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1|回复: 0

白话佛经《圆觉经》第十章( 汉 译 罽宾沙门佛陀多罗 白 话 冉顺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3 15: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
                              
                                    第十章      普觉菩萨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住声闻,缘觉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义。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搏财、妻子、眷属!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明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心者,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明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灭相故,说明为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此修行,方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冤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亲近无骄慢,
      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稀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义,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白话 :

       继而,普觉菩萨从大众座位站起,向佛行头顶佛足的大礼,又从左往右围绕佛转了三圈后,长跪在佛前双手合十,恭敬地请示佛道:“大慈大悲普世至尊的佛啊,非常希望您能把我们修习禅法容易出现的问题毛病及其对对治的方法给我们讲解,以使我们得到从没有得到的治疗禅病的方法,心开意解,身心毛病荡然不存,在修习禅法的路上安全稳当
地悟入如来圆觉本性。普世至尊的如来佛啊,未来末世众生,他们那时修习佛法,距佛住世的时代越来越遥远。有真修实证的修行贤圣们大多隐藏潜伏起来,不愿意显露自己;而没有真修实证的虚浮之徒或没有正知正见的外道盛行于世,邪法增炽,迷惑误导众生修行。鉴于此,未来的修行者他们应该如何认识有真修实证的修行大德、选择什么样的修行善知识作为指导自己修行的亲教师?他们应该依照什么修行方法来去除自己修行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毛病,去除禅病?他们应该发什么样的心,以使自己不盲修瞎练,如何不被迷惑以避免堕入邪知邪见。”普觉菩萨作了以上发言后,对佛行五体投地礼。这样反复发言行礼三次。
      佛在普觉菩萨发言行礼三次后,对着普觉菩萨向与会大众讲道:“很好,很好。普觉菩萨,你能够咨询如来对治末世修行人禅病的方法,以指导他们正确修行,使他们能够顺利成就圣道,不出现盲修瞎练的问题。与会各位及未来大众,你们要认真恭敬地听,我为你们详细解说。”
   听佛说要详细讲解对治末世修行中容易出现的禅病等问题的方法,普觉菩萨及与会大众踊跃欢呼后,都静静地认真听佛讲道:
   “与会大众及未来众生,末世的修行者,发了修行大乘佛法的心,欲亲近供养诸真善知识,修习圆觉净性法门,应该首先求有正知正见有修有证的人指导自己修行。有正知正见的人觉悟本性本净,身心如幻生死如幻,诸法如幻觉亦如幻,为除诸幻皈依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不向外求。自觉自为,慈悲喜舍。断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出离凡夫烦恼境界,不住色声等尘生心,不住声闻缘觉二乘滞寂境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出入生死,现五欲尘劳相,而常在静中,自心恒清净,居染而不染,虽有妻室,常修梵行,在家出家,从事百业,未曾舍离菩提之心。为度众生,常示现诸种种杂染外相,入诸酒坊茶楼乃至淫舍,而自心实未被染,乃借机向诸大众示现诸欲的危害,赞叹清净无为的善行,引导诸众生脱离种种欲境,以使众生不犯律义,常行正道。未来众生,你们修行,就应依止具有以上修证的圣贤大德,在他的身教言传指导下修行,自己才有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希望。末世的修行者,你们遇见这样的真善知识,应当供养其衣食医药等生活所需,不惜自己性命护持他弘扬正法,以使正法久住世间。未来众生,你们要知道,这种有修有证的真善知识,日常的行住坐卧常表现出威仪,堪为楷模。或有常人不能理解的乖异之举,也是传道所需,不可以凡夫心量猜疑,心生疑惑,动摇自己的求道之宏愿。未来求道的初发心菩萨,我告诉你们,对于自己的师尊道友,但能于自己修行有益处,能开释佛法深义,解散自己心中疑惑纠结,自己则应尽心敬之顺之,不念其余,如同有一宝物装在一个粗糙的盒里,不因盒子粗糙而舍弃宝物。又如同自己夜晚天黑在险道行走,有个行为浅陋之人举着火炬照路,自己不因其人浅陋而不借其光。修学佛道的人也是这个道理,但求于师于友能带给自己启发提示,就不要计较其人身相有无瑕疵。况且行菩萨之道的大菩萨,道行甚深,权实化现,不是初学者所能知晓。大凡修行圆觉已有成就者,心常在净定之中,没有贪欲憎爱,早不为外相所拘钱财所累,更没有贪念酒色妻子眷属之意。未来欲修学圆觉净性法门的初学者,遇见自己难以理解的示现缺陷诡异污迹外相的师尊同参,自己且莫心生厌恶,应该不离不弃,保持自己的清净求道之心,努力精进,就一定能够得到究竟解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自己本有的智慧就会大放光明,彻照十方世界,无一遗漏,明辨诸法实相,无一差池。
