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8|回复: 2

西|藏尼玛象雄遗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9 12: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6-12-8 14:48 编辑 % _" M5 v( p0 c$ V$ G

4 a5 }) W4 v! q& |0 L西|藏尼玛象雄遗址
/ R+ C8 V2 q! T5 [& d& U转自:中国西|藏: P1 k6 X! [' @7 L3 ]* {. q, K

# M; b0 _- z) x6 G, K) d2 i: _  象雄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文布乡境內的穷宗一带,整個遗址依山而建,气势恢宏,颇有帝王风范。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迷。
7 i* p" _3 f9 A* }& {; H( V xzfq0001.jpg
! i0 K! T) Z* D) O. x# t8 }4 P/ n  象雄的都城据苯教传说是在被称为琼隆银城的地方,琼隆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內。扎达土林中确实有不少早期的人类洞窟遗址和岩画。在那曲尼玛县文布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也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
8 Y  p2 W- X/ Z- z8 L( S+ c  古象雄国民众居帐篷和洞穴,以畜牧为业,以牛羊为食。在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617-650)之妹赛玛噶嫁给象雄王李迷夏。公元644年,赛玛噶被象雄冷落。在王妹的激励下,松赞干布发兵攻打象雄,象雄为吐蕃所灭,分其部众人马。至此,松赞干布统一了全藏。
4 n* _, H/ }# y# `6 ~2 }( T* M szgb62.jpg
# ?8 j( a- \* Z. k smg8bd.jpg
& R9 Z; g0 k: U4 U1 u; a  2005年的一天,一辆载重卡车从阿里地区噶尔县现代苯教寺院故如甲木寺门前经过,正专心开车的司机师傅突然意识到后轮剧烈颠了一下,他有种不祥的预感——好像压塌了什么东西。下车后发现车轮碾过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随后寺院的僧人赶来极其慎重地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抢救性发掘,找到了一些木块丝织品。虽然没有正式的考古队参与,但此次的发掘揭开了西藏故如甲木高等级墓葬的一角。据当年的考古资料显示,该墓葬深埋于晚期河流的淤沙之下,是一座以规整的石块砌成2米见方的方形墓圹,内置方形箱式木棺,骨架保存较好,但葬式已不可考。随葬遗物包括“王侯”铭文禽兽纹丝绸残片及大量素面褐色丝绸残片、马蹄形木梳、长方形木案、木奁、草编器、钻木取火棒、青铜釜、青铜钵等。/ H' ]6 v, D1 t& T; Y1 H* E: _$ k
grjm0362.jpg $ }8 m. `9 v' |' H7 x7 N
hdn0l.jpg
7 N( P) U( t( M1 y  o; m3 d! ^ rjang1.jpg
; T8 b/ t' B1 s4 S4 e% z9 P mjd4f44e.jpg & Z/ U5 u( z* ^  k3 |2 [, b$ k
muan1.jpg # v- I( o! ^* Q( {- i- [
  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考古学者的高度关注。2012年6月至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卡尔东城址(传说中的“穹隆银城”)及故如甲木墓地进行了测绘和试掘。发掘表明故如甲木墓地是一处分布相当密集的象雄时期古墓群(相当于中原汉晋时期,象雄文明盛期),并与象雄都城“穹隆银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7 N4 s8 h2 D" y$ |
  此次发掘出大量青铜器皿、微型黄金面具、中原式铁剑及大量殉葬动物骨骼等,与数年前故如甲木寺僧人清理出的器物风格一致。考古队围绕该墓葬对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探查和发掘,在长约20米的探沟范围内,又相继发现了3座较大的墓葬。这些墓葬均为竖穴石室形制,深达4米至6米,规模较大,是阿里地区埋葬最深、分布最为集中的墓群,在整个西藏地区也极为罕见。修建墓葬所挖土方量及墓室石材的采集、加工和搬运,需要不少人力、物力才能完成,预示该地区很有可能接近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带。
! X8 c5 _, `5 z$ m1 G) ^5 z  2012年-201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藏阿里地区象泉河上游的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联合开展发掘工作,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古象雄国时期的土坑墓和洞室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
