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29|回复: 13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八(一)秦伊人·古典国学结构--第一名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4 16: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6 08:42 编辑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八)秦伊人·古典国学结构

【讲师简历】

网名秦伊人;居住地西安;自由职业;家传(医药);学业(理工);爱好(文史);专攻(历法)。

【讲座内容简介】

  古典国学基本包含“七学”(1名2老3易4儒5兵6医7史),窃以为这是古典国学的骨架,也是古典国学者入门之径。伊人借这里一席之地,只以讲座形式罗列本人学习所得,并不认为能对网友讲授学问。            
=========================
古典国学结构

1、“古典”指先秦
2、“国学”又“中国学”又“华学”又“汉学”
3、“结构”诸子百家的骨干之学。有独*立的理论、实践、典籍、传承。

==================

“七学”结构

甲、上三学(1、名;2、道;3、易)(理论型)
乙、中庸学(4、儒)                 (教育型)
丙、下三学(5、兵;6、医;7、史)(实践型)

“七学”经典

1《墨经》、2《老子》、3《易经》、4《论语》、5《孙子》、6《扁鹊》、7《左传》

第一名学:(名实之辩)

  墨翟,战国时期人,有《墨子》存世,其中有关逻辑体系的几章被称为《墨经》,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认为,这几章关于逻辑体系的部分不是墨翟的作品,并且胡适称这几章为《墨辩》。名学作为学问,是从《墨经》开始的,但是,对“名”这个概念的关注,在《老子》里有“无名”,在《论语》里有“正名”;然而只有《墨经》,才用名与实的对应来从理论上研究“名”。在墨翟之后,公孙龙有《指物论》、《名实论》、《白马论》、《坚白论》等存世,这是名学的最高成就。在《论语》里也有坚白之论,可见当时用“坚白”为题的思辨之风盛矣。在《庄子·天下》里,有惠施的辩题“十事”和公孙龙的辩题“二十一事”。其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与芝诺悖论同理。庄子之后的荀子,也对名学有所论述。
  《墨经》首创名实之辩,开《尔雅》之先河,导《说文》之大路,是词章之约典,定文典之规范。所以,名学为“七学”之首,名正言顺。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30 收起 理由
浪花 + 30 谨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7: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名学里,《墨经》是核心,而《墨经》由于传承过程复杂,原始版本(竹简)无存,其表格形式在流传中被人遗忘。明代版的《墨经》已经完全看不出表格形式,直到清代,才被学者发现其原貌。对此,伊人在08年写有一文在网上登出,今不经修改,保持原貌再次登出,作为本讲座的第一文。
=============
《墨經·上》考辩
作者:吴博君
时间:2008.1.22
================
    按学界的一般结论,儒墨是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继孔子之后,墨子也有大量的学生;《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对孔子生前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学生们的作品;《墨经》也是墨子的学生们对墨子生前言行的记录,是墨子学生们的作品。

    从现在所能见到的《墨经》来看,《墨经》分上下经和上下经说,胡适认为《墨经上》有九十二条“界说”,(《先秦名学史》胡适著 学林出版社1983);但是在孙诒让的《墨子閒诂》中,《墨经上》是沒有编号的,(《墨子閒诂》孫詒讓著,見《諸子集成》上海書店1986);在吳毓江的《墨子校注》中,《墨经上》有编号一百条,(《墨子校注》吳毓江撰,见《新编诸子集成·墨子校注》中華書局1993)。

    孙诒让说:“凡經與說,舊並旁行,兩截分讀,今本誤合并寫之,遂掍淆訛脫,益不可通。今別攷定,附著於後,而篇中則仍其舊。 ”所以孙诒让在附录中给出了《墨经上》的原始排版:(“上道”、“下道”和行数标号,是我为了便于理解而增加的。)
--------------------------------------------------
  上道                      下道
--------------------------------------------------
01.故所得而後成也            止以久也
02.體分於兼也                必不已也
03.知材也                    平同高也
04.慮求也                    同長以正相盡也
05.知接也                    中同長也
06.□明也                    厚有所大也
07.仁體愛也                  日中正南也  
08.義利也                    直參也  
09.禮敬也                    圜一中同長也
10.行為也                    方柱隅四讙也
11.實榮也                    倍為二也
12.忠以為利而強低君也        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13.孝利親也                 有閒中也
14.信言合於意也             閒不及旁也  
15.佴自作也                  纑間虛也
16.狷作嗛也                  盈莫不有也
17.廉作非也                  堅白不相外也
18.令不為所作也              攖相得也
19.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20.勇志之所以敢也            次無間而不攖攖也
21.力刑之所以奮也            法所若而然也
22.生刑與知處也              佴所然也
23.臥知無知也                說所以明也
24.夢臥而以為然也            攸不可兩不可也
25.平知無欲惡也              辯爭彼也辯勝當也
26.利所得而喜也              為窮知而□於欲也
27.害所得而惡也              已成亡
28.治求得也                  使謂故
29.譽明美也                  名達類私  
30.誹明惡也                  謂移舉加
31.舉擬實也                  知聞說親
32.                          名實合為  
33.言出舉也                  聞傳親
34.且言然也                  見體盡
35.君臣萌通約也             合正宜必
36.功利民也                  欲正權利且惡正權害
37.賞上報下之功也            為存亡易蕩治化
38.罪犯禁也                  同重體合類
39.罰上報下之罪也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40.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同異交得放有無
41.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      聞耳之聰也
42.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3.盡莫不然也                言口之利也
44.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45.化徵易也                  諾不一利用
46.損偏去也                  服執誽
47.                          巧轉則求其故
48.大益   
49.儇俱秪                    法同則觀其同
50.庫易也                    法異則觀其宜
51.動或徙也                  止因以別道
52.  讀此書旁行              正無非  
------------------------------------------------------
  上道                      下道
------------------------------------------------------
    其实孙诒让给出的这种上下两道的表格式的排版,应该是接近真正的竹简版的《墨经上》,只是因为电脑排版的原因,我只能将此表格逆时针九十度,并分别用“上道”、“下道”和01至52行数来模拟表示竹简版原始的排列情况。
    为了便于理解原始竹简版《墨经上》的排版模式,请再看一个在孔家坡出土的汉简历谱,其复原版面如下:
--------------------------------------------------------------------------
(右上)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右下)
---------------------------------------------------------------------------
辛未                                                       八月小
壬申                                              六月小
癸酉                                      四月小
甲戌            【十二月大】  二月小
乙亥  【十月大】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起伏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立春                            中伏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腊
己亥
庚子                                                         九月小
辛丑                                               七月大
壬寅                                      五月大
癸卯                            三月大
甲辰     冬至      正月大
乙巳   十一月小
丙午                                       夏至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出种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
(左上)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左下)
---------------------------------------------------------------------------
    孔家坡汉简历谱共有上下六道,在使用时依干支次序从右至左,从上至下,从一道至六道使用。同理,《墨经上》的使用也应该是依行数次序从上道的01行开始,向左读至52行,再从下道的01行开始,向左读至52行结束。

    从孙诒让给出的表格式《墨经上》中,经过考证分析,我提出几个问题:

