曾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端着蛋糕向他说“生日快乐”,岂知,南先生只是抬头看了她一眼,然后不理不睬。一次冷遇过后,刘雨虹女士说自己再也不向老师贺寿了,以免又自讨无趣。其实,每逢母亲生日那天,南怀瑾先生都心有所感。对他来说,对父母的思念和对故土的依恋是统一和谐而不可离分的,久而弥深,老而弥笃。
3 K" u, G. z  ?- y为子不能尽孝,为父却要尽责。曾经,一天忙到晚,除了上课及应邀出外演讲,还有络绎不绝的访客,南怀瑾先生一周几乎天天忙碌。但在百忙中,他并没有忘记照顾家庭,至少在周末尽量要与妻儿共度。对于孩子,他则要求非常严格。或许是因为从小就跟随在父亲身边学习,南怀瑾先生的孩子和其他人一样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南老师”。  `5 `+ \" |- Z; l  j
7 w; R, w! b9 X5 V2 I* H3 s" H
长相酷似其父的南一鹏,曾经是美国加州胡桃市历史上第二位华裔市议员。在他的眼中,父亲的确是一位很特别的人。“我四五岁时,最怕父亲回家。因为他每天要求我背诵唐诗和《古文观止》,完不成学习任务还要受罚。父亲对形而上的东西很透彻,对形而下的事务也很了解,所以他处理世事总是很得体,这方面我受他影响很大。”在几个兄弟姐妹中,南国熙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父亲对他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也许正因为此,南国熙做事非常严谨,工作也格外细致,对公司的每件事情他都会做详细了解,就连工作环境的卫生也有高标准的要求。南国熙和南一鹏两兄弟,一个从商,一个从政,奋斗的方向截然不同,但是两人的人生态度却极为相似,而两人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也是深受父亲影响的缘故。
* |& Z$ q* a! {" Z$ W% x' s不过,许多人都说,南怀瑾先生对那些与其子女同龄的人倒是比较宽容,如同慈父一般。他以密宗上师身份为弟*子们灌顶所收受的供养红包,从来不打开看,遇有来访的小朋友,随手打开抽屉就拿出来送人。南怀瑾先生还颇具古侠之风。凡有宾客来访,无论男女老幼、地位高低,他必定留客人在家里用餐。而且好酒好菜统统用来招待客人,自己则几十年如一日,午、晚两餐各吃一小碗红薯稀饭,酒几乎是点滴不沾。而南先生的每日的工作却异常繁忙,讲学、会客、教拳、礼佛、诵经、参禅、打坐、处理会务及往来信函,夜晚还坐拥书城,阅读写作……4 ^! S, M; U" R% A. e" V+ @* z
台*湾的艰难岁月
" `2 N9 c& V( P" V/ Q# X$ [3 v3 L1949年到台*湾的南怀瑾31岁,他面对的第一要务是生存。那时候的台*湾,物资极其贫乏,“一串香蕉三个鸡蛋,就是一个摊贩货摊上的全部物品”。起初南怀瑾和温州同乡一同做船运生意,因货船失火,投资血本无归。后来南怀瑾也会说起这段窘迫时光,不过几句就带过了。1955年,困境中的南怀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书刚出版时每本定价新台币5元,根本没有人买。但10年后,少数流传的此版旧书,在香港书摊被居为奇货,每本价值20美元。" j: b# w: q# A* k8 v. M) s
在台*湾,南怀瑾此前的传奇经历并没有形成太大名气。他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传奇的隐士,影响力并不为大众熟知。后来随着经济的复苏,文化逐渐得到重视,南怀瑾隐士生涯中打下的那些根基就逐渐显出了实际意义。邀请南怀瑾讲学的学校、机关、社会团体越来越多。频繁受邀讲学的南怀瑾开始吸引了更多听众,在口口相传中,也逐渐有了新的神秘色彩。刘雨虹第一次见南怀瑾,是1969年10月在台*湾师范大学做“佛学概要”讲座的时候,第一印象是这个瘦小的老人“面色与常人不同,那是略微发亮的淡淡的金黄*色”。再回忆,刘雨虹也笑,“现在看多了就习惯了,当时真的觉得很特别”。' ]7 T* W8 S8 q: Q5 \! q
关于执教,刘雨虹女士回忆起另一个细节,1971年南怀瑾受聘于台*湾辅仁大学,正式开设了《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刘雨虹不理解,后来是南怀瑾自己解释,他的课程太受学生欢迎,教室里是满的,窗外还站了人,这就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和难过,自己应该急流勇退,以免他日遭忌,反而不妥”。这也让刘雨虹感叹:“老师做事情总是会很细心,不让别人为难。”
6 X4 V( Y$ K: r% R; Z4 R, `写书的人不但要有耐心
7 [. r( v# V% n% z, D1970年3月22日,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召开成立大会,参加的会员有70多人。禅学班也于1970年7月15日开课,为期6个月,每逢一三五晚上19点至21点上课,参加者学历多是大专以上程度,南怀瑾主讲的课程中包括《论语》和禅学。初办禅学班,虽收些管理费,也只能支付水电及部分房租,连南怀瑾在内,其他来授课的先生们以及工作的人,多是义务性质。再回溯,刘雨虹说,“东西精华协会对南怀瑾的教化目标来说,是一个转折点”,“由以往个人单打独斗的形态,进入一个有组织能发挥众人力量的状态。后来认同支持的人愈来愈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影响力也就从‘点’扩充至‘线’了”。
' Y% B3 _. K& j% R0 Y$ Z1971年2月,南怀瑾决定办杂*志,刘雨虹说,“他的想法是赶快推广业务,文章千古事,文字的流传比讲演广,该做就马上做,借钱也要做”。1971年4月25日,《人文世界》第一期出刊。南怀瑾写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开始连载,此外他每期都要动手写几篇关于儒家、道家以及密宗的文章等。《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在《人文世界》连载两年后,许多人都希望能看到单行本,刘雨虹说,“那时候做任何事情,都是打穷算盘”,负责杂*志日常工作的李淑君就把杂*志的文章加以剪贴制版,省了重新排版的费用,出版了。这也是由杂*志而衍生的第一本书。出书的钱是南怀瑾从股票里挣来的,后来这本书经由朱文光译成英文,于1984年出版,这也是南怀瑾第一本被译成外国文字的书稿。英译本初出版时,在美国销路平平,但日子久了,看的人越来越多,版税也越来越多,并有多国文字译本出版。南怀瑾后来也常常笑说“写书的人不但要有耐心,还要活得命长才行。”& T  `3 H% i: C9 A& H6 G
不过在大众中,影响力最为深远的,还是《论语别裁》。这本书的诞生让学生刘雨虹感叹,从协会到杂*志再到书籍,“老师做的事情并没有很刻意,结果都是水到渠成”。原本是件很平常的事,南怀瑾用了11个月把《论语》讲完,但因为听讲者中有一个会中文速记的蔡策先生,就促成了《论语别裁》问世。从速记变成文字,蔡策花了半年时间,之后,南怀瑾从1975年9月起,开始整理,到了第二年5月,《论语别裁》出版。刘雨虹说,以后几年《孟子旁通》与《老子他说》的出版,都是同一模式。刘雨虹的评价是,“《论语》讲了几千年,但这次是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和参的空前方式,所以受到很大的欢迎”。( |; f' s# c! V4 P7 O; {* P& D* S
一位记者在结识南怀瑾之后,曾经有3个多月在香港“近距离观察”的机会,后来撰文回忆描述了南怀瑾处所中宾客盈门的盛况,“通常在下午6点钟左右,南先生便来到会客厅,先点上一支烟,再慢慢品着热茶,看看香港亚视或有线台的电视新闻。这时,提前约好的访客便陆续来到,南先生遂请他们一一落座,开始亲切的晤谈”。“如果怀师要讲课,餐叙便在21点前后停止;倘若当晚不讲课,漫谈会持续到22点半到23点”。
/ d3 B9 A. d0 q( K; J南怀瑾·语录
7 o3 E. C; g. N2 z, \# p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这就是施。但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3 m+ o# e; f/ B/ t5 Z5 f
“功成身退数风流”,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6 R/ v' O& r( `
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 {# A( O( D2 ]0 b' r, @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 h' S3 K" b! {% }; c( `/ Y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 ~4 I' H4 P1 n3 \4 u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是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中国青年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2: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儒学是中国文化核心完全是误解的结果
+ n" y9 x1 O) i本文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26期,作者:兰溪,原题:《南怀瑾感论儒家与政*治》0 \5 B; s9 L( Q" x, A
: @( c0 a- A! i
孔子秉承周公汇集教化的宗旨,只是“陶铸尧舜”,教导人们如何塑造圣君和贤相的典型。
6 f  b" f4 T, c1 Z$ t- X$ j: d2 w( ?7 L
常有人问南怀瑾先生,“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中坚代表吗”?他常不知所对。& H, c+ y2 z; f
3 d4 B$ W- e% K4 h* M
他以庄子的“大椿之树,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为喻,说:“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因时代久远,自然会形成庞杂而高深的特点,枝条茂密,干叶缤纷,又加上攀附干叶之外的藤萝茂草,纵使是专家学者也难一一剖析精详,又岂能随便即加定论?”: D1 [" g! F) g

# m5 ?( M$ V+ T' p但南怀瑾先生仍然以他毕生所累积的知识,对中国的儒家文化的流变做论述,微言大义,是非评价皆在行文之间。(以下根据南怀瑾先生文稿整理)
! |- z2 ~. W5 v& N$ \9 N! [. o, G, z2 `/ l, x
儒学的误会
0 y% P1 Y9 T- K5 c2 X9 p0 U5 R! t& m: z0 V
要讲中国文化,实在不能以一概万,更不可以偏概全。勉强地说,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本质影响民间社会的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并非纯粹是儒家或孔孟之教。再看历史政*治学术思想的运用,实质上,也掺杂了法家、道家、兵、农、儒、墨等诸家之学,并非完全属儒家学说。, ?2 J9 M6 l  L$ h: N9 O

0 @3 s6 t$ w( p' f讲到文化,首先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历史,更要精细读我们先民的历史。对于有堂皇尊号三皇五帝等,暂且不论,只要从众所周知我们的共祖轩辕黄帝所建立的文明开始,大家就会了解,我们的文化是有上古原始自然科学的天文、星象、历数,以及人群生活技术的农业、畜牧、兵器等的开发所形成的;然后根据自然规律的星象,而建立起管理事务的政体官制。但是这一切的上古传统学术,后来却被汉代的历史学者们,统统将之归纳到道家、阴阳家、杂家的范围里,因而形成汉代以后的中国文化,似乎只有读书的儒生们所代表的儒学,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个现象完全是由误解产生的结果。
; Z" _( @, `6 S: y6 W" S0 E6 `/ B# q( w2 J
如果说自周公制定礼乐,再经六百年后孔子删诗书、订礼乐,形成的孔孟、儒学,就是中国历史政*治上的主流,那也未必尽然。须知周公、孔子著书立说的目的,只是汇集先民对于人道文化的精华,传之后世。希望以此文教,普及人人,上至帝王,下及百姓,都能做好一个“人之谓人”。万一出而为政,为社会人群来做大事,必须博古通今,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圣君贤相。换言之,孔子秉承周公汇集教化的宗旨,也正如庄子所说的只是“陶铸尧舜”,教导人们如何塑造圣君和贤相的典型,使他为人群服务而不负平生所学。. I( h- j6 d+ i! a
! _9 o3 i$ H# U# c, g8 c
但遗憾的是,自秦汉以后,所谓的儒生们,为了谋求荣耀的职业,而出仕为官,只是依附在既成权力的帝王陛下,臣伏称尊,自己既非皋陶、契、稷的君相雄才,更不是号称有“致君尧舜”之道的臣子,岂非春秋大梦。由此而使负有师儒之道的儒家学说,以及“五经”“四书”等儒学内涵,反而变成千古蒙尘的迂疏之学了。虽然如此,但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上,历代的儒生们,总算还保留周、孔之教的精神,而使儒家之学发挥了经络作用,成为周延贯穿诸子百家的重要文化了。等于人体血肉之躯的生命,如果没有经络的作用,就会断绝生命而无生机了。4 t8 J8 [: h3 z# L3 G5 z

1 C( X$ u# D$ i8 f师儒之道
3 g9 p# L- X8 N8 r0 V$ D7 b
1 s  a6 J( X6 }! R  w5 U从周武王奋起革*命,推*翻殷商末期纣王的暴*政,建立诸侯分封,中央集权的周朝封建制度,大致相似于欧洲历史上的联邦政体。但周朝封建制度,并非类如欧洲中古时代奴隶制度的封建。周代的政*治,是以文化为中心的政体,由周公姬旦制定礼、乐、刑、政制度,并以师儒之道为最高导向,所谓:“师以德行教民”,是以注重全民的道德教育为基础;“儒以六艺教民”,是以全民自治的文武合一和生产技术相结合为根本。但时势的驱使,任何一种体制,始终难逃盛极必衰的自然规律,所以周初封建体制虽然是以师儒之道精神为基础,但是经过几百年,也便趋向衰落而变质了。. V* [4 v" C" H% g- t6 J* [; b

9 Q8 b3 n4 G, o6 s$ n到了春秋时期,所谓师儒之道的礼、乐遗风,只有周公后嗣的鲁国,大体上还保有周礼文化儒术的规模,所以便有出生在鲁国的孔子,起而祖述王道遗志的精神,“删诗书,订礼乐”,传述德行之道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结合,保留兼备师儒为一的教化,作为后世的准则。孔门弟*子如颜渊、曾参,传承了孔门以道兼艺的精神;至于子游、子夏等人,稍有不同,是以文艺兼道为主。因此,春秋末期,在鲁定公、哀公、(公元前509~468)时期的鲁国,还保留儒术最为纯朴的风气,这也就是后世至今所说,鲁国这个时期,为儒家学术思想突出成家的主要时期。$ {6 m0 @' S& m1 l4 \3 m% `" H
: K' Y5 Y# w% E  D2 K6 _% c* Q
秦汉儒术* ~4 p. {: ]( J. N& b. t) p3 U2 [
$ e1 H) U. {! t" @4 t7 }
战国开始,除孟子以外,由儒家衍出的荀子(荀卿)儒术,便大有不同于曾子、子思传承的道贯。而且由孔子订定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传说,也各自主守师承,显现了分歧。秦始皇统一天下,由荀子的弟*子李斯为相,建立以法治为主的政权,完全舍弃周鲁儒家的典范。因此,在秦汉交替的七十年间,所谓儒家经世之学,几乎命如悬丝,虽不绝,但如缕。
: v- ^6 i. V. k7 I' F
! V8 o7 z' J+ X3 X: l( r7 R刘汉兴起的初期,旧史所称誉的文(汉文帝)景(汉景帝)之治,它的文化政*治精神,大体上是以黄(黄帝)老(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刑名(法治)相掺杂为主体。再传到汉武帝时代,才有所谓“罢黜百家、一尊于儒”的时势出现。如果站在现代思维法则,评论汉武帝时代的文化历史衍变,对于“罢黜百家”之学的得失成败,实在难下定论。但自汉武帝到汉宣帝以后,汉朝政权政府中的人才,如公、卿、大夫、士、吏等各阶层,大致来讲,确实是彬彬多文学之士,蔚成一代风规。* n- t. m' {) \- r' F
' Q9 M, o/ _" L; n$ y
东汉以后,号称儒生数万人,对五经章句训诂的学问,反而越来越疏懒,一般所谓的高名善士,不但不能以周、孔之学致君于尧舜,更不能感化皇帝背后的一群太监。在朝廷中的有学之士,厌恶太监们的擅权与专横,一般自命为君子的儒生,不能如君子的周而不比,反而形成入小人们比而不周的党派,因此与太监们竞斗权力,在历史上首先出现东汉特殊的党祸,终使刘汉政权,陷于衰落败亡了事。但我们在前后《汉书》中,如能注意儒林的传记,便可知道两汉经师家法和授受的秩序,对于周礼师儒之道的精义,虽然并未达到最高领域,但在当时的名儒大臣们的章疏文辞中,祖述周、空法言,对于辅助当时的政*治和教化,仍属相当有力。所以历史学家们认为汉儒:“朝秉纲常,士敦名节,拯衰销逆,多历年所,则周鲁儒生之效也”。这些评语虽是秉笔写历史的儒家们的主观之言,在儒言儒,大致也是事实,不能完全厚非。7 P2 _7 M# o' B1 r. @7 h3 V3 o