% `! U" e4 C% f+ T/ }  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的发现,让我们由此看到鲜为人知的2000多年前藏北地区一个强国“象雄国”的文化面貌,以及和中原王朝及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具有重大的考古意义,曲踏墓地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8 H: T; c! K  _5 W$ ]9 L  与故如甲木墓地出土的对比,十分相似,说明两地都是当时等级较高的墓葬区,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和交流,这进一步证实了象泉河上游地区在象雄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上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该地区在古象雄国具有重要位置。大量考古材料的出土也为复原象雄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资料。9 F* a" ]7 E( N) E5 W3 |+ N+ N
qt2zang2.jpg
/ P( c4 \- ~1 ]5 [, r$ V$ r7 i6 P9 r jm38fb.jpg 7 z( D+ Z7 F0 F( \& E3 c
xqh38d9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2: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6-12-8 14:07 编辑 " [* y$ z  {6 g( S4 o
  M( z" I8 X! T: J8 m
当惹雍错
: h* U/ ^. r& f  l2 T1 {% ?( h  当惹雍错,又名唐古拉雍木错,位于中国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冈底斯山脉中段北麓断陷盆地内。介于北纬30度45分~31度22分、东经86度23分~86度49分。湖面海拔4528米,长71.7公里,宽19.4公里,面积835.3平方公里,形状像一只长靴。当惹雍错是苯教徒心目中的神湖,湖东岸有苯教寺庙玉本寺和圣地穷宗山。% Y- w. [5 z& X' Q, T
  当惹雍错是西*藏原始苯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也是西|藏第三大湖。 当惹雍错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南面的达尔果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与当惹雍错一起被苯教徒奉为神的圣地。据说湖水在一天内能变换三种颜色,这让当惹雍错充满了神奇的魅力。湖东岸是连绵不断的褚红色山壁,清晰地记录了湖水一次次下降的历史;湖边的玉本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为苯教最古老的寺庙,至今仍有信徒来此朝圣修行。9 _. c3 c3 }2 Y$ }. W) T
  从尼玛县城出发,约120公里左右大路,途经|文部乡,乘汽车可以到达当惹雍错北侧文部村。当惹雍错风景极优美,环湖一周约250公里,多数路段可通汽车,路况起伏不大,没有高的山口,但有些山路崎岖,只适合徒步经过,沿途多有村庄,是高原深度旅行的上选。3 y0 E7 J' m4 d/ A' K6 u* M
  穷宗附近的当惹雍措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边今存一建于悬崖山洞中的寺院——玉本寺,相传為苯教最古老的寺院,香火尤盛。
4 Y$ V5 U# L* ?8 }8 |0 K- {- T( c nmdr02.jpg 4 F  q/ A5 i! s$ q1 R
nmdr12.jpg
. E! r( t: K/ U. x8 I5 {2 B: y达果雪山7 _: x* ^; ~8 u; v/ X$ G
  达果雪山位于那曲地区的尼玛县境内,是古象雄部落的神山之一,也是藏区4大雪山之一。山势巍峨雄伟,千姿百态。峰顶银色的冰雪闪着光芒,直插云端,四面有7座山峰如7位勇士坐落于主峰周围,人们称7兄弟或勇士7军。此外,在达果雪山的周围还有8座雪山,叫做“噶聂日巴切杰”,统称达果七峰八岭。据说,这几座山为古象雄诸神的聚集处,也是象雄地区360座山峰的主脉。
# `9 u" T8 l5 h% I nmdg02.jpg
& E% l0 h- P5 V8 { nmdg1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6-12-9 10:54 编辑 4 v, j' [- [( C$ n- ?& c! S8 R
; S' T+ z7 N$ ~
古格遗址- x: o3 Y4 B4 K- R/ {5 \4 l9 S
  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现存较好的有寺庙、殿堂5座。寺内残留有泥塑佛像和彩色壁画。 该遗址是研究西藏历史和公元10世纪以来藏族建筑史的珍贵资料。2 |$ ~0 M* }+ Q3 y( H6 |