一、“止因以別道”不是经*文

在五十一行有:
-------------------------------------------------
51.(上道)動或徙也      (下道)止因以別道
-------------------------------------------------
  “動或徙也”句读为“動,或徙也。”是对“动”的界说,(所谓“界说”是采用胡适的用语。)从排版的顺序来看,“动”和(下道01行)的下一条界说“止,以久也。”是成对依次书写的;但是在(下道51行)的“止因以別道”,从形式上看也像是对“止”的界说,在《经说上》也确实有对“止因以別道”的说:“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與以有愛於人有不愛於人,心愛人,是孰宜心?...”但是,“止因以別道”是不是一条界说,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
  首先,对于“止”这一个概念,会有两条界说吗?“止,以久也。”和“動,或徙也。”是对应出现的,这是《墨经上》的十几条“概念对”(见附录)中的一对概念,并且动止概念对和久宇概念对(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也有直接的关系;而“止因以別道”如果真是一条界说,却看不出和“動,或徙也。”有对应关系。
  其次,认真分析“止因以別道”的含义和语言结构,可以说“止因以別道”并不是对“止”概念的界说。《墨经上》中,对概念的界说是有严格的逻辑规律的,这就是对没有定义过的概念不使用。如在“止,以久也。”中使用的“久”,就先有“久,彌異時也。”这条界说;又如“功,利民也。”之前就有“利,所得而喜也。”这一条。所以如果“止因以別道”是一条界说,“道”这个概念就应该先有界说。而且“道”概念在儒墨道几家都有使用,只是道家理论以对“道”概念的解释为其理论的根本,多有“天道”之说,儒家理论也多有“人道”之说,而墨家对“道”概念几乎没有理论,仅有一般的使用。在《墨经上》中,儒家使用的重要概念如:仁、义、礼、忠、孝、信、任、勇等都作为了墨家的界说,而非常重要的“道”概念却没有被列入界说之中。所以“止因以別道”如果作为一条界说,是不符合《墨经上》所显示出的严格的逻辑规律的。
    最后,如果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止因以別道”必然是一条界说,而从字面含义来分析,“止,因以別道。”的意思可以是:“止”这一条界说因为一个原因,而被写在了别的道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止”这条界说被写在别的道上了?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竹简到头了。“別”字在墨家有一些使用,如“别墨”,这是相对于“兼墨”的。在《墨子·天志下》有“兼之为道,义正;别之为道,力正。”可见墨家的“兼”“别”之分不是正与不正的分别,“兼道”和“别道”都是“正道”,只是重视“义”和重视“力”的区别。在“止因以別道”后面还有“正无非”,这就清楚地说明“别道”也是正道,就像“兼道”是正道一样;而“别道”在《墨经上》中指的就是相对于“上道”而讲的“下道”。
    现在应该清楚了,“止因以別道”既是“‘止’,因以別道。”的意思,也就是说“止”这一条界说因为竹简到头了,而被写在别的道上了。的却“止,以久也。”是被写在(下道01行)了,所以“止因以別道”不是经*文,也不是说文,和“讀此書旁行”“正无非”一样,都是读书指引,其功能和页码无异。并且,写“讀此書旁行”的人一定也是将“止因以別道”当作经*文了,否则是不会再多此一举的,因为“讀此書旁行”和“止因以別道”同样是引导读者从“上道”拐弯到“下道”去继续读书的。同时,写“止因以別道”的人也是不会写“讀此書旁行”的,因为“讀此書旁行”占有最后一行,如果当时有这一行的空间,就会写“止,以久也。”这一条,而没有理由再写“止因以別道”了,可见“讀此書旁行”是二次抄写或多次抄写的产物。

二、“同異而俱於之一也”不在“上道”

在三十八行至四十四行有:
------------------------------------------------------
  上道                      下道
------------------------------------------------------
38.罪犯禁也                  同重體合類
39.罰上報下之罪也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40.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同異交得放有無
41.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      聞耳之聰也
42.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3.盡莫不然也                言口之利也
44.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

竹简原版应该为:
------------------------------------------------------
  上道                      下道
------------------------------------------------------
38.罪犯禁也                  同重體合類
39.罰上報下之罪也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40.久彌異時也                同異交得放有無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41.宇彌異所也                聞耳之聰也
42.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3.盡莫不然也                言口之利也
44.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

其理由有四条:
1、“久,彌異時也。”和“宇,彌異所也。”很明显是两条界说,按《墨经上》
   的惯例不应在同一行。
2、有关“同異”的几条都在“下道”,只有“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在“上道”,
   从版面上说是不合理的。
3、“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執所言而意得見心
   之辯也”这三段有同样的语言结构,即是:“而...之...也”结构,而
   且这三段又都不是对概念的界说,而是类似“经说”的句子,所以“同異而俱
   於之一也”放在全是界说的“上道”也是不合理的。
4、从“同異交得放有無”开始,后面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界说,故后面的应该是
   他人续写,而“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同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界说,放在“上道”
   就更不合理了。

三、将宾语与其他语素混淆

    二十七行至三十七行的“下道”,语言用词略有变化,语气助词“也”字被省略,但是语法结构和前面的界说是一致的,既第一个字是主语,第二个字是谓语或宾语。
------------------------------------------------------
  上道                      下道
------------------------------------------------------
27.害所得而惡也              已成亡
28.治求得也                  使謂故
29.譽明美也                  名達類私  
30.誹明惡也                  謂移舉加
31.舉擬實也                  知聞說親
32.                          名實合為  
33.言出舉也                  聞傳親
34.且言然也                  見體盡
35.君臣萌通約也             合正宜必
36.功利民也                  欲正權利且惡正權害
37.賞上報下之功也            為存亡易蕩治化
------------------------------------------------------
如:“治,求得也,”治字是主语,求字是谓语,得字是宾语,也字是助词。
如:“使,謂故。”使字是主语,谓字是谓语,故字是宾语。
上述二例的语法结构只有语气助词的差别,主体结构是一致的。

    可是,在对上述界说的解释和句读上,学界权威人士的认识却是错误的。
    如:对于“名達類私”,胡适说:“一个达名确定一个属的范围,一个类名确定一个种的范围,一个私名确定一个个体的范围。”(《先秦名学史》胡适)
    又如:吴毓江在《墨子校注》中,对上述界说的句读为:
“已,成、亡。”   
“使,謂、故。”
“名,達、類、私。”
“謂,移、舉、加。”
“知,聞、說、親。”
“名、實、合、為。”
“聞,傳、親。”
“見,體、盡。”
“合,正、宜、必。”
“為,存、亡、易、蕩、治、化。”
(《新编诸子集成·墨子校注》吳毓江撰)。这实际和胡适是一样的错误认识。

    我认为,上述界说中的:“成、谓、达、移、易、化、亲、尽、必。”都不是宾语成分,所以都不是界说的对象。我对上述界说的句读和解释是:
“已,成‘亡’。”(“已”是既成的“亡”。)
“使,謂‘故’。”(“使”是对“故”的谓说。)
“名,達‘類’、‘私’。”(“名”的外延要正确表达“类”或“私”的范畴。)
“謂,移‘舉’、‘加’。”(“谓”是对“举”和“加”的“移”。)
“知,‘聞’、‘說’親。”(“知”是对“闻”和“说”很接近才能有所的)
“聞,‘傳’親。”(“闻”是对“传”很接近才能有所的)
“見,‘體’盡。”(“见”是对“体”了解到了尽头。)
“合,‘正’、‘宜’必。” (“合”是“正”与“宜”的必然。)
“為,‘存亡’易,‘蕩治’化。” (“伪”是将“存亡”互易,把“蕩治”变化。)

另外,“名實合為”不是一条界说。

四、“環”与“法”同

在四十九行和五十行有:
------------------------------------------------------
  上道                      下道
------------------------------------------------------
49.儇俱秪                    法同則觀其同
50.庫易也                    法異則觀其宜
------------------------------------------------------
    先看“下道”,有两条“法同則觀其同”和“法異則觀其宜”,这两条的意思不难理解,是在“法同”和“法异”两种情况下,对“法”的思维和使用的规定。但是在二十一行已经有一条对“法”的界说:“法,所若而然也。”离四十九行和五十行的这两条规定从排版上看相距甚远,从内容来看也不相联系。那么“法同”和“法异”是针对什么来说的?

