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qc4124

咱讀《論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4: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6、27行“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定州漢簡“……盍十世希不失矣”,恢復碑“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盍十世希不失矣)”。《集解》孔安國曰:“希,少也。周幽王爲犬戎所殺,平王東遷,周始微弱。諸侯自作禮樂,專行征伐,始於隱公,至昭公十世失政,死於乾侯矣。”
第27行“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定州漢簡“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恢復碑“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集解》孔安國曰:“季文子初得政,至桓子五世,爲家臣陽虎所囚。”
“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定州漢簡“囗囗囗  471……國命三世希不失矣”,恢復碑“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集解》馬融曰:“陪,重也。謂家臣。陽虎爲季氏家臣,至虎三世而出奔齊。”定州漢簡《釋文》此處作“五世希不失囗囗囗  471……國命三世希不失矣”。龖案:蓋漢簡無“矣”字,而“囗囗囗”爲“陪臣執”三字,而“……”乃誤作!存此備考。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定州漢簡“天下有  472……”,恢復碑“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集解》孔安國曰:“制之由君。”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定州漢簡“……有道則庶人不議  473”,恢復碑“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集解》孔安國曰:“無所非議。”


             皇侃《義疏》:“○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礼樂征伐自天子出。’礼樂,先王所以餝喜 。鈇鉞,先王所以餝怒。故有道世,則礼樂征伐並由天子出也 。○天下无道,則礼樂征伐自諸侯出。若天下无道,天子微弱,不淂任自由,故礼樂征伐從諸侯出也。○自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美矣イ ;希,少也。若礼樂征伐從諸侯出,非其所,故僣濫之國。十世少有不失國者也。諸侯是南面之君,故至全數之年而失之ィ无也 。●孔安國曰:‘希,少也。周幽王爲犬戎所殺,平王東遷,周始微弱。諸侯自作礼樂,專○行ィ征伐 ,始於隱公,至 昭公十世失政,死乹侯晉地 。’證十世爲濫失國之君也。周幽王无道,爲犬戎所殺,其子平王東遷雒邑,於是周始微弱,不能制諸侫侯 。故於時魯隱公始專征○濫ィ伐 ,至昭公十世,而胎公爲季氏所出 ,死於乹侯之地也。十世者:隱一、桓二、莊三、闵四、侯僖イ五 、文六、宣七、成八、襄九、昭十也。○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若礼樂征伐從大夫而專濫,則五世此大夫少有不失政者也。其非南面之君,道從勢短,故半諸侯之年,所以五世而失之也。●孔安國曰:‘季文子初得政,至桓子五世,爲家臣陽虎所囚也。’此證大夫專濫,五世而失家者。季文子始得政而專濫,至五世桓子爲臣所囚也。五世者:文子一、武子二、悼子三、平子四、桓子五,是也。○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陪,重也。其爲臣之臣,故云:重也。是大夫家臣僣執邦国教令也 ,此至三世必失也。既卑,故不至五也 。則半十四而イ五 ,三亦半五。大大者難ィ无難傾 ,故至十。=,極數也 。小者易危,故轉相半,理勢使然。亡国喪家,其數皆然,未有過此而不失者也。按此但云‘執国命’,不云礼樂征伐出者,其不能僣礼樂征伐也 。繆播云 :‘大夫五世,陪臣三世者,苟得之有由,則失之有漸。大者難傾,小者易滅。近本罪輕,弥遠罪重。○輕カイ故禍遲 ,重則敗速。二理同致,自然之差也。’●馬融曰:‘陪,重也,謂家臣也。陽氏爲季氏家イ臣 ,至虎三世,而出奔斉也 。’證陪臣執政,三世而失者也。○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政由於君,故不在大夫。在大夫,由天下失道故也。●孔安國曰:‘制之由君也。’○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君有道則ィ无頌之声興 ,載路有時雍之義,則庶人民下,无所街群巷聚,以評議天下四方之得失也。若无道,則庶人共有所非議也。●孔安國曰:‘无所非議也。’非,猶鄙也。鄙議風政之不是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8 13: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定州漢簡“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也五世矣”,恢復碑“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也五世矣”。《集解》鄭玄曰:“言此之時,魯定公之初。魯自東門襄仲殺文公之子赤而立宣公,於是政在大夫,爵祿不從君出,至定公爲五世矣。”
第27、28行“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定州漢簡“正逮於大夫  474……”,恢復碑“正逮於(大夫四世矣)”。《集解》孔安國曰:“文子、武子、悼子、平子。”案:唐石經、伯2496、伯3433、唐咸通三年鈔本伯3745、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應永十七年鈔本、大永本、韓昌黎《論語筆解》本、京大藏清原良兼鈔本《義疏》、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宣賢判鈔本、侍從三位入道清原朝臣跋本、清原枝賢跋鈔本、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注疏》本作“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唐卷子本、正和四年鈔教隆本、清原良枝跋鈔本、清原朝臣加佳跋本、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作“政逮大夫四世矣”;斯747作“政仁於大夫四世矣”;文永五年(宋咸淳四年1268年)鈔本無此句而“去公室五世矣”直接“故夫三桓”。又:斯747、伯2496、伯3433、唐咸通三年鈔本伯3745、韓昌黎《論語筆解》本、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山井鼎簽識《注疏》本作“孔曰:文子、武子……”;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大永本、應永十七年鈔本、文明九年鈔本《義疏》、京大藏清原良兼鈔本《義疏》、正平本《集解》作“鄭玄曰:文子、武子……”。
第28行“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集解》孔安國曰:“三桓,謂仲孫、叔孫、季孫。三卿皆出桓公,故曰三桓也。仲孫氏改其氏稱孟氏,至哀公皆衰。”