% Y( f/ _( H* L佛儒掺杂
  z% u' i$ s$ c5 i
1 ~+ Y! ]8 |. x  P- _9 K到了魏晋时期,因受汉末儒学空疏迂阔的刺激,学术思想一变,偏向《老子》《庄子》《周易》,三玄之学崛然盛行,儒家经学几乎有衰歇停顿之趋势。尤其自东晋以后,政局演变成南北分治的割据局面,师儒之道的传承,也就渐渐发生异同的见解,北魏和南朝的萧梁时期,对于儒家经学的义理注疏,文辞更臻缜密。南方的学者,喜新而厌旧;但北方的学者,守旧而疑新,甚之,讥诮南朝的学者标新而多伪。在此时期,印度进入中国的大小乘佛教,布译新知,与三玄之学互相合拍,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化吸收并融汇新知的特色,姑不具论。* g9 X: ?8 z" M* {, p
$ s5 G# s) U# l2 D; I- s
隋、唐之际,承接魏晋南北朝两百余年儒、佛、道三家之学的互相掺杂之后,思想开*放,从儒学的六艺变成以文艺为胜场。文章诗赋,别开生面,除了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汇成巨著之外,师儒之道的精义,专家传经的风气,几乎绝响。李唐三百余年间的文运,雄浑潇洒,风流倜傥的别致,其实,都是禅道与文艺相仍的天下。中唐以后,名臣学士,为了政见的异同而兴意气之争,师儒之道的经义,在学术上并无特别的创见,如李德裕和牛僧孺的党派之争,无非是文人学士在意气上的用事,以致祸延朝野。直至唐末五代八十年间,高明之士,厌倦时势,大多不逃于禅,即归于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2: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何为道家的精、气、神
/ S' O: v2 a0 z6 l
0 Q3 B' H- p6 z6 h, a
; G! b* a6 x) D  }7 h  y! g3 Z% b  m道家与道教,但从外表看来,好像不可分离,而在实质上,却大有不同,秦、汉以前,道与儒,本不分家,甚之诸子百家,也统统渊源于道,这个“道”的观念,只是代表上古传统文化的统称。儒、道分家,与诸子百家分门别户的情形,是由战国末年到秦、汉之间的事,尤其汉初有了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观念以后,相承因袭,愈来愈明显。汉、魏、南北朝以后,道教改变道家的学术思想,用与佛教抗衡,乃使道家与道教,径渭难辨,唐、宋以后,儒者并斥佛、老,更使道家含冤不白。其实,秦、汉以前道家的学术思想,是承受三代以上,继承伏羲、黄帝的学术传统,属于《易经》原始思想的体系,也是中国原始理论科学的文化思想。
" u* e" _1 W' i3 a% p. Y
! ~' |2 K5 q+ \: H% }0 Q# v6 f汉、魏以后的道教,是以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做中心,采集《书经》系统的天道观念,加入杂家学说与民间的说信仰,构成神秘性的宗教思想,现在为了讲述的方便,把两者混为一谈,在其紧要的界说之处,加以分别,俾使大家容易了解。
) ?) t/ H1 W' @! R
" Y3 F: f% U! W) u道家与道教的天人宇宙说
0 ]5 V: C* g! o: C0 d- n  }
  b: ^9 n9 v3 H/ z中国文化思想,对于宇宙的定义,是由汉代道家代表性的著作--《淮南子》所提出;其实,严格地说,(南子》一书,也不是纯粹的道家,大半还是杂家思想的成分。《淮南子》说:“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换言之,所谓宇,便是空间和太空的代名辞;宙,便是时间的代名辞。在它以前,战国时期的庄子,曾经从道家和阴阳家的观念,提出“六合”的名称,所谓“六合”,便是指四方上下的空间而言,并不包含时间的观念,《易经·系传》上的“六虚”,一部分也含有“六合”的意义。
9 e. M/ a9 e9 t
- X. H( |7 E% t" H8 e# A. ?0 D人类对于宇宙世界与人生的来源,无论古今中外,都具有好奇、怀疑,要想寻求答案的要求,于是世界人类的文化,便有宗教、哲学的建立,对于这些疑案,各自构成一套理论的体系。然在大体上,不外有神造论,自然说,物理自然论等几个原则。再由这几个大原则,产生一无论、二元论、多元论、有神论、有因无因、唯心唯物等等许多支高差别的理论。这些属于后世所谓宗教,或哲学的学说,现在正在自然科学的祭坛上斗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将来分解。我们的立场,只是说明道家原始的宇宙世间的观念和理论的基础而已。
, P0 r8 O2 l/ d) P/ K2 F% k
, X4 l0 u) A, v* q5 F道家对于原始宇宙世界的学术思想,也便是原来中国自己的文化思想;在周、秦以前,不用宇宙的名称,只有天地的观念,便足以代表后来宇宙的含义,道家的思想,认为天地未开以前,只是一种混沌的状态,既不管有主宰无主宰的事,也不问是前因或为后果。这个混沌,既不能叫它为物,也不能叫它为精神,正如老子所说:“无状之状,无名之名。”在《易经》学系,原始理论科学的阴阳家们,认为这个混沌,便是阴阳未分,混合状态的现象,后来根据八卦的法则,叫他为一画未生以前,六凿(六爻)未动之初。在儒、道未分家的理念上,叫它为天地未判之先,在老子,便叫它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所谓的混成,并不是纯粹的物理作用,只是说物的作用,正在孕盲含混在其当中,经过相当时期,这个混沌便分开阴阳,就有天地的开始了。所以我们过去五六十年前,在旧式文学中,有少年必读的一本书《幼学琼林》,劈头一句,便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等到混沌初开,形成乾坤的天地以后,这个地与天的情形,便如鸡蛋一样而存在,地球像鸡蛋的蛋黄,地球的大气层与太虚,像鸡蛋的蛋清,天在这个地球的鸡蛋外壳以外。早在三千年以前,我们的道家思想,始终认为地球和天体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机体,正如我们生命的扩大情形是一样的,因此,便形成后世道家神仙家的学说,认为人身便是一个小宇宙。有了天地的开辟,人与万物,就自然产生了,可是我们首先要介绍道家与道教对于天地生成以后的思想理论,再来继续说明其他种种。
" K' b6 h7 r5 Q7 ^: R2 g$ j! D2 Q
道家与道教对于人类来源,与万物生成的观念,属于道家思想的,便是天地开辟以后,最初的人种,是由天神下降而开始的。既不属于另一力量所创,也不是生物的进化而来,至于天神又从何来?它是到此止步,再也不加追究。后来神人之间的变化,是因天上下降的天神,忘记了来源,贪恋世间的快乐,愈来与天的距离愈远,便形成*人世间的现状了。当开天辟地之初,原始的人类,是与天神之间,随时互通往来,地与天,也是随时接近在一起的,从此时代愈降,人类愈加堕落,因为人类的堕落,地与天也相隔愈远了。, q8 a$ ^5 I$ {. @
1 S! q  A# M& ~
此外,属于道家老、庄学派的说法,也有两种思想:依照列子所说,属于“方士”思想的观念,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类,都是一气的变化,这个气,究竟是什么东西?是心?是物?以后再说。不过列子所谓天地气化的生成,是有四个程序与原因的,如说:“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大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也,故日浑沦;混沦者,言万物相混论而未相继也。”至于庄子,更妙了,他以寓言的方式,故事的口吻,对于天地开辟而有万物,人类的原始者,加以无限的讽刺与惋惜,他说:中心之帝,名字叫作混沌,因与四方之帝一商量,觉得中心之帝的混沌太好了,可惜的只是混沌不分,为了报答他的好意,便每天为他开一个窍,开了七天,便开出了七窍(七窍在人身上,便是代表五官机能的七个洞)。但是,非常可惜,七窍开而混沌死。最富于哲学幽默感的,便是庄子说的这个故事,与《易经》卦象名辞的另一趣味来讲,如出一辙。
  ~) I9 P7 F. I2 p. w1 u《易经》的卦象,称天地为“否卦”,反称地天叫“泰卦”,在天翻地覆的情况,叫它做“泰”,把天地正位的现象,却叫它做“否”,这与庄子的七窍开而混沌死的观念一样,都是对世界形成的紊乱,与人生妄做聪明而庸人自扰的情况,含有无限惋惜的感言,几乎同有一唱一和的趣味。
& I( a( G, c8 Y9 e; f: T
7 B- J8 `( a0 |' I$ z( l! O道家思想,对于开辟以后的天地,属于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理论的原理,即是上古与三代文化思想的渊源,那就是《易经》学系的阴阳,八卦学术,与《书经·洪范》五行思想的集合,上接黄帝传统的天文(天干,地支)等学术。可惜我们后来,有些不明白这些原始理论科学的价值,便用一句“迷信”的口号,来为自己遮羞,并且作为扼杀传统文化的挡箭牌,实在过于轻率。现在我们先把这些构成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大略稍作介绍,以免大家盲目地否定它的价值:6 `  N( v5 ]# G# o# K

5 h* E2 ?+ {5 W4 ]. Q- C3 [# s7 v2 l1.关于阴阳的观念" G" L# u! f) ?, {  r1 q: j. r
, X+ i5 V8 k# `4 v) o& S/ p8 h
阴阳这个名辞,在上古文化学术里,出现最早,比之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等名称,应该还要古老。在五经*文化的系统里,是组成《易经》学术系统的中心思想,《书经》果然也有提到,但并不像在《易经》学系那样重要。阴阳是上古以来,对于天地万物,与人事物理的观察,发现万有互相对立,互相消长的法则,因此,便在现象界中,和人事物理以上,定立阴阳互变的定律,用以统率说明万有变化的原则。在《易经》的《系传》上,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用它来说明道体流行演变而成为万有规律的,都不外一阴一阳的互变作用,阻阳是个抽象的观念,用它来说明对待流行的代表符号的名称,决不可以完全把它当作实体来用。它在物理的作用上,是代表动静,在物质的作用上,是代表刚柔,在宇宙的现象上,是代表天地,在天体的的运行上,是代表日月,在人类的观念上,是代表男女,在动物的世界里,是代表雌雄,在理念的领域中,是代表反正。总之,它是抽象地代表了对待的一切,可以活用到任何事物与理念上去,它是天地开辟以来,万有对待流行的总代表,所以后来的儒、道两家,根据《易经》学系的思想,便把天地未开的混沌,特别抽出《易经·系》上所提出“太极”的名辞,换作混沌的代号。于是“太极”动则生两仪(阴、阳),两仪再动又生四象(少阴、少阳、大阴、太阳),四象生八卦的观念,便从此建立。同时老子也提到“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说法,后来儒道思想与他交相演变,便形成万物各有一“太极”,“太极”各有一负阴而抱阳的阴阳理念了。  {2 S) T3 E1 w- F$ i0 c' ]" [

$ C& _" r# L+ K. z: g阴阳是中国上古文化,对于自然物理理论科学的先趋,用处最多而最普通的学术名辞,上古的天文学家与星象学家,他们用阴阳互变的原理,藉以说明理论物理的观点,并且用它使科学进入哲学理念的桥梁。战国时期的阴阳家们,也便是当年原始科学形态的理论科学家,秦、汉前后的占卜家,所谓使用龟策的木者,以及后来的卜筮术数,与选择时间的“日者”,乃至魏、晋以后的堪舆家(俗名看风水,或看地理的),唐、宋以后的星命家(欲称算命的),统统都是从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系统分化而来,然而,阴阳毕竟还是抽象的名称,比较具体说明抽象的阴阳变化法则,便是五行的观念了。
- _/ L% n, V6 D
, L* @! q- q8 S/ }/ C9 U2.关于五行的观念% F) P6 Z+ g9 Y- U8 k0 I

# V$ u9 K2 C" p3 ?& i五行这个名辞,在五经的文化里,最初出现在《书经》的《大禹漠》,与《洪范》篇中。《洪范》是箕子述说殷朝人文学术思想的哲学基础,而且具体的说明,是根据物理的五行思想而来,也是夏禹承接尧、舜文化传统观念的中心思想,但在《易经》学系的学术思想里,并不多见。“五行”这个名称的内涵,大家都知道它是。包含金、木、水、火、土的五个成分所组成,拿这五样物质的东西,加上一个行走的行字,叫它做为五行,简直如同儿戏的名辞,那还有些什么意义?所以都认为它是古代迷信传统的名辞而已,加以后世占卜吉凶祸福的休咎等人,如看相,算命等的口头语,动辄便称五行,使人更觉它的可笑。8 j" k; x6 A- B/ u9 d
其实,五行是上古原始的科学思想,宇宙物理理论的哲学基矗所谓五行,便是同于《易经》乾卦象辞“天行健”的行字一样,都是用来说明宇宙天体,永无休止,运行不息的道理,行就是行动,运动的古义。所以“天行健”。与五行的行字,便是说明中国文化,对于宇宙的观念,始终认为它是动态的宇宙,因此对于人事、物理等现象世界的观念,也始终认为它是“变动不居”的变化世界;那么,用这五个金、木、水、火、土的物质,做为代表的意义,那是因为原始的科学观念里,凡做为科学依据的,都是采用人类耳、目等感官、知觉、轻而易见的东西做代表。中国上古的文化是如此,希腊、埃及、印度上古的文化也是如此,时代环境不同,站在后世的立场,轻易讥笑前人的浅薄,也同样会被后世所笑的。
' ?9 w; R2 M* @* U
2 l7 ~6 h: b; D$ w0 G5 P, [金,是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以后,必会达到凝固的状态,所以用金的坚固性做为符号,等于印度上古文化用地做为凝固的符号是一样的。木,是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生命延续不断的功能,最明显轻而易见的,便是草木等植物,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草木生发的生机,可以表示宇宙万有的生命,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水,是代表冻结合藏的性能。火是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到达光辉而有热力的性能。土,是万有与人类立足点的基本,包括代表这个地球的符号。我们所有的文化文明,都是立足在地球上的成果,所以在后世阴阳家的思想中,便说:“四象五行皆藉土”,就是这个意思。道家的阴阳家们,提出了五行的观念,又从五行的变化法则中,说明它具备有互相生长,互相克制的生克作用,都是根据阴阳消息,互相盈虚消长的对待理论,用来分析物理与人事的变化作用,详细讲解起来,太多太繁,所以到此为止。$ R8 N6 p2 P' V

0 b* G4 N0 P  C" y- |: e3 u) c总之,五行的观念,与阴阳的学术思想一样,是道家形成阴阳家等的基本理论中心之一,用它在天文上,是说明天体太阳系统五星的代号;用它在地理上,是说明东、西、南、北、中的五个方位;用它在气象上,是说明春、夏、秋、冬四季的状况;用它在生理医药上,是说明心、肝、脾、胃、肺、肾的的别名,甚之,到了秦、汉以后,许多阳儒暗道的学者,以及由道家者流与阴阳家支派相结合,便有专讲谶纬(预言)的术士们,把五行的变化理论,用在政*治思想上去,做为历代帝王政权变更的理论根据,发生历史治权“五德相始终”的说法,著以取媚于人主,可谓五行之用大矣哉吧!宋代理学家周濂溪,得自道家的太极图说,仍然没有超过道家阴阳五行思想的范围,这种阳儒暗道的作风,而又用以排斥佛,老,实在有点不合礼义的精神,未免有些遗憾。4 J4 I' D1 Y. _* C+ i

8 ]/ Z& J/ ]! B0 W# y, D3 Y4 ]* j3.关于天干和地主的甲子观念
3 ^& W2 `4 @4 R0 v5 `, ~! }: ~+ m& [6 a4 ]& p! |0 m
至于甲子的学术思想,根据散佚的上古史料所记载,创建在黄帝时代,用它来说明天体日月运行的规则。一年分四季,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每天十二时辰,错综交互而成一年二十四个气节。这种天地自然的规律,与日月运转的轨则,黄帝命大挠研究观察的结果,认为由于天的五行,自分阴阳的功能,而且有直接“干扰”、“干与”地球的作用,便定天干为十位的名称,叫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做为太阳五星与地球物理关联规律的符号,唐、宋以后的阴阳家,把天干叫“天斡”,这个意义便略有不同了;同时,认为地球物理的变化,由于承受天干的功能,自身又有阴阳互变的作用,便定出十二地支的名称,叫作“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做为太阴月亮的盈亏出没,与太阳及地球关系的规律符号。' @+ ~& \+ C% O; f5 V) _! ]