    再看四十九行的“上道”的“儇俱秪”,实为“環,俱柢。”“環”之为物,其形为圆形石料,象石鼓,一面有浅槽;“柢”是房柱,“俱柢”是房柱俱能插于“環”的浅槽之中;《老子·第五十九章》“是谓深根固柢”《韩非子·解老》“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環”与“柢”同是房梁的支撑之物。所以我认为“法同則觀其同”是对于“環,俱柢。”的注语,意思是“環”为“柢”法,且法俱同,可以同样使用,所以“則觀其同”。五十行“上道”的“庫,易也。”在《经说上》有“庫,區穴若,斯貌常。”其实“庫”为“甌”之轉,见《经下》“歐物一體”实为“甌物一體”;甌能容物,形为浇铸之范型,故曰“易也”。“易”字之原意从金文看是为正在浇铸之形。“法異則觀其宜”,言铸范皆異形,是为“法異”,虽然“法異”,但可根据需要择宜者而用之,故言“法異則觀其宜”。

    所以从排版上看,“環,俱柢。”和“法同則觀其同”不但同行也应该是同道,就是说都是在“下道”,连写为“環俱柢,法同則觀其同”,“環俱柢”是思維的實物模型,用來說明“法同則觀其同”;同理下行为“甌易也,法異則觀其宜。”根据以上四条,《墨经上》的竹简排版应为:
--------------------------------------------------
  上道                      下道
--------------------------------------------------
01.故所得而後成也            止以久也
02.體分於兼也                必不已也
03.知材也                    平同高也
04.慮求也                    同長以正相盡也
05.知接也                    中同長也
06.□明也                    厚有所大也
07.仁體愛也                  日中正南也  
08.義利也                    直參也  
09.禮敬也                    圜一中同長也
10.行為也                    方柱隅四讙也
11.實榮也                    倍為二也
12.忠以為利而強低君也        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13.孝利親也                 有閒中也
14.信言合於意也             閒不及旁也  
15.佴自作也                  纑間虛也
16.狷作嗛也                  盈莫不有也
17.廉作非也                  堅白不相外也
18.令不為所作也              攖相得也
19.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20.勇志之所以敢也            次無間而不攖攖也
21.力刑之所以奮也            法所若而然也
22.生刑與知處也              佴所然也
23.臥知無知也                說所以明也
24.夢臥而以為然也            攸不可兩不可也
25.平知無欲惡也              辯爭彼也辯勝當也
26.利所得而喜也              為窮知而□於欲也
27.害所得而惡也              已成亡
28.治求得也                  使謂故
29.譽明美也                  名達類私  
30.誹明惡也                  謂移舉加
31.舉擬實也                  知聞說親(名實合為)                           
32.言出舉也                  聞傳親
33.且言然也                  見體盡
34.君臣萌通約也             合正宜必
35.功利民也                  欲正權利且惡正權害
36.賞上報下之功也            為存亡易蕩治化
37.罪犯禁也                  同重體合類
38.罰上報下之罪也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39.久彌異時也                同異交得放有無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40.宇彌異所也                聞耳之聰也
41.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2.盡莫不然也                言口之利也
43.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44.化徵易也                  諾不一利用
45.損偏去也                  服執誽
46.(益正大也)               巧轉則求其故
47.(存)                    儇俱秪法同則觀其同
48.(亡)                     庫易也法異則觀其宜
49.動或徙也(止因以別道)
50.  讀此書旁行              正無非  
------------------------------------------------------
  上道                      下道
------------------------------------------------------
    现在看来,在“上道”45行“損偏去也”和49行“動或徙也”之间,应该有三行缺失;从概念对举的惯例来看,“损”下应该是“益”,“偏”下应该是“正”;从已经出现在《墨经上》里的概念对来看,只有“存”和“亡”不见界说,所以原来被“儇”和“庫”错误占据的两个空位,应该写的是对“存”和“亡”的界说。

胡适说《墨经上》里有92条界说,从胡适之说,经过重新排版、计数,可以得出下表:
============================================================================
○經上第四十
============================================================================  
01.故,所得而後成也。        50.止,以炙(久)也。
02.體,分於兼也。            51.必,不己也。
03.智,材也。                52.平,同高也。
04.慮,求也。                53.同長,以正相盡也。        
05.知,接也。                54.中,同長也。
06.(知心),明也。            55.厚,有所大也。
07.仁,體愛也。              56.日中,正南也。
08.義,利也。                57.直,參也。
09.禮,敬也。                58.圜,一中同長也。
10.行,為也。                59.方,柱隅四讙也。
11.實,榮也。                60.倍,為二也。
12.忠,以為利而強君也。      61.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13.孝,利親也。              62.有閒,中也。
14.信,言合於意也。          63.閒,不及旁也。
15.佴,自作也。              64.纑,閒虛也。
16.狷,作嗛也。              65.盈,莫不有也。
17.廉,作非也。              66.堅白,不相外也。
18.節,不為所作也。          67.攖,相得也。
19.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68.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20.勇,志之所以敢也。        69.次,無閒而不相攖也。
21.力,刑之所以奮也。        70.法,所若而然也。
22.生,刑與知處也。          71.佴,所然也。
23.臥,知無知也。            72.說,所以明也。
24.夢,臥而以為然也。        73.詖,不兩可,兩不可也。
25.平,知無欲惡也。          74.辯,爭彼也。辯勝,當也。
26.利,所得而喜也。          75.為,窮知而懸於欲也。
27.害,所得而惡也。          76.已,成亡。
28.治,求得也。              77.使,謂故。
29.譽,明美也。              78.名,達類、私。
30.誹,明惡也。              79.謂,移舉、加。
31.舉,擬實也。              80.知,聞、說親。名實合為。
32.言,出舉也。              81.聞,傳親。
33.且,言然也。              82.見,體盡。
34.君臣萌,通約也。          83.合,正、宜必。
35.功,利民也。              84.欲正權利,且惡正權害。
36.賞,上報下之功也。        85.偽,存、亡易,蕩、治化。
37.罪,犯禁也。              86.同,重、體、  合、  類。
38.罰,上報下之罪也。        87.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39.久,彌異時也。            88.同異交得放有無,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40.宇,彌異所也。            89.聞,耳之聰也;   
41.窮,域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2.盡,莫不然也。            90.言,口之利也;
43.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44.化,徵易也。              諾不一利。(不是界说)
45.損,偏去也。              用服執誽。(似鬼谷某)   
46.益,(缺文,或是“正大也”。)         巧轉則求其故。
47.(缺文,或是“存”。)      91.環俱柢;法同則觀其同。
48.(缺文,或是“亡”。)      92.庫易也;法異則觀其宜。         
49.動,域徙也。 止因以別道,
                 读此书旁行,    正無非。     
=============================================================================
希望这是最接近原始竹简版的《墨经上》。



=============================================================================
概念对附录:
(26利27害)(29譽30誹)(35功37罪)(36賞38罰)(39久40宇)(45損46益)(49動50止)
(64纑65盈)(83合85偽)(84欲84惡)(85存85亡)(85蕩85治)(86同87異)(86重87二)
=============================================================================
概念附录:
01.故,所得而後成也。      02.體,分於兼也。        03.智,材也。             04.慮,求也。              05.知,接也。            06.(知心),明也。         07.仁,體愛也。     08.義,利也。            09.禮,敬也。             10.行,為也。              11.實,榮也。            12.忠,以為利而強君也。   13.孝,利親也。            14.信,言合於意也。      15.佴,自作也。           16.狷,作嗛也。            17.廉,作非也。          18.節,不為所作也。       19.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20.勇,志之所以敢也。    21.力,刑之所以奮也。     22.生,刑與知處也。        23.臥,知無知也。        24.夢,臥而以為然也。     25.平,知無欲惡也。        26.利,所得而喜也。      27.害,所得而惡也。       28.治,求得也。            29.譽,明美也。          30.誹,明惡也。   
31.舉,擬實也。            32.言,出舉也。          33.且,言然也。      
34.君臣萌,通約也。        35.功,利民也。          36.賞,上報下之功也。     37.罪,犯禁也。            38.罰,上報下之罪也。    39.久,彌異時也。         40.宇,彌異所也。          41.窮,域有前不容尺也。  42.盡,莫不然也。         43.始,當時也。            44.化,徵易也。          45.損,偏去也。           46.益,(缺文,或是“正大也”。)47.(缺文,或是“存”。)48.(缺文,或是“亡”。) 49.動,域徙也。            50.止,以炙(久)也。      51.必,不己也。
52.平,同高也。            53.同長,以正相盡也。      54.中,同長也。  
55.厚,有所大也。          56.直,參也。              57.圜,一中同長也。
58.方,柱隅四讙也。        59.倍,為二也。        60.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61.閒,不及旁也。          62.纑,閒虛也。            63.盈,莫不有也。  
64.攖,相得也。          65.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66.次,無閒而不相攖也。67.法,所若而然也。      68.佴,所然也。              69.說,所以明也。
70.詖,不兩可,兩不可也。71.辯,爭彼也。辯勝,當也。  72.為,窮知而懸於欲也。 73.已,成亡。            74.使,謂故。                75.名,達類、私。
76.謂,移舉、加。        77.知,聞、說親。            78.聞,傳親。
79.見,體盡。            80.合,正、宜必。        81.偽,存、亡易,蕩、治化。 82.同,重、體、合、類。  83.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84.(缺文,或是“偏”。)  85.(缺文,或是“正”。)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7: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4 17:27 编辑

