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2|回复: 1

大唐王朝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 20: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大唐王朝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分析在封建统一的国家里,必然含有封建割据的因素。每当统一势力衰弱的时候,割据势力便要乘机发动战争,占领土地,形成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唐朝有两次割据局面的出现。第一次自安史之乱时开始。形成的原因是内附诸部落结成反唐联盟。第二次自农民起义军失败时开始,形成的原因是起义军被反动武力压倒,不能成为统一全国的力量,各个割据者得以毫无制约的进行混战。两次割据战争影响极大,黄河流域遭受严重破坏,第二次尤为惨烈。南方在第二次割据战争中,也遭受破坏,只是比北方少的多。下面从藩镇割据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方面加以论述。'
P/ a" d$ X$ a* Y5 p- r
一、 藩镇割据的形成原因
       唐初比较注重国计民生。高祖、太宗在位期间,有鉴于农民起义的教训,实行了一些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境遇的措施。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著名诗人杜甫也热情赞颂这一时期的景象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在社会经济繁荣的这种形势下,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陶醉了:认为“承平日久”,不再重视立纲陈纪。 TJfDCt3ST www.1history.cn: m4 i' n; G( N) |
7C{tghb X
      唐玄宗从此不再过问政事,只想安享逸乐,尤其是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是专以声色自娱。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奢欲,营建宫室,赏赐无度,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史载唐玄宗“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 ZqG!AeBh>
6 v% I9 ~' X0 S* d
      唐玄宗后期,相继掌握宰相实权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二人都是奸邪小人。李林甫忌贤妒能,他为了闭塞唐玄宗的视听,自专大权,召集谏官说:“今明主在,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之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本家哥哥,除做宰相外,还兼领四十余职,整天发号施令,胡乱处理政事,因此,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F权力下跌,政治更加残暴,统治者生活糜烂,官吏贪污成风,人民负担着繁重的徭役赋税,人民起义不断发生,中央政F难以维持对地方的有力统治,上层建筑摇摇欲坠。 X?n %.<3 www.1history.cn7 T( h4 w7 l2 G5 P" M+ D
j 2FUeh
      经济上,公元七、八世纪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给我国封建社会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影响,并且使唐政F面临着日益加深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危机。 U6nNh
      首先,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显著地发展和加强了。开元、天宝以来,打破了封建以前的封建等级限制,皇室、贵族、官僚和富豪无视政F的均田法令,“比置庄田,恣行兼并”,均田令在八世纪中叶已完全失去了效力,地主土地私有制有了很大的发展。唐初的均田制关于土地买卖的规定是有限制的,中唐以后,土地买卖从有限制、不合法逐渐变为不受限制、合理合法,且受政F的保护。 vE S\IP9
i" Z5 `2 x* D
      土地买卖的发展,使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使得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空前发展。皇室、贵族官吏凭借政治特权,以借荒、置牧、包佃的名义占夺民田。封建商人和一般地主则更多地用买卖方式无限制的兼并土地,他们“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窄”,占有的土地多不胜数。这样,土地迅速地向不同身份的地主手里集中,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所有权较频繁的转移,使得官僚贵族占有大部分土地的同时,庶族地主也在急剧地扩展土地。 wiLLN { s
       唐朝的藩镇镇帅中,有蕃将,也有汉将。这里的“蕃将”与唐初不同,唐初的蕃将如何史那大奈、契芘何力等人都是归附的少数民族贵族。而安史之乱前后的蕃将则是少数民族中的寒微部民或贱民,如哥舒翰、安禄山、史思明、田承嗣、李宝臣等。“汉将”也是出生寒微的军人如郭子仪、李晟等。镇帅如此,其部将也是基本如此。至于藩镇幕僚,则多属庶族士人,如安禄山的谋士严庄、高尚等。同时,各地藩镇与富商大贾结下千丝万缕的关系。藩镇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表现,各藩镇节度使为了保持和巩固本镇大土地所有者或大庄主的利益是藩镇出现的主要的经济原因。可见,均田制的破坏使得长期以来把持政局的门阀大族阶层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庶族地主成了封建社会后期的主要力量。这为藩镇割据创造了有利的经济条件。 ?<,&mI|<[ ( G+ }" Q. p1 p1 k. k8 k  B
gLs.vzl + @9 k: O" F: x8 r9 X; D7 ^; l  L