, `! V! z. R1 z8 B* h至于十二地支的观念,在印度上古的天文学说,约当中国周、秦前后时代,也有同样的意思,不过,他们不是用抽象名辞的观念作代表,他们是用十二个动物来表示,后来到了汉代,印度学术思想,随着佛学而入中国,彼此互相融会,就有用十二生肖来代表十二支的作用,因此成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等十二生肖。地支这个名称,本来的意思,是说地球物理本身,既然承受了天干的关系,又互变而产生地球自身支持万物生命的功能。后来术数家们,又改称它叫“地枝”,便与“天斡”相配,因此在观念上,便把它的作用,变成像一颗树的枝干一样了。
' B! G: r4 x2 F* Q; E. r
% x; `+ i* I6 O) ?1 z6 Y上古对于天干地支的学术,正如五行、八卦一样,都是数理逻辑、符号逻辑的结晶,以科学的精神,对于自然现象的数理观念,然后归纳为一个理念,便创立这种抽象的逻辑符号,使人们对于错综复杂的宇宙,和万事万物变化的法则,多到大如天文数字的无限量;小到细人无间的不可知,都能够在归纳这些抽象的名辞之中,求出答案,而且容易记忆,也可以普及。后来大家不知道这些学术思想的背景,就流为江湖末技的术数,所以便把它的价值,落到零度以下去了,古人把天干、地支的数理观念,综错起来,构成一套代表时间、空间、统计象数的方式,便叫做甲子,那是把天干十位,和地支十二位的单数(阳数),和双数(阴数)联合起来,由第一组“甲于”的开始,循环轮转,便有了第六十位数“癸亥”的总和。
. |, I$ o: k  ]9 A/ b- A! X! z
, M0 V- `  W% V/ M; B6 c宇宙万有事物的开始,它的内涵,都具有如草木生发的力量,欣欣向荣的功能,那便是“甲子”的理念,最后的归结,犹如水性冻藏凝结的作用,那便是“癸亥”的理念,这种六十位数轮转的法则,构成一个整套的观念,便总名它为“甲子”,后世也有人把它叫做六十花甲。汉代的道家与儒者,把它和阴阳五行,八卦等术数的数理观念联合起来,统统归纳到以《易经》的卦象做代表符号,于是,便有易学象数“纳甲”的名称了;用它来解释中国历史哲学,用它来统计人事世事过去的情形,推测未来的演变,便形成两汉的谶纬(图谶)之学,后来愈演愈繁,而且各家的计算方法又不相同,所以便把它的价值,被一般躁失者,轻轻送进荒唐的档案里去了。
8 m  W1 p" S" j8 ^1 \此外,在道教方面,取用古代传承的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的六十“甲子一,加上宗教性的天神天将、九宫数学等,便构成“奇门遁甲”的神秘术数;把六盯六甲、六戊等数理逻辑的符号,加上天文二十八宿的观念,穿上玄女天童的法服,就形成腾云驾雾,撞憧往来于不知其所以然的幻想里,造成旁门左道,套进画符念咒的符箓,从此一人传虚,十人传实,摇身一变,便变成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幻术了。然而不管道家与道教,对于原始科学而哲学的天人宇宙观,怎样的转变,它的原始本质,是从天文物理,与地球物理的研究观察而来,毫无疑义,决非向壁虚构,徒托空言而已。
& ]4 M; a5 j6 ~. B$ n  H; M% S) L6 [% S. j( R6 F/ r
汉、魏以后,由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演变而成为道教以后,对于天人之际,与宇宙万有的法则,仍然以这几套罗织而成的“纳甲”思想做基矗但是道教对于天庭与人世间的关系,在汉、魏以后,受到印度佛教传入的影响,便自创立另一个世界的天人观念了。由东汉开始,自张道陵创建五斗米道,便把战国、秦、汉以来的“方士”学术,一变而成汉末的“道士”思想。起初他们把汉代现行政*治地理的区域,指定名山洞府做中心,重新自作主张,划分天人管辖区域,隐然含有宗教政*治的革*命作用,这在三国时期,由张道陵的后裔,东川张鲁手时,已经普遍展开。他们把中国划分为三十六个名山,为神仙的洞天,七十二个名胜,为仙人的福地,每一个洞天福地,都划分与自古以来的隐士与方士们,也就是后来被道教所追认的神仙手里,认为那一区域中的天曹、地府所属的鬼、神,都受这一管区的神仙所管辖。例如江淮所属的句容山,便是属于汉初神仙三茅真君的管区,山有三台,又分属其兄茅盈,与其弟固与衷的所属,因此,后世道家的法派,便有茅山派的-支,大茅山有华阳洞,也就是后来梁朝有名的隐士神仙陶弘景隐居的所在地。他们把这些主管的隐士神仙们,自由地加以封号,不管他出身为平民或将相,有的称为真君,有的称为真人,由此可以了解东汉末年紊乱的局面中,在民间社会与知识分子结合的另一面,早已隐然有宗教政*治革*命的思想。他们由逃避现实而想超越现实,要想建立一个自由天地中的精神王国,犹如西方自罗马帝国建立前后的教廷组织差不多,如果仔细研究东西方文化演变的迹象,处处发现有东西南北共同循环的法则,好像日月的运行,在时间的影响上,略有先后的不同;也像山川风物的异样,在空间上,各自构成一副不同的画面而已,这也是题外文章,不去说它。总之,这种天人思想的背景,仍然渊源于上古文化《书经》学系中,类似宗教思想的来源,他们把上古重视“封禅”,尊敬天地鬼神,与祭祀山川神祈,以及对于自然万物崇敬的心理,扩而充之,向上提升,便变成汉、魏以后,道教天人之际的组织思想了。不过有一点须特别注意的,无论他们如何地变,如何地布置天地鬼神的局面,仍然以人道文化为本位,只是提高人道的价值功能,由修善道而上升为神为仙,由修恶道而下堕为鬼为厉。
, |" n8 |+ J8 v; g! Q( N$ o1 G& B0 n6 L% S7 ?. B( U
到了魏、晋以后,由北朝北魏的寇谦之等道士开始,为了抵抗当时外来宗教,如佛教的关系,便多方设法,积极建立道教,于是,把道家原始关于天人的物理思想,变成气化天地的观念,后世所谓“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便是这种理论所形成。再加集合各方道士关于天人的信念,综合起来,便有吴天上帝、无始天尊等天庭的主宰名号出现。这种天庭的组织,是从《书经》学系与《礼记》思想而来,依照周官的体制,与古代天文学上三垣、二十八宿的观念,组成一个完整的上帝天庭。本来在兵家所用的星象学上,主属军事和战争的太白星,又变成与太白长庚星的关系,化为一个慈眉善目,白发苍苍的天上和事老。老子与释迦牟尼所管的教务,等于天上的三公元老院(顾问),各自另有自由的区域。由《穆天子》与《汉武外纪》等所说的西池王母(后世也有混称为“西方圣母”的),后来又变为玉皇大帝的母*子关系,做为天上人间,孝道事亲的模范。南斗星君主寿主生,北斗星君,主死主杀等的观念,难以尽说。4 N  x* B2 q8 f- ?7 j5 c  U

! i4 P# R4 k( H$ \唐、宋以后,对于道教教主的太上老君(老子),又仿照佛教教主如来有三身的说法,便变为老子一气化三清,成为玉清、太清、上清的三身。总之,如果详细清理自汉、魏以后道教的天庭组织,神帝神鬼的户籍,与天上政*治体制的系统,也如我们历史的帝王政*治体制一样,历代都有变更,难以细说,但也很富于传奇的趣味。后来加上天有三十三天,最高的天主为玉皇大帝,地狱有十八层,而分属于十八地阎王所管理。人世间的帝王,介于天帝与地府的阎王之间,他死后的灵魂,先见阎王,由阎王陪同去觐见王帝,再来审判他一生的善恶,受到赏罚的判决等等观念,都是由于佛教天人思想的入而建立的,例如:阎罗王的名称,便是印度梵文的外来语。% w2 `' p' O/ L  |& q- b6 P

1 S4 B$ V, |, R$ D! {可是到了元、明之间,民间社会小说,如《封神演义》等出现以后,便拿周朝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做中心,编了一套姜太公(吕望)封神的剧本,玉皇大帝与山川鬼神,以及厨房、厕所,一一封了主管的神只。因为姜太公的大公无私,最后忘记了自己,没有神位可封,结果,只好把自己封为社稷坛的坛神。我们由这个历史故事,牵上天人关系,在非常有趣的神话中,始终可以看到中国人道文化深厚的一面,即如道教建立以来的宗教学术思想,也始终没有离开人文文化的本位。
9 V' f8 O% |+ I* N4 ~% N% S$ H- H5 h
至于现在民间所流行对于鬼神的信仰,严格地说来,非常复杂,往往神佛不分,神道不分,始终在《封神演义》、《西游记》两部小说中过活,要分别中国民间的真正信仰,也正如中国文化一样,很难严加区别,即如现在民间的一般迷信,究竟要哪一个宗教来负责?他们所信仰的神,应该属于哪一宗教?都很难说。不过,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民族另一面的伟大精神,因为在我们的历史观念上,过去虽然没有宪法明文规定“宗教信仰自由”,事实上,已早在五千年来,便不成文地承认“信仰自由”,我们不管是外来的宗教信仰,或自己的宗教,只要道理是教人为善,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一概请上座,受恭敬,从来没有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变成仇恨,只有互谅互助,相辅相成的维护人道的教化。为宗教而大动干戈,为宗教而伤及情感,决非中国文化本来的精神,希望我们后世的子孙,应该多多谅解这种伟大的胸襟。例如现在流行的某一派道门,姑且不管他的教义是否准确,但是他是把孔子、老子、释迦、耶稣、穆罕默德,统统供奉在上,扩充唐、宋以后三教同源的口号,成为五教同源的呼声,这种表现,只有中国文化的气度做得到,这才是真正自由民*主思想的象征。事实上,这一作风,已经到美国去了,近年以来,在美国。已有这样类同的新兴宗派出现,我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宗教,必定要走联合宗教阵线,大概不会太远了。
2 c- u) y3 n8 n2 {- M. t' ]9 {
/ c8 l/ L+ @- P同时,在这里附带地说明,中国文化,对于人伦道德善恶价值的赏罚,在民间社会,自有一套自由民*主的主张,自有是非的公论,这是受道教思想的影响,例如,对于乡村社会的善人,死后值得纪念的,便自由封他为土地神,一个好官死后,便自由封他为城隍神(等于人世阳间县长,行政区域首*长的职位)。例如,一生以道义义气为重的关公,后来便自由封他为神,一生以精忠报国为重的岳飞,也封他为神,做官而公正廉明的如包文正,也便封他为阎罗王,凡此等等,只要多读历史与地方志(省志、县志等),到处可以找出民间社会对于善恶赏罚封神的公论,这是中国文化,自周制以来评定帝王官吏与读书人等死后功过的判例“溢法”的另一面,是属于民间的封溢思想,非常值得重视。因此,它影响我们过去社会教育的思想,对于做人处世,伦理道德的观念,不要主管官的管理,就自动存有生死荣辱的警戒,也是由于这种天人如一的多神思想而来,其中的成败得失,是非因果的关键,与教育政*治的关系,究竟价值如何,很难下一断语。  W* i1 N0 |* b! ?