经上·界说 

  对《墨经》竹简版的还原,是我的不懈追求,直到有一天考古发现真正的《墨经》。下面登出我最近还原的《墨经·上》(界说部分),随着进一步的探讨,或将有新的版式。

经上 第四十   界說縱表(秦伊人2014.2.28) 经上 第四十 界說縱表(秦伊人2014.2.28)!.rar (140.23 KB, 下载次数: 2)
经上 第四十   界說縱表(秦伊人2014.2.2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7: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4 17:40 编辑

经下·辩题

○經下第四十一
辩题表:秦伊人(校明嘉靖本涵芬楼版四部丛刊《墨子》2014.4.4) 经下 第四十一 辩题表(秦伊人2014.4.4)!.rar (12.13 KB, 下载次数: 1)

裁剪_19.jpg 裁剪_18.jpg

裁剪_21.jpg 裁剪_2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8: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經說上-界說表(秦伊人2014.3.1)
  
序號
  
  
標牒
  
01
故  
所得而後成也
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
  
大故,有之必無然,若見之成見也。
02
分於兼也
若二之一,尺之端也。體也,若有端。
03
材也
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
04
求也
慮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05
接也
知也者,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若見。
06
明也
恕也者,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
07
體愛也
愛巳者非為用巳也,不若愛馬著,若明。
08
利也
志以天下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
09
敬也
貴者公,賤者名,而俱有敬僈焉,等異論也。
10
為也
所為不善名。行也,所為善名。巧也,若為盜。
11
榮也
其志氣之見也,使人如思巳,不若金聲玉服。
12
以為利而強君也
不利弱子,亥足將入,止容。
13
利親也
以親為芬,而能能利親,不必得。
14
言合於意也
不以其言之當也,使人視城得金。
15
自作也
與人遇人,眾循。
16
作嗛也
為是為是之台彼也,弗為也。
17
作非也
巳惟為之,知其諰也所。
18
不為所作也
非身弗行。
19
士損巳而益所為也
為身之所惡,以成人之所急。
20
志之所以敢也
以其敢於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於彼也,害之。
21
刑之所以奮也
重之謂下,與重,奮也。
22
刑與知處也
楹之生,商不可必也。
23
知無知也
24
臥而以為然也
25
知無欲惡也
惔然。
26
所得而喜也
得是而喜,則是利也。其害也,非是也。
27
所得而惡也
得是而惡,則是害也。其利也,非是也。
28
求得也
吾事治矣,人有治南北。
29
明美也
之必其行也,其言之忻。使人督之。
30
明惡也
必其行也,其言之忻。
31
擬實也
告以文名,舉彼實也。
32
出舉也
故言也者,諸口能之,出民者也。民若畫俿也。言也,謂言猶石致也。
33
且言然也
自前曰且,自後曰巳,方然亦且。若石者也。
君臣萌  通約也
以若名者也。
34
利民也
不待時,若衣裘。
35
上報下之功也
上報下之功也。
36
犯禁也
不在禁,惟害無罪,殆姑。
37
上報下之罪也
上報下之罪也。
38
彌異時也
古今且莫。
39
彌異所也
東西家南北。
40
或有前不容尺也
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
41
莫不然也
但止動。
42
當時也
時或有久,或無久,始當無久。
43
徵易也
若蛙為鶉。
44
偏去也
偏也者,兼之體也。其體或去存,謂其存者損。
昫民也
區穴若斯貌常
45
(缺文或是 正大也)
46
缺文或是 存)
47
缺文或是 亡)
48
或從也
偏祭從者戶樞免瑟。
止因以別道 读此书旁行 正無非
49
以久也
無久之不止,當牛非馬,若夫過楹。有久之不止,當馬非馬,若人過梁。
50
不巳也
謂臺執者也。若弟兄一然者一不然者,必不必也,是非必也。
51
同高也
52
長以缶相盡也
捷與狂之同長也。
53
同長也
心中,自是往相若也。
54
有所大也
惟無所大。
55
日中
缶南也
56
參也
57
一中同長也
規寫交也。
58
柱隅四讙也
矩見交也。
59
為二也
二尺與尺但去一。
60
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是無同也。
61
有閒
中也
有聞
謂夾之者也。
62
不及旁也
謂夾者也。尺前於區穴而後於端,不夾於端與區內。及及非齊之及也。
63
間虛也
虛也者。兩木之間,謂其無木者也。
64
莫不有也
無盈無厚。於尺無所往而不得。
65
堅白
不相外也
得二,堅異處不相盈,相非,是相外也。
66
相得也
尺與尺俱不盡。端無端但盡。尺與或盡或不盡。堅白之攖相盡。體攖不相盡端。
67
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兩有端而后可。
68
無間而不相攖也
無厚而厚可。
69
所若而然也
意規員三也俱,可以為法。
70
所然也
然也者民若法也。
71
所以明也
72
不可兩不可也
凡牛樞非牛。兩也,無以非也。
73
爭攸也辯勝當也
或謂之牛,或謂之非牛,是爭彼也。是不俱當。不俱當,必或不當,不若當犬。
74
窮知而懸於欲也
欲養其指,智不知其害,是智之罪也。若智之慎文也,無遺於其害也。而猶欲養之,則離之。是猶食脯也。騷之利害,未可知也,欲而騷,是不以所疑止所欲也。廧外之利害,未可知也,趨之而得力,則弗趨也,是以所疑止所欲也。觀為窮知而縣於欲之理。養脯而非恕也,養指而非愚也,所為與所不為相疑也,非謀也。
75
成亡
為衣,成也。治病,亡也。
76
使
謂故
使
令謂,謂也。不必成濕。故也,必待所為之成也。
77
達類私
物,達也,有實必待文名也。命之馬,類也,若實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於是實也。聲出口,俱有名,若姓字儷。
78
移舉加
狗犬,命也,狗吠,舉也。叱狗,加也。
傳受之,聞也。
方不障,說也。
身觀焉,親也。
所以謂,名也。
所謂,實也。
名實耦,合也。
志行,為也。
79
博親
或告之,傳也。身觀焉,親也。
80
體盡
見時者,體也。二者盡也。
81
缶宜必
古兵立,反中,志工,正也。義之為,宜也。非彼必不有,必也。聖者用而勿必,必也者可勿疑。
82
欲缶權利且惡缶權害
仗者,兩而勿偏。
83
存亡易蕩治化
為,造臺,存也。病,亡也。買鬻,易也。霄盡,蕩也。順長,治也。蛙鼠,化也。
84
重體合類
二名一實,重同也。不外於兼,體同也。俱處於室,合同也。有以同,類同也。
85
二不體不合不類
二必異,二也。不連屬,不體也。不同所,不合也。不有同,不類也。
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同異交得放有無
侗,二人而俱見是楹也,若事君。
  
同異交得,於福家良,恕有無也。
  
比度,多少也。
  
免虭還圜,去就也。
  
鳥折用桐,堅柔也。
  
劍尤早,死生也。
  
處室子子母,長少也。
  
兩絕勝,白黑也。
  
中央,旁也。
  
論行,行行學實,是非也。
  
難宿,成未也。
  
兄弟,俱適也。
  
身處志往,存亡也。
  
霍為姓,故也。
  
賈宜,貴賤也。
  
諾超城,員止也。
  
相從相去,先知是可,五色長短、前後、輕重援。
86
耳之聰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87
口之利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88
不一利用
相從,相去,先知,是,可,五也。正五諾,若人於知,有說。過五諾,若員無直,無說。用五諾,若自然矣。
89
執誽
執服難成,言務成之。
90
轉則求其故
九則求執之法。
環俱柢法同則觀其同
庫易也法異則觀其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經說下-辩题表(秦伊人2011.12.28)
  