       其次,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形势下,租佃制发展了,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趋向松弛。唐代庄田发展的过程,就是土地兼并的过程,“百姓土地,多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造成了“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局面。大批的均田农民成为流民,他们被迫向庄田主“赀其种食,赁其田庐,”而“有田之家坐食租税”。这种佃耕农民向庄主缴纳租赋,每亩少者五斗,多达一石。此外,他们还得为庄田主服各种杂役,进行无偿的劳动。但佃耕农民的超经济强制与均田制下的依附农民相比,显然有所削弱。此外,还有的农民佃耕于地主田庄,带有雇佣性质,是田庄中补充性的劳动人手。虽然这些人所得的报酬极为低微,但较之过去通过BL、政治法律的强制手段,将农民固定于土地之上相比,人身依附关系显然趋向松弛,所以人民流离现象频繁,最终导致了府兵制的崩溃。 S]w[c` ; t% b9 H' I  p
UFcuDJ*+
      庄田经济的发展,使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增强。大庄主拥有大量财富,并招收流亡的农民到其庄田内劳作,直接影响了唐中央政F的财政收入。 Zn >w};- 7 K% f9 e3 u! Q8 ]5 c* \' Z1 b
6Fz5/$IJ / o/ Z' v! |. V3 R. v
隋末农民起义摧毁了世家豪族的势力。到了唐代“关东魏齐著姓”,“皆论替”。“燕赵右姓多是衣冠之绪”。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势力不断对土地侵占,农民陆续逃亡,形成所谓“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每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使户部“徒以空文总其故事。”照旧名册去征收,所得的已 “非当时之实”。这么一来,中央政F的税收相应减少。而不得不依靠地方。由是造成了地方势力的强大,各藩镇节度使独占本镇财赋“郡中官吏,皆自置制,户版不藉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结果削弱了中央政F的统治力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S{}n1Zi5[$
网9 Z; g( d& I6 u2 p+ P+ A- q
       在军事上,府兵制崩溃。唐朝前期赖以立国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和府兵制三大制度,其中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对政局的稳定至关重要。府兵制集中在首都周围,形成举关中之众以65-1方的态势,使地方不易Z反;纳入府兵系统的均田农民农忙时务农,农闲练兵。遇有战事,中央派将领统府兵出战;战事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使将帅不易专兵。但到唐玄宗时期,由于土地兼并和人口的增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均田制的破坏使失去土地的农民无力再充当需要自备粮草装备的府兵。而且,这时候出现了严重的边疆问题:东北的奚族和契丹渐渐强大,经常对唐进行骚扰;西域的大食有东侵动向;南面的南诏数败唐军;西面崛起一个强大的土蕃,直接威胁长安的安全。所以,需要在边疆地区布置重兵。可是府兵制的破坏使各军府无兵可派,无奈之下,只好变府兵制为募兵制,招募职业兵戍边,以节度使统领。 yrN.cE;:p 0 f. |7 I# \8 @; ^' ]9 P
pB*Y(U
       当时应募的士兵多是小贩、无赖等亡命之徒,根本不接受军事训练,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归附唐政权的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唐政F开始大量任用少数民族人为边帅,率精兵守边防。当时承平日久,很多人以为内地可以取消兵备;朝廷还禁止民间收藏武器。京师等于无兵,猛将精兵都聚集在边镇上,内外失去平衡。当时全国有 57万军队,其中有49万部署在边疆地区,为节度使所控制,中央直接掌握的兵力只有8万人左右,局势由原来的内重外轻变为外重内轻。 If^aTQJG
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 t% [/ F! p$ z4 G2 w
       思想上,隋唐时代,佛教与道教都有所发展,特别是佛教更为兴盛。僧侣们占据了大量的土地,成为特权阶级。他们与人民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F0xY9qM
      当时在哲学领域内,柳宗元,刘禹锡批判了韩愈认为的天是神,人不能改变自然的观点。无神论对有神论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是这一时期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

      二、 藩镇割据的形成 'Yb^2 中华历史网5 D4 l$ W2 ?# |5 h
bI[n',=+R 中华历史网: m. }1 N+ X9 {% @( z2 W% G: f
(一)、唐玄宗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与政治黑暗,促使军事武装力量日益废弛,边防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充实西北边防,唐政F在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0 年)设置节度使,以掌握地方军政。开元以后,唐朝在沿边设有九个节度使。由于募兵制的实行,府兵不再番戍,边将得以专兵,从此节度使的势力日益扩大,“每以数州为镇,节度使即统此数州,州刺史尽为其所属”。节度使又多兼安察使、安抚使、度支使者,他们在地方不仅掌握军权,同时还掌握政治、经济大权,“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于是藩镇势力日强,中央势力衰微。 >GE,Rr]`MK
.cn+ D/ @8 Z8 T" g) h4 T; c
       唐初本以文臣主边事,但李林甫、杨国忠执政后,改用蕃族寒人,提拔蕃将为节度使,边镇的军事不断增强。陇右节度使突厥人哥舒翰有兵达7万余人,胡人安禄山兼河东、范阳、平卢节度使,兵力达18万之多,竟掌握了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一,国土的五分之一。 gY-9( vU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 W% }- ]& W* l% ?' \
4'+=jp:U 中华历史网& c3 m9 l5 R. U8 z4 j& `+ M1 B/ B
