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1|回复: 0

自 解 脱(冉顺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5 0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圣一心,万古一道。唐朝时有一僧人问舒州天柱山崇慧禅师:“达摩祖师没有来东土之前,中国有没有佛(禅)法?”崇慧禅师说:“达摩来此之前有没有佛(禅)法的事暂且不谈,只说眼下的事究竟怎么办?”僧人说:“我不明白你这话的意思,求师父指点。”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宋弘智禅师高唱道:“见性不留佛,大悟不存师。”历代高僧大德一再提示我们,本地风光,自家珍宝,我们才明白:禅的源头在远古的中华大地,《庄子》一书透给了我们些许信息:“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式相禅”,“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者”,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顿然感悟禅趣而生去意。目前仅就我们读到的,尧“允执厥中” 就是中华大地禅风最早文字记载的甚深的无上心法,是中庸禅的源头。舜扩展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法。人心处于不断地生灭之中,道心不生不灭永恒长存,人心道心圆满一体是我们本有的良知良能,不要自我分离舍一取一自外于一体,更不要妄生在外另求一体无事生非,做到尽性时喜怒哀乐发而中节。孔子将尧舜心法总结为“忠恕”以一贯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详解为仁义礼智信,特别说道:“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曾子为之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认为通过止定静安虑得,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方法就能回到“允执厥中”的一体。子思在《中庸》一书指出我们本具的良知朗能“天性是我们的本性,回归到我们本具的天性就是“道”,回归的过程方法就是所谓“教”。这非常简易明白,坦如大路,直接进入心的本性。特别强调我们的天性其实一直没有离开自己,是我们的过奢欲望将自己的天性遮障了,所以应看住自己将萌未动的念头,将唯自己知道的念头之“独”把持住,戒慎恐惧不睹不闻,才能达到中和这一天下之达道。孟子为之说道:“学问之道,惟求其放心”,将自己本具的“不学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释放出来,将自己本具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良知良能四端倪扩充开去,其实,人心本体全体大用,其端倪岂唯此四,孟子不过举四以代替之,言有尽而意无穷。朱熹晚年视力下降,读书减少,闲时静*坐,反观自心,对孟子的“学问之道,惟在求其放心”有了真实感受,后悔自己此前著书多为妄心妄作,贻误后人。《朱子晚年定论》一书*记载:“熹以目昏,不敢着力读书。闲时静*坐,收敛身心,颇觉得力。间起看书,聊复遮眼,遇会心处,时一喟然耳!”“乃知日前自诳诳人之罪,盖不可胜赎也。”“颇恨盲废之不早也”。王阳明将良知良能总结为“知行合一”,从主张静*坐以达到“致良知”到主张“必有事”,良知的本性必然表现在每天个人的具体事端上,将“允执厥中”的远古心法落实到当下具体的一言一行上。中庸禅回到自家,将中华大地远古的禅风接续当下,如来禅祖师禅一脉相承,唯在自己契机而已。禅道一体,传承孝道,传递仁爱,融入觉性,和谐心灵。《孟子》一书*记载梁惠王见将被杀的牛“不忍其觳觫”是良能自动,而不知“是诚何心哉?”是良知被遮;孟子所说的见孺子将入于井而生起的“恻隐之心”之心以及《大学》所说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的“厌然”之心,皆是自己的本性良能自动,从未泯灭。只是我们不自知,良知被遮障而已。我们要努力做到致良知,在一念未生之前,细心体察自心瞬间的“欣然”、“歉然”、“安然”、“厌然”等良能自动,体察觉知此良能偶尔一动所传达的真实信息就是致良知,进而尽良能以“格”自己的神貌言行。致良知尽良能,知能一体即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体认到事自心生,心外无事,事不离心,一切不假外求,本能无关善恶自解脱,当下觉知言行至中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做好自己正当下的事,为好自己正接触的人,与自己正处于其间的环境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