             皇侃《義疏》:“○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廿イ矣 。’礼樂征伐自大夫出,五世稀有不失。於時孔子見其數將尔,知季氏必亡,故發斯旨也。公,君也。祿去君室,謂制爵祿出於大夫,不復關君也。制爵祿不關君,於時已五世也,故云‘去公室五世’也。●鄭玄曰:‘言此之時,魯定公之初也。魯自東门襄仲殺文公之子赤適子而立宣公 ,於是政在大夫,爵祿不從君出,至定公爲五世矣。’襄仲既殺赤立宣公,= =雖立,而微弱不敢自專,故爵祿不復關己也。宣公一、成二、襄三、昭四、定五也 。○‘政逮於大夫四世矣。’逮,及世也 。制祿不由君,故及大夫也。季文子初得政,至武子、悼子、平子四世,是孔子于時所見 ,故云‘四世’。 ●鄭玄曰:‘文子、武子、悼子、平子也。’○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大夫執政,五世必失。而季氏已四世,故三桓子孫轉以弱也。謂爲三桓者,仲孫、叔孫、季孫三家同出桓公 ,故云‘三桓’也。初三家皆豪濫,至尔時並  ,故云‘微’也。●孔安國曰:‘三桓者,謂仲孫、叔孫、季孫也。三卿皆出桓公,故曰「三桓」也。仲孫氏改其氏稱孟氏,至 公皆 也 。’後改仲孫氏イ无稱孟氏 ,故多云‘孟孫氏’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8 13: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定州漢簡“……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粱友多  475……便辟”,恢復碑“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粱友多聞益矣友便辟”。《集解》馬融曰:“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釋文》:“便辟,上婢緜反,下婢亦反,《注》及下皆同。”案:唐石經、斯747、唐咸通三年鈔本伯3745、應永十七年鈔本、宣賢判鈔本、侍從三位入道清原朝臣跋本、清原枝賢跋鈔本、京大藏清原良兼鈔本《義疏》、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天文二年刊本、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羣書治要》本、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注疏》本作“友便辟”;唐卷子本、伯2496、伯3433、文永五年(宋咸淳四年1268年)鈔本、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大永本、清原良枝跋鈔本、清原朝臣加佳跋本、正平本《集解》作“友便僻”。
“友善柔”,定州漢簡“友善柔”,恢復碑“友善柔”。《集解》馬融曰:“面柔也。”
“友便佞損矣●”,定州漢簡“友辨年損  476……”,恢復碑“友辨年損矣”。《集解》鄭玄曰:“便,辯也,謂佞而辨。”《釋文》:“便佞,乃定反。”
皇侃《義疏》:“○孔子曰:‘益者三友,’明與朋友益者有三事,故云:‘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又朋明イ与朋友損者只有三事 ,故云‘損者三友’也 。○友直,一益也,所友得正直之人也。○友諒,二益也,所友得有信之人也。諒,信也。○友多闻,益矣。三益也。所友得能多所闻解人之也 。益矣,上所言三事,皆是有益之朋友也。友便辟 ,此一損也。謂與便辟之人爲朋友者也 。●馬融曰:‘便辟,巧避之人所忌 ,以求容媚嬪イ者也 。’謂語巧能辟避イ人所忌者 ,爲便辟也。○友善柔,二損也。謂所友者善柔者也。善柔,謂靣從而背毀者也。●馬融曰:‘面柔者也。’○友便侫,三損也。謂与便侫爲友也。便侫,謂辯而侫○者ィ也 。○損矣。’上三事,皆是爲損之朋友也。●鄭玄曰:‘便,辨也,謂侫而辨也 。’”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定州漢簡“……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恢復碑“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集解》:“動得禮樂之節。”《釋文》:“禮樂,音嶽。”案:唐石經、侍從三位入道清原朝臣跋本、清原枝賢跋鈔本、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元盱郡覆宋本《集解》、《羣書治要》本、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注疏》本作“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大永本、清原良枝跋鈔本、宣賢判鈔本作“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唐卷子本、文永五年(宋咸淳四年1268年)鈔本作“益者三樂損者三樂=莭禮樂”;正和四年鈔教隆本作“益者三樂損者三樂=節禮樂”;伯3433、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作“益者三樂損者三樂=莭禮樂”;斯747作“益者三樂莭禮樂”;伯2496作“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囗囗囗樂”;唐咸通三年鈔本伯3745作“益者三樂=莭禮樂”;應永十七年鈔本作“益者三樂損者三樂=節禮樂”;清原朝臣加佳跋本、京大藏清原良兼鈔本《義疏》、文明九年鈔本《義疏》作“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莭禮樂”。
“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定州漢簡“樂囗囗之善  477……賢友益矣樂驕”,恢復碑“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集解》孔安國曰:“恃尊貴以自恣。”《釋文》:“驕樂,音洛,下宴樂同。”案:唐石經、唐卷子本、伯2496、伯3433、唐咸通三年鈔本伯3745、斯747、應永十七年鈔本、《羣書治要》本、京大藏清原良兼鈔本《義疏》、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宣賢判鈔本、侍從三位入道清原朝臣跋本、清原枝賢跋鈔本、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注疏》本作“樂道人”;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清原良枝跋鈔本、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作“樂 人”;文永五年(宋咸淳四年1268年)鈔本、大永本、清原朝臣加佳跋本作“樂導人”。
第28、29行“樂佚遊”,定州漢簡“樂失遊  478”,恢復碑“樂(失遊)”。《集解》王肅曰:“佚遊,出入不節。”《釋文》:“佚遊,本亦作逸,音同。”案:諸敦煌本、古寫本未見有作“失、逸”者,龖案:《睡虎地秦簡•秦律雜抄》簡26:“虎失(佚)不得”、《語書》簡3:“淫失(佚)之民”,此秦、漢間“失”爲“佚”之例。
第29行“樂宴樂損矣●”,《集解》孔安國曰:“宴樂,沈荒淫瀆。三者,自損之道。”