天宝14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揭开了唐后期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斗争的序幕。天宝15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立割据政权。接着攻入长安,唐玄宗奔蜀,肃宗在宁夏灵武继位。天宝16年,唐军收复长安。直到公元763年,史朝义自殺,8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这成为唐由强转弱的起点。 "I3|0|Z (-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 }$ I" \' k$ G0 @9 T" v+ A
z3~j,  www.1history.cn5 {  w1 d, H2 \  ]2 _
(二)第一次割据安史之乱把唐朝政治打的七零八落,为解困局,唐朝采取以方镇御方镇的方针。当时,安史余部还保持相当大的势力,唐政F于763年任命安史降将薛嵩、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等仍为节度使,造成事实上“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的局面。并且,在平叛过程中,设置在关中、江淮的藩镇还在保留。在“梁、徐、陈、汝、白马津、盟津、襄、邓、安、黄、寿春,皆戍重兵”。因此,“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形成了复杂的割据局面。势力最大的是河朔三镇:即成德、魏博、卢龙。 fJ=~[6
f# b7 U; V5 g2 o6 G* D
       这些节度使为了维持割据,大肆扩军,并选精勇组成“牙兵”,牙兵多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十分骄横,对主子不如意者,他们竟能或杀或逐,另立新主,“变易主帅,如同儿戏’.所以,藩镇之乱,除了藩镇与中央的对抗外,还有藩镇内将校之间、将校与牙兵之间的相互厮杀。德宗与宪宗时发生了四镇之乱、淮西之乱,并被相继平息。平定淮西后,卢龙、成德、沧州等归附中央,淄青的李师道独力顽抗中央,但遭失败。从此陷于藩镇六十余年的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又归唐朝廷所辖。唐王朝得到暂时的统一,但藩镇的实权并没有多少根本的改变。割据的源头并没有消除,元和15年(公元820年),唐宪宗被宦官所杀,河朔三镇再叛,藩镇林立的局面此后一直延续到唐亡为止。 &No4ip

{4 K8 x7 J5 U' r8 ]! Z: e7 W
(三)、第三次割据 zu5 6| . h8 t, Y( m  H8 {6 I
nQX; 7|z
      唐朝在黄巢起义的打击下,已是衰弱不堪,名存实亡。一些靠Z压农民起义军起家的军阀乘机扩充势力,割地称雄。唐末的皇帝成为各派政治势力争权的工具。当时 “郡将自擅,常赋怠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军阀经过互相厮杀,也只剩十几个了,其中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势力最大。他们在军事上互相排挤,政治上又力图操纵中央政权,号令全国。而在中央政F内部,宦官和朝臣又分别G结藩镇为外援,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十分激烈。公元907年,朱全忠终于篡唐自立,建立后梁,唐以290年而亡。 %#U6Ms(IH

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Chinese History0 X: B3 {) A$ h2 |! q5 t! V% ]
三、 藩镇割据的特点 Lxf $O 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Chinese History' ?; o4 m$ s1 ]  k6 s) G
#qHUw9}

割据的藩镇在本境内,召集党徒,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除文武官员,尽量保持独力的权力。“虽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赋、刑杀皆自专之”,其职位父子相袭,或为部下所袭。中央政F往往承认既成事实,不能稍作更改。藩镇“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他们拥兵自重,“自擅一藩,职贡不入,赏罚由己”,俨然成为一个个独力王国,不但不听命于朝廷,而且挟持朝廷为其所用,唐中央政F成各藩镇玩弄的工具。 [*ayW|
" g3 z8 c4 F1 j7 Q( Y2 U) {
      在经济上,各藩镇成为地主利益的集中代表,他们“皆自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江淮转运路绝,两河、江淮赋不上供,但多时献奉而已”,这直接危及中央的财政收入。尤其是河朔节度使,“户版不藉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而朝廷又对此毫无办法,于是“国命所能制者,河西、山南、剑南、岭南四道数十州”,中央的各项支出只有靠这几个地方来维持了。 Vdo{$}|
      至唐末藩镇割据的后期,镇帅在全军中的地位日渐势微,部将反抗镇帅的事时有发生,镇帅由部众拥立屡见不鲜。因此镇帅不轻易相信部将,部将们对镇帅缺乏忠心。为收揽人心,镇帅们常把勇敢的部下收为养子,为其效力;或是放纵他们杀戮抢掠,这样,牙兵则“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视百姓稍不如意,则举族被诛”。 iY&:

四、 藩镇割据的影响 r(h^XE6
       安史之乱后,曾经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变得满目疮痍,人口锐减,火烟断绝,千里萧条。以前,唐朝“军国大计,仰于江淮”。藩镇割据使唐王朝直接管辖的土地大为减少。据元和三年(公元807年)宰相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统计,山东、河北、河南的十五道七十一州之地,长期沦于藩镇,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二分之一的仓储谷物,为藩镇所霸占。唐政F每年的财政来源,仅靠浙江、宣州、歙州、淮南、江西、鄂州、岳州、福建、湖南等八道49州的赋税,入不敷出。唐末蔡州节度使秦完权每次出兵时不先转粮,而用车载穷人尸体以充军粮,其士兵“所至屠老孺,焚其庐,城府穷为荆棘”,以至西起关中,东至青齐,南及荆、郢,北亘卫、滑,人烟稀少。 A4(|[uS|Qa 5 r( Q6 n+ D' T0 N. {
f- {? =;M
