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2|回复: 0

[社会组织民俗] 壮族扁担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6 21: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3-26 21:56 编辑

壮族扁担舞
转自:兄弟民族

  壮族的“扁担舞”源于舂米的劳动生活,是从“舂米舞”而发展为用扁担敲打板凳的形式,人们此起彼伏、错落有致的敲打中,表演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扁担舞最初是用一块木板,盖在舂米槽上用扁担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动,于是慢慢改为用长条凳。马山壮族打扁担曾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获一等奖,2010年也到了上海世博会表演。
zzbdmgp1.jpg

zzbdmgp0.jpg
  简介
  扁担舞(壮文:fouxdwkhanz)是一种壮族传统民间舞蹈,由打砻舞发展演变而来,一般由妇女表演。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的林江、地苏、安阳乡和马山县的白山、古寨、加芳乡—带。该舞在春节期间最为盛行,寄托了群众渴望来年丰收的希望。壮族扁担舞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担,更为出色。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
  扁担舞最初是用一块木板,盖在舂米槽上用扁担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动,于是慢慢改为用长条凳。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村村寨寨都打扁担,但过了十六,就不打了。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木杆和扁担,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古铜钱,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等,敲击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流行于都安县的扁担舞,有六种不同的基本打法,分别为“虏列丈”、“虏列分阜”、“虏列分水”、“虏列分四”、“虏列分候”、“虏列高花(均为壮语译音)。
  内容表现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劳动过程和欢乐情绪。舞时,仅以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其形式与高山族的杵乐有些相似。打扁担没有更多的舞蹈姿态和队形变化,主要以其独特的节奏变化,上下交织的打法和强烈的音响效果,博得群众的欢迎。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河池市都安县等县的山乡村寨,每逢春节,晒谷场上,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到扁担的敲击声,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非常热闹。尤其是晚上,到处灯火,山寨沸腾,扁担声合着轻快悦耳的竹筒伴奏声、村姑的欢笑声、伯娘的赞扬声,汇成欢乐幸福的声浪,震撼山谷,激荡人心。这就是深受壮族人民喜爱,闻名广西的扁担舞盛况。

  起源
  很久以前,雷山县大塘乡掌批村(今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祖先被逼南迁,路途困苦不堪。其间,一男子忍受不住夜间静寂的气氛,拿起身边的扁担和镰刀敲打起来,于是有人站起来随节奏跳舞,其他人逐渐加入了敲打和跳舞的行列,男人们挥动扁担和镰刀敲击出美妙的天籁,女人们挥动衣服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忘记了辛酸和苦累。就这样,这种娱乐方式代代传承,形成了扁担舞。
  壮族的“扁担舞”源于舂米的劳动生活,是从“舂米舞”而发展为用扁担敲打板凳的形式,人们此起彼伏、错落有致的敲打中,表演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

  表演形式
  扁担舞表演时人数不限,但必为双数,二、四、六人均可,舞者持扁担面相对站于板凳两旁,按规定的点子击打舞蹈。时而竖握扁担互相对击,时而又横握扁担,以两端敲击凳面。有时于板凳两侧的二人作一组互相对击,有时又可转身与旁边一人为伍对击,中间还可穿插以四人为一组的斜向交叉击打,击打点子非常丰富,计有“插秧”、“车水”、“收割”、“打谷”、“点春水”、“碰碰欢”、“虏列表”、“虏列谷”、“虏列分水”、“虏列分阜”等,复杂多变,节奏明快紧凑,动作刚劲有力。参考胡勖主编,中华舞蹈志(广西卷).上海市:学林出版社,2004年。

  服饰和道具
  表演服饰为壮家妇女平时所穿的生活服装,包花头巾,穿中式斜襟上衣、中式长裤,系胸兜;道具有板凳扁担两样,板凳为木制,长约七尺,宽约一尺二寸,高约一尺五寸;扁招为竹制,长约四尺五寸。表演时无乐曲伴奏,主要是按表演者依扁担敲击板凳和扁担互击发出的音响节奏而舞,节拍有2/4、3/4、4/4、5/4拍子交替击打,并配以竹筒、鼓、锣、小镲组合的打击乐伴奏。

  内容
  按照壮学宗师黄现所言:“扁担舞,是一面歌唱,一面舞蹈,内容分为四节,以壮语说,一为‘分假’,即“插秧”;二为‘分水’,即车水上田;三为‘法(提手旁+法)厚’,即收割打谷;四为“敦厚”,即拿谷舂米。是以艺术形式将农民从种谷到舂米的过程表演出来。表演时妇女每人持一条舂米之木杵,撞打在长形之木舂上,还用竹筒配打成节奏。初名“谷榔”,壮语‘谷’是‘做’的意思。‘榔’为舂米槽。后来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动,改用扁担来打,乃易名‘打虏烈’。‘虏烈’为打扁担之声。表演者一面打,一面唱。”(引自黄现等著《壮族通史》第596页)

  特点
  打扁担的绝大部分是妇女,人数以四、六、八、十人不定,都是双数。打扁担时,大家分立在几条长凳的两边,每人一条扁担,敲打凳子,或互击扁担。节奏有快有慢,打法多式多样,它表现出打谷、车水、插秧、舂米、纳布、赶牛下地等劳动的动作过程,而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表演套路。其传统的套路有“打舂堂”、“全家乐”、“大团圆”、“插秧”、“车水”、“打谷”、“庆丰收”等。技不但能增强体质,而且运动步调一致,行走灵活,协调自然,很受壮族人民的喜爱。人们在板鞋上可以表演各种舞技。
  据都安、马山县的壮族群众介绍,过去的扁担舞不是用扁担在板凳上敲击,而是用杵敲击木臼(用一块大木,中间挖空,用以舂米),所以打扁担壮语又叫“谷榔”(舂米的臼,壮语叫“谷榔”)。
  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里写道:“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可见唐代的“舂堂”是古代壮族人民舂米劳动的生动写照。随着历史的发展,才逐步演变成了今天的扁担舞。至今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的“舂米舞”、平果县的“打砻舞”,崇左市宁明县的“经砻舞”,都基本上保持了古代“舂堂”的特点。因为嘹亮的槽声预示着壮家的丰收和兴旺,故有“正月舂堂闹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的谚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