. o9 O" \- N. G) I! _- U: O选自南怀瑾《禅宗与道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2: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谈佛学:禅宗丛林制度下才实现天下为公的目的7 |  B% l3 \/ p# ~9 `1 M
- E) K( y3 Q% c9 W
自魏、晋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信仰佛教中的出家僧众,独坐孤峰,或个别的隐居水边林下,过他隐居专修的生活方式,大概还保有印度当时佛教僧众的形态。在南北朝至隋、唐之间,这种不事生产,以乞食自修的生活方式,不但不受以农立国,以勤俭持家的社会风气所欢迎,甚之,引起知识分子与朝野的反感,同时,佛教徒中出家的男女僧尼,愈来愈多,势之所趋,便自然会形成团体生活的趋势。到了盛唐之际,经禅宗大师马祖道一禅师,及他的得意弟*子百丈怀海禅师的创制,不顾原始印度佛教的规范与戒律,毅然决然建立中国式的禅门丛林制度,集体生产,集体从事农耕,以同修互助的团体生活方式,开创禅宗寺院的规模,致使佛教各宗派与佛学,在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上,永远植下深厚的根基。宋代开国以后,宋儒理学家们,不但在学术思想上,受到禅宗的影响,而建立理学的门庭,而且在讲学的风格,书院的规范,与人格教育的规模上,无一不受丛林制度与禅宗精神思想的影响,甚之,唐、宋以来,帝王朝廷的经筵侍讲与侍读等职位的制度,也是受到佛教开堂说法制度的影响。所以禅宗丛林制度,对于中国文化与中国教育的书院制度,以及宋、明以后的教育精神,关系实在太大,而且最为密切。只要详细研究禅宗丛林制度的所有清规,以及详读《禅林宝训》与宋、元以后禅宗高僧的史传,配合比较中国历史上,有关文化思想,与教育史实的演变,便可了然知其所以了。现在为了节省时间,只有提出足供研究的资料,以供参考,不能做更深入的研究。关于丛林制度的大略,以前我曾有过一本《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特殊社会》的书,述说其大要,现在只能摘取其中的一部分,做为本题的总结。(
6 w3 T) s1 v5 a
! @7 z8 _; X3 M, _9 |(一)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9 E3 K0 @5 K/ C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它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因为不一定需要文字,所以传到中国以后,就成为中国文化式的佛教了。如果说它是佛教的革新派,那也并不准确,因为它既没有革个什么,也没有新兴个什么,它的宗旨和修行途径,既没有变更本来佛法的面目,也不是中国自己所创造的,只是把印度传来原有的佛教制度,确实痛快地改变一番,即可适合中国文化的民情风俗,又从此建立一个新型的中国佛教气象,而且影响后世各阶层的社会规范。可是它正如佛陀所教的寂默一样,虽然在中国社会里,作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却仍然默默不为人知,但就中国禅宗所创立的制度来说,它对佛法,果然作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同对对于中国的各阶层社会,也奠定了后世组织的规模。/ I) t% _- B$ T- Y% B+ ^4 `
* U7 k8 e- u( n: `0 x0 o8 E
释迦出家以前的印度,本来也有很多其他宗教信仰,和离俗出世专修的人们,这些人都叫做沙门,等于中国古代避世的高士,我们普通称他作隐士,史书上又称为隐逸的。不过我们的隐士们,不一定绝无家室之累的,至于印度的沙门,都是出家避世的人,释迦创立佛教以后,凡是正式出家,皈依佛法的弟*子们都须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离情绝俗,绝无家室之累,男的就名为“比丘”,女的名为“比丘尼”。“比丘”这个名称,是包含有乞士、怖魔、杀碱等意义,所谓“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人”,便名“乞士”,同时含有能杀烦恼之贼,使魔众怖畏的威德之意。所以严格遵守佛制的比丘们,大都是修习苦行,立志精勤的,其中专门注重苦修的,特别又称为头陀行者。原始佛教的比丘们遵佛的戒律和制度,同时也须修习头陀的苦行,除了应当遵守心性修养,和行为上等等的戒律外,他又定下个人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各种制度:(http://www.tecn.cn)7 w4 L# A# F& ]8 g
衣。不过三衣,多的就要布施了,甚之,拣始人们抛弃了的旧布和破布,一条一条的凑成衣服来穿,这便叫做粪扫衣。传到中国以后,便改穿中国式的大袍,也有乞化百家衣布,补破袖杂而成的,就名为破袖衣,或补袖衣。(
" D: d  Z1 z5 S; ?6 r' g3 K 6 c# `5 o5 g* S- T& q) u" l/ `
食。日中一食,至多是早上、中午两餐,过了午时,便不再吃了,因为他把饮食,只看作为维持生命,和医治饿病的药物罢了。()/ C& U: G$ Y. L: F; |3 a
住。随遇而安,屋檐、庙廊、树下、旷野、荒冢,铺上随身携带的坐具一领,或草织蒲*团一个,两足林跃(俗称为盘足),便心安理得的度此旦暮了。(http://www.tecn.cn)$ C2 Y: J1 k0 {% e3 j& s
行。赤足或芒鞋、光头安详而走。昔在印度,至多上面打了一把伞,晴遮太阳雨遮水,传到中国,雨伞换了箬笠,所以文学家们,便有“芒鞋斗笠一头陀”的颂辞了。除此一身以外,大不了带一个净水瓶,供给饮料和盥洗之用,一个钵盂。作吃饭之用,其余可能带些经卷而已。()
' n# E* q& J$ H" z1 V1 H他们这样的刻苦精勤,尽量放弃物欲之累,过着仅延残命的人类的原始生活,就是为了专志求道,表示尽此形命,揖谢世间了。虽然,他们还存有利世济物之心,但在行为上,却是绝对的离群出世之行,所谓头陀不三宿空桑之下,就为了避免对事物的留恋,这在佛学名辞上,也可以叫做合,又可以叫做内布施,他形似杨朱的为己,又同时具有墨子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之心。但是,也有些比丘们,同居在一起修持道业的,那便名为僧伽,僧伽是僧众团体的意义,其中足为大众师范,统率僧伽的就称为大和尚,或简称和尚,以后传到中国,就把比丘们统名为僧,以讹传讹,又优侗叫做和尚,其实一个僧与和尚,便概括了这些意义。()
, Q8 Y% D3 \( T! u4 F当汉明帝时,最初佛法传入中国的和尚,是从印度来的两位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汉朝将他们安置在洛阳的白马寺,所以中国后来的佛庙和僧居;就叫做寺和院了。其实在汉代,寺,本是朝廷(中央政府)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例如鸿肿寺、太常寺等。汉、魏、两晋、南北朝之间,西城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虽然不一定都是修习头陀行的,但大都是严守戒律的比丘,严守戒律和遵守佛的制度,便是乞食于人。虽然也有靠信仰皈依徒众们的供养,但是日久月长,到底还是一个问题:。
# T8 T3 [0 o4 p* `5 k  \ " }- y7 n+ u( ^% U+ `6 ~5 ^
(1)印度文化,向来敬信沙门,而且在中部南部一带,气候温暖,野生果林很多,乞食不到,还可随地采而充饥,但在中国,便没有如此容易了。(2)中国文化的民情风俗,与印度迥然有别,除了贫而无告,沦为乞丐的,即使如隐士之流,还是靠自己躬耕畎亩而得衣食的。(3)中国素来以农立国,政府与社会,都很重视农耕,仅靠乞食生活,便会被视作懒汉或无用的人了。(4)古代传统文化的观念,认为人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比丘们既已剃除鬓发,已经犯了大不敬和不孝,一般的人,已经存有歧视之心,何况还要乞食于人,那就更不容易了。' y0 `6 n& W$ h6 ^: w. e
  }" h3 ^; e/ h2 N2 a2 M
由于上述的几种原因,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大半都靠帝王大臣们的信仰供养,才得维持其生活,同时其中有一部分,还须靠自己募化,或其他的方式维持,所以便包含有许多事故,引起历史政*治上几次的大反感。不过,那时候中国的僧众,因地制宜,已经不能完全遵照原来的佛制,有的已经建筑寺庙,集体同居,只有少数专志修持,一心求道,单独栖息山林岩洞之间,过他的阿兰若(清净道场)生活,其余就需要变更方式,才能适应环境。* P2 t$ y' ]5 d1 X# q# J( v: i2 `
) b3 t0 I+ V9 R
(二)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 b5 B6 i9 }0 \3 a( Q# ?! y: ~- R
到梁武帝的时代,达摩大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那时信受禅宗的伯人,并不太多,据《景德传灯录》所载,正式依止达摩大师得法的,也不过三、四人,其中接受大师的衣钵,传承心印,为东土第二代祖师的,只有神光一人而已。以后历世的学人,虽然渐渐增加,但接受祖位,都是一脉单传,传到六代祖师慧能,在广东曹溪大弘禅道。四方学者辐辏,禅宗一派,可谓如日之方东,光芒万丈,衣钵就止于六祖而不再传了。从六祖得法的弟*子很多,能够发扬光大的,有湖南南岳怀让禅师,江西青原行思禅师二支;青原二支,不数传就渐呈衰落,南岳一支,便单祧道脉,此后就有马祖道一禅师,大弘禅宗宗旨,因他俗家姓马,故称马祖。马祖门下出了七十二位大善知识,可为禅宗大匠的,也不过数人,其中尤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称为翘楚,改变佛教东来的制度,首先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而且正式垂作丛林规范的,尤其得力于百丈,所以相传便称百丈创立丛林,据《释门正统》载:“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其实,百丈师徒,正当唐代中叶(约当公元八、九世纪之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当在汉、魏两晋时期,其中已经过四五百年蜕变,它被中国文化的融和,受到中国民情社会风俗的影响,制度的渐渐改变,也是事所必致,理有固然的。在百丈以前,梁僧法云,住光孝寺,虽已奉诏创制清规,但没有像百丈一样,敢明目张胆,大刀阔斧的毅然改制,定作规范,在百丈以后,更无完美的僧众制度,能够超过丛林制度的范围,所以说者便截定是百丈禅师,创建丛林制度了
6 B# f: `# ]4 q
/ S4 u+ O6 q; Q" n$ a) `   在百丈以前,禅宗的学风,大多只在长江以南一带流传,最盛的区域,当在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四川等省,能够北入中原的还不太多,至于黄河南北,还是停留在初期东来佛教的方式。禅宗以外的其余宗派,以及专精佛教学理,讲习经论的法师,被称为义学沙门的,为数还是很盛,大凡笃信研究经论学理的人们,不是过于圆通,便是过于迂执,尽管他自己本身,也翻滚不出时代的潮流,如果有人要公开改变旧制,自然就会忿然动色的。所以当百丈创建丛林之初,就被人骂作“破戒比丘”,这也是事所必致的了。马祖百丈等辈,都是气度雄伟,智慧豁达之士,具有命世的才华,担当立地成佛的心印,他毅然改制,固然由于见地定力的超群,也是适应时势机运的当然趋势。
0 I3 ]: f# n5 r% U& O' \7 p
! r/ s" C9 _% j6 h) P9 \   百丈以后,晚唐五代之间,禅宗本身,又有五家宗派的门庭设立,范围僧众的制度,大体还是遵守丛林的清规,可是在教授方法,和行为仪礼之间,却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就各有少许出入,这种不能算是异同,只能算是出入的仪礼和教授法,便又名为家风。所以后世各个丛林禅寺,各有家风的不同,一直流传到清末民初,严格地说,禅寺丛林所流传的规范,已经经过千余年的变易,当然不完全是百丈禅师时代之旧观了。而且江南江北,长江上游和下游,各寺都有各寺不同的家风和规矩,但推溯这个演变的源流,无论它如何变更形式,穷源探本,可以得一结论:
! P* N+ z  o5 T- l0 N0 p5 R
! O* R1 S8 P) H' t; p6 c丛林禅寺的宗风,是渊源于丛林制度的演变。禅宗的丛林制度,是脱胎于佛教戒律的演变。
/ k, ?$ _( m  _佛教戒律,是由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它为了范围僧众集体生活,修证身心性命所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礼记》中的礼仪,以及法律、与社会法规等的精神和作用。()
  L$ d2 r# e$ K+ h0 m: {1.丛林的规模* h4 v. c& s! d
(1)住持和尚:他是职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务(行政)、戒律和清规(法律)、弘法(布道)、经济财务等事权,等于政府的元首、社会的领袖。他在寺内住的所在,叫做方丈,也就是佛经上说,维摩居室,仅有方丈之意,所以普通便叫一寺的住持和尚作方丈,有时也叫作住持,就是佛经上住持正*法之意。《禅苑清规》称尊宿住持谓:“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名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日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N+ ]: _3 @  Z- K1 a' `5 _% p
(2)住持和尚的产生:住持是僧众们推选出来的,必须具有几个条件:第一,是禅宗的得法弟*子,要确有修持见地,足为大众师范,而且形体端正,无有残缺。第二,要德孚众望,经请山长老和其他丛林的住持们赞助。第三,得朝廷官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同意。()/ @3 p$ n% o$ v# h# B( U2 E# f
他具备这些众望所归的条件,经过一次极其隆重的仪式,才得升座作住持和尚,如果以上还有老师和尚的存在,在升座的仪式中,还有付法、嗣法。人院、视箓等手续,才算完成接座的一幕,相等于现代的交替教育宗旨,和职位上的移交。()
2 ]* `$ s5 u5 @7 Q(3)退院的和尚: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称为退院老和尚,他闲居养静,再不间事(或者闭关专修,大体都是功高望重,修持与德操,达到圆*满的程度。他与新任接位接法的住持和尚之间,视如父子,必须极尽恭敬供养侍奉的能事,一直到了老死,务须尽到孝养,否则,会被诸山长老及僧众们所指责的,甚之,还算是犯了清规,受到责罚,但是唐宋时代的退院高僧,多半是飘然远引,从来不肯作形似恋栈的事。()
' w$ g) e5 Q6 g; Y; T+ I* p6 ~3 s(4)和尚与政府的关系:以前在中国的政*治上,关于僧道制度,虽然历代都有过不大不小的争议,但因中国文化的博大优容,最后决议,都以师礼待遇僧道等人,虽然朝见帝王时,也不跪拜,只须合掌问讯,等于只有一揖了事。东汉时,僧尼隶属于鸿肿寺管理。唐以后,改变自姚秦、齐、梁以来的大增正和大僧统,设祠部曹,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的度谋和道箓等事。祠部与僧箓司,等于现代政府的宗教司,唐代是隶属于礼部的,《唐会会要》称:“则天延载元年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隶祠部。”全国僧尼的户籍,也隶祠部专管,并置有僧籍的专案,迨唐宪宗元和二年,在帝都长安的左右街还置有僧录的职衔,相当于姚秦的僧正,后魏的沙门统,南齐京邑僧官的僧主,那是选拔聘请有道德学术修养的高僧,人都作僧官,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等的事务。元代有一时期,还专设有行宣政院,以管理僧俗喇嘛及边情等事务。明洪武时,置僧祭司,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州属置僧正司,清代因其职称。度碟,是政府给僧尼的证件,等于现代的文凭和身份证明书,唐代又称为何部牒,它自尚书省祠部发出。道士们的度牒,又名为箓。()7 {) _9 \4 [- W$ I* O7 k, d0 a( O
丛林住持的和尚,虽然由僧众推选产生,但是也须得朝廷或地方官的同意聘任,如果住持和尚有失德之处,政府也可以罢免他的职位,甚至,还可以追回度碟,勒令还俗,便变成庶民,像平常人一样接受政府法律的制裁,这种制度,一直到清代以后,才渐渐变质,不太严格。因为清代在精神上,乃异族统治,变相松弛,是另有他的政*治作用。中国历代政权,虽然没有像现代人一样,有宪法规定宗教信仰的自由,可是向来都听任自由信仰宗教的,过去政府对于僧道的措施,并不是严格的管理,只是严整的监督。()
" T4 e" K5 A3 Z' T2 B+ \8 p(5)住持和尚执行的任务:住持的职位上,是全寺首脑的住持,由他选拔僧众,分担各种执事的职务,但是却叫作请职,并非分派。请职,等于说以礼聘请,并不以命令行为。各种执事的职位,虽然由住持所请,但一经请定了,便各自执行他的职掌,秉公办理,即使对住持,也不能徇私,因为他们有一最高的信仰,尽心尽力,一切都为常住,才是功德。常住,就是指丛林寺院的全体代名辞,也就是佛经所说佛法常住之意。所以几关于处理或决议全寺和大众的事,住持必须请集全体执事公议以决定之,不能一意孤行,至少,也有两序执事长老,或少数重要执事参加决定才行。因此,住持在职位上,并不像专*制时代政府的主官一样,他却像中国旧式教育的全体弟*子们的严师一样,因为他所负的重要责任,便是指导全寺僧众们的实地修行,和品行的督导,关于这一方面,他却有无上的权威,也有无限的责任感,所以古代的丛林,有些住持,根本就不问事务,他认为执事的职掌,已经各有所司,毋须他来多管,他只须自己努力修行,随时说法,行其身教就是,要能不使学者走入歧途,这才是他应负的责任。()# t0 H7 h+ k# U. ?; E( T% v/ s
(6)住持和尚请两序班首执事:住持就位,就要选请全寺的执事,所谓执事,百丈旧规,称为知事。班首,旧规称为头首。他要选拔僧众中才能胜任,而且足孚众望的出任各种职司,虽然不经过选举,但是必是大众所谅解同意的。他要发表各位执事职司的手续时,先要征求本人的同意,再把各执事职司的名字职位,写在一个牌上(等于现代的公告牌),挂了出来,大家就得遵守之,须在每年正月十五、或七月十五挂牌。在请职以前,先于三五天前方丈预备了茶果,就命侍者去请某某师等同来吃茶,经过住持向他们当面请托,得到了同意,才一一由书*记写好名字职位,挂牌示众。然后在就职那一天,午斋的时候,先送到斋堂,依次就座用膳。饭后再绕佛经行,送到大殿上,依次排列位置,再礼佛就位。晚课以后,各请新的执事,便到方丈礼座就职,住持便当面加以训勉,告诫尽心职务,遵守清规。退而再至各老职事房中,一一拜候,便叫作巡寮(巡寮这个名辞,在戒律上又作别论)。这样便是简单的请职程序。请职的时候,也有请二人同任一职,互为副助,或数人同任一职的,偶也有之。但各职执事职司,虽由住持请出,却不像上下级官吏的组织,他是平行的,可以说,只有圆的关系,既不是上下,也不是纵横的隶属,他们有弟*子对老师的尊敬,却没有下级对上级的班行观念。()
; j! c5 r' Q9 @4 L% E8 X% K9 f2.丛林的风规3 a; j' e; X( q. {
(1)身份平等,集团生活:唐、宋时代,正当禅宗鼎盛的时候,大凡出家为僧的,不外四种情形:①部分研究佛学经论的称为义学比丘们,有的是因政府实行佛经的考试既经录取,便由朝廷赐给度碟出家的。②自动发心,离群求道,请求大德高僧剃度的。③朝廷恩赐,颁今天下士庶,自由出家的。唐时,政府有几次为了财政的收入,还有鬻卖度碟,听任自由出家的。④老弱鳏寡,无所归养而出家的。在这四种情形当中,如有未届成年想求出家者,依佛的戒律,还须得父母家族的同意,才能允许出家。(): e9 T+ N! Y6 [; e/ a2 w6 x
既经出家受戒,取得度碟以后,就可往丛林讨褡长住,讨褡大约分作两种,各有不同的手续:①普通少住数日或一短时期的,便叫做挂褡(俗作挂单或挂搭)。挂褡的僧众,为慕某一丛林住持和尚的道望,远来参学,或是游方行脚经过此处,但都须先到客堂,依一定的仪式,作礼招呼,依一定的仪式放置行李,然后由知客师或照客师依礼接待,并依一定的禅门术语,询问经过,既知道了他挂褡的来意,便送进客房,招呼沐浴饮食。普通僧众住的客房,术名叫寮房。接待游方行脚僧的,又叫做云水寮,唐宋时代,旧称通叫做江湖寮。最普通的过路挂褡也要招待一宿三餐,等于归家稳坐,绝无歧视之处。如遇参学游方的,有些比较大的丛林,在他临行时,还要送些路费,叫做草鞋钱。倘要久住些的,便要随大众上殿念经,参加作事,虽然居在客位,劳逸平均,仍然不能特别。②要想长住的,使叫作讨褡。要住进禅堂内修学的,便叫作讨海褡。讨了海褡,就算本寺的正式清众了,这必须要先挂褡,住些时日,经过知客师及各执事们的考查,认为可以,才能讨得海褡长住,旧制称为安褡.常住的僧众,每年春秋两次,各发一次衣布,或衣单钱,以备缝制衣服之用。除了施主的布施以外,常住每季,还发一次零用钱,也叫做衬钱。()9 |; M/ W1 M, n* F# D
凡是已经受戒,持有度碟,而且是常住的大众,身份与生活,便一律平等,上至住持和尚,下至执劳役的僧众,都是一样。对于衣、食、住、行方面,都要严守佛家的戒律,和丛林的清规。如果犯了戒律和清规,轻则罚跪香或执苦役,重则依律处罚或摈弃,便是俗称赶出三门了/ J! L/ _& [% X/ B