  古格王国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现在的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窑,几间寺庙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不乏精品。围绕古格都城周围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达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遗存。) _: y, r/ F& h7 T
gg1540.jpg ! Z' f  X* I% n/ k/ G+ [: t7 l
  中文名称:古格遗址! y1 `, h( U% F
  地理位置:象泉河南岸
& p% f. R( t. I) B0 l  景点级别: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8 [8 P! D& @0 C: t, n( z
  著名景点:古格王国遗址
" l3 o9 A9 z, _# N ggda02a6.jpg
3 f- j: N6 r: P7 B) Y  简介. `- C; o. r2 b
  古格遗址在距象泉河南岸的札布让村的一座高约300米的土岗上。现存的遗址是古格灭亡时留下的遗存。最早对这座古城遗址进行考察的是1912年英国人麦克活斯扬,他从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来到这里,进行了考察。此后便有探险家、旅行者、摄影家和艺术家们探奇访幽。而真正进行科池考察的是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以他们实地测量,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调查登记房屋遗迹445,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1处;发现武器库1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
9 _3 `5 [, w( y) |% ]# `) v, \% Y gg690.jpg ; @1 L4 _5 D/ T) G
  历史介绍
2 E( Z3 A" z# b& t/ n  对于许多人来说,古格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如果把这个消亡了350年的王国的价值。把它和中美洲玛雅文明,意大利的庞贝古城相提并论,三者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文明鼎盛时期突然遭到灭顶之灾,正是因为突然的变故,一切都被保存下来了。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的活动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们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 如今的古格故地,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而这十多户人家并不是古格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天灾或者瘟疫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古格文明何以消逝得无影无踪?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古格王国还是知之甚少,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
- {; O& H: F# E! U( h$ y  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位于青藏高原的最西端,札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为其统治中心,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 城札不让位于现札达县城西18公里的象泉河南岸。经测量,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除了这些由于今日仍然作为村庄或行政所在地而有幸被标明在地图上的据点外,古格王国境内还有大量的无遗迹亦散布在荒原大漠之中,断壁残垣、坍毁的洞穴、倾圮的佛塔难以数计。" U. J! C  i4 W
geg90.jpg
3 ?: ?) s* M$ _. m! h  文化背景' \! P7 }1 [; I# U
  9世纪中期,吐蕃王朝逐渐衰落,西藏社会进入割据时期。王室后裔中 相继兴起拉萨王系、山南雅隆觉沃王系、古格王系、拉达克王系等等。诸系中影响最大,历史遗存最丰富的首推古格王系。