       这种情况下,兵燹所及,“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于沟壑”,中原地区“赤地千里,僵尸蔽地,哀鸿遍野”,就连洛阳周围也是“县邑荒废,悉为榛莽,白骨蔽野,洛城之中,悉遭焚毁”,“城邑残破,户不满伯”.江淮地区,有高骈的部下互相厮杀;毕师铎、秦彦、和杨行密等人的连年战争,此时也“鞠为荒榛”,遭受了空前的浩劫。朱全忠与李克用父子征战时,朱军曾先后三次掘开黄河大堤,损失不可胜数。 `" (/edm" 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Chinese History- L3 a0 c- Q$ W# J
%TG\ $ 中华历史网' h4 o; J8 y( d( K0 ^, p2 ~
此外,为防止士兵逃亡,朱全忠首创对士兵“纹面刺字”,其他军阀群起仿效。幽州的刘仁恭征境内十五至七十岁的人二十万,命“自备兵粮从军”,脸刺“定霸都”三字。藩镇割据造成各种危机,“中原鼎沸,衣冠南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百曹荒废。中间畿内,不满千户。”客观上,这也为南方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到南宋时南方经济就已经超过了北方。 F7WC`:dO
m. a) F* f
       藩镇割据打破了大一统局面,冲击了儒家独尊至上的地位。当时“礼崩乐坏”,封建伦理纲常被重重地摔在地上。以前“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如今庶人不但干预朝政,甚至贵为天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准则被摧毁,礼乐征伐不再“自天子出”,成为“天子宁有种耶,当兵强马壮者为之!” 的混乱局面。 DAhj=EPxI 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Chinese History3 ~% ]' C, M+ [; h1 U0 D
8ZsQ-eMLa2
       总之,藩镇割据是在均田制、府兵制破坏,庄园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节度使为维持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而出现的政治态势。使得Z国封建社会又一次由统一走向分裂,由强盛走向衰落。 'l)s1EJpe 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Chinese History/ _( k# G9 P( s" \( R* K
h: ;i"/fG
        唐两次割据,第一次的发动者是内附人的统治阶级,第二次是汉族统治阶级内部分裂,沙陀成为分裂活动的重要参加者。 ALceCw,E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 c% r9 y: Q) u- n7 n; Z2 w$ o+ R4 [
^_i+l`sp[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6 n( w) o9 s; x
一 、第 一 次 割 据 \a@}I.,
       安禄山是杂胡(父胡人,母突厥人),史思明是胡人。二人都居住在营州,充当互市牙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用二人为小将,使侵害奚、契丹。二人凭着狡猾和勇力,逐渐得到张守珪以至唐玄宗的重用。七四四年,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统率兵马比别镇都多。七五○年,安禄山又被任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黄河以北军政、民政都归一人掌握。他收集一批徒党,其中蕃汉文武全有,以高尚、严庄为首,积极策划叛变。七四九年,王忠嗣暴死;七五一年,武库起火,烧兵器三十七万件,也可能是安禄山阴谋的一部分。七五五年,安禄山以惩罚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叛,在军中宣布:谁敢持异议动摇军心,查获后,灭三族。这说明很多士兵并不赞成反叛。安禄山攻入洛阳,留史思明守河北。七五六年,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分兵攻入长安,唐玄宗逃到成都,唐肃宗在灵武继位。七五七年,安庆绪杀安禄山,自立为燕帝。唐军收复长安,出潼关击洛阳。安庆绪弃洛阳逃归河北邺郡。七五九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进兵到河南,取得洛阳城。七六一年,史朝义杀史思明,自立为燕帝。七六二年,史朝义被唐军击败,弃洛阳逃到河北,七六三年,逃到范阳。范阳守将李怀仙杀史朝义。安史叛乱形式上算是结束了。 ;Y99f\(
       安禄山用来作乱的精兵有曳落河(同罗、奚、契丹降者)、六州胡(河曲六州突厥)数万人。安庆绪失败后,曳落河、六州胡带着大批掠获的人和物,逃到范阳投史思明。史思明为安禄山攻河北诸郡县时,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财物、妇女都被掠夺,壮男被迫当役夫,尤其野蛮的行为是用刀枪刺杀老幼病弱,作为游戏;每郡置防兵三千,其中杂有监视汉兵的蕃兵。史朝义逃奔到范阳,随从不散的只有胡骑数百人。这些事例,说明安、史叛军主要是以杀掠为目的的蕃兵,将领是野心更大、行为更恶的蕃将和一些蕃化了的汉将。所以,安禄山、史思明尽管死去,留下来的军队依然保持原有的特性,与唐朝处于对立的地位。 BY #$j24{]
       史朝义逃到河北,唐军追击,史朝义部将邺郡节度使薛嵩、恒阳节度使张忠志(李宝臣)、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及田承嗣等人先后投降唐朝。七六三年,朝廷任命这些降将为节度使。河北名义上归还朝廷,实际是朝廷承认安史叛军的割据为合法。 OKG~ ,1 '$ 8 }7 H, i' X5 F/ R1 b* }
r1P z<t 中华历史网/ B8 C, Z8 K: V2 Q
藩镇叛乱的经过,已在唐中期的政治概况节作了些说明,这里只说各镇内部劫夺的事情,显而易见,以杀掠为目的的军事集团,内部是不可能相安无事的。 "IGl*>on
       实行割据的藩镇,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取得唐朝廷的官爵,表示不是叛镇。在本境内,招集徒党,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尽量保持独立的权利。藩镇境内养大量军队,用来箝制民众并出境作乱,民众的痛苦可以想见;唐朝廷因抵御藩镇,也养大量的军队,加重搜括财物作军费,唐境民众特别是江淮地区的民众,痛苦又可以想见。腐朽的唐朝廷和以杀掠为业的藩镇,配合起来构成了全國M众的大祸害。 %i/xXo(nv
      下列三镇是割据河北的强镇。此外,还有一些较弱的割据者和短期割据者,这里不再叙述。 "p#;:y