5 z, Z! U1 a' u9 c' F0 b + w% f( V8 @7 |: d
衣。普通都穿唐、宋时代遗制的长袍,习禅打坐也是如此,作劳役时便穿短褂,这些就是留传到现在的僧衣。遇有礼貌上的必要时,便穿大袍,现在僧众们叫它为海青。上殿念经,礼佛,或听经,说法的时候,便披上袈裟。中国僧众们的袈裟,都已经过唐、宋时代的改制并非印度原来的样式,到了现在,只有在僧众的长袍大褂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雍容博大的气息,窥见上国衣冠的风度。僧众们的穿衣,折叠,都有一定的规矩。都是训练修养有素,就是千人行路,也难得听到衣角飘忽的风声。()
) x6 R* C% `$ ~$ y5 R; z& R1 @食。依照佛教的戒律,每日只有早晨、中午两餐,为了种种正确的理由,过午便不食了。食时是用钵盂,以匙挑饭,并不像印度人的用手抓饭来吃,但到了中国,已经改用碗筷,和普通人一样。不过,完全实行大乘佛教,一律终生素食,而且是过午不食的,除了少数担任劳役的苦役僧,因恐体力不济,晚上一餐,还只是作医治饿病之想,才敢取食。凡吃饭的时候,一律都在斋堂(食堂),又叫作观堂,是取佛经上在饭食时,作治病观想,勿贪口腹而恣欲之意,这个规矩,大家必须一致遵守,虽上至住持和尚,也不能例外设食,这就名为过堂。如有外客,便由知客陪同在客堂吃饭,住持和尚于不得已时,也可以陪同客人饭食。大众食时都有一定的规矩,虽有千僧或更多的人,一听云板报响,便知已经到了食时,大家穿上大袍,顺序排列,鱼贯无声的走入膳堂,一一依次坐好。碗筷菜盘,都有一定次序放置,各人端容正坐,不可随便俯伏桌上。左手端碗、右手持筷,不得有饮啜嚼吃之声,添饭上菜,都有一定的规矩,另有执役僧众侍候,不得说话呼喊。斋堂中间上首,便是住持和尚的坐位,住持开始取碗举模,大家便也同时开始吃食了,等到全体饭毕,又同时寂然鱼贯回寮。住持和尚如有事情向大众讲话,正当大众饭食之时,他先停止吃饭,向大众讲说,这便名为表堂。每逢月之初一、十五便加菜劳众,或遇信众施主斋僧布施,也要加菜的。’()
" ]1 h8 w6 ]; L# b% h! O住。在禅堂专志修习禅定的僧众,便名为清众,旦暮起居,都在禅堂,其余各人都有寮房,有一人一间,或数人一间的。依照佛教戒律和丛林规矩,除早晚上殿念经作功课,以及听经法以外,无事寮房静*坐,不得趱寮闲谈,不得闲游各处,无故不得三人聚论及大声喊叫。如遇住持和尚或班首执事,以及年长有德者经过,就必肃然合掌起立,表示问讯起居。()2 Q$ d, a: C& Q/ h5 Y7 n
行。各人行走,或随众排列,必须依照戒律规矩,两手当胸平放,安详徐步,垂脸缄默,不得左顾右盼,不得高视阔步。如要有事外出,必须到客堂向知客师告假,回寺时又须到客堂销假,不得随便出外。即使住持方丈,或班首执事出寺人寺,也须在客堂说明,告假几天,同时还须向佛像前告假和销假。其余生活各事,如沐浴、洗衣,各有规定。病时大丛林中,自有药局处方,告假居房养息,不必随众上殿过堂。倘若病重,进住如意堂,便有自甘执役护病的僧众来侍奉,如意堂,也就是旧制的安乐堂。死了,便移入涅槃堂,举行荼毗(俗名迁化),然后收拾骨灰,装进灵骨塔(即俗称骨灰塔)。()
1 c0 r. V5 x% ]3 `3 ]; _总之,真正的丛林集团生活,绝对是作到处处平等,事事有规矩,由一日而到千百年,由管理自己的身心开始,并及大众,都是循规蹈矩,至于详细细则,还不止此。所以宋代大儒程伊川,看了丛林的僧众生活,便叹说:“三代礼乐,尽在是矣。”()
1 D: m- P& J! `4 v$ _% a9 x(2)劳役平等,福利经济:百丈创制丛林,最要紧的,便是改变比丘,不自生产,专靠乞食为生的制度。原始的佛教戒律,比丘不可以耕田种植,恐怕伤生害命,那在印度某些地方,可以行得通,到了中国,素来重视农耕,这是万万行不通,而且更不能维持久远的。所以百丈不顾别人的责难,毅然建立丛林制度,开垦山林农田,以自耕自食为主,以募化所得为副。耕种收获,也如普通平民一样,依照政府法令规定,还要完粮纳税,既不是特殊阶级,也不是化外之民。平日于专心一志修行求证佛法以外,每有农作或劳动的事情,便由僧值师(发号司仪者)宣布,无论上下,就须一致参加劳动,遇到这种事情,丛林术语,便名为出坡,旧制叫作普请。出坡的对候,住持和尚,还须躬先领头,为人表率,百丈禅师到了晚年,还自己操作不休,他的弟*子们,过意不去,就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藏了起来,他找不到工具,一天没有出去工作,就一天不吃饭,所以禅门传诵百丈高风,便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并且以此勉励后世,由此可见他人格伟大的感召了,现代的虚云和尚年届一百二十岁,还是身体力行,终生奉此不变的。()
" q4 |7 b# U8 \% S丛林的经济,一切收入与支出,要绝对公开,术名便称为公众。收入项月、悉数都为全寺大众的生活,尽量为大众谋求福利,还有盈余,便添购田地财产,希望供养更多的天下僧众。一班执事等人,多半公私分明,绝对不敢私自动用常住一草一木,因为僧众们在制度以外,更是绝对信仰因果报应的,乎时经常传为宝训的,便有:“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被毛带角还。”因此,他们对于在禅堂里真实修持的僧众,都是极力爱护,不肯使他们受到丝毫惊扰,希望他们成道,以报天下、国家、社会上和施主们的恩德。从前有一位宝寿禅师,在五祖寺库房执事,那时的住待和尚戒公偶然因病服药,需用生姜,侍者就到库房里取用,宝寿便叱之使去,戒公知之,令拿钱去回买,宝寿才付给他。后来洞山缺人住持,郡守来信,托戒公找人住持,戒公便说:那个卖生姜的汉子去得,他便去作洞山的主持,所以后世有“宝寿生姜辣万年”的句子,相传为禅门的佳话。一九四一年,笔者在成都的时候,见过一位新都宝光寺的退院老和尚,其人如苍松古柏,道貌岸然可敬,住持大寺数十年,来时只带一个衣裳包袱,退位的时候,仍然只带这个破包袱,对于常住物事从来不敢私用分毫,自称德行不足以风众,背不起因果,相对数言,便令人起思古之幽怀,这便是丛林大和尚的风格。()  H, G( U/ K5 \7 g1 K# R8 F4 \7 l8 W
(3)信仰平等,言行守律:所谓丛林,顾名思义,是取志在山林之意,其实,它具有此中明道修行者,有如麻似粟、丛集如林的意思。他们都坚定地信仰佛教的佛法,尤其信仰禅宗心地成佛的法门,要住丛林,便是为了专心一志的修证心地成佛法门,所以他们除了恪守丛林的清规以外,在寺内更笃守佛教的戒律。相传过去天台国清寺有一得道高僧,已经有了神通,有一天晚上,在禅堂里坐禅,下座的时候,他偷偷问隔座的僧众说,你的肚了饿了吗?大家不敢答话,有一僧说:饿了怎么办,规定大家过午不食,谁又敢去犯戒?即使要吃,厨房里都没有东西,哪里有吃的呢?他说:不要紧,你要吃,我替你弄来,厨房里还有锅粑呢!他说了,便伸右手人左手的袖子里,一会儿,就拿出一大把锅粑来请这僧吃。这时,那个住持和尚也有神通的,他严守戒律,决不肯轻现神通,到了次日清晨,住持和尚便向大众宣布,昨天夜里,禅堂里有两位僧人犯戒,依律摈斥出院,那个有神通的僧人便伸手拿起包袱,向住持拜倒,自己承认犯戒,由此就被赶出山门了。南宋时,大慧宗果禅师,他未经得法时。依止湛堂禅师,有一天,湛堂看了他的指甲一眼,便说:近来东司头的筹子,不是你洗的吧!他便知道师*父是责他好逸恶劳,立即剪去养长了指甲,去替黄龙忠道者作净头(清除厕所)九个月,由于这些例举的一二操行,就可知他们的规矩和戒律,言行和身教,是多么的自然和严整啊!()
2 ~& Y; s. M9 ~" U(4)众生平等,天下为家:佛教的宗旨,不但视人人为平等,它确要做到民胞物与,视一切众生,都是性相平等的,为了适合时代和国情,他创立了丛林制度,从表面上看,丛林的清规与佛的戒律,似乎不同。实际上,清规是以佛的戒律作骨子的,所以他的内部,仍以严守戒律为主,既如举足动步,也不敢足踏蝼虫蚂蚁,何况杀生害命。因为他的信仰和宗旨,是慈悲平等的,所以丛林便有天下一家的作风,僧众行脚遍字内,不论州县乡村,只要有丛林,你能懂得规矩,都可挂褡安居。此风普及,及至乡镇小庙,或是子孙私产也都可以挂褡从前的僧众们,行脚遍天下,身边就不需带一分钱,即使无寺庙可住,大不了,树下安禅也可过了一日。元、明以后,佛道两家好像各有宗教信仰的不同,在某些方面,又如一家,例如道士,到了没有道观的地方,可以跑到和尚寺里去挂褡。和尚也是如此,必要时可以跑到道观里去挂褡。每遇上殿念经的时候,也须随众照例上殿,不过各念各的经,只要守规矩,便不会对他歧视的。僧尼之间,事实上,也可以互相挂褡,不过,其中戒律和规矩更要严些,例如男众到女众处挂褡,清规严格的寺院,就只能在大殿上打坐一宵。稍稍通融的,也只能在客房一宿,决定不可久居。女众到男众处,也是如此的。俗人求宿寺院,便不叫做挂褡,佛门从慈悲为本,有时斟酌情形,也可以收留的。唐、宋时代,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大都是寄居僧寺读书,例如邺侯李泌等辈,为数确也不少。至于唐代王播微时,寄读扬州僧寺,被主僧轻视,故意在饭后敲钟,使他不得一餐,便题壁写诗云:“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囗黎饭后钟。”后来他功名成就,复出镇是邦,再过此处,看到昔日的题句,已被寺僧用碧纱笼罩起来,他便继续写道:“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这些事情总有例外的,也不能以偏概全,便视僧众都是势利的了。最低限度,也可以说:有了丛林制度以后,确实已经替中国的社会,做到收养鳏寡孤独的社会福利工作,使幼有所养,老有所归,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宋仁宗看见丛林的生活,不胜羡慕它的清闲,便亲自作有《赞僧赋》。相传清代顺治皇帝,看了丛林的规模,使兴出家之想,他作了一篇《赞僧诗》,内有:“天下丛林饭如山,钵盂到处任君餐。朕本西方一袖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紫袈裟。”等句,也有人说,这是康熙作的,真实如何,很难考证,但由此可见禅门丛林,是何等气象了。()
+ b, R+ I2 d: C1 C  ^ - }- _: I5 B2 y  e; L
3.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
$ s3 a* g3 {' ?: L2 P(1)禅堂的规模:百丈创立丛林,最重要的,他是为了真正建立了禅宗的规范,由于这种制度的影响所及,后世佛教的寺院,不论宗于何种宗派,大多数都有加上禅寺名称的匾额,而且因为禅增们的简朴,一肩行脚,背上一个箱四,芒鞋斗笠,就可走遍天下名山大川,大家景仰他们的苦行,所以青山绿水之间,不断地建筑起禅寺了。但真正的禅门丛林,它的主要目的,不止在于创建寺院,都在于有一座好的禅堂,可以供养天下僧众,有个安身立命、专志修行的所在。唐、宋、元、明、清以来,国内有的丛林里的禅堂,可以容纳数百人到千余人的坐卧之处,每人一个铺位,可以安禅打坐,又可以放身倒卧,各个铺位之间,又互相连接,所以古人又叫它作长连床。但每一座位间,必须各记自己的姓名,张贴于坐席之间。全寺的僧人,常住经常也备有登记簿,俗名叫作草单,术名叫作戒腊簿,也等于现代的户口簿。整个禅堂光线明淡,调节适中,符合简单的生活起居,适应方便。只是古代的建筑,不太注重通风设备,对于空气的对流,比较差些。禅堂四面,都做成铺位,中间完全是个大空庭,需要作大众集团踱步行走之用,这种踱步,便是佛经所说修禅定者的适当活动,叫作经行,丛林里便改作行香与跑香了。所以禅堂中心的空间,便要能够容纳内部数百或千余人的跑步之用,行香与跑香,都照圆形活动,不过必要时,还有分成两个圈子或三个圈于来跑,老年体弱的,不可以走外圈。少壮健康的,就走外面的大圈子。()
+ g5 k& W) G6 d& [8 T(2)禅堂里的和尚:禅堂既然为禅宗丛林的中心,等于现代语所说的,是个教育的中心了,那么,应该是最富于佛教色彩的所在,事实上,并不如此,它却正正真真表示出佛法的真精神,不但完全解脱神秘和迷信,而且赤裸裸的表出达摩大师传佛心印的宗旨。原来禅堂里,不供佛像,因为禅宗的宗旨,“心即是佛”。又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又“不是心,不是佛,也不是物”的,那它究竟是个什么呢?可以说:它是教人们明白觉悟自己的身心性命之体用,所谓本来面目,道在目前,就在寻常日用之间,并不是向外求得的。后世渐有在禅堂中间,供奉一尊迦叶尊者的像,或达摩祖师的像。禅堂的上位(与大问正对的),安放一个大座位,便是住持和尚的位置,和尚应该随时领导大家修行禅坐,间或早晚说法指导修持,所以住持和尚一定要选任曾经悟道得法的过来人,确能指导大家修证的大善知识了。心即是佛,和尚便是今佛,住持也便是中心,所以有时称他作堂头和尚。如住持和尚因故不能到禅堂参加指导,辅助住持的督导修持,就是禅堂的堂主,与后堂西堂等,这几个位置排在进门之首的。此外,还有手执香板,负责督察修持的,叫做监香,他和禅堂里的悦众,都是负责监督修持用功之责的。悦众和监香,也有数人任之的。香板,古代乃是竹杖,一端包了棉花和布,做为警策之用,这是佛的旧制,称谓禅杖,后世改用为木版,作成剑形,叫做香板。其余,还有几位专门供给茶水的执役僧,有时或由新出家的沙弥们任之。()
# ?0 f3 H: m; M9 l+ h. N(3)禅堂的生活:顾名思义,所谓禅堂,就是供给僧众们专门修持坐禅的地方,他们为了追求实现心地成佛的最高境界,一面离尘弃欲,决心绝累,一面又须苦志精勤,节操如冰雪,甚之毕生埋首禅堂,一心参究,纵然到死无成,仍然以身殉道而不悔者,比比皆有。凡是住在禅堂里的人,饮食起居生活,一律都须严守清规的纪律,清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盥嗽方便以后,就要上座坐禅。因为古代没有时钟,每次坐禅,就以长香一炷为标准,大约等于现在时钟的一点半钟左右。下座以后,就须行香,大家依次排列,绕着禅堂中间来回行走,身体虽然松散,心神却不放逸,这样又要走完一炷香,就再上座。饮食、睡眠、大小便,都有划一的规定。如此行居坐卧,都在习样,每日总以十支以上长香为度。如逢冬日农事已了,天寒地冻,更无其他杂条,便又举行克期取证的方法,以每七日为一周,叫做打禅七或静七。在禅七期中,比平常更要努力用功参究,往往每日以十三四支长香,作为用功的标准,大约睡眠休息时间,昼夜合计,也不过三四小时而已,后世各宗,鉴于这种苦修方法的完美,也就兴起各种七会,如念佛七等等。他们有这样苦志劳形,精勤求道的精神,日久月长,无疑地,必能造就出一二超格的人才。每逢举行禅七的时期,和尚要请职担任禅堂里的监香职位时,也和请丛林班首执事一样的过程,茶聚商托以后,挂牌送位,都如请执事一样的仪式,不过送位只是送掉堂里的坐香位子。因为重心在于禅堂。监香也有同时请七八位,轮流担任,以免过于疲劳。禅宗虽然只重见性明心,立地成佛的顿法,并不重禅定解脱的修行法门。但是远自印度的释迦牟尼,以及传来中国以后,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位祖师和禅师,不从精勤禅定,专志用功中得成正果的。每年初夏,便依律禁足安居三月,又谓之结夏,到了旧历七月十五日圆*满,或称谓解夏。所以从前问出家为僧的年龄若干,便请问他夏腊多少。所以丛林禅堂,制立如此风规,恰是佛法的真实正途,俗话说:“久坐必有禅”,这也不是绝无道理的。到了两宋以后,许多大儒,都向往禅堂规模和教育方法,抽梁换柱,便成儒家理学家们的静*坐、讲学、笃行。实践等风气了。禅堂的门口,帘幕深垂,一阵阵的飘出婀娜的炉香,当大家上座坐禅的时候,普通叫作收单,门口便挂上一面止静的牌子,这时,外面经过的人,轻足轻步,谁也不敢高声谈论,恐怕有扰他们清修。到了休息的时一候,门口换挂一面放参的牌子,才可以比较随便一点,普通又名为开静。()
& f7 I# |' B; J- Q(4)禅堂内外的教育方法:丛林既以禅堂为教育的中心,那就天天必有常保了?诚然,他们的常课,便是真参实证,老实修行本分下事,却不是天天在讲学说法的,因为在禅宗门下,认为讲习经论,那是属于义学法师们的事,他们重在老实修行。遇到晚上放参的时候,住持和尚莅临禅堂,说些用功参禅的法门,或者有人遇到疑难,请求开示,便随时说法指导,这样就叫做小参。后世风规日下,有时住持和尚偷懒,便请堂主升座说法,这也叫作小参。倘有正式说法,在禅堂以外,另外还有一座说法堂,简称法堂,依照一定的仪式,礼请住持和尚升座说法,这时大都是鸣钟击鼓,依照一定的隆重仪式,通知全寺的僧众,临场听法的。仪式的庄重,和大众的肃然起敬,恰恰形成一种绝对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可是禅宗住持和尚说的法,却不如讲经法师们,一定要依照佛经术语的法则来,也不是只作宗教式的布道,他是随时随地,把握机会教育的方针,因事设教,并无定法的。弟*子和书*记们,老实记载他的说法讲话,便成为后世的语录一类的书了。如果有时讲解经论,又须另在讲堂中举行,对于专门讲解经论的法师,便称为座主。丛林的修行教育,固然以禅堂为中心,但作为导师的住持和尚,对于全体笃志修行的僧众们,却要随时随地注意他们修持的过程和进度,偶或在某一件事物,某一表示之下,可以启发他智慧的时候,便须把握时机,施予机会教育,这种风趣而轻松的教育法,在高明的排师们用来,有时会收一到很大的效果,可能对于某一个人,便由此翻然证悟的。即或不能达到目的,有时也变成很幽默的韵事了,后世把这种事实记载下来,便叫作公案。理学家们便取其风格,变称学案。那些奇言妙语,见之于后世的语录记载里的,便叫做机锋和转语。由此可见作一位住持丛林的大和尚,他所负的教育责任,是何等的重要,佛经所谓荷担如来正*法,正是大和尚们的责任所在,所谓荷担,也就是说继往开来,住持正*法眼藏,以继续慧命的事,唐、宋之间,有些得道高僧,自忖福德与智慧、才能和教导,不足以化众的。便往往谦抑自牧,避就其位了。()  Z* [+ Z$ M  t  J* ?8 w
(5)禅堂的演变:元明以后,所谓禅寺的丛林,渐渐已走了样,同时其他各宗各派,也都照禅宗丛林的规矩兴起丛林来了。在其他宗派的丛林中,禅堂也有变成念怫堂,或观堂等,所谓真实的排堂和禅师们,已如凤毛麟角,间或一见而已,令人遥想高风,实在有不胜仰止之叹。民*国以来,研究佛学的风气,应运而兴,所以禅门丛林,也多有佛学院的成立,禅宗一变再变,已经变成了禅学。或是振衰革弊,或是重创新规,唯有翘首位候于将来的贤哲了。()
7 j, I' }! N+ @  u% I; h4.丛林与中国文教
; _' ?+ k; e- W% e$ _丛林的制度,显然是中国文化的产品,如果认为佛教传来中国,便受到中国文化的融化,产生了佛教革新派的禅宗,这事已略如前论,不必重说。严格地说来,佛教经过中国文化的交流,却有两件大事,足以影响佛法后来的命运,而且增强它慧命的光辉。第一,在佛学学理方面的整理,有天台、华严两宗严整批判的佛学,天台宗以五时八教,贤首宗以五教十宗等。概括它的体系,这便是有名的分科判教。第二,在行为仪式方面,就是丛林制度的建立,它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包括懦家以礼乐为主的制度,适合道家乐于自然的思想。而且早在千余年前,便实行了中国化的真正民*主自由的规模。它的制度,显然不相同于君主制度的宗教独*裁,只是建立一个学术自由,民*主生活的师道尊严的模范。()
6 C$ Z: y0 x0 W* O3 d  H除了中国以外,接受南传原始佛教文化的,如泰国、高棉、寮国、锡兰和缅甸,传续到了现在,虽然已非旧时面目,但多少总还存有一些原来方式。可是它所仅存的生命,不过是依赖政府与民间信仰的残余,与丛林制度比较起来,有识之士,便不待言而可知了。和这相反的,就如北传佛教在我国西*藏,它以神秘色彩,衬托出宗教的恣态,千余年来,却赢得一个政教合一的特权区域,虽略有类同西洋教会和教皇的威权,而无西洋教会一样,具有国际和世界性的组织,讲政*治,没有博大悠久思想作基础,讲宗教,仍被封固在文化落后的地区。如果深切了解释迦牟尼的全部教义,对于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的两种方式,便会知道不是他原来的初衷。只有中国的丛林制度,确能与他的本意不相违背,由此可见无论南传北传的佛教,都没有像东来中土的伟大成就,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了解,凡是自己没有悠久博大的文化之民族,纵然佛光普照,它的本身,仍然无力可以滋茂长大,所以说,当达摩大师在印度的时候,遥观东土有大乘气象,不辞艰苦,远涉重洋,便放下衣钵,把佛法心印传留在中国了。()
/ e( r' [; p# {& c6 r- F一个文化悠久的国家,历史剩遗在山川名胜的背景,已经足以表示整个文化的光辉,何况它的精神,还是永远常存宇宙,正在不断地继往开来呢!仅以丛林创建的制度来说,它给全国的山光水色,已经增加了不少诗情画意,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风格,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还只是描写南北朝以来的江南佛教事迹,到了唐朝以后,因为丛林寺院的兴盛,可以说:率土之滨,莫不有寺,名山之顶,何处无僧,所以后人便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咏了。加上以唐人气度的雄浑,宋人气度的宽廓,二者融会在寺院建筑之中,我们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可见到美仑美奂,壮丽雄传的塔庙,只要你翻开各省的省志,各州、府、县的地方志,要查名胜古迹,僧道寺院,便已占去一半。缅怀先哲,追思两三千年的留传至今的事物,岂能不令人痛恨这些一知半解,妄自蔑视中国文化的人们!须知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建设起来,是经过多少时间,和多少哲人的心血所完成。要想改变,以适应世界的趋势而争取生存,那也要学而有术,谋定而后动,岂是浅薄狂妄,轻举妄动所能做得到的吗?(
9 s% j* G9 v3 l " h' H7 J: [/ R# x9 L. E
结论3 {: G6 I: `7 `( z& M* o+ ]
中国传统文化,素来是以儒家为主流,儒家高悬大同天下的目的,是以礼乐为主道政*治的中心,由于礼乐的至治,就可以实现《礼运》的天下为公的目的,但是经过数千年的传习,一直到了唐代。才只有在佛教禅宗的丛林制度里,实现了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它在形式上,固然是一种佛教僧众的集团,然在精神上,它是融合礼乐的真义,和佛教戒律的典型,”礼失而求诸野”,如果讲到一个真善美的社会风规,恐怕只有求之于丛林制度了。但是也还不能做为治国平天下的规模,因为国事天下事,与丛林社会相比,其艰难复杂,又何止百千万倍。人是一个有情感和理性的生物,无论性和情,只要偏重在那一面,就不能两得其平,结果都不会安定人生的.丛林制度它能普及流传,不外四个原因:第一,因为出家了的僧众,已经发自内心的,抑弃了世事人欲的情感牵扰,虽然住在丛林里,过的是集团生活,又是绝对自由追求自我理想的境界。第二,宗教的信仰,和发自因果分明的观念,已经不需要外加的法律管制。第三,各人由内心的自净其意,发为规矩,便是最高自治的原理。第四,维持生命生活的经济制度,早已做到福利的要求,所以他们只要管自己的身心修养,其余的一切就都可以放下了。因此他们可以做到,像儒家礼乐高最目的,和墨家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要求,如果是普通人的社会呢?男女饮食和物欲的权利,只有日益向外扩充和发展,人事和世事的推排,相互间便有争执,许多在学理和教育上决定是正确的道理,一到人情和人欲的要求上,便完全不是那样一回事了,即如完美的丛林制度,他在教导以外,再没有刑责可行,假使没有最高道德作为依持,要想求其安然垂范达千余年之久,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南宋时代,杭州径山大慧宗果禅师,与温州龙翔竹庵大珪禅师,恐怕后来丛林衰落,便合力记述历史丛林住持的嘉言善行,留作后世的准绳,作了一部《禅林宝训》的书,其中高风亮节,以及敦品厉行的典型,足以与《宋儒学案》,比美千秋,如果去掉它僧服的外层,做为为人处世的修养范本来看,一定别有无穷受用,可以启发无限天机。()
# @- Q+ n2 f; j9 u百丈禅师创建丛林以来,他的初衷本意,只是为了便利出家僧众,不为生活所障碍,能够无牵无挂,好好地老实修行,安心求道,他并不想建立一个什么社会,而且更没有宗教组织的野心存在,所谓“君子爱人以德”则有之,如果认为他是予志自雄,绝对无此用心,尤其是他没有用世之心,所以他的一切措施,自然而然的,便合于儒佛两家慈悲仁义的宗旨了。如果他有世务上的希求,那便会如佛经所说:“因地不真,果遭纤曲”,岂能成为千古宗师,在他当时,一般人之所以责骂他是破戒比丘,只因大家抵死执著印度原始佛教的戒律,认为出家为僧,便不应该耕种谋生,站在我们千秋后世的立场来看,如果他当时不毅然改制,还让僧众们保持印度原来的乞食制度,佛教岂能保存其规模,传流到达现在吗?禅宗最重人们确有见地,佛教称佛为大雄,时移世变,时代的潮流,由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进到工商业科学化的今天,追怀先哲,真有不知我谁与归之叹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3: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一百年来中国教育没目标 顽固地喜欢传统文化
" \, V7 c/ Y- J/ B% l ; D8 n9 ?& w9 F