01
  
止類以行之
說在同
止,彼以此其然也,說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此然是必然,則俱。
02
四足牛馬異說推類之難
說在名之大小
謂四足獸,與生鳥與,物盡與,大小也。
03
物盡同名
說在二與鬥,子與愛,食與招,白與視,麗與暴,夫與履。
為麋同名,俱鬥,不俱二,二與鬥也。包、肝、肺、子,愛也。
  
楙茅,食與招也。白馬多白,視馬不多視,白與視也。
  
為麗不必麗,不必麗與暴也。為非以是不為非,若為夫勇不為夫,為屨以買不為屨,夫與屨也。
04
一偏棄之,謂而固是也
說在因。
05
不可偏去而二
說在見與俱、一與二、廣與脩。
二與一亡,不與一在,偏去之。
  
有之實也,而後謂之;無文實也,則無謂也。
  
若敷與美,謂是,則是固美也,謂他,則是非美,無謂則疑也。
  
見不見不離,一二相盈,廣脩,堅白。
06
不能而不害
說在容
不,舉重不與箴,非力之任也。為握者之觭倍,非智之任也。若耳目異。
07
異類不呲
說在量
木與夜孰長,智與粟孰多,爵、親、行、賈,四者孰貴?麋與霍孰高?蚓與瑟孰瑟?
08
偏去莫加少
說在故
偏,俱一無變。
09
假必誖
說在不然
假必非也而後假。狗假霍也,猶氏霍也。
10
物之所以然,與所以知之,與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
說在病
物,或傷之,然也。見之,智也。告之,使智也。
11
疑,  
說在逢、循、遇、過。
疑,逢為務則士,為牛廬者夏寒,逢也。舉之則輕,廢之則重,若石羽,非有力也。柿從削,非巧也,循也。鬥者之敝也以飲酒,若以日中,是不可智也。愚也。智與?以已為然也與?愚也。
12
合與一,或復否,  
說在拒
13
歐物一體也,
說在俱一惟是。
俱,俱一,若牛馬四足。惟是,當牛馬。數牛,數馬,則牛馬二;數牛馬,則牛馬一。若數指,指五而五一。
14
宇域徙
說在長宇久
長宇,徙而有處,宇。宇,南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
15
臨鑑而立景到多而若少
說在寡區
臨,正鑒,景多寡,貌能、白黑,遠近、柂正,異於光。鑒景當俱,就去亦當俱。俱用北。鑒者之臭,於鑒無所不鑒。景之臭無數,而必過正。故同處,其體俱,然鑒分。
16
鑑立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
說在中之外內
鑒,中之內。鑒者近中,則所鑒大,景亦大。遠中,則所鑒小,景亦小。而必正。起於中緣正而長其直也。中之外,鑒者近中,則所鑒大,景亦大;遠中,則所鑒小,景亦小。而必易,合於中而長其直也。
  
鑑團,景一。)。
  
鑒,鑒者近,則所鑒大,景亦大;其遠,所鑒小,景亦小,而必正。景過正故招。
17
鑑團景一  衡而必正
說在得
衡,加重於其一旁,必垂。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
18
不堅白,  
說在……
19
無久與宇。堅白,
說在因
撫堅得白,必相盈也。
20
在諸其所然諸未然
說在於是推之
在,堯善治,自今在諸古也。自古在之今,則堯不能治也。
21
景不徙
說在改為
景,光至景亡,若在,盡古息。
22
景二
說在重
景,二光夾一光,一光者景也。
23
景倒在午有端與景長
說在端
景,光之入照若射。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足敝下光,故成景於上;首敝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內也。
24
景迎日
說在轉
景,日之光反燭人,則景在日與人之間。
25
景之大小
說在地正遠近
景,木柂,景短大。木正,景長小。光小於木,則景大於木,非獨小也,遠近。
26
天大而必正
說在得
27
負(貞)而不撓,
說在勝
負,衡木,加重焉,而不撓,極勝重也。右校交繩,無加焉而撓,極不勝重也。
28
契與枝板
說在薄
挈,有力也,引,無力也,不必,所挈之止於扡也。繩制挈之也,若以錐刺之。挈,長重者下,短輕者上,上者愈得,下者愈亡。繩直權重相若,則止矣。收,上者愈喪,下者愈得,上者權重盡,則遂挈。
29
倚者不可正
說在梯
兩輪高,兩輪為輲,車梯也。重其前,弦其前。載弦其前胡,而縣重於其前。是梯,挈且挈則行。凡重,上弗挈,下弗收,旁弗劫,則下直。扡,或害之也。流梯者不得下,直也。今也廢石於平地,重不下,無旁也。若夫繩之引桄也,是猶自舟中引橫也。倚、倍、拒、掔、射,倚焉則不正。
30
推之必住
說在廢材
柱,并石絫石耳。夾寢者法也。方石去地尺,關石於其下,縣絲於其上,使適至方石,不下,柱也。膠絲去石,挈也。絲絕,引也。未變而名易,收也。
31
買無貴
說在反其賈
買,刀糴相為賈。刀輕則糴不貴,刀重則糴不易。王刀無變,糴有變,歲變糴則歲變刀。若鬻子。
32
賈宜則售
說在盡
賈盡也者,盡去其所以不讎也。其所以不讎去,則讎。正賈也宜不宜,正欲不欲。若敗邦鬻室嫁子。
33
無說而懼
說在弗心
無,子在軍不必其死生,聞戰亦不必其生。前也不懼,今也懼。
34
域過名也
說在實
或,知是之非此也,有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謂此南北,過而以已為然。始也謂此南方,故今也謂此南方。
35
知知之否之足用也誖
說在無以也
智論之,非智無以也。
36
謂辯無勝必不當
說在辯
謂,所謂,非同也,則異也。同則或謂之狗,其或謂之犬也。異則或謂之牛,其或謂之馬也。俱無勝,是不辯也。辯也者,或謂之是,或謂之非,當者勝也。
37
無不讓也不可
說在殆
無,讓者酒,未讓,殆也,不可讓也。故殆於城門與於臧也。
38
於一有知焉有不知焉
說在存
於石一也,堅白二也,而在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可。
39
有指於二而不可逃
說在以二參
有指,子知是,有知是吾所先舉,重。則子知是,而不知吾所先舉也。是一。
  
謂有知焉有不知焉可。若知之,則當指之知告我,則我知之。
  
兼指之,以二也。衡指之,參直之也。
  
若曰必獨指吾所舉,毋舉吾所不舉,則(舉)者固不能獨指。所欲指不傳,意若未校。
  
且其所知是也,所不知是也,則是知之是不知也,惡得為一,謂而有知焉,有不知焉。
40
所知而弗能指
說在春也逃臣狗犬貴(遺)者
所,春也,其埶固不可指也。逃臣不知其處,狗犬不知其名也。遺者,巧弗能网也。
41
知狗而自謂不知犬過也
說在重
智,智狗不重智犬,則過;重則不過。
42
通意後對
說在不知其誰謂也
通,問者曰:“子知羇乎?”應之曰:“羇何謂也?”彼曰“羇施”,則智之。若不問羇何謂,徑應以弗智,則過。且應必應問之時。若應‘長’,應有‘深淺’、‘大小’,不中;在‘兵’人‘長’。
  