6 E! D! y3 u5 C3 M, z  古格王系起于10世纪中期,由吐蕃第9代藏王朗达玛(799-842)的曾孙吉德尼玛衮创建。史载,朗达玛杀其弟篡夺王位,又因毁灭佛法被僧人拉龙白多刺杀。其后,两妃各挟其子争夺王位,征战近30年,民不聊生,平民奴隶于王室纷乱中揭竿而起,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吉德尼玛衮被迫携众逃亡阿里。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长子日巴衮封在芒域,次子扎西衮封在布让,三子德祖衮封在桑嘎,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古格王朝在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700多年的盛衰史也由此成为史学者们关注的课题。
' M3 _" B& a  c, t5 a ldm690.jpg
9 q* }* @9 @3 U! o  s' s: z7 n7 o: h: S jgnv3.jpg
' a9 H' m4 R2 c5 o- I% P: o gsfg01.jpg
3 l4 f8 I  f/ j: u7 j8 r  出托林西向,沿曲折迂回的象泉河要行走18公里。城堡后面绵延的土林像一条巨龙,城堡所附的小山酷似龙爪,南北走向。四周的土林依然壮观,但相形之下,开阔的谷地上古格的废墟更加辉煌。这是一大片依山迭起的建筑群,它与西藏中部地区的宗堡建筑在整体上相似,下部为民居,中部是寺庙,上部是王宫。考古学家鉴定其高差175米 ,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包括445座房屋(遗迹)、879、58、4和28塔,以及一批粮仓、武器库,规模大于布达拉宫以外的任何宗堡建筑。与 众不同的是,它下部的窑洞群,既有一般的民居,又有许多出家人修行的法洞,遥见当年宗教风气之盛。0 Q$ E! Y+ W( m* j1 p+ f+ ]* k
gg4822ca.jpg 2 X# \8 c5 M4 E; M3 W- ?3 i
  历史传说6 }; a  v# }# G5 k# f
  札不让的北面,有一个名叫“鲁巴”的地方,是札达县的一个乡。藏语中“鲁巴”意为“冶炼人”,传说古格王国时期这个地方素以清于冶炼与金银器制造而闻名,当年阿里三围以托林寺为主寺的下属24座寺院的金属佛像与法,都由鲁巴铸造。据说鲁巴铸造的佛像用金、银、铜等不同的原料合炼而成,工艺清湛,通体全无接缝如自然形成,其价值甚至超过了纯金佛像。其中,最为神奇的还有一种名叫“古格银眼”的铜像,只有古格才能制作,更是被视为佛像中的精品、因为极少流传于世,所以尤为珍奇。由此可见,古格王国时期金属制造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
8 g6 D0 X- X$ k0 ^ gg1cbf.jpg - s9 k3 h: p) [
  历史上的西藏西部,便有“黄金之乡”的无数神秘传说,据说这里差不多每条山沟都有矿藏,都有开矿人,都有银铜匠。古格的富强,或许与它盛产黄金白银不无关系。在托林寺、札不让、皮央东嘎都发现过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而且出土的数量极大。这种经书以文书写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黑色纸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银汁书写,在阳光下金银闪烁,无比富丽堂皇。
" W- D- \  @( ?+ v  古格王朝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迷,据说在1630年,与古格同宗的西部临族拉达克人发动了入侵战争,古格王国就此灭亡。但让考古学家们震惊的是,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在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逐渐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史书的记载难免有误差,战争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综观札达县的地理环境,现在的象泉河决不是当年的象泉河,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这块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只剩下了一点点土林和戈壁,这种地貌形态的变化,或许正是古格消失的真正原因。
  U. [3 o, b4 `3 M gg4832ca.jpg
* w# Z2 Q  r8 D9 p  古格的灭亡
& k* Q5 |2 u- I2 [  古格的灭亡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630克王僧格南杰所灭,一说是1840度道格拉斯王朝。各说有理有据,且西藏历史上确 实在阿里地区发生过这两次战争。根据《拉达克纪年史》,前一说更为靠。16末叶, 黄教立足未稳,各教派角逐纷争,拉达克王利用西藏内部的混乱对古格宣战,以报复古格王对他家族荣誉的侮辱:古格王曾经拒绝了与其妹妹的婚事。战争持续了15直到葡萄牙传教士带来的天主教引起政权内部对立,僧侣们引狼入室才使强大的古格遭到灭顶之灾。& n6 O5 |$ q0 c! `
vsa690.jpg
- k+ Q3 N6 ~9 Y* |% {8 Q ge690.jpg 7 ?. m7 y2 ^3 g# W' ~; O' j
  景点介绍% y7 n7 ^" k! z0 W% T5 W
  札布让$ J/ i. Z3 T( C" l2 R
