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8|回复: 2

湖北利川鱼木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6 23: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6-18 10:15 编辑
# g  d2 g& ?8 X& @
- H. d1 s4 }, |$ H2 e- d湖北利川鱼木寨
' C+ O* D, f4 Z3 T转自:旅交汇
  `# U1 V8 D1 Q& k" @5 {( A    世界土家文化遗留中心——千年古堡鱼木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县西部60公里处的谋道镇境内,地处318国道利川至万州途中,距长江万州港50公里。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是一个自然村落。
! q$ [! @# A9 F: g0 W4 H9 q. C/ A ymz0d630.jpg & w0 d$ J) ~( k( D4 Y- b
  鱼木寨寨楼空兀于万山之中,两边一色悬崖,中间只有一狭窄寨门与外界相通。 相传古代马、谭两大土司交战,鱼木寨的险要地势令谭土司久攻不下,数月后,守寨的马土司扔下活鱼无数,落于前来攻寨的谭土司帐前,谭土司叹道: 吾克此寨,如缘木求鱼也 ,从此便有了鱼木寨这个名字。 / e  z# @6 ]6 r3 \
ymz3d630.jpg # u$ A$ G; B" Z# a! K2 t7 f( a( M
  “悬崖脊上建寨楼,一夫把关鬼神愁!”关卡雄奇,道路艰险逼仄是鱼木寨的又一显著特点。鱼木寨顶面平坦略呈椭圆,南北长约2km,东西宽约1km,从大兴场南来古路进寨后,东西分开,依崖沿绕寨顶一周,东线至新湾上分出岔路一条、经青岗片、亮梯子至寨东麓钓鱼滩,与古谋道溪至万州城大路相交,北上船头寨;东西二线在寨顶碑屋湾交会后,经鱼翔嘴、九道拐、樟凤坪至寨西北麓马龙关与古谋道溪至万州大路相交,南上大岩寨。两条下寨道路全以条石修就,石级陡窄,特别是亮梯子及三阳关手扒岩二段,堪称天险。亮梯子始建于明,修建于寨东二迭绝壁之上,共28级,每级用长约1.5m,宽约40cm的石板,一头插入岩壁,一头悬空建成,每两级间互相亮开,故名。
! `$ ~: C; l* T! C* I( j ymz2d630.jpg
- J3 j5 W" l& q! C1 | ymz1d630.jpg , [- b5 e, Z1 N$ ~' Y
  寨内还保存有清代碑墓10座,碑高一般都在5米以上,墓石大都石雕工艺精湛,技艺高超。其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成永高夫妇墓碑位于鱼木寨祠堂湾,建成于同治五年(1866年),三门两院,占地近100平方米,俨然一座宫殿。碑墓四周建护墙,前墙雕花蹲狮,长8.2米高1.1米。后院起垛,依地势拔高三层。左右开侧门进入碑院,左名“自在宫”,半圆门顶门楣浮雕“迎亲图”,或抬轿,或鼓吹,构图造型与当地风俗相同。门内额刻“千秋乐”,浮雕“双凤朝阳”,线条细腻流畅,构图新颖。右门与左门对称,外额刻“五龙捧圣”匾额,匾中阴刻“逍遥厅”3字,匾下浮雕“荣归图”,或扬鞭走马或举旗扬幡,气势热烈,形态逼真。门内阴刻“万年芳”,浮雕凤凰牡丹及打虎图,刚柔并用,相映成趣。整个墓院青石铺地,中间以石墙隔开,前廊后院,气派大方。间墙正中建门楼,飞檐3层,额刻“双寿居”,肃穆庄严。门侧两厢呈八子形展开,草书阳刻“福”、“寿”两个大子分列左右,一气呵成,技法圆润。门后额阴刻“藏寿”,两厢刻诗词及神人变化形象,天上人间,手法浪漫。后院两侧依护墙各立墓志一通,记叙成氏沿革。正碑“”4柱3层,通高5.2米,总宽5.3米。底层镂空,墓主姓名、碑序、诗词等文字,掩于镂空缠枝花卉之后。碑上二层,或刻忠孝故事或刻本地风物,总数多达100余件,整个墓碑富丽堂皇,美不胜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成永高夫妇的墓碑上,仅变形龙雕即多达70余件,这种有伟大清建筑法式的行为,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或许可以说是建筑者豪放性格的反映。7 C+ s' f8 D3 C' h% c+ h
ymz4d630.jpg
9 t! b4 f/ c$ t# U" o  寨外的字库塔立于张风坪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如今保存完好。塔高约3米,双层,四边形。塔尖若平口壶,塔檐平角,底层无门,却有五级石梯与丘下小径相连。二层有一直径约40厘米的圆孔直通塔里,圆孔上沿有烟熏痕迹。据说,当时学堂的先生教诲并要求他的学生,说字和纸都是孔圣人传下的圣物,不可站污,故字纸不能乱扔,不能他用,而要集中于化字炉焚而化之。
: [( ]: P. `1 [: I zjtti0.jpg
: Y9 Z" {9 W; I1 ?: r. l  鱼木寨是一座集政治、军事、文化为一体的土家族山寨,是研究土家族历史、建筑的实物见证。鱼木寨民风古朴、其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均保留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特色和习俗,寨内文物丰富、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浓郁,有“天下第一土家山寨”之美誉。