  
所存與存者,於存與孰存。 室堂,所存也;其子,存者也。據在者而問室堂,惡可存也?主室堂而問存者,孰存也?是一主存者以問所存,一主所存以問存者。
43
五行毋常勝
說在宜
五,金水土火火離。然火鑠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金之腐木,木罹火。若識麋與魚之數,惟所利。
44
無欲惡之為益損也
說在宜
無,欲惡傷生損壽,說以少連,是誰愛也?嘗多粟,或者欲不有能傷也。若酒之於人也。且恕人利人,愛也,則唯恕,弗治也。
45
損而不害
說在餘
損,飽者去餘,適足,不害。能害,飽,若傷糜之無脾也。且有損而後知益者,若瘧病之人於虐也。
46
知而不以五路
說在久
知,以目見,而目以火見,而火不見。惟以五路知,久不當。以目見,若以火見。
47
火熱
說在屯
火,謂火熱也,非以火之熱我有,若視日。
48
知其所不知
說在以名取
雜所知與所不知而問之,則必曰:“是所知也,是所不知也。”取去俱能之,是兩知之也。
49
無不必待有
說在有無
無,若無焉,則有之而后無。無天陷,則無之而無。
50
擢慮不疑
說在所謂
擢,疑無謂也。臧也今死,而春也得之又死也可。且,猶是也。
51
且然不可正而不害用工
說在宜
且然,必然。且已,必已。且用工而後已者,必用工而後已。
52
均之絕不
說在所均
均,髮均縣,輕重而髮絕,不均也。均,其絕也莫絕。
53
堯之義也聲於今而處於古而異時
說在所義(二)
堯,或以名視人,或以實視人。舉友富商也,是以名視人也。指霍是臛也,是以實視人也。堯之義也,是聲也於今,所義之實處於古。
54
狗犬也而殺狗非殺犬也不可  
說在重
狗,狗犬也,謂之殺犬,可,若兩髀。
55
使役義
說在使
使,令使也。義使,義,義不使,亦義。使役,義亦使役,不義亦使役。
56
荊之大其沈淺也
說在具
荊,沆荊之有也。則沈淺非荊淺也。若易五之一。
57
以楹為摶於以為無知也
說在意
以楹之摶也,見之,其於意也不易,先智。意,相也。若楹輕於萩,其於意也洋然。
58
意未可知
說在可用過仵
段、椎、錐俱事於履,可用也。成繪屨過椎,與成椎過繪屨同,過仵也。
59
一少於二而多於五
說在建位
一,五有一焉,一有五焉,十,二五焉。
60
非半弗斫則不動
說在端
非,斫半,進前取也。前,則中無為半,猶端也。前後取則端中也。斫必半,毋與非半,不可斫也。
61
可無也有之而不可去
說在嘗然
可,無也,已給,則當給不可無也。
62
正而不可擔
說在摶
正,丸,無所處而不中縣,摶也。
63
宇進無近
說在敷
宇,傴不可偏舉,宇也。進行者先敷近,後敷遠。
64
行脩以久
說在先後
行,行者必先近而後遠。遠近脩也,先後久也。民行脩必以久也。久有窮無窮。
65
一法者之相與也盡類若方之相合也
說在方
一,方盡類,俱有法而異,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盡類猶方也,物俱然。
66
狂舉不可以知異
說在有不可
狂,牛與馬惟異,以牛有齒,馬有尾,說牛之非馬也,不可。是俱有,不偏有偏無有。曰牛與馬不類,用牛有角馬無角,是類不同也。”若不舉牛有角馬無角以是為類之不同也,是狂舉也。猶牛有齒,馬有尾。
67
牛馬之非牛與可之同
說在兼
或不非牛而非牛也,則或非牛而牛也,可。故曰“牛馬非牛也”,未可,“牛馬牛也”,未可。則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馬不二,而牛馬二。則牛不非牛,馬不非馬,而牛馬非牛非馬,無難。
68
循此循此與彼此同
說在異
彼,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於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則彼彼此此也。
69
唱和同串
說在功
唱無遇,無所用,若稗。和無遇,使也,不得已。唱而不和,是不學也。智少而不學,必寡。和而不唱,是不教也。智而不教,功適息。使人奪人衣,罪或輕或重;使人予人酒,義或厚或薄。
70
聞所不知若所知則兩知之
說在告
聞,在外者,所不知也。或曰“在室者之色若是其色”。是所不智若所智也。猶白若黑也,誰勝?是若其色也。若白者必白。今也智其色之若白也,故智其白也。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長。外,親智也;室中,說智也。
71
以言為盡誖誖
說在其言
以,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誖,則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當,必不審。
72
唯吾謂非名也則不可
說在反
惟,謂是霍可,而猶之非夫霍也,謂彼是是也。不可謂者,毋惟乎其謂。彼猶惟乎其謂,則吾謂不行。彼若不惟其謂,則不行也。
73
無窮不害兼
說在盈否
無,南者有窮則可盡,無窮則不可盡。有窮無窮未可智,則可盡不可盡未可智。人之盈之否未可智,而人之可盡不可盡亦未可智。而必人之可盡愛也,誖。人若不盈無窮,則人有窮也。盡有窮無難。盈無窮,則無窮盡也,盡無窮無難。
74
不知其數而知其盡也
說在明者
75
不知其所處不害愛之
說在喪子者
不,不智其數,惡智愛民之盡之也?或者遺乎其問也?盡問人則盡愛其所問,若不智其數而智愛之盡之也,無難。
76
仁義之為內外也罔
說在仵顏
仁,仁愛也。義,利也。愛利,此也。所愛所利,彼也。愛利不相為內外,所愛利亦不相為外內。其為仁內也,義外也,舉愛與所利也,是狂舉也。若左目出右目入。
77
學與之益也
說在誹者
學,以為不知學之無益也,故告之也,是。使智學之無益也,是教也,以學為無益也教,誖。
78
誹之可否不以眾寡
說在可非
論誹,誹之可不可,以理之可誹,雖多誹,其誹是也;其理不可非,雖少誹,非也。今也謂多誹者不可,是猶以長論短。
79
非誹者誖諄
說在弗非
非誹,非己之誹也。不非誹,非可非也。不可非也,是不非誹也。
80
物甚不甚
說在若是
物,甚長甚短,莫長於是,莫短於是,是之是也,非是也者,莫甚於是。
81
取下以求上也
說在澤
取,高下以善不善為度,不若山澤。處下善於處上,下所請上也。
82
是是與是同
說在不州
不是,是則是,且是焉。今是之於是,而不之於是,故是否之是不之,則是而不之焉。今否之於是,而是之於是,故是與不是之同說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8: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指物论》解
作者:吴博君
时间:2008.1.9
--------------------------------------
【01物莫非指而指非指02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03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04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05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06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07不可谓指者非指也08非指者物莫非指也09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
10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11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12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13不为指而谓之指是无不为指14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以指者天下之所无15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16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17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18天下无物谁径谓指19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径谓无物非指20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指物论》原文共269字)

一、提出论点:(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01【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解 [对于事物的认识,莫不是经过“指物思维”的过程,并通过“指物思维”对事物
    赋予“指称”;但是对事物的“指物思维”本身,不能等同于事物的“名称”。]
(庄子曰:“天地一‘指’也”,这时的“指”字是动词而不是名词。“指非指”是说有不同的“指”,从词类来分,“指”是动词,而事物的“名称”是用名词来表示。)
02【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
解 [天下的事物若没有经过“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事物的本质就不会被认识,
    也就不知道事物的“名称”为何谓。]
03【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
解 [在没有完成“指物思维”认识过程的物质世界里,事物可以有“名称”吗?]
04【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
解 [“指物思维”概念是无形的;而被思维的事物是有形的;]
05【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解 [以有形事物的名词概念,替换无形思维的动词概念,这是不可以的。]