       魏博镇——田承嗣是安禄山的死党,是蕃化的汉人。他是诸叛人中最凶狡的一个,投降唐朝作魏博节度使后,积极准备永久割据。他强迫本境内壮男当兵,只留老弱人耕种,数年间兵多至十万;又选强悍人一万充卫兵,称为牙军,给养特别优厚。节度使依靠牙军的支持,到后来,牙军操纵节度使的进退。八一二年,魏博镇内讧,牙军废田氏继承人,拥立牙将田弘正(非田承嗣子孙)为节度使。当时唐宪宗在位,朝廷颇有威望,田弘正懂得归朝有利,举魏博镇反正。田氏割据魏博镇四十九年,田弘正归朝,割据算是告一结束,但割据势力依然存在。 8Q9[$ 9 R8 \" [1 `! s/ e
K}KzmkkF 3 T3 c5 _# x. f9 R4 }9 r) N
八二一年,幽州、成德两镇叛。八二二年,魏博牙兵拥牙将史宪诚(奚人)反叛,节度使田布(田弘正的儿子)被迫自殺。唐穆宗即任史宪诚为节度使。魏博联合幽州、成德两镇,又恢复割据。八二九年,牙军杀史宪诚,拥牙将何进滔为节度使。八七○年,牙军杀何氏继承人(何氏割据四十二年),拥立大将韩君雄为节度使。八八三年,大将乐彦祯废韩氏继承人(韩氏割据十四年),自立为节度使。八八八年,牙将杀乐氏继承人,立罗弘信为节度使。当时已进入第二次割据时期,罗弘信依附朱全忠,参加朱全忠、李克用二人争夺河北的大战,相、卫两州民众大部分被杀死。九○六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感到牙军的威胁,借朱全忠兵歼灭牙军,凡灭八千家,连婴儿都杀死。魏博镇从此衰弱,受朱全忠支配。九一二年,梁将杨师厚灭罗氏(罗氏割据二十五年)。魏博镇自田承嗣至罗氏灭亡,割据凡一百五十年。 %`&,_pt^T
        成德镇——李宝臣原是奚人,擅长骑射,范阳将张锁高养作义子,得姓名为张忠志。安禄山反叛,又作安禄山的义子。他投降唐朝较早,朝廷任为成德镇节度使,并赐姓名为李宝臣。七八一年,李宝臣死,子李惟岳继任。七八二年,王武俊杀李惟岳(李氏割据二十年),举成德镇投降唐朝。 0F<KxG}
.cn4 M6 K+ z8 y; B) i5 v) w9 \9 X+ b
       王武俊原是契丹人,善于谋划,得李宝臣信任。杀李惟岳后,唐德宗即任为恒冀观察使。王武俊怨朝廷不给节度使名义,起兵反叛。七八四年,王武俊又投降唐朝,得到成德军节度使名号。唐宪宗灭淮西、淄青两叛镇,成德镇孤立。八二○年,王氏继承人王承元自请归朝(王氏割据三十九年)。唐穆宗任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王承元为义成节度使。八二二年,王庭凑鼓动牙兵杀田弘正,又恢复割据。 <s9 Ghwcq~ 中华历史网8 l- z* B! \% G  T- I$ l3 d
mipMP( IFw
       王庭凑原是回鹘人,非常阴险狡诈,得王武俊喜爱,被养作义子。杀田弘正后,自称留后。朝廷不得已任王庭凑为成德节度使。王庭凑三传至王熔,正当唐末大乱。王熔依附李克用,成德境成为梁(朱全忠)晋(李克用、李存勗)两军互攻的大战场。九二一年,部将张文礼杀王熔(王氏割据一百年)。九二二年,李存勗杀张文礼。成德镇自李宝臣至王氏灭亡,割据凡一百六十年。 Kf0&U+t9z
    W5 {, M: O* u/ C
       幽州镇——幽州镇是安史叛军的巢穴,也是河北三个叛镇中最为强大、内部劫夺更为剧烈的一镇。李怀仙原是被契丹役使的胡人,后来加入安禄山叛军,做一个偏将。史朝义任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史朝义死,唐朝又任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七六八年,部将朱希彩、朱泚、朱滔合谋杀李怀仙,朝廷任朱希彩为节度使。七七二年,部属杀朱希彩,拥立朱泚,朝廷任朱泚为节度使。七七三年,朱泚使朱滔率五千精骑到京西防秋,对朝廷表示恭顺。唐代宗给朱滔重赏。朱滔归幽州,劝朱泚也入朝,说是得天子喜欢,可以保子孙富贵。朱泚听信他的话,七七四年,入朝。朱滔拒绝朱泚回镇,朝廷任朱滔为留后。七八一年,朝廷任朱滔为节度使。七八五年,朱滔死(朱氏割据十四年),将士拥刘怦为节度使。刘怦将死时,唐德宗任刘怦子刘济为节度使。 RS(QD-G 中华历史网1 @- |3 U7 I4 Y: x$ y! o" V% b
4# `T.Qk6
      八一○年,刘济次子刘总杀刘济,又杀长兄刘绲,唐宪宗任刘总为节度使。刘总见河南、北叛镇都被削平。八二一年,奏请弃官为僧。唐穆宗任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代刘总。当年,将士逐张弘靖,拥立朱克融。朝廷任朱克融为节度使。八二六年,将士杀朱克融,拥立李载义。八三一年,杨志诚逐李载义自立。八三四年,将士逐杨志诚,拥立史元忠。八四一年,偏将陈行泰杀史元忠自立,牙将张绛又杀陈行泰自立。唐武宗用李德裕策,破例不加任命,别任幽州旧将张仲武为节度使,张绛被逐,张仲武与朝廷发生较好的关系。八四九年,将士逐张仲武的继承人,拥立周綝。八五○年,周綝死,将士拥立张允伸。八七二年,张公素逐张允伸的继承人自立。八七五年,回鹘人李茂勋(唐武宗时回鹘国破败,李茂勋等内附)逐张公素自立。八七六年,李茂勋传位给儿子李可举。八八五年,李可举约成德镇王熔共同防御太原李克用进兵河北地区。李可举使部将李全忠攻易州,被守军击败,李全忠收败兵回攻幽州,李可举自殺。李全忠作节度使。八八六年,李全忠死,子李匡威作节度使。88+1三年,李匡威率兵救王熔,弟李匡筹据幽州城自作节度使。李匡威谋夺取成德镇,被王熔杀死。 e|4g} # F9 q' g5 Z7 F0 A) N
 a[aN eJ www.1history.cn# m7 \1 ^. x* F
蔚州守将刘仁恭攻李匡筹,战败,投奔李克用,劝李克用攻幽州。88+1五年,李克用攻破幽州,李匡筹败死。李克用任刘仁恭为节度使。刘仁恭得幽州,不再听李克用调遣。88+1七年,李克用攻幽州,大败,兵士死亡过半。刘仁恭依附朱全忠,发大兵步骑十万,攻魏博镇,屠贝州(治清河,河北清河县),投尸于清水,清水被壅塞不能流。朱全忠发兵救魏博镇,大破刘仁恭军。朱全忠军追击,自魏州以北数百里,沿路都是刘仁恭军尸体。九○六年,朱全忠率兵攻沧州(守将是刘仁恭长子刘守文),刘仁恭发境内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男子当兵,面上刺“定霸都”三个黑字,文人在手臂上刺“一心事主”四字。沧州城被围百余日,城中人吃泥土甚至人相食,居民大半饿死。刘仁恭向李克用求救,出兵三万供李克用使用。李克用攻朱全忠的潞州,朱全忠才解沧州围退兵到贝州。九○七年,刘守光(刘仁恭次子)拘禁刘仁恭,俘获刘守文,自作节度使。九一三年,李存勗攻破幽州,杀刘仁恭、刘守光。幽州镇自李怀仙至刘守光,割据凡一百五十一年。 <7pc
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0 C6 u" `8 ]: {/ U
       以上河北三叛镇,是野心蕃人、汉族豪强、失意文士的结合体,割据一百五六十年,表现出极为强烈的破坏力,三叛镇实是唐时社会的毒瘤。三镇割据,大体上有三个动向。在唐中期,三镇主要是和朝廷对抗,要确立割据者子孙世袭制。在唐后期,朝廷承认世袭制,有人夺得节度使,即照例任命,魏博、幽州两镇转为剧烈的内部劫夺。在唐末、五代,三镇加入梁、晋两国的混战,河北遭受更严重的摧残,但割据状态也从而结束,黄河流域又合成一体,自唐前期以来,内附人的融合过程基本完成了。 &iMiSJf,Y
