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3|回复: 1

安徽宿州垓下楚汉古战场遗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0 23: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宿州垓下楚汉古战场遗址
( D" Z! h7 P: i6 V4 [. K5 o转自:战争史话6 u% S1 s! n2 U- i4 i. y
  垓下,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位于现在的泗县、灵璧、五河、固镇等县交界处的百余平方公里的地域上,是刘邦围困项羽的地方,项羽在这里被围失败。1 d, G& e7 V7 m' }/ \( }- n
  据专家考证,垓下古战场俗称霸王遗址,现在叫霸王城,当年的垓下古战场就位于今天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城东南沱河北岸的韦集镇垓下村一带,现在的垓下村就是两千多年前的霸王古城。
# w2 l, p$ H4 p0 [  n  霸王城位于濠城镇北侧,紧临沱河(古洨水),是垓下遗址的核心保护区,该城为一椭园形的汉代城池,占地近30万平方米,虽经2000多年的风摧雨浸,城墙仍高出地表2.5-4米。垓下霸王城呈不太规则的四方形,大多数地段的城垣仍耸立在地面,保存完好,城的拐角处均构筑成弧形。城北濒临沱河(古称洨水),城东、南、西三面开掘有护城河,当初的霸王城其实是一座土筑的营垒,地势偏高、四面环水,作为军事要塞易守难攻。据当地群众说,以往每当大雨过后,在土城的周围常有残剑和箭簇露出地面。可见这里当年的战斗规模之大。
/ u' N- j8 K( W$ e! i& y4 f  目前史学界已基本认定:现实中的“垓下村”就是历史上的“垓下”,而整个古战场的范围应该是以此为中心,分布于现在的泗县、灵璧、五河、固镇等县交界处的方圆百余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上。因此这些地方都有“霸王城”,灵璧县境内不仅有“霸王城”,附近还有韩信吹箫台,虞姬墓等。这些县的县志均有垓下之战的记载,足以说明当时战争规模之大和分布之广。7 M; r) [2 ^9 @# R
gxz404.jpg
* a# F! O$ A8 \
0 D2 E% G! U" z) c% N gxz414.jpg
/ P2 G8 K, ^1 t$ |0 x) w) c: h gxz424.jpg
: ]. N& q8 a9 ?9 }% Q2 E  H! d/ d; W! r gxz434.jpg 4 p' t9 a# g, X, L7 ?8 D# M2 D* `+ Q
6 [( `6 B) e+ J+ ^/ P$ L* B1 c

1 M  `/ @/ f. {  F- Q/ ?. m3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1: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5-21 11:27 编辑 " r  x- r' O$ H" G( \) C1 Y

