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74|回复: 42

[原创] 试释《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 13: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1 编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道,路也。有宽度之规坡度之律。道是抽象的,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名,文字文理真理公理。名是具体的,是道的载体。
非常道,不正常的道,邪道;非常名,不正常的理,歪理。
常人健康非常人有病,非常道是歪门邪道,非常名是歪理邪说。
无名之时,还未命名天地万物,猫狗猿猴野兽都一样,一片混沌而不知有天地万物。
无欲而思,有欲而行。常有欲以观其徼。应为:常有欲以其徼。
试释:
道若被说三道四,就是非常道、歪门邪道;名若被随意重命名,就是非常名、歪理邪说。
天地万物未被命名之时是史前状态一片混沌,有名的过程创造了天地万物。
所以要常无欲以观察自然规律的精妙,常有欲以顺从自然的变迁。
抽象的道和具体的名都源于自然但名称有别。
道和名二者同样是深刻而幽远的,无穷无尽,是探索一切真理的钥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4: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2 编辑

道,自然总规律总法则,一切万事万物各种学问,各种规律都是由它而生。。。此说甚妥。有为是主观之为,无为是客观顺势而为。

汉武帝焚书坑道独尊儒术。。道儒在根本问题上是对立的,儒家没有不称道的。。易,易道也。。人行易作人需。。
道字古写行字中间一个人,人需竞争强调自强不息走火入魔后自然遁入空门成为人弗。。佛字比佛教早的多。
昜(阳)缺一而成易。阴容阳动,阴之道容阳之器。女为阴,容男之阳。天为阴,容大地之阳万物生机之阳。天阴易为天阳,母系社会易为男权至上就是儒家易经的诉求。
金文里有道,行字中间一个首。。首脑之行。六书通里有多种写法,有行字中间一个人。。首脑之行,人行。。前者是心后者是物,即心物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4 16: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2 编辑

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其实到了最高境界,万法都归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2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2 编辑

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其实到了最高境界,万法都归宗。[/quote]
生在同一宇宙中,法岂有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2 07: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道德经>难,解第一章尤难,即便同一个人随着时空变迁及认知的不同,也会有不同于以前属于自身的解释.
解道,恰如道,千姿百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11: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2 编辑

我有一与众不同之解: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可[之]道也,非不变之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名,可[之]名也,非不变之名也。


可:实指“可”之部族!其名与其道均在变!!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有:“苛政猛于虎”;
“苛”该是——“可”之苛;苛,也名词也,非形容词也! )
(是故言之“惟恍惟惚”,即言:或左或右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还未树立(名号)之时,是事情(物)衍化的(初)始状态;树立(名号)后,就成为此后事情(物)(衍化)之母源(端头)。

可汗
        ----->可汉(汉者,白亮也;可者,部族之话事人(非单一人而是多人),头人也,与“众”大略近同;
                  可汉者,主话事人,大头人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4: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2 编辑

道可道,非恒道:求道而失道,无道而得道。无所住,无为。佛曰无所住而为,一切无所住而生其心。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名而迷于名,无名而有名。佛曰:大智慧,既非大智慧,是名大智慧。
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所缴。欲者,求道之大忌。故无欲之欲。佛曰: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
三句三个不同的层次:
无欲则刚
无名则刚柔并济
无为则和光同尘
打比方一杯水。欲界时,水是完全混浊的。无欲时,水是清浊完全两分的,清者上浮,浊者下沉。无名时,水是完全清的,没有半点浊质。无为时,水是可以溶解一切外来杂质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2 08: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2 编辑
[/quote]
[quote]“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还未树立(名号)之时,是事情(物)衍化的(初)始状态;树立(名号)后,就成为此后事情(物)(衍化)之母源(端头)。

看到先生这样的理解,跟先生讨论一个问题:在先生诞生于这个世界的第一瞬间,世界上的一切对于先生来说都是未树立(名号)的,这个先生应该不能否认吧?通过学习掌握后先生对一些事物树立了(名号),树立(名号)后,不知先生怎么就成为此后事情(物)(衍化)之母源(端头)了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2 10: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3 编辑