       藩镇割据是一幅群盗劫杀图。前面一个又一个的强盗拿着刀在劫杀,背后又是一个个强盗暗藏着刀准备劫杀前面的人,忽得忽失,以暴易暴,丑恶不堪入目。朝廷拥有巨大的兵力,足以消灭割据者,但本身已经腐朽,养兵多,只能支出更多的军费,使民众负担更重的赋税,对割据者却并无实际作用。宰相李吉甫劝唐宪宗取淮西,说,淮西是一个孤立的小镇,国家经常置数十万兵四面防御,军民劳苦,费用浩繁,实在不是久长之计,如今不取,以后将更难下手。唐宪宗用兵,果然收效。这说明不是叛镇太强而是朝廷太缺少进攻的决心。大抵朝廷对叛镇,平时聚兵防御,无积极进攻的准备;有时进攻,无切实有效的办法;河北叛镇一时归顺,无消除隐害的措施。藩镇纷起叛乱,河北割据竟至一百数十年,归根说来,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朝廷本身的腐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2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第 二 次 割 据 i|Hk!w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3 T+ v: k+ A6 U+ V
aXKKD# +t www.1history.cn# P  Y$ G1 H5 Z
唐后期,朝廷放弃河北,不再对三叛镇用兵。淮西镇消灭后,河南地区完全受控制,江、淮赋税到长安,路上通行无阻,唐朝廷也就愈益奢侈腐朽。黄巢起义军发动以前,唐在河南地区的诸镇,兵力薄弱,江南地区更是兵备空虚,因之,起义军纵横南北,受唐兵的阻力并不大。但是,一大批新起的反动势力,借对抗起义军的机会,纷纷拥兵割据,从此出现一幅比第一次割据更凶暴、更丑恶的群盗劫杀图,全國M众都直接遭受劫杀的大灾难。 2@W!}N9 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Chinese History3 Q! O0 g6 I, t, @, Z
R#G"PD?F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7 F6 H) ^2 }# ~- o* [, u! z
下面叙述八个割据者,其中李克用、朱全忠两人最强。从这伙人开始,后来演变为五代十国。 'n$tE>au
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Chinese History2 Y7 x. s; P3 N6 E6 h
(一)李克用(晋国) *yJ@!< ]
沙陀是西突厥的一个小部,唐德宗时内附,居定襄神武川的新城(在山西大同市西南),有骑兵一万,号沙陀军。八六八年,庞勋据徐州叛变,唐发十镇大兵攻徐州,酋长朱邪赤心率沙陀军在义成节度使康承训部下充先锋。八六九年,唐懿宗任朱邪赤心为大同军节度使,改姓名为李国昌。八七八年,李国昌子李克用杀唐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治云中,山西大同市),公开反叛,攻夺州县。八八○年,唐军击败沙陀军,李国昌、李克用率亲属逃入鞑靼部(靺鞨别部,在阴山一带游牧)。八八一年,黄巢率起义军进入长安。河东监军陈景思请朝廷招李国昌父子,唐僖宗任李克用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八八二年,宦官杨复光又去招请。李克用野心得到唐朝廷的支持,即率沙陀、鞑靼兵一万七千人向长安行进,沿路增兵,到河中已有四万人。八八三年,唐僖宗任李克用为东北面行营都统,杨复光为东面都统监军使,陈景思为北面都统监军使,两个宦官拥着一个沙陀酋长,互相依仗,声势颇盛。长安附近唐各镇兵,也因沙陀来到,气焰又张。李克用与各镇合力进攻,起义军战败,退出长安。唐朝廷得救,任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作为酬谢,从此李克用据有河东,以太原为出发点,积极参加割据战争。 F-ki e2(
八八四年,黄巢退到河南,攻唐诸镇,唐宣武镇节度使朱全忠等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得到招请,就出兵到河南。起义军战败,黄巢逃向兖州。李克用入汴州城,几乎被朱全忠杀死。李克用大怒,与朱全忠结成深仇,两人间发生一联串的恶战。李克用、朱全忠都算是唐臣,都必须利用唐朝廷。唐后期的朝廷,为宦官所把持,朱全忠利用在朝士族来反对宦官,李克用是新得势的沙陀人,在唐境内缺乏根基,利用宦官来反对士族,使朝廷在沙陀人保护下得以存在一时,对自己较为有利。两人都想掌握唐朝廷,恶战的根本原因在此,报私仇并不是重要原因。唐朝廷在农民起义军打击下,已经迫近崩溃,经两人恶战,加剧了南北司的冲突,宦官消灭,唐朝也就崩溃了。朱全忠灭唐以后,李克用始终不放弃拥唐的名义,这说明李克用是有谋略的,所以成为朱全忠的劲敌。 gqrOnj
C) s0 I4 N% U
李克用回河东,招募国境内外游牧部落人当兵,扩展属地,谋攻朱全忠。朱全忠正与别一割据者秦宗权对敌,处于劣势。李克用要求出兵,朝廷竭力劝阻,朱全忠因此得在河南立足。八88+1年,朱全忠消灭秦宗权,军势大盛。88+1○年,朱全忠上表请朝廷讨伐李克用,宰相张濬等附和朱全忠,力主出兵。唐昭宗任张濬为统帅,率兵五万入河东境,朱全忠也发兵来会攻,结果是唐军大败,朱全忠军也败退。88+1一年,李克用出兵攻成德镇王熔,幽州镇李匡威来救,两镇合兵十万,被李克用战败。88+1三年,李克用攻王熔,王熔献帛五十万匹求和,成德镇附属于李克用。88+1四年,李克用灭幽州镇,使刘仁恭为幽州节度使。88+1五年,唐昭宗封李克用为晋王,承认李克用永远占据河东地区。朱全忠攻割据者兖州朱瑾、郓州朱瑄,88+1六年,李克用出兵救兖、郓,路过魏博,被魏博击败。魏博镇从此附属于朱全忠。此后,李克用、朱全忠连年攻战,李克用失势,成德、义武(节度使驻定州)两镇都归附朱全忠。九○一年,朱全忠灭河中镇。李克用失去三个附属镇,只好向朱全忠求和。朱全忠出兵五万乘胜围太原城。九○二年,朱全忠大举进攻,又围太原城。朱全忠两次围太原,显示兵力强大,李克用急于自保,不敢再出兵攻朱全忠。九○八年,李克用死,子李存勗继位。李克用所部亲军都是沙陀等部游牧人,不论在河东境内或境外,专爱掠夺,毫无纪律。李克用大败后,不敢出境,河东民众受害更甚。李存勗曾劝李克用整顿纪律。李克用说:这些人跟我攻战数十年,我没有钱养他们。现在四方诸侯都在出重赏招募勇士,我要是治军太严,他们走散了,我同谁来守河东!李克用是这样一群掠夺者的首领,他的割据势力就是依靠这群劫贼建立起来的。 &a}z$Yh~
(二)朱全忠(梁国) Bd2e[w _ ' L1 x3 A+ L( p# ^" B
\&!h5] .=
;朱全忠原名朱温,父亲是乡村塾师。父死,随母王氏到萧县刘崇家当佣工。朱温凶悍狡诈,懒惰不肯作工,屡被刘崇笞辱。黄巢率农民起义,朱温投入起义军,随黄巢转战南北。这是一个乡村流氓,后来叛变,屠杀起义军,就是他那种流氓的本色。八八二年,黄巢任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朱温看到起义军形势不利,举同州投降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说母亲姓王,拜王重荣为母舅。唐任朱温为同华节度使,赐名为朱全忠。从此这个朱全忠算是唐将,专力与起义军为敌。 [CLFjh2.8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2 V; u0 H: a$ n1 E