$ u: F; S9 a; e7 N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 F' u5 Z5 g& Q0 T- ~( F* r$ R- c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
' i' |# p. u+ k4 _. G$ ]- @2 O+ {“我的同龄人,当时都想出国读书,我顽固地想学中国文化,我说你们去外国读书,把他们的书翻译过来,我看就可以了。”
8 q4 f3 h" q3 t, i# C: M" {8 Z$ x南怀瑾说,自己是“顽固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顽童”。
3 a+ n  z, e, [) t6 w一袭深蓝色棉布长袍,翻出雪白的袖口,一头银发,一根根向后梳得一丝不苟。右手的拐杖,只有在上下讲台时才拄一下地,平地走路就提在手中,步履轻盈。+ P: }% q* N1 _% Y3 \
他每次出场必有弟*子陪伴,不离左右。弟*子中有家资万贯的商人,也有一身道袍的方外之人。他讲课时,弟*子们就坐在下面,吃饭时,弟*子们就坐在身边。$ n; Y1 F# D' g$ y( |! u2 L1 V
每天晚餐时,他会在餐厅出现,看着与他同桌的弟*子们吃饭,他常悠闲地吸烟,有时喝一点稀粥。1 Q/ y  r" I& Y5 n6 p  C
2009年10月上旬,《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受太湖大学堂邀请参加了其开办的禅修课,在太湖大学堂几日,听南怀瑾先生讲课,与其共餐,聊天,并就有关问题向老先生请教。
0 V/ g9 ?" t! i, Q0 g“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
  c. v& P( C* F; `8 j+ u, h, B南怀瑾1917年出生于浙江,少时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有从戎、修道、经商、执教的丰富经历,又因其精通儒、释、道各家经典,著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易经杂说》《金刚经说什么》等多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2006年,其暂居于太湖大学堂,著书立说,少与外界接触,也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 j* v8 U8 I. a9 d1 T- m7 N5 K9 k$ X
听说记者姓柴,他说:“几百年前赵家欺负你们家孤儿寡母,抢走了柴家的江山。”(指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后周皇权的历史。)) r$ p3 q7 h7 w# r  ?0 \: X
谈到写文章,他说:“文人写文章有一个限度,到某一个程度打死了都不说。汉武帝把司马迁阉了,他应该把汉武帝骂得狗血喷头啊,但是没有,他写刘邦有屁本事啊,可是读了史记,没有觉得他在骂人,这是太史公的笔法。”
  S( i% i* j% ?$ T* N+ W+ p“做新闻记者很苦的,真话不敢说,假话不愿意说,你看多苦啊。”他又向记者调侃道。
! C/ E! e3 h# ^# S6 U- k禅修期间,每天下午和晚上,南怀瑾都给家长们讲课,除10日晚讲《楞严经》,其余时间都讲有关教育的问题。
+ v- l1 F, D5 Z" \. V: O+ |讲课时,南怀瑾语速颇缓,语气像话家常,上下五千年如在眼前。
( a' l+ N& ]: v: f$ p“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在讲课中,南怀瑾多次说,“从古至今,外国也一样,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别人的怎么办?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
& z7 G1 X3 J6 j9 B0 a3 b. n2 U& e/ g“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什么叫修佛修道?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 R. K5 O0 ?( I3 Q* p& D5 p
7 _# j  l" F4 N  h7 }- J- @" @他接着阐发道:“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比如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7 Z$ f! l( \  I- {/ _. |
朱熹的祖师爷程颐、程颢,在成都悟道,他们的学问从哪里来的呢?箍桶匠,在街上做箍桶生意的,二程遇到他,哦哟,大学问家,跪下来拜师,他(箍桶匠)传他们易经,箍桶匠的名字叫什么,没有留下。中国的十大商帮中,徽商列在首位,当地有句俗语,‘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向外一丢’,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出门谋生。”% _  H  J( v9 o) n+ E; D. |* @
因南怀瑾深居简出,外界有人打着他的招牌大谈私塾,甚至办了只读古代经典的学校。对此,他纠正道:“现在社会上大家带领儿童读经,乱读。儿童读经,我在台*湾提倡了几十年,李素美、郭姮晏她们到不发达地区去推广,现在差不多普及了。但是大家不要弄错了,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不要以为读经就可以当饭吃了,也不要每天读很久,读烦了,反感了,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慢慢就容易背下来了,不要变成负担。”
- T0 ?2 f% P) q0 \$ x& t9 j* o( o“外面有人说我提倡私塾,主张专门读古书,那是害死人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私塾’是民*国以后出来的名词,与公立学校相对的。推*翻满清以后,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国家为了普及教育,成立了教育部,学校由国家办,如果私人家庭办学,不是政府登记申请,叫做‘私塾’。现在为什么要标榜私塾呢?为什么一定跟时代、跟政府对立反抗呢?我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政权,不管它好与不好,交给历史去评论。我们做现代人,遵守现在政*治法律社会规则,慢慢地改嘛!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是向政府立案的。”他接着说道。" ?% N# M5 K0 e* M
孔子的教育也是分科的,‘礼、乐、射、御、书、数’,孔门当年还有四科:‘德行’,做人的道德、品格;‘言语’,要懂外文、中文、方言,狭义说是学会说话;‘政事’,懂得做事,如果出来做官可以做得很好;‘文学’,文章写得好。我们(大学堂)中文、英语、算术各种科学都在学。不能死读书,外面的事情都要知道。”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南怀瑾还谈及六十年国庆大阅兵的事情。
: b  u% t1 Y% ]0 i% ]一次讲课时,南怀瑾指着座中的一个人说,“李(李传洪)老板是个博士,从来没有好好读书的(‘死读书’),但是功课很好。”
; h2 I) S( R9 @1 _“还有一个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文凭,但十八般武艺都会,我十七岁曾经拿过武术比赛第一名。别看我现在手里拿着拐棍,(当年,即使)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
2 b5 j6 z. }1 a- m  V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n& l6 ]2 p% \
“这个静*坐(打坐),不是修道也不是修佛,而是中国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最基本的东西,在中国文化中叫修心养性的方法,简称‘心法’。不要看到静*坐(打坐)就是学佛学道了,那就笑死人了。”禅修的几日,打坐是课程中的重点,南先生第一次讲课时就这样解释。! T  T1 u- s5 R. k9 d! I
讲堂的讲桌上摆着一尊象牙佛像,讲课中,他忽然停下来指着佛像说:“为什么放尊佛像在这里,我怕人家拜我,我不是佛,只是普通人,你别拜我,你拜他,你拜我也拜。”0 s: S! F6 O, h( G$ t. l3 E
《瞭望东方周刊》:在太湖大学堂国际学校的教育中为什么这么强调身心修养?
, j0 H! S, f( ^6 w5 d( C; j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 m) S6 s" `; A* n
上古在轩辕黄帝以后,唐尧、虞舜、大禹这三代,除了传国家以外,也传心法。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X$ W/ v- g8 G: b3 S" T / z( q4 r- D, v0 k
“人心惟危”,现在国家给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呀,人心太危险了,坏的太多了。0 H% V! P( X% Z
“道心惟微”,你做帝王的,要修养自己的心性学问,思想情绪太难,太微妙,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你要找出心性中道德方面的功能。9 F* m* Z. B9 n3 _5 a3 E4 ~
“惟精惟一”,这是修养功夫了,你的心念不要乱,万事要很精细精到,心性要专一,有一点不小心,就容易向恶的方向走。后来佛学传过来,佛经上有两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我们习惯被社会环境、被外在的物质诱*惑,或者被情绪、思想迷惑,容易把清静自在的心性挡住了,一个人学坏非常容易,要回过来恢复“惟精惟一”的境界、修养,很难。. M5 I- W% \7 ^# K5 q
“允执厥中”,慢慢修养到中道境界。“中”不是中间,是恰当。譬如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把握中道,不是说偏向善就完全对,要治天下,有时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达到“至善”的目的,这就靠智慧了。0 u" j6 a' s  d- \! K! n" F3 G* q1 x, z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乱了,那个时候不但中国乱,印度也在乱,欧洲也在乱。这时候中国出来孔子,孔子整理六经,但最重要的是传心法,孔子怎么讲?“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q8 n3 I. W* ]2 ]% p7 O孔子死后,他的心法弟*子是曾参,曾子著《大学》,我前几年出了《原本大学微言》就是讲这个。“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讲身心修养的。所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纲要,是身心修养的“三纲”。下面接着讲修养阶段程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为什么要静*坐。我叫它七个阶段: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个修行不一定要静*坐,不一定要盘腿,随时都可以修养,站在那里也好,走路也好,都可以修养心性的宁静。
' b0 j& p8 V) K5 o《大学》接下来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1 C! z0 j0 K; |. e$ Q: \) N8 A( B一百年来教育没目标
- y  [( j* P- J# O; U! C“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南怀瑾对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观点明确。
5 c5 B1 x0 o7 _4 `+ ]5 m1 _. W- d“过去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坐着,学生站着,现在跟西方学习的,学生坐着,老师站着,我看将来,学生睡着,老师跪着。”一次在开讲之前,南先生如此调侃。4 |( Z" M) e) F2 r9 i% R, P: L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也在研究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D6 H5 x: d( y( y
南怀瑾:我曾公开讲过,现代教育没有方向的。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就业有问题,教了知识,没有教他谋生的技能,(毕业了)按理说应该贡献社会,但是现在找婆家(工作)也成了教育部的责任,这是什么社会啊。现在几千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希望到北京、上海,拿高薪,他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拿到高薪,自己也不清楚。' A' D  ~6 n+ f/ J% Y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在一百年前改*革的,学习了西方的教育制度。
/ y8 g$ v5 O* S* V  n南怀瑾:一百年中(教育)有五次改*革,这个说出来要扒皮,我不愿意扒一些人的皮。教育没有目标的,基本的都是错误的。
$ R3 c; e+ }& q! W1 T8 h  k《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教育中很注重“人”的教育,讲究修身养性……
5 S% l$ N9 J7 z& ^* I: h0 B南怀瑾:修身养性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后来推*翻旧的教育以后,一个学校(负责)修身养性主要有三个部分,教务,总务,训导。训导就是人品的修养,现在还离不开,但后来把训导变成政*治,就完了……这个问题跟你谈不清了。
9 I! _6 s, v( ~! j. j《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人的品德修养的教育应该是家庭、社会、宗教和学校同时起作用,你觉得学校可以承担那么多吗?
; @$ {4 y3 T; n+ R9 i南怀瑾:学校当然可以承担,现在学校哪有管这些啊?你刚才讲的几个方面很好啊,但现在很多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没有资格做家长啊。他们受白话文教育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没有,西方的也不懂,大家向钱看,赚钱,买房子,买股票最重要,怎么教育啊?* O: Z+ U3 w/ E* y5 {: P# P