    与会大众及未来众生,你们要记住,真修实证的圣贤大德们,他们所成就自己的修行法门,应该不会有四种禅修毛病,这四种禅病分别是‘作病’、‘任病’、‘止病’、‘灭病’。你们一定要仔细分辨,避免接受。四种禅病的表现如下:
    一是作病。假如有人,他传授的修行方法里,包含的内容有‘我运用自己的本心,思维揣度,作意计较筹量,运用自己的身体,日常行种种作为,以有为法,求证圆觉。’我告诉你们,圆觉净性本自具足,妄尽情空,性自开明,歇即菩提。凡有所作为,皆是妄心,与圆觉净性不相干涉,圆觉净性不是有为法可以求证。以有为法求证圆觉,是有问题的修行方法,称为第一种禅病,‘作病’;
    二是任病。假如有人,他传授的修行方法里,包含的内容有‘我活在今天,即不出离断灭五欲六尘生死轮回的痛苦,也不取证自心清无欲无求寂净涅槃的快乐,生死本空,涅槃本寂,自心无起灭之念,亦不努力断恶修善,任随自己习气造作妄为,求证圆觉’。我告诉你们,圆觉净性必须以幻修幻达到除幻,不是不假修行就可求证,如果不假修行,放纵身心,自己常处幻境不能出离,造无边业而不自觉,于圆觉净性更加远离。以任意妄为求证圆觉,是有问题的修行方法,称为第二种禅病,‘任病’;
    三是止病。假如有人,他传授的修行方法里,包含的内容有‘我现在自己的心,永远息灭一切念头,一念不生,任何念头都不生,死守所照见的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无念空档,以此得到诸法寂然的平等本性,求证涅槃’。我告诉你们,圆觉净性明了诸法实相,不是靠一味息灭自己的念头就能求证,一味地静止息灭自己的念头,努力令一念不生,使自己堕入无为坑,入玄冥昏昧状态,是有问题的修行方法,称为第三种禅病,‘止病’。
    四是灭病。假如有人,他传授的修行方法里,包含有‘我今天永远断除了一切烦恼痛苦,其身其心没有任何感受情绪生起,整日心中空落落的,什么都不会引发自己情感波动。六根接触尘境,对于我如触虚空,向人显证自己如虚空的心而自己整个人如无情物一般,求证涅槃’。我告诉你们,圆觉净性大智大悲,不是无情物,不是如枯木般的寂灭相,如果修成无情物,是有问题的修行,称为第四种禅病,‘灭病’。
    修行不可以单仅执取以上四种之一种,任执一种即成病。所以要远离四种任一单修有问题的修行,应四种具行皆圆,则可有望达到清净圆觉。如是修行,则是正确的修行,如是思考,则是正确的思考,反之,则为错误。
    与会大众及未来众生,末法时期修习圆觉净性法门的修行者,要想取得成就,应当尽力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义务服务帮助诸善知识。假如自己遇到善知识接受自己的供养亲近,自己不应以此而骄慢,轻视其他自己没有亲近的善知识或轻视没有亲近自己所亲近善知识的同修。假如自己打算亲近某善知识,因缘不具,没有达成自己亲近善知识的愿望,自己不因心生嗔恨,口出微词。在自己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自己的心都应该保持平静,自己的身心要如虚空,任何环境都可以处任何境况都能包容,平等了知究竟实相。要记住自己的心与众生心本来同体无二,自己所欲者众生亦欲,自己所厌者众生亦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基本的就是不夺人所欲不施人所厌,我所欲者我不取我所厌者我不弃。要如此修行,方可证入清净圆觉。
    与会大众及未来众生,末法时期修行者,之所以难以成就,主要是因为,他们无始久远以来养成的积习难改,八识心田的种子没有去除,爱自己所欲求取自己所欲剥夺别人不顾及别人亦爱,恨自己所厌远离自己所厌将自己所厌施与别人不顾及别人亦厌。造成自己喜爱给予自己所爱者嗔恨给予自己所厌者的爱恨心理,所以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如果能够做到,将自己所爱者施与别人,将自己所厌者不施与别人,对待剥夺自己所爱给予自己所厌的人,自己乐于接受不生怨憎。对自己所厌憎的对象,自己要从心里去除自己的厌憎感,要象对待自己的父母孩子那样尊敬顺从照顾护持,不生厌心。如此修行,则能够去除自己修行的禅病。并将修行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一切生活环境,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包括对待其他修行法门,都应具不二之心,不生爱憎。
   与会大众及未来众生,末法时期的修行者,希望修成圆觉净性法门,首先应当发普度众生的大菩提心,在自己的心里发誓:‘我将尽心尽力,度尽十方三世尽虚空的一切众生,使之证入圆觉净性,在证入圆觉净性后,没有已经证入圆觉净性的心念,自己也不生起我度众生入圆觉的的感觉。我与众生,同证圆觉,去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及一切虚幻不实的境界相。’依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树立正知正见,远离邪知邪见。依照正确的修行方法修行,避免使用错误的方法修行,纠正修行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不患禅病。”
      继而,普世至尊的如来佛,再次将所讲的无上法门以偈言形式归纳总结:

                 (原文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亲近无骄慢,
                     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稀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义,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