/ `9 b  s, B; C' j4 p  鱼木寨有100余户居民,大都是土家族,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饮食、婚丧、建筑习俗。寨内以木建筑为主,石与石、木与木、木与石之间的结合,均用古老巴国传统的营造方法,以榫头相联,阴阳相扣。' ~9 {- b' B1 R2 U3 a/ ^
myt33218.jpg 4 N' m; q1 e; `: P, b3 X9 l! a
ymz21699.jpg
7 t3 }3 x  i/ S) d
2 K$ K6 [, y: a1 ?# U) `( j民俗文化专家谭宗派
0 K8 |" X! M7 `; j  谭宗派,中国民俗文化专家,湖北文博研究副馆员,湖北省民俗学会会员,原利川市文物管理所所长。。
( H1 @' E' @0 i$ Y  x# [ tzp04166.jpg , I3 s( X2 r6 S  ^6 {7 W: P
  中文名:谭宗派! ]3 h5 i: b$ e$ {5 ?* P) ^, A' P
  地位:中国民俗文化专家! D5 g( B, M6 H9 l$ A' o' u  {
  职业:原利川市文物管理所所长% |% I/ l) H7 I0 y) ^
  文化:挖掘、传承和保护土家民族文化
) w8 `- C$ Y; T: V! f! H4 E2 ]' e( r8 b- _+ r+ r' n
  个人简介
* P5 e9 X% {. d* W& u6 B% g( q8 r" C  1956年参加工作,毕生都以挖掘、传承和保护土家民族文化为己任,先后在省、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性文章30余篇,其《大水井古建筑群》一文已由国家统计局存入国家信息中心,2002年他主编《鱼木寨研究》,被评为湖北省民族学会1998至2002年度优秀著作一等奖。在任市文管所所长期间,他实地考察发现野外文物300余处。作为资深权威土家民俗专家,他先后承担了鱼木寨、大水井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1 L: b9 t$ w( E0 V
% A) ]+ C  j; e8 M1 M
  主要事迹
. I0 i, m- s! A: |2 x9 j  五进央视,全州独一无二
* h: _% }3 Z; J( _4 H9 Q3 u  e  谭宗派是利川市文物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他1956年参加工作,职称是文博副研究馆员,属湖北省民俗学会会员,退休前任利川市文管所所长。
% I0 f+ u2 T1 T, V: B! X2 s- A  2002年9月,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魅力12”栏目组编导莫日根、摄像贾志坚一行到利川追寻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根源,采访并拍摄了利川的民族民间文艺、民俗,采访了当年参加汇演的聂成、李明祥、全友发、李溢之等,以及利川民族文化、民间文艺的发掘、整理、传承者谭宗派、李源道等。  |) L& k1 U* J8 G, b
  央视摄制组在对谭宗派进行采访时,他幽默的语言,得体的表现,特别是对《龙船调》独到的见解,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摄制组在结束对利川的采访后,临走时专门与市委宣传部领导协商,想在节目后期录制时邀请谭宗派进央视演播大厅参加现场录制、互动,并叫他做好到北京的各项准备工作。6 w' p( q7 o" t9 O! P! U
  10月,在央视西部频道“魅力12”栏目的《清江绝唱龙船调》节目录制现场,谭宗派作为特邀嘉宾第一次走进中央电视台。他与当年收集整理《龙船调》的第一人周绪卿(已去世)之子周华一唱一合,宣传介绍了利川民歌《龙船调》等的特点,与王洁实、谢莉斯、魏金栋等共同演绎原汁原味的利川民歌,展示了利川民族文化的迷人魅力。
0 s" A. t) _6 o  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利川民歌《龙船调》在国内外得以传唱,并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歌。谭宗派在外的许多老同学、老朋友看到这个节目后,都打来电话表示祝贺,称赞他还在为利川的民族文化宣传发挥余热,并且在电视上也还非常“上镜”。
# [! O$ m' d+ T, ~  k  2002年底,省民委与湖北电视台联合拍摄《武陵土家人》电视专题片,涉及到整个恩施州的土家民族文化宣传。当时,该电视专题片要到央视进行学术论证,以论证节目的可行性,谭宗派受省民委的邀请参加了学术论证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该专题片于2003年拍成,谭宗派负责整个节目的文字撰稿及解说,此专题片后来在国内多次获大奖。这也是谭宗派第二次走进央视。
: C, b* ?; `  v- Z  2003年6月9日,谭宗派受央视西部频道“魅力12”栏目组邀请,第三次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在一周时间里,他接受了栏目组的专访,从利川的《龙船调》、肉连响,谈到恩施的傩戏;从建始的《黄四姐》,谈到四川的《黄杨扁担》;从土家歌舞的历史渊源,谈到土家文化的现状,几乎把包括鄂西、川东、湘西在内的整个土家族的方方面面,在访谈中再现了他丰厚的民族文化知识,深得栏目组的好评。