: ?. H' u4 O' ?6 y. Y求人不如求己' x  U, L3 c( e# j- n: U/ S
“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一次讲课中,南怀瑾讲起他小时候接受的教育。- b% L. W2 Y4 Q" R9 i
一日晚饭后,有来自美国、智利等国家的管理学、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者在座。座中,麻省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彼得·圣吉向南先生发问:“现在科技文明发展了,可是整个人类的道德堕落了,怎样重建人类的道德,与科技文明接轨?”& U. O* c/ G1 l) J' H
南怀瑾答道:“科技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很多方便,但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甚至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烦恼。科技文明发展的同时,全世界东西方道德文化都堕落了。
0 ^: ~0 P/ j) |$ d$ g6 t5 V西方文化过去靠宗教,中国文化靠传统的道德观念,东西方有个共同点,人怕什么?怕因果。西方文化说好人死后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现在西方宗教衰退了,中国的文化道德也堕落了,所以现代人不怕因果。那么,过去的道德是以因果报应为基础,现在有没有道德呢?有呀,是什么?以经济为基础的所谓价值观,凡事都问有没有价值。不过,这个价值观是对现世的,不管死后下不下地狱。”
- f% O: R. z3 F! D/ A# @开讲之前,因为在场的外国客人需要翻译,老先生说道:“30年前,美国人说全世界不懂英文活不了,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中文活不了,(转向美国客人)不过,对不起,你们都老了,来不及学了。”众人皆笑。7 C- ?  B" C, m
《瞭望东方周刊》:你说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汉语没法活,跟前不久去世的季羡林先生的观点很像,他说21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1 X# T* m8 ]4 G
南怀瑾:这句话是香港以前的总督、彭定康之前的葛亮红讲的,他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说说而已,捧捧中国人,中国人就“拿着鸡毛当令箭”。) b8 u' @# W/ c; R' W; y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的文化传统在近一百年内被割断了,那么跟现代如何对接?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 [; e; W8 p, g* w1 A2 T! J; N南怀瑾:对接不上,没有好办法。体制问题,说改*革,改到现在改了谁啊?大家洗了个澡,换了个衣服,而体制就是身体啊,能改*革吗?做不到,只好等机缘。
6 z# m. p/ ?/ _  V. W* q5 L《瞭望东方周刊》:从文化的角度呢?( X3 n0 V. N% h6 v8 Z6 F+ U
南怀瑾: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文化是个空洞的名词。
" n8 n( r4 Y: z" Q/ ~; o《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什么好办法吗?
. H& a) `1 W" s7 s南怀瑾:现在很好啊,人家外国人都跑来学啊。你好好读书,人家就来向你学,很简单,求人不如求己嘛。
5 B2 d$ ], f. e# c4 d# I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乱了近300多年,一个国家分成两半,后来,出来一个人叫王通,隋朝的,他和隋炀帝的父亲谈,想改变世界,但做不到。就到山西等地讲学了,培养后一代。30年后出来的唐朝开国英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文官武将统统是他的学生,才有唐朝的局面。太平天国乱了,罗泽南在湖南办书院,后来碰到太平天国打湖南,曾国藩带领书院学生出来带兵打仗。文化教育的力量在这里,不是求现在的。
$ b& Q5 @+ L7 U; n, d- Z$ L$ k所以你不要担心,文化推广不如自己求学读书,影响后一代,像我们太湖大学堂培养这些孩子,撒种子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3: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有事不要骂政府 政府没有罪过
& B+ ?$ g& i( _  o! F
+ {+ z; Y9 y; w/ `" q由文汇报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南怀瑾先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演讲,于8月4日在上海美仑大酒店举行。听众200余人,多数为两岸出版界和传媒集团的老总及文化界资深人士。南先生的讲座共四个小时,分为下午四点至六点、晚上八点至十点两场。本报现将这次演讲内容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文汇讲堂”刊出,以飨更多的读者。  
* ~8 n1 o7 h9 L缘起  
; z8 ?0 Z1 W6 Y5 T* ~: Q3 y诸位先生、诸位女士、诸位老前辈(我看在座的老前辈非常多),很抱歉啊,我到现在,对自己一生的结论、对自己的评价是八个字——一无长处、一无所是。像讲课、演讲,我一生经过了很多,可是在上课、演讲的时候,每次有个感觉,好像一头牛被人拉到法场受宰割一样的,很紧张。问题是一次上课也好、一次演讲也好,不晓得给人家贡献些什么。  这一次演讲,是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张耀伟副社长聊天时引起的。张社长的叔叔张尚德教授,是我的老学生。我告诉耀伟,新闻出版是很难办的事,现在整个的新闻出版界走到了一个困境,最好赚钱的是搞电视,但是手机、网络一出来,电视也落伍了,时代已经到了量子力学、信息科技的阶段,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受到很大挑战。我以前也办过报纸、出版,他就再三要我来跟大家讲讲。9 T  C+ t" }# _7 l
正名
1 o; h* b) I8 Z5 \' n出版社现在怎么办?现在整个的新闻界、出版界都是一片混乱,前途怎么走?这是个大时代趋势的问题。这个趋势的前提,就是历史的演变,我是亲自经历过的。
5 \4 I. m: w: M4 \8 _7 y' b* q$ o! S出版和新闻业现在有个名称,叫做“媒体”。我反对这个名字。以中国固有文化讲,新闻、出版不应称为“媒体”,这是外文乱翻译过来的随便称呼。做媒的,在中国文化像是令人看不起的,媒婆是两边骗的。出版和新闻或电台、电视台,怎么能叫“媒体”呢?我说他们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先驱,具有领导和中介的功能。我们最近一百年来的文化非常有意思,多半跟着外国的文化乱跑,自己没有正名。
- C: n. k0 S0 x% e; t新闻出版与文化教育
0 P9 y, e3 f4 T5 M新闻出版业和文化教育事业连在一起的,不要一提文化教育就是学校课本,那只是一点点,整个新闻出版都是文化教育的范围。; `$ _$ m( V/ `
最近,我为了中国的文化教育问题,在写一篇文章。我的话好像有点岔开了,其实还在本题上。因为中国150年来一切问题的根源,是文化教育问题。尤其现在的教育问题是非常非常严重,每个小孩子很小就戴上近视眼镜了,而且给家长们逼得都快疯了。. D% t2 f9 M  L; m
中国3000年以来的教育有一个基本错误,错误是什么?就是“重男轻女,望子成龙”,几千年来都是这个思想,现在还是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a2 E& T! Z1 l2 u0 j/ F% M3 r* ~0 a再譬如讲,中国宋代以后流行的观念“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我们那个时候很普遍。像我们出来,刚刚长大成*人就碰到第二次大战,跟日本人打起来,我们坚持要尽忠报国,坚持要出去当兵,就推*翻了那些观念。现在呢?我发现很多黄埔的同学,叫孩子们再也不要去做军人了,要做别的事。他们本身都是中将、上将、司令。我呢,把儿子送到美国西点军校学习去。我说这个世界再有几个一百年,也离不开“军事”。可是到今天,我们的教育还在这个观念的圈子里。
2 I; D0 e: ~1 E* ^1 W+ Z" J推*翻满清以后到现在,只有95年。我是刚刚推*翻满清以后出生的,可是我开始受的还是清朝末年的教育。你们可以从这95年中的教育演变,研究整个社会演变的因果。" d7 |9 U+ m9 r" |
有人碰到事就骂政府,我说你们不要骂政府,政府没有罪过。所谓“政府”,是文字上一个符号。政府机构是水泥木头建的一个房子,政府里头的内容是官员。这些官员哪里来的?不是政府生的,是我们老百姓生的子女培养出来,送进去做官的。他们做得不好,政府做得不好,应该骂我们自己,是我们没有把子女教育好,政府没有罪过。这是文化教育问题。$ T) Y" L% r5 b2 x" c$ p6 C' o
我最近为了教育问题,忽然想到,中国三千年的政府、帝王政权,基本没有出过教育经费哦!回转来看欧洲史也是一样。中国的过去,读书人都是民间自学出身的。所以中国的读书人最标榜的是“耕读传家”四个字,一边种田,一边读书。任何的家庭,孩子们自己读书出来,或者在私塾读出来,三年一考,县里头考取了以后,叫秀才。
( c% b( s7 s; X4 ^譬如我小的时候,就是走这个路线。我们家里花钱请一位老师来教我读书。反正请了老师来家里教,就通知隔壁种田的邻居,孩子愿意读书就一起来吧,钱归我们出。他们也就送孩子来读书,然后就告诉我们家里:哎呀,我们的孩子来陪你们家少爷读书。我父亲说,既然请了老师来,也希望你们孩子一块儿读书。他说,我们孩子读书干什么?只要学会记账就可以了。当年读书教育是这样。- z9 }5 A8 i" B, C8 S3 h6 Y# ^

& I# |+ H% n9 ~4 w  n. {+ q) I我记得11岁时,我进了高等小学。这个高等小学,你们大概不清楚了,我告诉你们一个历史的经过。所谓高等小学等于现在的中学,里头已经有英文,还有教物理、化学的,而且住校。. l$ O: L0 I/ p6 H  N
我非常希望办一个小学、幼儿园,学生最好住校。学生住校是什么道理呢?这跟古代的教育思想有关系。古代的教育有个目标,出在《礼记》,中国几千年教育的思想,有四个字——敬业乐群。这个“乐”字有几个读音,像广东话就叫“音乐”(音“音哦”),你说温州“乐清人”,发音是“哦清人”,这是唐代的国语,客家话、广东话是唐朝的国语。闽南话、福建话是宋代的国语。我们现在的国语是北方话,这是推*翻满清以后,大概民*国十三年时国会定的,也有一个经过的。+ J& |# `& }  B+ G- k/ U( _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四个字——敬业乐群,“敬业”就是好好学习学问,好好学习作一个人,学习人文,养成*人格,再学习谋生技术,对学习、对行为、对工作要有诚恳敬重之心,不可以马马虎虎混的,不像现在这样;“乐群”就是培养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道德、伦理、礼节、秩序、能力,礼节就有秩序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环境的健康。
, f! J1 }; P! ^' C8 g这是我讲当年进高等小学的事。因为我读私塾出身,国文很好,但英文、数学不懂,物理也不懂。因为家里的声望,我插班进去读,这个叫做读“新式的洋学堂”,洋化了。我只进去读了半年,就毕业了。毕业时第一名,背榜第一名,最后一名,呵呵。哎,自己不在乎,因为讲起国文来啊,比人家都好,老师都赞叹;其它的课我只读了半年,是勉强跟上的。可是从城里回到家,哟,门口站了一大堆人,还有警*察,在那里打锣啊,挂红布啊,“南某人秀才中了”,呵。当时人的观念,如果高中毕业,算是举人了;大学毕业算是考取了进士。
, L8 a0 J4 z( \. D8 v大家要研究,究竟“科举”的利弊在哪里?古代教育的经验在哪里?我简单提出来,给诸位介绍一下,怕大家不懂历史,希望回去多做研究。
- `; H- i! h7 u  L3 X2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 L3 i+ @/ _1 i1 O因为如果不懂历史,中国未来的前途根本就不知道方向。中国历史有一句话——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要观察现代,要观察未来的社会政*治发展的前途,必须要懂历史。
$ }0 S9 y/ k( ~2 z+ ?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自己的历史差不多不清楚了。所以“观今宜鉴古”,“鉴”是像镜子一样看;“无古不成今”,没有前面,就不晓得后面。要研究前面的路是怎么走过的,乃至我们这一百年来是闹一些什么问题?今天的社会,发展到了一切向“钱”看,又是怎么来的?未来的一切是不是向“钱”看,还是一个问题。
$ ]3 C7 u  e, \6 \( }3 F6 r: R何谓“事业”
7 n+ m2 _. d' {/ a) A1 L+ E所以我倒转来跟大家讲新闻出版的问题,扯开那么长,其实都是关联的。新闻出版不能局限在狭小的眼光里,是与整个文化教育事业连在一起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易经?系辞》中讲:“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是谓事业”,现在大家动不动称“事业”,其实都是职业。“事业”是要对全社会真正有贡献的,不是口说为社会,实际作“饭碗”考虑的职业。新闻出版业,如果要作“事业”考虑,必须从整个社会大文化大教育着眼。否则,就等而下之,免谈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3: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执着于卫道 对“五四”新文化有偏激之论6 i6 y4 {, K/ q( G4 S

2 }, z% r2 U, W% K最近,“国学”重新热起,不仅中国的一些名牌大学设立了“国学院”,就是在遥远的非洲,也成立了“孔子学院”。这也许足以令我华夏子孙扬眉吐气,但也实在是一件堪忧的事情———
: A9 T# g: W" v7 Y3 w 9 D! n$ y# m: c: X5 }) L) t1 A; U* E5 L