看到先生这样的理解,跟先生讨论一个问题:在先生诞生于这个世界的第一瞬间,世界上的一切对于先生来说都是未树立(名号)的,这个先生应该不能否认吧?通过学习掌握后先生对一些事物树立了(名号),树立(名号)后,不知先生怎么就成为此后事情(物)(衍化)之母源(端头)了呢?[/quote]

比方说(其实并不贴切书里的那个“道”):

——我竖起自己的学说为一方学者之前是学习别人知识的学生,那么学生就是学者的母源\源头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06: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3 编辑

比方说(其实并不贴切书里的那个“道”):
——我竖起自己的学说为一方学者之前是学习别人知识的学生 ...[/quote]
不知您这个学者之母跟万物之母有什么关系?
不过学者之母并不是学生,学生不一定成为学者,能成为学者的学生都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能填满这些不足!
将不足填了,称之为有。有,名万物之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08: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3 编辑

不知您这个学者之母跟万物之母有什么关系?
不过学者之母并不是学生,学生不一定成为学者,能成为学者的学生都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能填满这些不足!
将不足填了,称之为有。有,名万物之母![/quote]

我不认为“万物”与自然界的物质有关系,见帖:
“道”仅仅只是人类社会之道(《道德经》),与物质世界——自然界无关

学生是不一定成为学者,但学者都该当过学生的,是以以原为“母”。



将不足填了,称之为有。

——那原本已经有了的呢?该归类于“无”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09: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3 编辑

我不认为“万物”与自然界的物质有关系,见帖:
“道”仅仅只是人类社会之道(《道德经》),与物质世 ...[/quote]
那篇看过,自认为过多,过于片面。俺对道的理解是:在世界的规则“荒原”中找出一条通向彼岸的道路。
学生是不一定成为学者,但学者都该当过学生的,是以以原为“母”。

学生只是路程中某个时候的名称,并不是实质。您将“名”当“物”了{:soso_e100:}
——那原本已经有了的呢?该归类于“无”吗?

原本怎么会有呢?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在您初生时是一无所有的{: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10: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7-25 09:52 编辑

你倒是真说对了:成就了新“名”也就成为一种新“物”啦!所以说“道与自然界无关以及物其实都是人”, 《道德经》里的世界就是这么建造的啦!各族的神话传说也是这么来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啊,真是奇妙啊!——这里不玄了吧,那个道版版主长老的签名就是拒绝玄说空间。
你这么快就醒悟啦。                   {:soso_e179:}



原本怎么会有呢?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在您初生时是一无所有的{:soso_e100:}

不管怎么说,“不足”总是附着在“有”的基础之上的,否则无处附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6 08: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圣o俏丫儿 发表于 2014-7-24 10:46
你倒是真说对了:成就了新“名”也就成为一种新“物”啦!所以说“道与自然界无关以及物其实都是人”, 《 ...

那个道版版主长老不过是一直挂着羊头卖狗肉,述说着他自己的玄学{:soso_e113:}
成就了新“名”也就成为一种新“物”啦!----那只是您个人的认知,世界并没有改变,不管您有没有新"名"世界还是按自己的规则在运行,所以您在yy,在玄说而已!也就是说您脑中装了多少新"名"对这个世界都无关紧要!{:soso_e147:}
“道与自然界无关以及物其实都是人”------您yy了.不仅降低的人,还yy了道
道德经并没有创造世界,而是在述说这个世界.至于神话,俺觉得您没看懂。神话也只是在述说这个世界,而不是创造。

不管怎么说,“不足”总是附着在“有”的基础之上的,否则无处附着------老子曰:有无相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6 11: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7-26 11:51 编辑
希夷生 发表于 2014-7-26 08:28
不管怎么说,“不足”总是附着在“有”的基础之上的,否则无处附着------老子曰:有无相生!
别去多掰什么“有无相生”的玄奥,就先把——““不足”总是附着在“有”的基础之上的,否则无处附着”,掰清楚再往下说。
——吞多了会集食不消化不是。



那个道版版主长老不过是一直挂着羊头卖狗肉,述说着他自己的玄学
卖什么我不管,只是确实该是——“道家物理容不下玄说的空间 ”;他这个原则是把握住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8 08: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圣o俏丫儿 发表于 2014-7-26 11:42
别去多掰什么“有无相生”的玄奥,就先把——““不足”总是附着在“有”的基础之上的,否则无处附着”,掰 ...