%R$_=>shE
八八三年,唐任朱全忠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并加任东北面都招讨使,要他堵塞黄巢的退路。他得到这个名号,用兵的地面就很广泛,凡是长安的东北方,都有权去招讨。当时黄巢在河南还保有强大的兵力,唐感化军节度使(驻徐州)时溥、忠武军节度使(驻许州)周岌和朱全忠都力弱不能支持,共向李克用求救。八八四年,李克用到河南,黄巢军被击败,起义军将领纷纷叛变,大将尚让投降时溥,别将葛从周等多人投降朱全忠。朱全忠是起义军叛徒的首领,他的割据势力,主要是依靠这批叛徒建立起来的。 *pGouSXi
朱全忠只是许多割据者中间的一个,宣武镇起初也不是强镇,朱全忠能够逐渐吞并诸镇,变成最强的一镇,是和他的流氓本色分不开的,也就是和他的凶悍狡诈分不开的。但黄河流域得到基本统一,不能不说是他的成绩。 l2MK)5q www.1history.cn& V$ g- x; Z& f! N
Fg9*f3b\S
割据者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派部将四出攻掠,一路侵淮南,一路侵江南,一路陷襄阳,一路(孙儒)陷洛阳,一路陷汝、郑,一路攻汴、宋,各路共攻陷二十余州,有些州城未被攻破,乡村却毁坏无遗。这群野兽,出行不带粮食,只用车载盐渍人尸当作军粮。只是走到的地方,大烧大杀,千里无炊烟,鸡犬声不闻,居民几乎被灭绝。八八七年,秦宗权集合精兵从郑州进攻汴州。朱全忠大破秦宗权军,斩首二万余级。秦宗权屠郑州,孙儒屠河阳,弃城逃走,同率兵往攻扬州。唐僖宗任命朱全忠兼领淮南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要他追击秦宗权。八八八年,秦宗权又攻陷郑州。唐僖宗任朱全忠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统率诸镇兵,在名号上,他成为关东最高的统帅了。当年,蔡州将囚秦宗权,举蔡州投降朱全忠。 ?lgM
G3 [+ P: k) k$ ]7 k
朱全忠灭蔡州,军势更盛。88+1一年,击败魏博镇,魏博镇求和,成为朱全忠的附属镇。朱全忠连年攻击时溥、朱瑄、朱瑾,双方军民都大量死亡。88+1三年,杀时溥,取得感化镇。88+1七年,杀朱瑄,取得天平镇,又取得泰宁镇。朱瑾与河东将史俨、李承嗣投奔淮南割据者杨行密。朱全忠拥有宣武、天平、泰宁、感化、忠武、宣义等镇,还有一些附属镇,兵力强大,继续兼并诸镇。九○三年,入关击败李茂贞,夺得唐昭宗,消灭宦官,受封为梁王,达到了掌握唐朝廷的目的。九○五年准备灭唐时,朱全忠共有宣武(汴州等四州)、宣义(即义成军,汝州等三州)、天平(郓州等四州)、护国(河中等五州)、天雄(即魏博镇,魏州等六州)、武顺(即成德镇,镇州等四州)、佑国(京兆及商、华二州)、河阳(孟、怀二州)、义武(定州等三州)、昭义(潞、泽二州)、保义(邢州等三州)、戎昭(均、房二州)、武定(洋州)、泰宁(兖州等三州)、平卢(青州等六州)、忠武(陈、许二州)、匡国(同州)、镇国(陕、虢二州)、武宁(即感化镇,徐、宿二州)、忠义(襄州等七州)、荆南(荆州等三州)等二十一镇。诸镇中天雄、武顺是附属镇,武定是蜀王建属地,其余诸镇割据者都被朱全忠消灭。从群盗分割变为一盗独据,对民众说来,终究还算是较好的事情,如果说朱全忠在历史上多少还有一点作用的话,那就是他独据了一大片土地。 I=)

(三)杨行密(吴国) gv(A/nj Pb 中华历史网  I2 R. X0 O$ F9 n4 n3 l* M# ~
YZ19fxOsD : _5 D3 i, f! l" X$ f* J
杨行密庐州合肥人,长大有力,能举重一百斤。凡是黄巢起义军经过的地方,本地人多起兵响应,杨行密就是一个响应者。后来被唐兵捕获,庐州刺史令充当州兵,逐渐提升为庐州牙将。八八三年,杨行密杀都将,总统诸营,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庐州刺史被迫让位,唐朝任杨行密为庐州刺史。杨行密部下有刘威、陶雅、徐温等三十六人,号称三十六“英雄”,杨行密在淮南的割据势力,就是依靠这些人建立起来的。 vX` MAe + I) h4 M) @3 s( a1 }
%`}Qqg 7 u8 w& R! h* U/ m
八八七年,割据者淮南节度使高骈被部将毕师铎(原是王仙芝部将)围攻,令杨行密率兵来救。毕师铎攻入扬州,大烧大掠,高骈多年搜括的财物全部消失。宣歙观察使秦彦率兵三万入扬州,自称淮南节度使,以毕师铎为行军司马。杨行密沿路收兵,得一万七千人,围攻扬州。秦彦兵在围城中杀人当粮食。杨行密围攻半年,城中居民被秦彦兵几乎吃完。杨行密攻入城中,残存居民只有数百家,饥饿得不象人形。秦彦等吃人野兽刚逃出城,秦宗权使秦宗衡、孙儒率刘建锋、马殷等一群吃人野兽又来到夺扬州城。秦彦、毕师铎与秦宗衡、孙儒合在一起,杨行密守空城不敢出战。不久,孙儒杀秦宗衡,又杀秦彦、毕师铎,合并各部兵来攻扬州城。杨行密弃城走回庐州。88+1一年,孙儒烧扬州城,驱迫丁壮及妇女随军,杀老弱充军粮,渡江攻杨行密。88+1二年,孙儒战败,被杨行密擒获斩首。胡三省《通鉴注》评孙、杨胜败,说:光启三年(八八七年),孙儒开始与杨行密交兵,孙儒兵比杨行密多十倍,但终于死在杨行密的手中,原因是孙儒专务杀掠,人心不附。杨行密虽为孙儒所困,对饥民却有些接济,多少得点人心,所以最后获胜。胡三省说的是对的。同是害民的盗贼,为害较轻的就会得到民众的一些支持。任何战争,兵力强弱,只能决定一时的胜败,决定胜败的关键还在民心的向背。小的如两军相斗,大的如列国相持(如五代十国),都不能有例外,这也就是说,割据总是不得民心的,谁能够多得些民心,谁就能够消灭割据,统一全国。 mkDDy/NIS
扬州是最富庶的城市,唐时号称扬一(第一)益(蜀)二,经秦彦、毕师铎、孙儒、杨行密六年攻战,民众死去或逃亡,江以北淮以南,东西千里变成白地。 0vR`D `G - P& v4 [3 d/ O# ~0 ~
jVD16V
二年,杨行密率兵回扬州,唐朝任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节省费用,选用地方官,招徕流民,减轻赋税徭役,奖励农桑,又运茶、盐与邻镇通商,几年以后,民力逐渐恢复起来。杨行密选孙儒降兵五千人作亲军,称为“黑云都”(着黑衣),专用来冲锋陷阵。88+1七年,朱瑾、史俨、李承嗣率骑兵投淮南。杨行密得到蔡州兵和河东、兖、郓兵,加上长于水战的淮南兵,按兵力说,是一个强镇。北起海州,南至虔州(江西地九○六年入淮南),东起常州,西至沔口(汉口),淮水南部、长江东部诸州都为淮南镇所占有,按土地说,是一个大镇。朱全忠三次进攻,三次都失败。这个镇的存在,阻碍着北方势力进入南方,使统一成为不可能。但占据北方的梁和沙陀人的唐、晋、汉,都是野蛮统治者,如果进入南方,只能给南方民众带来更大的破坏和痛苦,因此,淮南镇隔离南北,在当时是有积极作用的。 _/39,Xg? * n1 q1 y+ A& x8 M4 N. ^
t^h `4d + d  L3 y5 Y  `8 q