. p  E" F7 q$ _7 O* V  2004年5月28日,利川市委宣传部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之约,组织本市民歌手、民俗文化专家赴京,到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演唱山歌,录制专题节目。谭宗派又被作为嘉宾参加了节目录制,他再次对利川的《郎在高坡放早牛》、《龙船调》等山民歌进行了详细地介绍,还讲述了有关民歌故事,其幽默诙谐的语言在演播厅赢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 k. ~5 H  E! T8 m2 \' R+ L2 s/ O0 ~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谭宗派非常风趣地说:“其实不要把中央电视台想象得那么神秘,从2002年我第一次走进央视录制节目开始,已经是第五次走进中央电视台了。如今除了普通话不够标准显得有点吃力外,在现场基本上还算能够应付自如。”* s( b7 j+ ]" _
  著书立说,受到众人称颂  h8 e5 j* d& L) x8 k& I* o
  利川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民间传说内容丰富,民间故事风趣幽默,民间歌谣特色鲜明,民间曲艺形式多样,民间舞蹈动作古朴;利川还是一个文物大市,境内现存古文化遗址共20余处,古建筑及古石刻近百处。这些底蕴深厚的民间民族文化,对于研究土家族、苗族的历史渊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V5 [6 L6 m8 z) O
  在二十多年从事民族文化和文物普查保护生涯中,谭宗派以一个土家山民固有的倔犟和耐力,在家乡的丛林荆棘中奔走,有店不住歇农户、有车不坐偏要走。他见老人就问,见碑刻就抄,见家谱就查,见奇事就追,见民歌就学……这么多年来,他可以说是徒步踏遍了利川的山山水水,走访了偏僻边远的村村寨寨,被群众们称作是土家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 b! W5 h& O1 b0 @% f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工作者,谭宗派深爱着家乡的每一首歌、每一座寨、每一件文物、每一个传说,并且把传承土家民族文化作为己任。他知识渊博,语言生动,每一个景点都能讲出一串故事,每一首民歌都能道出来龙去脉。和他一起探讨学问的专家都感叹:到利川没听《龙船调》,没到大水井,没听他摆过龙门阵,就不算到过利川。5 v% ]  d+ p- Z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谭宗派继续探寻民族文化渊源,先后在省、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性文章30余篇,许多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在任市文管所所长期间,他一个人背着水壶,实地考察发现野外文物300余处。1987年,经过谭宗派多次踏勘谋道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他终于在一个十分边远的山寨里发现了鱼木寨文化奇观,成为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土家古寨,这一发现被列为湖北省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之一。
0 W( }+ o) y6 n) {, q! Z" Q# O/ H tzp14166.jpg   L# O) I/ i9 k- b: f
  鱼木寨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主要是它包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专家们把它称作“神秘的世外桃源”、“土家地区第一山寨”、“巴楚汉文化融合的典范和化石。1992年,鱼木寨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开始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跻身准国保单位之列。在近20年中,鱼木寨共接待中外游客10余万人次。
$ Q. F: Y+ H. _  F  2000年,州民委组织编写《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并将《鱼木寨研究》列为首批书目。2001年,谭宗派根据多年的考察研究成果,尤其是2000年8月由湖北民族学院、州博物馆、利川市文化局组成的专家组进一步实地考察了鱼木寨的文化景观,他在此次考察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鱼木寨研究》一书。此书在全面介绍鱼木寨景观的基础上,重点评价了它的文化意义,对于推动鱼木寨文化现象的研究走向深入其作用不可低估。7 B4 }9 |/ {+ x. N# P2 r( Y% W