二、进行论证:
06【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
解 [若天下没有“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事物就没有“名称”可以被称谓;]
07【不可谓指者。非指也。】
解 [事物若没有可以称谓的“名称”,是事物处于“非有‘名称’”的状态,
    既是“非‘指’”状态;]
08【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解 [有“非‘指’”状态的称谓,说明未经过“指物思维”认识过程的事物不能被
    称名,只能暂时称之为“非‘指’”,所以天下事物已经具有的名称莫不是经
    过“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而被命名的,既“物莫非‘指’”。]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可见对事物的
  “指物思维”认识过程是复杂的,虽有思维过程,往往也不能直接探知事物的本质,    所以也往往不能对事物直接命名;虽然“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是复杂的,但是事
  物最终还是能够被认识的;既然天下事物都已经有名称,“非‘指’”状态就是暂
  时状态,而“天下无‘指’”就是假命题,“物莫非‘指’”才是真命题。)
09【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
解 [若从“天下无‘指’”的命题,即可推知事物没有可以称谓的名称,然而这
    不是事实,所以说天下不存在事物的“非有‘名称’”的状态;]
10【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解 [天下不存在事物“非有‘名称’”的状态,所以万物无不拥有经过“指物思维”
    认识过程而被指定的名称。]
(从“天下无‘指'”推出了“物莫非‘指’”,这是矛盾的,可见“天下无‘指'”
  确实是假命题。)
11【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解 [所以“物莫非‘指’”命题中的“指”概念,是对事物的“指物思维”,
  而不是事物的“名称”本身,既“指非指”]
(论证说明:事物的本身是“指物思维”的起因,事物的名称是“指物思维”的结果,
           而名称产生的过程是“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

三、引述反论点1:(反论点一:名称故有,不用指物。)
12【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
解 [“天下无‘指’”这个命题是说:各种事物生来都应有自己的“名称”,
  并且各种事物的“名称”是独*立于“指称”也先于“指称”而产生的,
  是不为“指称”而存在的。]
反驳反论点1:
13【不为指而谓之指。是无不为指。】
解 [事物固然不为被“指称”而存在,然而所有的事物却都拥有“名称”被称谓,
    说明天下万物必须有“名称”才可以被称谓,这就是说天下事物“无不为指”。]
14【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
解 [以事物“不为‘指’”包含于事物的“无不为‘指’”,从逻辑上讲是不可以
    的;用“天下无‘指’”,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就会同时得出“不为‘指’”
    和“无不为‘指’”这样相互矛盾的判断,所以“天下无‘指’”是个假命题。]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再次指出,用“天下无‘指’”这个命题,可以推出两个互相
  矛盾的判断,所以“天下无‘指’”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四、引述反论点2:(反论点二:“指”只是“名称”)
15【以指者天下之所无。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
    非有非指也。】
解 [再以“‘指’者天下之所无”来说:“天下无‘指’”这个命题是承认
    “物不可谓无‘名称’”这个命题的;“物不可谓无‘名称’”的命题,
    是说事物不存在“非有‘名称’”的状态。]
16【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
解 [因万物没有“非有‘名称’”的状态,故天下之物莫不处在有“命名”的状态,
  “名称”也非是“非有‘名称’”的状态;只是“名称”和事物是“非经‘命名’”
    的;是独*立于“指物思维”这个动词并且不因为这个动词而存在的。]
(这是不承认“指”与“物”的动态指定关系,认为“指”只是“物”的静态名称。)
反问反论点2:
17【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一问)
解 [那么假使天下没有“对物‘指’名”的过程,还有谁能被称为“非经‘命名’”
    的称谓呢?](有事物可以被“指定”名称,才有所谓“非经‘命名’”的说法。)
18【天下无物。谁径谓指。】(二问)
解 [天下无有事物,谁能拥有“名称”?]
19【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衍文)径谓无物非指。】(三问)
解 [假使天下有事物的“名称”,而没有事物是经过“指物思维”的认识过程而拥有
    了“名称”,有谁能被称为是:非对事物的“非经‘命名’”的“名称”呢?]
五、诘难:
20【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解 [并且,“名称”本身固然不认为象其他事物,是经过对事物的“指物思维”
    认识过程而产生的概念,既然不认为“名称”自身与其他事物是有认识过程
    的连系的,而只是一个独*立的概念,那么何必要参照他物的“名称”,就请
    “名称”本身为自己命名非经“指物思维”认识过程的“名称”!]
(这种连续的换位抽象思维,与“庄周梦蝶”有异曲同工之妙!)
-----------------------------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
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齐物论》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
作者认为:
《指物论》提出了“物”“指”“名”分别是三个有思维关联的概念,而“指”是一个认识思维的过程。常言说:“指名道姓”,可见“指”与“名”不同;《墨经下》曰:“所知而弗能指”,可见“指”确实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指物论》对“指”的推理论证,不愧是精彩娴熟的先秦思辨佳作。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8: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
《庄子·天下》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
6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7南方无穷而有穷。
8今日适越而昔来。
9连环可解也。
10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1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12卵有毛。
13鸡有三足。
14郢有天下。
15犬可以为羊。
16马有卵。
17丁子有尾。
18火不热。
19山出口。
20轮不囗(左“足”右“展”)地。
21目不见。
22指不至,至不绝。
23龟长于蛇。
24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
25凿不围枘。
26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27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28狗非犬。
29黄马骊牛三。
30白狗黑。
31孤驹未尝有母。
32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列子·仲尼》
 
(悖论)善射者,能令后镞中前括,发发相及,矢矢相属;
前矢造准,而无绝落,后矢之括犹衔弦,视之若一焉。


1有意不心。
2有指不至。
3有物不尽。
4有影不移。
5发引千钧。
6白马非马。
7孤犊未尝有母。


1夫无意则心同。
2无指则皆至。
3尽物乾堂有。
4影不移者,说在改也。
5发引千钧,势至等也。
6白马非马,形名离也。(偷换概念)
7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

===================================================================
论形色的同异皆为相对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郢有天下。

       (4)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山渊平,天地比)。

       (5)连环可解也。

       (6)龟长于蛇。

       (7)白狗黑。

论异质的事物本为合同

       (8)卵有毛。

       (9)马有卵。

       (10)丁子有尾。

       (11)山出口(入乎耳,出乎口? )。

       (12)物方生方死。

       (13)犬可以为羊。

       (14)钩有须(妪有须)。

论时空的差别皆非实有

       (15)日方中方睨。

       (16)今日适越而昔来。

       (17)南方无穷而有穷。

       (18)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9)齐、秦袭。
============================================================================

芝诺在他专为驳斥运动的真实性,同时也即在拥护存在静止的保守立场上,曾提出了四个有名的论题:

(1)在“两断法”(一分*裂为二)的论题里,运动的不可能是这样被证明着:物在达到特定的点以前必须通过道路的一半,但是,要通过道路的一半,它首先又必须通过道路的四分之一;如此递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余可类推),永无穷极。由此,芝诺就作出了结论:物在任何时候都未尝开始运动,因为始终为其所必经道路的无限分割所阻碍。

(2)在“阿基列斯与龟”的论题里,芝诺企图证明:阿基列斯的捷步永远不能追过乌龟的爬行。假设阿基列斯落后于龟一百步而比龟快十倍,当阿基列斯走十步,龟也前进一步,阿基列斯每走一步,龟也走十分之一步;如此永无终结,永远追不上。

(3)在“飞矢不动”的论题里,芝诺同样企图证明运动的非真实性。照他的看法,飞矢在每一瞬间都占着空间的特定位置,因而即静止在此一位置上。由此,芝诺就判定了:飞矢的运动是其静止的总合。以运动为静止的总合,无疑的是一个矛盾;而矛盾在芝诺看来则绝不可能。

(4)第四个命题为“二分之一等于二倍”,这一命题是由“两断法”的命题派生的,兹不详论。
(吴注:运动场悖论,是二物体作同速度相对运动,其运动量相加等于一个物体的运动量的倍增。但是芝诺认为这是一半时间等于整个时间。速度、路程和时间是有关系但是并不是相同的概念,芝诺是在用这个悖论说明空间概念不同与时间概念。
在墨经中有“久”概念和“宇”概念的提法,“久”是时间概念,“宇”是空间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8: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秦伊人对《白马论》的质疑(草稿未整理)
===============
(破题《白马论》)
对于“白”字,可以认为是“白色”,也可以认为是“表白”