(四)王建(前蜀国) HH0Qdd{X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 z2 a1 R6 l& z6 o* A
NMc&9n %+
王建是许州舞阳(河南舞阳县)人,在乡里宰牛偷驴贩私盐,乡里人叫他“贼王八”(排行第八),公认他是个流氓。后来他投忠武军当兵,升迁作队将。黄巢进入长安,唐僖宗逃入蜀,忠武军派兵八千助朝廷,归宦官杨复光统率。杨复光分八千人为八都,每都置一都头,王建是八都头之一。八八三年,王建等五都头率兵入蜀,唐僖宗大喜,号王建等都为随驾五都。宦官田令孜认王建等为义子。八八六年,唐僖宗避李克用兵锋,逃到兴元(陕西汉中),田令孜逃入蜀,依母弟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杨复恭掌权,斥退田令孜党羽,使王建离开禁军,出为利州(治绵谷,四川广元县)刺史。王建招集溪洞酋豪,得众八千,沿嘉陵江袭取阆州,自称阆州防御使。八八七年,王建得东川(治梓州)节度使顾彦朗的援助,进击陈敬瑄,西川所属十二州,都遭受王建的杀掠。八八八年,唐昭宗任韦昭度为西川(治成都)节度使,想依靠王建的兵力驱走陈敬瑄。王建利用韦昭度名号,攻取西川诸州,陈敬瑄困守成都,军士饥饿,多谋出降。88+1一年,王建要韦昭度先走,使部下捉韦昭度的亲信人,在韦昭度门前,一块块割下肉来吃。王建说,没有粮食,只好吃人。韦昭度大惧,赶快逃回长安,王建也就攻入成都,自为西川节度使。88+1七年,王建攻破梓州(治郪,四川三台县),灭东川,占有全部蜀地。九○二年,王建乘李茂贞被朱全忠围困,出兵攻破汉中,取得山南西道,同时又得武定镇(洋州)。九○三年,王建攻荆南,取得夔、忠、万(四川万县)三州及施州(湖北恩施)。唐封他为蜀王。九○六年,取荆南的归州(湖北秭归)。王建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割据蜀地的形势稳固了。 X=uP#T
r1 R. l
(五)钱镠(吴越国) m;@P O%v
中华历史网$ i. G/ \) Y, O/ d" h- A
钱镠(音流liú)是杭州临安(浙江临安县)人,从来不爱生产劳动,专以贩私盐和掠夺为业。八七五年,浙西狼山守将王郢叛乱,攻掠浙东、西诸州。临安人董昌等组织土团抵御王郢,钱镠在董昌土团中当偏将。八七八年,王仙芝余部曹师雄攻浙西,唐杭州刺史募各县土兵,成立杭州八都,使董昌为八都长。八七九年,黄巢军经过临安,钱镠用诡计骗黄巢军,临安不曾被攻。这算是有功。八八一年,镇海节度使(驻润州)周宝任董昌为杭州刺史,董昌任钱镠为都指挥使。八八二年,浙东观察使(驻越州)刘汉宏出兵二万谋夺取浙西,被钱镠击败。八八六年,钱镠攻破越州。董昌自杭州徙驻越州,使钱镠驻杭州。八八七年,唐僖宗任董昌为浙东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当年,镇海军将士叛变,逐走周宝,拥薛朗为留后。钱镠以伐叛为名,出兵取得苏州。88+1三年,唐任钱镠为镇海节度使,驻杭州,有兵十三都,成为浙西强镇。88+1五年,董昌在越州称帝,钱镠得到机会,出兵攻董昌。88+1六年,攻破越州,杀董昌。唐任钱镠为镇海(浙西)镇东(浙东)两军节度使。钱镠据有浙东、西,地小兵弱,受到淮南镇的威胁,因此,对北方统治者始终表示恭顺,借以牵制淮南,在诸割据者中,与下列三个割据者都属于弱小的一类。九○七年,梁太祖(朱全忠)封钱镠为吴越王。 ElN4U6CZ$ 中华历史网4 |9 H' u* V7 S8 a8 B/ ]
md_ef ]^ + [) _8 g1 Q# o! ?/ y8 T
(六)马殷(楚国) y5@Rgkc,y 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Chinese History9 V6 }0 b8 c4 W
cdRu<
马殷是许州鄢陵(河南鄢陵)人,在秦宗权军中当小将。八八七年,秦宗衡、孙儒率刘建锋、马殷等夺淮南。88+1二年,杨行密杀孙儒。刘建锋、马殷率残兵七千人,逃往洪州,在江西聚众数万。88+1四年,刘建锋等攻入湖南,取得长沙。唐僖宗任刘建锋为湖南节度使,马殷为马步军都指挥使。88+1六年,军士杀刘建锋,推马殷为节度使。马殷陆续攻取州县,占有湖南全境。九○○年,马殷攻取桂管五州,桂管全境并入湖南。近邻淮南镇强大,马殷对朱全忠表示恭顺。九○七年,梁太祖封马殷为楚王。当年,马殷击败淮南兵,夺得岳州。九○八年,出兵攻岭南,击败岭南割据者刘隐,得到六个州。马殷拥有颇为广大的土地,闭境自保,湖南民众遭受兵祸比较少一些。 ,H <"p.Qr2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Chinese History& e7 v0 @' O& D1 K6 h& H& Y
I)@ )B / www.1history.cn% D9 S4 t( G5 G6 M
(七)刘隐(南汉国) VD0Hv#% www.1history.cn4 p: [, x5 {4 v1 A$ }' s
t<a Pr
刘隐的祖父是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住在广州做商贾。父刘谦作封州(治封川,广东封川县)刺史。88+1四年,刘谦死,子刘隐继任。88+1六年,岭南东道节度使薛王李知柔赴任所,走到湖南,广州牙将叛变谋割据。刘隐起兵杀叛将,迎李知柔入广州。李知柔任刘隐为行军司马。九○五年,岭南东道节度使徐彦若死,众推刘隐为节度使。九○七年,梁太祖封刘隐为大彭郡王。刘隐占有岭南及容管(广西容县)、邕管(广西南宁)诸州,不参加战争,境内较为安静。 gBj$p'F 1 p+ R) \6 h8 {+ g7 t' g# J
9h &&'1H
(八)王审知(闽国) 4I voQ , O  ~# z" \7 t9 b7 H# Z0 G* `
v Z3lRQFc0 www.1history.cn$ w: R! a( _# n: L! ?' ?
王审知是光州固始(河南固始)人。寿州人王绪攻据固始,使王潮、王审知兄弟为军官。八八五年,王绪被秦宗权攻击,率众南逃,入江西,转入福建,沿路抢掠,聚众数万。王绪性猜忌,任意杀人,部属人人自危。王潮因众怒囚禁王绪,受推为军主。泉州刺史贪暴,泉州人见王潮军纪严肃,请代为除暴。八八六年,王潮攻入泉州。福建观察使陈岩任王潮为泉州刺史。88+1一年,陈岩死,都将范晖自为留后。王潮使王审知攻福州,民众送粮食助攻。88+1三年,王审知攻入福州,唐任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境内割地称雄的群盗二十余股或散或降,王潮占有福建全境。88+1七年,王潮死,王审知继位。九○七年,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 @D  FY
        以上八个割据国,按强弱可分为三类。晋、梁是强的一类。两国势力相当,梁被晋牵制,不敢出全力攻吴,这就使得割据的形势固定下来。吴、蜀是次强的一类。两国占据最富庶的扬、益地区,有自守的力量,给长江流域筑起了屏障。吴越、楚、南汉、闽是弱小的一类,有一天屏障撤除,四国自然归于消灭。归根说来,割据局面的造成,由于晋梁两个残暴国在北方的对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