  2002年9月,为系统地推介利川的民族文化,谭宗派与当时任利川市委副书记舒茂扬一道,组织编写了《利川民族文化揽胜》一书,对利川的文物古迹、民间文艺习俗、自然风光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省委常委、统战部长苏晓云在为此书作序时写道:“此书用精美的图片,质朴的语言,从实物景观与文化内涵的结合上,向我们真实、生动地展示了利川今存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特点,从一些方面透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为今后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作出了积极地努力。”4 O: L. X) n# _2 J2 G* s
  此后,参编了《土家族大辞典》3 ^! ]6 z5 N; L& p  R8 _1 k0 c
  2013年,出版《支罗船头寨研究》等) {3 S  o6 t* N. K
  坎坷人生,在艰难中度日
5 ~# I) o( }/ C! A3 `  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土家文化人,谭宗派虽然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可是他的生活却过得十分清贫。由于历史原因,他曾经做过漆匠,背着器具云游四乡,直到他40多岁时才恢复工作,被民委借调编著《利川土家族简史》。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才真正改变了他人生的坐标,他好似如鱼得水,在利川民族文化的海洋里遨游。
3 J. I1 R7 D% v1 X8 p  由于命运多舛,谭宗派40多岁才结婚,妻子没有工作,他当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块,两口子生活过得十分艰难。没过几年,家里又添了个儿子,眼看开支越来越大,妻子不得已就到街上卖起小菜,靠赚点小钱养家糊口。后来,儿子一天天长大,又要读书,一家人的日子更是过得紧巴巴的。今年,儿子谭立地从湖北民族学院计算机系毕业后还没找到工作,做父亲的天天都在为这事发愁。妻子如今虽然已经60多岁了,可仍然每天坚持在街上卖小菜。  i* a# l  o0 o1 L/ p
  尽管谭宗派家里这么困难,但他始终坚持着这样一个原则:从来不向单位提过分的要求,也不向找他帮忙的单位吃拿卡要。他在生活上十分俭朴,不吃烟不喝酒,也不打牌赌博,经常穿着一件褪了色的夹克,几十年来从未穿过一件西服,惟一一件像样的深色民族服装,还是在2003年他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福民看不过意专门为他买的。至今他还格外珍惜这件民族服装,要碰到出差或者接待客人才舍得拿出来穿。
( }2 E/ N7 v( ^' }, F: I5 S3 a  从1984年开始,谭宗派参加了利川市文物普查,在4年时间里,他可谓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也投入了十二分的热情和精力。文物普查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他克服各种重重苦难,深入到建南、文斗、鱼木寨等边远地区,长年累月在乡下踏访,哪里天黑就在哪里歇脚,遇到什么饭菜就吃什么,从来不挑三拈四的。在鱼木寨,他已经和山寨里的男女老少都混熟了,如今村民们一见到他还亲切地叫他“谭同志”。
! H4 }, E# ?/ e" z# {6 O- m; K  可以这样说,在利川市凡是有文物的地方,没有不认识谭宗派的,他对土家民族文化的这份执著与追求,已经深深地与这里的每一首歌、每一座寨、每一件文物融合在了一起。近些年,随着谭宗派的名气越来越大,凡慕名到利川旅游、考古的国内外名人、专家、学者,常常点名要他陪同解说,而他不顾年岁已高,有求必应,乐此不疲,总是让这些人满意而归。5 J7 u* \3 i. @6 j3 U" {
  近年来,谭宗派虽然退休了,可他却比以前更加忙碌,仍然不计报酬,积极投身到民族文化的发掘整理和推广工作中。经他发现的土家歌王世家牟奇祥一家和土家民歌村柏杨镇龙山村,都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2003年10月,69岁的谭宗派陪客人到铁炉寨考察不幸摔成重伤,在病榻上足足躺了4个多月。2004年初,湖北省作协在利川召开笔会,一些知名作家点名要谭宗派充当导游解说,他二话没说,忍着疼痛当起了导游,作家们都被他的精神感动了。