之所以给先生引用老子的有无相生是因为先生这句话完全逻辑不通。先生根本没理解“不足”这个词的含义!{:soso_e100:}
卖什么我不管,只是确实该是——“道家物理容不下玄说的空间 ”;他这个原则是把握住啦。
其实他这句话根本就狗屁不通{:soso_e120:}
什么是道家物理?他能说的清楚吗?估计连他自己也很模糊!物理是这个的世界的物理,何来道家物理?
玄:黑而有亦色者为玄。——《说文
道德经中是:此两者(有和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是有无的一起时的命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那么玄说也就是对这个世界的解说。而物理不过是这个世界的明面上的一种有无相生。是玄说中的一部分。
当然对道长来说“玄说”就是不切实际的理性,其实就是感性。可是他自己就是一个感性很严重的人!俺的一切对他的回帖都是在纠正的他那不切实际的感性。论坛上可以作证,可以去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8 13: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7-28 13:11 编辑
希夷生 发表于 2014-7-28 08:33
之所以给先生引用老子的有无相生是因为先生这句话完全逻辑不通。先生根本没理解“不足”这个词的含义!
“原本怎么会有呢?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在您初生时是一无所有的”
“原本怎么会有呢?”——既然你说是“有无相生”,那“无”的原本就是“有”的啦!


什么是道家物理?他能说的清楚吗?估计连他自己也很模糊!物理是这个的世界的物理,何来道家物理?
易出现‘易理’说,就有了‘物理’的说法啦。



“玄”,你也不清楚真正的“玄”是什么,除了说 些玄言玄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07: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圣o俏丫儿 发表于 2014-7-28 13:07
“原本怎么会有呢?”——既然你说是“有无相生”,那“无”的原本就是“有”的啦!

如果“无”的原本就是“有”那么何必分“有”“无”呢?就拿不足来说:不足是有;而足既是无,也就是天地之初。你会认为不足就是足?
易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之理。现在的物理还在于“自认为”的范围。
难道俺上面所说的还不够清晰吗?这人的差距为何这么大呢?{:soso_e11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2: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7-29 12:05 编辑
希夷生 发表于 2014-7-29 07:41
如果“无”的原本就是“有”那么何必分“有”“无”呢?就拿不足来说:不足是有;而足既是无,也就是天地之初。你会认为不足就是足?
易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之理。现在的物理还在于“自认为”的范围。
难道俺上面所说的还不够清晰吗?这人的差距为何这么大呢?{:soso_e118:}


“不足”,是即有“有”,也有“无”。而“足”,就是满,肯定是“有”的啦,而不是什么“无”的啦!!{:soso_e146:}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 08: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圣o俏丫儿 发表于 2014-7-29 12:04
“不足”,是即有“有”,也有“无”。而“足”,就是满,肯定是“有”的啦,而不是什么“无”的啦!! ...

呵呵!看来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们慢慢来说!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不足?
不足是未将已有的“能力”转化成事物,故诞生了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叫“不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11: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生 发表于 2014-8-1 08:36
呵呵!看来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们慢慢来说!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不足?
不足是未将已有的“能力”转化成事物,故诞生了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叫“不足”!