  古格故城所在的村庄。出托林西向,沿曲折迂回的象泉河要行走18分钟。城堡后面绵延的土林像一条巨龙,城堡所附的小山酷似龙爪,南北走向。四周的土林依然壮观,但相形之下,开阔的谷地上古格的废墟更加辉煌。这是一大片依山迭起的建筑群,它与西藏中部地区的 宗堡 建筑在整体上相似,下部为民居,中部是寺庙,上部是王宫。考古学家鉴定其高差175建筑面积约72方米,包括445(遗迹)、879、58堡、4暗道和28塔,以及一批粮仓、武器库,规模大于布达拉宫以外的任何宗堡建筑。与 众不同的是,它下部的窑洞群,既有一般的民居,又有许多出家人修行的法洞,遥见当年宗 教风气之盛。* N% ^& u; v8 D) \7 ?# G  b
  山不高,却很陡,前后均有小 路可供攀缘。红殿、白殿、度母殿和护法神殿是一组保存最好的建筑,其壁画是古格艺术的精华。它们可能已有几个世纪无人问津,今日依然光彩照人。其中,佛造像、佛祖传记故事数量最多,画风旷达粗犷,颜色厚重。内中记录古格王统世系、反映古格地区政治、经济活动以及文化风情的壁画在整个西藏绝无仅有。古格城堡的建筑场面、王室贵族与僧俗各界以及域外王侯使节的礼佛图,男人农耕、出牧、狩猎、骑射,女人挤奶、歌舞的生动画面,他们的动作、他们的服饰,无一不是那个时代的写真。/ K  j# G7 U. k9 W: p; X; |' V
zbr690.jpg 5 `1 Y- T# @) x3 j$ b
  故城的军备防御
* H  z/ k/ _  ~. p2 N1 P  攀上红殿南侧的台阶,便置身于城堡的废墟之间,一排排、一组组,从山腰一直延伸到山顶。城堡的高大建筑如王族居住的夏宫、城堡的核心、议政大厅等等都建于山顶。山顶平面像一个哑铃,由一条羊肠小道连接,南面是座高峰,三面绝壁。北面的废墟漫山遍布,俯瞰下去,其间上下、比肩相通,回廊、暗道巧置,正面和背面都有攻守相宜的城墙、碉堡。古格王宫在建筑上充分考虑了防卫功能。城址选择的地形依傍悬崖,背靠高山,难以攀登。在建筑布局上,在险路隘口设有碉堡,且仅有一条山路可以通行,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e6 N0 Q1 C. |
ge2690.jpg : o" {8 ]) h$ W) X! B( X% `( y% z
  兵器. e$ E; v8 i- Q. ]
  从故城的遗存来看,既有近距离格斗所有的刀、茅、剑、盾牌、人用甲胄、马用甲胄,也有远距离作战所用的弓箭、火枪等,可谓一应俱全。由此,也可见古格地区战争频仍,武器已成为人们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 b) Z6 Q4 h1 w# a0 Y
ggd690.jpg + d( ?, Z/ r  \
  王朝遗址4 N( l( q1 i1 H, y1 {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古格遗址盔甲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古格王朝遗址西距扎达县城18公里的扎布让区象泉河畔,被众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围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难以分辨究竟何为城堡、何为土林。每当朝霞初起或夜幕降临之时,古格遗址便会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 c" D6 V" p$ x; n2 p2 y# N
ggl220.jpg
# `( @& |6 T0 [+ x# S  @$ S  托林寺5 e+ q* b" }, i" V1 u8 h4 w
  托林寺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于北宋时期,是古格王国(公元10~17世纪)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1996年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以来,托林寺虽然历经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耸。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由古格王国国王益西沃和曾留学印度的佛经翻译大师仁钦桑布仿照前藏的桑耶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设计建造。古印度僧人、佛学家阿底峡(982-1054)也来到古格传法,为佛学复兴做出了贡献。托林,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兴佛,托林寺便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5 [  P( v  S, ^- J3 v
td993.jpg , w. @+ R. D' @, Y3 t
tls690.jpg 7 W5 m  \; Z8 j7 {) I  N, H4 q
sys03umb.jpg - K2 E! u. s* q
rqsb0690.jpg
; \( L$ V- h: j( [ rqsb1690.jpg
9 J9 x2 s" A; X* C, r adx690.jpg
, O4 I: h6 b8 c/ J* v! i& H: {: A. V. p6 K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