- ]8 Q- W  ]3 a4 S2 X  C/ h  妻子经常埋怨他,说他一天在外瞎忙乎,有没得什么好处,再说他的身体也吃不消。谭宗派总是乐呵呵地对妻子说:“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图什么,我只是看到利川有这么好的民族文化资源,有这么多的旅游景点,总想利用自己的余生把这些资源宣传推介出去,提高利川的知名度,让利川群众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4 r0 l# L5 ?& t# H5 D% F  如今,谭宗派一家还住在几间破烂的房子里,在他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只有书房里的一台电脑算是奢侈品了。谭宗派乐观地说:“人啦!还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他花血本购买这台电脑,一是方便学计算机的儿子,二是他也正在学习使用电脑,以后方便他在电脑上写文章,目前正在构思写大水井的电视剧本。  ~/ u8 L# \1 t% F2 Q

- G! A% a* [1 }0 ?0 ~2 e, C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23: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5-7 00:24 编辑 0 J% T2 I  O) s- g1 H! ~( w$ [
6 N0 |  y; x+ I4 ?# ~  w
利川谋道苏马荡
3 L# U( R8 V6 P0 b! s; Y4 d$ {* ~  苏马荡,国家级旅游景区。地处长江南岸,海拔1500余米,面积20平方公里。2011年顶峰国际旅游规划项目。 “苏马荡”在土家族语中的意思是“老虎喝水的地方”。该景区森林密布、气候凉爽、宁静自然,风情独特,保留着土家族原生态特色,大自然赋予她原始、自然、纯朴和美丽,堪称“森林中的伊甸园”,是人们休闲、度假、纳凉的绝佳去处。 苏马荡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左右,是盛夏“绝无仅有”的天然空调。景区万余亩森林处于原始森林状态,植被保持了多样性,千年杜鹃、满山红叶、天然园林、植物奇观独具特色。景区内有着石英沙地貌所特有的优质矿泉水,苏马神水、凤凰泉闻名遐迩。有”中国最美小地方之美誉"。8 a7 `2 C  L% {
  苏马荡位于利川市谋道镇药材村,是利川杨正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正龙创建的国家级旅游景区(规划AAAAA级),地处长江南岸,海拔1500余米,距利川城48公里。一边是纵横奇美的磁洞沟峡谷,一边是一望无际的苍茫林海,一边是南方最大的草原齐岳山。麒麟峰、乌龟山、蛇山、罗汉山等美丽如画的景致,宛如多情的少女让人流连。红豆杉、水红树等各种特色植物以及小桥、流水、鸟鸣,把苏马荡编织成魅力无比的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让人吟度不尽! 苏马荡在土家族语言中是“老虎喝水的地方”的意思,面积20平方公里,西与重庆万州接壤。景区森林密布、气候凉爽、宁静自然,风情独特,是人们休闲、度假、纳凉的绝佳去处。每年五月,这里的银花杜鹃花、红杜鹃、紫杜鹃、白杜鹃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堪称百里“杜鹃长廊”。$ [7 F( Q  Z# O
  苏马荡是至今仍保持着我国最具原始生态特色的土家族村落,村里人口不足500人、大自然惠予了她独特的原始、自然、古朴、奇特和美丽,她以其“古、秀、雄、奇、幽”成为天地间灵性山水的绿色生态家园,成为天地间最为厚待生命的温床,堪称森林中的伊甸园。
) j; p( _6 o; r. ?  苏马荡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左右,是盛夏“绝无仅有”的天然空调。苏马荡景区万余亩的森林基本上处于次原始森林状态,植被保持了多样性,千年杜鹃、满山红叶、天然园林、植物奇观独具特色。景区内有着石英沙地貌所特有的优质矿泉水,苏马神水、凤凰泉闻名遐迩。
  u/ e, n9 O2 H/ H: y smd810.jpg / H; b) V  C  P, i3 _6 T& ^5 J
smd811.jpg
+ b3 f3 s% N: ^4 C1 r  d& o smd812.jpg
6 q& s1 m6 a; J- O: R" V% t腾龙洞, {" Q! n' b" y' J# t! N! m
  腾龙洞风景区位于清江上游利川市区近郊,距城6.8公里,总面积69平方公里。由水洞、旱洞、鲇鱼洞、凉风洞、独家寨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区组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外32名洞穴专家经过一个多月的探险考察,认为该洞穴系统是世界特级溶洞之一,中国最大的溶洞之一。该洞以其雄、险、奇、幽、绝的独特魅力驰名中外。 , j# c! L0 P1 V+ B, W' S2 p