仅用不足难以说明有无的区别;比如鸡没长濮而不会游泳的不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06: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夷生 于 2014-8-3 06:59 编辑
神圣o俏丫儿 发表于 2014-8-2 11:38
仅用不足难以说明有无的区别;比如鸡没长濮而不会游泳的不足。

那是“空洞”,并不是不足!
长没长濮跟游泳没有直接的关系!游泳的足于不足跟濮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足与不足是玄,是有无相生的状态,所以是事物!
而足相对不足来说是无,不足相对于足来说是有。
您用一个“空洞”事物来说明一个事物的本身,已经是逻辑错误。
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其实在古人看来事也是物,不过为了您的理解,俺用事物这个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14: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生 发表于 2014-8-3 06:54
那是“空洞”,并不是不足!
长没长濮跟游泳没有直接的关系!游泳的足于不足跟濮也没有直接 ...



空洞也罢,玄也罢,——就再不说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06: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圣o俏丫儿 发表于 2014-8-3 14:57
空洞也罢,玄也罢,——就再不说啦。

不再说,就永远不懂!对于求知,俺很热切,不搞清楚连觉都睡不稳{: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13: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洞”不是天文意义的黑洞,是力所不迨之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16: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8-8 07:57 编辑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8-7 13:43
“空洞”不是天文意义的黑洞,是力所不迨之处。


“力所不迨”——也是以不与论之,以见空中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16: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8-8 07:54 编辑
希夷生 发表于 2014-7-23 09:58

——那原本已经有了的呢?该归类于“无”吗?

原本怎么会有呢?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在您初生时是一无所有的{:soso_e100:}



我还没出生前就已经“有”啦,不管是出娘肚还是入娘肚;
一无所有只是你的臆想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16: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姚弟 发表于 2014-8-22 02:42
既有常 “道”, 也有非常 之 “道”。 非常之道 存在于 变幻无穷的 “常道”里。  最难解的自然是那些因时 ...

从文字角度理解:
道,是辨析自然的规律,动词化应理解为辨析。
名,文字文理真理公理,动词话应理解为定义。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不可对规律进行辨析论断,规律是探索发明(揭发明晰)来的。
对规律说三道四重新判断显然就是非常规律、不正常的规律、异常的规律、中了邪的规律。
名也不可重命名重新定义出歧义。太阳名的时候就是圆的是热的,不能改说热的方的。
道可道,非常道。前句命题,后句判断。与名可名,非常名对仗,前者抽象后者具象。

以下是我编辑百度词条“形而上”的内容: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抽象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路有宽度之规、坡度之律。
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
注:这里的“上与下”,指抽象的相对位置。道为上界,统领约束下界作为器的自然万物。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不可道,可道之道是非常道,可名之名是非常名。
非常,即异常、不正常、中邪。
常人健康非常人有病,非常道是歪门邪道,非常名是歪理邪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23: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病在于封建主义。秦始皇消灭了封建体制,但封建主义依然存在。
尤其欧洲共和前仍是封建体制。
所以,封土地建诸侯,演变为:封科目建学说,封执照建产业,封意识建哲理。
恐怕只有机修工不会封闭,机器不转总要继续探索,而不能固守经验。
自然科学也有封建主义,如相对论被封至今无有定论,事实上根子上违背了一元论。
相对而言,自然科学与实践贴近,难以道可道名可名,被封建的可能自然就小。

思想,
思的上部为脑门囟,表示吸收信息。自然条件下大脑接受信息必须是一元的,相对的信息会被拒斥或修正已存信息,不允许同时接受太阳是圆的和方的。人脑中信息相互关联就是思的维系,也即思维,自然状态下思维是逻辑的辩证的。
想的上部为目木,面对丛林灌木采摘捕猎竞争打斗,欲也。
思是输入,想是输出。想受思的制约。然而,大多数人的思维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分*裂。
社会烙印强化教育不可避免会对大脑思绪进行封建,正常思维与非常思维会构成分*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2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姚弟 发表于 2014-8-25 00:54
人的行为有规律吗?   不同时代的人的行为有不同的规律?  “社会科学” 究竟是科学还是  “教条”, 东方 ...

教育,教是灌输,育是培养。
意识,意是想象,识是辨识。
人类有了文字,条件反射就有了意识思想的参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