认为是色:(小取)
【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
-----------------------------------------------------------
认为是说明表白:
(经下42)
【物尽同名,...食与招,白与视,...偏弃之,谓而固是也,说在因。】
(因果关系,见招知橘,听白如视。)
(经说下42)
【橘茅,食与招也。】
(看见招茅就知道是在买橘子,不用直接见到橘子。)
【白马多白,视马不多视,白与视也。】
(对于马的说明、表白和描述如果有很多,就可以少看马,甚至可以不用直接看到马,通过说明、表白和描述就可以知道、明白马的情况。)
--------------------------------------------------------------
认为是语经:(大取)
【语经:语经也,非白马焉,执驹焉说求之。】
(“白马”实际是在说经、说“道”,手里牵着马驹何用他人的说明来了解马驹。)
是借“白马”而“解经说道”,不是说马之黑白。如汉朝白马寺是说法理之处,而不是说马之黑白的地方。)
-------------------------------------------------------------------------
========================================================================
指物论和白马论的对照

“指”与“白”同为动词,“马所以命形也”,“马”也一是动词,是有骑马的动作抽象而来,“白马”既是说明“马”这个动作的含义的。

“白马非马”,若说“白颜色的马不属于马”,这直接就是假命题,不值得讨论;
“指非指”是说“指物思维”并非“事物的名称”,这才是“指非指”的含义;
若是说“手指非是手指”则是无聊的话题,无讨论的价值;
若是说“手指非是事物的名称”,这直接就是一个假命题,也不用讨论。
所以《白马论》若是和《指物论》一样的真作品,就必定有与“指非指”同样水准的命题;从《齐物论》来看,有“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所以,“指”与“马”有同等的逻辑论证结构和逻辑内涵,故“指非指”命题对应的应该是“马非马”命题。
既然有
“马所以命形也”的说明,对谁命形,对物。“马形思维”是《白马论》讨论的目标。
“马”是物形抽象的思维过程,产生“形”,《白马论》应该是说明“马”这个过程的。(“物(的形)莫非马,而马非马。”)
在《指物论》中,论证的对象是“指物思维”,是对逻辑思维的说明;
“指所以命物也”
“指”是名实对应的思维过程,产生“名”,《指物论》是论证“指”这个过程的。
如论证“物莫非指”,(“物(的名)莫非指,而指非指。”)。
在《白马论》里,“马”是动词,是被论证的对象,“白”也是动词,是解说“马”的。
============================================================================
回答窗明几净先生问:

对于《白马论》我有更多的想法,不仅仅是正辩和诡辩的问题,我不太相信这是公孙龙本人的作品。
“马者所以命形也”只这句是要害,其余就难说啦。所以我认为整篇是辩论练习题,当然诡辩多多。
理由:
1、“物达也……,马类也……”(经说上),这是《指物论》和《白马论》根由,“指”和“白”都是动词。

2、对于“白”字,可以认为是“白色”,也可以认为是“表白”,也可以是说经,如下:
A认为是色:(小取)
【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
B认为是说明表白:
(经下42)
【物尽同名,...食与招,白与视,...偏弃之,谓而固是也,说在因。】
(因果关系,见招知橘,听白如视。)
(经说下42)
【橘茅,食与招也。】
(看见招茅就知道是在买橘子,不用直接见到橘子。)
【白马多白,视马不多视,白与视也。】
(对于马的说明、表白和描述如果有很多,就可以少看马,甚至可以不用直接看到马,通过说明、表白和描述就可以知道、明白马的情况。)
C认为是语经:(大取)
【语经:语经也,非白马焉,执驹焉说求之。】
(“白马”实际是在说经、说“道”,手里牵着马驹何用他人的说明来了解马驹。)
是借“白马”而“解经说道”,不是说马之黑白。如汉朝白马寺是说法理之处,而不是说马之黑白的地方。)

3、指物论和白马论的对照
“指”与“白”同为动词,“马所以命形也”,“马”也一是动词,是有骑马的动作抽象而来,“白马”既是说明“马”这个动作的含义的。
“白马非马”,若说“白颜色的马不属于马”,这直接就是假命题,不值得讨论;
“指非指”是说“指物思维”并非“事物的名称”,这才是“指非指”的含义;
若是说“手指非是手指”则是无聊的话题,无讨论的价值;
若是说“手指非是事物的名称”,这直接就是一个假命题,也不用讨论。
所以《白马论》若是和《指物论》一样的真作品,就必定有与“指非指”同样水准的命题;从《齐物论》来看,有“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所以,“指”与“马”有同等的逻辑论证结构和逻辑内涵,故“指非指”命题对应的应该是“马非马”命题。
既然有
“马所以命形也”的说明,对谁命形,对物。“马形思维”是《白马论》讨论的目标。
“马”是物形抽象的思维过程,产生“形”,《白马论》应该是说明“马”这个过程的。(“物(的形)莫非马,而马非马。”)
在《指物论》中,论证的对象是“指物思维”,是对逻辑思维的说明;
“指所以命物也”
“指”是名实对应的思维过程,产生“名”,《指物论》是论证“指”这个过程的。
如论证“物莫非指”,(“物(的名)莫非指,而指非指。”)。
在《白马论》里,“马”是动词,是被论证的对象,“白”也是动词,是解说“马”的。
-------------
总之,“马所以命形,形所以成象”,这才似乎是《白马论》应有的原始论据。  
===========================================================================



《国语.景王问钟律于伶州鸠》:“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
传统解释认为“辰马”为“农祥”房星,但是“辰马”为什么是房星就不知所以然了。这是不理解“马”字的含义所造成的。当马王堆出土的《易经》中“马”字占据“象”字之位时,有很多大学者也不能理解。现在才知道其实“马”字通“象”字,在马王堆《易经》中,“象”字都写作“马”字。


“象”有互相对应成像的含义,所以“辰马农祥”可认为是“辰像农祥”,即“辰星”和“农祥星”比肩而升的意思。
伶州鸠说“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即所谓月亮所在的东方地平线上,农祥星(既房星或曰天驷)和辰星(水星)并列升起,或可看成是“辰星骑着天驷升起在东方”;
这时“马”字作为动词,是表示骑的意思。
《白马论》中“马所以命形也”这句话是解释《系辞》里“马”和“象”互换关系的关键,那么“马”表示什么“形”?既是“骑马”的形象,骑马之形为何意思?既是二物吻合,如“辰马农祥”表示“辰星骑着天驷”,二物吻合就能相映成像。
马所以命形也,形所以命像(象)也,马到象的转换就是如此。马、象既能互换,那么“白马”既是“白象”,“白马”是对形的说明,“白象”就是对象的解释。
因此《白马论》中只有“马所以命形也”这句话是原作,其他围绕马之黑白颜色的讨论和“白马非马”的命题都不可信。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0 10: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宅心读书者定能发现新学说!

伊人兄文章、考究很棒!浅龙收藏了学习中。

辛苦了!


{:soso_e17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2: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0 19: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4-4-10 20:11 编辑
秦伊人 发表于 2014-4-10 12:48
龙兄过奖,这比赵秋成学兄可差远啦!

伊人兄千万别客气,你与我弟赵先生没有可比性,但都同样是很认真用心做学问的人,在你的文章中能看得出来。

赵秋成先生是对汉石经各典籍中的三种文字进行对比考证,集中外石经拓片以及实物收藏进入所谓假借前的真实而早期文字考,他已经涉及到【诗经】等先秦古籍中的早期文字,以助于自我攻读而不盲目下定义的学人!发表出来也想征求古籍爱好者们的注意与意见,但很遗憾而未能遇见同一级别的知音们的亲睐。向赵先生这样努力求知的学人少之又少,所以一定是本论坛的楷模是有目共睹的,最可贵的是他不借助任何前人的著作思想人云亦云的,有时还要对【说文】中的某些名人下的定义产生疑问是学人考究知识的必由之路。

所以这才叫学问,这与目前所谓的“国学热”一点关系也没有!据浅龙在网上浏览发现,和他与我私下交流中知道他这样的学习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早早得到某些官方学人的注意与帮助了的。{:soso_e100:}

{:soso_e17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0 2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必须努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2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龙勿用 发表于 2014-4-10 20:12
我们必须努力!

  在这个论坛里,还有一位七稚龄童老先生,是在古典历法研究的很深、很久;赵先生不仅在石经方面,在易学和穆天子传的历日方面,都有极深功力。这两位先生俺都十分佩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