  该洞洞口高72米,宽64米,洞内最高处235米,初步探明洞穴总长度59.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容积总量4000多万立方米。洞中有5座山峰,10个大厅,地下瀑布10余处,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连,主洞支洞互通,且无毒气,无蛇蝎,无污染,洞内终年恒温14一18℃,空气流畅。洞中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洞外风光山清水秀,水洞口的卧龙吞江瀑布落差20余米,吼声如雷,气势磅礴。。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之一,2006年由英国皇家洞穴研究会探险队、欧洲洞穴基金会、中国地质大学等组成的28名专家对腾龙洞进行科学考察得出:腾龙洞容积量世界第一。由于腾龙洞的宏伟盖世,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是旅游、疗养、探险、地质考察的理想之地。
" f( x  i) _- x7 I9 x; T tldc0354.jpg # H% A7 y- ^4 H9 x

# n" O% ]5 h! f tldc1354.jpg
( @' q2 s4 n  i3 X tldc2354.jpg
9 M" _+ g' U% ~" a利川龙船水乡5 {! j2 j) m' T
  龙船水乡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的重点景区之一。龙船水乡景区原名水莲洞,位于利川市凉务乡境内,距城区约10公里。龙船水乡两岸山峰耸峙,波光峰影,丛林相映,充满诗情画意,风景秀丽、资源独特,旅游配套设施齐全,是国家级风景区。著名的《龙船调》也源于此。0 Y' U% C; @) ]6 ?: S: W0 y
sml802.jpg 4 O. r8 Z0 n6 |- w& B3 C
& J! h" i/ T9 R" R# U. I+ ^9 M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00: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川站+ i( C  K9 ^. w. p: _* J* u
  利川火车站,是宜万铁路干线上的一座三等站,同时也是渝利铁路的东起点,隶属于武汉铁路局,位于利川市区清江南侧,北靠南环大道,东接旅游集散中心,西连火车站居民安置小区。由中铁二局承建。 有固定始发列车4对,经停列车11对。有武汉铁路局西大门之称。距恩施火车站61公里,距重庆万州火车站102公里。
4 D2 ^* B* }7 k smd822.jpg 5 i+ e5 l( {4 t; b

: J4 b* t9 {4 w& S6 A5 T  车站等级:三等站
2 Y* R- a. V, g  前后方车站:上行凉雾,下行恩施( v! T$ d! `0 I% f& ~6 o6 M/ k
  铁道线路:宜万铁路,渝利铁路
* u" F2 k. f. C3 P0 [- b! j$ q  车站性质:客、货运+ u* L1 O5 D2 Z" m0 ]
  车站位置:利川城南新区南环大道
1 o( \: o3 f3 E% Q* P& @1 \
1 s. K- f# \4 d9 n" q+ p  1.车站规模! q$ Q6 O, R1 N
  利川火车站分为 客运站和货运站,总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 总建筑面积4981平方米,站房采用大跨度网架曲面屋顶,造价6000多万元。造价6000多万元。站房规模为1000人,有南北两个站台,南站台由地下通道连接候车大厅。火车站设有6条轨道和一条临时轨道。站台为高站台。" H) I" b/ {* k3 C& T9 B& \; j/ _, R
  2007年铁道部同意利川火车站扩大站房规模,由原设计的400人、1200平方米扩大为1500人、3000平方米。
+ k: {4 \6 |& f* ^9 }# x
2 N/ D# ?0 @3 J  J1 ?0 Z  2.大事纪+ e9 r% I5 h+ B( R+ A7 H4 D
  2010年10月21日,利川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利川火车站站前广场是根据火车站设计要求启动的,位于城南榨木村九、十组,是集交通、商业、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占地100余亩。2010年7月15日上午,宜万铁路轨道铺进了利川火车站。经过5万建设者6年的艰苦奋战,这条铁路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 d5 y! f/ S# i. z% B5 ^4 c' {
  2010年11月19日,编号为SS0132的电力机车牵引着18节由软、硬卧车厢、硬座车厢及试验车组成的客运列车(未载客)从宜昌东站出发经过利川火车站驶向重庆方向。
" F- \% Y& t3 [$ f  2010年12月3日至5日,宜万铁路将开行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进行通车前的模式运行。模拟运行期间,旅客列车按时刻表运行,但不载客、不对外售票。
* i- N4 ^# B6 @: B% p! y% `  2010年12月22日,宜万铁路正式通车。标志着利川火车站进入营运阶段。
: D8 W! V6 o% q  t$ d( h% z- y0 u  2014年,即将开行动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