' p" B9 y  _0 r" v8 |司马迁笔下的“项羽之死”缘何生动精彩5 A" P0 I, G3 R% \6 `7 f# _# s" A
smqs01.jpg 7 u7 z/ `, [  g. ~* |
  司马迁的《史记》有些记事太精彩,精彩得使人不敢相信,项羽之死就是其中的一篇。近代以来,不少严谨的学者怀疑这些精彩的篇章不是真实的历史记事,而是太史公文学虚构的神来之笔。: Y& A4 J3 @  M; a" @! x
  项羽之死,堪称《史记》最精彩的名篇,其中的一个细节是,垓下突围以后,项羽渡过淮河,经过阴陵,来到东城。在东城境内抒发了“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有名感慨,然后布置身边仅存的28位骑士打了一次堪称经典的教科书式的漂亮仗。《史记》记叙这次战事说,楚军的突然行动,使汉军猝不及防,队列被打乱,军阵被撕开,项羽趁势斩杀敌将一员。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被称作赤泉侯的汉军骑士迎面与项羽撞个正着,被圆睁双眼的项羽一声怒吼,马受惊,人失态,掉头一阵狂奔。% @" R5 g2 f4 u0 w. S
  这位赤泉侯,是在东城之战的记事中唯一实名出现的汉军将士。不过,这位赤泉侯在随后的乌江之战中又出现了。项羽挥剑自刎后,遗体被5位汉军骑士夺得,他们都因此受封为列侯,从此青史留名。其中的一位,就是赤泉侯。他姓杨名喜,内史华阴人,曾经是旧秦军的郎中骑士,是一位全程参加追击项羽的历史亲历者,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A% J, |3 j" ?! ~
  整理这段历史,常常有不可思议之感,为什么司马迁在精彩而简洁的记事中会插上这么一段,突兀而不着边际?于是追查杨喜,他的祖上无迹可寻,他的后代却是绵绵不绝,千古留名。原来,自从杨喜因为斩杀项羽封为赤泉侯以后,杨家从此发迹,成为两汉以来最有名的世家大族。东汉时期四世三公的杨震一族,开创了隋王朝的杨坚一家,都是这个家族的后裔。$ \4 E. n5 Q( l
  杨喜的第五代孙叫做杨敞,活跃于汉昭帝时期,深受执掌政权的大将军霍光的赏识,长期在大将军幕府担任长史,也就是秘书长。杨敞后来先后出任大司农(财政部长)和御史大夫(副首相),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丞相,被封为安平侯。
+ d4 o/ o/ l' {) y0 R  杨敞担任丞相的第二年,汉昭帝去世,没有后代。霍光从诸侯王中选取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承了皇位。刘贺继承皇位以后,行为淫乱不轨,霍光深为忧虑,与亲信大臣们密谋另立新帝。据史书上说,霍光主持制定了方案后,由大司农田延年到相府向杨敞通报。杨敞生性谨慎怕事,听了通报后,吓得汗流浃背,说不出话来。* w3 F- x) N) n6 C8 `# j
  会面途中,田延年上厕所离开,这个时候,一直在厢房听取谈话的杨敞夫人走了出来,急迫地对杨敞说:“这是国家的大事情,如今大将军的方案已经决定,让大臣来通报君侯而已。君侯如不迅速响应,必定首先被诛杀清除。”# h: Y5 ]/ A6 P% @, O+ S; V
  夫人的话,点醒了杨敞,促使他拿定了主意。当田延年从厕所归来时,杨敞与夫人一道,表示坚决支持霍光废黜昌邑王的方案,主动参与其事。昌邑王废黜以后,霍光拥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己即位,是为汉宣帝。杨敞因为拥立宣帝的功劳,不但保住了丞相的地位,而且得到了3500百户人家的新增封赏。
5 J' a# }" {% l+ F& z  这位在事关杨氏家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站出来拿主意的杰出女性,与司马迁关系甚深,《史记》项羽之死的精彩篇章,也与她有分割不开的关系。
: @# r2 [# `+ y$ t9 f, R& w  原来,杨敞夫人是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迁没有儿子,他倾其一生所著的《史记》,完成后只抄写了两部传世,副本一部收藏于汉朝政府的图书馆,正本一部收藏于家中,死后由女儿带到丈夫杨敞府中保存下来。
) I3 J, a+ _  r/ ]' b  杨敞大概生于武帝元光年间,他在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前105)结婚,此时年纪大概在25岁左右。司马迁大约死于武帝后元年间,他去世的时候,女婿杨敞大约47岁。因此可算,司马迁与杨敞的交往,至少有20年以上。8 Y0 @6 H/ _* T- m; ]/ m" }* B; {
  对于杨家来说,杨喜追杀项羽,是家族发迹的起点,也是杨家最引以为自豪的伟业。汉政府封赏杨喜为赤泉侯,颁发有丹书铁券,用红笔将封状写在铁板上,与相关的档案文书一道,作永久性的保存。丹书铁券,是一分为二的合符,一半保存在汉朝宗庙,另一半保存在杨家,世世代代流传。丹书铁券结尾处有这样几行文字:“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爱及苗裔。”意思是说,即使黄河干涸变成衣带,泰山崩塌变为砺石,封赐之国仍将永存,绵绵不绝传给子孙。1 }, h" q; _8 Y: `$ `- w
  杨喜的故事,一直讲述到第五代孙杨敞。杨敞将这些故事讲给夫人听,当然,他也将这些故事讲给老丈人司马迁听。司马迁是汉政府的太史令,他正为写《史记》网罗天下的放失旧闻,收集世间的传言故事。言者也许无心,听者定然有意。在与女婿同席的酒席宴间,司马迁听得津津有味,事后将这些生鲜的活历史记录下来,写进书中。第一手的史料,经过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加工编撰,写成了第一流的史学篇章,堪称古代口述史的经典。
2 Y4 X( `- |0 I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