5 y# A( ?* d1 y3 B国学里有大量的糟粕$ w, a! Z4 f5 P, a) y7 x) W* n
真谛即是俗谛,显学易成俗学,热得太过,必有一, n# v( V" X, x4 s% s
冷,物壮则老,继之以衰———这实在也是常有的事情。此其可忧者一。
8 p9 X$ }& }7 r: s5 z+ m' N* D5 ~所谓“国学”,菁芜并存,好坏杂糅,即使“儒学”,里面也有大量糟粕,那些君君臣臣的纲常,授受不亲的礼教,父为子隐的回护,女子小人难养的轻慢,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爱有等差,凡此种种,就其本质而言,是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的,也是反现代性的,因此,是需要细加辨析、严加取舍的。然而,看现在的情形,似乎大有将仲尼当耶稣的趋势,颇有所谓“先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圣。后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明”之概,———在“百家讲坛”上,有人就与时俱进地将孔子描绘成了现代人“心灵生活”的导师和楷模,眉飞色舞地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漫画成了一个“好玩”的周杰伦。此其可忧者二。- L. ^& V  U- N4 s
对所谓的“国学热”,我虽躬逢其盛,但却是敬而远之、冷眼旁观的。在我看来,中国倘要进步,首先要完成现代启蒙,而要完成“五四”未竟的事业,就必须继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冷静的反思和批判,———不仅要批判传统文化中“反现代性”的观念,而且要批判由传统观念而生成的当代生活中的“反现代性”世象,具体地说,批判那种缺乏平等意识的“拜权教”,批判那种缺乏公民*意识和个性尊严的奴隶主义,批判那种缺乏责任意识的混世哲学。就此而言,我认同顾准先生的观点。他在《要确立科学与民*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说:“如果探索一下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根据,也可以断定,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不仅如此,直到现在,中国的传统思想还是中国人身上的历史重担。……所以,批判中国传统思想,是发展科学与民*主所十分必须的。”在《论孔子》一文中,顾准同样表达了他对“传统”的不信任:“科学与民*主我们还是太少。第三世界的兴起,若靠传统的老本钱,我看还有问题。”  b+ [6 [  o* H! G
钱穆国学里的“过头话”
1 R, t) A9 F' W: J, H
然而,说起来真是有趣,在一个价值失序、文化拔根的时代,人们倒是很容易做“传统文化”的卫道者,很容易变成“死人”的奴隶,从而陷入马克思批评过的“死人拖住活人”的停滞状态。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往往是那些腹笥诗书的饱学之士,常常以一种之死靡他的决绝态度排斥、反对现代性的思想和文化,说出一些很离谱的话。这也算正常,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虽然中国很早就有“春秋责备贤者”的话,但也有“君子不求备于一夫”的古训,所以,我们对别人的过失,应该抱一种宽容的态度。但是,宽容不是丧失原则的纵容,也不是闭了眼睛的视若不见。对那些显然违情悖理的观点,我们还是应该因病发药,因端竟尾,据实辩驳,细加考究,例如,对钱穆先生和南怀瑾先生这样的传统文化的卫道者,我们就应该抱着这样的态度。5 i, ^( V3 o* e; [1 f4 Y  F0 X5 A
钱穆先生是文史大家,读他的著作,浅薄如我者,开卷有益,所得夥矣。他论中国文学,鞭辟入里,妙论迭出,启人心智。例如,他在《中国文学史概观》中说:“作品与作者,须能混并合一看。而作品与作品、作者与作者间,须能看其各具精神,各有性格,各有分别,各见本真处。此始见到了中国文学之最高成就。”他据此高度评价《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尖锐批评《西游记》和《金瓶梅》,认为“后两书只具游戏性、娱乐性,只有写作技巧,何曾有写作精神。内不见作者之心意,外不见作者所教导”。在外国的“阐释学”和“新批评”成为主宰理念的当代批评语境下,读到这样的见解,真令人有拨云见日之感,直欲抵掌拍案,浮一大白。
- N  j4 U5 m) G3 W, {* D1 }* s: M但是,钱穆先生在为“民族文化传统”辩护的时候,却对“西方心情”和中国现代文学大加贬抑,说了一些非常离谱的话:“今日国人提倡新文学,主要意义亦在创造人心,惟求传入西方心,替代中国心。于中国旧传统则诟厉惟恐其不至。近代最先以白话文学擅盛名,应推鲁迅,为《阿Q正传》,驰名中国。阿Q二字,不胫而走,当时国人无不知。事不几年,今日国人已不再提。阿Q一词,鲁迅本欲为三四千年来中国人心作写照。但试问今天,阿Q之影响,何能与关公包公相比。则无怪我们要对我民族求变求新之理想前途,仍抱悲观了。要言之,中国人三四千年来传统心情变换不易,至今仍只有中国人旧心情之一种新变*态,不伦不类。求其能为西方心情之嫡传,则未有其几兆。两不着岸,常在波澜汹涌之横流急湍中,则亦一殊堪隐忧之现象。言念及此,岂胜长叹。”钱先生由对“传统”之敬爱而生忧患,由忧患而生怨怼,由怨怼而生苛责,而生偏见。他对“白话文学”和鲁迅的批评,就几乎全是太过离谱的误解和苛责。
7 |/ z0 }" V8 _" V, ^固然,在这篇题为《再论中国小说戏剧中之中国心情》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挚爱,对“中国心情”的关切,但是,面对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平理若衡的批评,应该像《礼记》上说的那样,是“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的。“新文学”也许存在对中国旧传统“诟厉”太过的问题,但是,整体上看,“五四”知识分子作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深的一代人,作为对西方现代文明多有了解的一代人,内心充满了将“沙聚之邦”转为“人国”的热情和使命感,因此,他们对“中国旧传统”的批判,就充满了照亮人心的启蒙光芒,充满了推进中国进步的文化理想。而在一个多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全球化时代,像钱穆先生那样把“中国心情”与“西方心情”对立起来,心态就显得封闭而保守,既不利于保存中国固有文化之血脉和精神,也不利于接受西方现代文化的积极影响。
5 H/ r  c% {$ O; ~- R然而,钱穆先生这篇文章中最不靠谱的批评,还不是这些,而是对鲁迅的小说创作的贬低和否定。例如,说“阿Q”二字,“事不几年,今日国人已不再提”,就实在是一句不切事实的判断,令人实在不敢期期奉承。我不知此处的“国人”是指哪一部分中国人,如果仅仅是指香港人和台*湾人,也许情况属实,但是,在占“国人”人口之绝大部分的“大*陆”,“阿Q”二字,无论“当时”,还是“今日”,断然是人们经常提及、经常谈论的话题。不仅如此,人们不仅大都倾向于承认阿Q是鲁迅对“中国人心”的深刻剖析和真实“写照”,而且,还普遍认为这个成功的文学形象已经极大地深化了中国人对自我的认知和批判,极大地推进了中国人“旧心情”的“变换”。看来,钱穆先生使气任性,一不小心,把话说过了头。
1 J1 b& B3 K# I* a: `1 A南怀瑾的偏激论: a7 {0 t; ^9 O3 v8 Y: b; M; B# B
无独有偶。近读南怀瑾先生,我也看见了一个执着的卫道者形象,也发现了仇西方、反“五四”的偏激之论。
) `3 o, I% Q$ e9 h, |1 d在《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南怀瑾先生谈到了“五四运动以后的重重难关”。这当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五四”启蒙运动被中断了。在此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化出现了巨大的混乱和倒退。为了解释后来的“现实”,解释“形成现代青少年们的思想和心理上的一片空白的成因”,人们便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历史”,指向了“五四”。在南怀瑾先生看来,“五四”时期,“尤其是知识分子们,在文学的领域里,大肆口诛笔伐,极力挑出旧社会的毒刺,加上私人的恩怨心理和愤世嫉俗的情绪,对于中国文化流弊所生的阴暗面和丑陋面,力加诋毁,因此大受当时青年们的赞赏和崇拜。……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就在这种不今不古、不中不西的心理状态中,而陷入一团混茫。”
$ }+ W: F6 N$ k  N3 U: K  N南怀瑾先生议论,听上去似乎颇有几分道理,但是,他的笼统的指责,实在是不靠谱的误解和妄断。我前面说过的,“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批评“中国文化”的时候,容或存在过于峻切的情况,但是,作为现代文化的开道者,正像鲁迅所说的那样,他们“别求新声于异邦”,以图“大其国于天下”,实在是功不可没的。至于“不今不古、不中不西的心理状态”的另一种表述,似乎就是“亦今亦古、亦中亦西的心理状态”,而这,在我看来,乃是文化转型时代一种正常的文化状态,因为,一种新质的文化,往往就是在多种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形成的。7 O5 h, F8 V9 N2 N/ a! m
同样一个“五四”,在南怀瑾先生那里,是一场制造“混乱”的文化事件。
$ h3 L( q. M, q7 W" e4 M4 i# {% m+ Q我们现在更需要“开道者”
) c- j! T8 ^- u3 ]: o+ W  A钱、南二先生,学问渊博,致力于惜护中国文化的根本,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过于偏爱,对“五四”新文化,他们又存了太多的偏见,因此,多有离谱的评判。最严重的问题是,他们的学术活动缺乏丰富的现实感,缺乏针对时代生活的问题意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启蒙精神和批判力量。
9 o# {: C% e* U' Q( v足球场上有前锋和后卫,位置虽然不同,但他们齐心戮力,协同作战,以求赢得比赛。同足球场上的情形一样,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也有“开道者”和“卫道者”之分:一个致力于创造崭新的世界,一个注重光大旧有的业绩;一个向外指向异质的文化,从事“拿来主义”的工作,一个向内指向同构的文化,经营“送去主义”的事业。没有开道者,我们的文化就会失去活力,失去方向感,就有可能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同样,没有卫道者,我们就没有在文化上守望老家故宅的人,就没有兴灭继绝、补苴罅漏的人,就有可能成为数典忘祖的虚无主义者。
: m0 d9 s& E- W7 G8 x然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最迫切的需要。我们固然需要更多的像钱穆和南怀瑾先生那样的卫道者,但是在一个“复古”、“读经”、“颂圣”之风大炽的时代,在一个文化上缺乏创造活力的沉闷时期,我们更需要顾准式的启蒙者和开道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0 13: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苏州逝世,享年95岁( B- g, |/ @7 F3 M, }
2012年09月30日 11:04:03 3 j7 L: p6 v+ N3 b1 Y% `$ i
来源: 钱江晚报
# f2 C) p! z& F0 ^# E. t+ z  记者王小湛从温州乐清人*大主任赵乐强处获悉,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已于2012年9月29日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本报记者随后将发布关于南怀瑾先生的遗嘱及其善后事宜。大师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 i. g: Q2 ], \( C5 {. q  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资料图片
12311n.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0 13: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先生生平7 e' ^$ u* \( V1 L  f
    中国青年网
! o$ S9 e8 G% J3 h6 X6 z: \: S* J- Q- Y2 P/ m
        南怀瑾(1918年—2012),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苏州逝世,享年95岁。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4 `7 `# |6 J& t& B2 O6 E" }7 ? * F3 u/ V- p* C( Y
       人物生平:  
) N' t( c0 D3 ]2 g' {6 V; Z       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柳市;% G2 e' B1 }1 n: W6 [) |
  国立艺术院第二期毕业;
5 V4 P! B4 ?, N7 {& i2 a- \# l  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 g9 H2 M, g. t5 P* X! V" ?
  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8 v9 {9 I6 E1 T$ z- q7 g
  1943年春,虚云老和尚赴重庆弘法,南怀瑾得见虚云老和尚。
6 d9 Y, K0 i2 x3 D) F4 M  1945年,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期间在峨眉山中锋大坪闭关三年。(为了修学)
8 p4 z$ X/ V1 @" ^+ G; i- A  离藏后赴昆明,讲学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 p' l$ q) t) n
  1949年春前往台*湾,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讲学。6 {. P  `& n5 B/ X  G  E. `. q
  1971年创办《人文世界》杂*志。) @5 N' |* m$ }; T: m
  1976年到1979年闭关于闹市三年。# Z7 x. ]- k3 D  d) m6 U
  1985年旅居美国,成立弗吉尼亚“东西学院”。1 y" j0 F( [' i1 r: `8 R4 F
  1988年到香港居住。: z7 S" ?/ U- b
  1993年应妙湛长老之邀到厦门南普陀寺主持“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0 q; {0 s/ l, U  [( _
  2000年由南先生任理事长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儿童中华文化导读”活动向祖国大*陆及华人世界全面推广。$ b" }2 z& m9 Y' f6 [3 k$ p2 o
  2006年在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创建太湖大学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30 18: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5:}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0 20: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痛悼念南怀瑾大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0 20: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承前继后的现代圣人永垂不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0 2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南先生致以深切的哀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00: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哀悼,缅怀南怀瑾先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16: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先生严谨的学风将激励后人勇往直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16: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bai100 于 2012-10-3 16:38 编辑
4 j9 J2 ]7 c# `5 M, f5 e: X) T, X$ }" V6 {( t
学界楷模 一代宗师

3 t1 w" z* h' K  ?. i. f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Z2 l2 k5 a0 X! D
  时至今日,在海峡两岸,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在北美、欧洲,甚至在世界上其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南怀瑾先生依然是一位颇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且名播遐迩,声誉日隆……。
, d6 o# i& G5 @8 j. _& R4 h8 P  Q. h$ M" p0 L) t
  早在四十余年前,作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即在台*湾倾全力讲述印行传统文化经典,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不辞辛劳,奔波教化三十余载,内容涵盖了儒、佛、道及诸子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三十余种,立足时代科学精神,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灿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其影响之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其後,先生又奔走於美国、香港、欧洲等地,虽偶于经贸领域度化,然其根本心愿仍在中华传统文化之宏扬,盖以文化为民族存亡之根本也。 4 {  p2 o1 @) y: _

. I- d1 Y4 H4 r& L( E  数十年来,南先生虽旅居海外,然心怀故土乡梓,深切关怀着大*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晚年尤甚,谆谆教导海外众多弟*子赴大*陆投资,引进先进科技,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并率先在大*陆投资一千二百八十六万美元修建金温铁路。筹集巨额资金在大*陆南北十余所高等院校设立“光华教育奖学金”,为希望工程捐助拳拳爱心……凡此种种,令人感佩。 5 L9 n% ]6 T. p5 q& r% A

7 H& p0 ]* X. h"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16: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bai100 于 2012-10-3 16:40 编辑 5 K. J( P, Z4 u: A7 l
( a! x2 f0 O# `* s9 ~* b. [
长忆峨嵋路 绳床月满天   C. m& P0 y( `, F6 I. F$ |' c
0 ?7 u8 ^. x, o7 f/ i/ _
  1918年,一代奇才南怀瑾先生诞生於浙江温州乐清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其家世代都乐善好施,并且每一代都有人出家,在历史上亦出过几位高僧。---编者附加)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到十七岁时,除精研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每得其精髓而以为乐焉。 5 q: L3 G0 M3 v& o0 }

) ^6 r: L0 V5 t9 z  这位孜孜以求的好学青年,为深入探究宇宙人生的奥秘,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访求多位岩穴高隐之士,虚心求教,学到了许多不传的法门和秘学。 / T2 o; X+ F+ D1 {7 }
# n/ i1 Y3 {! x7 ^* u2 Z
  抗战军兴,年轻的南先生毅然辞亲远游,入川任教於中央军校,报效国家。在

; N7 s; ~5 F2 a1 p% L5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川时又久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院,专研社会福利以便服务社会大众。当时报载:“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恳植,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迄任务达成,遂悄然单骑返蜀,执教于中央央军校。只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尽高侩奇士。复又辞去敦职,弃隐青城灵岩寺,再遁迹峨嵋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学仙修道云云。” 1 _! @  H' p: v3 Z! R1 O; I
& ]( u3 i8 L8 p. }8 O: a$ _+ e
  离成都不远的灌县青城山,有一家著名的禅寺灵岩寺,南先生至交传西法师在此寺住持。当时下少知名学者如冯友兰、钱穆等均住在寺内闭关静修,大居士盐亭老人袁焕仙先生也在寺里闭关。袁老先生乃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德,他散尽亿万家财,行脚遍天下,求法忘躯,大彻大悟,潜心内籍,栖志心宗,亦睹明星以悟道,见拈花而破颜者矣。先生悲大道之沉沦,众生之颠沛,乃以如来家业、孔老薪传,立己立人而及国家天下,与虚云DF师并世弘法,法镜高悬,宗风耀烁,一时影从之名流学者不借千里跋涉,南先生即其得意门生。
% T% [% O/ \8 h& C8 f
/ ~! C, V2 z9 @8 N  南先生於休假闲暇时常往来於青城山,在寺里小住,有缘结识了袁焕仙老先生,晤谈之下,深有了悟,遂为忘年之交。袁先生闭关期满,下山到成都成立了维摩精舍,南先生追随左右,遂拜门墙,成为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潜心修道参禅,每有会心之处,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而师生情谊甚笃,有如父子焉。南先生其时正二十五岁华年,已深得袁老先生真传,并随袁老先生赴重庆参访虚云DF师,亲聆敦诲,随老师到潼南玉溪口过冬,更得老师亲炙:心得更是非同一般。其後,南先生为求深入研究佛法,便悄悄离开成都,奔赴峨嵋山峰的大坪寺闭关修持。 * q! q, S1 U( E6 X4 ?/ [
3 B/ E! F  O9 [$ `0 X
  峨嵋山是中国佛敦五大名山之一,为普贤菩萨道场。中峰的大坪寺由明末避世的得道高人松月法师开山,地处悬崖陡峭的孤峰之上,只有猴子坡、蛇倒退两条崎岖的山路可通,山上无水,所用只靠雨水和冬季的冰雪,故人迹罕至,确为闭关静修的好去处。由於大坪寺藏有全部大藏经,又有挚友印华法师的提议,以及普钦DF师的首肯,南先生便选定此处闭关了。   Y% O- G+ S5 h3 u) G" h7 e$ G
" x2 ?# F4 h* N  y9 Q% ^
  三年闭关阅藏,南先生穿上僧衣,於青灯古佛旁,斋戒素食,日夜苦读经、律、论三藏十二部五、六千卷佛家经典,以经为法,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生受益无穷。其间,袁焕仙先生特地上山看望这位心心相印的弟*子,并在大坪寺为侩众们举行了一次禅七,又欣然题笔为大坪寺作了一幅禅意隽永的对联——“此地即普贤道场,来天末雁,看岭外云,数遍色色尘尘,都是晴空一亘;何处觅秀头和尚,饮赵州茶,读慈明榜,历画山山水水,依然秋月半轮。”
. Q3 P0 [; K" F1 R
  c5 |1 \3 Y$ G  对於这一段生活,南先生留有深深的记忆,“长忆峨嵋金顶路,万山冰雪月临扉。”对提议他到此处闭关的印华法师,南先生心中亦时时感念。印华法师为当时川西尼众中之翘楚,南先生闭关期间,她是虔诚发心供养的外护之一。南先生在一首忆印华法师的诗中写道;“ 6 z2 Q  _% A0 n& U# b, f, R6 ^8 A4 ~
  印心促膝记当年,定起绳床月满天。
& }8 S% f. m, E2 g  几点腊梅花欲蕊,经窗相对两无言。”
& \: A& Y+ y. y/ s  对当时的修持生活作了精细的描述,亦对同道至交表露了深挚的友情。 0 i* ]. m/ g, K, s& K& m1 q, e
2 I) l6 N* s* D3 x' ]
  後来,南先生从峨嵋山又来到五通桥多宝寺闭关潜修,由於闻讯而来访者日见其多,遂移至弟*子张怀恕家书楼之上安居,禅修打坐外,便埋头抄书丛之中,披阅了全套《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经史典籍,收获甚丰。 4 W  K+ @1 z+ ^, }. B* f) Y% l* U; d
8 B  Z- D, d% r. j; \4 t8 m
  1945年,南先生在神通俱足的风了和尚陪同下,远走西康、西*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风了和尚为他护*法并安排行程,满空法师为他担任藏语翻译,四川高等法院首席检查官谢子厚大居士则供养他红教、白教、黄教、花教等多种秘藏法本。也许由於南先生拥有当时西康行辕公署少将参议的头衔,因此他能在康藏一带得到顺利的安排,并有得以参透密宗各派奥秘的方便。总之,南先生参访了贡噶活佛、根桑活佛等,得到多位上师的印证,承认南先生为合格的密宗上师。後来,贡噶活佛还在成都古刹大慈寺,特地为南先生传授了显密大小戒律,并亲手书写了藏文传法传戒的证书交给了南先生。
+ g) S4 P- P6 E4 Q7 y. D) `5 G3 f: z
  在川九年,南先生虽历尽艰险曲折,然终於修得大成,岂非前世因缘?南先生有诗云:“云水萍飘岂偶然,九年足迹遍西川。管他鬓到秋边白,落得人间月似烟。肠空转,事难全,又入阎浮欲界天。樽前酒醒荒唐梦,君向潼南我向滇。”是即将离川的惘怅,还是哀民生之多艰,抑或是若明若暗的禅语,或许是三者兼而有之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4 13: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4 15: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先生虽博学多才,但解道德经一书,其观点没几人会认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5 22: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   路走错了  再认真也找不到终点    还什么什么   就会看死书,,,; b" J# d. k# m! u$ f
儒释道都讲   儒释道讲的什么    儒释道怎么来的   要讲的目的是什么   ,,,,,
8 m* O1 a  k8 w3 `
4 c+ i4 V  J# z1 S# F没什么了不起的   是人都会死  活再老  活再大  也说是死     对于南  也是归宿    这也是任何人的归宿   无人能逃,,,
# r- u6 S4 C( ]! o% C/ A0 w7 d. R! \5 e
4 h$ r, |# Q3 D0 D* h老南有一句   平常心   看平常事      天天看天天学  就是不会在现实中用,干嘛那么大惊小怪,,遗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0-6 01: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对南怀瑾太苛求了,南对传统文化的推介上还是有功劳的,之所以影响大,这与他的讲的方式有关吧。当然南国学大师肯定算不上,但也是个仁寿长者,还是值得尊敬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4 銀子 +8 收起 理由
德胜昌延 + 4 + 8 同意老夫子的说法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6 16: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南师慈航倒驾,乘愿再来!
4 z5 i  Y1 C9 {, G5 N* J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0 21: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普及国学的老师走了,! @4 A) u4 r/ g: C
留下了读不完的书,品不尽的味。# e) Y5 y: H& X/ @( a- u
& L/ m+ s% |4 G7 D) A5 O  \
悼念南怀瑾先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7 1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本人复原的乂器在其生前已经完全公开,也许能满足南怀瑾大师的一个心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6 2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斯人已去,精神不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