                 皇侃《義疏》:“○孔子曰:‘益者三樂,謂以心中有所受樂之事 ,三者爲益人者也。○損者三樂。又謂以心中所愛樂,有三事爲損人者也。○樂莭礼樂 ,一益也。謂心中所愛樂,=得於礼樂之節也。○動靜イ得於礼樂之莭也 。動靜樂得礼樂之莭也 。○樂道導イ人之善 ,二益也。心中所愛樂。=道說揚人之善事也。○樂多賢友,三益也。心中所愛樂。=得多賢爲朋友也。○益矣。此上三樂,皆是爲益之樂也。○樂驕樂,此明一損也。心中所愛樂,爲驕慠傲イ以自樂也 。●孔安國曰:‘恃尊貴以自恣也。’○樂佚遊,此二損也。心中所愛樂,恣於自逸悆==タノレニテ而遨遊 ,不用莭度也。●王肅曰 :‘佚遊,出入不知莭也。’○樂宴樂,三損也。心中所愛樂,宴飲酖酤以爲樂也 。○損矣。’此上三樂。皆是爲損之樂也。●孔安國曰:‘宴樂,沈荒淫瀆也。三者,自損之道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8 13: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定州漢簡“……子曰侍於君子有三衍”,恢復碑“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衍”。《集解》孔安國曰:“愆,過也。”《釋文》:“三愆,起虔反。”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定州漢簡“言謂及之而言謂之  479……”,恢復碑“言謂及之而言謂之傲”。《集解》鄭玄曰:“躁,不安靜。”《釋文》:“躁,早報反,魯讀‘躁’爲‘傲’,今從古。”《說文》“傲,倨也。從人敖聲。”《荀子•勸學篇》:“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爲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爲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又“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案:唐石經、唐卷子本、伯2496、伯3433、唐咸通三年鈔本伯3745、文永五年(宋咸淳四年1268年)鈔本、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應永十七年鈔本、大永本、京大藏清原良兼鈔本《義疏》、文明九年鈔本《義疏》、清原良枝跋鈔本、宣賢判鈔本、侍從三位入道清原朝臣跋本、《羣書治要》本、清原朝臣加佳跋本、清原枝賢跋鈔本、正平本《集解》、天文二年刊本、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注疏》本作“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定州漢簡“……隱”,恢復碑“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集解》孔安國曰:“隱匿不盡情實。”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定州漢簡“未見顏色而言謂之鼓  480”,恢復碑“未見顏色而言謂之鼓●”。《集解》周生烈曰:“未見君子顏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語者,猶瞽也。”《釋文》:“之瞽,音古。”


            皇侃《義疏》:“○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過也。卑侍於尊,有三事爲過失也。●孔安國曰:‘愆,過也。’○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一過也。侍君子之坐,君子言語次第承○之ィ ,未及其抄次而言,此是輕動將躁之者○也イ 。●鄭玄曰:‘躁,不安靜也。’○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 ;二過也。言語次第已應及其人,忽君之不肯出言 ,此是情心不盡,有所隱匿之者也 。●孔安國曰:‘隱匿不盡情實也。’○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瞽者,盲人也。盲人目不見人顏色,而只言人之是非。今若不盲侍坐,未見君子顏色趣向,而便逆言之,此是與盲者无異質,故謂之爲瞽也。●周生烈曰:‘未見君子顏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語者,猶瞽○者イ也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